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哥伦比亚(亚洲)投资给星辉拍摄的第三部电影,也是第一部打上“星辉海外 制作”logo的非周星驰导演作品。
•《少林足球》是功夫+足球,《跳出去》就玩功夫+跳舞。
•笑料是非常周星驰式的,但就如《长江七号》般大都熟口熟面。
熟悉星爷作品的观众相信都会发现这点,不再赘述。
整部影片流露出浓浓的周式喜剧痕迹。
•周星驰电影中超自信的丑男陋女是少不了的,从《功夫》之后又加多了个恶死的包租婆。
《喜剧之王Ⅱ》星爷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凤姐呢?
•不仅笑料似曾相识,动作设计亦然。
例如袁祥仁和张雨绮吃饭时的筷子打斗戏《精武家庭》冯德伦就已经用过一次了。
•黄英华现在成了星爷的御用配乐师,也有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听听低沉的男音solo就知道了(自《暗战》始成滥觞)。
永远忘不了黄生一个人吃掉一桌子饭菜的雄姿。
•张雨绮的表演方式我不喜欢,也顶唔顺似杀猪叫的“山歌”。
结尾大家一边跳舞一边出rolling,不禁让人想起张艺谋大导演的年度巨作《三枪拍案惊奇》。
此片是完完全全模仿《舞出我人生》!
而且里面这些个跳舞的水平又烂!
演员的演技又差!
所以说这片子是又没点新意又差劲到极点了……垃圾片!
刚开始是同学推荐看的,彩凤的执着和自信让我很感动。
她对跳舞的热情给我很大的鼓舞呃...不太符合实际,用太多的巧合,现实生活不是总那么幸运的 ,不是有执着就可以的,不是努力了就有收获的比较喜欢后面的那段街舞,把街舞和功夫融合起来,最后一个动作看起来超嚣张的..呵呵不过,我觉得那段感情满假的..明明老板是个花花公子,后来突然变得那么专一...有一段,彩凤怀疑他有其他的女人,去他的寝室(看起来大概是宾馆之类的吧),听到老板对她的评价,蛮难听的,后来他妹又说他很爱她。
一个男人会把他爱的女人说得那么难听吗?
不太可能吧....有点乱了大概就这样了(我一直在纠结,彩凤的那个朋友,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啊...)
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上说出自己的想法。
紧张我还是很期待与莫文蔚分手后的冯德伦在圈子中的动态的,可以说是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去触碰《跳出去》这部电影。
但是它给我带来的,除了失望就是失望。
一。
剧本当我看到看了五个镜头就可以想到下一幕要发生什么的时候。
我不知道是我的专业技能变强了,还是编剧的情节太老套了。
此时我很想知道编剧要呈现给观众的到底是什么?
设置一个只知道傻笑的彩凤是戏剧,设置一个王老五帮到了穷困潦倒又对生活报以希望的灰姑娘,尔后不仅收获了事业又得到了爱情就是催人泪下的感人爱情故事,还是一个和《精武门》相似的姐妹篇或者是兄弟篇?我曾沉浸在《秋日传奇》中,曾感动在《布拉格之恋》中,也许你说这些都太文艺了。
我也曾在观看完《白银帝国》后,为郝蕾扮演的坚强女性而崇拜不已。
所以,艺术与非艺术都不是抓住观众的主要因素。
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编剧在设计人物的时候一定要将人物立体化。
一定要让观众在影片中找到一个所谓的自己。
好吧,你可以说这是个戏剧。
而我却不知笑何方?
笑何事?
二。
镜头其实老师口中的“动接动,静接静”并不是我所追求与崇拜的。
首先承认我个人崇拜的电影是西部影片。
美丽的景色和完美的旋律是抓住我的主要原因。
但我也喜欢很多小制作或者是新导演的镜头运用。
姜文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对天安门,对毛主席等镜头的推、拉、摇、移中,尽显了崇拜,景仰之情。
说到这,我十分不理解导演在影片前部分对公(母)鸡的特写是何等的用意?
ps:导演: 冯德伦。
监制:周星驰 编剧: 曾谨昌, 王芸, 冯德伦 想让我们如何的跳出去,或跳向何方?
本来以为是烂片一部,结果看到星辉和周星驰,一下来了兴趣。
片子的星驰痕迹不是一般的重,有的地方从张雨绮身上看到了《喜剧之王》的张柏芝身影,一瞬间觉得真的好美。
但是,毕竟不是星爷亲导的。
对音乐感到很失望,身为歌舞片,没想到做得这样差,选了五月天的《笑忘歌》还有《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雷人。
如果音乐再强一些,完全可以逆转。
故事不能再老套了,可以到冥王星了。
不过中间有些段落还是既感动又发笑,袖口当耳坠,呵呵。
故事很短,所以不算浪费时间。
可以一看。
也太令人觉得不踏实了,那段爱情,是爱情么?
感觉发展的速度太快,中间没有太多的过渡,我接受不了这点,但是也像童话故事那样给人很多美好的想象,毕竟这是喜剧。
这部电影的故事只属于周星驰,换了任何一种风格,在各种电影类型鱼龙混杂的当今,都会显得矫情而滥情,周星驰表面上将导筒交给冯德伦,但影片风格依旧保留周星驰电影中纯真的色彩。
一个简单的实现梦想的故事,终于能捕捉到其立身银幕的有价值一面。
演员选择上,美女加数以百计的丑男丑女组成对比审美(《唐伯虎点秋香》星爷就告诉我们这一点);主题传达上,一个人没有梦想,那他跟咸鱼有什么两样(《少林足球》的最经典台词之一);人物性格和关系上,两代人之间关于生命真谛的传承(《长江七号》的终极意义);情节设置上,一个身怀绝技的小人物走向辉煌(《功夫》里阿星的经历只是星爷众多角色的一朵浪花);加上各种各样的无厘头……剔除了这些,这部电影还有什么?
其实真的就没有什么了,周星驰的精神意念牢牢地掌控了这部电影,该精致的美术还是很精致,该搞笑的段落也基本没有放过,三年的制作周期加上陈冠希的离开,都丝毫不能将这种星爷强势的意味打散一分一毫,如果说硬要将“青春歌舞”片的概念强加在这部电影之上的话,那么这部影片将不及格——全片没有一处吟唱的段落,所有的舞蹈全都是情节的设定,最终结论,这是如假包换的周星驰作品。
尽管如此,《跳出去》依旧凭借着周星驰元素这袋肥沃而丰富的化肥维持着生命力,不论这是星爷的成功还是悲哀,至少但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看,一切是那样的“完整”,冯德伦几乎没有演而优则导那一类导演的稚嫩(可能是他已经拍摄了三部影片的缘故),他吸收运用周星驰元素的能力如此强大以致于本片和《长江七号》的可乐程度相差无几。
张雨绮的表演自然远不如一众奇丑无比的配角抢眼,但货真价实的练过街舞毕竟不同凡响,和那个丝毫不动声色就可以卖弄一万分风骚的唐露相比,这回的张雨绮花瓶指数降低了不少。
当然这部电影最大的可看性依然是在一些无厘头的桥段:抢凳子游戏时邓丽君唱起的《月亮代表我的心》,那个一直抠胸部的分不清男女的如花二代,以及那个永远拿着雨伞当作双截棍(周星驰的李小龙情结)的看门婆……不要去深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就像我们不用去怀疑《功夫》中阿星的如来神掌是否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一样,如果怀着一颗去看烂片心理准备的心情去看这个有着一个烂片名字的《跳出去》的话,大部分人都会满足的,至少在张雨绮走出的那个农村里,有不要钱的彩虹让你开心。
想想我曾经的梦想就会觉得现在的我是偏离太多了。
一直以来都想做一个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华就拥有很好的生活的人。
每天宅在家里,写写画画。
不一定要面对电脑,纸笔才是永远丢不掉的武器。
应该是小时候看的故事吧,赵树理在接受盘查时说的一句“靠笔杆子维生”一直都存在我的记忆里,并且把它当作是这世上最最潇洒的工作简介。
也许是那个时候埋下的根吧,我的梦想便是有一天也可以说出“我是靠笔杆子过活的”。
只是现在这个梦想已然渐行渐远。
因为我自知不具备足够养活自己的才华。
是的,我长大了,所以明白了向现实妥协。
这是多么悲哀。
想想一年还是两年前的自己,还有着无限的创作精力。
生活中没什么可烦恼的。
看到什么都想写下来。
博客一两天便更新。
这与现在的状态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害怕习惯慵懒的生活,又放不开脚步去奋斗和拼搏。
也许是因为我还不是一无所有,所以会如此地惧怕失败。
看着彩凤偷偷学习舞蹈,我便觉得那个曾经的自己又回来了。
久违的感觉居然觉得新鲜。
豆瓣上看大胡子很努力很努力地做音乐并且做的小有成就,才开始真正觉得羞愧。
大一的时候跟他聊天提起过我的烦恼和迷茫。
他的建议很现实,但是也并没有妥协的意思。
看到现在的他,我才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幼稚,找不到现实和梦想的界线,在两边徘徊无法前进。
那个时候的我听从了他的建议,但也只采纳了一半。
我亲手放纵着现实把我的梦想一点一点全都吞噬了。
在豆瓣音乐人看到他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我一步一步的走得多么愚蠢。
不过还好。
最近看到了这么多可以叫醒我的东西。
大胡子的乐队成就。
以及一部题材和内容都很没有新意的电影。
于是我安慰自己说我还年轻,还有机会可以把那些激情重新拾起,还有能力继续向着那个叫做梦想的庞然大物的毛茸茸的脚踝慢慢靠近。
现在每天早上跑步。
仅十分钟。
目标是达到标准体重。
可是每天关掉闹钟的时候还是想要睡下去。
闭上眼睛的瞬间便想到彩凤寄回家的录音带里放出的话。
“想要放弃很容易,但是坚持下去很难。
”这句叫醒了消沉的她的话,终于也惊醒了犹疑和不确定的我。
至少这一次的目标我不想再放弃了。
也许很难,但我会说服自己坚持。
这部电影不说话的部分还蛮好看的,乡村风景、街舞蒙太奇、抢凳子大战,甚至主角颜值、恋爱细节(影子、几个吻),都算养眼,艺术指导舞美这些都合格。
但这越发反衬剧情薄弱,电影全靠这些舞撑起来。
以下用作对比的都是我看过的片子,可能非拿经典做对比有点强求,但我其实无意分出所谓高下,只是想借此探知自己心目中好的歌舞励志爱情是什么样子。
看片量限制,有些例子甚至都不一定恰当,见谅。
一、歌舞歌舞撑场,我能想到一类是纯粹歌舞片,一类是glee、完美音调这种比赛形式。
跳出去里舞蹈主要有打工学舞、受辱斗舞、恋爱练舞、终极比赛这几段,拍的很炫很好看,是本片最大的亮点。
边打工边学舞那段编排的还不错,后期恋爱+排舞就显得散乱,虽然素材经过剪辑很有励志感,但更像广告片的效果,如果能把舞和剧情有机编排,观看效果会更好。
但根本原因还是剧情驱动不足导致,没法怪舞蹈。
肤浅的剧情哪里能求来有深度的舞蹈!
二、追梦主角是村姑,但不像跳出我天地英国80年代煤炭工人运动的时代背景,乡土成了搞笑噱头+功夫桃源。
乡村戏集中在开头,乡村歌舞团暖暖场就一笔带过(本来应该展示主角舞蹈的根源,但这段还拍的雷人不好看,张雨绮挑着扁担扭腰太雷人了),饭桌上筷子戏好看,引出主角会功夫,这也是她舞技的基础;重头戏抢凳子很搞笑,本可以表现主角想出城的激动,可惜并没有突出张雨绮的夸张表演,让她轻而易举拿到板凳,这样就模糊了重点,只剩搞笑而已了。
后面许愿也不是跟舞蹈有关的愿望。
主角并非为跳舞而进城,是为进城而进城。
到城市后,主角突然没有从农村到城市的冲击、乡村村姑到时尚舞者的真实过度,影片里的转变、痛苦,都很符合故事套路,但缺少生活气息,无法让人产生内心深处的认同。
出城后第一个桥段是整容帅哥吴彦祖出场,又是负责搞笑跟舞蹈无关。
之后主角立即被城市里舞蹈宣传片吸引,缺少一个寻找-找到的过程。
后面骗子部分倒是终于给了动机-参加舞蹈比赛。
男主出场夹在主角进宿舍闹剧小片段之间,时间还不一致。
让他更早跟女主交集会好一点。
进入正题之后电影好看很多,女主的舞蹈开始不那么雷人,变得有感染力。
舞蹈是什么?
生命力,情感抒发,对身体的控制。
女主生命力来自于乡村的劳动生活和纯朴热情的环境,自幼练就的一身功夫是身体基础,这其实可以是个很动人的故事。
可惜影片对女主舞技提升过程的处理虽然已经达到好看水平,但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仍有缺憾,招牌式的大笑也因此雷多于感动。
不过有一处,斗舞,很精彩,被嘲笑后的反抗与争胜心跟街舞的气质很契合。
三、爱情-最薄弱的环节造成追梦无力的罪魁祸首就是影片后段对灰姑娘套路的投降,编排按套路驱动,而不是靠新鲜而合理的故事驱动。
歌舞片里男女主人公一般是因歌因舞生情,而跳出去的男主太符号化,对他的背景性格塑造粗糙导致他爱上女主是那么模式化,吃饭买衣服误会妹妹这些大俗套。
不知道换演员事件有木有让剧情换血,如果男主也会跳舞可能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换个角度,励志片,再缩小范围到小鸡电影,女主是故事中心,男主是花瓶,其实可以围绕“追梦的舞者”做很多展开,那个没有天赋仍热爱跳舞的男白领就不错,女主单纯接受男主帮助可以免学费到此为止都可以。
但拜托编剧可不可以再努力一点点,让后面发展更精彩更走心呢?!
【驱动力可以是乡村城市的冲突与融合(例如可以让女主和之前嘲笑她的姑娘合作一段)、功夫本能的释放(但不要一口气全留最后交差)、甚至女主来跳段求偶舞都行啊!
不能指望村姑多深刻,让她为了爱情更主动一点也不错啊!!!!!!
(此刻感觉自己是天才=.=)】四、周星驰影子(借鉴木卫二影评)抢凳子、转变的宿舍管理员和男白领屌丝追梦气质五、next人家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够好看。
我想是因为编剧里木有dancer,dancer只是视觉工具吧。
把类型套路和真实舞者的人生好看地融合?
从故事出发。
走走心。
多动脑子。
舞蹈部分之外的配乐很一般。
也许是听惯了各种抖音流行歌,竟然觉得这云南山歌别有一番风味?
为什么给五星?
因为看到宿管阿姨和女主在雨中对话的场景,瞬间就想到周星驰对着海边大喊努力!
奋斗的场景,有一种打了鸡血又喝了毒鸡汤的矛盾。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要认清楚你自己。
看你满脚牛屎,又不肯在工厂脚踏实地,长得又不漂亮,有梦想那又怎样?
这种人多了去了。
这是小人物,生活在底层的悲哀。
失败了,整个世界都在告诉你,放弃吧,你不可能的,你看,她们也有梦想,最后不也安于现状?
有太多案例来证明了自己的不可能,却没有想过再坚持,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成功了。
也许是没有女主这样为了梦想不断坚持的个性,所以才觉得电影很好看!
励志!
不现实的是,总裁这么快就喜欢上还是清洁工的女主?
男主真的爱女主,为啥要说了女主是满脚牛屎的农家女生?
结局要是男主为了宣传度才和女主在一起,最后喜欢上默默努力的女主,我还比较好接受……结尾竟然是只解释了那个女生是男主妹妹?
然后happy ending?
拉倒吧~自家公众号~~【我们都要爱生活】我在等你喔
MC Jin的rap, 五月天的歌 邓丽君的背景音乐 吴彦祖客串 农夫友情出演 我以为冯德伦是玩意识流的 没想到竟是这么雷的一个片子 跳舞的男朋友我就接受唔到囖 但DJ絕對帥哭了 2012 08 22 HB 12A跟靜哥哥吃烏冬面宵夜看的
张雨绮悲剧了。。。。
吴彦祖在里面太惊艳了 哈哈 其他的,没多大意思
脑残片疗伤养神,张雨绮哈哈大笑还是蛮可爱的
Dream is a good thing
挺棒的片啊,为什么豆瓣的分这么低呢。。。故事结构很完整,张雨绮演的也不错。而且这种题材,最重要的就是观众相信,看这片的时候我是进去的,等看那个最近的 《热血街头》就完全是出去的,想进也进不去。这就立刻见分晓了。PS:结尾的歌是 欧阳靖的!!
为神马我觉得还不错 囧。。。
对白很老土情节在意想之内但是看了还是很欢乐。。。好久没这么傻笑了
张雨绮的胡须
电影本身亮点不多,结尾尤为仓促……拍摄过程本身太多波折,但是Stephen仍然坚持把它拍成,这份执著,值得敬礼。张雨绮……还是跳舞的时候比较有神采,念台词实在太令人感到痛苦了……其中居然出现了Mayday的笑忘歌……
烂~~~
难产的片儿 细节处却很有周星驰的味
好弱智的电影o(︶︿︶)o 唉
亮点是云南民歌,半男不女,舞,影子拉手,以及所有惨不忍睹的女配。张雨绮演过了吧傻不拉机的,耳背么说话那么大声,除了真正跳的几段,自己瞎扭时候简直是中风。。。
两颗星给冯德伦的鼓励。
当初知道没了陈冠希真是失望,看了片子,非常庆幸嗯嗯烂得不能再烂了,就吴彦祖那张帅脸、街舞、星探还有点小亮
好KUSO~~~
周星星自己来导会怎样?
请不要把我星爷拉下水,除徐克那几个人外,所谓的监制不过是开头几个蹭热度的字而已。
笑忘歌还是那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