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了!你们这些拍电视剧的能别再侮辱我们中国广大观众的智商了吗?
能别来秀下限了吗?
看真人奥特曼都比这个过瘾,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我的观后感了。
我真心受不了了,中国观众也该抵制下这些垃圾剧片了,一直毒害着我们的精神世界,看电影电视本该是愉悦或者有感有味的,但国内拍的电影电视剧真心不干恭维,只有极为少之又少的剧片是用心对待,尊重观众的。
我作为一个影视爱好者实在忍不了这种了。
在这呼吁大家都别看不要买票,让这种垃圾影视作品没有市场,看以后谁还敢拍这种不把观众当回事的东西!
东北口音的搞笑片段中,人物出场,从一场婚礼开始引入男女主角,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矛盾——借钱,将人物关系以线性模式铺开,并营造基础矛盾,这一步来说,是在群体内部塑造矛盾,优点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架构性格迥异的人物群体,并且建立起最早期的矛盾关系,为结尾时候的人物转变制造前提条件,随着第一矛盾的解决,这一段落结束。
而这一段落的结束是依托于新的人物出场,也就是本片的反派角色。
人物塑造:人物塑造上也不是很成功,演员演技太过浮夸,用力过猛,还在一直强调自己是东北人如何如何,至于演的像不像东北人大家心里自然有杆秤。
当贾乃亮出来的一瞬间,那个造型我就知道,这将是一部烂片。
当时我内心里给自己的脸啪啪啪甩了不下20个耳光,让你手贱下载了这部电影。
自己造的孽,含着泪也要作完。
抱着这个想法,我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一个多小时。
电影的故事,我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如果说开始的时候,还走在正路上。
虽然各种不靠谱,但是整体还是讲了一群小伙伴保卫老人院的故事,还是充满了正能量的。
并且反派蔫坏的到位,正派人士二逼的绝对。
但是当画面一转到香港,我当时就倒出了两颗速效保心丸。
一对东北小镇青年,连两万块钱都凑不齐的那种。
到了香港一下子就接头了黑社会,买了枪支弹药。
导演你这个设定,考虑过香港的感受吗?
和谐中国大家庭中的香港,能这么黑暗混乱么?
就算真这么黑暗混乱,能给你这么容易发现么?
再说摄影,充满了上个世纪的那种高光感觉。
各种明亮鲜艳,恨不得闪瞎了眼。
全片唯一正常的色调,居然是金士杰老师出现,然后打死了曾志伟那一段。
这一段情节无比别扭,但是摄影居然是最正常的。
这让我很尴尬。
尤其是金士杰老师一副演无间道的认真范儿,然而电影只是一部矮穷挫!
服化道这方面,估计东北人民要哭了。
我相信东北人民肯定在哭着喊着不要不要的。
雪花膏,破棉袄,妖艳的颜色,还有娘炮。
这个肯定不是真的东北人。
即便我去东北的次数不多,我也知道这不是真的东北人。
东北人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改变的刻板印象,比如大金链子黑社会,小镇青年二人转,整天喝酒炉烧烤,在这部电影表现的淋漓尽致。
东北人的努力,一下子被电影搞白瞎了。
这让我想到了春晚的那个《天山情》的小品,这会估计新疆人民也在哭吧!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那么你不需要去看了。
如果你看过了,恭喜你,你和我一样犯贱了!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到处宣传,不如好好的花时间研究一下剧本。
” 说实话,在这部影片还没出来的时候我抱有挺大的期望,可当我看完后,我是真的很失望。
说的难听点———这也配称之为电影?
主情节完全不流畅,到最后有些部分因为不能自圆其说,而乱搞一通,编剧的脑子是卡shi了吗?
中国电影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烂片,就是因为在制作电影的过程,只考虑有多少多少的明星加盟,如何才能够最广泛的宣传电影,而从来不花时间想想,这个故事真的好么?
贾乃亮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个演技派,可在这部影片中,我只看到了他那浮夸的一面,根本不能再说是演技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说,说多了也是难堪……
看到片名和演员的时候,我就有预感这是一部烂片。
结果没有让我失望,果真就是一部烂片。
全片烂的非常扎实,从演员的表演,到剧情,到人设,基本上无一是处,绝对可以入选近年来烂片的经典案例。
作为同一类型的喜剧,跟这个一比,肖央的那部差强人意的情圣简直可以称为神作了。
贾乃亮媳妇的演技比路人高出了一个喜马拉雅,但是贾乃亮本人的喜剧功力,却比路人低出了一个马里亚纳大海沟。
作为主演,贾乃亮在这部片子里面长串下跳,造型表演都极其浮夸,我明白他想努力的搞笑,但是那别扭的表情和姿态,诡异并且被冲击的支离破碎的剧情,就是让人笑不起来。
马丽作为女主,在片中的存在感极低,低幼的剧情没有让人感觉出这个角色巾帼不让须眉的硬气,反而强化了马丽一贯以来女神经的气质。
而另一位女演员屈菁菁,习惯了她一贯冷艳的感觉,这种邻家小妹妹的角色也真的不太适合他。
此外大长脸,还有代乐乐公司的那个长毛,还有兔牙王迅,给人的印象都不深刻。
唯独例外的是金士杰的那场戏,眼神阴暗,气质霸道,从眉毛到嘴巴全部都是戏,本片唯一的亮点。
更奇葩的是剧情。
主演过于闹腾,支线的内容过于丰富,剧情松散,以至于严重的影响了主线的推进。
头天还在东北闹腾,结尾就浪到了香港怀旧。
头几幕还是简单的商人无良,后面居然引出了更深的阴谋,剧情的推进主要依靠角色之间的嘴炮,和无聊乏味的闹剧小插曲。
就好像一对争吵不止的夫妻,已经把三十年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翻了出来,早就不知道这次吵架一开始是为了什么。
影片当中贾乃亮还邀请了老婆孩子进行亲情客串,甜馨的确可爱,会自嘲之后的李小璐演技也节节攀升,但遗憾的是,这么烂的本子,请谁来估计也白搭。。。
虽然作品有一定的主题线,但是并不像港片那么有质感,说他为了突出小人物的大事迹吧,它也没有那么地朴实无华,这是这部作品给我的第一感觉,然而,可悲的是到最后它也没有改变我一开始的成见。
首先,对于男主的发型真心打心底里不接受,虽然可以理解,但那个时时处处抹不掉的腮红又是什么鬼?
整部影片整体感觉确实很混乱,甚至在一开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它要说什么,其次作为一部喜剧片,其喜剧效果确实不怎么样,虽然我很喜欢马丽的feel,但这个完全不能够使我对电影改观,脸脸挺可爱的,但是,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另外,我比较好奇,现在都什么年代了,香港真的那么乱吗?
那些黑道上的事情真的可以如此这般吗?
还有反派的出现,感觉力度也不够,猝不及防地不够,暗棋更不用说,反正在我看来是一次不怎么样的喜剧。
关于电影本身并不想多说什么,剧情差强人意,但这样用力过猛的表演也不容易,毕竟有几个地方确实还蛮逗的今天我想说的是是非观。
小时候对电影电视的期待就是一定要是大团圆结局的,主角一定是善良并且无所不能的,大概是那时候的电影千篇一律都是这样,又或者人性里最原始的是非观就是惩恶扬善:好人一定要有好报,坏人改过自新后也可以过上幸福生活,剩下那种不知悔改的落个悲惨的下场就好了。
这部电影里的就是这样,男主角是任何磨难下都不放弃正义的英雄,虽然长得也挫,平时邋遢又疯癫,但就是这样一个较正常人还不如的形象却能够因为正义成为英雄,最能迎合草根大众的英雄梦了。
一个说什么也不会改变自己正义初衷的主心骨,加上一群众志成城的甲乙丙丁,还有什么成不了的大事呢。
过程中有人会为了眼前的利益屈服,有人会迷失自我,但有什么关系,只要最终还是站在正义一方,就OK了。
这样简单的英雄主义和非黑即白的是非观也是挺好的,如果现实里真的可以这样的话。
但我在想,那些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的人,真的是说变好就会变好么,那些伤害过他人的人,也是说原谅就可以原谅么?
吴良从一开始就是坏的,只在最后确定将成为父亲了,才突然性情大变,成了个好人?
且最后成了个警察或者保安,和妻子未出生的孩子以及老人院的大家伙一起幸福的生活。
毕竟他有经历过上游的物质生活,这突然的落差接受得了么,况且若不是他,老人院不会发生这么多磨难,已经弃恶从善的他就不会觉得良心上过意不去?
总之我好像并不想让这个回头的浪子过得这么顺溜,或者说我根本不相信他就这么突然就浪子回头了……还有静茹,说实话这姑娘还挺漂亮,看着清纯的一姑娘,但怎么越看越像白莲花。
利用成立兵对自己的喜欢,又是要钱,又是诱导他同意签合同; 明知道吴良是坏的,要拆了老人院,还是贱兮兮的上了他的床。
就这样的姑娘也幸福地生活在老人院了,难道就是因为杨叔灵堂前的那一跪。
每个人心里对是非对错都有一杆称,对是非的处理也都有各自的处理方式。
或者电影里他们都是善良正直且宽容的,但现实里真正能做到这般不计前嫌应该还是偏理想化的。
孔子说要”以德报怨”,这是宽容,但真正做到宽容的有几人,除非他没有伤害到你真正在意的人或事。
你可以不宽容,这一点也不会妨碍你的善良和正义,毕竟是非在心里,只是对待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去年的电视剧《我们前半生》,虽然没有看,但是多少听说了一些,大体是女主被离婚,在闺蜜和闺蜜男票的帮助下成为了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的故事,雷人的是,女主角最后和闺蜜的男人互生情愫,且不论那男人与闺蜜之间是有怎样曲折的故事。
但和闺蜜的男人在一起,这是万万使不得的吧。
这么公然挑战我的是非观,我也是服气的,但服气之余还是觉得不妥。
有时候我也会迷茫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种时候就要拿出你心里的那杆称了,这么多年教育下来,是非对错的观念还是有的。
大概也是去年,薛之谦的人设突然崩了……他是我少数有好感的明星之一,因之前看火星情报局,他说的一些话让我觉得他是个很有正义感,很善良的一个人,乐于帮助身边哪怕毫不相关的人。
出了这样的事之后,我不愿 相信是真的,说实话到现在也没整明白事情的真伪。
但不管事实真相如何,他曾说过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足以证明他知道哪些是对哪些是错……真真假假谁说得清,其实只要对事不对人,很多问题就简单了。
实在忍不了,能说粗话吗?
贾乃亮是不是自以为很搞笑?
那演技不尴尬吗?
制片方洗钱去的吧?
都特么什么剧情?
什么演技?
看点是啥?
凑几个小品至于要拍成电影吗?!!!!!!!!!!!!!!!!!!!!!!!!!!!!!!!!!!!!!!!!!!!!!!!!!!!!!!!!!!!!!!!!!!!!!!!!!!!!!!!!!
贾乃亮从头至尾夸张的红脸蛋是想说明什么?
大家都戴假发是几个意思?
戴就戴了,让人能一眼看出来是什么目的?
除了二人转,东北话、倒骑驴、请问东北地区的精神,文化,和社会现状跟这个故事有什么关系?
也许这些对一个喜剧而言要求太高,然而,喜剧中起码的笑料包袱一点都不好笑,让人非常尴尬。
还能不能把电影拍的更尴尬一点吗?
太尴尬了。
剧情没新意,人设老套,画面呈现粗糙,场景化严重。
号称是喜剧,一点都不搞笑。
尿点不是一般多。
用这种质量的影片圈钱,对中国电影市场无疑就是一种杀鸡取卵的恶劣手段。
从2017年春节档一路下看来突然对2017年的中国电影不抱任何幻想了。
所以,我在想,这样的电影拍出来究竟是干嘛的?
如果,电影无法唤起内心的一点点共鸣,那么看他何用?
如果,买票看电影只是成全了资本运作的神奇,我们干嘛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影片将镜头对准了九十年代的东北,呈现了一段特殊时期的瑰丽图景和一幅浓郁的风景画卷,原汁原味还原东北的地方特色,本片的导演郭大雷便是东北出身,对东北特有的地域特色了如指掌,堪称是最佳人选。
虽然被吐槽了那么多,仍然想说,大过年的看个乐子就行了,要什么自行车?反正我是笑了,还不止一次。
我觉得是最好的贺岁片了....还是挺逗的
逗乐的,适合父母看
还行嘛,还有点笑人
什么玩意啊这是 打着东北的噱头歪曲东北人和东北的文化背景。 从导演 编剧 造型到演员全都在那扯瘪犊子! 0星差评!!
不喜欢贾乃亮,地域歧视太厉害了
我严重怀疑编剧是个东北黑,不是说几句东北话就是东北往事了好吗,以及贾乃亮别总扯着嗓子嗷嗷喊了,咋整的东北人都跟耳朵不好使似的呢,不自带扬声器听不见你说话是咋地,气势不是喊出来的,这样只会让人觉得蠢
我好像看了假的东北往事。个别笑点还可以,但整体还是太闹腾了。主题曲好听。
搞笑是搞笑,但内涵没有,就是图个乐,感觉贾乃亮是主演但没配角演得好,总之比春节档炒得火得那几部要好。
哈哈哈,挺逗的
其实一挺好的合家欢老套得不能再老套得框架被拍成了这种样子。。。。。
东北话还挺好玩
还算可以吧,竟然还没有那么烂
贾乃亮搞怪至极 起手是青春喜剧 中段是家事亲情 资本家的到来让一群人互相伤害 又同仇敌忾 为爱回到一起 圆了儿时的梦想 像小马哥那样 快意恩仇 去了香港 买了枪 动了手 干了一场真正的架 情怀瞬间与生活的滋味连在一起 与过往东北题材耍嘴做梦不同 这是一部东北人家庭保卫战 也是一部东北人寻梦的旅程
哈哈哈哈哈哈
作为一个深爱刘能的南方人,东北话自带蜜汁好感。有剧情笑点有甜馨,我看的很开心,值票价
看到导演的这段资料介绍,我尿了-------2007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影摄影,同时进军电影导演领域,是一位少有的集表演,美术,音乐,摄影专业于一身的全面型导演,尤其以对电影画面的美感要求极为苛刻著称,并被誉为“影像诗人”。
不错,不是完全东北那边的喜剧,喜欢甜馨在里面的客串。
你等着,我对象放学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