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瓜

杀瓜,To Kill a Watermelon

主演:董勇,刘桦,胡明,李煜,曹曦文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杀瓜》剧照

杀瓜 剧照 NO.1杀瓜 剧照 NO.2杀瓜 剧照 NO.3杀瓜 剧照 NO.4杀瓜 剧照 NO.5杀瓜 剧照 NO.6杀瓜 剧照 NO.13杀瓜 剧照 NO.14杀瓜 剧照 NO.15杀瓜 剧照 NO.16杀瓜 剧照 NO.17杀瓜 剧照 NO.18杀瓜 剧照 NO.19杀瓜 剧照 NO.20

《杀瓜》长篇影评

 1 ) 导演变成自己想讽刺的那个“裂口瓜”

今天在厦门电影人创作的作品展映闭幕式上,坐在不像是给普通影迷准备的贵宾沙发椅上,如坐针毡地看完了这部“话剧”电影《杀瓜》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暗喻和讽刺是显然易见的,因为全程只用冗长的对白来推进情节(在无法用人与人的对话来表达的细节,比如天气很炎热,就上了一个瓜,开始拟人式的对话)的手法,就仿佛像高中的政治课上,生怕你听不明白,把一字一句都跟你讲清楚。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部电影放映后,在一个坐着数位大领导的场合下,在导演坦承自己采用了舞台式的,话剧式的拍摄手法之后,没有一个观众对电影有任何质疑,每个发言的观众都是溢美之词,没有哪怕一位观众对导演的手法有任何实质性的讨论(包括诸位电影家协会的领导们)。

导演也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个场合当成了自己的“瓜地”,用8毛钱一斤的废话回答观众无关痛痒的问题。

可以说,在这样的一个场合下导演变成了自己想讽刺的那个“裂口瓜”。

 2 ) 思想的一次洗礼

作为一名青年导演,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展示一连串的情节,包含了诸多的内容。

因为这些特性,不由自主让人坠入到话剧的场景之中,只是舞台更换为了一个瓜棚。

作为一名年轻导演,在电影中能够感受到一股锐气和稚气,将人与瓜进行暗喻,通过一个逃跑的“嫌疑犯”口中述说着野生瓜不裂口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个“老实保守”瓜农在思想上的一次洗礼,一段话犹如一粒种子,最终总是要生根发芽长为一个大树的。

影片的缺憾在于这种隐喻的表现形式掌握不够娴熟,显得十分生硬,观感差了许多。

一点小意外,片中提及的马巷和同安,倒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3 ) 杀个瓜哪有那么多事

没有艺术的命,患了艺术的病。

这样的一部作品,应该是个短片,幽默的有趣的那种,结果出来的是个呆瓜。

问题最大的倒是演员和美道化。

完全没有农民的质感出来。

你就是个瓜农,无知的像个解放前的农民,那也太夸张了点。

只会照搬原作的电影真够失败的。

不想过多评论。

这部电影应该当做主旋律电影在送文化下乡活动中放给农村的老百姓看。

在艺术圈里放映,是对电影艺术有害的。

 4 ) 没有小鲜肉和小小花的电影就不是好电影?

没有小鲜肉,也没有小鲜女。

没有卿卿我我,也没有靓丽的服化道。

这种片子看的就是内涵,和原著有些不太一样,也是无奈之举吧。

喜欢吃果切的年轻人又怎么对整个西瓜有好感呢?

换个鲜肉演不知是个什么感觉。

………………不过,刘桦和董永角色互换一下应该也不错,但也不太可能。

总之是个好片子!

 5 ) 以瓜喻人的成人寓言

冷门佳作,很纯粹很简单很乡土很基层的故事,淳朴厚道甚至显得“愚”的农民与另一个不盲从被逼得反抗的农民有了不同的结局,而他们都是好人,只不过不愿意逆来顺受的那个做了一件“坏事”而已。

更是在两个人物对于种瓜的探讨上隐喻了对于人的教育规训给人的成长可能造成的后果。

野生的瓜,自然造化的东西,少了这些个规矩,它不甜,但是也不会坏,反而是种的瓜可能裂口。

主人公无疑就是“幸运地”接受了社会意识到教化而没有裂口的好瓜,而买瓜人就是无法消化这自以为是的规则而裂口的瓜,这样的瓜希望的是自由生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某些人是被社会规训之后淘汰的裂口瓜,成了社会的“坏人”甚至罪人,而大部分人接受了这个社会的种种规则就成了被表扬的好人或普通人。

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悲剧,只不过一种是明知而另一种懵懂。

社会为了秩序稳定难免是需要一种意识形态来控制人的思维的,可是,我们需要自由生长的空间,也许最终我们不被社会主流认可,但我们仍然自在,不必成为他人棋局中的“弃子”。

 6 ) 由杀个瓜想到的

电影标题具有象征意义,具有多义性,同样也具有模糊性。

何谓“杀瓜”,在电影中,是当地农民的一种说法,杀一个瓜来吃,就是切一个瓜来吃。

杀瓜,可以简单是杀一个瓜来吃,也符合电影的背景。

“杀瓜”=傻瓜,电影塑造了陈草这个“傻瓜”式的人物,“傻瓜”一词,无疑带有褒义,他看似很傻,守着自己的瓜棚,不趋炎附势,拾金不昧,在电影中其他人,尤其是坐在车里的领导的对比和衬托下,这些品质就显得难能可贵。

杀瓜,这个“瓜”,还可是是人的代称。

特别惊喜的是,我小时候见过野生的西瓜,特别可爱的一个,还摘下来尝了尝,却发现根本不好吃。

但我发现,身边的人都没见过野生西瓜,似乎,我活在不一样的世界。

马上就是吃西瓜的季节了,现在吃的西瓜,具有了更多含义,心态也全然不同了。

小时候吃瓜,大口大口,尽量不让西瓜汁儿留下来。

没有冰箱,我们会把西瓜放在竹篮里,竹篮吊在井里,冰镇一上午,上午蝉鸣燥热之时,取出,一口甜蜜蜜甚至甜腻腻。

瓜籽就随地吐去,一只只蚂蚁爬过来搬运,或吸吮着西瓜汁,我就这么一边吃瓜,一边看蚂蚁搬运。

现在呢,西瓜切成一块一块,装在盒子里,用签子叉着吃,一口一口,再不是儿时味道了。

可是依旧很爱吃瓜。

由一部电影,引发观众的评论也好,回忆也好,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电影的成功。

电影淡淡的叙事方式,的确不同于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和叙事。

电影的一个缺陷在于,饰演陈草的演员演得很好,但,他的气质不像是一个农民,至少不像是一个传统农民,他更像一个“终南山隐士”,他的气质,还是带点知识分子的味道。

然而整体上,还是很欣赏这部电影的选角和演绎。

小说比电影的叙述更为平淡,小说带有元小说的元素。

小说的结局与电影的结局,完全是两种,都值得细细品味。

 7 ) 看看预告和结局

预告说被执行了,优酷上结局是态度良好释放了。

一种隐欲吧,不能拍的太现实,放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更不会有人去撑腰,人们都只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巴不得打起来我看戏,这就是普遍现象,没有办法解释,至少我没有办法解释,影片名字为杀瓜,线索就是瓜吧,其实不是,只有傻瓜才会这样想,只有傻瓜才会站出来,可现实到底是什么样的,用电影呈现出来,也会有人认为这是傻瓜电影。

建议先看剧后看预告,本影评纯属个人观点。

如有不适,划走就是。

 8 ) 傻瓜杀瓜

这部电影真的很经典,希望大家可以通过现象看本质,能看见真正讲的是什么,你是装睡的人还是一直没醒过呢?

希望这种电影多一点,叫醒那些沉睡的人,很值得让人深思,就像那个人说的:从来如此,便对吗?

我为着这个时代好像真的并不需要我们吗而沉思,希望有人可以为我解开其谜。

+一个惆怅小子的评论

 9 ) 豆瓣,一个装逼的软件罢了

看了些影评,感觉都一个比一个还会装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10 ) 中国式夏天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少有这种慢悠悠笃定自信的影调和节奏。

片名没有引起注意力,但是看见炎热村道旁边的瓜摊,不知为什么突然就想起以前看过的很多日本电影,反而生出一些好奇,沉住气想看看这中国农村的夏天究竟如何演绎。

剪接的有些突兀,刘对三纲五常的解释引起寂寞陈草(陈年的草根)的思索。

自己家的事情只能靠自己家想明白透彻以后,自己家去做。

最朴素的理总是在最平实的细节里。

《杀瓜》短评

有点意思,瓜农和逃犯的形象对比埋在了暗线,值得有点思考

6分钟前
  • 夏日的花花
  • 还行

挺有意思的,小品式的节奏,舞台剧的风格,观影过程丝毫不显无趣,且能带动随同人物去琢磨明喻暗讽,演员选的好啊。

11分钟前
  • 七海
  • 推荐

这个我应该是看过,虽然记忆有些模糊了。但是我还挺喜欢的。

12分钟前
  • 小草
  • 推荐

摄影太粗糙,转场生硬,寓意太直白反而失去了意义,安心做个卖瓜群众可好…

13分钟前
  • zolker
  • 较差

好电影

14分钟前
  • 女侠乌雪雪
  • 推荐

一个以乡下瓜棚为舞台的寓言故事,陈旧老套笨。用啰嗦重复(报纸上讲)和神叨自问(与西瓜头的对话),讲一瓜农由愚钝到抗争的意识觉醒。然而,从瓜农的台词腔调到夏天的炎热感觉,全是错的。让女记者冒出来对话“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更是大错特错。我从未见过如此假的老农,完全是凭空想象吧。

19分钟前
  • 木卫二
  • 很差

形式(话剧)上做了减法,内容(寓言)却做了加法,道理全都摆上台面。隐喻可以说是明喻了,生怕你不懂。手法也可以说是很陈旧了,完全没有视听。这片还不如拍成圆形画幅😬

2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阉割成这样了

25分钟前
  • 六斤
  • 较差

自以为是地表达政治隐喻,却直白露骨,没有电影的美感。剧本苍白无力,人物欠缺活力,看点就是导演终于拖拖拉拉的讲完了一个认真的故事

30分钟前
  • Mr沛的笔记
  • 较差

爹味十足,说教十足……

33分钟前
  • 左耳
  • 还行

150w的成本拍成这样可以了 但是真的很不注重细节 瓜棚里的电风扇从头到尾就没开过 想探讨的东西也比较浅显 剧情结构有点类似《求求你表扬我》

34分钟前
  • 比芭宝
  • 较差

充满舞台感的话剧式电影。看的我脑中只有一个疑问🤔️现在的杀人犯都已经这么博才多识了吗?

36分钟前
  • Camellia
  • 较差

味同嚼蜡

38分钟前
  • 珊瑚礁
  • 较差

电影不如解说精彩

40分钟前
  • 小哥
  • 还行

心性不能出问题,否则再好的生活都会裂口

44分钟前
  • Яανeη
  • 还行

野生瓜也好,裂口瓜也罢,不过是殊途同归。

48分钟前
  • 王绛绿
  • 还行

7分。一个寓言故事,场景非常单一,就是那个瓜棚,这样的好处在于节省成本。野生西瓜代表了一类不受世俗左右的保有纯真的人,容易受到外在的影响,别人给的思想不论好坏都全盘接收。仔细回味男主和村长以及罪犯的对话会有一定收获。另外说一句,影片中这些个西瓜都是沙的,我都不喜欢。

52分钟前
  • 大七
  • 推荐

电影完成度太差了,还有跳帧、重复、布景紊乱。给《杀瓜》一个好评,首先降低了电影之所以为电影的标准,而后又降低了批判之所以为批判的标准。导演远没有到了资金不足还非要拍一部长片才能表达自己思考的地步,这种矛盾是荒唐可笑的。把领导报菜名式的阅读书目罗列改成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原文节选朗诵,也并没有显得更高尚或者更正义。长片经费不足就拍短片,拍片经验不足就写文章,文章也写不好就敲敲键盘发条微博。但是本来只有发条微博的能力,偏偏要拍一部电影长片出来,这个账我是不买的。

54分钟前
  • 佑萨
  • 较差

分太低了,给拉一拉原色拍摄看着舒服,场景就一个,不过无所谓,演的不像瓜农,不过也还好了。其实村长演的蛮好

57分钟前
  • 霍真普洛兹
  • 力荐

《杀瓜》和《一个勺子》故事都很简单,道理也很朴素。

58分钟前
  • 浴佛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