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同年上映的《风筝》,这部《面具》可以说是开启谍战片新纪元了!
最早的《誓言无声》,再来有《红色》《潜伏》《悬崖》《黎明之前》《暗算》《北平无战事》都是高峰。
谍战片似乎再难突破!
《双刺》《密战》等等之类都是炮灰。
好容易来了《伪装者》《和平饭店》《麻雀》《红蔷薇》,虽然都是良心剧,都有演技派强大支撑,但颜值担当的流量明星光芒太强,有演技但更有浓厚的商业味儿。
而《面具》就不同了,没有小鲜肉,只有好演员,好导演,好制作,扎扎实实,稳稳当当,朴实纯粹!
如假包换的百炼成钢的份量,厚重厚实,一点儿不飘。
祖峰梅婷侯勇于明加,个个刚,稳,强!
就算是《风筝》,柳云龙和罗海琼的演技没话说,牛!
绝对的中流砥柱!
但还是加入了李小冉大美女添颜色,作为流量保证。
结语,不得不说,《面具》是继《红色》之后的最集大成的、艺术性最强的谍战片。
所有的,当初关于爱情的美好都荡然无存 。
一种惊恐从内心升起 。
这是谍战剧吗 人性当中关于美好的残酷莫不如此 。
你以为你喜欢的人喜欢你 结果却是 你喜欢的人玩弄了你 而你又无能为力 。
岁月匆匆 人性蝶变 要不要这个面具都已经无所谓 这个角色到此 人心已死 何惧?我看过很多谍战剧 这种剧情中的感情戏的转变 还是第一次见,如此的美丽又残酷。
姚兰自己先有的外遇,暴露之后就开始扮可怜,跟李春秋说什么他有女人没关系只要还回来这个家,那她当初跟别的男人在一起时怎么想的这个家呢?
搞得好像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那当初跟人有外遇时你觉得这事会怎么了呢?
那时候怎么没考虑儿子怎么办?
李春秋要不是身为保密局间谍,至始至终都有秘密觉得愧对姚兰,能原谅她?
赵冬梅也是奇怪,明知道李春秋是谁为什么来找她的,也很明确双方都是间谍,结婚只为了执行任务,揭开身份之后怎么又好像是她自己被骗了,李春秋还该跟她亲亲我我呢?
一开始就是假的,她比李春秋还清楚不是吗?
这两个女人都是自己做错了,道歉之后就觉得对方应该原谅自己,不原谅就委委屈屈仿佛受到了不公,不懂
去年看了柳云龙的《风筝》,特感动,我党的特工,为了党的事业,舍弃自己的妻子、孩子、朋友,什么都得给自己的信仰让位,虽然内心也有痛苦,但是临死前只有一个愿望,去天安门看一眼升旗,他躺着看升旗,敬了军礼,然后安详地闭上了眼。
从小受的教育告诉我们这才是人生最标准、正确的价值。
在组织大业面前讲个人的意识、家庭的价值,格局简直小的不可救药。
不可以拥有那样的自我,我们人生的全部应该是围绕组织大业的。
个人的喜怒哀乐,小家庭的温暖,可以偶尔想想,但关键时刻,必须、只能让位于组织。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价值观。
这也造成了我们在公司只会一心一意的完成各项领导交办的任务,不管因此个人和家庭要做出多少牺牲只要没这样做,就觉得内心有愧。
也不管我们这样的努力付出在某些领导看来,其实根本不值一提。
时至今日看《面具》,祖峰饰演的军统的特务,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因为年轻时抗日救国的理想加入了军统,也一直忠诚于自己的组织,因为组织的任务,只能选择与原配离婚。
但他现在厌倦了打打杀杀,希望和自己妻子和孩子过上自由宁静的生活。
组织中的人原来是可以有照顾家庭、有个人生存意识的想法的,从来的谍战片不曾、不敢反应过这样的思想(其他类型片也是如此,只要和组织大业相比,个人原本不值一提),现在可算有这样的人了注定背景只能是国民党“特务”。
有这样的想法也是被该组织逼迫的,因为该组织没把人当人看,至于员工的家属更是随时可以为组织牺牲,或者沦为人质、道具。
如果是我党的特工(战士),从来没有觉得个人或者家人为组织牺牲有什么问题,根本不可能出现组织胁迫的问题,都是出于坚定的革命信仰的主动选择。
想想不觉微笑起来。
我是在上海新闻频道早已看过了此剧,这个剧当时只是随手按个台看了,没想到看了两集,对这剧渐渐有了很强的兴趣并且认认真真的看完了。
必须承认,我上次完整的认真看完的一部剧是2015年孔笙导演的琅琊榜。
不可否认这个剧本故事情节设置的都非常好~编剧真的让人脑洞大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再说演员,祖峰老师由于之前出演过-潜伏-北平无战事等经典剧,演技真的高,对于该剧的表演应该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特别是在故事发生到一半时的转变。
侯勇老师嘛(当年小时候喜欢他的冲出亚马逊嘻嘻),感觉将人物非常刻画得非常准确,将人物的性格很好的表现,还有梅婷老师等演员的表现为此剧增添了多份光彩,让故事能够非常好的贯穿。
对于李春秋这人物,祖峰是有自己的设定,静水流深包括在哈尔滨的语言神态,然后根据需要,李春秋渐渐心理发生了变化,而此时侯勇老师的丁战国开始也发生转变,剧情前半段为后面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剧情我就不多说了😊,大家自己看北京卫视哦,近几年最好看的谍战剧,充分的展现解放后我党对国民党特务份子的宽大情怀。
(面具)扎根那个时代背景,侧面歌颂党的电视剧题材。
这段时间上映的电视剧<脱身><爱国者>还有<猎毒人>在剧本上真的是没<面具>那样写的如此有水平高度,在演员方面,都是好演员!
刚看到很多评论里说这部剧要和〈潜伏〉〈黎明之前〉〈风筝〉等好剧做比较,我想说的,每个剧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格,讲述的故事也不一样,其实没有实质的可比性,关键<面具>能让观众爱看耐看,而且觉得它不讨厌就够了 豆瓣的评分其实也不是特重要,不用为了演员而不看剧特意赞它,也不能看了评分高就来黑它 客观评价
不知道要如何评价这部电视剧,因为简单的一句评价,真的无法表达出我对于它的深深感动。
一个电视剧对于人物的刻画,有时远超于剧情对你的震撼,就比如这部剧,可能剧情未必就一定胜过同类题材,逻辑也未必就是那样缜密。
谈逻辑,有【黎明之前】。
谈情怀,有【潜伏】,谈大时代的无奈,有【风筝】,谈热血和呆萌酷毙人设,还有【红色】。
当这些电视剧,已经几乎占据了所有能想象到的某种元素的极致时,再想在谍战剧里达到巅峰,已是难上加难。
但面具,却是令我最感动的。
如果一定要说它的什么,打动了我。
我想,是人物内在的真实吧。
1 李春秋。
演员的诞生,这个综艺最大的贡献,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舞台上的人物,到底是由什么塑造出来的—正是“真实”。
李春秋,其实就是个普通人。
虽然有法医的身份,缜密的思考,直觉的敏锐,对于特务这样一个职业的精通。
但本质上,他就是一个希望好好活着的普通人。
他被唤醒是非常无奈的,这意味着打破了他一直以来早已习惯、熟悉、适应,最关键的,是已经安然和享受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份里。
自从被唤醒,他的眉头之间就一直存有一份忧虑,再也没能散开过。
而之后的一切,他虽然不得不回到特务的身份里,但能感受到的是,他的“被迫”:被迫接受任务,被迫打扫战场。
我几乎没有见到他主动去杀一个人,除了那个完全不能饶恕的日本人,而即便是对他,也并没有过于直接和残忍。
而其他与自己组织相关的,他也都在能避免就避免,能保护就保护,猎户的家人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有时会觉得,李春秋也是胆小的。
他看起来甚至有些懦弱,相比其他特务的狠辣和决绝,他几乎就是个异类的存在。
以至于我一度怀疑为什么他能够成为老师最好的学生。
但慢慢看下来,我在明白,恰恰在他的身上有一份不容于这个职业的特点,而这就是他最真实的人格:善良。
胆小和善良有时是一体两面。
因为善良,就是在避免残忍和无情,而胆小,也意味着不能看到残忍和无情。
当你内心有爱,有美好的东西,你可能就是会用善良来呈现它,用胆小来保护它。
他超乎常人的谨慎,也恰恰来源于这一点。
我在想到底什么人能够成为最好的特务,一定是个胆小的人。
因为胆小,因为惧怕,他就会为自己设立各种各样的保护伞,也会长出一个最敏锐的触角,来感知到外界哪怕一点点的危险,然后来摸出它的轨迹,进而有掌控感。
所以这样的人,不适合做脏话,也不适合做粗活,比如那些干活的人都是每天面临各种除掉他人的任务,他们对于生命的漠然是一定的,他们对于死亡的冷酷也是一定的,若是没有这些,他们也无法生存下去。
而最好的特务,一定是个看起来胆怯的,平庸的,普通人。
这也是为什么陈立业能那么成功,李春秋也活到了最后。
他们身上都有这样的特质,所以他们能够突破死亡的关卡,远离死亡。
李春秋也是个情感的胆小者,这一点就算没有特务的身份,我想他也是的。
因为无论是姚兰,还是赵冬梅,都比他更直接更坦然。
所以他在两个人之间游走,这既有他身份的所限,也同样有他并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女人的热辣辣的情感。
但他也只能被迫狠心。
对于姚兰,他放弃了她。
对于赵冬梅,他躲避着她。
转移她,既是一种安全的考虑,更多的也是他真的难以给到她想要的情感依托。
前面有一个影评就是在说赵冬梅,我深以为然。
到了最后哪怕是保护,也并不是爱。
这部剧里的李春秋,并不同于其他谍战剧的特务。
他充满了无奈、被迫、惧怕和忧虑。
这些让他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小心翼翼。
但我就是被这样的他打动了,因为这比什么都来的更真实。
在一个新中国已经建立,社会安定,百姓安乐,一切都如此稳定又舒适的局面里,为什么还要推翻这样的政权,只是因为这不是属于自己的天下么?
他的愿望,只是想在这样的社会里光明正大的活着而已啊。
而这,不也就是他最初参加革命的初衷么?
那么多特务被策反,那么多人都已经安然在自己当前的身份里,他们建立的关系和情感都已经成为他们不能分割的一部分,而这不正是这个社会带给他们的最好礼物么。
所以他,其实就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只想好好过日子的普通人。
2 丁战国。
这个剧里,不能没有丁战国。
既然有李春秋,就应该有丁战国。
毕竟,春秋和战国可是一个体系里的,不是么。
不同于李春秋,丁战国是个狠角色。
他最大的狠,就来源于他熟悉以情感的方式来接近所有人。
在他没有暴露的剧集里,我是真心一点都没看出来的。
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兢兢业业、能力卓著、和一个非常有爱的父亲。
不得不说,相对于李春秋对孩子委婉的爱,丁战国反而是直接坦然的。
他时时对美兮露出的笑容,都让我为之心动。
一个非常强悍的父亲对于女儿的柔情,这种人设他知道会打动人,而确实,他也打动了我。
所以当后来我知道这不过是他的一个保护身份时,我的心还是被刺痛了的。
李春秋在用远离家人,来保护家人。
而他,却用爱孩子,来利用孩子。
所以他的冷酷,确实非比寻常。
全篇下来,我都没看到他的人性在哪里展现。
也许和李春秋的关系,算是一种,也许对于美兮,也算是一种,但这些又都混杂着“利用”的气息,以至于我难以分辨。
或者说,我真的无法替丁战国洗白,哪怕只是一点点。
但他的某种感觉,我是能知晓的。
那就是竞争感。
我在想,对于丁战国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能力。
他在高阳面前的展现,他对于特务身份的成功隐藏,他对于人设的成功建立,这些都是他引以为豪的东西。
如果有什么在支撑着丁战国,我想这部分非常关键。
所以他对于李春秋,是一直有竞争感的。
李春秋很多事情跑在了他前面,这让他既担忧,又愤怒。
而后者一定比前者,更强烈。
所以他在最后会给李春秋设立陷阱,哪怕他还算有时间可以跑路也坚持这么做,我想他的愤怒,挫败感都已经到达了一定的程度。
而他以为按照自己的预想,一切会实现时,他的自得就成了他死亡的前奏。
而我想,这也不错,至少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必然的结局。
必然在于对于他“比对方更强”的心思是不能被挑战的,失败了,活着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3 赵冬梅。
这是我一点都不想说的一个人物,因为我心疼。
在她这,我哭了很多次。
我的情感都在她人生悲惨的经历里,无法自控。
她就好比一个工具,在保密局是,在日本人那里是,甚至在李春秋这里,都是。
唯一的例外就是那个爱着赵冬梅的男人(原谅我忘记了他的名字),在他的眼里,赵冬梅谁都不是,就是自己,就是一个很美丽的,他朝思暮想的,无论怎样都想和她在一起的女人而已。
但可惜,他最后为此付出的代价正意味着这份爱,是不被允许的。
他的死亡方式,让我不得不暂且离开赵冬梅,说说这部分。
我的督导老师告诉过我,很多人的死亡方式,如果是自选的可能会带有一定的意味,当然这是在潜意识层面的。
比如很多名人的自杀是选择跳楼,那是因为他在高处,无法回到“一个普通人的设定”了,这份压力和一份放下压力的期待,可能会让ta最终以“落到地面”的方式结束自己。
而一个人若是选择悬梁自尽,常常也是因为一份期待,期待自己能走上“上面的位置”,所以很多姨太太选择这样的结束,也正是一种潜在的诉求。
虽然这个男人不是自愿的,但他的死亡却也无意识的呈现了这部分—他和赵冬梅不是一个层次的,他的喜欢是一种奢求,所以希望能配得上冬梅的渴望是存在的。
而回到赵冬梅,她的人生是惨淡的。
唯一的亮点在于她对于李春秋的情感,鲜活跃动,渴求依赖,她有多爱李春秋我不知道,但我能感受到她无比的渴望,渴望着能有个人真实的对着自己,自己也能真实的对着他,两个人虽然简简单单的生活,但简单而朴实就足够了,只要这里面不是假的,不是营造。
所以哪怕李春秋和她在一起只是因为身份的不得已,但她是认真的了。
我在想,可能从她父亲的离去,她就难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到底有多真实,和多有价值了。
所以李春秋曾经那样的去了解她,那样的去努力接近她,这些都给到她一种久违的感受—我,有多重要。
哪怕这种感受是一种错觉,但她的心,却被打开了。
她被虐待的同时,她多么希望李春秋问问她发生了什么。
她的可怜、恐惧都希望能有个人接着,而这个被盼望的人,只能是李春秋。
而当李春秋因为她的身份而变了态度,其实她内心的火苗是被减弱了的。
因为这就好像在她的价值上被附上了一个东西—她的父亲。
她难以判定自己被关注,被在意是因为父亲还是因为自己。
当然,哪怕如此,她也依然在最后离别的时刻,抱有希望。
哪怕是因为父亲,你愿意和我在一起,我也能接受啊。。
她的死,我是不忍看的。
我一度抱有希望她能逃出去,未来过上好的生活,就好比潜伏里面的第二主角。
但我的希望最终还是破灭了的,哪怕李春秋赶到,也无法改变她的命运。
我想,这就是残酷的真实。
一个人怎样活着,才值得这个一生。
在她的身上,我想人人都会看到遗憾,但除了这部分,我想也许更有一份深藏的恐惧,如果,这样活着,没有自己,真的有意义么?
结尾,我看到了这样的文字:这部小说是主人公的儿子所写。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真实的,但我感慨于这样的呈现。
因为我们的前辈们,为了革命做出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努力与代价。
但我们同样也能看到,其实他们也不过就是时代的普通人,或者他们的努力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通人而已啊,而这,才是最值得被看重和尊重的真实。
悄悄的《面具》播完了,正如《面具》悄悄的播出来……可惜了,这么好的良心剧,却没有受到应得的关注。
为什么说《面具》是良心剧呢?
首先:《面具》的主要演员阵容有祖峰、梅婷、侯勇、句号、丁勇岱等人,都是老戏骨实力派,没有一个小鲜肉。
祖峰的成名作是《潜伏》里的李涯;《北平无战事》里的崔中石。
他温文儒雅,可以演国民党可以演共产党,可以演正派也可以演反派,他演什么像什么,有网友说,看到祖峰,会被他的眼睛吸进去,他的眼睛里有故事。
这一次他饰演的男主角李春秋表面上是一个文质彬彬、专业技术非常强悍的法医。
暗地里他是潜伏了十年的军统特务,但是过了十年的太平日子,已经有妻有儿,不愿意再去过打打杀杀的日子了。
突然被军统唤醒时,他是茫然失措的,从他划火柴的动作就可以看出来。
他也不舍得妻子和儿子,当知道要去外地执行任务(杀人)时,接连问上线:“我可以带家里人一起走吗?
”“那干完了还回来吗?
”
每次面对暴露的危机时,他都感到疲倦,想带家里人离开哈尔滨。
后来被上司威胁着离婚,儿子在后面追他,他心中有万般不舍,但还是强忍着,下狠心,坐黄包车离开。
他狡猾、有心计、懂推理、会做炸弹,最初就是被动地接受军统任务,后来见多了军统心狠手辣的手段,在极度失望厌恶之下,才弃暗投明。
这个角色复杂,内心戏多,有跨度,有难度。
祖峰老师演得有张有驰,有血有肉,细腻有层次,让人看得很舒服。
侯勇的成名作有《冲出亚马逊》、《大染坊》、《大秦帝国之裂变》等等,去年只不过在《人民的名义》客串了一下,生生吊打了陆毅几百条街。
这一次他在《面具》里饰演公安局侦查科科长丁战国。
他忠于职守,破案能力强,前期立了很多大功,李春秋在他的围捕敲打下,多次到了暴露的边缘。
他其实也是双重身份,但是和《和平饭店》里窦仕骁突然的转变身份bug不同,丁战国转变是有逻辑的。
特别是丁战国和李春秋两个人之间刺激紧张的对手戏,猫捉老鼠,这一刻你是猫,下一刻可能就变成了老鼠,这才是好看的地方。
梅婷在《面具》里饰演李春秋的老婆姚兰,刚开始出场的时候,她高冷,端庄,经常给李春秋脸色看。
她看李春秋的眼神是不屑的。
就这一个眼神,那些面瘫小花们估计一辈子都学不会吧。
后来偷情被李春秋发现,李春秋和她冷战,儿子离家出走,她一双眼睛泪盈盈的样子,天呐,谁看到了都会原谅她的吧。
姚兰这个角色不讨喜,小七想,如果《面具》是在卫视的电视台播放,估计梅婷得被网友骂死哈哈。
(参照《我的前半生》里的小三凌玲扮演者吴越)梅婷在《面具》里衣品真好,超有气质的。
谁说中年女人没有魅力啊啊啊。
其次:《面具》从全新的角度叙述故事。
如果说《风筝》想告诉观众特工在人性和信仰之间的挣扎;《和平饭店》将各个不同国家的勾心斗角与幽默首次放到谍战剧的题材里;那么《面具》的侧重于特工的无奈、不情愿。
以前谍战剧的视角都是我党的特工,为了信仰,为了解放新中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他们是主动的,自愿的,是可以牺牲一切的。
(参见《风筝》的郑耀先)而《面具》里花了大量的镜头描写军统的各个特务,他们都是无奈的、是不情愿的、是被逼的。
(其实大家也可以看成是反讽)《面具》的背景时间设定在1948年,地点是当时我党已经解放了的哈尔滨特别市。
剧里写了很多个军统特工,男主角李春秋我们刚刚说过,他过了十年太平日子,不想做特工。
老孟是第一个背叛的,他宁愿杀死上线,记下电话号码准备向政府举报,当然,他的下场是最惨烈的。
高奇被抓,他交待了上线,满心以为可以离开,谁知道答应他的人,居高临下冷冰冰地说:“你现在还是不能离开哈尔滨”。
他愤怒:“骗子,你就是个骗子。
”
叶翔(李解饰演)与李春秋搏斗的时候,怒吼:“你们早干什么去了,为什么现在才来找我,我像狗一样熬着,我熬不下去了。
”
赵冬梅不止要出卖感情,还要出卖肉体,遭受惨无人道地折磨。
就连最心狠手辣的刽子手陈彬,在喝醉酒的时候也哭着说:“我太累了,我不想干了,天天不想我回家在外头,我真的不想干了,我再也不想出去了,再也不想杀人了……”
即便他清醒时知道了女友听见了自己说的话,活生生地闷死了深爱着他的女友。
……《风筝》里郑耀先在人性和信仰的博弈中,背叛了所有信赖他的兄弟,承受了极度的痛苦,坚持了信仰,虽然信仰赢了,但总让人感觉不真实。
而《面具》讲述了各个鲜活想逃离的军统特工挣扎着求生,从这方面来看,《面具》里的人性胜过了信仰,把亲情、爱情、间谍的无奈、心酸、痛苦描绘地淋漓尽致,将人性最深层的胆怯、恐惧挖了出来,反而更真实。
第三:《面具》里的逻辑在线。
《和平饭店》高开低走,陈数扮演的陈佳影跟开了外挂一样,将对手玩弄于鼓掌之中,实在圆不过去了,就让窦仕骁反转。
《面具》虽然也有一些小bug,但总的来说,所有的逻辑都是连上的,小七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有一些bug,但是看到后来发现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比如李春秋要从赵冬梅那儿拿国民党的潜伏名单,为什么要跟赵冬梅套近乎,勾引赵冬梅,原本可以趁赵冬梅不在家的时候进去直接拿的。
但后来我们知道,原来赵冬梅也是军统特工,那只不过是一种试探李春秋的手段。
类似这种看似是坑后来填上了的bug还有不少。
小七也看过不少优秀的谍战剧,《黎明之前》、《潜伏》、《借枪》、《暗算》等等, 个人感觉《面具》也不差,在观众对良心剧迫切的需求之下,8分以上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喜欢谍战剧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宣传,也不是卫视播出,很多网友都不能置信,这么好的剧怎么这么静悄悄?
也许有不可描述的原因吧……
本文由“影视小七说”原创,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请点赞、关注、分享哦看完了记得跟小七分享一下感受哦
本剧最大的遗憾:赵冬梅。
抗日烈士的女儿,年幼丧父,颠沛流离,感情受尽欺骗与冷眼,身体被百般变态凌辱,最后仅因为强奸时一丝人性爆发的抗争,而导致不得不惨死,对李春秋最后一声的哀求却遭到连一句温暖的谎言都没有的冷落,在最后的挣扎与逃亡过程中香消玉殒…这个人物原本是全剧人性得以升华的最大看点,却如此仓促地戛然而止,她的一生没有任何哪怕一丝温暖可言,这样的设定实在太太太灰暗了…赵冬梅其实最后选择了the right way,去抗争,而李春秋却犹豫不决地最终选择the easy way,终究为了自保而放弃了赵这个悲惨而纯真的生命,这使得李春秋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一个犹豫懦弱的小人物,永世不得超生!
而对比余则成对晚秋的处理,判若云泥天壤之别!
我们也许不得不接受命运之残酷,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面对之态度,那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是冰冷逃避如李春秋,还是一念成仁如余则成…作者和编剧的现实而冰冷的世界观让本剧的格调…无疑也就到这儿了,为了描绘赵悲惨的命运,非得拍一段阴暗压抑的雪地逃命,后面还非得被SM,最后又是挣扎逃命最终惨死…让你有一种无论你怎么努力怎么爆发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残酷的魔掌…这就是编剧的意图,太灰暗了,看过绝不想再看第二遍。
扣一星,很给面子了。
1、丁战国身为党国的人,在公安局也太过于恪尽职守了,一门心思要揪出李春秋来。
李春秋、魏一平和尹秋萍 与 丁战国之间不能互相确认身份吗?
丁战国身为“黑虎行动”的策动者,级别应是很高的了,领导着哪些人应该是清楚的吧,若李春秋是黑虎行动执行者的话,丁不更应该知道李的身份嘛,而且魏一平也多次有意要干掉丁战国。
也就是为了与李春秋的对手戏而演。
2、高启第一次在远东旅社309房间做炸弹之后就告诉丁战国详细地点了,后来又在那里做了几次,可是公安却没有对那里有过行动。
再者高启识破李春秋后,在火车站的那个电话真是有点啰嗦,这也是大多数电视剧的通病,主角光环吧。
3、赵冬梅既然也是保密局的,李春秋为取得通讯录而与赵冬梅的一场戏就更是为了演而演。
而且戏还那么多,这就显得有些狗血。
4、高启在旅社做炸弹的时候明明用过托盘天平,但是在后面配制8号密写液,又各种作。
去文具店买、去学校偷。
5、李春秋追杀叶翔的戏,照相馆也算是在市里吧,跑出去后却一直是在没有人的地方,最后还跑到废弃工厂。
而且在叶翔抡锤锤杀李春秋的时候,墙面上的洞口明明是在侧面,叶翔楞是能失足掉下去。
6、陈立业就是扫地僧一般的存在,居然能跟踪李春秋十年。
但是在戏中,李春秋被唤醒频繁活动的这段时间里,陈立业对李春秋却没有更多的动作。
感觉整部戏应该倒过来看,这样有些地方看来更能讲的通。
陈彬先是在学校偷了托盘天平,然后才有高启在旅社做炸弹;先是高阳宣布对丁战国宣布侦查科副科长的任职,才有剧前半部分大多数人对丁战国科长的称呼。
目前看到19集,在高阳宣布对丁战国任命的时候,高阳跟小唐确认过眼神,眼神里戏也很多啊。
看完了,还可以,满分一百我给88分。
中间姚兰出轨那段节奏有点慢,那个吃软饭的看着有点烦,我快进了。
不太明白姚兰每天穿戴的和旧上海有钱人家太太一样符合她的工资水平吗?!
当然,是很美啦,就是有点出戏。
剧情逻辑好评,没什么大坑。
姚兰的出轨对像死的有点随便,但符合人设逻辑,贪财呗。
我不太明白春梅的死和刺杀行为,又不是第一次,为什么忍不了呢,那个日本人死定了,难道就为了“北教场”三个字的伏笔,非要春梅死吗!
好残忍,他父亲是为了国家被日本特务杀死的,她身上没有大错,真的很可惜,她一生没什么福报,让她看见新中国成立过上踏实日子有什么不好吗!
演员演技都不错,李春秋 谨小慎微 犹豫又果敢 活在阴影里却又善良。
丁战国说话有点端着感觉一身正气,真真的义正言辞。
高局长倒看着有点狡黠不像好人。
句号老师棒棒哒,活灵活现的扣扣索索小市民和不畏艰险的地下工作者!
这剧里死的最惨最可惜就是程斌的女朋友,又漂亮人又好,程斌心太狠了,那一幕我看的不战而栗。
那个年代穷人真的活的好难。
那个年代,很多间谍为了活命都有很多身份,这点很真实。站长说,我不是魔鬼,要是和平年代,我们都是普通职员,常常为了一斗米和太太吵架,甚至连一只鸡都不敢杀。真是神剧,动作的戏份就是拳头杵脸然后慢放或快放,简直开玩笑呢,制作太粗糙,胡乱剪辑,但是部分台词却又很精妙,而且我还听见了冰火的配乐。
祖峰太有魅力了,喜欢这种儒雅的男士。跳芭蕾的小姑娘简直太迷人。关键剧情是真的好看啊!
遍地特务。。。祖峰老师真帅!
从18集看到38集,开头挺惊艳,主要演员都很喜欢,剧情发展节奏快,反派智商在线。但是看到最后有些失望,感觉像讲了个特务故事,但是仅仅是在情节表面,主要人物深度不够,李春秋,丁战国,陈立业,魏一平,高阳,都是本来能更复杂立体却浅尝辄止了,女性角色却因为角色简单更动人,结尾节奏乱了。
这个编剧的其他作品也都是抄袭美剧韩剧
好看!
虎头蛇尾,结婚以后剧情开始拖沓
居然还看到有佩服编剧的……对不起 片子很一般
剧荒,找高分剧来看,感觉一般,最主要是因为拖沓。
剧中的人物设置很有新意,戏骨的对戏也很精彩,但是剧情的太多偶然性和有点让人突兀的结尾还是让它与经典有些差距,总体上还是值得一看的。
比《北平无战事》差太多。。。剧本的问题,《北》里就刘烨一个没法看,《面》里只有句号一人能看
非常好看的谍战剧,紧凑且不落俗套,一口气看了六集
三星半,丁战国黑化后剧情就走弱了,最后烂尾
这么好看的片子为何网上消息那么少!
虽然有漏洞,但不耽误好看(我的观影生涯又多了一个意难平的女人叫赵冬梅)
很不错啦! 丁战国你究竟是为了什么啊!
李春秋按照现在的标准是不是渣男一枚??不喜欢赵小姐1结果娶了人家,娶了人家结果一脸的冷落,人家真心待你,你只是利用她!最后人家死了,你趴在前妻的身上哭! 对待感情,你真是渣啊!情深深的干嘛呢,前妻都给你头上一片绿色草原了!还情深深雨蒙蒙!
扯家常呢?
这种胡编乱造的垃圾我再也不想看第二次,1948腊月辽沈战役都结束半年了好嘛,哪来军统长春站?还处心积虑去炸哈尔滨的澡堂子?长春站站长去哈尔滨竟然是坐火车?编剧满脑子大粪
质量尚可的谍战剧,比潜伏悬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