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电驴上评价9.x分实在是吓了一跳。
看毕觉得很一般,感人完全不是因为电影本身,而是因为这个题材。
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也会为了很多电影而动容。
这部是抓住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来渲染,很露骨,很不喜欢。
我更喜欢自然些的,任何矫揉的造作实在是不喜欢。
剧情本身是很松散的。
男主角演技是比较烂的,男主角的类型也是不喜欢的。
作为科幻小说家是很失败的,就拿出版的连载的构思来判断也是很落俗的,文笔真的是很烂的,即便有极个别故事想法是很好的,写得也是不痛不痒的。
除了告诉我们一个感人的一件事,没有别的什么了。
我会感叹眉村卓的爱和毅力,但不会感叹这部电影。
对于爱情电影与其说是没感觉,还不如说不喜欢。
可能我骨子里是个过于现实和理性的人,就像从来没追过星一样、我只是觉得大多数爱情电影太离谱。
对于爱情我并不喜欢刻意的戏剧性。
深知一切热烈的必然都绚烂不了多久。
需要长相厮守的爱情啊,最好追求「普通」、普通长相普通家庭普通经历,刚刚好的37摄氏度。
毕竟,这个世界上既不会有一座"西雅图"为爱情彻夜失眠,也不会再多一个仅仅因为有爱就一跃成为富翁的少年。
爱情原本就该平平静静的流淌在生活中,并不是必不可少,也不需要太用力的想它。
它偶尔引小小波澜以示存在,有时甚至觉得它有些多余、搅乱了你的步伐。
但当生命终结之际,才想起那始终在你身边身边流淌的,是精神的慰藉、原来它从未偏离过和你一致的轨道。
<1778>也许很俗套吧。
讲述了一个坚持爱的故事。
虽然并不是一生,但人的一生能这样投入几次?
沉迷写作的呆板老公、一心伺候老公不曾奢求回报的妻子。
然后妻子得了绝症、为了妻子开心,不会照顾爱人的男主,每天写一个故事送给妻子。
我懂平淡我懂枯燥我懂没有惊喜、可我还是控制不了我善感的心、哭的万分投入。
不得不承认,我不爱看爱情电影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太爱哭。
深知有些电影太过肤浅,还要因为某片段、某句话、甚至某个词而哭。
曾想过,何必呢?
何必让自己如此矛盾。
于是不看也罢、懒得自我拉扯。
但今日看完<1778>丝毫不后悔、只因为它的普通。
欲罢不能的、往往就是普通的事物、它们因为真实而闪耀。
我也喜欢面对艰难不会投降的人们、生命最后一秒也在尽量欢乐的人们。
他们才是懂得生命的意义。
人生苦短、把酒尽欢、珍惜眼前、把握当下、回顾一切:不留遗憾!
爱哭的玻璃心们、放心哭吧。
这个电影给的理由不会显得你肤浅、也一点都不矫情
…………………………………………………………上周看的电影了,草剪刚和竹内结子的《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
丈夫是个童心未泯的科幻小说家。
笑容纯真,个性单纯,除了写科幻小说什么都不会。
家里堆放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玩具,还有好多模样逗趣的小玩具。
坚持着科幻小说这一条路,即使销路欠佳。
同期出道的科幻小说家改行写爱情小说一年能出好多本书,而他,几年才一本...但是他还是坚定的坚持着这一条路。
走着走着会因为想到一个点子开怀大笑然后立即记下来,写小说的时候妻子招呼着吃饭什么的是绝对听不见的。
妻子和他是高中的同学,相遇,恋爱,结婚。
是太太也是恋人,像姐姐也像妈妈。
坚定的维持着丈夫的童心未泯和科幻小说的梦想。
温暖的包容,开怀的笑容,是丈夫最坚定的守护者,是第一个也是最忠诚的读者。
然后突然有一天,妻子被检查出,大肠癌晚期。
刚听到医生确诊消息的时候,我总觉得他没完全听懂病情,只听懂了一句:活过一年的可能性不大。
草剪刚的演技,是我觉得SMAP里最好的一个。
木村大神的个人特性太彪悍,太闪光,于是无论演什么都还是他自己的感觉,或者说出演的角色都和自己太像。
中居其实隐忍的很厉害,演起戏来还是有些衔接的不自然的地方。
稻垣的戏我看的不多,不过就《流星》中的表现看来,还是不错的。
慎吾的演技啊,有些时候还是有用力过猛的感觉。
但草剪刚不会,演什么是什么,尤其是这些不伟大的小人物。
《冬之樱》里的善良和隐忍,《我想做一只贝》里客串的恐惧和坚定,还有这个故事里的小说家,是最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个角色。
而这一个,虽然主角很天真,想象力丰富,经常活在自己的小说世界中而忘了周遭还在运行的世界,但是并不会让人觉得虚假和用力过猛,只会让人觉得角色的可爱和善良。
让人不由自主涌起一股想要保护他的感觉。
医生说:如果过得开心一点,会增强抵抗力,活得更久一些。
他懵懂的听懂了,也牢牢的记住了这一句话。
虽然他不怎么表示出来,但是他真的是很爱妻子的。
刚出院回到家,他就自告奋勇去洗衣服,但是,连晾衣服都不会的他把衣服直接扔出去了...当然更不用说做饭做到全部糊掉....于是,在妻子还可以行动自如的时间里,还是妻子在照顾着他。
于是他想:我能做什么?
后来他终于想到,他只是一个小说家,他只会写小说。
那就每天写一个好笑的故事让妻子笑笑吧虽然第一个故事兴致冲冲的写完,妻子看完后的评价是:这是随笔吧?
你也会写这样随笔的东西呀?
一直到第三天,妻子才笑出来。
他躲在妻子后面看,看见妻子笑,他笑得更为开心。
然后他每天除了写长篇,写专栏连载,还要给妻子写一个好笑的故事。
废寝忘食,屋漏雨也在所不惜。
甚至,妻子去医院化疗,他也会把小说传真到医生的办公室。
医生捧着长长的传真件跑去找妻子,妻子看完后也会这样传真回复。
然后,他继续开心的笑。
妻子的病情加重,需要用新的药,但保险不能赔付。
药很贵,他主动找到编辑说想要写恋爱小说,想多挣钱。
妻子知道后很难过,说“宁愿死也不要用你违背自己意愿挣的钱”。
他很生气,第一次冲妻子发火,然后把自己关起来。
后来他出来的时候发现妻子不见了,吓得不行。
原来妻子只是去买菜了,他冲上去把刚回家的妻子牢牢抱住。
他的想象力过于丰富,这是他幻想的收报费章鱼。
然后他再将这些想象记录下来。
他们在一起看小说,一起在有阳光的午后,这样依偎在一起,多么美丽的画面。
他们结婚10来年,竟然没有真正的合照。
唯一的合照是第一本小说出版的时候,妻子在书店要求一起拍张吧,他害羞,于是只是把相机放在一堆书上设置自动拍摄,拍出来的照片,没有脸...他们没有蜜月旅行。
蜜月旅行临出发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一个点子,就一定要留下来记录下来。
于是,就没去。
可是妻子还是好想和他一起出去旅游,默默的每个月存10000块,希望等退休后和他一起旅游。
但是,她生病了。
于是,妻子偷偷要求医生开了猛药,在还能走动的时候,邀他一起去旅行。
他们一起去了北海道。
没有人帮忙拍照,于是,他想到了这个办法。
这是他们唯一的一张合照。
旅行归来,妻子突然入院。
他才知道妻子隐瞒病情只是为了和他一起旅游一次。
妻子住院,他继续在医院里写着每日的故事。
妻子在睡梦中,如此深情的一吻。
他不会照顾自己,他拒绝睡觉,他害怕睡梦中妻子突然去了,于是他跌跌撞撞的在医院里买咖啡,然后继续写小说。
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病人,甚至清洁工给他送来这么多食物,他也完全没注意到。
然后迷茫的吃下,自己说一声“谢谢”。
最后几天,妻子已经昏迷不醒了,他每日将小说念给她听。
但是她还是没醒过来。
妻子走的那一晚,他写下了最后一个故事。
但是已经不能念给他听了,于是,他用她能看到的方式写下这个故事。
这是只有妻子才能看到的故事。
最后的最后,他写下:“长久以来,谢谢你了。
”“来生,再相伴吧。
”这不是一个开心的故事。
甚至说,他写下的那些1778个故事,我们也不会觉得好笑,甚至他的故事都透着淡淡的悲哀。
但是,他用这样孩子般的坚持和爱意,守护了病中的妻子五年多。
若能持续像孩子一样爱着你,我们来生,再相伴吧...
在开始看这部电影之前,就在想问什么是1778呢?
有什么寓意在其中呢?
当看到节子生病的时候,便明白了这个1778的来历,不到5年的1778天,1778个故事,1778天的坚持,1778天的相守。
妻子对于朔来说是什么呢?
精神的支柱,最终的意义。
最初朔的写作是为了妻子能每天都笑,但是最后感觉上是为了让朔坚持下去,坚持走自己的理想的路。
真的不知,没有了节子的朔还能怎样生活下去?
他如同孩子一样,纯净的可以在上面描述任何,向往的画面!
像是白纸一样。
但是,无论你画什么在上面走只会留下淡淡的图像,无论你使用多么重的颜色,甚至你画花了,全部抹黑了,他也会把你荡涤到最初的纯净。
所以说,其实朔并不简单。
他可以承受发生在他身上的任何事情。
对于演员,我是因为竹内结子看的这部电影的。
对于结子的表演,只能说她越来越成熟了,她驾驭角色的能力,分寸的拿捏,让人觉得可以更出彩的,只能说这个人物太单薄了!
希望看她演出更有挑战性的角色!
有时候我们有一个很坏的习惯,就是习惯给人贴标签。
包括我自己也是。
在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日本以及日本人之前,道听途说或者片面的了解了一些皮毛,便认为日本人是BT的。
原来,每个国家每个种族,都是无法用整体来说明一个个体的。
绝对不能。
所以即使这个国度色情影业蓬勃发展,国民的消费力度爆棚,光怪陆离荒诞不经,同时自杀率居高不下,依然也有其深沉动人的真情存在。
这个故事是真的,它是那样真诚动人,我想再好的编剧也不可能凭空写出如此感人的剧本。
节子在得病前一边在银行上班,一边料理家事。
得病后也始终料理家事,洗衣做饭。
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简单温馨。
一切都源于节子的善解人意和温柔体贴。
而作为丈夫的阿朔一心埋头写作,有时还会无视节子。
当然这只是他太过专注。
即使蜜月旅行没有去成,节子依然微笑着继续和阿朔过下去了。
想来,换做我们自己,可以做到结婚以后,宽容理解自己的另一半并且支持鼓励他吗?
如果不幸,碰到什么大灾大难,是各自飞还是人在心不在还是情更深。。
真正的爱是无私的,你不会想到自己,完全是对方。。
我觉得在国内,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真的太少。
大多是女的凶巴巴的,把男的管的牢牢的。
什么一个巴掌一个枣、女人不坏男人不爱之类的言论比比皆是。
也有两个人整天吵吵闹闹的,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要吵个没完,还有什么小吵怡情的言论。。
我挺哭笑不得的。
这才是BT吧。
有没有发现,这对夫妻也很注重留足够的空间给彼此。
丈夫经常外出散步寻找灵感,或者自己闭门写书连妻子的话也屏蔽掉。
换做我们自己,是会疑心呢还是会疯掉。
但是呢,我觉得恋爱的时候还是热烈一点好,因为热恋的时间太短暂,能让火苗燃烧的更久当然是比较好的:)人家说,一个男人真正爱你就会表现的和孩子一样。
人家还说,女人是用来爱的,男人是用来懂的。
其实吧,每个男人内心总有一个长不大的小男孩,也都或多或少有恋母情结。
你用包容理解的心去对他,他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更安心踏实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完成自己的理想。
那样子,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会爱你越来越深,对你越来越依赖,到最后别的人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取代你在他心里的位置了。
感谢这部片子带给我的这些感悟,但愿以后我和我的男友或者老公遇到什么问题和麻烦的时候,我就想想节子是怎么对待阿朔的吧。
以及最后作为回报,阿朔带给节子的感动。。
这,不能算是影评,只是随笔一篇。
很久没有在这里码字了,没有写下去,或许只是因为懒。
不会进行太过专业的评判,这不是我的专长。
也不会深入剖析,如同恋爱中揣测对方的心思,永远得不到正确答案。
所写只是心灵上的点滴碰触。
爱,不是满足期待填补欲望。
爱,应该是心甘情愿的接受。
或许男猪脚不够贴心,笨手笨脚,傻里傻气。
但这正是女猪脚喜欢并心疼的地方。
每个人并不是天生就为另一个人而生,真的爱,或许并不仅是百般疼爱,呵护备至,而是能够时刻感受到纷繁表达方式之后的那颗赤裸的心。
怎么又是爱来爱去啊,我承认我缺爱了= =
说实话,这部电影我只看了1个多小时,想想后面的情节,也能猜到一二,所以便选择了快进。
结尾,在男主角写最后一篇故事的时候,很煽情。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那段,两个人看到画中景色,然后两个人欣然前往,真的来到画中之景,只是肩并肩的坐着,无多话语,静静欣赏。
就感觉很美好了。
最近看了不少影片,这一部可以说是最轻口味的。
看了看影评,很多人,对于这种老套的情节故事并无好感。
包括我,险些看到睡着,但是与那些重口味的电影相比,这部影片带给人舒适的感觉,和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等到,我遇到能与之过一生的那个人的时候,我想,我也会用纸和笔,记录下我们的点滴。
那些过客,就让他们随着时光远去,毕竟,他们是别人文中的男主角,他们的舞台不在我这里。
而在我这里,终是不能抢了男主角的戏份。
待到俩人白发苍苍,看着泛黄的纸张,上面隐约可见的笔墨,在理想的下午,必有一副理想的画卷。
其实,我在想,现在人是不是 更渴望着那种一生相许的爱情呢。
这部影片只可两人相偎而看,或许是在宁静的下午,或许略有些喧嚣的晚上似乎更为现实。
我有一个朋友,每天晚上为自己写一个童话。
她的本意是要让自己睡得温暖一点,没想到慢慢写上瘾,有时候情节越写越长,几条长微博都写不完,兴奋之余,反而更无睡意了。
记得有个故事是这样的:空调与风扇很想成为朋友,它们虽同居一室,但由于从不同时运转,对话总有时差,通常是一个先发问,另一个隔很久才能回答。
一整个夏天过去,也说不了几句话,但它们并不伤感,因为,后面还有很多个夏天。
这让我想起小的时候,也曾乱想些冰棍爱上太阳怎么办的话题,虽然幼稚可笑,但若认真对待,便可借此沉醉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
不谙世事,有何不可呢?
《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里也有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小说家。
妻子身患绝症,他手足无措,听说笑可以提高免疫力,便决意每天写一个开心的短篇。
他有时候写外星人送报员,有时候写机器人末日大战,竟这样写了1778天,从未中断。
妻子最终在昏睡中离世,他凌空写下最后一篇,了无遗憾。
身患绝症这样的桥段似乎俗套,但影片确是源自日本作家眉村卓与妻子的真实经历。
想到有人真的为了伴侣而每天做日课一样的写作,不由心生感动。
如果世界多一些童话多好啊,如果人人都能保持一点赤子之心,生活会美好很多吧。
小说家的故事里,知识小贩的故事最打动我。
他说以前每个城镇都有头顶方盒脚踩车轮的知识小贩走街串巷,孩子们投币进去,就可以得到一切问题的答案。
有人问,宇宙是什么?
它说,宇宙是一个球,巨大的外星人拿它打棒球,每当打出全垒打,我们就看到很多星星。
又有人问,为什么天空和海洋都是蓝色的?
它说,天空的背后是大海,那个世界的万有引力都是向上的,有时候引力衰退,我们就要打伞了。
这让我想起日本电视台楼下悬挂的童话大钟,那巨大的令人着迷的铜制机械,据说由童话大师宫崎骏亲自设计完成。
每天十点、十五点等五个整点时刻来临之前,那些复杂的部件便一一复苏:云层挪动,窗户推开,分针秒针欢快地转个不停;伙计们点燃炉子,匠人们抡起铁锤,敲打的声音配着音乐节奏起承转合;乃至情绪升起,表盘亦按捺不住,两只大手张牙舞爪来回摇摆。
一切都如箭在弦上,等待最高潮的来临,直到整点降临,钟鼓齐鸣,如同为最重要的节日而欢庆。
此后一切各自归位,仰着头的路人们心满意足地揉揉脖子,各走各路。
在如此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里,有那么几分钟,人们可以驻足停留,沉浸在完全与现实无关的童话世界里,何其有幸。
逃避现实虽不可能,有片刻的遗忘,也是好的吧。
于是我也有了动笔的念头,因为大钟,因为电影,因为友人一天一童话的努力写作。
虽然知道天赋有限,知道想象力很难通过强迫症一样的书写而扩展,然而不试试看,大概不会甘心的吧。
写了几日,且选取其中简短的一个,以博一笑:思念搬运工他的职业是替人搬运思念。
比如A想念B了,他接到A的大脑讯号,便要把B的面容搬到A的脑海里。
当然,还得加以美化。
极少数的时候,也需要丑化,比如某人忆起仇敌,同时附上一两句咒骂。
他通常不愿意接收这样的讯号,觉得世界上还是多一些温暖比较好。
负面的情绪,不传递也罢。
他所在的公司是世界思念运输公司一百强。
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公司逐渐不景气了。
人们对这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少,因为与另一个人联系是那么的方便与快捷,中间几乎不需要停顿空间。
那些不怎么联系的,基本也不被想起。
他以前是很忙碌的,在各个大洲甚至各个星球之间穿梭,以光速搬运一切。
他享受那状态,感到自己的存在。
但现在不了,他居然也有了在工作日看云发呆的时间。
有时候他真想问问人们,你们都在想些什么?
那些让你们挂心的人,都哪儿去了?
虽然是个老套的故事情节,LP得了癌症,然后傻傻的丈夫想不出别的办法,就每天写一个故事给妻子看,1778个,也就是他妻子被诊断出癌症后一共活了这么多天,就这么一个情节骗了我不少眼泪。
其实日本的影片很多都是拍的很美的。
如同这部电影,里面的风景有樱花,有湛蓝的天空,有大片绿色青草地,有节子家院子里红得如血的枫叶,有医院里的参天大树印衬着白色建筑。
其实日本很多电影都拍得很不错的,比如:再见,总有一天;比如:东京日和,比如:蜗牛食堂
生活在幻想之中,写着小说。
虽然这是一部电影,但是,我喜欢男主角的生活方式。
有点怪怪怪,但是十分可爱。
我喜欢写作,但是,我以为写小说是很难的事情,不知哪辈子才能找到一个好题目,开始动笔。
但男主角每天都写一篇。
脑子里想到任何的事情,都可以写。
尽管很幼稚。
但是,也是写着。
我总是写日记。
我也想写小说。
我的脑子里出现故事的时候,我要把它写出来。
哪怕短短的,只有一页纸。
几百个字。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天空的另一边是大海。在那里地心引力是向上的,但有时引力变弱了,海水就会掉下来,这时就需要雨伞了。「除了略拖沓..其余都很好」
天空的尽头是海水。
男主演的哈假
从中段哭到最后TvT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平淡中的温馨。
写小说的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激情 不要把任何东西都浪漫化了 否则就变成了怪胎 这部片子就是作者无法控制鸡血 将自私美化 用自己的情绪歪曲现实 变态的浪漫主义
终于看完了,太长太闷。
日本小地方的人的生活看起来很简单幸福的样子啊……
我不是很喜欢……怪怪的。。
突然就这么病了。。什么时候日剧也有韩国元素了啦。。 整部片子有点无厘头,但细节处理还是可以的。。。四五年的每日一个故事也不是谁都有这个毅力的
影片确实很清新很文艺 但是剧情也太拖沓了吧 靠YY支撑全片太难了 反正最后好几十分钟懒得看了
太拖沓。。。
有一个男人,他很贫穷,贫穷到,能给自己心爱女人的,只有快乐;有一个女人,他很富有,富有到,她拥有一个男人的全部。一星是给电影里那些关于外星人的可爱故事。
真实故事的话实在很感人啊。耐力和恒心这样的man求之不得啊。一天只写一个故事伴你走过最后的人生。草剪刚天然呆形容的太恰当点只会写科幻小说生活白痴弱不禁风靠ta养连自己都管不好。CA还是积劳成疾的啊但妻在终末期夫还是很靠得住哒。
还好还好他不是一个一个故事演了1778个故事,不过还是很墨迹,尤其是他老婆刚死那段,五分钟五分钟啊一句对白都没有,狂晕,你这是文艺片嘛。。。后面在医院的那些人我还以为都是精神病呢。最后才知道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对于现实中可以这样坚持的丈夫,有点感动。不觉得女主角很像郑裕玲嘛
我想起你每晚给我讲的枕边故事。
俗
蛮好的, 导演没拍成特别狗血的煽情片, 淡淡的, 很日本的味道
男二是我大爱的谷原叔啊!!!!!!ps,男一的声音很温柔很好听~关于机器人的幻想都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