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贝末日

Pompeii,庞贝末日: 天火焚城(港),庞贝(台)

主演:基特·哈灵顿,艾米莉·布朗宁,基弗·萨瑟兰,阿德沃尔·阿吉纽依-艾格拜吉,凯瑞-安·莫斯,杰瑞德·哈里斯,萨沙·罗伊茨,杰西卡·卢卡斯,乔·平格,库里·格拉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德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庞贝末日》剧照

庞贝末日 剧照 NO.1庞贝末日 剧照 NO.2庞贝末日 剧照 NO.3庞贝末日 剧照 NO.4庞贝末日 剧照 NO.5庞贝末日 剧照 NO.6庞贝末日 剧照 NO.13庞贝末日 剧照 NO.14庞贝末日 剧照 NO.15庞贝末日 剧照 NO.16庞贝末日 剧照 NO.17庞贝末日 剧照 NO.18庞贝末日 剧照 NO.19庞贝末日 剧照 NO.20

《庞贝末日》剧情介绍

庞贝末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古罗马时代,位于庞贝古城的维苏威火山濒临爆发的边缘,再过不久,整座庞贝古城就要在瞬间化为一片废墟,被永久的埋没在史册之中。迈洛(基特·哈灵顿 Kit Harington 饰)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和家人,被卖到富贵人家成为了奴隶斗士,一位名叫卡西亚(艾米莉·布朗宁 Emily Browning 饰)的贵族小姐出现在了他的生命里,尽管地位悬殊,但迈洛还是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 遗憾的是,卡西亚已经有了婚约,她即将被迫嫁给腐败昏庸的参议员柯福思(基弗·萨瑟兰 Kiefer Sutherland 饰)。火山爆发了,幸存的迈洛决定重返一片火海的城市,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救出他的心上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极限高飞靠脸老师侦察记神探小红帽秘谍夫妻杀手阿一奥赛罗高个夜魔绝美之城幸运逻辑索妮哭泣的女人铁警神犬吸血鬼生活第一季魔境仙踪魔物娘的同居日常神的晚餐孤岛风云面具我的野蛮同学甜蜜地狱之家黑暗深渊六人晚餐翻开叹异抄女子无畏第一季特赦1959异能者海的沉默圣诞多美好

《庞贝末日》长篇影评

 1 ) 向赴死者致敬

还不错,看到评分吓一跳,看了发现没有想象中来的差。

节奏上非常赶,剧情似乎有点像一个半剧情纪录片《亚特兰蒂斯的沉没》,后者讲述的是锡拉古城被火山吞没的灾难史。

同样插入地位悬殊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与之不同的是本片对自然和神力的描述更为用力。

比起锡拉岛剧情中女主在男主协助下逃出生天的奇迹,庞贝以一切尘归尘土归土,让火山碎屑流掩埋爱恨情仇的全部。

很有意思的是,米洛与阿提卡斯有一段对话,前者称遇见自己的仇家是神的安排,而后者则认为总有一天神会让他与死去的家人团聚。

庞贝火山的喷发是不是另类的两种愿望同时满足……不过,男女主的爱情主线的确草率,最后米洛让出马匹的对白也实在太有泰坦尼克号的既视感,反而显得败笔。

窃以为这段情爱反而带着一种商业片的妥协,实际上无论阿提卡斯,米洛,凯希亚,三者的人物主题实为自由。

米洛的自由最为隐喻,他自小失去父母,族人遭遇诛杀,一路浴血厮杀,成日被关押于暗无天日的角斗场。

但并非米洛除却复仇之恨,便再无七情六欲。

剧情特意安排了其与马匹的特殊关系,正是他身上自由符号的具现化。

与黑人不同,他的自由是晦涩的,易折的,他的自由在于不驯服的野性。

这种不羁可以让他解脱重伤的马匹,让他一次又一次从屠杀中活下来,可以让他叫嚣面对议员,对他的身份嗤之以鼻。

因为他的自由并非在于【活】,而是实现自我意志以后的洒脱,是向死和毁灭性的。

正是这种毁灭,拒绝的刚性,串联了凯希亚的自由观。

她的自由与米洛骨子里的不羁不驯形成共鸣,起点正来自于米洛对受伤马匹的救治。

女仆认为杀死马儿是残忍的,但城主女儿无疑赞同这种做法,正如她的所作所为——从罗马逃婚归家,在角斗场为保下父母与米洛答应议员的求婚。

她的自由是一种带着逃避,退让,但绝不妥协的毁灭。

如果说米洛是气势汹汹的毁灭者,而凯希亚则是一个为自由可以接纳死亡的被毁灭者。

在米洛杀死马匹的刹那,凯希亚共情的是马儿的痛苦,因此也承认了米洛是会为解脱其痛苦而来的刽子手。

也正因为如此,在影片结尾才有米洛让出马匹给凯希亚,但她却拒绝逃命选择拥吻这唯一命中注定知己的场景。

就像她知道马儿注定无法活下去,所以她听从米洛压住了它的前腿,这一吻的前后呼应耐人寻味。

最后则是阿提卡斯,他是反复提起自由,呼唤自由,也渴求自由的人。

很有趣的是,阿提卡斯完全是米洛的镜面。

他的身世,境遇,几乎与米洛如出一辙,但阿提卡斯时时刻刻向往的是【活】的希望。

即时到最后,面对滚滚而来的碎屑流和逃无可逃的绝境,阿提卡斯也不曾低头。

正如他告诉米洛斗士的死亡应当是前胸流血,正如他临死前咆哮着向赴死者致敬,向自己终于获得的自由身致敬一般。

尽管在剧情的前中期,阿提卡斯提起过他的家人,也向往神安排之下的团圆。

但正所谓人之将死……假如阿提卡斯已经接受命运安排的必死之命,为冥界的团聚而无可奈何,那么他兴许会低下他不曾垂落的头颅。

毫无疑问,他的选择是站着,并走向烈火之中。

庞贝的毁灭对他而言是一种强制力,但永不可能将他毕生的信条动摇。

 2 ) 意外了

庞贝末日 (2014)6.32014 / 加拿大 德国 美国 / 动作 爱情 冒险 灾难 / 保罗·安德森 / 基特·哈灵顿 艾米莉·布朗宁

凯尔特人!

😃😃😃😃😃😃😃😃😃😃😃😃😃😃😃😃😃😃😃😃😃😃😃😃😃😃😃😃😃😃😃😃😃😃😃😃😃😃😃😃😃😃😃😃😃😃😃😃😃😃😃😃😃😃😃😃😃😃😃😃😃😃😃😃😃😃😃😃😃😃😃😃😃😃😃😃😃😃😃😃😃😃😃😃😃😃😃😃😃😃😃😃😃😃😃😃😃😃😃😃😃😃😃😃😃😃😃😃😃😃😃😃😃😃😃😃😃😃😃😃😃😃😃😃😃😃😃😃😃😃😃😃😃😃😃😃😃😃😃😃😃😃😃😃😃😃😃😃😃😃😃😃😃😃😃😃😃😃😃😃😃

 3 ) 末法时代的爱情

特效和演技就不再说了,简单说一下影片的主题和思想——男女主角最终永远的在一起了,但都死了,我想这应是最合理的结局!

他俩经过努力和抗争得到了自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他们故意没有逃离灾难,而是坦然面对接受“神的洗礼”。

我想这一举止是合乎那个年代思想信念的——轻荣重义!

哪怕三五分钟的温存也胜过了人间无数,这便是爱情的真谛和意义吧。

两人若幸运的逃脱灾难,他们也难逃国王的迫害和世人的责难——他毕竟只是奴隶,他俩生活的那个时代容不下他俩这样的爱情,所以选择“死亡”是最好的方式和结果,令人荡气回肠,心生向往,尤其在今天这个缺失信仰和人生信念的末法时代,这样爱情犹如德山棒喝,尽管只是电光火石,但还是有人看见了。

 4 ) 首先,这是一部爱情片

想看灾难片的出门右转,谢谢!

看了一圈豆瓣评论,发现大家都在纠结点他们看《泰坦尼克》时完全不会纠结的问题....对此表示理解不能....这两部片子(在此声明强调的仅仅是类型,没有其他任何要一较高低的意思,以免过于抬举本片...)其实是同一种类型的,我相信没什么人会把《泰坦尼克》扔进纯灾难片的范畴?

我承认现在的电影各种元素交杂,但最终区分爱情片和灾难片这两种类型电影还是有标准的:以生存为最终目的的,这是灾难片;以成就爱情为最终目的的,比如典型的为了爱情放弃生命,这就是爱情片。

所以你懂得,如果你是奔着灾难片和逻辑进电影院的.....选择看这片丫不是给自己添堵么?!

至于冲着宣泄情绪去的,反正我是挺感动,尤其是最后......QAQ

 5 ) 没有那么差

作为一部商业片还是可以的,缺点是剧情比较常规,类似泰坦尼克号的公主和平民的爱情故事。

作为历史上有名城市,火山喷发灭城的灾难,给电影增添了一种悲剧氛围。

优点是动作戏挺燃的,特别是决斗场里的男主反杀戏份,是全剧亮点了。

特效不错,火山喷发时的场景挺真实壮观的,还有海啸特效都还不错。

 6 ) 我以自由之身而死

很震撼,冠军最后死时所说“我以自由之身而死”大概是这部电影里面最触动我的了,这就是高喊自由平等的罗马吗?

奴隶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或者几乎都没有过错、罪恶,就要过着厮杀的生活,被人观乐,我痛恨这种行径,被称为奴隶的人一生所追求的不过是别人人生的起点,要感叹命运之神不公平么?

罗马历史和法律我了解不多,可我也知道它的自由只是针对罗马的成年男性公民,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有残酷,残酷的不是法律,法律是人定的,残酷是,有些人自己制定了法律约束别人,又恣意妄为冠冕堂皇的违反它。

第一次让我对肌肉男有了改观,肌肉男不会粗鲁,不会无礼,他们仍然有一颗细腻温暖的心,不知道用莫逆之交来形容冠军与男主的情义是不是合适,也不是我这个什么都没经历过得人可以体会的,那应该是一直惺惺相惜卓越生命的联系。

里面爱情的情节我不想多说,可是,作为一名女孩子谁不向往一份真真实实的爱情呢,与其他无关,只与你我有关,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可是却要真真切切。

 7 ) 《庞贝末日 烈火焚城》:生命无常,且行且珍惜

历经一千多年的庞贝古城确实存在,它是昔日古罗马辉煌的见证。

谁也不会想到,一场剧烈的火山喷发将这城尘封了一千多年,直到18世纪,该城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电影以此为背景,讲述了奴隶雪诺与一位白富美相识、相知、相爱,并在火山爆发中,接吻死去的故事。

情节比较简单,加上酷炫的特效和剪辑,确实让人觉得挺浪漫的。

但里面的一些情节是经不起推敲的,而且庞贝城被毁这一沉重的事实,经过该电影演绎,竟多了一层奇幻的色彩。

对于一个不了解古城背景的人来说,他可能会认为这会是导演的虚构。

庞贝城是个非常好的电影题材(绝不逊色于泰坦尼克号事故),但导演的眼界有些狭窄,过多拘泥于个人情爱,而忽视了毁灭背后深层的意味,使电影显得有些头重脚轻。

不过,我还是想还说一下这部电影的优点。

首先,整个片子的画面和特效做得十分精致。

电影的开头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写杀戮,这种陌生化的处理方式很吸引人。

另外奴隶之间的对战场面拍得也相当精彩,当然其中的套路我们能猜到,男主技压群雄同时一身腱子肉刷爆全场。

马是个贯穿全剧的线索,男主是马族人,因为马摔倒男主遇到女主,因小地震男主去安抚女主的马,两人骑马飞奔并结下情缘,结尾两人共骑一马从熊熊烈焰中出逃(没有逃出)……故事虽有些套路化,可马这条线索,使电影形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一大亮点。

下面吐槽几句。

电影开头有大片之感,但跟爱情的主基调似乎没多大关系。

男主和女主第一次相遇这段觉得奇怪,两分钟的戏一个奴隶便俘获了公主的芳心,是不是有些突兀?为什么不安排他们在童年见一面?一言不会就开打。

大多的矛盾都里通过打打杀杀来解决,让人有种看拳击比赛的感觉。

说来就来的地震有些虚假。

对比《唐山大地震》《杀生》,它们要展现地震,前期表现得相当隐晦,这种含蓄正暗示着大事临头。

该电影却将火山喷发的前兆表现得大张旗鼓,而且城里人全然不在意。

那个黑老哥说他对这种情况早已司空见惯了——这相当于说这火山爆发前没有特别的征兆。

说实话,在电影里我不信。

电影的高潮是男主正在奋力搏杀,这时火山突然爆发了。

山崩地裂,地动山摇。

所有人都在逃跑,这时几个人为了恩怨还在打打杀杀(自身难保了还这样?)。

男主逃出后,又跑回去找马当坐骑来逃生,好不容易弄到了马,结果马不堪负重摔倒了(回去找来的马不能用),走投无路的男主女主相拥在一起,以最后一吻消失在到烈焰之中……最大的收获是重新认识了这座消失了一千多年的城。

世事无常,孩子,老人,男人,女人,贵族,奴隶,几千个生灵瞬间凝固在这巨大的雕塑群里,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让人唏嘘不已。

如今,这座古城重见天日,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以不同的姿态走向了死亡,他们每个人都很惨,然而毫无办法。

生命无常,假如明天的你将永远离开人世,今天的你会做些什么呢?你会有多少的遗憾呢?

朋友,也许时间不多了,望君且行且珍惜吧。

 8 ) 电玩导演的灾难之路

文/梦见乌鸦8月15日,国内上映一部叫做《庞贝末日》的电影,灾难片,3D,也许有人知道,也有人不了解,先知会一声,电影暂时放在一旁,来说说电影的导演保罗·安德森。

对这个家伙,个人有着特殊的情绪,跟自己当年的看片经历有关,之前国内公映的《生化危机》系列和《三个火枪手》的时候就想说说他,但那两片都没写评论,正好借着《庞贝末日》的公映,连带电影一块说了,拽闲咧子,而且俺胡说八道的时候有跑题的爱好,扯着扯着就找不到边了。。。。

话说当年还是VCD,小弟上学时期,早已培养起对电影的兴趣,尤其是科幻电影,期间有两部电影印象极深,其一是《魔宫帝国》,小时候在电视上一期介绍外国电影栏目中看过该片的片段和预告片,魔幻打斗相当唬人,而且是《真人快打》的电影版,恰好后者是我和小伙伴在街机厅里狂撸的一款游戏,随即就入了迷,时隔多年后在朋友家的VCD中偶然发现这片(当时该片自己一直没有淘到碟),随着《魔宫帝国》现在看上去有些粗糙,但在当时那真的看得不亦乐乎,其中快节奏的电子乐BGM至今记忆犹新,童年时候的追求这一点是不可磨灭的。

另一部就是《黑洞表面》,当时偶然入手该片的盗版碟,还翻译成《撕裂地平线》,同样有着童年的记忆,而且特殊的地方在于,当时新房子刚装修后,离上学的地方比较近,就一个人住,没什么家具,除了床之外就我最爱的电视和VCD机(大家可以随意联想),《撕裂地平线》是我第一次一个人独自在深夜看得恐怖片,当时并不知道这片恐怖元素多一些,看片时那种惊心动魄、随时想关掉但又欲罢不能的感觉记忆犹新,诸多原因导致这部电影至今是我最爱的科幻片之一。

还有一部电影,后来的《兵人》,该片印象没有前两部深刻,但电影出现的时候正值VCD市场火爆之时,这部场面很炫设定很酷的电影是我拿来招待小伙伴的首选之一,后来该碟流传到学校,不知怎么成了抢手货,各个班到处传看,甚至连我们物理老师都借走了,记得我拿到学校不少碟,包括《勇闯夺命岛》、《哥斯拉》、《空中监狱》这些的更好看的,但就《兵人》最火,原因是什么我到现在也不知道。

以上两部作品,外加《兵人》在我学生时期的电影兴趣拓展往事里占有很大的空间,这些片子不一定好,但就因为太特殊了,不亚于那些经典佳作对我的影响,后来一查,仨片都是一个导演,保罗安德森,可想而知,怎有不成为粉丝的道理。

所以也关注下导演的小传。

保罗·安德森,英国人,出生于纽卡斯尔的一个小镇,这位当导演属于白手起家,因为他家祖上挖八代也找不出一个搞文艺的,从事影视乃是保罗个人兴趣,用现在的话来说,山沟里的飞出个凤凰。

保罗影视学院毕业后拍起了广告,处女作是一个肥皂广告,有兴趣的可以上YouTube找找,随后几条广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便拍摄了一部小成本电影《疯狂追缉令》,后来恶补了下这片,典型的英式痞子片,节奏很快,效果还行,而且主演是当时的小鲜肉裘德·洛。

该片拍摄于1994年,那时他还在英国,1995年他就拍了一部好莱坞电影《魔宫帝国》,至于他怎么叩开好莱坞大门,期间有一块空白,我也不知道,没有深究。

《魔宫帝国》在95年票房7000万,位列年度第20位,这对新导演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电子乐+动作的拍摄模式当时在好莱坞很新鲜。

随后的《黑洞表面》和《兵人》在好莱坞应该是票房惨败,但其塑造的科幻风格在科幻迷中的口碑还是很强的,而且根据《兵人》改编的游戏在当时的市场上火得一塌糊涂,也奠定了其“电玩导演”的称号。

俺是《生化危机》游戏的死忠粉丝,当时听说电影版由他改编来说,简直爽的不行。

其实《生化危机》电影也没有多失望,只能是中规中矩,记得当时一篇访谈,保罗在拍摄之前的访谈是曾说,自己没玩过《生化危机》,因为不喜欢僵尸,电影与游戏不一样,听这么一说,我就知道电影要坏菜,果不其然。

从电影的角度,《生化危机》其实拍得不错,但作为游戏迷,就凭他往里加入一个毫不相干的原创角色爱丽丝就让很多粉丝不会买账。

个人由于是保罗的粉丝,对《生化危机》持保留态度,甚至还有点小激动。

我最喜欢的是第二集,也是很多游戏迷最喜欢的一集,可惜不是他拍的。

随后就是《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又是我最喜欢的类型,片子我喜欢,但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把异形拍成了PG-13级,完全没有《异形》电影那种孤寂、恐怖和工业质感,但作为异形粉,只能爱屋及乌了,至此感觉这个导演已经没有刚出道时的那种劲头了。

正当俺对他逐渐失去兴趣的时候,一部《死亡飞车》又把我拉了回来,这种又暴力又爽的片子正是我喜欢的类型。

真正让我由粉传路人是随后的故事,原因很简单,是他把米拉乔沃维奇泡到手之后,从“电玩导演”变成了“媳妇迷”。

从《生化危机3》开始(这片也不是他导演的,只是编剧),这位就加快开始追捧老婆的步骤。

只要有米拉在的片子,就完全影响到了电影的协调性,如果说《生化危机》是米拉的独角戏,压缩了其他角色的出场时间这一点情有可原。

但《三个火枪手》的问题就太突出了。

原本这部根据大仲马小说改编的电影融入19实际幻想主义和蒸汽朋克的元素,艺术指导超赞,但正是因为媳妇迷的缘故破坏了电影的整体,大量米拉的慢镜头和pose占据了大量空间,让这部拥有华丽视觉的电影变得相当拖沓。

而这种问题到了《生化危机5》中达到了顶峰,看过的自然明白。

这种夫妻店的经营模式不是不好,只是保罗有点过于为自己的妻子营造个人秀,当年那个新锐、暴力、令人热血贲张的科幻导演如今早已看不见了。

说来也奇怪,自从当年因个人经历对保罗安德森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我喜欢哪个他拍哪个,真人快打、生化危机、异形、铁血战士这些让他拍了遍,前些日子有传言这位要拍《恶魔城》,俺当时差点蹦起来,又是我喜欢的游戏,有的拍自然好爽,但问题是保罗自从《生化危机1》之后几部片子没一个让我满意的,加上她媳妇迷的属性,总不能让贝尔蒙特变成女的吧(《恶魔城》里贝尔蒙特家族里还真有个女主角,忘了哪代了。。。

)然后有了这部《庞贝末日》,如何评价这部电影,个人认为保罗安德森在过于推销自己妻子之后,也许意识到了物极必反的缘故,难免引起观众反感,因此《庞贝》末日选择让妻子休息,自己重回电玩导演的行列,虽然历史故事跟电玩没什么关系,但庞贝的拍摄方式还是按照以前那么来的,最终成片感觉保罗找回了一些当年的状态。

保罗安德森的电影几乎陪伴我成长起来的,对他的导演特点和优缺点也有了一些宏观的看法,对此在《庞贝末日》中可以反映出来。

首先,保罗是一个很会玩画面的导演,这种画面感又不像扎克施耐德那样极致的突出,又不像迈克尔贝那样狂轰滥炸,毕竟都是拍广告出身,他属于注重视觉为电影本身服务的那一类。

比如《黑洞表面》,在飞船破裂那一刻,一个氧气筒从内到外高速飞向观众的长镜头,展示了爆炸后飞船内部气流外泄的场面,极具视觉张力;又如《兵人》和《三个火枪手》,画面拥有相当的震撼力。

因此《庞贝末日》的场面不是盖的,开场庞贝城的俯瞰,火山喷发后浓烟在3D效果下直冲银幕,火山灰和燃烧的巨石砸在城中和海上效果十分绚丽,保罗安德森最近的电影场面越来越大,这是好事,而且作为灾难片这种良好的场面戏依托,本片的视觉效果不是问题,这点不必多说。

其次,他另一个优点就是很会把控剪辑,凡是拍广告出身的导演,视觉和剪辑这两项内容觉得不会差,还记得《兵人》开场卡特罗素从新兵入伍到老兵那段近三分钟的蒙太奇手法,一气呵成,随后《死亡飞车》又将剪辑玩的炫酷,到了《庞贝末日》,按理说灾难片中并不是炫耀剪辑的好场所,但他把能量全用在了角斗士大战的渲染上,片中大段的格斗戏张弛有度,快慢镜头切换把握的很是得当,火山灾难中马车的奔驰和追逐戏效果也很突出,全都拜其不俗的剪辑技巧,虽然他不是专业剪辑出身,但他对剪辑师的意见左右才是成败的关键,不信,可以看看他拍摄妻子的个人秀那几部电影,从画面到剪辑,将米拉拍得无所不能。

另外他的优点就是工业质感很强,这个人很迷恋金属,电影中很喜欢追求那种铁迹斑斑的感觉,恨不得所有电影都发生在废弃的工厂和车间里,但跟该片关系不大,不在多说。

关于他的特点,也能在《庞贝末日》中反映出来。

首先他电影节奏掌握不好,有的电影节奏飞快,如《魔宫帝国》、《死亡飞车》,有的则相当拖沓,在《兵人》、《生化危机5》中尤为甚,《庞贝末日》的节奏居中,但也有前30分钟慢的令人昏昏欲睡,后一个小时紧张的令人窒息这种问题,这其中并不是文武戏脱节,而是本身导演就这一个弱点。

其次这人属于微观系导演,就是小情节和局部故事玩的很棒,但宏观调控就不行了,不能说保罗不会讲故事,只是有时候神经短路,比如《黑洞表面》的故事一气呵成,《兵人》的故事局部出彩,到了媳妇个人秀的时候,就开始胡来了。

《庞贝末日》的剧本一般,爱情+动作+灾难,仍然是微观出彩,也就是说这几个段落各有各的亮点,但整合在一起就哪和哪都不搭,或许这样的剧本换了谁都够喝一壶的,但遇到会讲故事的导演,后者会将该故事调配得当,让整体看上去并不突兀,但保罗安德森没有这种功能。

但他讲故事有一个优点,也是发挥了其广告导演最大的长项——擅长调动观众情绪。

这一点跟迈克尔·贝很像,基特·哈灵顿与卡西亚之间的情感,与鲍小强的恩怨,在庞贝末日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还有黑人角斗士在火焰背景下的壮烈,通过场面和摄影烘托出的强大的气氛,这一点电玩导演还是很擅长的。

所以来说,自己追了保罗安德森这么多年,这货什么调性自然心知肚明,感觉他这几年有点像迈克尔贝,并不是风格,而是路线,后者扎进《变形金刚》的圈子里出不来了,当年《勇闯夺命岛》、《绝世天劫》的锋芒再也不见了,而期间一部《健男抢钱团》能看到放开手脚后当年的风采,保罗安德森也是一样。

《生化危机》这个项目还有第六集,又是个媳妇迷,但期间还有《死亡飞车》、《庞贝末日》这样的自主项目,算是个积极的信号,以前的那套东西还没丢,等到媳妇任务完成之后,再来点猛料猛片,毕竟俺多年以来培养起来的小情绪还是有的,给点力吧。

电玩导演的灾难之路,这个“灾难”要不要加引号,还要看未来。

 9 ) 白雪公主和黑马决斗王子骑在白雪公主白马上的故事

种族部落的入侵占领导致男主为种族尊严的一系列复仇和生存。

有点类似 勇敢的心 里面freedom的赶脚遇上和自己一见倾心的女主实在是一件大块人心的事情哟以马为牵引实在是臭味相投,心心相惜。

男主一上场那就make sence并且与其他角斗士变得不同,他清澈的眼神,坚定的信念让人物形象变得立即鲜明有趣,深深被Kit Harington所吸引,作为一个女生真的觉得他是帅爆了身份和地位卑微也无法影响女主注意到这个满身腹肌的男人英雄主义和个人魅力在男主身上五一不体现。

和另一个满是腹肌的黑人共同作战在Arena时,我们知道他们走向完胜。

然而高潮并不在此,是后面的火山喷发,是女人被那个无耻的军官所抢,我们恨之入骨并且无所作为。

火山喷发拯救了一切,获得了暂时和女主在一起的权利,但是谁都不知道,他们自己也无法逃去这场恐怖的灾难。

很长场景还是蛮大快人心的,各种角斗场的场景,和火山岩石涌动,海水潮海面打来,淹没陈镇,船只的破损等等。

喜欢英雄主义和古罗马文艺的小青年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10 ) 电影《庞贝末日》的启示之三 放纵欲望得恶果

电影《庞贝末日》的启示之三 放纵欲望得恶果电影中的参议员科沃斯领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追随女主人公来到庞贝,从侧面揭示了当时罗马贵族纵情声色的“国情”。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当火山引发地震的时候,一个男根雕像被震倒,又被扶了起来。

这也是了解庞贝悲剧的重要线索。

这反映出当时淫风甚盛,人类疯狂放纵情欲,终于招致灭顶之灾。

庞贝古城被发现时,已经是十六世纪末期,当时意大利的社会风气已经变得比较保守了,因此连意大利人也对庞贝的男性生殖器崇拜感到诧异。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挖掘工作始终没有开始,直到150年后,人们才开始了对庞贝古城的挖掘工作。

有考古工作人员发现,有些地方曾经被挖开,而后来又被填上。

挖掘发现,庞贝城有两多;一是妓院多,一是酒店多。

堪称为酒色之都。

才2万人的庞贝竟有25家不同档次的青楼,出土的墙上至今仍充斥着各种不堪入目的春画。

那时还出现了同性恋、乱性和混合浴室。

这说明那时罗马人沉溺酒色,道德败坏。

据悉,当时罗马帝国臣民的习俗可以随意找“野狼”(妓女)或本家女奴发泄,而自家夫妻所用之床的功能是“好好睡觉”。

堕落不会只表现在一个方面。

《庞贝末日》这部电影很多场景发生在竞技场内。

庞贝城内的竞技场是现存的罗马竞技场中最为古老的一个,可以容纳12000名的观众,而当时庞贝居民连奴隶在内只有二万人,这个竞技场却可容纳全城半数以上的居民,足见一般市民也对人兽撕杀的血腥表演异常狂热。

以摧残他人生命为乐趣,这就是庞贝城整个被消灭的原因之一。

电影再现了当时一些杀戮镜头。

庞贝竞技场并不是比赛“竞技”,而是观看不死不休的血腥格斗。

这一“斗兽场”内的浴血奋战,不但有猛兽之间的撕杀,更有奴隶与饿兽的搏杀以及奴隶和奴隶、俘虏与俘虏之间的较量,均以毁灭对方的生命为结局。

那种揪人心肺、充满血腥味的格斗,那种野兽嚎叫、奴隶哭喊,饿兽一条条撕扯吞噬角斗士时的凄惨场面,引发庞贝人的不是丝毫的同情而是狂叫和抑制不住的兴奋。

至今在场内尚可依稀辨认如下没有人性的句子:“塞那杜斯是英雄,也是索命鬼”,“费里克斯将要与熊搏斗”。

另外,上层统治阶级在吃方面已到了挥霍无度、穷凶极恶的地步。

他们把加工过的牡蛎当冷盘,将沾了蜂蜜或罂粟籽的龙虾、海胆、田鼠,在油里炸过后当配菜,还吃精制的腰花、母猪的阴道、野公猪的咽喉、火烈鸟或鹳鸟的舌头、夜莺的肝,饭后点心是一种腌制过的、带甜酸味的海鳝。

如果捕到海鳝后,令人惊骇的是要用奴隶肉喂养几天,贵族们认为这种吃过人肉的海鳝的味道最美,而那些肉是新宰杀的奴隶。

在庞贝城考古中出土的一只银制饮杯上刻着这样的话:“尽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

”当人有着人的形像却比兽还残忍,按照“兽”的方式去疯狂的时候,明天确实是捉摸不定的,因为无数事实证明“明天”没有掌握在人的手里。

让我们将视角拉回到当代的世界和当代的中国。

前两天我让学生看了一些环保题材的视频,多媒体教室有网络,我在使用百度影音播放时,播放前的网页突然就变换到了两性页面,我根本来不及调整,好几副充满情色色彩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我赶紧进入播放程序。

实际上,我这也是掩耳盗铃,现在的高中生,有几个没上过网的,网络中这样的画面几乎无处不在,他们早已司空见惯,这正是其可怕之处。

现在的电影、电视、小说、杂志、报纸、网络,充斥着诸多乱人性的画面、文章、报导,什么同性恋、色欲、同居、乱性等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人们不再以此为羞耻,可见,人类的道德水平下滑得非常厉害。

在这种环境中,人们逐渐接受了这种种败坏的行为,而认为是人性真正的自我解放。

更为可怕的是,一些十几岁的孩子由于过早陷入了情欲之中,不仅自身受到伤害,而且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去年我所在学校的一名男生就因为和女生谈恋爱对方家长不同意,他就潜入女生家中痛下杀手,造成女方父亲死亡,母亲重伤的惨剧。

造成这种败坏人伦现象和变异观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没有了真正的信仰。

拨无因果,人们不相信做了坏事会有惩罚,而只耽于自己的各种欲望。

事实上,“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一分一毫都不会错。

庞贝被火山吞没也是因果。

”“让所有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并积极做到。

否则,后果就是“随业受报”。

因缘果报规律是宇宙规律之一。

我们必须无条件遵循。

“要想果报转必须因缘转,要想因缘转必须心转。

”“心转则因缘转,因缘转则果报转。

”回心向善!

回心向佛!

若能做到,一切都会非常美好!

”人啊,上天已然发出了慈悲的声音,庞贝古城的被毁就是让人们从中汲取教训啊。

不要等到灾难真正发生时再追悔莫及,那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庞贝末日》短评

场面和特效做得不错,虽然历史上庞贝城是被火山灰淹没且保存完好的,而电影里直接被火球轰成渣了。其它很一般,各种老套乏味。最后所有人全挂,好评。

2分钟前
  • Woody
  • 还行

剧情够狗血,主题够混乱,前戏够拖沓,但大家对特效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点,好莱坞把大家都惯坏了吧。凭良心说,这部片子特效以及整体制作绝对算水准之上,反正我后面看得还挺爽的,虽然几乎所有灾难情节在其他电影都找得到原型。分太低,往上面拉一点。PS:能杀死小强的果然只能是天灾。

3分钟前
  • 练习lx
  • 推荐

虽然称不上史诗,但还是很震撼。

7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还行

灾难中的古装爱情打戏?面包房和街道还原得还可以呀,哈哈!可惜没有拍到j院。。。

12分钟前
  • 猫阿水
  • 还行

老子正片不看了,花了两小时开了一步现代小制作山寨电影~滚

17分钟前
  • 龅牙狼
  • 很差

保罗·安德森誓要在好莱坞二流烂片这条不归路上焖头走到底么?

20分钟前
  • 粵語殘片
  • 较差

场面相当的宏大,剧情极度狗血,女主实在是... 算了,各民族审美眼光不同吧。

25分钟前
  • 狂抽猛送三千下
  • 还行

有那么差劲吗?还可以吧!这种历史真实事件背景的电影都有那么些悲壮感,反正是,一个都逃不了!艾米丽一出场吓到了,扮相丑完全不如她在别的片子还有股清纯劲儿。有庞贝情结。小男孩挺可爱的。华星UME

26分钟前
  • 西瓜大侠女
  • 推荐

白富美恋上屌丝的故事,话说在绝世天劫面前,人类的建筑只有被摧枯拉朽的份啊……

27分钟前
  • leemajia
  • 较差

好无聊,天神下凡诸神之战傻傻分不清楚。不过这个巨型的火山倒是像口袋妖怪红蓝宝石复刻里的芳缘大陆。马上就要发售, 期待下。

32分钟前
  • 西楼尘
  • 很差

特效给一星吧也就,小时候興味津々,被拍这样根本没啥看点

33分钟前
  • Reneeeee!
  • 较差

一星的海报,两星的剧情,三星的导演,四星的镜头,五星的卡司。(男主,长得好像,本猫啊⊙▽⊙舔舔)

35分钟前
  • 啊么吸溜
  • 推荐

第一次带病友去私人影院……老板强推的电影看睡着了………唉……以后还是要自己选片不能盲目听从

38分钟前
  • 岚小壹时光琐碎
  • 较差

灾难片拍到现在已经基本上没什么新意了,基本上没什么剧情,最后面临世界末日还在打来打去看起来挺搞笑的。CG还凑活,最后一幕还是挺美的,爱才是唯一能永恒的吧!还行

39分钟前
  • kalvain
  • 还行

@2014-08-13 23:20:00

40分钟前
  • 李觉吾
  • 还行

记得当初保罗安德森说要拍一部泰坦尼克号式的庞贝,结果真就往那个方向愣编啊。太刻意的故事,吸引力欠奉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保罗WS安德森的导演美学我归结为胡编乱造剧情下对游戏CG级别大场面的及格运用。。。

48分钟前
  • Rilkelee
  • 还行

死光了,也好。

50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这惨不忍睹的剧情啊,只能算是结了刚从现场回来去看一眼火山前的古城是个啥样吧

54分钟前
  • 倏易
  • 较差

如果火山喷发,是灾难还是壮美?这取决于人,挑战罗马权威,以胜利者的姿态,以自由之身从容赴死,是壮美!反抗罗马铁蹄,委身gladiator即使血海深仇就在刀下,也不被仇恨蒙蔽,留仇人于火山灰下,是壮美!末日降临,原本不可能的爱情借助灾难的力量获得自由,紧紧相拥,直至最后一刻,是绝世壮美!即便末日,即使短暂,也启发何为人,何为美。火山埋葬了一座城市,即使没有智慧生命再次发掘庞贝古城,发生故事永远不会消逝,她就在那里,总有痕迹,成为时空的一部分。POMPELL

57分钟前
  • 素萼娲莉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