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节奏而言,14年的韩版比起07年的原港版跟踪,配乐尚要出众不少,且镜头切换和长短掌握的比较到位。
不过不在一个技术水平的基础,所以很难说谁略胜一筹。
但是不得不说,梁家辉比起郑雨盛真是老练不少,老戏骨果然是老戏骨,这部电影里感觉把过多的色彩雕刻在韩孝珠和老大的身上,郑雨盛的笔墨略显拙,造型就不说了= =(始终没弄懂韩孝珠造型那么好看郑雨盛梳个几十年代的刘海是几个意思)最后一幕戏,郑和韩对视的感觉也没拍出来。
看过两遍任达华的 跟踪。
一遍是07年刚读初一,一遍是10年高一,没办法客观的说这两部片子谁优谁劣,但我还是比较喜欢港版的 跟踪 。
尽管看这部片时全程舔韩孝珠的颜。
≪绝密跟踪≫,这片的故事很似曾相识,实际上是翻拍自香港影片跟踪。
虽然在叙事手法上做点改动,但几乎情节大部分都与其完全相似。
尤其是郑雨盛将片中杀手一角刻画的入木三分,看的观众不寒而栗。
配音,廖张班底又一部惊喜之作,商虹配的杀手完全出乎意料的妙,赵岭挺适合配中年人的。
总之,值得一看。
就是因为美女才勉强看完,看完后发现一个问题。
韩版女主角这么漂亮,适合做一个跟踪者吗,女主角往大街上一站,这么显眼,很容易让人记住。
真正的跟踪者是普通的让人没有印象的一张脸。
还有,组长被凶手捅伤后,女主角在雨里失去了目标,激动万分,又哭又跪的,像世界末日一样,老天被感动了,突然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凶手跑了半天,又被导演拉回来了,我晕,能再狗血一点吗?
还有,组长被捅了这么多刀,也不能动了,让女主一个人去追凶手,我以为要挂了,转眼间,用订书机订了几下,马上满血复活,一枪干掉凶手,服了。
最后一点,装成交警的小帅哥明知对方是凶手,却被轻松干掉,是突出凶手太猛,还是韩国警察太笨呢,估计还有一个需求,就是最后大家都到墓地煽情一下,要不影片没法结束。
谈《绝密跟踪》,就要先谈谈它的母本——《跟踪》。
《跟踪》是游乃海的导演处女作,有银河映像的基本演绎法,比如高造型动作,比如高饱和色彩,也有影片自身的不二语法,比如镜头上,迅疾的推拉摇移——这不仅很酷,而且建构起了别有意味的“天眼”视点。
电影里,跟踪队前辈“狗头”任达华告诉“猪女”徐子珊,监视的原意,就是“天眼”。
所以,表面上,《跟踪》以跟踪队的视点展开,但背后还隐匿着高高在上的“天眼”视点,俯瞰世间众生。
但到了《绝密跟踪》,监视班班长黄尚钟对菜鸟河允珠的教导是,“阿尔戈斯,古希腊神话里的百眼巨人,我需要过目不忘的人……”。
如此,《绝密跟踪》只讲“官兵捉强盗”,不讲“人在做,天在看”。
从故事线索看,《绝密跟踪》与《跟踪》基本吻合,但导演还是拍出了浓重的泡菜味。
《绝密跟踪》比原版多出近半小时,多了细节,多了场面。
港版里,意外身亡的巡警,与主要角色没啥干系,但到了韩版,殉职的正是监视班成员;港版里的头号反派梁家辉玩数独,揭示的只是人物癖好,韩版里的头号反派郑雨盛,也玩数独,但此中却暗藏着犯罪玄机……很明显,《绝密跟踪》讲的故事,更跌宕,更烧脑。
而且,无论女主、反派,身手都越来越好,一部iPhone在韩孝珠手里,分分钟变身防卫武器,一身银灰连衣帽在韩孝珠身上,也比那时还一张嘟嘟脸的徐子珊来得爽飒。
更不用说,《绝密跟踪》里,两场飞车追逐,一场地铁追捕,都拍得凌厉凶猛。
反观《跟踪》,枪火味很淡,浓的是冷幽默。
这边厢是兄弟对峙,那边厢,是对楼窗口里的更衣女子,斜逸的色情,消解了剑拔弩张的暴力。
这些年,学步港片的韩国电影,不在少数,除了这部《绝密跟踪》,跟它同年的《新世界》,也很容易让人想起《无间道》。
作为一部韩式罪案片,《绝密跟踪》的通俗好看,有当年香港罪案片的影子,但也放进了自家的想法和心思。
今年七月,《中韩电影合拍协议》尘埃落定。
好消息是,会有更多的韩国电影人走近中国银幕,就类型写作而言,我们还真该向这个邻居取取经。
(by 淹然)原载《贵阳晚报》ps:问题是,韩孝珠这么飒,真适合搞监视工作么??
《监视者们》翻拍自香港电影《跟踪》,是由赵义硕,金秉瑞联合执导,薛景求,郑雨盛,韩孝周,李俊昊等主演的动作剧情片。
该片描写了隐蔽真实身份的监视专家们与每次受到危机四伏的追踪却都能幸运逃脱的秘密犯罪者之间惊心动魄的对决。
以监视特定对象的警察内部特殊组织部门监视班为背景,讲述特殊犯罪科监视班队员与银行盗窃团伙之间发生的故事。
于2013年7月3日在韩国上映,票房突破550万,并受邀参展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2014年9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并更名为《绝密跟踪》。
整部电影就是这样,警察很厉害,罪犯的反跟踪也很厉害。
他们说了一堆分析的道理,你可能并没有听明白,但是电影充满科技感的画面,街头紧张的追逐还是能把人带入进去。
在这方面,《监视者们》可谓做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与故事中这个特殊的“监视班”的气场相符。
在细节上也更胜一筹,比如女主角的一些小毛病,班长的某些偏执性格,让人物更鲜活真实。
当然,女主角比港版的更漂亮也很重要。
韩孝周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女星,演技自然,长相令人舒服,干练和温柔并存,越看越养眼……
又是高科技,又是追踪,香港前两年好象有个类似的,口碑也不错.这片小姑娘算美女了,镜头感也不错,只是整片少了紧张,气氛上总缺一口气,按部就班的流水帐,这点,算不得好.也算多元化的韩国电影,只是不出彩,这题材,棒子排得好的不多,不适合啦,无需强求.不知自己是记错了还是怎么的,总觉得那个银行抽屉的四个号是队长给的,还以为最后BOSS是内鬼,结果,大概是我搞错了。
去年,在潜行狙击之后,看了杜sir的跟踪。
忘记了出于什么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完全不知道潜行狙击是借鉴了杜sir的跟踪。
反正看到此片的开头以及狗头sir这个代号,我还挺亲切。
但更加替tvb的编剧捉急啊。
这次郑雨盛的监视者,倒是蛮早就听说了。
没有特别急着想看,直到发现居然是韩版的跟踪,是真正的翻拍,所以就在今天,重新温故银河版,再看了本片。
韩版的跟踪,故事的脉络以及重要的情节上基本跟银河版无差。
相似度超85%,接近90%。
更改的地方:去掉了张兆辉这个人物,把意外而生故的交警安排成小组的成员,删去了原版里的绑架案,改动了结尾郑雨盛(梁家辉)的被捕过程。
职业珠宝盗窃团伙,变成了职业盗窃团伙。
中间人的戏份增加。
在前90分钟的故事里,韩版在追踪手段上比银河版更加专业。
一些细节也有所提升。
比如为什么那个胖子刷了卡。
在银河版里面,我就觉得这个地方是漏洞。
因为感觉胖子不会那么粗心的主动刷卡,留下记录。
韩版的改动更加合理。
此外,在第一次行动差点出事后,韩版里郑雨盛这个反派头头的凶狠做派,让人挺胆战心惊的。
个人觉得韩国这几年的动作片的观赏性还挺不错的。
这次韩版将郑雨盛的角色塑造成谨慎、冷血、狠毒的摸样,还是挺有点可看性的。
特别他杀人的场面,与中间人的那些戏都挺酷的。
所以让我觉得韩版的观赏性真的强于银河版。
银河版的跟踪其实是很平的戏。
前面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高潮。
都是一些人物个性的塑造,特别是狗头sir、猪女、madam。
梁家辉这个角色前面看起来还是忠义+谨慎。
直到杀死交警才看到他的狠毒。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人物是比郑雨盛版的更令人生畏的。
因为你根本看不出他是那样的人。
但本片后面半小时的戏,坦白说让我有点失望。
假扮交警的同事之死这段,我觉得韩版的时间短了。
madam的那场训斥戏没有了,一路跟随那种紧张急迫的场面没有了。
我还是更喜欢银河版的。
虽然我觉得徐子珊在那场戏里一直救人不吭气有点无法理解。
然后因为这段的人物关系的改变,使得抓到郑雨盛这件事变得更有点私人恩怨的纠缠。
反而银河版加入了新的案件。
再自然过渡回到这个案件,更让我喜欢。
也符合影片开头任达华(薛景求)讲的关于跟踪时山穷水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案例。
而且这样的安排让猪女(徐子珊)的那种不断犯错但是不断成长的内容更丰富。
而韩版那种,其实特别狗血,非常韩剧的style。
呆在家里闭关,然后上了地铁忽然以前的事情就脑海浮现了。
我完全不喜欢。
但更不喜欢的是薛景求(任达华)遇刺后这个故事的改版,太好莱坞了。
太想要动作场面了。
所以原版最精华的没有了。
一个关于自己的冷笑话。
我好喜欢任达华的那个冷笑话,在最绝望时的坚强,这种幽默感是银河映像的浪漫。
这段与徐子珊(韩孝珠)在雨中寻人无果伤心捶地,忽然骤雨急停,太阳露出,疑犯出现。
多么美好的场面 啊。
可是韩版啊。。
我就不说了。
太商业了。
没什么惊喜,也没什么感动的。
在看片前,我还在yy不知道杜sir会不会看韩版,我看完我知道肯定不会看,假如真的看了,会觉得不过如此吧,哈哈。
韩版把跟踪升了级,翻拍成了一部观赏性不错的商业片。
但是在影片的水准上,还是银河更胜一筹。
但是不管你是否看过银河版的跟踪,韩版的监听者们都还是值得一看的。
点评一下演员:薛景求是我非常喜欢的韩国演员。
他的绿洲与摩天楼的演出让我印象深刻,这次的角色塑造也很不错。
是个非常不错的演员。
只不过,任达华的版本我更喜欢一点。
那种味道好难形容。
同样是导师,但又有点如父的感觉吧韩孝珠比起徐子珊,因为她早就不是新人了,所以在电影里没有那种新手的嫩。
徐子珊的嫩和她的角色一样吻合。
有点潜质但却不成熟,需要经验要好好培养。
而韩孝珠是有实力的新人,有些拽有些自作主张,需要管理。
定位不太一样,大家都表现的不错。
韩孝珠电影里我觉得蛮漂亮的。
郑雨盛对梁家辉,这个最没可比性,基本上人物的设置都变了。
梁家辉是那种老江湖但是又有江湖规矩与自己准则的那种头头。
他也只是在非常情况才会杀人,安全第一才是最重要的。
而郑雨盛是个乖戾的头头,他有自己的规则,违背者他会残酷的给予警告,他杀人可以用如麻来形容。
不留后患要杀人,你背弃我更要死。
他比起领导,更像个杀手。
其实郑雨盛在戏里挺有型的,但是我没被迷住。
因为这种性格的反派很多,所以对我没什么吸引力。
ps:其实看跟踪时,倒写不出点什么。
反而看了这部变得这么有话要说了。
《绝密跟踪》翻拍自香港电影《跟踪》,整部片子也是港味十足,值得一提的是,在《跟踪》中饰演警察的跟踪者任达华在《绝密跟踪》中摇身一变成为了被警察跟踪的窃贼!
《绝密跟踪》讲述了由郑雨盛饰演的悍匪头目,与重案组精英薛景求、韩孝珠、李俊昊等人在闹市街区上演警匪追击暗战。
在片中,郑雨盛单刀赴会与多人连续厮杀,并主谋多起银行抢劫案,不但窃取警方监控数据,更擅长乔装易容,迅速摆脱追踪后竟然没留下蛛丝马迹,“烧脑”概念成为此类犯罪片的新尝试。
郑雨盛在接受专访时,坦言《绝密跟踪》让自己有更大的突破,“我饰演的角色和其他人没有太多接触,所以一旦在戏中碰到彼此时,就会有所行动,但这是我第一次与女人敌对,所以对自己的演出,既好奇又期待” 。
比起《绝密跟踪》这个译名,我还是更喜欢《监视者们》这个更拉风且贴合的名字,影片虽讲述的是破获案件抓、捕罪犯,但它的重点在人——监视班,在剧情起伏背后是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支撑,这是一部犯罪类型片应有的厚度与标准,即类型的尊严,当然达成这一尊严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影片极佳的节奏感,不敢说全程无尿点,至少也是尿点稀缺的那一类。
影片以一次测验起头,薛景求饰演的黄班长、韩孝周饰演的应试者(后来的花猪)、郑雨盛饰演的犯罪行动首脑以及“监视班”全体成员悉数登场,导演仅通过地铁和马路的行走就将主要人物全部引入,叙事的高效可见一斑;然后利用平行蒙太奇,将韩孝周的入职与郑雨盛指挥犯罪行动的成功并列展开,既呈现出“监视班”成员个人记忆与分析能力的高超,也达成齐装满员蓄势待发的状态,与罪犯首脑郑雨盛的精准与冷血形成一种势均力敌、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在这一段落给到郑雨盛的几乎都是“控制一切”的仰视镜头,而他所处地理位置的高亦成为其抓捕难度与危险级的象征。
随后,影片没有急着让郑雨盛和“监视班”产生直接碰撞与冲突,而是一面呈现韩孝周融入“监视班”的过程,一面用郑雨盛持续的犯罪行动支撑看点,在这个段落,导演运用了颇多炫技式的镜头(如旋转镜头),同时也让“监视”这份工作明晰的区别于其他警种,即便背后有强大的“天眼”支撑,在没有获得嫌疑人有效形体信息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这种传统的方式,最终阐明了“监视班”人脑与郑雨盛人脑的对决实质。
抓捕行动的成功,既是正义必胜的理念化身,但我们能在韩孝周的成长、薛景求的大义以及娴熟默契的团队配合度中找到更令人信服的理由,这就是一部合格的类型片应有的水准,它才是撑起票房的中坚力量。
(片尾任达华的出现,牵引出某种港片的情愫,如果说本片与哪位导演的风格最接近,我能想到的就是去除宿命感的杜琪峰)
我相信先看哪个片都会影响对这两部电影的评价。
主观上会强调第一部片子的优点。
比如先看韩片会觉得韩片镜头更精致,人物表情刻画更丰富。
编剧如果拍出翻版,一定会有拍的必要,比如剧情上弥补港片的蛇尾--梁家辉死的太快(这个也是在比较中看出来的。
仅剧情结构上我是比较认可韩版的,人物角色的性格刻画给剧情加分不少,逻辑和角色刻画交叉进行又推动剧情发展,比如韩版对死亡戏的处理顺利成章推动男主的勇气爆棚辞职、站铁轨,通过铺垫差不多的清新机敏帅气探员李俊昊突然被反派男主杀死,获得更多观众对女主崩溃心理的共鸣,同时对死亡战友的纠结和痛苦抉择烘托了片子的主题,选择,责任。
另一个变化是正义团队整合成一拨人,另正反派对比更有张力。
表演上,韩孝珠要胜出子珊,或者她更贴近角色有股聪明劲,这也得益导演强化每个人的性格刻画。
两个肥仔的戏路基本一致,能吃爱吃这点表达的都不错。
我会觉得港版的刻画更自然,毕竟林雪老演员功力在那。
镜头上,韩片更精致,也是有韩国片的传统,港版更随意追求真实感,烟火气浓一些。
评价镜头语言好不好,要看这个手段有没有跟叙事主题协调,增加带入感。
韩版镜头有焦点,会有特意安排,有助人物性格刻画;而港片随意失焦的语言加强了临场感。
另外道具使用上,韩版更互通整体,比如地图、拟物化木偶等,使人物和元素特征更鲜明,同时这些元素也很好的使用到了海报上。
比较港版海报的虽然用了很多街道纵横图,但是在剧情潜伏存在的,识别上不够互通整体。
其实还不错,只是因为对韩国电影期待太高,所以只能算3星
人物设定什么的,特别港味,看完发现是由港片翻拍~有少少的故弄玄虚感,唯一喜欢的是影子帅帅。。偶尔想起黎明= =!
简单没技术含量也不紧迫,不如港版
翻拍港灿的片,评分却比港灿高。。。呵呵呵!如果不是郑雨盛谁要看这种bug一箩筐的片啊。。。话说女猪能不能稍微乔装打扮一下啊!尼玛你都会记人,难道人家不会嘛?这个片子教育我们如果长得好看就不要做罪犯,也不要做跟踪卧底。。不然,至少去学个化妆再入行。。
想起当年事,2007年在杭州西城UME看完《跟踪》,在路上走了好久,我隐约记得那天太阳挺大,我要去哪里,但临时改了地方。时间过去快七年了,如果电影也有跟踪这回事,这感觉可真奇妙。近乎一致的人物设置和任务编排,但依然觉得非常好看。
郑雨盛老好多这眼袋快到下巴了,松鼠萌萌的就这么死了好可惜,看的时候盆友还说韩孝珠眼睛都是血丝不过还是不影响美貌啊!
莫名其妙的跟跟跟,跟到天荒地老最后还不是开枪一下子打死了之前是在跟条毛。Junho同学果然是炮灰,不过松鼠代号好适合他。韩孝珠果然是美女子啊啊好喜欢!!!!!
翻牌跟踪,学了八成,创新两成又假的要命。没看过跟踪或许还行,看过了觉得监视者完全不接地气啊。香港那些个电车餐厅小街小道,包括名字代号,都不是随便能模仿到精髓的。
整部电影构思很精巧。韩孝珠绝非没有演技的花瓶,很多小细节的处理都非常到位,内敛沉稳,和以前的甜美形象差距挺大,但总觉火候未到,青龙影后有点底气不足。郑雨盛深情形象看多了,演起反派居然也狠辣凌厉,令人胆寒,他的结局也太弱了吧,当年最佳男配没拿到真是冤。任达华的客串是彩蛋。
女主角长得挺好看的。
结尾唐突,情节偏弱
标签是不是是应该写香港啊?太尼玛抢风头了
刚想说如果香港班底来拍这个应该也很好看就看到了达华瞬间喷。。。确实不错,就是高潮拉的略长而且最后关键时候犯了奇怪的小错误,郑宇盛略酱油啊
感觉比游乃海的原版好看,韩国人的类型片平均水平东亚最高。
女主角2颗星
前二三十分钟真棒啊,我的内心在狂喊四星以上啊啊啊,然后也不知道是要刻画女主角还是怎么样,影片开始时攒起来的一股气就泄了…这种片本来就是群戏,人多才精彩,才能感受到棒棒哒现场调度。结果结尾又成救世主拯救苍生了…原来是翻拍啊,去看了银河那版,回来改了两星。感谢导演给我推荐了《跟踪》。
不理解这部电影在很多人眼中好于原作,feel是完全不同的,更喜欢原作中巷战跟踪港味十足,这部更偏向普通大都市警匪,在人设上亦同样,韩版模式化了一点,结局中太过显示男主的主旋律情操,对比起港版中任达华讲着笑话等救护车梁家辉的意外身亡,完全没了那种味道。。看完后默默去给港版加多颗星
合格的类型片,气氛紧凑、镜头出彩。★★★☆
炫酷机智
类型韩片真是越来越不错,甩出大陆电影好多条街,即便创意来自香港,翻拍自《跟踪》也还是做得更为精致,巷战、跟踪时的调度、特写与远景的切换、剪辑节奏也都服务于影片。片尾竟然找来原版主角任达华客串,大惊喜。其实最想说的是,郑雨盛是我的男神,最后死都死得那么帅,我愿意被他用钢笔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