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过去的2020年,可能很多人都提不起好感。
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引发全行业的剧烈震荡,各大公共场所严阵以待,旅游娱乐场所大面积停摆,还有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也依然源源不断。
就在前不久,李诞主导的《脱口秀反跨年》,算是率先以年度总结的方式,让各路名嘴对这一年里的各种糟心事进行嬉笑怒骂的疯狂吐槽。
电影《2020去死》可要是比起奈飞最近刚上新的一部伪纪录片,这场《脱口秀反跨年》显然要温和柔软得多。
这部名为《2020去死》的爽片,光听名字就知道这其中的戾气有多重,怨怼有多深。
该片的头号编剧查理·布鲁克,乃是英剧经典《黑镜》系列的核心人物。
由此便不难猜出,为什么奈飞会找他来策划主导这样一部带有浓重批判意味的伪纪录片。
查理·布鲁克查理·布鲁克 而演员阵容方面同样不容小觑。
既有以神盾局局长为观众所熟悉的大咖塞缪尔·杰克逊,也不乏举止优雅的英伦老绅士休·格兰特;同时还网罗了曾以美剧《硅谷》而大获知名度的巴基斯坦演员库梅尔·南贾尼,以及因《老友记》而广为人知的熟面孔丽莎·库卓。
塞缪尔·杰克逊整体来说,这部影片便是让演员们扮演不同身份的角色,包括杂志记者、历史学教授、非官方的白宫发言人、科技公司的CEO等;当然,还不乏看似贤良淑德的“足球妈妈”、心理学家、病毒学研究者,以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影片以历时性的角度推进,将2020全年的重大事件以新闻画面进行呈现,同时模拟采访这些社会各阶层的不同人士,通过他们的言论来表达各方的态度和立场。
就像影片中所言,从一月份开始,地球就没打算让这一年好过。
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便是澳大利亚的山火之灾;而讽刺的是,就在山火肆虐的同时,地球另一端的瑞士则正举办着讨论环境保护的达沃斯论坛。
用杂志记者的话来说,这只是世界上权高位重者的盛大聚会而已。
为突显他们对于气候变化的关心,该论坛还特地邀请十七岁的环保小卫士格雷格·桑伯格发表演讲。
果不其然,台下一位听到桑伯格发言的科技公司CEO对此深受感触,转身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买下新西兰的一座岛,决定将它挖空后作为自己的安全基地,以防世界末日。
灾难不在己身的漠不关心,以及有权势之人的自私行迹;仅就这两次反转,便足以看出此片的锋利和嘲弄。
时至二月份,今年的“主角”新冠病毒登场了。
当疫情在我国肆虐时,西方国家只一个态度:与己无关,该咋闹咋闹。
于是奥斯卡典礼照办,群集式盛会照开,毫无防范意识。
甚至在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看来,解决新冠的最好办法竟然是洗手。
可到了第二天,鲍里斯逊在直面公众的新闻中,连洗手如此基础的防护措施都没做,还直接跟新冠病人握手。
而美国的“懂王”,对新冠的态度更是任性妄言:只要保持冷静,新冠就会消失。
这个说辞,就搞得新冠好像是因为不冷静才爆发一样。
结果疫情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美国疯狂蔓延。
即使已然得知新冠病毒是通过空气传播,懂王却依旧我行我素地在白宫发言会上,和内阁成员们紧密相连。
相比之下,那些在零工经济中艰难度日的打工人们,他们对于新冠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让人遗憾的是,其荒唐黑色程度丝毫不亚于鲍里斯和美国懂王。
由于必须在家中自我隔离,同时也受到商业停滞的影响,某些在油管上做直播的网红们便开始了收割韭菜的“愉快”活动。
他们通过在油管直播新闻片段,一边夹杂个性化解读,一边展示自己夸张的表情,以此来娱乐那些身处于电脑手机屏幕前的观众。
但不得不说,尽管这样的行为在当下这个流媒体时代早已大行其道、司空见惯,但放在本片中却显得如此诡异。
比如,在面对导弹炸毁平民区的新闻时,他会假惺惺地对此表示惋惜,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浮夸的震惊,是一种对于奇观现象的吃瓜的态度。
比如在陪伴粉丝们观看疫情期间的消毒和封锁场面时,他先是吐槽抱怨,让自己与粉丝产生共情,以此获得情感认可。
但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关注、点赞、打赏一键三连。
而最为夸张的,便是发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我不能呼吸”事件,由白人警察对黑人司机的暴力致死行为而引发的大规模平权运动。
可网红们所应对的方式,却只是一味讨好黑人。
包括在INS上发布黑色方块,将短信统统改为黑色表情,给很多黑人用户发送好友请求,甚至在半夜两点跑到黑人居住区用喇叭大吼“我懂你,我站在你们这边”。
这种彩虹屁行为,显然已经彻底变味,无异于哗众取宠,显然摆明是为了口碑和名声而媚俗的行迹。
与网红们恰恰相反的,是一位足球妈妈,即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保守派家庭妇女。
她在镜头前总是笑逐颜开,一派开明且好说话的态度。
但她的狡辩和虚伪却丝毫不亚于那些网红。
面对黑人平权运动所引发的暴力冲突,她认为大家完全没必要如此,每个人都应该像懂王说的那样:先冷静下来,然后等所有这一切都过去,之后再有序地组织声援。
然而,她自己其实就是个地地道道的种族歧视者。
比如,她曾看似“有礼貌”地询问某位黑人司机整整一个小时,只为确认对方是否车主。
同样的事还多次发生,包括跟黑人女服务员要收据,或者莫名其妙地对黑人画家表示不满。
这位足球妈妈之所以认为自己无辜,被很多人误解,只不过是因为她一直利用虚伪的态度来掩饰那歧视性的潜意识而已。
相似的桥段和情节,在这部《2020去死》中层出不穷。
影片中既不断讽刺懂王对于新冠病毒的轻视,同样也嘲弄其在总统大选中的偏执表现。
与此同时,对于新当选的美国总统乔·拜登,这部电影同样没有给他好脸色。
跟女童猥亵传闻扯不开的关系,以及他那78岁高龄的颤巍巍的身躯,在这些受采访者的口中皆成为笑料。
然而,如果电影《2020去死》只是一部单纯吐槽现实新闻的段子合集,它并不能令人满意,毕竟单是顶着查理·布鲁克这位《黑镜》缔造者的名头,它都应该跳出吐槽,鞭辟入里。
确实,如果我们掰开这部伪纪录片的表层,细察其纹理,便能看出更多的眉目。
抛开懂王、鲍里斯和拜登等现实中的政治人物,影片对于这些受访者的形象塑造,更为令人深思。
非官方白宫发言人每次面对镜头时,都能巧舌如簧、掩盖真相,即使对已然发生或他曾经说过的话都能瞬间否定。
而此处批判的矛头,正是懂王本身。
在我看来,足球妈妈的虚伪和那保守派的劣根性,无疑正印证着美国中产阶级永远都是以一套表面说辞来应对实则矛盾丛生的现实困境。
看似言之凿凿、高屋建瓴的历史学教授,常常以电影中的场景和桥段来为自己的言论背书。
这不仅是影片的搞笑手段,在我看来,更是在辛辣地批判专家学者们那“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道貌岸然之像。
当我们将问题回归到现实:为什么2020年如此糟糕?
为什么会有如此怪诞荒唐的事情频频发生?
难道不正是这些处于社会中上层阶级的人所造成的吗?
而那些所谓沉默的大多数呢?
比如那位堪称“世界上最普通的五个人之一”的女人,她又象征着什么呢?
我们从一个细节其实就能看出导演布鲁克的用意。
他让这个女人在谈论新闻事件时,以某种对待电视剧、电视节目的口吻若无其事地闲聊。
进一步来说,大众对于这些决定自己命运和生活的名人和事件,其实并不会太关心。
你可以将其看做麻木不仁,但我更愿意将其视为无奈和变相的犬儒主义,一种明知无法抵抗、遂而选择苟且活着的围观态度。
然而,最令人震惊的还不止于此。
当节目组采访那位黑人病毒学家时,后者虽一直在严肃地谈论着有关新冠病毒的各种细节,但节目组为之匹配的剪辑画面却是各种杂乱无章、充满低级趣味的片段。
对此,病毒学家深表不满,这些画面跟我说的话有关系吗?
节目组表示没有,只不过是为了追求观赏效果。
而当病毒学家询问:你们真的关心科学吗?
节目组则冷漠地答道:不关心。
此时,类似《黑镜》中的那种冷漠和肃杀的质感,方才真正显现。
正如同《黑镜》第二季中的“白熊”那一集所批判的,人类对于真正悲惨的事情,永远只是倾吐偏执,而非付诸改变。
英剧《黑镜》这部伪纪录片同样也是如此,它是用一种所有人都在伪饰、所有人都娱乐至死的底色,向我们展现了这种悲怆之痛。
正因如此,奈飞的这部纪录片才不仅仅停留于吐槽,而是让我们反观2020这一年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各种荒唐至极的事情,到底为什么会发生,以及缘何如此?
作者| 花无宴;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Netflix上新出了一个“纪录片”,Death to 2020。
黑镜班底做的,基本上recap了2020(英美)世界发生的大事,捏了几个相当有代表性的虚构人物进行简短评论。
休格兰特在里面演个(伪)历史教授。
奇怪,他在这里面的衰老扮相一点也不好看,我却奇怪的感受到了他的一点魅力。
Pheobe的演员演了个类似(前)白宫发言人的角色,说话方式十分有特点。
因为身在其中,无论情节表现出来有多么荒诞,都知道并非空穴来风。
十年以后的人来看,就不知是什么感想了。
很短,惊心动魄的2020,其实也不够一部长电影。
值得一看。
昨晚凌晨三点在手机上看到一半感觉有点戏虐与讽刺带点搞笑于是今早起来(美国中部下午一点)准备当个下饭剧结果越来越惊悚特别是电影结束之后的那些“花絮”大家醒一醒吧 这个片子就是告诉我们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救”了无论你是谁 听说你想改变这个戏虐的社会 那么 根本不可能 因为一切的一切 都已早早控制在“他们”手里还记得黑镜里的那一集吗?
对就是这个这就是现实 新的某游戏也告诉人们 :不要反抗 接受现实“新的一年 预计会有更多的人自己终极自己 好开心”这就是这些影视表达的意思
一如既往的老美自黑,只要zz正确,没有什么是不能拿来吐槽的,比如前总统,以及现总统。
整体叙事比较平淡,真的感觉像看了个流水账一样。
但还是不得不感慨一句,原来2020真的发生了那么多事……好像都快遗忘澳洲的大火,当时轰轰烈烈的Black Lives Matter好像也已经发生在很久之前了。
只记得covid 19,可能还有总统大选的跌宕起伏吧。
真的是太过糟糕的一年,而这些糟糕的种种也并不会因为2020已经结束而一并结束。
如果要比荒诞,但现实应该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伪纪录片的形式还觉得有些新颖。
至于为什么用这样的拍摄手法,我想大概是,我们以为的笑话并不是笑话,我们以为的喜剧也并不是哈哈一笑就能过去。
这些事情,这些人物,这些言论,此时此刻正在世界各地上演。
突然又有了一丝好奇,等到2021的结尾,等待我们的,等待我的,又会是什么呢?
当你撕掉最后一张日历的时候,2020是否也被扔进了时光的垃圾桶,从此进入了历史了么?
估计不会,2020还没有死,只要我们都还有一张能够口吐莲花的嘴。
2020年的形势,其实大家都知道,但是呢嘴上呢:政客们说一切安好,内心平静病毒就会跑;好莱坞演员们说恭喜韩国给大家贡献了一部深刻揭露社会现实的好片子;历史学家们在那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民众大黑妹在那要着民主,网红们吸引着眼球,宅女们在刷着脸书,主妇们在说着我很看好这个世界。
看,如果大家都没蒙上了眼睛,光用耳朵去听,这个世界多么美好。
伪纪录片形式让你回顾这糟糕的2020年。
身在美国的我经历了这魔幻的一年。
片中很多事件让我产生了共鸣。
就让我来盘点指出一下影片中比较有趣跟讽刺的内容及现象。
如有错误,也欢迎指出。
影片模仿采访的形式,从各个行业,阶层,人群中采访对今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的看法。
首先介绍下演员们扮演的角色方便更好的理解:Samuel Jackson - New Yorkerly News 记者Huge Grant - 历史学教授Lisa Kudrow - 非官方白宫发言人Kumail Nanjiani - 科技公司CEOTracey Ullman - 女王Samson Kayo - 病毒学家Diane Morgan - 普通人Cristin Milioti - 足球妈妈, 典型的北美中产贤妻良母型妇女Leslie Jones - 行为治疗师,心理学家Joe Keery - YoutuberLaurence Fishburne - 旁白导演对普通人说,“你是我们用电脑搜索到这世界上最普通的五个人之一”。
普通人:“我谢谢你”。
某位女记者:“We think of Tom Hanks as a positive kind of guy, not a guy who tests positive"。
病毒学家说病毒能从人类传播到偶像上,从而增加了感染神的几率。
神的岁数比宇宙还大,所以会把神归纳到高风险群体。
真是逻辑鬼才,哈哈哈。
普通人因为Boris提出勤洗手防止散播病毒,然后又在医院跟众人握手而放弃用手,一切改为使用手肘。
然而不久男朋友跟她分手了(邪笑)纽约市长Cuomo在新闻发布会上质问呼吸机,防护服,口罩,PPE都在哪儿。
旁白把镜头放大后说,“可悲的是,他没有发现这些东西都在他后面堆着“。
旁白说,在美国,口罩不像枪支可以低价地容易地生产,供应变得紧张。
这里在讽刺枪支控制问题。
记者感觉政府没有把新冠认真对待,很有可能是因为还有很多人把新冠跟流感做比较,就像是用香蕉跟乌拉圭做比较(没有太懂这个梗,欢迎评论指出),这群人其中之一就是美国总统。
Trump在这次疫情中没有妥善的处理,导致疫情迅速散播,无法控制。
身为一位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却没有给民众带来正面影响或许也是他落选的因素之一。
历史教授说Trump认为新冠就像是某些事物当你无视它就会自动消失,比如黄蜂或者妻子。
女王说在youtube直播发言没有影响到内容,然后就播放了女王在youtube视频结尾提醒观众点赞订阅买产品三连击。
新冠期间因为电影院跟各大公众场所的关闭,民众们只能选择在家娱乐。
Youtube, Netflix, Disney plus这些平台变成了大家主要的选择。
这也造成了youtuber这一行业的爆发。
视频浏览量日益激增,订阅数不断上升。
Boris康复后,历史教授说病毒神奇般的没有在任何方面影响到Boris的能力,他依旧没有任何能力。
旁白说在很多州抗议者占领了街道,请求他们的宪法权利来散播病毒。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抗议者却选择了密集聚会,有些抗议者甚至不带口罩,加剧了病毒的散播。
足球妈妈认为Fauci博士是演员,因为从她的一个WhatsApp群组里有人分享了一部纪录片证明了Soros在一个中国实验室内发明了病毒,可以让Bill Gates从芯片中发明疫苗来控制我们。
又让我想到facebook上还有不少人认为,政府呼吁带口罩是因为可以为了更好的追踪我们,而在口罩里安装天线无时无刻的监控着我们。
Netflix另一部影片《The Social Dilemma》有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以及造成的原因,推荐大家观看。
足球妈妈说相信我,当我看到犯罪行为我可以分辨出来,无论是某人破坏了窗户或者是一位黑人坐在车里。
这里又再一次谈到种族歧视跟警察执法不公的问题。
youtube上有很多类似视频。
比如一位黑人小哥在车里坐着却被警察逮捕了。
病毒学家在解说疫苗试验过程,导演却插播了一些杂技短片。
讽刺现在民众不关心科学,反对科学,反对疫苗的现象。
普通人说我一个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变得太孤独了,所以我故意患上了多重人格障碍,让我变得有人陪伴。
同时我随时对我自己保持2米距离,不知道你尝试过没,简直是噩梦。
行为治疗师说她有个理论新上任的大法官Amy Coney Barrett可能被衣服架公司秘密提供了资金。
这里衣服架是指支持反堕胎运动。
衣服架曾经是美国女性用来DIY堕胎的工具。
行为治疗师吐槽大选辩论就像是在老年公寓里的饶舌争霸,但是更糟糕。
看过大选的都知道当时的辩论多糟糕。
主持人Wallace可能恨不得当时手里有个静音键。
记者针对Trump新冠测试结果为阳性说到:“No one saw that coming. Oh, let me rephrase that. Everyone saw that coming.”Trump坚持不带口罩,大家都知道早晚有一天他会感染上。
普通人把美国新闻当成连续剧看。
Trump在白宫阳台上摘下口罩才能确认他的身份,而不是一个伪装的美女。
Trump双手称赞是为了证明他的两个大拇指还能用。
Trump对直升机敬礼,但是直升机看不到因为它已经飞走了。
普通人把美国大选当成游戏节目。
吐槽这是最无聊的游戏节目,难怪它每4年才直播一次。
Giuliani在停车场发言又被拿来说,哈哈哈。
事件是Trump的竞选团队订在了Four Season Total Landscaping这个地方的停车场举办新闻发布会。
但是Trump以为是订在了四季大酒店。
现在这个地方已经被做成了VR素材跟打卡地点。
行为治疗师说Trump拒绝承认落选的一件好事就是我们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看他输。
发言人从头到尾拒绝一切,替Trump说话,最后还表示不认识Trump。
这可能就是政府官员的正常操作。
病毒学家解释疫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时那里配的短片简直太妙了。
用无尽的盖章动画表达繁琐又复杂的审核过程
放大版的胶囊(香肠)表达生产扩大
滑雪失败翻滚表达零度以下运输失败还有犀牛排泄表达失败产生的大量浪费,图就不放了。
足球妈妈说她不要实验室里制造的5G疫苗。
她在facebook上读到你不应该相信任何不是天然的东西。
这里又吐槽一次很多facebook上的人不相信疫苗的现象。
最后导演表示明年可能还会制作一期。
写下这个盘点也算是年度总结。
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早日渡过疫情难关,希望明年会变得更好,也希望明年Netflix不要再制作了
算是年底回顾2020年种种“灾难”的好途径,如果你刚好在新年前夜没事做,可以看看这个Netflix新片,用娱乐口吻带你回顾2020年新闻大事件。
影片非常类似崔娃的日间秀或SNL类搞笑报新闻的模式,讽刺感很强的评论性语言加上真实的新闻画面串联起整个一年发生的新闻。
只是代替主播是的几位大家熟悉的演员,他们分别扮演不同职业、阶层的角色,假装接受采访,发表对这些新闻事件的看法。
其中Samuel L. Jackson出演的是专门采访白宫的新闻记者,也是其中语言最犀利,最会吐槽的一个;Hugh Grant扮演了一位比较自以为是、偶尔清醒偶尔瞎扯的英国历史学老教授;Cristin Milioti 出演了一位美国典型的Karen,也就是有种族歧视、支持老川的白人女性;Tracey Ullman出演了开心吃瓜的英国女王; Lisa Kudrow则扮演了白宫发言人,一看就是Kayleigh McEnany的复制;Leslie Jones 出演了一位头脑较为清醒的非裔心理学家;Kumail Nanjiani出演的类似Zoom创始人这样在新冠期间大赚的技术巨头;Joe Keery出演了一位在新冠期间在家靠发反应视频就赚大钱的油管博主;Samson Kayo出演了一个不懂装懂的科学家;Diane Morgan出演的是我在片中最不喜欢的一个角色,一个普通的英国家庭主妇,几乎每句话都像白痴一样,代表了完全缺乏最起码常识的普通人群。
整体看上去很像是SNL小剧场的加长版,但至少确实做的很全面,大部分里面提到的新闻事件大家应该都听过,只是再以讽刺的口味带着观众回顾一下,有的地方确实让人笑出眼泪。
一些有趣的内容包括:女王说她听说梅根和哈里要搬去美国是从梅根的instagram上看到的;英国民众称美国大选是一个很长的连续剧,以为老川患新冠就是最后一集了,没想到美国还能活到现在;Samuel L. Jackson扮演的记者听说老川感染新冠时说:“天啊,谁能想到这事会发生?
oh不,是谁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Leslie Jones 对老川住院新闻的评价:“美国人那天终于上下齐心,不管是什么派的人都在祈祷,只是祈祷着不同的结果而已。
”英国历史教授评价老川最开始对待新冠的作为:“他对待新冠就像他眼中的家庭主妇,如果不去理会,就跟不存在一样。
”影片也强调了,多次造成世界混乱的大事件,比如老川被弹劾,BLM,大选,脱欧等,在人类互相干架的同时,新冠同学就这样悄咪咪地走进千家万户。
除了新冠、大选,奥斯卡,Netflix,Zoom, BLM , 脱欧,Tiktok等所有今年的热门词汇都被提及只不过,影片结束于一个充满光明的阶段:疫苗研制出来且将投入使用,没有提到目前在各地正在冒出的变异新冠病毒。
这是因为拍电影赶不上变化,只能等下一季了《2021年去死了》
看完了这部网飞伪纪录片:《2020去死》,一般,西方国家今天疫情肆虐失控的原因在这部电影的立场和观点上就可以看出来,狂妄无知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2020发生了太多,我们挺过来了,2021都要加油,都要好好的!
2020:如此[insert dire adjective of choice here]的一年,就连《黑镜》的创作团队也编不出这样的故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可发挥的余地。
《再也不见 2020》是一部喜剧,回顾了这可怕的一年,也许一切尚未结束?
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纪录片式特辑中,一些全球最著名的人物(虚构)采访结合过去 12 个月的真实影像,交汇成一部叙事合唱曲。
生活有的时候就是比艺术更讽刺如何形容2020?
大部分人给的词就是“魔幻”。
太多的惨案放在一起竟然让人有一种扭曲的精彩感。
一场场生活的大秀让人们感觉到个体在人类长河中的脆弱和微不足道。
这个电影用一种柔和了纪录片脱口秀的手法回顾了2020年这一切,表现方法很有新意。
2020去死 (2020)7.32020 / 美国 德国 英国 / 喜剧 / 阿尔·坎贝尔 艾丽斯·马蒂亚斯 / 塞缪尔·杰克逊 休·格兰特环保,新冠,脱欧,梅根,BLM, 大选,一个个议题都在搞笑反讽的台词和真实新闻的拼接中一幕幕展现出来。
2020看了太多听了太多,反智,歧视,虚伪,当这些2020美国的隐形词被夸张戏谑的诠释再现时,我还是在无奈的微笑中有了一些思考。
当然懂王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但是英国首相,女王,以及一些美国的政治人物都在剧里被讽刺了一番。
不仅仅是大人物,剧里也展现出了一些普通人,写出了这个社会中大众内心的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环保吗?
我要把自己顾好;新冠吗?
我就是要按照我自己的想法生活管别人死活;生活吗?
在自媒体平台上展现的可比实实在在做了什么重要;BML吗?
我怎么可能有歧视,就是你懂的;大选吗?
这是民粹反智和阴谋论最好的发泄途径。
如果只是到此,其实我觉得可以是一个4分的剧,但是作为一个少数裔又不属于BML诉求群体,我觉得电影本身也是一种讽刺啊。
编剧敢拿各种事件搞笑,却不敢对BML有一点点的戏虐,所谓的political correctness跃然纸上。
在讽刺别人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在迎合主流害怕被斗呢?
笔尖嘴利的讨伐社会时却不知自己也被照妖镜显了形。
当然Hugh Grant扮演的英国教授颜值不在也让我深深的感慨时间的力量。
所以减一分也算是公道吧。
无论如何2020都已经过去,不会再见,它让我们更珍惜2021中平凡的每一天。
2020:如此[insert dire adjective of choice here]的一年,就连《黑镜》的创作团队也编不出这样的故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可发挥的余地。
《再也不见 2020》是一部喜剧,回顾了这可怕的一年,也许一切尚未结束?
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纪录片式特辑中,一些全球最著名的人物(虚构)采访结合过去 12 个月的真实影像,交汇成一部叙事合唱曲。
"that was when President Harris unveiled her real agenda." hahahahaha
这流水账拍的和纪录片一样的 但是不是有恶搞和反讽吗 这他吗哪里呢?一次都没法尬笑出来
不如don't look up有趣
政客和商人才是完全的利己主义者,我们看到的利他,不过只是一次更大利己的必要性手段。全片分两天看完,好像看了一场美国式脱口秀,看完以后想骂几句,可人家整活还行,想夸几句,这副嘴脸示人也无从夸起。尺度嘛,大概也就在脱口秀上下,可还没脱口秀足够搞笑。米国的种族歧视完全可以拿来跟天国的土地割裂并行讨论,都是在建国之初,甚至是建国之前就埋下的恶瘤,暂且虽不足以致命,也想治疗,可是伴随着初生而生的恶瘤,哪是医疗手段可以解决的,强行切除遗患无穷不说,也极可能春风吹又生。
这就是一本正经搞笑
打的短评都没了,那就就一句话概括一下:fuck this film
台词挺损 世界的荒诞多了 你也不知道何为真实 又何为虚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在它把英美澳都黑了一圈的份上,它提一嘴中国政府初期隐瞒病毒,我就忍了。但是完全不提我们封武汉,全民抗疫,被禁航,就真的不爽。
疫情防控不利至严重的基本上都是民主党执政州和城市。主流媒体基本上也是民主党人把持的。肖万谋杀弗洛伊德发生地明尼阿波利斯也是民主党执政的明尼苏达州。之后,暴乱严重的地方,明尼苏达州是发源地,暴乱最厉害。纽约州、洛杉矶、芝加哥、丹佛这几个地方州或者中心城市,暴乱也在不断升级,这些州都是民主党执政州,当然不是说共和党执政州没有发生抗议事件,但是总体上可防可控,没有升级为暴乱,对公共设施,对银行,对超市,对奢侈品店,打砸抢纵火燃烧,这些暴乱行为已经在民主党执政地迅速蔓延了。
新冠,澳洲大火,乔治·弗洛伊德...都说了。川普和他的团队,拜登和他的团队,白左,英女王,鲍里斯,娱乐至死的媒体,概念都分不清楚的双标分子,假环保,假人权等各种被拎出来反复抽大耳巴子,很爽的70分钟。
学了很多正式报道里的英语单词,不过剧里虚构的女性角色都过于傻逼了……
伪纪录真角色扮演,关键词依旧是病毒和川普,其实最好玩的是结尾的复读机台词,也算是帮演员就之前的论调撇清关系了。相比这种由摄制方提供剧本的伪纪录式拍摄(况且台词和形式也没多有趣),更倾向于看到这些人以真实身份出镜就这一年事件以及新冠对自身影响进行吐槽,没准效果更好。
哈哈哈哈哈哈
求这样的编剧都活得久一点
等不及裸看了。Denesh现在可以正式演大佬了,那你很棒棒哦!总体黑的还可以,还想看英国人为主视角的。
WE ARE FUCKING IMBECILES AHA?
好玩儿。要是有穿越观影会就好了,让 2019 年的观众来猜猜看,剧里荒谬的新闻和评论哪些真的发生了。
满怀期待Hugh Grant和black mirror的梦幻联动。伪documentary半真半假开始有点蒙,然后终于是熟悉的英式毒舌。喜欢这个结尾:It tested us, but maybe it taught us too
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