一部充满温暖与善意的影片,很喜欢它的开头,欢快的钢琴声响起,Tom Hanks 扮演的Rogers先生穿着一件大红色拉链款毛衣推门出来,对着你唱着“你愿意做我的邻居吗?
...”这真是多么美好的一天,而当他望着你的眼睛,缓缓和你交谈时,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化学反应,可以治愈你那破碎的童年,而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I lik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
当然Rogers先生并不是圣人,他内心也有痛苦的角落,也有愤怒的时候,只是他知道如何用合适的方式来释放情绪,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
这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影片,让Tom Hanks提名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男配,并被金球奖授予终身成就奖,可谓实至名归, Tom Hanks也继James Stewart之后成为新一代的美国精神之光,两位都是我最喜爱的演员。
其实这部电影和Tom Hanks还有着许多渊源,他是Rogers的第六代表亲,而在1989年他主演的另一部影片“地狱来的芳邻”中,就有他观看Rogers主持节目的场景,不知他会不会想到30年后,自己会扮演这位节目中的主持人,就像豆瓣上有人说这部影片就是一个横跨30年的大彩蛋,另外两部影片的评分也是惊人的一致,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的,哈哈哈
前不久《时代周刊》评选出了2019年度十佳影片,除了那几部被大众所熟知的,还有一部我一直在关注的也被列在其中: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邻里美好的一天》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rhood (2019),讲述了“美国传奇”——弗雷德·罗杰斯的故事。
所以,谁是弗雷德·罗杰斯?
为什么是“美国传奇”?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确实陌生。
但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位罗杰斯先生,被美国媒体奉为“仅次于上帝之外的完美男人”。
他是美国电视行业的传奇弗雷德·罗杰斯在1968年制作并开始主持美国著名儿童电视节目《罗杰斯先生的街坊四邻》(MisterRogers' Neighborhood),在美国公共电视网PBS播出,30多年间共播放了895集。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都称他为“罗杰斯先生”的原因。
节目每次开始前,罗杰斯先生总会唱着节目的主题曲,推门走进房间,一边唱歌,一边换上红色开衫毛衣和蓝色运动鞋,这个温馨的画面,成为了几代美国人最美好的童年回忆,也让他当之无愧的成为“美国儿童节目之父”。
他是儿童教育领域的传奇“儿童始终是世界上最弱小,声音与力量都极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群体。
”如今再回看他的节目《罗杰斯先生的街坊四邻》(MisterRogers' Neighborhood) 依旧会被那纯真无邪的真挚而打动,他的电视节目形式很简单甚至如今看起来有些“过时”,是什么吸引着观众呢?
是他在用着他真诚方式教诲了几代美国人。
节目中,他担任着制片人、主持人、木偶表演、写剧本、作曲等多种工作。
实力与才能相当出众,而罗杰斯先生身上最吸引我的一点,是他对孩子们所立下的承诺与一生的践行。
在他的节目中,罗杰斯先生用玩偶对话进行表演。
在每个节目开头,弗雷德·罗杰斯轻快地步入房间,唱着“邻里美好的一天”节目主题曲,打开壁橱,挂上短大衣,穿上带拉链的卡迪根式开襟毛衣,换上一双藏青色帆步胶底运动鞋,然后坐在椅子上,开始讲述新一天的话题。
虽然是一档儿童节目,但是节目的尺度却难以置信的“开放”:从离婚,枪支问题、战争,暗杀,甚至死亡,再到后来80年代,90年代美国出现的热门议题,诸如种族歧视,同性恋,超级英雄……这些成年人回避或拒绝讲述给孩子们的“禁忌词语”,他却没有回避,而是在帮助孩子们发现日常事物的价值,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公平的了解世界的权利。
罗杰斯先生曾说过“我来告诉你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成年人保护他们,远离那些伺机腐蚀他们世界的东西。
”当孩子们走近了这位邻居罗杰斯先生后,会大胆的将自己的爱说出口。
我们从小花费太多时间去学习如何克制爱,但至今很多人不懂尊重爱。
但正如罗杰斯先生说:喜欢就是喜欢,毋庸置疑的,孩子们需要听到这个。
他让百万孩童在人生中最特别的时候,知道“爱”没有错。
他是拯救灵魂的传奇弗雷德·罗杰斯常年保持着143磅的体重,因为数字1代表“I”,4代表着“LOVE”的四个字母,而3则代表着“YOU”的三个字母,合起来就代表着“I LOVE YOU”。
这是罗杰斯先生的私人数字学。
国际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曾经被邀请去《罗杰斯先生的街坊四邻》节目,当他回忆罗杰斯先生时,他感叹“那个143磅,让我疯狂!
试试吧,我可做不到!
”罗杰斯有一句经典的名言:“我喜欢这样的你”。
一个四岁就在轮椅上生活的小孩子杰夫在一场危险的手术前来到了罗杰斯先生的节目,罗杰斯下蹲与他平视,同任何平常的小孩子一样聊天对话,最后罗杰斯对孩子唱了一支歌:我喜欢的是你/而不是你的穿戴/不是你的发型/你现在的样子/你的内心/不是你可爱的椅子/你的每一部分/你的皮肤/你的感受/无论是旧还是新/我希望你会记得/。
后来手术成功,多年以后罗杰斯获奖,而颁奖人正是杰夫。
“我喜欢这样的你”他这至理名言鼓舞了无数在自我边缘徘徊的、灰心丧意的人。
1997年,罗杰斯获得了日间艾美奖的终身成就奖,在现场他发表了一个著名的声明作为他的接受演讲,他说“我们所有人都有特殊的爱我们的人。
你能不能和我一起花十秒钟来思考那些帮助你成为自己的人。
沉默十秒钟,我会看时间。
”他停了十秒钟,看着他的手表。
当十秒钟的时候,他说“愿上帝与你同在”,在当时的美国获得一时轰动。
据说这个著名的“沉默场面”在汤姆汉克斯的这部新片《邻里美好的一天》也会看到。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汤姆·汉克斯曾出演的影片《地狱来的芳邻》中,其中有一幕:他躺在床上,正是在看儿童节目《罗杰斯先生的街坊四邻》,这仿佛是一个穿越了几十年的惊天彩蛋梗!
而更加有趣的是,在维基百科上有写道:“弗雷德·罗杰斯是汤姆汉克斯的第6代表亲。
”希望这部影片会被引进吧,看影评觉得是部温暖治愈的好片子,期待汤姆·汉克斯“阿甘归来”的同时,也期待能够在冬日里带来一丝温暖。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
在孩童时代,小朋友会模仿身边的大人和电视节目的形象,这些潜移默化的模仿叠加所受的教育,影响了成人后性格的形成。
长成大人后,人们开始用距离感与外界隔离,既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也懒得参与进别人的事情中给自己带来麻烦。
所以当情绪膨胀到无法压制时,成年人的这层隔离膜一定会被冲开一个洞。
由此,有人爆发愤怒的情绪,有人因害怕颤抖而逃避现实,有的人把破损的洞当做疤痕当永远记在心里。
而有的人会时不时的自己捅破这层隔离膜,用理解和善良疏导愤怒和怨恨,让情绪化解在形成阶段,使缺爱的人想到自己是被很多人爱着的,把痛苦和分离视为生命中自然平淡的一部分。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成长和学习。
在成人阶段,人会为书籍或艺术而感动,或为家人和朋友而欢欣,从而在面临相似的情景时,会选择成为最希望的样子。
一个衣着整洁、充满智慧、慢言细语的老绅士,用渐渐靠近的方式,因势利导的抚慰破损的灵魂,用自己的能量帮助更多大人和小孩子树立积极应对困境的人生观。
这是一部好电影,罗伊斯先生形象也影响了我以后面对生活的态度。
PS,永远相信汤姆.汉克斯的电影不会浪费观众的时间。
一直很喜欢汤姆·汉克斯的影片,特别是《阿甘正传》。
在我所有的观感中,这部影片是我评分最高的。
剧本好,导演好,汉克斯演的更好。
他那句“阿—拉—巴—马”实在是让我印象深刻。
前两天,听说汤姆·汉克斯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很是不安。
无奈之下,找了这部汉克斯最近出演的影片看看。
或许他能够感觉到,一个他的老粉丝在惦记着他。
在这部影片中,汉克斯饰演一位电视儿童娱乐节目主持人罗杰斯。
一个刊物的专栏作家劳埃德采访他。
劳埃德自幼经历了父亲抛妻别子的不幸,早年的遭遇使得他的性格略有扭曲,脾气暴躁,不关心妻子和孩子。
在对罗杰斯采访的过程中,他被罗杰斯待人宽厚关心他人的秉性所打动,逐渐抚平了伤痕,改善了自己的情绪,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看看罗杰斯这个人物。
五六十岁,笑容可掬,他努力去搜寻这个世界上的美好事物,并将这种美好传递给观众。
他主持的节目得到了许多儿童和母亲的喜爱。
他用儿童般的纯真去看待这个世界,他接人待物时的谈吐,乍一听似乎有点客气的近乎虚伪,实际上,他自己从心里就是那么想那么说的。
他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改变这个破碎的世界”。
谈到“名气”,他说:“名气只是两个汉字的词语,重要的是我们拿它干什么?
”有的人稍有了些名气,就成了目空一切的大牌,语不惊人死不休,见人就不遗余力的展示他们的鸿浩之志;或者是成了摆阔炫富的土豪,随意的驾着限量版的悍马,给世界增添着更多的破碎。
也有那些昨天还是土里刨食的乡亲,一夜成名,今天就操着一口旖旎的港腔:“让我想一想,这句话的中文意思怎么说?
”而如罗杰斯这样的人,不求闻达,不去装逼,只是默默的将自己的所有奉献给孩子们。
和观众们一同唱起《做我的邻居》。
看了他的节目,不由得想起儿时经常在电台上听到的孙敬修老师。
孙老师用一颗童心,用儿童熟悉的语言,不慌不忙地向收音机旁边守候着的我们讲了无数个童话,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知识,这些都将化作我们成长的力量,鼓励着我们去抵御社会上的各种纷扰和诱惑,令我们受益终身。
我想,这些才是一个名人所应该做的事情。
影片中,观众问罗杰斯:“你认为父母在抚养孩子时犯的最大错误是什么?
”他答道:“忘记他们自己的童年。
”仔细想想,这句话和咱们常说的那句“不忘初心”是非常契合的。
他说:“如果我们通过电视节目,让人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珍贵的。
我们的一切都始于家庭。
”为了缓解劳埃德和他父亲的紧张关系,罗杰斯这样劝说劳埃德:“为人父母并不意味着要做一个完美的父母。
我知道你是一个有信念的人,一个分得清对与错的人,你和你父亲的关系,也塑造了你的人格,是你的一部分,过往的经历,让你成为现在的你。
原谅我们所爱的人是最难的,你总可以找到办法去驾驭你的愤怒。
”这些劝告打动了劳埃德,使他去思考,去“重新处理我的感情”。
就好像我在上一篇观感中说到的,去回到我们启程的地方。
影片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却是和影片主题不相干的场景。
当劳埃德的父亲躺在病床上,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快要终结了,他打起精神,用微弱的声音对劳埃德说:“我觉得我现在才刚刚开始懂得如何生活。
”他的这番话,说的是他自己,更是许多老人们的感慨。
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人,不都是懵懵懂懂的生活了半辈子吗?
我们常说,四十不惑。
其实,四十岁还远远不够。
尽管我们都在努力的去经历、去接受生活的种种快乐和苦难,有过豪迈,也有过荒唐;有过风光,也有过失意。
无数的悲欢离合,有了人生阅历和经验,有了人情练达的本事,却并不意味着你懂得了如何生活。
有时,我们会迷失,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彷徨中,把握不住自己生活的方向。
只有到了卸下了生活的重担,脱离了人世间的纷扰,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这条曲折晦暗的路才逐渐明晰了起来。
也从中渐渐的参透了人生的真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尽管晚了一些,可毕竟还能用此生余下的时光,享受“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和欢愉,我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影其实并不是很有兴味。
当然啦,有汤姆·汉克斯的加盟,加上豆瓣中的评分还不低,我也不能说它是个烂片。
毕竟片中还是有一些令人思考的情节。
就叫做“鸡汤片”吧。
只是这碗汤里的水多了一些,喝起来有些寡淡。
本人评分:5.5。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温暖的人足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Fred RogersFred McFeely Rogers (March 20, 1928 February 27, 2003) was an American television personality, famous for creating, hosting, and composing the theme music for the educational preschool television series Mister Rogers' Neighborhood (19682001), which featured his kind-hearted, gentle, soft-spoken personality, and directness to his audiences. 弗雷德·麦克菲利·罗杰斯(Fred McFeely Rogers, 1928年3月20日2003年2月27日)是美国电视名人,以创作、主持和创作学前教育电视连续剧《罗杰斯先生的邻里故事》(19682001)及剧中的主题音乐而闻名。
在这部电视连续剧中,弗雷德以善良、温柔、温和的性格和对观众的直率而闻名。
当时看完电影,顿时被这个被人誉为“living Saint” 活菩萨的人所吸引,他身上发挥出来的双鱼座特征是在太强,而且他又能将神的爱与美善付诸实践,实在是不可多得。
看了一下他的星盘,个人解析如下:1. 上升金牛座15°,与3宫(邻居)冥王星(隐藏的关起门后的一些问题)巨蟹座(家庭、关爱)14°六合,又是12宫白羊座木星(理念)与1宫双子座北交点(人生目标)的中点,真的是人生的目标与实践都完全写在了星盘之上。
2. 冥王星与4宫海王星都是控盘之外行星,它们所处的宫位也完全与罗杰斯先生的电视节目主题相符。
而且冥王星是YOD上帝手指的顶点,由此参照他一生的杰作:《罗杰斯先生的邻里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确实是10宫(事业)水瓶座(关怀社会大众)火星(行动)与8宫(家庭的、继承的)土星(问题困难、坚持、忍耐)射手座(理念、理想)综合力量的实现。
3. 太阳落入双鱼座29度,12宫头,他的自己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或许根本没有自己,他的一切都来源于圣经或他对神的理解与信仰。
天王星在白羊座12宫,离太阳非常近,但同时被狮子座的海王星150度相位修正着,也就是他或许时不时会莫名发脾气,也会莫名做一些外人看来奇怪的事情,但是冥冥之中都是为了完成海王星(满足神性)的安排。
4. 月水金合在双鱼座11宫,这真是一个内心柔软浪漫而且思想和言语都柔细的人,他对待普罗大众(11宫)也都是这样。
由此可见,一个人活着,活出了神一般的良善、温和、谦卑,是整个星盘力量的支持,没有一丝被浪费。
“这个世界并不总是美好的,这一点无论我们怎么做孩子们迟早都会知道,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并接受。
”—《邻里美好的一天》“What do you do with the mad that you feel? When you feel so mad you could bite. When the whole wide world seems oh so wrong, and nothing you do seems very right. What do you do?……'I can stop when I want to. Can stop when I wish. Can stop, stop, stop anytime....And what a good feeling to feel like this! And know that the feeling is really mine. Know that there's something deep inside that helps us become what we can. ”影片里罗杰斯先生唱过的一首歌,歌词很喜欢。
真实的罗杰斯先生在节目中也唱过(优酷上有找到)甚至在国会讲话中也有用到。
比起著名的“I lik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 ”更爱这个。
君子慎独,圣人有过很久没有看如此温情脉脉、余味悠长的电影,疫情以来的第一张电影票,是一个惊喜的拥抱。
“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王尔德在《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中写道。
罗伊德在影片之初,是一个“糟糕的大人”,敏感焦虑,家庭、工作都在低谷。
像阳光一样的著名好人罗杰斯,对罗伊德来说未免过分刺眼。
罗伊德就像现在网络社会上的头号黑粉一样,疯狂深挖罗杰斯,不放过一丝一毫可能可以发酵抹黑的污点。
然而每一次每一次都被罗杰斯的真诚、善良以及同理心感动,最终达成与自我的和解,得到救赎。
这碗鸡汤熬到这里堪称香浓,但如果止步于此,未免容易落入俗套。
影片对罗杰斯的呈现,是一种高明的“真实”。
他拥抱对自己苛刻的成年人:“我不认为人能够经历成长,除非他真实的自我能够完全地被接纳”,但是他重重按下的琴键,也透露出他一直与内心地苦难困惑不断地搏斗。
君子慎独,罗杰斯高尚真诚,但圣人有过,更需要自我宽恕与告慰。
2019年的电影《邻里美好的一天》, 乍一看很鸡汤. 一个圣人救赎了一个带着破碎童年的记者. 我想, 可能还是因为, 记者内心里, 他自己, 也是想把和父亲的过节给翻篇了的. 圣人只是给了他一个理由和一个和解的思路, 他自己就坡下驴了.已经过去的事情, 就像篱笆上的钉子凿过的洞, 即使把钉子拔了出来, 那个洞仍然还在, 及时费心填补, 也不可能修到和起初一样.而记者自己也在八年的婚姻之后, 面对几个月大的小婴儿, 他其实并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准备. 他仍然在逃避.有了孩子, 这也是一个契机, 让记者的老婆也在背后推动着记者和自己的父亲去和解.这个世界上是有一些人, 是情感极度敏锐, 非常能够感应到别人的情绪的. 这是一种天赋.记者第一次看到圣人(罗杰斯先生), 是罗杰斯在处理一个手拿光剑的淘气小男孩乱劈, 他蹲下来喝男孩双眼平视, 问男孩是不是拿着剑感觉自己更加强壮了 完完全全典范版本的同理心倾听片段.作为牧师出身的圣人, 是有一点点传教的意味在里面的.结尾, 混蛋父亲得到的原谅, 一大家子和和美美在一起, 这也是基督教宣传的价值观. 当然也是普世价值观, 非基督教也是喜欢这样的大团圆结局吧.
4.5,会再刷,当我过不明白,想不通透该怎么活的时候,应该会再来看。
平淡嘛?
不,这就是人生,关于父母与孩子,为人,和解和如何过好这一生的课题。
偶见弹幕有人说这部电影“神神叨叨”,料想对方要么心浮气躁,要么经事太少。
你无需原谅任何人,爱恨都是消耗,你只需要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包括愤怒和恐惧,想好最终想要达成的目的即可。
比如我心底里是有点介意老爸买不实用的吉他和电子表的,但想到他一辈子辛苦,希望他开心,不要把他不爱好的(比如旅游)强加他身上,其实,也够买表了。
愿我们都能够过好这一生,处理好自己与别人,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演员演得可真好,眼神中真情流露,能明确感受到主角心态的变化。
结尾处看到他们互相比划“朋友”的手语的时候,也跟着开怀一笑。
影片中金句频出, “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忘记自己的童年,回想自己当年的感受,你就知道如何对待你的孩子。
”“是人都有情绪,他选择如何回应他的情绪,每天都在做有助于稳定他的事儿”结尾,主持人狠狠锤下琴键的举动,有点意思。
这是前文中提到他处理“负担”的方式,难道他没有那么全然享受节目的录制吗?
人生终究是一场无止境的修行。
直接主题,很多人都奇怪罗杰斯为什么对记者(破碎的人)有兴趣;其实没那么有兴趣,都是受记者父亲的委托。
第一次见完面那20来分钟,按说就没有下文了。
记者的主编也就让他随便挑一些小事儿写写就算了。
然后记者的父亲从记者楼下走了,去找了罗杰斯(重点),这个音乐片段很快,记者的父亲在罗杰斯节目里扮演了邮递员,罗杰斯还给他拍了照片(他爱给见过的人拍照)。
之后看了记者很多文章。
才给他家打了第二次电话说想见他。
电影最后也有罗杰斯跟记者父亲私聊了两句,就是完成委托。
罗杰斯也没有圣人化,他是想拿记者这个故事做一期节目,做节目的态度就是他对记者的态度。
影片片头片尾用的这期节目,最后钢琴低音疏解一下情绪。
人物专业、负责。
关键就在于没注意到记者的父亲去找罗杰斯,那就顺着记者的视角感受着罗杰斯很诡异。
节奏很诡异,逻辑也很诡异,人物塑造也很失败,你根本感觉不到记者和他老婆的感情,不明白罗杰斯先生的动机,能够理解的就是父子关系的惯常俗套,虽然逻辑上也无法理解,这就是导演的能力太差了。老好人汉克斯彻底被拍成了做作的鸡汤,一手好牌打成这样,这个女导演的职业生涯可以到头了。
改編的角度或者說,要去講這個真實人物的角度做了一個戲中戲的感覺。對於中國觀眾而言,這個人我們真的一無所知。所以感覺肯定差那麼意思。董浩也沒辦法比,鄭淵潔差不多。整個故事甜膩,高糖,放在2020年也尤其有意思。
好大一碗鸡汤,人物刻画和情节冲突都很烂,作为有原型的“半传记片”竟然能把真人塑造得跟假人一样,完全搞不懂导演要表达什么
我也想有这么个朋友
一部拍给大人看的儿童节目,形式很新颖,虽然后半部感觉温情的有些俗套,但我还是很喜欢前半部,我也像Lloyd一样,觉得纯粹的真善美是只存在于儿童节目里的表演和伪装,却忍不住在地铁上大家一起唱would you be my neighbor的时候开始流泪。Thank you for just being you.
看预告片本以为正片会有个大反转,结果,没有。
通过采访一位儿童节目主持人治愈自己内心创伤的故事,整体而言非常疗愈舒服。每个人内心都藏着一个破碎的孩子,不是么。喜欢电影里突如其来的静谧,不徐不疾的对话以及可爱的布偶,摊开一种柔和的可能性于心灵之中。
有点无聊的电影
#邻里美好的一天#一个被家庭的过往阴影所笼罩的人,他的心理也必定是痛苦而昏暗的。愤世嫉俗的他直到遇到一个现实世界中的圣人,才被感化,顿悟到生命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也许只有熟悉影片中真实人物的观众才能参透这个故事。即便是打着汤姆汉克斯的招牌在国内上映,也绝对是票房惨淡。
一个人或一个符号,在最后一场戏才透露出一些“人”
太俗了吧...
竟然不是迪士尼拍的
1.生命中重要他人的作用。2.原谅他人,原谅自己。3.愤怒的力量,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继续伤害。4.儿童的世界,不只有离婚,分离,伤害,死亡。5.亲子关系,父亲的作用影响到孩子可以走多远,以及承担、责任和成熟。6.一分钟的静默来感受生命中的爱。7.爱你本来的样子,无需改变,无需怀疑……8.采访关系中两人角色互换,设置边界总需要去跨越~9.处理情绪需要去学习,成为父母更是如此……10.汤姆汉克斯的表演有点过火,让人肉麻又鸡皮疙瘩,不禁让人想起“来访者中心的”“罗杰斯”。特别主旋律,一切以家庭为核心。三星半
形式感的建立极具欺骗性,虚/实空间仿佛同步交互,实则完全分离,开篇,Mr. Rogers换鞋换衣的动作带领观者进入“电视节目”身处的纬度,之后的一切“现实内容”皆是“故事”的组成部分(当然也包括“顺拐”的剧作);结尾,Mr. Rogers的二次换鞋换衣宣告“故事”的结束,他开门进入摄影棚的瞬间,真正的“现实空间”才初次登场,元结构闭环,但电影并未结束,镜头跟随他来到钢琴前,他砸琴键的动作既是对前篇的互文,也是一种“破神”的反动指向,至此,我们才终于看到了那个褪去光环的、真正有血有肉的Fred Rogers,而整个故事,也从此刻才正式开始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节奏缓慢略枯燥的故事,几首配音还是很赞的。
和解的點有一些get不到,節奏也蠻慢的,催眠,可能這部片是治癒風吧
难看又无聊,一类圣人光环的治愈主义,用汉克斯以及他的角色罗杰斯的双重完美形象为这个纷争的世界辩护,一种你说什么什么就是真理的诡辩主义,充满奇异和生硬的节奏,完全摸不着头脑的情感线,突如其来的大爆发,以及光环照耀下的升华,俗套的父子僵局,做作的心灵鸡汤,真善美的绑架看起来也像邪教,逻辑奇怪,人物塑造大失败,关键男主角的演技还无法引起这些槽点以外的共情,也看够了美国关于父爱缺失又和解的戏码,还是这种“假大仙”气质的大彻大悟,怎么看怎么生拉硬拽,并且耳提面命的告诉你,父子关系的弥合也是弥补与这个世界隔阂的重要手段,恶臭又不高级的形式主义的一次溃败尝试,这碗馊了的心灵鸡汤恕我无从下咽。★☆
对我个人来说,一部不错的电影,唯一的问题就是叙事节奏有点乱。最后的结局我很喜欢,男主追问的问题罗杰斯先生几次都避而不谈,却在最后结尾的时候用沉重的钢琴声给出了答案。
建议删减成短片。
本来不感兴趣,但每次看到海报都觉得汉克斯造型颇为creepy于是去看了,结果不光这角色,整个片比我预料的更CREEPY,笑了……不合时宜的安静场景/全员被催眠式说台词/微缩模型/诡异儿童节目画面, etc(居然还是个有father issue的阴暗男人遇到诡异斯托卡式father figure的故事,笑了X1000000(以下省略大量问题发言(本片最治愈的部分是opening用了Nick Drake的Northern Sky(当温情片看及格线徘徊,当惊悚/恐怖可以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