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迪
نحبك هدي,推销员之恋(台),Inhebbek Hedi,Hedi
导演:穆罕默德·本·阿提亚
主演:马吉德·马斯图拉,瑞姆·本·马萨德,沙巴·博萨达,阿穆尼亚·本·加利,哈基姆·博穆萨奥迪
类型:电影地区:突尼斯,比利时,法国语言:阿拉伯语年份:2016
简介:赫迪(马吉德·马斯图拉 Majd Mastoura 饰)的人生似乎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确定好了,他所要做的一切,就只是按照母亲为他所铺设的道路一直往前走。长大后,赫迪成为了一名推销员,过着日复一日循规蹈矩的生活,他娶了母亲为他安排的女子为妻,婚姻生活亦十分的平淡。赫迪似乎从来都不曾体会过什么叫做生活的激情。..详细 >
一部小成本制作,却把人物刻画得生动且有深度。超越了地域感,这样的人物和心态,在中国,在欧美都能找到身边的影子。男主角的演讲自然流畅,他妈妈的演技更是戏骨级别。最后男主的泪流满面,让我都忘记了他在演戏。
是有点儿达内的味道。关注个体,但这个角色的塑造欠缺力道,男主的情绪爆发很弱。电影一般,男主的银熊奖表演也一般啊。[C+]
居然是讲推销员?我最讨厌这种人了
整体完成度不错,貌似达内兄弟担任了制片,该片也有些达内兄弟的影子。影片格局不大,表达准确,精巧而有韧劲,片末的戛然而止令留白有余韵。人物塑造典型,母亲的形象仅以寥寥数笔就生动丰满,甚至具有普遍代表性。马吉德·马斯图拉扮演的赫迪,内心戏不少,却拿捏适度,最后的挣扎与梦醒显得尤为痛楚
那种无形的束缚,就是每个人的日常啊
有时候爱不能让你解脱,激情过后,大家都扪心自问一下,选择爱,还是选择被爱
很平淡,倒也不错
全片基调沉闷,但其实蛮多玩味的点。男主的爆发、哥哥的陈情、因为女二老爸落马而没娶她的庆幸和男主最后的放弃。但整个片子的剪辑还是太糟糕了。
第一次看突尼斯电影想加深对这个国家的了解,风景很漂亮画面很简洁偶尔有几句法语就像一部法国片,北非的女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漂亮。家长管结婚管工作,子女孩子气、迷茫、不切实际简直跟中国独生子女一毛一样,最后逃婚去南法又没敢去。
#66th Berlin#最佳男演员 达内风格 面对人生路口 艰难的抉择
很好看 突尼斯在北非。
赫迪的一生代表了我们很多的人的一生,被父母宠溺,以至于失去了自己该有的选择。但是赫迪尽管抛弃了母亲的约束,最后还是选择回到了现实,不免有些凄凉。
以情感或者「妈宝」批判来看待未免肤浅,赫迪遇到的一系列快乐、挫折、纠结与矛盾莫不是一种「男性的困境」,渴望自由与真情,却身陷各种社会对于自身的要求与束缚之中,母亲给予自己一切也因此失去自我,不断被周遭的亲友做比较受批评,反对被标签化却顶多做无用的情绪发泄,莫不是当代世界中大多数男性的缩影,电影中塑造的那个令人心仪的自由的女性,也莫不是另一种「解放女性才能解放男性」的呼吁。
不痛不痒
妈宝男想挣脱“妈宝”的枷锁,与另一位“妈妈”为爱私奔,结果发现自己一无是处胆小怯懦,于是又打了退堂鼓的故事。男主与导演拼命想引发观众的怜悯,却也一并带出了愤恨,真可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达内兄弟制片,形似神不似。
剧作普通,但容易引起共鸣,完成度很高的处女作~
我也有遇过某些人,被他们的某种特性所吸引而想变成跟他们一样的人。可是安静下来想想后,我却又会害怕变成他们。主要是由于自己习惯了一种生活,有种冲动想改变,可是却又不敢改变。
#2016SIFF#精致而有力道。最好之处在于对人物的塑造。母亲的形象没几笔缺鲜明立体。赫迪的扮演者放大了角色的可爱之处,一个人的革命恰到好处。以及永远对戛然而止这般着迷。
用达内系电影语言,拍一部地中海谢顶青春片,那些少年老成的男子,看着像一片沙,内心泛起碧蓝的浪,神似基耶利尼和伊涅斯塔。
晚上刚刚在柏林电影节看完首映,大概好的电影能够跨越文化与习俗使人产生共鸣。一边是掌控欲极强的母亲、被安排好的婚姻、仿佛望得见尽头的人生,另一边是有趣的、猝不及防出现的、为他打开新世界的女人……结尾恰到好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人物形象丰满,颇多细节处使人有所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