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作品,相比前两部,可谓毫无新意。
如果《白蛇传》的剧情是传统项目,那应该进行得再快一些。
把水漫金山编排进去。
搞些什么小青相亲之类的无聊剧情,结果大决战松松垮垮,浪费了篇幅,整个电影都会垮的。
正常的系列电影,到第三部就是一个大节点了。
就是《指环王》,到第三部也应该有大手笔大交待了。
这么搞,第四部前景实在堪忧。
很多设计十分混乱,企划不疼不痒。
既然买了《千年等一回》那首歌的版权。
为什么放在字幕最最后的片尾。
插到电影里卖情怀也不算糟蹋钱啊?
追光动画可能前几部挣了点钱。
有人投资了。
到这里竟然处理得如此马虎,难以理解。
国产动画刚冒头几年就敢这么自毁长城了?
实在不可理喻。
我愿意给及格并不是因为这部动画及格,是我不愿意给国产动画打低分。
再这么干,公司危矣。
当我看完《白蛇:缘起》时,我说这部电影有风骨;当我看完《白蛇:青蛇劫起》时,我说这部电影虎头豹尾猪肚;这次我看完了《白蛇:浮生》,说实话,词穷了。
比起人物绣像来,还是这种市井百态更能体现影片的韵味是何种词才能表达比虎头豹尾更胜一层的表现呢?
《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故事。
曹操和杨修来到曹娥碑旁,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薹臼”八字。
曹问修:“解否?
”答:“解。
”曹说:“卿未可言,俟我思之。
”行三十里,曹才说:“吾已得。
”让杨修别先说自己的答案。
修:“黄绢,色丝,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于字为‘好’;薹臼,受五辛之器,于字为‘辞’。
所谓‘绝妙好辞’也!”曹操感叹:“吾才去卿乃三十里。
”绝、妙、好、辞,评价《白蛇:浮生》恰如其分。
而曹操那句评语“吾才去卿乃三十里”——我的才智差了你足足有三十里之外!
更是对《白蛇:浮生》最点题的一句评价——当这部影片上映时,它的艺术表现力、剧情张力、人物塑造、美学造诣、国学水平,还有情感表达上,都已经把以往的国漫电影拉开了足足三十里的距离。
毫不夸张地说,毫无瑕疵的一对璧人我认为《白蛇:浮生》为中国动画电影确立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高度并不是靠另辟蹊径的风格或者迎合某些市场某些档期某些群体的模式,而是真正依靠着更高的工业化水准,更高的电影艺术水平和创作者所包含的更强烈的情感来实现的。
我至今记得,看完片后,在向同事安利时,打字的手都在颤抖,写得话都语无伦次。
它就是有这种感染人到不能自己的魔力。
那么冷静下来后,仔细分析这部的电影在整个系列中,在中国动画电影领域的亮点,我总结成以下一句话。
像火一样炙热,像钢一样坚硬,像蒲公英一样轻灵。
它拥有一个灵魂,这灵魂像火一般炙热。
白蛇系列是追光全系列作品中,感情最炙热,也是感情要素在电影中分量最重的一个系列。
爱,这个字,我认为贯穿了从缘起到青蛇劫起、再到浮生的中心线索。
我们能看到许宣/许仙和白娘子跨越千年的爱恨交织,即使五百年已过,无数次的转世,他们还是找到了对方,走到了一起。
我们也能看到白蛇和青蛇,二人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这种感情其实在《白蛇:青蛇劫起》里,已经侧描展现给了观众们,也是一种爱情,同样相伴千年,同样一世一世的轮回,同样在寻找。
在《白蛇:缘起》片尾,白蛇回眸,找到了许仙,在《白蛇:青蛇劫起》片尾,青蛇回眸,找到了白蛇。
爱,是白蛇系列的主旋律。
而这种爱,不是凭空创造的。
电脑能够创造美轮美奂、以假乱真的画面,机器能创造人力所不能及的庞然大物。
那我们在小说、在漫画、音乐、图画、电影中感受到的那些最伟大的感情呢?
罗密欧与朱丽叶、紫霞仙子和至尊宝、陆焉识和冯婉瑜、皮埃尔和克莱门特老师、查理和弗兰克中校、布兰迪和图科和天使眼。
讲述原谅和疗伤的故事他们相互爱着、相互尊重、相互仇恨,在大银幕上我们的灵魂见证了无数震撼我们的情感。
机器和AI不配创造这些伟大的感情,只有拥有灵魂的人,才有可能去创造!
当影片结束后,导演、配音、编剧众人陆续上台,我忍不住感慨。
小小的身躯之内,一定是一个大大的灵魂,这灵魂散发出来的热、光、声响,在大银幕上,让观众晕眩、钟鸣,让观众的灵魂共振。
更可怕的是,这种精神内核的传承,并没有因为导演的变化而中段。
我可以看到,从缘起到浮生,带给我的感动、共鸣、滋味,是一样的。
所以,这个灵魂,不是在某一个导演身上的。
只能说,此时此刻,追光动画灵魂附体。
我很庆幸,和追光动画处于同一个时代,从小门神、猫与桃花源,到长安三万里、浮生,看着它的发展成长,看着一个厂牌生成了自己的灵魂。
追光的创作者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能够成为这么一家拥有耀眼灵魂得公司的一员而自豪。
这也是中国电影的幸运。
以前我说《白蛇:缘起》是有风骨的,现在应该改口了。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追光动画,有风骨,可称名士。
像钢一样坚硬。
《白蛇:浮生》所有的感情宣泄,都要依托镜头表现的途径。
在缘起和青蛇劫起里,水墨动画的镜头让大家眼前一亮,浓郁的中式山水画风格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缘起片尾西湖春色、断桥、伊人,一幅横卷山水彩绘展现在了观众眼前。
到了青蛇里,同样是横卷山水,却是给大家展现了西湖冬景。
在浮生中,给我们看的是西湖的夜景,不仅如此,由于背景上的变化,白蛇的故事已经从妖怪横生的晚唐乱世和末世朋克的残垣断壁,转换到了南宋时繁华的临安。
我们还能看到灯会、赛龙舟、看到笼罩在清晨薄雾中的临安小巷、看钱塘观潮。
细节上我们会发现影片了每一个故事点都发生在一个节气上如果说上一部作品还打出了水漫金山这个IMAX卖点的话,本作在更多的场景上,都能看作是一个非常满足IMAX等巨幕的宏伟场景——月下的西湖,近处月光洒在湖面,远处杭州城里灯火阑珊,一艘孤舟,一双玉人,浮在这幅画上。
导演得是多爱杭州西湖啊,部部离不开它翠山中一道白色的丝带,那是瀑布;高千尺的钱塘潮,人们在潮头,好一个弄潮儿;拾阶而上,仿佛有千万台阶的金山寺;过硬的技术、深厚的美学功底,让感情就像鱼入大海、鸟上青天,能够说出口,能够看得见。
像蒲公英一样轻灵。
在激情之外,创作者们是有思索的,这种思索,是在故事层面如何妥善地借鉴经典,以及在这个经典之上如何开创新意。
缘起和青蛇劫起,毫无疑问是原创故事,而在缘起的彩蛋里,当我们听到那一声“姐夫”,还有片尾响起的那首歌《前世今生》时,就应该能猜到,浮生的剧情和92年版《新白娘子传奇》有莫大关系。
果然,浮生完全借鉴了92版的重要剧情,最主要的便是维持了李公甫这个姐夫的人物,以及老鼠精投毒的剧情。
一方面李公甫即作为92版的重要人物登场,同时也继承了缘起中许宣的狗肚兜转世这个设定,另一方面,老鼠精这个剧情是初期最能体现青蛇白蛇威力的重要分支剧情。
李捕头和小青的关系,如果看过第一部的,放到一起前后呼应,会增加更多的笑点而在借鉴的同时,影片对从古至今以来对白蛇故事最具争议的一个问题上大刀阔斧的做了改编——许仙的形象我们素知的许仙,软弱、偏听偏信、在关键时刻抛弃了自己的妻子。
而在本作中,许仙的形象得到了逆天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造型上的,他依旧是文弱书生,而是由内而外的灵魂.许仙的性格,坚强善良,虽然不善拒绝,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无论自己是否有胜算,他仍然冲向了强大的法海,他在最后用生命保护了自己的妻子。
许仙,纯爷们儿而这牺牲的一刻,与缘起中许宣最后的牺牲,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还是前世那个许宣,拯救了白娘子的许宣,这一世,依旧是他来救自己的爱人!
另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本片最灵动的一幕便是设计了一场戏中戏,在影片中上演了一出西厢记。
我特意查了查资料,在南宋时期临安,的确流行着《西厢记诸宫调》这种说唱形式的内容,的确是可考证的。
这出戏中戏,充分运用了光、特效、杂耍的要素,在动画电影特有的画面表现力的加持下,我们看到了一场光怪陆离却又不失国风的光影秀。
同时戏中戏放在本片中,也有话外话的作用,不少台词都在映射台下白娘子和许仙的关系。
同时这一段的剧情,也强化了宝青坊一众妖怪在系列中的重量。
宝青坊和宝青坊主这个设定,完全可以脱离白蛇系列,在新神话、新神榜等等系列中都可以出现,然后把整个世界观融合在一起说起宝青坊这个狐妖,之前两部的作品里都有很重要的剧情彩蛋交代,而这部里的片尾彩蛋就没有提及了,不知道是否是后续剧情线被放弃了?
从追光的历史看,早期的《猫与桃花源》和《小门神》,希望用展示顶级技术力的手段来吸引观众,但是没有成功,真正让他们开窍的,恰恰是《白蛇:缘起》。
从这部电影开始,追光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正确途径,即要用更强烈更成人化的情感,用具有浓烈传统元素的故事主题,辅以国内顶级的技术,来实现中国人独树一帜的,可以比肩皮克斯的技术和想法。
现在,追光的动画,我都稳稳坐到最后,为了看最后的最后彩蛋。
下一步追光作品的名字出现时,那种兴奋,已经可以和漫威最后的彩蛋带来的感觉媲美了。
未来可期。
剧中宝青坊主排的那一出戏,我觉得似乎就是她的过去,我知道是参考了西厢记,但那最后冒出的巨大佛陀像这无疑不是故事中该有的,说是暗喻白蛇故事也有些不合适。
所以应该是坊主也恋上了一个人,这个人来头巨大,甚至引得了佛祖阻挠,所以她看小白和许仙二人相恋就像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故多次相助;而坊主也应该有些来头,看其掏出的那个炉子能直接到昆仑山就知道了,那可是昆仑山!
西王母的地盘,就这么水灵灵的去了。
这里再斗胆猜一下,彩蛋是仙鹤童子迷路了,那等这二位童子回山跟那西王母这么一说,这西王母能不知道是这狐狸搞鬼?
然后再引出前尘往事。。。
然后回过来说说这一部:其实如果想更好的接第二部青蛇,故事又要维持原版大纲,却又想加些新花样,那么,安排小青从未来穿越回来是最好的,可惜院线电影好像不能搞穿越的?
国漫崛起了又崛起,大浪淘沙,最终锁定成为整个行业的中流砥柱的厂牌似乎就是追光。
从早期偏低幼的《小门神》开始做民俗故事新编,到《白蛇》系列的经典奇幻故事改编,再到《新神榜》对古风和朋克的结合,以及国漫前辈从未有过的尝试《长安三万里》以最能唤起中国观众集体意识的文人墨客为主角书写传奇。
但在我看来,追光的成功越来越难以让我感到对国漫的希望,反而在追光逐渐聚集起更多的资源,制作起更宏大的项目后,追光的作品既与动画无关,也与电影无关是基本可以盖棺定论的。
《白蛇:浮生》算是各个维度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它即是《白蛇》系列故事版图的最后一块拼图(第一阶段),也是追光展现自己的视觉创造力与工业水准的炫技巅峰。
也正是因为它的这两种特质,让这部电影完全沦为了一坨堆砌着过时审美、透露着资源过剩、体现着庸人掌握话语权的工业废墟。
从追光建厂以来就不断被诟病的剧作维度上讲,本作依然由我们的老朋友,当老板优则编的王微老师撰写剧本。
王微老师的自信和自恋在全行业大概只有陈思诚可以比拟,纵使天下观众皆诟病我才不配位,我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坚守岗位。
这样的“坚持”之后最大的背书大概就是每部电影成功的票房表现,即便支持电影的粉丝也会遗憾地提到剧作欠佳的问题,但商人作为第一title的王微老师从结果的角度出发,显然并不会认为自己的高度参与带给了作品什么伤害。
当然,这次王微老师承担的编剧工作和以往稍有变化,追光的前作虽然都有经典IP打底,但是故事相对来说都有一定的原创成分。
《白蛇:浮生》则是完全照搬了所有人所了解的《白蛇传》的故事,王微在其中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添加废戏、蠢戏、垃圾时间的工作。
例如宝青坊主香炉里的德云社仙鹤这种典型模仿好莱坞动画塑造蠢萌、丑萌形象的废戏,就是王微老师为经典故事带来的“现代气息”。
再例如姐夫给小青安排相亲,甚至安排法海和小青相亲这样的挑战经典人设边界的戏,也是在以另一种丑态追赶同人文这种二次元次生文化里的时髦。
但王微老师偷懒的好处是,这也让故事整体上除了陈旧、无聊、乏味、重复以外很难再有指摘之处。
这大概就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编剧手法,“大隐隐于市”式的编剧手法,编了又像没编,所有核心的内容都是前人的,所有的废话文学都是自己强加的,乍一看倒很难说本子烂,但要论这样的本子在21世纪被拿出来作为一部A级大片的底子有什么意义,那也没有。
但我们有时也常说很多经典老片常看常新,百看不厌,《白蛇:浮生》上映前叶童与赵雅芝合唱《千年等一回》的预热MV也赚得了所有人的感动,那为什么王微新编的老《白蛇传》本子会如此不堪入目呢?
这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完完全全丢掉了所有的人物,这一整个系列都给人一种“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么”的既视感,忙了一整,三个主要人物的形象都没立起来。
到了《白蛇:浮生》需要反复催泪了,观众都没和任何一个人物建立情感关联,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白蛇这个人本身应该是旧时代反抗精神的象征,她为了追逐自己所爱的事物,对抗人间和妖界两面的秩序。
但片中的白蛇却往往是一副与世无争、岁月静好,无所屌谓的状态。
所有的危机事件发生她都是一种无奈接受、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俨然没有全年的蛇精,在不为人知的方面,依靠自己的坚韧撑起这个三口之家的感觉。
相比于白蛇,青蛇以一种超雄的姿态战斗了三部,看起来倒是更反叛一些。
而且她不仅不羁于任何人为她定下的规则,对于姐姐似乎还始终有着别样的情感,这人设复杂度还真是让人难以分清谁是主角。
但也许是因为《青蛇:劫起》的失败,追光放弃为小青加过多的戏,她又回到了第一部中白蛇许仙旁的电灯泡的定位。
许仙就更不用说了,系列中的许仙始终是一个巨大的“胖猫”,典型的男频文自我感动式人设,美弱惨、破碎感、背后付出无人问,自我牺牲催人泪的套路化设计,看似“妈生丈夫”,实则空洞无比。
尤其是许宣和许仙严格意义上并非同一人,是一个无数次投胎转世的逻辑,这就导致人设更加碎片化,失去了统一性,影片又没什么给他的书写空间,就只能沦为一个被全世界捉弄后被王微献祭掉的小舔狗。
(神话版《抓娃娃》)
在此前提下,《白蛇:浮生》的故事便不可能精彩,现在本身就是一个流行强设定、高概念的时代,本片的概念是几百年前的,人设的空洞无物的,表达是废话文学的,想找出看点比找出法海的头发都难。
所以,我们着重来谈一谈追光动画在这一作中最想秀的肌肉——视觉效果。
好的一点是,和《新神榜》那样四处缝合、融梗的畸形产物相比,《白蛇》忠实于中式审美,也完全忠实于时代氛围,整体依然在国风范畴内。
但风格本身,尤其是国风这种已经无数次认为被彻底玩透,甚至已经开始烂大街,被各种尬蹭的风格,要想作为一种核心的视觉外观出彩,需要创作者自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作为加持,为它打开新的可能性。
而本作是完全没做到的。
本片也有了可以像好莱坞大厂动画一样的一场时长非常长的纯炫技视听体验戏——宝青坊唱戏。
但无论是戏里的机关、动作设计,还是戏外为这场戏设置的奇观、美学体验,都是相当1.0,会被网上同赛道的太太轻松碾压的水准。
最起码,看过点映近两周后,我已经完全无法想起此处任何一个细节。
而且据我观看追光动画的所有作品观察所得,他们厂牌向来不擅长对怪力乱神向的事物进行具象化呈现,大部分能玩的转的元素还是偏物质现实复原向的,但是他们又一直操作神话题材,这就有了明显的长短板错位。
这也导致为什么在一个《白蛇传》的故事里,美术风格秀的时刻放在了一场完全无关紧要的唱戏的戏上,而不是斗法、打斗等离故事核心更近的戏上。
宝青坊主的那些机关道、花灯、烟火的呈现折射出的想象力水准都非常基础,真的很难突破少年宫儿童画班的教学大纲,但这就是追光唯一擅长的板块,像对于神鬼妖魔的技能、仙境、战斗方式的设计,大部分画师一直以来都是束手无策的。
因此,这部电影干脆放弃了第三幕的高潮战斗,自我阉割成了一个预告电影,放弃拍摄了青白蛇和法海的终极决战。
美其名曰《青蛇:劫起》里有了,但众所周知,《青蛇》中对这场戏的展现无论是时长还是场面,都是过家家级别的。
所以,承认自己技术里的不足,想象力的匮乏,惰性心理的作祟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
因为追光的逃避,便让影片所有的重场动作戏仅有斩草蛇、摘仙草和最终与法海的简短战斗三场。
在这些戏之间,当然还有捉鼠妖等等微量的、简短的动作场面,但来回过招基本都不超过3招,略过不计了。
斩草蛇和摘仙草这都是王微为了抻时长硬加的废戏,不仅删去也可以保证故事完整,而且在视觉效果上也毫无建树。
草蛇这场戏逻辑上可能想展示一个由柳叶组成的巨型蟒蛇造成的密恐审美、巨物恐惧,以及反映出的画面细节度之高,但这又是一场夜戏,显然又有节省成本之嫌。
而且整场戏的节奏、情绪和落点都各有各的荒腔走板,姐夫在其中的出现带来了一种《熊出没》质感,让观感严重偏离了故事基调。
最终轻而易举的化解,显然也是肚子里根本没两滴墨的王微黔驴技穷、不知所措了,干脆断崖式收场了事。
瀑布边和法海的战斗也根本没有什么值得拆解之处,最简单的问题是,一整部电影拍了2个半小时,连白蛇完整的变形过程和细节都不敢展示,又能指望它在视觉层面有什么破与立呢?
法海这个形象明明大有可为,无论是三种形态转换的坐骑,还是他本身的带有宗教性质的技能,都应该单开出多场戏来展示可能性、奇观。
但本片通通没有,反而是把法海作为一个“没头脑与不高兴”中的后者,当做一个捧哏角色消费了半天。
最宏大的一场对法海法力的展示就是复制粘贴成的金钟罩,要多蠢有多蠢,2024年还觉得这样的场景塑造能造成压迫感,建议画师从学龄前儿童绘本开始拜读学习。
上文也提到,小青在本作中继续沦为白蛇的挂件,小白和许仙play的一环,这也导致她基本没有什么动作戏的展现,这个纯武斗、刺客向的角色戏份的不足,让电影本就惨淡的动作场面雪上加霜,彻底没有可以发挥的窗口。
在去年暑期的同一时期,陈思诚麾下的巨制《消失的她》横空出世,横扫电影市场,影片结尾母凭子贵的表意引起了大量观众的不适,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今时今日《白蛇:浮生》亦有相同的设置。
白蛇的怀孕情节出现除去追光这家厂牌向来对于女性的刻板化描绘的成分作祟以外,戏外的原因也昭然若揭,追光一直想要打造自己的电影宇宙,而像漫威制作二代目复仇者的项目一样,追光宇宙也需要二代目白蛇——一个寄托着整个厂牌希望的男宝。
戏里白蛇的孕身让姐夫和小青充满怜爱,让许仙坚定了赴死的决心,让法海面临了道德困境,还企图让观众为之落泪。
但想必很多观众在得知白蛇怀孕时的第一反应都是,赶紧让许仙给做个无痛人流,免得决战时成为负担。
说母凭子贵,但又何谓母凭子贵,电影中白蛇因为腹中胎儿有了感情、人设的buff,但戏外《白蛇:浮生》作为经典《白蛇传》产下的子,是虎母无犬子,还是橘生淮北则为枳呢?
显然是后者。
所以,既然追光在现实中都无法让自己电影的亲妈因为自己的新编之作重新扬眉吐气,焕发新的活力,反而一副暮气沉沉、奄奄一息的过时面貌,戏内想要传递“母凭子贵”的贼心便也作罢吧。
这一次,国漫并非从沉寂中崛起,而是把经典作品的尸骨从泥土中崛起,扒出它们的骨架,披挂在自己身上做奋勇状,仿佛此刻真的可以与经典意念合一,横扫天下了。
这一部开头,小白说:无论他在世间何处,是何模样,我都要找到他,因为——我记得。
你记得个der啊😆,你记得。
白蛇缘起开头在第一部《白蛇缘起》开头就有这么一段,小白丧失记忆,修炼不能突破,小青把簪子给到小白才让她恢复记忆,然后应该是接这一部开头小白飞到山上说“我记得”的台词。
我请问呢,可笑不,你记得啥啊大姐😆
第21922024年,喜爱爱情奇幻爱情电影《白蛇:浮生》看来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不知道,是自己越来越挑剔了,还是追光飘了,真的是分不清啊。
故事总是需要传承与改编,咱们现在看的经典故事,也是经历过无数的迭代,就算是当时的新白娘子传奇,也是加了个新字,故事和形式上创新的很多,才成为了经典,之前的几部作品,不管是从捕蛇者说改编,还是比较朋克的小青骑摩托啥的也都不是不能接受,但是还真没想到,真真的是四平八稳的给我重新来一遍新白娘子传奇的前半段主线呗,特别违和的就是,改了奇怪的地方,原来投毒的好像是蛤蟆精吧,人家报仇也是有前因的,这里来个老鼠精。。
还有敢和天敌这么硬碰硬的呢,躲都来不及才是正常吧。
还有个槽点就是许仙,这个路人建模真的够够的,还没法海帅气呢,也可能为了和第一部衔接吧,缺点也顺便都继承下来了呢。
反正是原来已改编出圈的这点优点,都还回去了,就像如果【黑神话悟空】和西游记剧情一模一样,那可能真的就卖不出那么多销量了。
哎。
烦死了。
狐狸的戏份还真的多,他们还是知道,谁是人气角色的,但是这明摆着的问题,就明摆着呢?
是他们也逃不掉吗?
(斜眼)---我是求稳的分界线---推荐指数:两颗星:云一般的效果,泥一样的剧本。
这都是好听的。
七夕那天,老婆孩子回西安了,早上送行回来,安顿好老父亲,忙里偷闲,去看了场《白蛇.浮生》,就写篇影评吧。
追光的白蛇系列,我已经连续追了三部,也都在影院首映看完。
每次看完都回味无穷。
从缘起联动《捕蛇者说》到修罗城,再到这一部的《西厢记》编剧的想象力值得称赞。
但正当颅内高潮等着水漫金山的那一刻,全剧终了,伴随着彩蛋里 2025 年上映的《若兰寺》。
和青蛇劫起开头的水漫金山和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剧情部分接上了。
今天这篇影评,我不想太多剧透。
那么就结合七夕爱情主题,聊聊佛学吧。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句话出自明代的书籍《增广贤文》,原文是:“一日夫妻,百世姻缘。
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但我首次听到这句却是在儿时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歌中。
而清代的《义妖传》中也有这两句话。
白蛇传的故事相传宋代就有了,但比较完整的记录下来的是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但冯梦龙的这一章的观点主要是警示人们不要贪淫好色。
显然在冯的观点很符合封建礼教,和影片中的法海所代表的立场完全契合。
而所谓的歌颂爱情,那显然是后世加进去的。
《白蛇传》也因此和与《孟姜女》《牛郎织女》《梁祝》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
《白蛇.浮生》里有句台词,青蛇问:“姐姐 这人间走了一回,可值得?
”,白蛇回答“管他值不值得,记得就好”。
就光凭这组对话,我觉得就比法海更懂佛学。
什么是佛学?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到底悟出了什么。
佛学说白了就四个字:缘起,性空。
当法海还在以相取人,非要搞什么人妖殊途的阶级斗争时候。
妖精早就已经悟透了轮回的本质。
入世即出世,色即是空。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首诗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作品。
诗的大意是:曾经担忧过多的情感会损害修行,想要入山修行又怕和美丽的女子分别。
这世间哪里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能够既不辜负如来(佛法),又不辜负心中的她(爱情)。
这首诗反映了仓央嘉措在面对宗教责任(如来)和个人情感(卿)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他作为宗教领袖,有着修行佛法的使命和责任,但同时也有着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这种内心的冲突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仓央嘉措应该是懂得什么叫做“人间走一趟,管他值不值,记得就好”的。
所以他一生留下来很多诗歌,至真至情。
同样在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中一样也把世间安得双全法的难题给了至尊宝,但至尊宝最终选择了不负如来而负了紫霞。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苦吧: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你不曾经历又怎么会懂得,不曾懂得又哪会记得。
记忆伴随着业障,成了执念,决定着万物的生老病死。
有舍必有得,当白娘子选择不要“值得”而要“记得”的时候,记得也就成了她的业障。
这段在《青蛇劫起》里那个骨笛里也有提到。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下,我最喜欢的仓央嘉措的另一首诗作《那一世》,祝大家七夕快乐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完)
救命啊这是什么现代恐怖婚恋故事。
以及追光的美术真的是国漫巅峰。
宝青坊的戏中戏舞台场景变幻和夜访宝青坊借法宝的多个宝物戏还有法海的金毛吼等超酷超视觉震撼的法术,又富想象力又玄妙,不得不说是概念美术的神。
然后接下来谈谈剧情为什么我觉得是现代恐怖婚恋故事:1.白娘子为了和许仙在一起不得不收起法力,扮做虚弱妇人。
只有她弱了,才能和许仙相配。
而以前的白蛇可是比青蛇还要厉害的多的姐姐,和许仙在一起却变得软弱无能。
和潇洒肆意的小青比起来,忍气吞声低眉顺眼的模样,直观一对比,真的太恐怖了。
2.白娘子为了许仙,自愿为他奉献供养他实现他的梦想。
小青看不下去帮助白娘子,却被她指责多生事端,转头继续和许仙和和美美。
自己做血包就算了,靠近她的姐妹也变成了奉献她这个小家的血包,然后小青为他俩的事跑前跑后,最后也被他俩牵连。
而且小白为了许仙忙前忙后的时候,动不动就消失不见,小青就得四处去找姐姐,好可怜。
小青就姐姐这么一个依靠,但小白明知道去金山寺最后会怎样,还是带着孩子离开了小青,为了和许仙团圆去金山寺上门送死。
小青舍不得她一个人送死,只好跟着她去,唉。
所以说为什么单女不和婚女玩呢。
3.最后白娘子现出原形让许仙选,许仙被她吓得后退,她失望离去,然后许仙说了几句甜言蜜语山盟海誓,她就心软回头了。
回头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她好美好强啊,这么强的妖,竟然就因为几句甜言蜜语就回头去找那么弱那么无能的一个普通男人,我觉得她好没出息啊,就好不理解啊。
可这偏偏又是很多现代婚姻的缩影。
很多很聪明强势的女人为了一点情绪价值就嫁给一个既没有能力保护她反过来还需要她保护照顾的男人。
俗称给人当妈。
偏偏还很普遍。
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那种比较有少年感的男人身上 。
(虽然但是,额,绝大多数男人...其实都是这种...(防喷护罩.jpg))4.然后就是白娘子在自己真身暴露被村民惧怕家被毁掉然后还重伤好不容易被小青救回情况那么糟糕的情况下怀孕了...(我没感觉到一点欣喜我只感觉绝望)然后这种情况下被法海关起来的许仙被小青救回她身边,许仙还搂着她神神叨叨说我们的孩子什么什么的表达做父亲的惊喜(那一刻我整个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真的,太恐怖了,恐怖得我狂抓自己胳膊。
)感觉好像有了孩子她就不得不留下来一样,感觉好像她从此就完全成为了被他牵制的存在,他们就生命相连了一样,到哪好像都和他有斩不断的关系走不掉了一样。
(啊啊啊啊真的太恐怖了。
我在屏幕前狂翻白眼)真的就是全片最最最最最恐怖的一个瞬间。
5.然后就是许仙快死了被法海救走带回去,白娘子和小青两蛇抚养孩子长大。
(真的这不就是丧偶式家庭孩子大部分时间都交由女人们独自抚养的缩影嘛。
古代传说诚不欺我。
)6.还有就是许仙真的不是那个许宣了。
白娘子不愿承认自欺欺人而已。
其实很多闪回的瞬间她的犹疑和哀伤已经说明一切。
人都是会变的。
她和他当时是相爱过,但缘分结束就是结束了。
现在的人并不是当时的人。
她只是留恋当时的那些瞬间而已。
所谓的爱情,此世却成了牺牲和报恩。
(虽然这种物是人非的轮回转世情缘的确有凄美的地方在,但建议现实生活中好孩子不要学。
)PS:最后一点碎碎念:其实小青和法海还挺好磕的,许仙和白娘子嘛,我觉得除非他俩性转一下,变成许医仙和白蛇公子才比较好磕,不然我真的磕不下去,完全无法代入白娘子,这谁敢代入啊真的,和《抓娃娃》里的小孩一样不敢代入的中式恐怖故事d(ŐдŐ๑)。
不过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个人觉得这两对(假如法海和小青也算一对的话?)算是现代男女关系的两种模式吧。
后者更普遍一些。
不过感觉女性不管在哪种关系下都不好过。
还是做自由自在的小青最舒服了。
追光,看在你们请来叶童和赵雅芝老师份上,白蛇浮生这片我不忍心给骂太狠,直接说观感。
看完《新白娘子传奇》30周年演唱会没多久,再看《白蛇:浮生》,实在叫人火大!
作为白蛇传这个大IP的粉丝,本篇观后感偏主观,不敢奢望有很多人理解,但我真的很久没有这么想骂一部电影的冲动。
追光,新白、央白都给你打好样了,你完全照抄,或者完全魔改,都不至于拍成这个德行。
《白蛇:浮生》对许仙的人物塑造,让我怀疑编剧到底有没有看懂白蛇传,有没有尝试理解过许仙这个人物的变迁?
我接受不了一个在法海面前这么怂的许仙。
叶童版跟法海一向据理力争,哪怕出家都能把法海干无语;潘粤明版直接在觉悟上碾压法海,直接把法海干破防了;哪怕吴兴国版的渣男许仙被法海抓走的时候,都敢说“我贪恋红尘我乐意”的狂言。
也许有人会说,浮生版许仙都敢给法海针灸硬刚,不可否认,许仙扎针那一下,确实挺勇的,但许仙人物弧光也就此彻底崩塌。
许仙在对白娘子毫无疑心的情况下,看到白娘子现出原形,仅犹豫几秒钟,就决定帮助娘子,阻止法海捉妖。
编剧,你不会觉得这样会显得许仙很深情吧?
这连基本人性都不符合,只会显得这样的感情很草率。
主流几版白蛇传影视剧,许仙不是早有怀疑,就是早知道娘子是妖,所以才能在真相彻底揭穿的那一刻,勇敢地选择帮助娘子。
“怕你是真的,但爱你、贪恋你也是真的。
”这才是人性。
最降智的是,许仙明知道法海制服白娘子的外挂就是那个金钵里的金毛吼,他费劲巴拉地把金毛吼封印在金钵里,然后他干了什么?
他去了金山寺,把金钵还给了法海,并恳求法海放过小白、小青。
然后许仙就被法海抓起来,关进了金山寺。
就这么说吧,不论是叶童版、潘粤明版还是吴兴国版的许仙,有凑巧去的,有被骗去的,有被抓去的,就是没有自投罗网的。
许仙但凡带着被封印的金钵交给小白小青处理,她俩最后都不至于被法海压着打。
这剧情相当于什么呢?
有歹徒拿枪把你老婆打伤了,你好不容易把枪夺了拆了,不赶紧找老婆,保护她,反而去找歹徒还枪,然后还恳求歹徒放过你老婆。
这难道不是最窝囊的一版许仙吗?
可笑的是,《白蛇:浮生》编剧为了体现许仙的不窝囊,让许仙用针灸暂时封印法海的法术,让小狐狸送装备,许仙有了一件专门克制法海的玉笛,那威力比青白二人加起来都强。
编剧你给许仙这么强的“战力”,突出一个什么?
突出他个神魂俱灭,为爱自毁?
最无语的是,编剧好像为了突出“许仙”的高光,严重弱化小白的战力表现。
都第三部了,小白好歹是千年大妖,战力表现不是被吊打就是碾压,毫无千年大妖风范,法术表现还没小青亮眼,打斗戏的运镜、调度、法术设计完全不如第一部惊艳,小白两场跟法海对决的重头戏,还不如第一部跟小道童精彩。
结果这版许仙“威力”这么强的前提下,最终扭转败局的是小白肚子里的许仕林,救走小白的是小青。
就这人设,是怎么好意思营销#许仙退出窝囊赛道# 这个话题的?
许仙这个人物,在《新白娘子传奇》、《青蛇》、央视《白蛇传》等几部主流影视剧中,就没窝囊过,好吗?
许仙是凡人,他只是弱,但不是懦弱。
一个人妖之恋的故事,不仅荣登“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已经够魔幻了。
而在它近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以话本、歌谣、小说、戏曲、弹词、电视剧、电影、动漫、舞蹈等各种形式被我们所熟知过后,竟然还能在2024年骗取我数张纸巾的眼泪,究竟是为什么?
看完电影后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IMAX效果下的《白蛇:浮生》,视觉效果更令人惊艳。
角色皮肤质感栩栩如生,各种南宋美食令人垂涎欲滴,那一块飞起来的东坡肉,大概会在我脑海里萦绕许久。
而二十四节气的运用不仅让时间线更有实感,还赋予了时间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追光这次在故事框架上保留了传统,但改编了不少细节,且改得合情合理,给故事增添了几丝新意,我玩味许久,觉得这部影片比起前作,的确进步许多。
不仅仅是画面上的进步,还延续了前传的诸多细节,各方面也更加成熟,且能引发许多延展性的思考,比如,这几个我看完后思索良久的话题:荷尔蒙褪去后,才有真正的爱情年轻时看什么都是爱情,荷尔蒙褪去,才能看到世界更多真相,或许更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许仙和白娘子之间是公认的浪漫爱情故事。
但这一版的爱情最打动我的,不是郎才女貌、郎情妾意,而是承诺和陪伴的决心。
他们俩之间,从来都不是荷尔蒙冲动引起的一见钟情。
即便许仙初见白娘子时的惊艳,也是前世积累的因缘所致:“这娘子好生面熟”。
而白娘子,从一开始便是抱着“再续前缘”的心态而来,这也让她所有的“牺牲”行为都变得合理化:荷尔蒙无法抵御生活中的油盐酱醋和大难临头的是非大考,但对于一个重情重义的生命而言,一诺,便足以抵抗这世间任何考验。
这就是为什么许仙和白娘子那重复了好几次的婚誓如此慎重、庄严、且催泪。
在如今这个婚姻就是一纸9块钱的形式契约、为了多买一套房都可以随时解约的时代,这部影片让我们重新思考“誓言”的意义。
(别误会,我不是在抨击大家对于婚姻的态度。
我觉得婚姻作为一个形式并不重要,但大家要谨慎对待自己立下的誓言。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非常鼓励情侣七夕去看这部影片:)每个人都有一个被拯救的梦想在看到结局之前,我内心其实还曾涌上一丝丝嘲讽:创造出这个故事的人,大抵和写出《聊斋志异》的蒲松龄等文人一样,内心都有着一个被拯救的梦想。
忘掉性别,不论男女,谁不想天降美貌奇人,既能照顾我的生活,又能拯救我于水火,还对我忠贞不二、矢志不灭?
不然,为何“霸道(女)总裁爱上我”这样的故事能够一直畅销?
但这样的“拯救天使”是不会无缘无故降落在你家的。
通常,故事都是从你种下的一个善因开启。
那故事中原本一无所有的人还能拥有什么呢?
唯有“善良”这个品质而已。
好在这一版故事没有走向男主只因为“善良”就能拥有一切的底层幻想。
许仙在一次次考验下急速成长,并在每一个十字路口都做出了跟随本心的抉择,最终从一个懦弱胆小的男孩成长为一名敢于站在妻儿面前遮挡暴风骤雨的男子汉。
自此,这段爱情才算真正得到了双向奔赴。
这也让这个版本比民间传说中那些狼心狗肺的书生高出了好些个段位。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关于妖类与巫术的传说,一直流传于世界各地。
非洲的巫术信仰简直就贯穿当地人的生活,任何不幸都可以与巫术联系在一起。
而欧洲中世纪浩浩荡荡的猎巫行动更是烧死了数十万普通民众,其中,又以女性居多。
在中国,大家不仅乐于讲述这些鬼神巫怪的故事,在清朝,还曾爆发过一场堪称中国版猎巫的“叫魂”事件(参见孔飞力著《叫魂》)。
目前在该领域我自己看到过的研究中,《巫师:一部恐惧史》应该是一本集大成之作,在该书中,作者罗纳德·赫顿教授认为,巫妖是一个被想象和被杀戮的对象,“数千年来承载着人类深层恐惧的投射”。
这个深层恐惧,就是“自古以来在应对随机偶然性的时候,人类往往会手足无措”。
面对那些无法被控制的天灾人祸,人类只有将其归因于某种神秘力量,才能让自己心安。
比如,影片中的瘟疫,就需要由鼠妖来承担这个罪责。
而一般在需要有人承担罪责的时候,无依无靠、来历不明的外来者通常就成了一号怀疑对象。
这或许是部落时代的心理遗留。
即便如白娘子这样从未伤害过他人、还一直在行善助人的存在,一旦被发现“非我族类”,也会瞬间失去周围人的信任,沦为过街老鼠。
在这个版本的改编中,许仙和李公甫的反应成为了与大众的对照。
生命与生命之间,建立连接的是相处时的点点滴滴,而不是所谓的是非大义。
你来自于哪个族群,并不影响我们之间已经建立的深情厚谊。
这不仅呼应了片首白娘子说的“我要找到你,不论你是何模样”,也更加符合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观。
浮生千万变,你我共此时这一集的主题定为“浮生”,在故事的延展上也的的确确是沿着这条主题线展开的。
不知道年轻人看着如何,我这个老阿姨是觉得蛮感慨的。
“浮生”这样的概念,虽然如今连小屁孩都会讲,但的确要活得越久领悟才越深刻。
由白蛇来演绎,就非常立得住。
毕竟都活了一千多年、沧海桑田都见过了,的确是有底气只求过程不求结果了。
白蛇的目的从一开始就非常纯粹:报恩,陪许仙百年后就回去与小青继续修仙。
所以她在这人间没有任何其他欲求。
既然起终点都已确定,剩下的无非也就是享受这段旅程。
这是非常符合佛教甚至当下年轻人精神状态的价值观,人生的终点就是死亡,聚的终点就是散(当然散的终点又是聚),既然如此,就无须强求结果,过好当下每一刻,珍惜眼前人,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这样听起来十分老生常谈的概念,好在追光踏踏实实落在了每一个细节上,从而让“浮生”不悬浮:那二十四个热闹纷呈的传统节气,那一盘盘垂涎欲滴的美食,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甚至痛失爱巢的小鸟),那作为结盟标志的“结发仪式”……每一个,都是这“浮生”的点点微光,赋予了生命尽管越过山丘无人等待、却依然值得翻山越岭的意义。
所以,最后回答一下开头的问题:这样一个披着浪漫爱情外衣的故事,在千年流转中,逐渐成为了一个能够承载各个时代审美和价值观的容器,并且在流变中,人物性格不断演变,故事情节愈发丰富,这就是经典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它能够一代又一代地赢得观众的感动与眼泪的原因。
感谢追光,不负经典。
6.1/10怎么会这么无聊啊!新瓶装旧酒,拍的还是那套我们再熟不过的故事,甚至还拍的索然无味。白素贞人设上是个恋爱脑,没有自我,给相公还债,给相公开药店,冒险为相公采药,给相公生孩子,脑袋里只有她那相公许仙。
“惊鸿一现瞥红颜,烙印心间一千年。西湖岸边多传说,人蛇再续前世缘。”
《白蛇2:青蛇劫起》的聰明之處,是跳過了講過太多次的許白故事,並且跳出窠臼,註入了令人拍案叫絕的朋克美學與搖滾精神。誰知道這一次還是又老調重彈了,並且也沒講出新意來,許仙真的就是許宣,為什麼不能是小白愛錯了人呢?從係列的第一部至今五年,技術進步還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無論是金毛吼的幼態,還是過多的喜劇元素,都時不時讓人眉頭一皺。《長安三萬裡》或許只是一場意外,王微只要編劇署名本名,好像就寫不出好故事。
啥玩意啊,浪费两小时
别人都在进步,你在退步。
配乐和作画不错,但剧情有不少槽点,首先我一直想不通,千年的蛇妖为什么干不过修行几十年的和尚,什么佛法高深啊,还不是肉体凡胎?又不是菩萨罗汉佛祖亲临,时间的力量哪有那么容易跨越?法海想见小青,直接上楼不就好了,特地安排换衣服去相亲的戏,这硬凑CP也太尬了吧?宝青坊主的立场很迷,你说她身为妖要帮小白吧,那她又让许仙用命来换,你说她是生意人吧,可这次帮小白采仙草又没收报酬,而且她的修为这么高,为啥就盯着许仙那一点精气不放?法海能轻松压制千年蛇妖,却挡不住许仙一个凡人的一根针,这转折也太生硬了吧?而且许仙作为凡人能徒手把有金毛吼的金钵按住就离谱,这法器是纸糊的吗?后面拿着金钵去找法海像话吗?嫌小白死得不够快吗?这时候难道不是把法器藏起来然后去找小白吗?水漫金山没拍,倒是拍了几个和尚冲浪,导演真有你的
49.8,withCC。无甚新意,人类爱情连阶级都难以跨越,跨物种实属人兽恋变体,仅存于人类文艺作品幻想罢了,修炼千百年拥有法力多好,干嘛非得做人,报恩干嘛非得以身相许,也别原形吓人,要是长得丑且看许仙/白蛇爱不爱,动作戏与奇幻想象力尚有几分延续前俩作,开场白许“偶遇”结缘戏开倍速尬得想离场,漫画般浮夸的人物表演制造生硬的笑点,国风更适配二维动画,坐不住的小孩家长管不了不想管就别来看,干扰别人观影非常没教养,动画片不是低幼特供,
主创们辛苦了。宝青戏坊那段,用动画呈现中国戏曲的唱念做打、生旦净丑、戏班子机关设置的巧夺天工,绝对是高光!吹口烟,把小白送进异次元世界的设计很有想象力。但是故事很传统很经典,人物动机也没有什么新的想法,有些乏味。喜人奇妙夜的白蛇前传,天真稚气的白蛇,待姐姐小红走后,捡了只青蛇取名小青,倒更有嚼头。
许仙的爱终于拿的出手了!
旧故事,为啥看得还这么生气了。许仙说“永远”的时候,我又对男人的“永远”应激了。
第三部回归经典叙事,在原版大框架的前提下,进行小范围的形式创新。鼠妖、金毛犼、由肚兜转世而来的李公甫、捧哏逗哏双鹤童子,以及依旧热衷做生意的宝青坊坊主。动作视效直接升至顶格,而由西湖、金山寺等地勾连而出的江南景色,亦赏心悦目。最后主题还是扣回了普世的人间大爱,在影片结尾,小青问小白:这人间走了一回可值得?小白回答:管什么值不值得,记得,就可以。
中段往后开始精彩,尤其是宝青坊主出场那段杭剧戏,宝青坊主的两次交易,真的蛮惊艳的~大战后青白一起照顾宝宝,我说你俩就这样在一起吧!btw 什么时候出宝青坊主的番外啊,求求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白蛇传》,本片之于现在的孩子,恰如当年《新白娘子传奇》之于我,只是《新白娘子传奇》高度太高难以超越~
「法海要完成KPI,所以全程 “我不听我不听”,只要是妖就得除,只有文曲星这等级别的下凡投胎转世的才能把原先的KPI给对冲掉」笑死。
重生之我的娘子是白蛇。这是追光“白蛇”三部曲的终章,在剧情上衔接的是第一部《白蛇:缘起》,虽然整体剧情主线是遵从原著的,但是在支线剧情和小的人物上,还是有一些创意点的,比如法海和他法器、许仙的捕头姐夫,甚至宝青坊主这个原创角色在整个故事里也显得相得益彰,她的作用甚至让许仙重情义的形象更加丰满。这部电影也让整个白蛇系列的故事更加完整,不少人却会觉得这是在毫无意义地重复经典,但从各方面亮点来看并非如此。而且,这不愧是经典故事,不管多少年过去再看,还是能让人热泪盈眶。
《缘起》东方爱情魔幻,《劫起》废土朋克大女主,《浮生》来到小夫妻种田文,传统文化很美,东方浪漫很绝。小白在狐狸那炉子里斗法白鹤片段惊艳全文,在如此难的命题作文里,他们依然能突破想象力。
嗯…?人物造型确实有点普通…
平平淡淡才是真,可是观众又不喜清淡,于是强行制造矛盾,如鲠在喉。
看得我心脏病都出来了......等了整整三年,终究还是错付了。追光啊,你们第二部不都颠覆过一次了吗,为什么,为什么不肯再颠覆个一次啊......洗手作妇,不施法术也是为了男人,取回朱钗,重拾法术也是为了男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给男人还钱,拯救男人,甚至最后本该属于她们的大战法海的高光时刻,都要千方百计地让这个犹豫、懦弱、无能的男人最后挽救局面,真的别太爱男了!!!这样的故事我们看了两千年了,为什么都二十一世纪了,我们还要接受这种为了男人抛弃自己的价值。真是苦了我的青儿了,这一部里美出新高度,但终究沦为不被爱的工具人。我终于知道我为什么特别爱第二部了,因为许仙白素贞这对狗男女大部分时间都不在。
摒弃了第二部古今结合的创意,重拾起对经典的改编,且这部应该是最接近白蛇传原著的一部。不得不感慨追光动画的建模和背景还在进化,江南本就很美适合做动画,所以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