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立意停在告诉小朋友们,不能歧视霸凌他人,就还行。
但是看了好多,都说是讲抑郁症的。
就很无语。
我看的时候以为是讲人要积极应对负面情绪和影响。。。
首先,抑郁症不是简简单单的有“黑灵”,其次抑郁症也不是心中有光就能治愈的,要是这么简单,就不会那么多人得抑郁症了。
角色。
一个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的男主,跟九尾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说她印堂发黑,一定是太想他了(他没事吧)。
要是之前就有感情线还能接受,当不当正不正整了这一句。
白泽还一直夸耀自己有多好,有多厉害,吹自己是神医。
心中有光≠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OK?
然后那个很漂亮的九尾狐(我觉得她超级超级好看)。
就是不懂,他拼命保护白泽,就因为酒钱?
有感情线就大大方方交代好不好?
(就算是给孩子看,孩子也不是傻子,他们也能明白,也能看懂。
)四个啥也不会的神兽。
中国神兽都是有来源有故事有象征意义的,不是啥也不会,还不能明辨是非,遇到危险只会跑的胆小鬼。
还有两个墙头草小弟,就因为能加入医馆就叛变,又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去救白泽。
还有小麒麟,他抑郁不止是因为角小。
还有角小带来的同学对他的霸凌,以及父亲去世对他的冲击。
不是角好了就能直接治好他的抑郁症的。
山海经中每个神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别把他们做的像一群傻子好吗?
山海经和抑郁症不应该是流量密码,用心才是。
如果说《千与千寻》是塑造了一个妖怪的浴室,讲妖怪们如何洗澡的话,那么《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就是塑造了一个怪兽的医馆,讲怪兽们如何看病。
这个创意对《山海经》文化来说确实算得上是一次创造性转化。
其实作品完全可以做得更细节化一些。
比如,讲一讲妖怪们如何挂号,如何买药,如何做身体检查(山海经中如果有核磁或者CT会是什么样)。
医馆的门诊也是和现代人类的医院一样是一个一个小房间吗,会分科室吗,给牙齿多的怪兽洗牙会不会加收服务费,水里游的怪兽是如何看病的等等。
这些都将是非常吸引人的。
既然要做医馆,就要做到极致,就要做到让观众能把它和现代人类的医院去对比,从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中寻找幽默与趣味。
这种趣味要远比让影片主人公施展鞋臭这种动作噱头更有品味。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是国产动画中比较少见的关注心理健康主题的影片。
所谓“再见怪兽”,就是和自己心里的怪兽说再见。
影片中,山海世界的怪兽都在不断染上一种叫“黑灵”的病,实际上就是自己的负面情绪、负能量,是一种让人不断迷失自我的心理疾病。
造成“黑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现实中的压抑,情感上的失意,性格上的缺欠等等。
火烛作为男主人公白泽光环压抑下的一名医师,因为不被师尊重视,无法超越白泽而产生了黑灵。
小麒麟弈因为自己的角比较小受到歧视和霸凌,同时也是因为父亲的离去无法走出伤心的泥沼而产生了黑灵。
苦山神则是因为有三个头,意见总是不一致,总也无法形成决断而产生了黑灵。
影片中说,黑灵是不可治的。
实际上是因为绝大部分医师都是在用治疗生理疾病的方式在治疗黑灵,没有意识到要用治疗心理疾病的方式才能治疗它。
他们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去吸取黑灵,或者总是试图用一些术法来抵抗黑灵、压制黑灵、消灭黑灵,而没有去寻找黑灵出现的真正原因,因此也就无法根治黑灵。
影片中真正切实地治疗了黑灵,只有两次,都是用的心理治疗的方式。
一次是弈带领灰化的黑灵病患者们跳舞,使他们忘却了烦恼,他们身上也因此重现了亮色。
另一次就是白泽走进了弈的内心,真切地去感悟孩子的所思所想,发现了他感染黑灵是由于伤心父亲离去这一深层原因,于是自己充当起孩子的父亲,使弈重拾父爱,并且能勇敢地面对未来生活,黑灵自然也就消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这段剧情十分感人,看哭了不少观众。
白泽作为影片的主人公,是医馆老馆主人参医师的大弟子,颇有才干,为人不拘小节,不在乎尘世功名,一心一意要找到化解黑灵的方法。
但影片过于强调了他的才能与执着,而忽视了对其医德与仁心的描写。
说他有一种光芒,可以照亮黑暗,可如果这种光只是才能和执着的话,显然是不够的。
真正的光芒应该是充满大爱的医者仁心。
如果他有医者仁心的话,他可能就不会盲目地处置爆发的黑灵,从而给整个山海世界带来危机。
如果他有医者仁心的话,在面对寻求他帮助的弈的时候,他就不会显得如此踯躅,还要让小弈一个人面对岛上的危险、山上的危险,自己直到走至山脚下才决定要回去,而没有一开始就坚定地陪伴在其身旁。
所以当我们想到影片对白泽的一个设定——他是不会产生黑灵的——就会觉得很奇怪。
因为他并非真的那样优秀,那样无私,那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心理问题。
他不是一直误解老馆主排斥、压制、不信任他么,他不是对自己是否真的能消除黑灵也产生了怀疑吗,这些情绪难倒不就是其内心的“黑灵”么?
不能说心理医生就不会产生心理问题,主人公就要给个免疫光环。
让白泽也产生黑灵,从而更能让他发现黑灵的秘密,这或许比一个随意的光环设定要好得多。
最近我接触到一些医者,特别是中医师,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传承。
所以作为一部以医为题的动画作品,理应着重表达医德的传承。
影片在这方面也确有一些不错的体现。
比如人参就是一位拥有大爱、献身精神这些崇高医德的医师,而白泽在了解了师尊的真正想法和做法后,也的确受到了影响,医者仁心在其身上获得了传承。
但我们也希望白泽能把这样的医德传承下去。
如果只是他自己能治疗黑灵,那就成了美式科幻动画中的孤胆英雄,不是医生了。
一个比较好的结局或许是,弈受到白泽的救助更是受到他的影响,最终也成为了一名医师学徒。
他自己就有通过跳舞治疗患者的先例,那时就体现出他具有大爱仁心的潜质。
这样,从老馆主人参医师,到白泽,再到弈,就能形成医德与医术的传承体系了。
最后有个遗憾就是,苦山神没能被复活。
苦山神在影片之中是个很惹眼球的角色,造型独特,萌态可掬,特别是他那种性格是现实中很多人都有的。
当他抵抗不住黑灵而石化的那一刻,很多人都会感觉悲情。
但我还是充满理想主义地希望他能获救。
当白泽找到黑灵的秘密之时,当山海世界不再为黑灵所困扰之时,是否可以回过头来再去检视一下沙漠中那尊茫然而不知何往的石像呢?
不要忘却那些先驱者,也不要吝啬对苦山神所代表的这一类小人物的救赎。
在解决黑灵的问题上,一个都不能少。
点亮心灵之光,勇敢面对生活和情感中的问题,和心中的怪兽说再见,从这个医术+怪兽的山海世界带回来的伴手礼,我们收到了。
相关链接: 宋天师聊动漫:山海经之再见怪兽,点亮心灵的光明_腾讯视频动画影评俱乐部 inside 更多精彩影评,请关注动画影评俱乐部!
点击下面二维码关注宋天师聊动漫创作号
整部电影看下来的感觉就是没有亮点,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吧:1.主角没有亮点。
作为一部动漫,主角人物造型没有特点,只是造型怪异,谈不上多丑,但肯定算不上好看,所以外形来说对观众并就没有有太大吸引力,形象类比到人类世界就是一个正义而略张扬的中年大叔形象。
从形象到人物设定,怎么看这个IP都不会火(个人感觉)2.情节叙事平平无奇。
如标题,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动画商业片,整体下来让人感觉不到新意。
这几年我们的国产动漫电影都是在老祖宗留下的IP里找灵感,然后赋予一个现实主题(或者说是当代人面临的困惑),然后结尾给你一个答案升华一下,说直白一些就是给大家讲道理。
套路很成熟了,而且必须要着重吐槽的一点就是结尾模式,总是会给你设计一个异形大怪兽来作为故事高潮,像是《大圣归来》、《姜子牙》甚至是《白蛇 青蛇》系列,都是这样的模式,看多了就疲劳了。
这部电影仍然也没有跳出这个模式,所以很多网友评论,这部电影放在五年前还能说是国漫崛起,然而到了现在这个时间点,大家都疲劳了,并不会给出很高的评价。
然后细节上,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亮点,比如加入了一些现代语言甚至是方言,这些在之前的哪吒魔童降世里面都有过了,谈不上什么新意。
至于搞笑的成分,都比较陈旧的段子了,放进去多少显生硬。
上面都是挑了些不足,但是总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画面场景的渲染,就有多我们中国传统的元素在里面。
这个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到影院感受。
上面说的都比较直白,都是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我也知道工作人员制作这么一部电影不容易,但是既然上了院线让大家欣赏,自然要接受大家的议论,总之呢,我是对国漫比较挑剔,希望国漫未来能有更好的突破吧。
本想表达爱能化解内心挣扎的怨念,可整体乱七八糟,只是看一些胡乱的现代梗来支撑,有不知所云!
孩子看不明白,成人看了觉得浪费时间!
国漫有好多非常好的,从内容出发!
连故事都讲不好,光有华丽的视觉,真可惜用的名字了!
老少皆宜,别光讲大道理,建议多看看皮克斯的,国外的不喜欢,国内的也有,去年的哪吒、姜子牙系列,还有今年的舞狮那个!
首先先说打动我的地方,第一是对于现代心理疾病的隐喻,黑灵病其实就是每个人内心的痛苦,但这个病不能一刀切,就像电影里,如果想把黑灵从人体吸出,那么这个人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颜色——喜怒哀乐,变得灰白——只剩下绝望,慢慢就变成石头了。
第二是师弟火烛的黑化,有种意料之中。
好像就像当今热议话题二胎一样,不过更受宠的是老大,小的被忽视了。
总之,我觉得人心是肉长的,本来就是偏的,没什么一碗水端平的,所以二胎、三胎对于孩子的心灵说实话是有伤害的。
而且有些孩子的性格天生就是敏感的、不善表达的,如果火烛在感受到失落时能够说出来,也不会产生那么浓烈的心结。
性格所致,意料之中。
第三,是对于治疗或者说消灭黑灵病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爱和希望,所以单单治疗麒麟小孩儿弈,就是走入他的内心,这里真的很打动我。
当然也是最后这个强行的happy ending让我没有打五星。
因为也没有走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怎么就一下子消灭了全部黑灵,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么?
结尾不太有新意,逻辑也不是很清晰,减一颗星
这里面没有一个绝对的反派,没有坏人最差的结果,每个人应该面对的敌人是自己内心的心魔。
在这里面我最触动而流泪的是苦山神石化的时候,因为心死,自己变成了冷冰冰的石头,引申到现实意义,也就是心死而绝望,最后成为了悲剧象征的身死而泯灭。
整部影片最不会感染黑灵的就是白泽,因为它足够乐观,而黑灵恰恰就是人们心理的疾病,精神的悲观,所以它师父才会说它是唯一可以消灭黑灵的人,因为它可以把心底的光带给世人,从而驱散内心的阴霾。
影片的结尾真的另我很感动,近些年由于心理疾病而选择走上歧途的案例数不胜数,其实这并不是绝症,虽无法将其彻底消失于世界,但是只要心存一点微光,那么就可以治愈,就好像影片中那些被医馆宣称无法可医的病人们,在白泽没有到来之前,他们心死而麻木,而当白泽将乐观和希望带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心底的光被点亮,最终也战胜了自己的黑灵。
至此,请心存希望,将光亮照亮其他的人。
一一一一《山海经之再见怪兽》
立意是很好的,但只提出问题(而且是近年来一直在提的问题)而没有给出解决办法只会增加焦虑。
甚至我觉得整部影片是悲观的,用心中的光去战胜黑灵,影片中唯二能在黑灵中坚持很久而没被彻底吞没的角色,白泽和弈,他们很小的时候感受过真正的爱,这些爱在他们心里留下了光的种子,即使他们长大后忘记了,遇到黑灵时这一点点光依然在护着他们,让他们可以多撑一会。
可那些不曾感受过爱的人呢?
全被吞噬。
当真是“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白泽的师父对白泽寄予厚望,说他心里有很多光,但不知要如何照亮别人。
我一直期待着他能找到办法,然而直到最后影片也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才能照亮别人。
虽然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不可能……最根本的还是只能自救啊。
许是我太悲观,看完后只觉得“黑灵”果然是无法医治的,没有人可以控制最初的光被种下,而没有这一枚种子,之后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
太悲哀了。
现在好些国产动漫总是喜欢拿着传统的文化外衣去演绎一些好莱坞式的浪子回头,然后在故事里借着各种网络梗敲锣打鼓使劲闹腾。
热闹完了,回过神再去回味一下,怎么觉得这碗鸡汤咋就这么熟悉?
然后等你拔去那层传统IP的外衣以后仔细琢磨一下,嘶……这特么不是漫威超级英雄大乱炖么?
一样的节奏,一样的脉络,就连价值观都快一模一样了。
有意思吗?
咱们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就真的拍不出来了?
主角一定要设定成狗厌人嫌的模样,然后各种鸡汤乱灌一气,然后恍然大悟“Love and peace”才是世间的真理,宇宙的大道!
咱们有偏偏佳公子,窈窕美佳人,慷慨悲歌的侠客,不让须眉的巾帼。
哪一个做主角不能美的冒泡?
非得把一个周处一用再用?
看看咱们流传下来的不管是历史故事还是神话演绎,里面有修身齐家的小追求,有治国平天下的大宏愿;有追寻道的修士,有庇护族群的英杰;有爱有恨,有悲歌有欢笑……这些放进故事不比一个空泛的爱与和平有意思?
那么多经典故事,自己不会编,抄书都不会吗?
看到大圣归来火了,封神系列火了,换个皮继续呗,反正观众们够宽容,够体谅。
只要CG做得好就能有好评,就能挤进国漫崛起的班车。
说到底就是钱太好赚了犯不上用心。
彩蛋里孙悟空和山海经有毛关系啊,能不能不要搞一锅大杂烩!!
嗯?
😊这俩个东西都不是一个体系的,西游记的神话体系和现实生活中又不是一样的。
剧情不好好写,搞这种,你直接说这是小孩子看的呗,国漫真的站不起来,这么好得素材,这么烂的剧情,气的我捶胸顿足…真的搞不懂搞什么飞机啊?
我真的生气了
本片的立意和魔兽世界第五个资料片《熊猫人之谜》(简称MOP)的主线剧情高度相似。
负面情绪实体化的设定,就像MOP里潘达利亚的“七煞魔”。
分别是怒之煞,傲之煞,惧之煞,狂之煞,疑之煞,暴虐之煞,绝望之煞。
强烈怀疑剧本和美术设定借鉴了。
MOP是我最喜欢的资料片,就是因为这帮老外把中华文化的“平衡”“修心”表现的非常好。
有一个短篇集就是讲如何逐个击败这些负面情感的煞魔的。
你越较劲,煞魔就越强。
就像佛教说的“贪嗔痴”所以,所有潘达利亚的熊猫人都讲求修炼自己的内心,追求内心平静。
这一点,MOP剧情的最后收的特别好。
但是《山海经》没收好这个底。
收的特别生硬。
而且不能自圆其说。
第一次接触,画风有点丑,剧情简单,结尾有点愣
看了超前观影,还挺有感触,特效没的说,大场面小细节都hold住了。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是个挺有想法的人,期待他能做大做强昆仑宇宙。
国产的3d效果是做的越来越好了,画面做的跟功夫熊猫似的。但是内容真的差强人意只适合小朋友看。
私以为在讲后疫情时代人的心理状态。黑灵是人的心理或精神上的病态的外化和实体化,困厄的人(苦山神)(三个人头暗示精神分裂)无法走出选择自我了断生命,走不出的人(火烛)(反。社。会人格)到了伤人又伤己的地步。挣扎的孩子(羿)沉沦在失去亲人和成长痛之中,外人无法开解也无能为力,与自己和解(“认识你自己”)(没有角也是麒麟)是唯一的解开心结的方式。白泽带人们正视自己,同时也在和病人一样学着认识你自己。黑灵也许不会完全从大地上消失,但这样的电影很需要被看见。表白琮真的好鲜活好生动,我好喜欢,我爱刘琮刘琮爱我我不管
没意思,形象不好看
相信光?
节奏紧凑,结尾敷衍(大无语),或许完全成人向会更好。整体也算是惊喜之作,值得一看(看2D)。
主题曲为什么找音乐裁缝,除了名字和形象还有哪跟山海经有关系?只会搞噱头
美术被剧本拖累的典型,可惜了
剧情太拉了,你们不会写剧本请联系我好吧。
这就是传说中的“新国风”吧,挂羊头卖狗肉的灵魂深深根植其中。
没有一个完全的坏人,都是成长过程中的遭遇改变了每个人,负面情绪长期压抑会影响一生。
后半段散掉了
我儿子看完了,我只看了一半不想看了。
优点很多,美术,动画技术等。可是缺点更多……有烂梗,有俗段子,最重要的是,爹味太重了,从头到尾编剧就在说教,剧情逻辑混乱,人物动机也是强行。全都为了说教。
这制片方,是过于眼红那几部过破十亿的动画电影?!还续集……这是哪来的自信??山海经?!就这?!麻烦先把如何写剧本讲故事,先学通透,再聊山海经……无语=_=
国漫还是进步了的,搁几年前,会多打颗星,,,,
加油吧,国产动画。
心底有光,无人能挡
给国产动画电影一个建议:好好搞剧本吧,别再搞ip了,扎实的剧本比什么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