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上的螳螂扑蝉,永远会有黄雀在后。
而且这只黄雀,还是无法比拟,没法匹敌,无所不能的终极BOSS....其实这世上根本没有黑社会,只是每个组织黑的程度不同而已。
政府说,你做老大吧,,于是,,你做老大,,政府说,,你儿子也做老大,,于是,,,,,,儿子还没有内,,就要做老大了你要挣钱,,可以,,要政府同意哦 老大,,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的也不是干掉几个大叔、兄弟就可以的总之,,也要政府同意才可以,,嗯,,是这样的政府说:共建和谐社会
看到我震惊了,可以说这部片子就是古天乐的秀场,他超越教父的英俊和残忍,令人难以置信!
他对妻子的柔情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有多少,那么他为了争夺话事人拿刀剁起对手绞肉喂狗吃的疯狂就有多少。
每场戏都看到人鸡皮疙瘩一地,或者后脊背发凉。
Jimmy的头发永远梳的油光水滑,脸上不露声色,既不说yes也不说no,年纪轻轻却胸有城府。
这么样一个一表人材的人物,充满了人性的矛盾,等你看他成竹在胸的从黑暗里露出头来成为了话事人,以为他注定成为马龙白兰度级别的人物时,他却在大陆公安厅厅长的面前无力地跪倒在地;当他已经大权在握,坐在豪华轿车里看着要杀他的飞机在乐哥失势以后满街被人追着砍的时候,他却特意留下来帮他,想给飞机一条活路。
Jimmy是好人还是坏人?
人类的世界从来都没有这么简单,我只能说,他是一个非常富有魅力的复杂角色。
他做话事人,我很期待看他的个人秀,尽管他不过想做一个商人赚钱,也正因为此大陆警方才看中了他会积极合作做个听话的香港黑社会,然而现实永远没有那么轻松,想要钱才争权的Jimmy已经知道了这是一条不归路。
他希望老婆肚子里的儿子可以成为律师医生,但是既然做了政府的傀儡,他就只能付出代价。
我们想看的,不就是他人性的挣扎吗?
个人更喜欢第二部。
第一部讨论物欲时代冲击着传统的道义,从格局上说,停留在黑社会内部,不过把黑社会人表现得到位,狠角儿的,自我的,无奈的,智慧的,迷茫的……人在黑社会怎样与自己相处的问题表现很透彻。
虽然是2005年的片子,香港已经回归8年了。
但是导演并没有过多讨论回归与面对的问题。
我想,导演早就想了要拍续集的吧!
第二部在格局上大得多了,虽然表面上依旧是黑社会选取的问题,但是很重要的是牵涉到内地公安了,而且他成为了整个选举故事的推动者。
而在选取的这个小故事中(姑且称为小的吧),更精彩了,两个深沉和狠辣的人,比第一部中一个狠毒一个叫嚣来得有意思多了。
斗争不再是打杀和内部称作的开战,而是城府和毒辣,推人下楼已经是小事,剁尸体绞肉这个手法就残忍得有些不能接受了。
想想,当第一部讨论的道义受到强烈严重下,第二部的选取怎么会有义气的因素在里面呢?
拼的不过是实力,这种实力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毫无义气可讲的心狠手辣。
张家辉的角色很有意思,他是第一部里面“义”的延续者,虽然他也想做话事人,也想被人熟知,但是他永远做不到。
因为时代变了,坚持义气已经不适合了,心狠手辣者才能当选。
“义”已经被抛弃了,第一部里面念着黑社会“规则”的胖仔在第二部只能在棺材里给别人陪葬。
当张家辉随手甩出吉米给的名片时,他选择放弃机会,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义气。
落寞的背影,不就是被扔弃的传统道义吗?
这个角色特别具有现实意义,我们身边也一直有这种始终坚持真善美的人存在,给人以希望。
最后,在吉米仔无能为力地瘫软在草地上,我们才明白吉米仔的砍人行为真的不算什么了,顶多是外在的吓人,这个公安的不动声色的“砍人”才是叫人恐惧的。
于是,电影讨论的问题就升华到香港如何面对自己与内地的关系,如何处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吉米仔参加选举是受到公安影响,最后又收到公安的控制。
观众顿时感受到这个幕后的操纵者的恐怖,以及体会到吉米仔深深的无力感。
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吉米仔需要这些呢?
他可以自己在香港做大自己的事业,可以坚持自己的原则,为什么?
因为时代再次变了,回归了。
仅靠香港这个小小的市场已经无法存活了,需要内地广大的经济市场支持,以寻求发展。
所以当你有求于人,就不得不依赖他人。
于是在地头蛇的地盘上,就要遵守这个规则,代价是牺牲自己一直以来的传统和自我。
只能合作,只要合作,政府会很支持的,地有了,批文有了,甚至还会修高速路来扶持你。
只是当一件事物,慢慢失去传统时,长久以来积累的养料就慢慢消失了,慢慢失去自我时,就没有原则可言,没有原则, 就没有发展了。
最后一定会走向一个死胡同,不得不再次屈服于这个地头蛇,变得跟他一样,不,不是一样,只是成为他的跟班。
在我看来,杜琪峰把这个问题看得比较透彻。
把香港回归后,与内地的相处和自己的迷失于艰难,以及未来的悲催结局看得很透彻。
回归后,想打开市场,不得不倚赖内地,义和为贵,于是只能与内地合作,合作过程中有不得不屈尊,甚至是放弃自己的东西,而这以为暂时的放弃就慢慢成为了全部的永久的失去,最后跟内地一样,并受制于它。
50年不变,真的只有50年而已。
50年后,失去自己的香港就是一个内地的小跟班了。
香港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
过度依靠内地市场,失去优良的传统和坚持自我的原则,而正是这些东西支持者香港电影的向上向前。
原汁原味的没了,最后会不会变成跟内地电影一样呢?
以和为贵的背后是一方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杜琪峰不说,影片戛然而止。
只是吉米仔有了孩子,这个孩子会不会胎死腹中我们不得而知。
未来还是由自己去发挥的。
党和政府真心的谢谢你们的合作,香港仔。
怎么回事党和政府呢?
两者不就是一个共同体么!
看完《以和为贵》,第一个感觉是杜琪峰这次是豁出去了,直接舍弃了大陆票房这一块。
杜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
尤勇在序幕部分身份作为黑骨仁的一大段口述与后来的剧中的副厅长身份形成一条隐线索,是在暗示地下权力的演变与漂白么?
遥远的江湖与现实其实是一脉相承。
有趣的是,黑骨仁自称「红旗五哥」。
「以和为贵」, 黑骨仁口中引起,至电影结尾处的希望香港稳定, 不要「搞搞震」。
让人感觉这个江湖并非电影人头脑中的想象,而是实际中发生的具体故事呈现在了大屏幕上。
「和」是用暴力血腥换来的。
不管这些所谓的「大哥」怎么折腾,其实还是折腾不过 97 之后的「老大哥」。
尽管老杜在这一部痛痛快快出了一口鸟气 ——副厅长被黑帮分子痛打而不还手,借助电影,老杜终于表达了自己,但这也不过是香港电影人的精神胜利法而已。
杜琪峰的电影经常在走过场的群众演员上给人的感觉很别扭,这一次也是。
在开头深圳南山区发生的「投资见面会」, 第一个说话的家伙还有后面的几个「书记」,明显就是在背台词(不知道是不是配音的问题)。
大头的「解开所有的烦恼,成就心中莲花开放」 , 个人的感觉真是太突兀了。
也是这个大头,只露了几面,一部电影中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棺材中了。
这个大绿叶没被利用好,真是有些可惜,相反,师爷苏的戏份倒很多,他的「自制电话留言」结结巴巴的,很有娱乐性。
前后多次不一致的「讲话人」-「话事人」,「干爹」-「契爷」,「占米」-「Jimmy」 仍使得整部电影在语言上有不够细致之处。
我对出演杀手的「号码帮」的阿武印象倒是比较深,临死的时候还在要「加钱」。
有网友告诉我,扮演这个家伙的是郑浩男。
对郑浩男这个名字是有印象的,但是从来没看过他演的电影。
在我高中的时候,家乡县城的车站附近的录像厅经常会听到「郑浩男、黄秋生主演的香港恐怖片」的广播广告。
我记忆中的那个录像厅好像就从来没换过片子。
另外,阿武把东莞仔几个人放进货车,我还以为几个人都会被他砍倒。
没想到居然是东莞仔胜出,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编剧在为第三部埋线索。
http://www.dbanotes.net/review/election2.html
[含劇情]杜琪峰好似好喜同人鬧交,咁我又想同佢講今次《以和為貴》真係拍得麻麻,同上集簡直兩個層次。
上集借幫會選辦事人,講選舉制、講權力平衡、講社團文化。
兩位大佬響監獄遙距奪棍,班契仔打生打死爭餐懵,拍得好有逼力。
加埋梁家輝狂放外露演出,好睇。
但去到續集《以和為貴》有乜?
講黑社會何去何從,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結局畫公仔畫出腸,真係用把口講到出面,連隱喻都費事玩,好得人驚。
班契仔更慘,以為今集位位獨當一面,有得大展拳腳,點知好戲果四位全部靠邊站,林雪同張兆輝直頭淪為阿四。
開頭有骨氣契爺契仔食飯一幕最好睇,成個格局山雨欲來風滿樓咁款,尤其林家棟,一開口就單刀直入,爽;可惜有頭威冇尾陣,釣完魚之後就幾乎人間蒸發,最後甚至攪到要避警車(上集都撞死差佬啦,幾...幾勁呀!!!),餘下時間幾乎全程要對住個悶不堪言o既古天樂,睇佢點樣「膽大手黑」。
但人肉餵狗、訓棺材、鄧伯碌樓梯,都不過係純官能刺激,完全不值得媒體去大書特書,變做成套戲o既焦點。
所以今集《以和為貴》雖然承先,但未能啟後,杜琪峰問黑社會何去何從?
我想問佢究竟想點?
我知有好一段時間,韋家輝於銀河映像係專責文膽角色,負責度橋獻計寫劇本(《嚦咕嚦咕新年財》d牌局全部都係出自其腦);杜琪峰則精於落場指揮,撚場面有一手,所以兩個合作通常都有化學作用,溝到d野出黎。
但若然分家,韋家輝明顯做唔掂導演,杜sir d劇本亦明顯弱好多,但勝在場面搭救,故事薄弱如《鎗火》同《PTU》都俾佢拍到好好睇睇,而且非常精於表現男人之間果種無聲勝有聲,「唔駛講野」o既情誼。
所以我懷疑,當《黑社會》已經講盡想講說話,去到《以和為貴》連忠肝義膽如師爺蘇、大頭同飛機都冇位企o既時候,杜琪峰就只能繼續於棺材、釣魚、餵狗上撚其場面,然後於結局為「黑社會何去何從?
」提供一個直接到爆o既model answer。
失望。
《黑社会》群像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位角色一个是阿乐,另一个是飞机。
选话事人问我支不支持乐哥,我当然支持。
大D砸钱搞选票的时候阿乐在陪叔父们谈心;大D只知道倒摇头丸,阿乐要带着兄弟们打进尖沙咀;还没出结果,大D就定馆子搞排场,阿乐则提袋猪骨头回家陪儿子。
就像串爆说的 ,“打进尖沙咀,进去再说吧,我还想上月球呢”。
最开始看重乐哥倒不因为觉得他能干大事,大D做事毛毛糙糙,阿乐做事谨慎沉稳,貌似当一家之主阿乐做事方法更漂亮,但这只是两种不同行事风格,证据就是那时大D带的荃湾实力要强于阿乐带的佐敦(佐敦甚至比较弱势),要说为啥看重乐哥,还是觉得他人不错,比大D好多了。
现在想来我真是拿衣服。
风度这东西本来就是显在表面给人看的,这和做人做事完全没有关系,既然混黑社会,就都不是好人,后来也证明阿乐其实非常歹毒,而大D无非是目中无人和摊在表面的暴力,然后还有一点拿衣服。
现在我知道选人不能光看人,乐哥后来把话说开了,”谈的都是生意“。
《黑社会1》的集体出境有三处,一处是叔父们喝茶论战,另外两处分别是交龙头棍时一路好汉齐聚车库,以及阿乐当选话事人九区领导拜把子。
如果说逼死吹鸡是阿乐的野心初现,那后面的两次群聚显然是他谋略的顶峰, 和这两次群聚比起来,成为话事人后闷声杀恐龙、深藏功与名,石头砸大D、砸完拂衣去,都只算是小案子。
乐哥在地下室那段好似在大会堂给将领颁奖一样的祝词深入人心,褒奖不够,还主动要那群跑腿的小马仔认他做干爹,乐哥如此拉近与这群小马仔的关系,难道真的觉得他们帮他搞龙头棍恩重至亲?
那倒不是。
这群马仔分属不同老大,相当于阿乐找那些老大借人,而搞龙头棍本来也不是正经手段,正常交棍的程序是上届话事人吹鸡把棍子给阿乐,但吹鸡实际上是被阿乐逼死的,阿乐让人帮他搞龙头棍,其实是走了例外流程,而这件事只有这群搞棍的人知道,阿乐当然要和他们拉亲戚,自家人的丑事不外传。
后面和其它大哥结拜也是一个意思,一方面拉关系,另一方面,阿乐实力本来不是最强,而每个大佬也各有所倾, 结兄弟义正好成了稳住他们的枷锁,尤其是大D 。
阿乐说要带兄弟们打进尖沙咀,后来也确实做到了,但有钱大家照分就不知道了,大D在见过尖沙咀夜景后不久就被砸死。
第二部中也说阿乐做事太独,掐得人没水喝,看来其余大哥的利益也要被他一点点瓜分,邓伯选他是为了求平衡,不料还是一家独大的局面。
现在想想,阿乐竞选也一定投了钱,而且砸的不一定比大D少,只是没给镜头而已。
阿乐之所以可以以弱胜强,一方面自己有个佐敦领导的身份,二来善于合纵连横,逐个击破,最重要的是,他对帮会的建设符合邓伯的意图,所以最后成了事。
事成了,以后再怎样当然随他。
同样是处心积虑,有成事的也有不成的,例如说飞机。
有人会说,飞机那也能叫处心积虑啊,这小子连脑子都不动一下,阿乐让他认干爹,他第一个就答应。
如果你这时候还在想着飞机片头吞勺子的画面,我只能说你拿衣服。
飞机和阿乐一样,藏的都很深,只是阿乐表面谦和从容,飞机表面撑有种。
飞机第一个叫阿乐干爹有他的想法,他自己本来的老大鱼头标很无能,跟这种老大混一辈子都上不了位,到白粉没了市场,就真的只能 ”搓啊搓啊,水里面一煮啊,15块钱一碗啊” 卖鱼丸了。
好不容易认识个有本事的,还是新话事人,当然要好好把握,就算被利用都好,当话事人的干儿子总比当给卖鱼丸的跑腿强。
飞机是聪明的,他总是主动接活,想干出点名堂,多认识些大哥,势力估计就起来了。
可惜阿乐给他的都是些捅人的活,既没技术含量,又没发展前途。
要怪就怪飞机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实打实的出头小弟。
送龙头棍那一段,飞机用油漆泼几米仔的车,一人单挑十几人,有勇有某,而且忠心,你怎么就说他干不了个小干部呢,但是组织就只分配他捅人的活,像搞调度的东莞仔,拉皮条的几米仔,后面都成功转型,只有飞机最后还是在捅人。
第二部结尾飞机丢了几米仔给他的名片,有人说飞机这小青年快意江湖,玩的都是心情,实际上是飞机看穿了,放弃了。
再这么混下去也混不出头,自己这个情况换再多老大也是被利用的分。
从某些方面来看,飞机与阿乐同样在复杂的黑社会里算计,但阿乐玩上了位,飞机却玩不起,原因在于阿乐有调动各方资源的能力,而飞机却没有,飞机和阿乐都能谋划,但最后能够掌控且进行分配的只有阿乐,飞机费劲心机也只能跟着走,但是分不到,甚至没的选。
飞机就像现代社会年轻人的缩影,他们有干劲,有想法,忠诚,肯做事,可惜往往只能被利用,想法得不到肯定,能力得不到施展,越肯做事,被利用的越厉害,最后把自己耗尽。
归根结底是他们没身份,没身份就没机会。
而阿乐则像某些人,他们拉着大家一起干事,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么大的投入,事情当然干的成,然后他得最大的益,其余的都被削弱,唯有他更强大,然后他又运筹帷幄,互相拉通,一切尽在掌握。
只要有阿乐在,飞机永远都不能出头,哪怕他们是干爹干儿子的关系。
在第二部结尾,即使几米仔上位了,飞机还是看透自己不会有机会,他不跟了。
在黑社会出不了头,也许搓鱼丸真的还好些。
在电影中,飞机永远是个年轻人,传统阴谋家阿乐最后也被整下去。
也许我们应该学学几米仔,扯皮之余去听听经济课,毕竟以后谈的都是生意。
只可惜最后得逞的还是尤勇,最后还是以和为贵。
LUGY
《以和为贵》作为《龙城岁月》的后续体,延续着黑暗凌厉的风格。
如果《龙城岁月》以竞选话事人的传统,从多个角度反映黑社会这一特殊群体的全貌,《以和为贵》则是用同样的由头试图从不同层次挖掘,逐渐深入,更大程度暴露了杜琪峰打造黑社会史记的野心。
层次一:黑社会全貌 Vol. 2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话放到危机四伏、刀光剑影的黑社会中,应该把时间呈加速度递减。
《龙城岁月》之后的几年里,新和联在阿乐的带领下日渐昌盛,在新一届选举来临之际,第二代们显现出强大的野心:财大势大的Jimmy,俨然成为第二个大D的却欠缺魄力的东莞仔,还有为帮派死出蛮力经常头破血流的飞机。
另外,老谋深算的阿乐显然对话事人这块社团肥肉不肯松口。
于是影片得以在多方人马的冲突中,渗透并从内部反光,显现全景。
这幅全景图中有以邓伯为首的维系传统分量的老字辈,有阿乐、Jimmy、东莞仔这这些可独当一面的人物,有飞机、阿武之类的狠角色,有师爷苏和大头等依附生存者。
但更多的是那些在竞选的血雨腥风中既没有实力抗衡又不能彻底置身事外的“选票”们,在充满变数的竞选格局中,他们可谓“每一步”都惊心,各方势力的争夺下一招出错便被杀被绑被绞肉的命,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说得起话的人物也被一大堆阴谋阳谋包围,不同的是事后总有人帮他们“追究”,说白了还是那句话——“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杜琪峰试图以社团的日常操作展现“江湖”的不可全身而退,只是在这个层面上剧情有较多瑕疵,如东莞仔凭什么可以得到支持,大头为什么落到此地步,以及安志杰的角色怎样获得Jimmy赏识的,等等,影片都相对缺乏合理的解释。
层次二:利欲熏心如果说在《龙城岁月》中还有飞机、大头等人的忠义之心,那么到了《以和为贵》,则通片都绕不过“利益”二字。
Jimmy,这个大学生当初加入社团的目的是不被人欺负,在社团荫庇下做生意发横财,在资本积累完成后便一心挣脱社团的束缚,做更大的生意。
当他发现必须当话事人才有更大的生意可做时,遂义无反顾参选,比其他人更不择手段。
阿武则更极端,甚至临死都不忘喊“加钱”,疑惑杜琪峰加入这个略显夸张简单的角色,除表现其狠辣外,是否亦将其作为一个符号使用。
阿乐的性格与上一集变化较大,或许可解释为角色的位置变化。
此时的阿乐势力已经受到后辈的严重威胁,而他本人又对“话事人”的身份颇留恋(摸过龙椅能舍得不坐吗?
),双重逼迫下使得他再不像上次沉得住气。
东莞仔倒是觊觎已久,若看不到这个身份后的利益所在,这二人会为一个空头名号付出如此代价?
唯一例外的是飞机,他沿着老派古惑仔的路线,真正本着为帮派做事的原则,真心实意认为自己有参选的资本,尽管多数人并不知有他这号人物。
因此飞机执着得可爱,当他格格不入地奔逃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会让人徒生唏嘘。
在这个时代,不仅是飞机理想主义的失败,更多地象征着社团传统的没落。
层次三:杜氏历史进程最明显的变化,《龙城岁月》中的明争暗斗始终围绕龙头棍,它是“话事人”身份的象征,而到了《以和为贵》,龙头棍从头至尾仅出现两次,第一次从阿乐太太的墓中取出,第二次被Jimmy放进邓伯的棺材中,象征一种传统从历史舞台退出。
从黑社会诞生缓慢演变到这一届选举,已无所谓龙头棍的权杖之争了。
另外,社团的经营手段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早期纯粹的非法活动,到以Jimmy为代表的新一代黑帮分子手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使其渗透入合法范围,做更大的生意,赚更多的钱。
所以,在整体环境的大变迁下,像飞机那样的老路古惑仔,才显得那么“生不逢时”——这显然已不是那个拿把刀就能混得很好的年代了。
公安的介入使Jimmy最后有些“招安”的性质,这也是杜氏心中黑社会几百年历史的终极走向。
总的说来,《以和为贵》虽然较之《龙城岁月》更复杂也更有野心,张力却远不如《龙》。
但这仍是杜琪峰很重要的一部作品。
作为《黑社会:龙城岁月》的续集,《黑社会:以和为贵》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是风平浪静并且处于弱势的主人公,最后会突然的爆发。
第二部里的主演古天乐的演技的确是不如任达华,他的爆发和隐忍都表现的像是在隐忍。
第二部的剧情也发展到了一个更大的领域,片子里的很多的暴力镜头虽然很直接,但是和第一部一样,发假。
杀手拿大锤子砸阿乐手下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出杀手手里的大锤是泡沫制作的。
电影的结尾点了一下题,但是表现的颇为直接。
可以说,这部续集整个的扭了第一部的那种更细致更能从小见大的风韵。
不过我不得不说,罗大佑的《云宫音》配的是真棒。
end
续作中的极品,实际上老杜在拍第一部之前就已经安排好整个故事的结构了,在前作交代了大背景与基本关系之后,这部续作实际上完成了杜琪峰想要表达的一切。
黑社会在历史潮流中的巨变,在时代中的必然转变,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这是一部体现时代与社会存在关系的大作,人物刻画非常深入,现实性极强。
古天乐吓死我了,还好我看到那一段的时候已经吃完了外卖。尤勇开头那段以和为贵我就嘀咕,看到最后才恍然大悟。最后才是本片精华啊。龙同学说,你看到没,尤勇掏出墨镜戴上走了。我说,怎么,蒙住了双眼蒙住了天么。龙同学乐了,说,告诉你谁才是黑社会。
结尾的山顶对话够蠢——为了抹黑大陆,勇于脑子进屎。
看不懂
不妥协的老杜才是最杀人,单场戏码做戏的本领在华语电影几乎无人能出其右;无力挣扎的宿命是暴力永远无法对抗的,黑帮片的外衣下其实是港人个体与香港整体在回归之后那无尽的困惑与迷茫;罗大佑神配乐。
可不可以说这是港片跌到谷底的标志?音乐、画面无比廉价、演的就老任还行、剧情毫无新意。。。
跟1不能比.渣掉了.
残酷多了,但也矫情了些,该说的说了,把电影做保密了,草台班子的“教父”
古天乐的气场和行为不足以说服观众,这是一个帮派的大哥,可能他不具备大哥的阅历,可能杜琪峰也不具备。
结局太意外了。
从一开头就猜到结尾的烂故事,拿腔作调做得好就是上部,失败的就是这个续集。天选之子,全剧最不想当老大的,偏偏所有人都要他来当,竞争者还都突然变成弱鸡被弄死了,结尾把耍了自己的大boss打成那样,是不是爬山爬出幻觉了。
不要怀疑、解开所有烦恼、成就心中莲花开放
现在来看这部电影,简直恐怖到极致的好看。杜琪峰的野心实在太大了。
精彩!人心的黑暗于【杜琪峰】 … 是完全优雅的 ~——▶1◀—— 🔴 2006 🔵 中国·香港【7月【🟢】【➊】】【2021 ▲ 525】【《黑社会》·系列 第2部 作品】【≈ 92分钟】【粤语 ★ 中文字幕】【⭐⭐】◀▶【⭐⭐⭐】
很可惜,狗尾续貂的另一例子
以和为贵拍得还是挺好的,但这个好字只局限于教堂老鼠这个特定的环境。若以《以和为贵》隐喻2006年香港电影的现实,那这个好字就像没有剑气的梅花,差了点傲立雪中的神采。所以说张家辉在轿车里和古天乐的相视一笑,和最后丢掉古天乐的名片才是全片的亮点。张家辉通过自己的表演超越了环境,这就是坦然面对,这就是无悔。仔细看,张家辉的眼睛里有光,而古天乐的眼睛则黯淡一些。其实杜琪峰和银河印象放在90年代的大环境中是没问题的,但是放在2000后就会有点问题,这不单是产量和质量的问题,也是杜琪峰和吴宇森和林岭东之间的差距的问题。
..在拍啥呢?香港导演的小心思挺恶心的……
話事人请不要连桩,干两年落得清白自在就退是人的常识。谢谢合作。
没第一部好
再淡定的黑社会遇到人民公安就软了
剧情已经很程式化,开头说什么我都能知道要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