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影評一路上坎坷崎嶇,千辛萬苦終於完成了。
事實上RoboCop一上映時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看完心中有滿腹的激動想和大家分享,當下決定快馬加鞭回家寫影評。
於是我開車回到家中先煮了碗泡麵,洗了個澡就去睡覺了。
翌日多數的粉絲不停的QQ我(我保證超過一位),不停催促我趕快發影評。
不堪其擾的我,只好對他們保證我會盡快寫好影評,並立下誓言在我忘記之前我一定不會忘記!
然後我就去玩了幾場爐石戰紀。
直到今天,周遭的朋友談論的話題不再是RoboCop,而是下半年要出的電影大片,給了我非常大的啟發。
電影這個行業日新月異,如果我再不寫影評,這影評就沒人要看啦!!!
於是我廢寢忘食,花費了我大約兩場爐石戰紀的時間,現在大家才能看到這篇機器戰警影評。
機器戰警,我小時候的偶像。
以前總是搞不懂,自己是喜歡他什麼地方。
直到我去洗澡看到鏡子中的自己,才恍然大悟。
啊!
原來我們那麼像,難怪我那麼喜歡他。
整部電影總得來說沒什麼新奇的部份,也把20年前那套銀白色笨重的機甲換成了時尚流行黑。
我覺得這個想法特別好,以後在情人節時還可以推出Hello Kitty經典粉紅款式,出任務時頭上最好再加個蝴蝶節,聖誕節就推出聖誕老人紀念款,頭上就改戴聖誕帽,這樣一定能吸引到很多無知的少女。
以後到玩具反斗城裡,肯定會聽到許多小女孩說:爸爸,我也想要一支,拿著娘娘槍看起來特別娘娘腔的機器戰警。
原著裡墨菲和家人與傑克之間的感情糾葛在這次裡輕輕修改、帶過。
許多專家說這樣修改整部片的可看性下降了許多,這個想法不可取。
我說:你們這個想法不對,就像XX愛情故事,把整個劇情刪光光只留下床戲,我絕對會跑去電影院看,而且我相信票房會更好。
基於機器戰警的這個創新的想法,而且我們倆特別像,所以我給他十顆星。
謝謝大家另外,上個禮拜我寫了一篇霍比特人2影評,讓我獲得有生以來閱讀人數最高的紀錄,足足有16個人閱讀過。
那麼高的人氣,並且獲得一位朋友關注。
讓我有點受寵若驚。
也使得我開始有把我寫影評的心路歷程寫出來,拍部電影的打算。
由我自導自編自演,片名就叫:永不放棄的小帥哥。
肯定是部黑馬大片。
男主角是我,演得入木三分,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女主角又剛好是志玲。
真好真好…
抱着一丝期待,抱着一丝兴奋,还有一点加分是对于片花带来的震撼,跑进了影院,可那种激动感却从“哥伦比亚和米高梅联合出品”的字样开始,随着放映时间的推移,短短几十分钟以后就烟消云散了。
情节的确扣动人心,但也就紧凑不拖沓了,每一步的发展对于吃着爆米花,喝着汽水长大的孩子,实在是了如指掌了;帅哥美女的确养眼,可少了谁也不会有,哦,这部戏没有这么一个角色实在是太遗憾了;情节有反转,但情节的反转恰如我们知道的“那个医生一定会告密,一定会告密”,你把这个明显的伏笔摆在观众眼前,还能耍小聪明吗;特技非常棒,子弹出壳的砰砰撞击声,机械战警骑着重金属感十足的摩托车出发并且伴随着惩恶扬善的马达轰鸣,一阵一阵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感官。
我认为在特技方面还是颇有诚意的。
但是整部电影的最大缺陷就是,导演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把主人公放进机械之中,所塑造出的英雄,是人类情感支配下的机甲战士,还是机械轰鸣声中的傀儡,导演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在情节高潮处有戛然而止,余味还没来得急细细回味之感。
这好比,导演端了一盆蛋糕来到你的面前,朝着你诱惑的转个圈,你还没来得及伸出手,香味随同可口的色彩一同消弥。
总想说,导演再下一盘很大的棋,野心很大,什么都想说,却什么都只能点到为止,所以色香味俱全,却少了点睛之笔,终究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美国大片。
首先,这部电影我看的是室友下的盗版。
其次,看得时候又是在大半夜,三个血气方刚的汉子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略显蛋疼且沉闷。
再次,我淋了雨脑子进了水。
所以我的评价有失公正。
最早解除机械战警是在小时候,那是fc游戏机的时代。
我有一个卡带就是铁甲威龙,虽然我过不了几关(因为我总把人质打死,囧),基于这个我其实更喜欢别的卡带什么的。
长大之后,这部电影让我再次接触机械战警。
大量的外科手术镜头让我异常的不舒服而且头痛恶心。
简单的叙事,未来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警察的效率和安全问题。
从而出现了机器人警察,但是机器人警察没有人性会造成一些不和谐的局面发生。
人们又希望有人性的警察出现。
而正在此时,男猪脚准备和他的搭档查到一个大毒枭准备单挑boss怒刷装备。
但是很不幸男猪脚被人告密,boss逃跑,搭档躺枪(没死)。
而且在男猪脚回家之后也遭到了毒枭的打击报复,用一次成功的炸弹袭击把男猪脚轰杀至渣。
这之前有一段小插曲,就是男主在家和老婆亲热,裤子都要脱了,我们三个在黑夜都激动不已,但是他们没做。。。。
在此给制片方和导演差评。
男主被送往治疗,他被前文提到的制造机器警察的公司改造成一个机械战警,一个拥有人类情感的机器人。
但是公司发现有人类情感的机械战警和原来机器人的效率没法比。
于是公司又给他进行了调整,让他再次失去情感。
这样成功出关的机械战警在城市里各种执法。
慢慢机械战警找回了自己消失的人性,并为自己复仇。
但是他的复仇影响到了他的上司以及政治黑暗。
于是他被停机。
政府再次通过法案可以使用机器人了执法。
然后男主再次被开机,杀了公司领导。
以上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机械战警没有小丁丁。
这是在太让我感到蛋疼了。
一个没有丁丁的男猪脚怎么做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dawu)?
所以整个电影我都在为这个悲剧英雄感叹唏嘘。
同样都是一身机甲,明显钢铁侠要更好评价更高。
这是为什么?很明显小萝卜头汤尼更帅,机甲也更帅(但是没高达帅)。
人类对机甲的渴望很大程度是耍帅和牛逼。
而且钢铁侠到处搞女人,这又是对没有丁丁的机械战警赤裸裸的嘲讽。
我不讨厌反感悲剧英雄,但是机械战警让我感觉到了深深的恶心和绝望。
这不是这部电影的错,而是我脑子进水有病。
以上。
老版我不太记得了,新版看完也不太记得了。
但这部片子不差,起码我还记得看这部片子的时候的感受。
主演是谁?
是诺顿博士。
他是知识分子,一个理想者。
人在于自己的心,也就是大脑。
这是他在对一个吉他手音乐家用他那双机械手弹奏吉他时说的话。
于是,下面的片子内容就是这个理念的实验内容。
所以博士没有对墨菲的大脑做彻底的改造,他希望保留墨菲的自我意识,让他完成博士心中的那个理念。
是一场实验,冒险吗?
不,机器是可控的,这时的墨菲不在是一个完整的人,他是“机器中的人”是可控的。
效果是不错的,墨菲醒来后以为自己只是穿上了机械外甲,i can feel,有这句话就足够了,于是他抓狂了,跑啊跑啊,但被强制关机了。
诺顿是导师,是知识分子,是哲学家,他在说服墨菲,他用极端的行为,在墨菲面前肢解了墨菲的机械身体,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告诉墨菲,他是谁,他不是只有身体而已,他还有他的大脑,而这点也是诺顿博士的最终意图,这点诺顿博士告诉了墨菲,墨菲被说服了。
墨菲被说服了,他不是什么特别的人,他只是普通的人,在知识分子或者智者的语言下,他只有臣服。
另一个实验,是任务执行度,墨菲失败了,但诺顿博士倒没什么太激动,因为这在他的预估范围内。
这点又一次点出了导演的意图,情感,人的特点,区别于动物的特点。
但情感有时候会误事,虽然整个事件并不是单纯的,诺顿修改了墨菲大脑中信息处理的部分,在执行任务的程序时,如果墨菲没有反对,那么这个时候执行的就是电脑计算出的程序,这个时候,墨菲还是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人吗?
理性是什么?
执行任务的时候,计算出最优的计划,最好的执行力,果断直接,不是最好的吗?
而这最优的东西人脑能计算出比电脑计算出更好的计划吗?
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墨菲,诺顿博士至始至终没有剥夺墨菲作为人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和最终的尊严。
另一个问题,也是关乎理性。
墨菲在下载全部犯罪记录的时候出问题了。
醒来之后的墨菲突然冷漠了,各项生理指标恢复稳定状态。
这点一般人以为是墨菲的大脑出了问题。
其实不然,这点正是墨菲的脑子没出问题。
此时墨菲的脑子被理性压制住了,他一直在说来不及了,是的,时间有限,要控制罪犯,不能感情用事,要理性行事,不耽误一分一秒。
于是开工后的墨菲只谈工作,不谈感情,诺顿博士这点倒是没预料到,所以他也在观察。
不过,墨菲的感情被妻子唤醒了,这点到时要值得注意,人的思维是受环境影响的,他在工作的时候被理性控制,而妻子出现的时候,情感又占了上风。
于是他为了儿子为了家庭,他要复仇。
此处,有一个亮点出现了,这点我很欣赏导演。
没什么曲折,顺利便捷,没有大起大落,很快,利用网络,利用自己的机械战甲,墨菲很快找到了凶手,实施了复仇。
诺顿其实很欣赏此时的墨菲,因为墨菲体现了作为自由意志的人的权利和人的尊严。
而事情出现了变化,所以说,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
墨菲杀了警察,公司老板受经济驱使要杀了墨菲,这个时候笑话出现了,墨菲是机器还是人?
答案是墨菲是人,杀人是犯法的。
墨菲执行了法律。
此处与老版的差别在于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老版是用一个机巧化解了矛盾,在程序与人情间作了调和,实际上还是维护了程序,降低了人的尊严和地位,新版是墨菲自己开了枪,是自己自由意志的抉择,张扬人的个性和尊严,虽然程序是必须的,但经过斗争后,占上风的必须是人性。
诺顿博士并没有妥协,他表面上答应老板的要求,然后立刻去解救墨菲。
他还是个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人员。
老版怎么样,我不记得了。
即使处于观察的设定之下,墨菲的身份具有实验性,这点影片类似纪录片的风格,极其真实的叙述就更明显感受出来。
山缪队长的话具有煽动性,但并不是导演的真实观点,他只是认为媒体会这么讲。
所以,我的观点是这部电影就像一部虚构的实验。
实验什么是人?
你以为即使你坚持了自我坚持了在机械战甲的身体之上有一个自我的大脑你就是人了吗?
媒体,经济,政治,你怎么看别人,别人怎么看你,人从来就是复杂的存在,不是仅仅自己的身体,自由不仅仅是主宰自己的身体,在复杂的社会关系里,人与自由怎样才能实现?
ps:墨菲执行任务就像 被观察的试验品,冷静,平常,克制,仔细。
这点我很欣赏导演。
小时候看的老版,只记得人成为机器人之后,战斗力大增,无往不胜,无坚不摧,酷得很。
还记得机械战警最后那句牛逼哄哄的“只有我的朋友才叫我墨菲,你可以叫我机械战警”。
新版似乎更有深度,也可能是成年后的我毕竟比童年的我能看懂更多的东西了。
于是意识到人与机器结合起来,是一种多么不和谐和矛盾的组合。
我们需要的法律和秩序究竟是机器的严格和冰冷,还是人性的犹疑却温暖?
如果真如片中的电视主播所叫嚣的那样,有了机器就万事大吉,我们的社会就一派和谐繁荣了,我们就服从“天网”的统治好了,干嘛还派雷斯回到过去保护康纳的母亲呢?
嗯,串台了。
法律无外乎人情。
它需要被一丝不苟地执行,更需要关照人心,顾及人性的复杂,否则得到的不是和谐和秩序,而是压抑和恐惧。
不过,影片中,最终掌握控制权的既不是法律,也不是人性,而是政治——政客们以及控制政客们的财团。
这种控制是无形的,却强有力,就像阻止墨菲向老板开枪的那道紧箍咒。
片中的墨菲冲破了紧箍咒,现实中的墨菲只怕早被拆成了废铜烂铁。
整个故事的概念上正好是应了如今赛博朋克2077的景:科技公司将会因为技术,金钱,人们的生活依赖,逐步取代政府,操控媒体,成为新世界的霸主。
只要他们打造出一个群众乐于看到的“英雄”形象,他们就能成为神。
来自巴西的导演José Padilla曾经执导过《精英部队》两部曲,后来更是靠指导网飞《毒枭》第一季大放异彩。
他在这部中型商业片中展现出的实力可谓方方面面,不仅整个故事的格局,节奏,冲突,包括在表演,镜头语言上都处处彰显用心。
故事中段一场Robocop初次回家探望妻儿的戏,用一段带着八音盒元素和不谐和音旋律的配乐,配合一个利用父子二人极端身高差的全景镜头,精炼的表达出了从人到机器的转变后,与家人的割裂。
Joel Kinnaman在本片中的表演也很富有层次,虽然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富有深度的人物,但在变成Robocop之前,主角Alex短短两段戏,警局里上司对峙,回家后和老婆亲热,这种最最最常见的,塑造铁汉柔情的戏里,你却能感受到这个角色相比其他同类警探,与众不同的丰满气质。
要不是重温了这部,Joel的形象在我脑海里差点都要因为网飞的《副本》定型为面瘫卖肉型男了。
此外,这部戏的阵容也称得上是众星捧月了。
Gary Oldman虽然演的是他最拿手的角色,但他在表现那种面上努力维持体面,内心饱受良知谴责的矛盾感,绝对要比他在蝙蝠侠大战超人里那种Typical的表演饱满的多。
这让他每一次在和Micheal Keaton这个精明的商人对垒时,你能体会到近乎于看主角遭受磨难的代入感。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妈惹法克侠Samuel L.Jackson扮演的电视台主持更是全片最大的亮点之一。
首先他的种族,就为这个身为媒体喉舌的角色增加了很强的反讽意味。
你以为是黑人就意味着反歧视先锋?
你以为和政府唱反调的媒体就一定是正义的化身?
不过都是资本的傀儡罢了。
最后结局他要是反过来倒打一耙可能会更有趣,就像现实中的Fox News,看到盟友大势已去还是得及时换边站才对。
不仅故事,视效和动作场面也十分可圈可点。
作为一部中型制作的科幻片,导演显然懂得怎么把好刚用在刀刃上。
Robocop从始至终的机械质感都很写实,很有沉甸甸的金属重量感。
上面唯一的有机组织(人脸,手)也丝毫看不出什么合成痕迹,不像如今好多漫威电影都在省钱捣糨糊。
枪战在创意设计上也都富有战术思考,最后一场打二足战斗机甲充分利用了体型差异,很有意思。
虽说能看出每场枪战都在想着办法省钱,短小精悍,但好在分散在全片各处,量多,配合优秀的节奏,不算特别过瘾但也不至于失望乏味。
总的来说,作为一部看起来玩不出什么花样的经典老IP重启,我认为本片实在是已经很让人惊喜了。
除了最后结尾有些过于理想圆满,实在挑不出啥毛病。
不知为何当年在国内国外都是票房和评价如此中规中矩,是因为没有足够震撼的大场面?
还是因为剧情冒犯了高傲自大的美国人?
这个问题还挺值得多仔细玩味玩味的
周日到影院看了部电影,翻拍之作:机械战警,Robocop,Robot+cop。
故事情节是经典的美国大片模式,小人物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成为大英雄,顺便报了自己的私仇,最终发现了更大的阴谋并战胜了自我......我就不剧透了。
不过,不剧透没法说下面的内容,所以,还是简单剧透一下。
话说故事发生在2028年的美帝,其时,强大的美帝生产的机器警察已经广泛应用于全世界各个国家之中——唯独美帝自己没有使用。
其原因在于美帝总有一帮政客认为机器始终不能替代人类,因为它们是没有情感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支持机器警察的另一帮政客开始想法破解这一问题,其思路就是:把人和机器合二为一。
所需要的就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人。
男主出场了。
这哥们本是一小警察,因为私仇被毒贩设计了,自己开的私家车爆炸,差点死在家门口。
经过抢救之后,这哥们只剩下了脑袋、肺、和心脏是正常的,其余的肢体啦,胃肠道啦,全没了。
男主成功入选改造计划。
经过改造后的人和机器的结合体大获成功,但其战斗力仍稍稍弱于纯机器警察——因为人是有情感色彩的,在枪毙犯罪分子之前考虑的太多。
然后,幕后老板指示医生把人-机器复合物中人的成分进一步减少,其方式就是减少人的感情色彩,具体来说,就是降低其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水平。
果然,此招一出,人-机器复合物的战斗力直线上升,甚至能够以一敌数十纯机器。
幕后的政客们达到了目的,而且推翻了之前不允许机器警察上街的禁令。
一切看似顺顺利利,但对于男主以及家人来讲,没有任何人性的复合物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男主开始人性复发,主动回家寻找自己的仇家留下的蛛丝马迹,并充分利用高科技给他带来的便利条件,顺顺利利的消灭了仇家。
在此过程中,捎带脚的发现了警局内部的腐败现象,结果,嫉恶如仇的这哥们用私刑piu piu了俩同事,并且把枪口对准了同样腐败的警察局长(是个女的)。
千钧一发之际,幕后老板一看大事不好,piu的一下给这哥们关机了。
幕后老板一琢磨,这哥们设计的也太完美了,要是让他知道了自己的那点糗事,不也得被打靶了?
于是,找到整个计划中至关重要的医生,要结束这哥们的绳命。
医生表面上答应了,但内心的良知却促使他关键时刻救了男主。
男主醒来后,怒不可遏,战斗力爆棚,经过一番人性与机器性的大比拼,最终piu piu了幕后大boss,从此男主和他的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就是这个样纸。
里面有俩问题是我比较关心的。
一、人的定义如何界定?
机器呢?
这在现在看似根本不是个问题,但是,如果把问题一步步的分解开,就会发现,人的定义本身确实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假如,在一次车祸中,一个人失去了一只胳膊,他是不是还是一个人?
答案毋庸置疑,当然是了,只不过是残障人士而已;那么,进一步展开,如果失去的是四肢呢?
他当然还是一个人,只不过残障程度更加严重;如果肾脏、肝脏、心脏、呼吸系统、皮肤......都在这次车祸中坏掉了,但是靠着现代医学手段维持着他的生命,唯独大脑、意识是正常的,还能叫做人么?
应该也还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学上的人。
那么,什么情况下,这个人才算是彻底消亡了呢?
像电影里那样,只有大脑、肺脏、心脏正常工作,其他功能都是靠机器来完成,您认为这能叫做人么?
这并非天方夜谭,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机器和生物学上的人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装在心脏里的起搏器,装在破损关节处的人工关节,甚至我们血液透析的透析机,其实不都是机器替代人体部分的功能么?
按照这种思路进行下去,整个人的各个功能,部分的或全部的被机器所替代,新产生的这个产品或者东西应该叫做人还是机器?
这说起来就是个非常深奥的哲学问题了。
这跟一个涉及到系统论的经典的哲学问题有相似之处:一艘船,当所有的零部件都被更换过一次以上之后,这艘船还是最初的那艘船么?
类似的问题还有,一个部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n年之后,当所有的官兵都更换为新人之后,这个部队还是最初的那个部队么?
如果不是,士兵突击里,钢七连的称号为何会代代相传?
如果是,有哪些东西能够证明这些人与最初那些人之间的共同点?
答案就是系统。
系统的存在证明了一个整体即使经过部分的更新换代,仍然是做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即使其所有部分都经过了替换。
那么,回到电影里的问题:机械战警到底是不是人?
我的回答,是的。
只要有人性的存在,他就不是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电影最后要给我们证实的就是类似的观点。
机器只是作为人的功能的延伸而已。
第二个关心的问题就是作为医生的医德问题。
做为一个已经功成名就,名噪一时的医生,电影里这个角色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首先,这哥们最初的研究领域只是人工智能的肢体功能,并且声称绝对不会跟军方发生关系,因为后者可能会滥用暴力。
电影里展示了未来很有可能实现的一幕:一个双上肢截肢患者——一个音乐家——在安装了人工智能的上肢之后,居然能够随心所欲地演奏起吉他来。
公司的大boss说动这哥们的理由就是,你的技术能够拯救濒死的很多人。
事实上,他做到了,男主除了心肺脑功能之外,其他所有脏器功能都通过机器来替代,只不过,这些机器功能太强大了,甚至超越了生物学的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在他眼中,这个机器战警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他的一名患者而已;然而,在那些政客眼中,这不过是一台机器而已。
这就产生了关键时刻,一名医者与政客对待男主截然不同的态度分歧。
在政客眼中,消极治疗甚至杀掉男主无非毁掉一台机器而已;但在医者心里,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如果国内拍这部电影,关键时刻,这哥们肯定在脑海中浮现出希波克拉底宣言,以及当初学医时的一幕一幕。
医者不以患者的身份、地位、以及个人的好恶,对所有的患者都一视同仁,这不正是从医的最高境界么?
这么说来,这部电影至少在政治上是伟光正的。
这是一部要程度还不错的片子。
原版的机械战警没有看过,但是这部电影也还完成的不错。
2015年上映的电影,现在来看还认识一些演员。
最喜欢莫非面对自己身体最开始的而痛苦,和选择放弃,那种赤裸裸的痛苦非常直接,而那些高谈阔论,以帮助之名,行苟且之事的商人,并不在乎人会怎样,人类会怎样,科技的滥用会怎样,只是想要利益最大化。
明了直接。
前30分钟觉得剧情太拖沓进展太缓慢,心急等后面的robocops大战,看到后来感觉这不是动作片科幻片,这是政治伦理片了:omni公司救活了murphy探长,期待营造他罪恶克星的形象以便推广自己的执法机器人,但是当探长调查到警队内部的腐败的时候,omni的boss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政府的高官发现有一部可以自由调查他们而不受控制的执法机器的时候,他们就不乐意了。
打击罪犯的Murphy探长反倒成了政客的肉中刺。
而omni的boss也担心探长的自由调查超出自己的控制,也因为他们把探长大脑的情绪消除的太多影响到他的家庭,当机器执法者法令废除后他们又策划把自己一手制造的英雄提升成“英烈”。
最后DPD的SWAT去救援Murphy的时候,因为Omni的机器人不会攻击未持有武器的人,所以面对杀人机器束手就擒反倒能活命,探长的搭档也是用自己的肉身挡住了ED-209的扫射。
最可笑的就是那个从头到尾的Novak时刻主持人,这个死黑鬼一副义正词严的面孔,不停抨击政客和充满偏见的媒体对大众的误导,结果自己就是Omni公司最大的掮客。
也只有在美国这种题材和桥段才能出现吧。
可笑的是Omni的boss说的头头是道,大多数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把产品放在他们面前,这不就是乔不死那一套吗,哈哈这个导演和编剧肯定很不爽苹果。
医生这个角色不错。
女助手也很出彩。
导演帕迪里亚的另一部作品叫《精英部队》,如若看过那部电影,就不再会对本片中快速的叙事节奏、偶尔出现的cult场景以及导演想表达的政治野心表示惊讶。
此外,从诺兰的《蝙蝠侠》系列以来,美国超级英雄电影都逐渐走上了一条既有动作火爆,又兼具政治批判乃至哲学思考的道路,这部野心勃勃的电影也不例外。
因此,这又是一部非传统意义的超级英雄电影。
老实说,我并未想到本片在豆瓣评价如此之低,紧凑的动作场景与较合理的剧情衔接其实已经足够值回票价,再加上片中蕴含的伦理学思考,导演可谓已诚意十足。
甚至,在刚看完电影时,我表示自己早已脑洞大开,各种观点在脑海中互相碰撞却理不出头绪来。
但在平静之后,站在更高的评价标准上,本文如下的枯燥分析将表明,影片在新闻直播间一开始就提出的“人类或机器人”的伦理学思考,虽然无比复杂,却是漏洞百出的。
本片提出的核心问题是:谁该来保护我们的安全,人类还是机器人?
片中出现了三个选项:纯粹的人类、纯粹的机器人、以及有人脑与及其身体的“机械战警”。
姑且可以将机器人派和人类派看做一场辩论的两方,列举双方的主要论据。
1.机器人优势:有效率(包括判断力更好、执行力更强以及不会腐败),无伤亡。
2.人类优势:如片中保守派所提出的,人类“有感情”,“人们不能将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无感情的机器。
”此处,出现本片逻辑第一个问题:人类方的优势其实有待进一步分析与追问。
为什么当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杀伤人类时,人们认为是不能接受的,如果这个机器人的判断不会出错也不会误伤?
影片中机器人的效率其实是完美的,因此,人类方所提出的所谓“优势”,并不是可以量化的“优”。
因此只能将此观点诉诸于类似信仰或某种“元伦理”的概念才能使其合理,即不是因为有某种好处才支持它,对它的支持不需要更多的外在理由。
但若承认这点,我们可明显发现人类优势的观点处于极端弱势,但在影片背景中,此种观点却受到多数民众赞同,并设立了法案禁止机器人警察在美国本土的使用。
接下来,为了使辩论深入下去,机器人支持方——omni公司,想到了一迂回策略:既然人们不能接受纯粹的机器人,那么就制造一个有人类思维的机械警察,让它兼具机器人派的高效率、不易伤亡与人类派的感情优势。
可想而知,这一机械战警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可此处成为了影片的第二个问题:该公司的最终目的是想废止“纯粹机器人警察禁止在美国使用”的法案,机械战警只是暂时的折中方案。
但是,这一折中产品为何以能帮助公司完成其终极目标?
机器人派依旧是因为效率,人类派依旧是因为感情而支持机械战警,两派的关键分歧——效率与感情的博弈仍然未能解决。
因此结论应该是,机械战警是双方唯一能接受的稳定结果,而这一结果并不能帮助公司达成其纯机器人警察的目的。
有人可能反驳,该公司的终极目的也许就是机械战警而非纯机器人警察,但如若如此,公司之后就没有必要去争取废除该法案,且在影片中合适的残疾警察很难获取,说明机械战警无法量产,因而以机械战警为终极结果是不合理的。
另一种反驳是,机械战警的存在意义是让人们意识到,机器的效率优势是如何强大,从而强化机器方关于效率的论点。
但机器人的效率和无腐败优势早已在片头的海外战斗中得到充分证明,却从未改变美国民众的想法。
如果以上两种反驳均不成立,那么,机械战警存在的目的便被消解了。
第三,在公司老板想要消灭机械战警的计划失败且暴露后,美国总统与科学家忽然对纯机器人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为什么?
如果是对公司的邪恶提出了质疑,但这一邪恶与机器人警察的效率完全无关。
相反,这一恶性最后恰恰是由机械战警所阻止的。
如果是对机械战警的伦理合法性(其中的机械与感情张力)提出质疑,但这一质疑反而应该促使人们反对机械战警而使用纯机器人警察。
此处的不合理归根结底在于,人们似乎因为机械战警惊人的效率而转而支持机器人警察,为何会因为一出与机器人无关的事件而改变自己的看法呢?
因此,虽然本片中有关人类OR机器人的争论千回百转,但却存在“支持人类派理由不充分、美国民众两次观点转变理由不足”这三大漏洞。
如果想要严肃地讨论人与机器这一伦理学问题,那么本片的表现也许是不及格的。
归根结底,在人与机器人的争论中引入半人半机器的机械战警本就无助于问题的澄清,无法改变任何抱持已有观点的民众的看法。
所以想从机械战警着眼来分析人与机器的问题,注定会陷入逻辑上的死局。
最后,为何有如此多逻辑上的不通顺,电影本身的流畅度却未受影响呢?
因为在电影中很常见的,在描述个人对于某特定事件的反应时,编剧可以发动终极大招——让人们的反应随编剧自己的想法决定。
比如,当机械战警第一次回家时,儿子不论是选择因陌生感而害怕,还是因爸爸的酷炫而叫好,都是完全合理的。
以及当机械战警在新闻发布会打死罪犯时,人们无论是感到他没有人性亦或是效率惊人也都是可以说服观众的。
当各种可能的反应都跟随编剧的思路而进行时,自然也可以这么编排出这么一出“合理而深刻”的剧情——这种上帝之手,并非本片独有。
与旧版相比缺点:1. 对警察们、城市环境,还有改造前的男主塑造不够。旧版墨菲给人以年轻有为、前途光明的感觉,因而他的牺牲也更壮烈震撼。2. 缺少旧版所具有的幽默感。与旧版相比的优点:1. 机甲部分的科幻描述、运作展示。2. motherfucker侠的新闻报导。OCP不仅控制政客,掌管警局,还完全地拥有自己的新闻机构,能左右舆论。正如博士的一句台词所说,"It's the illusion of free will."。总结,基础分4星,motherfucker侠的新闻报导加半星,共4.5星
塞缪尔•杰克逊为你播报最新国情咨文,墨菲已经超出内部控制,OCP高层陷入恐慌,美国大厦岌岌可危,去你的安全,去你的自由,一切都是冠冕堂皇。影片新的地方不值一提,老版起码还有故事,有硬碰硬,新片单薄毫无观感,特效优势了无踪迹,直让人昏昏欲睡!
简单粗暴的动作片背后,更是一种对机器和人性的思考,人类与机器本质的区别,以及人类的意识,或者所谓的灵魂对生命的掌控。不错,2014还值得一看的科幻动作片
对人与机器进行了疲软无力可有可无的所谓的讨论。。。壮哉我大谷歌机器帝国~
优缺点都那么的明显啊,曾经这种人机结合人工智能或机械外骨骼是多么的主流啊又容易有深度啊,可比钢铁侠接地气多了,可惜这次改编过于新闻娱乐化了,反派设定强烈的美剧即视感,未完待续?
若泽·帕迪里亚作为巴西最富盛名的导演,给好莱坞指导这么一部有型无骨的翻拍科幻片,实在是有点埋没他的才华。导演试图在影片中用晃动的镜头继续他的个人风格,却只是增加带着3D眼镜的观众的负担。影片的节奏也有点混乱,给人不够流畅的感觉。
影片不只是局限于机器人的打斗场面,更多还说着墨在人性、政治角力方面,其中SML饰演的激进主持人从头穿插至尾更有讽刺意味,说到底还是那个是人类控制机器,还是机器反之吞噬人类的命题。角色所限金纳曼小哥更多是板着脸,GO叔依旧好棒~画面配乐都不错,不过通篇平平,high欠奉。
打的不多但好在够热闹,人性刻画不深但好在有塞缪尔杰克逊各种嘲讽……3星吧,只能说是部看着不错但是过后不会留下太多回忆的电影
前奏太长,高潮不HIGH,整体温吞水。3D效果渣,推进跳跃,剪辑凌乱。原来导演是《精英部队》的导演,怎么拍成这破片了。
美式主旋律:人性永远是最重要的,家庭永远是最重要的,孩子永远是砝码。情节不能更好猜,不能更cliche。除了Gary Oldman很帅之外真的没什么好看的.........
花了三块八撸了个2D的 跟原版已经面目全非 导致男主murffy的性格苍白的像一张白纸 反派BOSS一枪击毙 矛盾没有激化的过程就已经不了了之了 剧情的弱智就算用再多的酷炫特效也补不回来 黑色盔甲跟机车完全是抄创战纪
让MGS4历史地位升格的一部电影,顺带论证了院线电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限。
一个意料之中的好莱坞普通翻拍水平,当然能听到原版的配乐还是挺感动的。塞缪尔杰克逊演这么个大配角实在是太可惜了,明明浑身满脸到处都是戏。但两个小时就讲了个这么个毫不复杂的故事,导演实在是掌控力不够。
虽然从头就看得到结尾 每个人都画满符号 但仍然是充满讽刺意味的流畅表达 那个好像乔布斯 还有结尾真是啪啪啪的打脸呢
这是科幻?不得不说真是烂透了!2014年最烂的科幻?哦,对了,没有之一。
花钱看了会后悔的电影。滨江星光大道的中影国际影城,是我唯一一次在杭州一个人看电影的地方,看的是一代宗师。也是一个导致你我绝交的直接原因发生地,那部该死的打折电影叫铜雀台。
3.5. 咦奇怪,这个片我明明标过啊。。。上次我还说这个英雄很有人性~
无论影片是想体现火爆的枪战还是探讨机器与人性…可以肯定的是,两者都没做好…如果剪去片中所有的科学家斗嘴,这就是一部不温不火的枪战片。反之如果把片中所有老婆孩子科学家的戏份凑一起,这又成了一部科幻伪文艺片…
在原版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背景与时俱进,牵扯到政客腐败,正好是导演的拿手...动作火爆,音效也很酷...结尾murphy开枪打死boss有点牵强...
不能为了搞概念就放弃讲故事了吧,这真的是拍精英部队的那个导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