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后。
一封公开信里。
导演说,没有你们,我回不来……《越光宝盒》,是我给你们的礼物,要谢谢你们,这些年的支持,或许,月光宝盒可以让我们暂时回到过去,让大家在不同城市,重新坐下来看电影,想起过去——你曾牵着谁的手,想着谁的笑容……那些十几年前的旧人呢?
如今你们还有联络么?
你会想起她么?!
这个导演在16年前拍了一部电影,叫做《大话西游》。。
随着电影成为国外文化的形象符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它装逼,用电影享受上纲上线的乐趣。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一样认为这定是葡萄又捣鼓出来的烂片,就像前两年那失败的《情癫大圣》那些差不多,因为现在的香港影坛,毕竟不似当年,王晶的表象大家有目共睹。
但当静静看完整部电影,直到屏幕暗淡下去,周围空无一人,我闪烁泪光,在豆瓣上给出的评价,是五颗星。
或许是因为太希望,而害怕失望。
在那多少年前,你我在怎样繁茂的夏天里看一个猴子在城墙上和一个仙女遥遥相对,一个无赖,怎样对对面的那个铁血女人说到,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这是怎样浪漫的宣言,这是怎样叫人难忘的话,即使是时间这能抹平一切伤痕的药,仍然无奈它何。
电影院巨大的屏幕前,多少人是为粗浅的一笑,多少人是为了给甜蜜的恋情填料,多少人像我们,只是为了怀旧,只是因为那个当年的紫霞仙子。
(鄙人还大爱铁扇蔡少芬)于是一个人看完全场,一个人在那硕大的屏幕面前笑着笑着突然就流泪了。
前面的一对30上下的青年夫妻投靠头顶在一起,无自觉的想起这些场景如此真切却又恍如隔世。
电影院是情侣包厢,两人连在一起带屏风的座位,电影院里多是情侣,年轻的面孔,如此时髦靓丽,但是叫人看着略略心痛。
这样的场景,很容易在某个特殊的时间段,大家笑的时候你一个人愣住,寂寞至死。
网上有很多人叫到这时一部垃圾道零分的电影,埋怨为什么自己傻×到竟然去电影院花钱买罪受,当然若你怒发冲冠的出电影院你亦可这样说,如若你是笑完了之后再来网上联系自己看过的寥寥几部文艺电影,就开始享受上纲上线的乐趣,那么太没有必要了,还是三枪这样的“柏林节电影”比较适合你吧。
把票根留了擦屁股,早点洗洗睡吧。
于是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看电影亦不过是生活的一个部分,电影是艺术,担不是你的艺术。
电影拍给普罗大众的并让大家接受,这时电影的初衷。
电影不是你装逼的利器,你可以找更多冷门的艺术,我觉得超级写实主义绘画这样的工作应该能适合你。
我们被这部烂片感动,因为这部烂片带我们回到了过去,带我们回到那个纯粹的夏天。
这就够了。
在你美的倾国倾城的时候是谁说要爱你一万年的,是谁又永远的离开了你?
当我们看到那个当年的城楼,我们还能找到最初的感动吗?
而这最初的感动,又要找寻多少年?
所幸的是,这样的电影,我们开头就能猜到结尾。
清一色在城楼上死死抱住孙俪,因为已经当失去之后,亦知怎样使最初的美好。
片中有一句台词,因为女人的心碎了,还怎么还?
到这里我潸然泪下。
孙俪的心,隔了500年后,他重新给了她的心。
但是银幕上的爱情,总是奇幻如至尊宝,恢弘如卡萨布兰卡。
我们生活中的爱情,又有多少能像这样?
那些女人,她们的心碎了,要多少年能够还?
波若波罗密,带我回到过去吧,我要在最开始的地方,结束掉这样的结局。
只因,顺着时间往下走,一切都太悲伤。
而我宁愿沉醉于怀旧,我迷恋那样的伤口,胜过重头再来,只因,我爱你。
恋爱的时候谁没有受过伤?
他对你不体贴,只知道和哥们出去玩;他总是忘记要把东西先给你吃要先给你添饭,而别人的男朋友总是知道嘘寒问暖;他总是喜欢和别的女孩子说说笑笑,不管跟你保证过多少次再不和女生说话;他说话没轻没重,伤了你的心都还不知道……可这些不满这些抱怨又怎么能和被自己爱的人推出去相比?
如果她真的离开了,如果她没有原谅,如果她知道他后悔后还是没有再给他一次机会,那这个电影都是一个悲剧,爱情也成了一个悲剧。
其实悲剧与喜剧之间只差了一个原谅。
记得《大话西游》刚上映的时候也是恶评如潮,后来却被引为经典。
有的时候观众的口味很难捉摸,但更多的是人云亦云。
彷佛百分之八十的观众认为不好,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就是傻逼,弄得觉得还行的也不敢说好,跟着一起骂起来。
如果韩寒认为《大话西游》的精髓在于紫霞仙子的一滴眼泪,那么,我相信,《越光宝盒》最动人的地方,在清一色突然变脸,把玫瑰仙子一脚踹入水中那一刻,玫瑰惊恐、绝望的眼神。
就是喜欢这样的电影,包括《情癫大圣》,很多人骂他烂,但我喜欢,不装B,就是恶搞,还带真性情。
可贵。
开心时开心,难过时真让人难过。
电影看完了,很舒畅。
绝不认为这是烂片,反而觉得电影透着真实和创意。
仿佛自己还是那个当年单纯的女学生,执意地记录每一句感动我的台词。
我不是影评家,也不喜欢用各种主义去解析电影。
看电影,看他细节处的创意,看他的真性情。
感动我的,我就认为是好的。
别人说是烂片,我偏要看一看。
很多时候,也不是很认同大众的口味。
现在就是这样,不可以人云亦云,一定得自己亲自去判断。
摘录以下我喜欢的台词,留给看官细细品味。
玫瑰仙子:“清一色,你知不知道一个女人最想要的是什么?
”清一色:“嫁个有钱老公,有几十栋房子,拿着LV晃来晃去到处shopping,喝燕窝,吃鲍鱼。
”玫瑰微笑:“一个女人,不管在外面多风光,最重要回到家里,有一个完整的家。
”——最后一句话,说到心里去了。
清一色说:“哦,对,说得好,我就喜欢你这个样子。
其实我本身家庭观念也很重,我常常说,将来要偷所有的金银珠宝给我老婆,抢所有的玩具给我儿子!
”_______虽然偷和抢是不对的,但怎么听心里都暖和。
至少,他把你放在心里了。
女人往往要的是一个态度,而不是真的要你做什么。
“如果你觉得死能解决问题,我陪你跳。
一个家,是需要有一个你爱的人在里面,否则,那就是监狱。
我娘常常教育我,你自己不争气,就不要连累人嘛,所以我没家人,没朋友,没情人,是因为我不想连累你,就连我喜欢你都不敢说”……有很多男人是这样想的吧,不连累“我告诉你,我们以前都是做山贼的,有什么不敢偷的?
只有女人的心,我们不敢偷。
因为偷了之后,没办法还给人家。
心都碎了,怎么还呢?
”葡萄玫瑰:“其实……也不关这把剑的事,问题是我自己,已经不相信缘分了,难道你天天去市场,看到猪肉铺,就说明你跟猪肉有缘分吗?
那猪肉铺,根本就是路口第一家店嘛。
明白吗?
”“有些事,不是你扔掉就算了的。
你能把回忆扔掉吗?
你能把感觉扔掉吗“以前,我什么都自私自利,算得太精,心里只有自己,以为这样就搞定。
可是当你走的时候,我才明白大家在一起最重要,能够好好珍惜这一刻,那才叫搞定。
今天又遇见你,我不会再放弃了,我不要一辈子都后悔……”“今天,我是来把心还给你的。
”“刚刚我在阁下的舌头上做了记号,你就是我的压寨夫人。
以后如果有人敢欺负你,你就报我的名。
”by清一色。
我勇敢地给《越光宝盒》打了四颗星。
不过也没有什么,我连《锦衣卫》和《花木兰》都勇敢地打了两颗星,《越光宝盒》的四颗星又算得了什么呢?
说实话,我笑了好几次,也小小地感动了好几次。
《越光宝盒》虽然整体上不算很出色,但是一些台词还是可以的,比如下面这些,我觉得是《大话西游》级别的。
校园里的恋人们在调情的时候可以顺手牵羊用一用。
玫瑰仙子:有感觉啊?
玫瑰仙子:你别光看我的外表,其实我内心也是很有欣赏价值的。
清一色:玫瑰,我背你吧,看看地上草多尖,万一扎伤你的脚,我跟它们拼命。
清一色:我常常说,将来要偷所有的金银珠宝给我老婆,抢所有的玩具给我儿子。
牛魔王:紫仪,我绝对不会放弃你的。
清一色:此时此刻,我完全同意你的见解。
来,快,快。
葡萄:我告诉你,我们以前都是做山贼的,有什么不敢偷的?
只有女人的心,我们不敢偷。
因为偷了之后,没办法还给人家。
清一色:为什么?
葡萄:心都碎了,怎么还呢?
怯不怯?
瞎子:喏喏喏,流眼泪了,男人最后一道防线都失守了。
穿好你的内裤吧。
葡萄:他好像没穿内裤。
玫瑰仙子:难道你天天去市场,看到猪肉铺,就说明你跟猪肉有缘分吗?
那猪肉铺,根本就是路口第一家店嘛。
清一色:有些事,不是你扔掉就算了的,你能把回忆扔掉吗?
你能把感觉扔掉吗?
如花:你有病啊你?
清一色:是,我是有病,还是绝症,爱情根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绝症。
清一色:……我有绝症,你也有。
如花:来啊,我们大家一起交叉感染。
清一色:你这副尊容我都敢亲你,你就知道我有多爱你了。
清一色:刚刚我在阁下的舌头上做了个记号,你就是我的压寨夫人,以后有人敢欺负你,你就报我的名。
朱茵的名字被排在四位领衔主演中的倒数第二个。
事实上这已经极其夸张的宣传了——我中途没有去上厕所,但也仅仅看到她出现了1分钟。
我连她到底有没有变老都没有看清楚。
大概肯定或许还是有的吧。
一个女人又能有多少个16年呢?
十几年前我没有准时地经历到《大话西游》的阶段,所以自然不知它对很多人甚至朱茵的巨大影响。
但我想,即使它该被怀念,即使它该被经典重塑,也决计不该是这样的手法。
所以我觉得用“恶搞片”来形容也许还不足以表达贬义。
至少TMD恶搞还是有想法在里面的。
用“乱搞”吧,一堆过期or当红英雄豁出形象在片中群魔乱舞,加上几个很明显还完全不会演戏的超女,嘴角抽搐着不知所以。
完全的,低级趣味。
可是,还是有位人胸被感动了。
他说“如果你看的不快乐,那是你看电影太少”,他说“电影里有一个片种就叫恶搞,你连这都不知道”,他还说“越光宝盒你不了解香港电影那你一辈子也看不懂!
”...这位人胸,如果你不是来彻头彻尾搞笑的,我只能认为你病得很不轻了...如果你在深圳,赶快去康宁看看吧...我阔以介绍你相熟的医师。
但是,伟哥,你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那就,答应我,别放任所有人的期待和感动,再继续乱搞下去,好吗?
当吴京一脸无奈地念出那句“装屎不难,装尿才难”的名句,身边的人们终于全部喷场。
这是本部电影的一个高潮。
我没想到,这是如此可爱的一部电影,演员可爱,剧情可爱,笑料更是可爱。
正如电影的英文名字一样,这是个潘多拉的盒子,把所有人们心里最最深处想要看到的一一展现在你的眼前。
有漏乳沟的美女,有不显尴尬的小脏话还有这花花世界已然难找的爱情。
没有你,家就是地域。
这句话,听起来很普通,在电影里听到,确实让人如此感动。
当玫瑰被踢下水的那一刻,是不是你心里也稍微有些感慨,原来自己北非无爱。
有什么可隐藏的呢?
如果真爱真恨都可以藏来藏去,你真的要想一想,这样的生活是不是真的你想要的?
喜欢你就说出来嘛?
何苦要被另一帮非要鹤立鸡群的人拉着鼻子走呢?
你看看那如此出彩的玫瑰仙子;早抛弃偶像歌手形象总是糟蹋自己的清一色,你看看原来如此令自己感动的紫霞仙子,看看诸葛亮和周瑜的现代版音乐对抗……我的天,笑死了。
这是部远远超越我想象的好电影,恶搞地叫人想骂娘。
从一开始就笑,直达最后也是大笑着收场。
影院里阵阵大小声,其实已然说明了一个问题,这电影看的值,25块钱换如此换了的两个小时,比那些故作深沉,死硬装B的电影,强了去了。
装屎不难,放低身段才难。
你如果真的想要硬作你自己世界里臆想的高大全,那我就奉劝你,别去厕所了。
因为那容易脏了你的衣服和心灵。
和之前一样,没有在Follow《越光宝盒》的新闻,甚至连海报都没有细看,所以并不知道它庞大的打酱油团队里有那样多的惊喜。
看它,不过是出于对导演的信任,maomao以前就对我说过,那么多人都在变,唯有刘镇伟,他永远都是那可爱的葡萄。
从《天下无双》到《情癫大圣》再到《机器侠》,浪漫依旧的葡萄一直在被指责跌破底线的烂,我却仍旧被他那些一惊一乍,做张做致的热闹剧情逗得嗤嗤不止,直至大笑出声。
那窘状就像是被针戳到然后漏气炸掉的气球,即使最后破烂而死,尸体也必定开怀。
男主角被责难成这样并不出奇,对郑中基的忍耐在《龙威》之后就土崩瓦解,他的绝招扮女装就像是小钟的魔术,已然老梗,笑了都尴尬。
当下还愿意容忍不过是因为他刚好踩在新闻点,发布会记者会发挥无厘头精神贱兮兮地问他:“为何刚刚离婚就笑得如此开心”。
只是为了这种精彩场面而已,至于小郑的表演,则完全是八卦的附属品。
李健仁,李力持,仍有他们的铁效果,除却他们,离开星爷余荫的男演员们统统乏善可陈,全无笑点。
硬要讲,吴京那句“尿才难学……”算是亮了几分。
至于其他?
切别和我提郭德纲,他出现的本身就是一个大笑话。
然而这些都撇开不谈,吸引我的是刘镇伟的女演员阵容,同梁羽生笔下的女性角色一般,个个带着利落飒爽的潇洒味道,放得开又有种。
女主孙俪越发豁了出去,甩掉那些清纯秀丽,由《画皮》中的乞丐婆至《机器侠》中的四眼妹,终于在《越光》里彻底疯癫。
又见阿娇,所有版本里最美的孙尚香。
感谢刘镇伟,感谢香港导演。
无论如何,是他们让大银幕上又有了钟欣桐,又有了汤唯,为大陆地区那个荒谬了两年的封杀画上了休止符。
在她对着刘关张的镜头轻解罗衫时,大概许多观众和我一样忍不住浮起了一个“你懂得”的微笑。
许多曾那样有性格的美女都还是老了,虽然没有皱纹,肤质也饱满,但就是逃不过沧桑。
像是梁咏琪,清纯的大眼已不复孤高和羞怯,她曾经惜肉如金,眼下却纤腰款摆地穿起比基尼。
像是蔡少芬,凌厉的她端起机枪的样子,再也看不见“小铁铁”的娇嗔。
看片的时候爸爸在另一个房间看《杜拉拉》的首映,莫文蔚和朱茵美丽的面孔刚好在两个屏幕上交相辉映。
Karen亮丽优雅的穿着晚装,我虽然惊艳,但也知道她离那个执着倔强的白晶晶已经很远很远,而朱茵却扬起精致的小下巴,神气活现的和铁扇公主自我介绍,明眸闪动,巧笑嫣然。
仿佛仍是多年前那个芦苇荡里凌波独立的出尘仙子,用不容置喙地口气对你说: “从今以后,我叫盘丝大仙!
” 在记者会上,朱茵诚恳的感谢刘镇伟导演数次,事实上,可敬可爱的葡萄也对得起她的感谢: “我曾经为她写了一场戏,她站在城楼上,和《大话西游》里一样,最初我就是要一个戏剧效果,让观众联想到以前熟悉的那个故事,后来见到朱茵之后,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不拍这场戏了,因为我想她再走上那个城楼的话,可能会心里很难过……” 这么多年过去,所有人都知道她很幸福,有着相恋多年的男友,然而这么多年,仍然有人还会忍不住担心:可能心里会很难过…… 有人故弄玄虚地说过:“每个女生心里都住着一个紫霞。
”我曾以为我不是,可是十几年后,向来觉得“矿石巨钻,不过是碳”的我,某一天居然对着一枚指环,欣喜地说不出话来。
它的样子是一只小小的金箍,它的名字,叫做:爱你一万年。
许多人都说这又是一部世纪大烂片,说那个技安除了廉价的耍宝和炒自己的冷饭就什么也没有了,说他只能让我们笑,却再也无法让我们哭了。
但我却仍然心怀感激,我知道我自己生活在一个多么糟糕混乱的烂世界,它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着比无厘头更加荒谬离谱的,却让我笑不出来的烂笑话,然后对我说不笑也没用,因为这就是人生。
然而紫霞,多谢你的不老,你如惜的美貌让这个世界起码有一秒钟,远离了更加不堪。
还有你,葡萄。
在这个我们自己都无法感动自己的时代,你仍能让我笑出声来,已经没有辜负这许多期待。
由于PSP支持格式的尴尬,我用它看电影从来都是下到什么看什么,昨晚下了《越光宝盒》,就想那么一看,一直觉得刘镇伟是个倒霉蛋,拍什么倒霉什么。
看完后,我失眠了,下床抽根烟,又爬上床看了一遍。
然后手机上豆瓣,给了五颗星。
一开始的字幕我没笑,我看到安吉丽娜朱莉的时候,就知道肯定没戏。
紧接着看到导演编剧的字幕翻来倒去放了两遍,却只是技安、刘镇伟两个名字颠倒的时候,我莫名的觉得有一种感觉,我觉得葡萄在高处不胜寒。
名字我能说,但我要去一个叫做美国的地方。
李力持化身至尊宝出现的时候我又笑了,周星星走了,我就让李力持来代替你,你滚蛋了但我们大家还是很哈皮。
宝剑真的弄坏了吗?
宝剑真的可以随便出鞘了吗?
宝剑还是那把宝剑吗?
究竟,是谁弄坏的?
郑中基那张苦逼的脸,孙俪那张不够无厘头的脸,都让我觉得好笑。
导演用尽了《大话西游》原有的噱头,却只是为了自嘲和回忆?
经典无法超越,就让我们一起回忆。
当历史最丑周瑜和诸葛亮在借东风的时候,周瑜忽然大怒,哎,我说哥们你怎么什么都是借的啊,东风是借的,箭是借的,连他妈荆州都是借的?
诸葛亮抓起一柄香蕉,塞进周瑜的嘴里,二人恶战。
不知道周星星看到这一幕会想些什么,独自哀叹还是感慨一句“屎不难学,尿才难学”?
吴京怀着万分沉静的声音爆出这句台词的时候,我喷了。
比起屎的造型感,尿总是无形无色无味。
但前提是你没上火。
刘镇伟这泡尿尽管无形,却被极为浓烈的色和味深深的出卖。
长江七号推六号,七号的爸爸去了美国。
但七号终久打不过火云邪神。
搬来了功夫熊猫,却把包租夫妇砸的够呛。
郭德纲也累得够呛,好端端的北京胡同相声被香港电影拧巴了。
郭德纲一会儿曹操一会儿露丝,却依然无法展现自己在德云社台子上的光鲜。
是的,没有于谦,你也不过是一个被SM的可怜难主。
于谦可怜的出现在两个椭圆形小框框里,打着哑语,一脸苦逼。
如果不能和你在一起,请原谅我瞧不起你的傻逼。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贱人。
或许在一色清的眼里,那个追着他一直跑的玫瑰仙子就是这样一个贱人。
我一直搞不明白,缘分就那么好吗?
哪怕他是山贼是骗子我都要从西游追到赤壁去爱你。
尽管早有感觉,但郑中基一脚把孙俪揣进大海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什么东西碎了。
是海洋之心吗?
尽管玫瑰仙子再次出现救了清一色,尽管最后两个人依然回归无厘头本色,在那个属于大话西游的城墙上吻的高潮迭起,我还是觉得这种幸福来的太虚伪来的太自欺欺人。
碎了的东西终久还是碎了,海洋之心沉进大海,捞出来的还是那颗心吗?
当被刘镇伟拍的美美的阿娇还是要面对刘备关羽张飞的照相机,膝下一堆不知道是张飞还是阿jonh的孩子,抖开地图跟拍洗发水广告一样的时候,你还能分得清什么是贱吗?
我们都在贱的社会里愈发变的贱兮兮的。
你说缘分不是看到猪肉就说明和猪肉有缘分,那根本是街口第一家店而已。
但我声嘶力竭的说每次去市场看到的第一眼是你啊。
是啊,就算没缘分,也是第一家店。
第一家店只有一个,属于你我,分手了,猪肉还是猪肉,你还是你,我却不是我。
从感情角度,我没有泛起一点涟漪。
我一直在想,初恋真的是不会碎的么?
心碎了,初恋就没了。
即便要了回来,也不是当年那段感情,初恋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有过了一秒便不再保真的感觉。
葡萄却有意的安排了他们再次相爱,伟哥,我说你是不是自欺欺人?
你都知道自己变成了葡萄干,为什么还在幻想当年葡萄藤下的那只狐狸呢?
朱茵在摇摇晃晃飞了7秒之后,我甚至还没有看清楚她究竟老了几分,她便以头着地的方式降落。
我不是紫霞仙子,我是青海伏明霞决战紫禁耀晚霞,简单点——朱茵。
在刘镇伟的这篇《给80后的礼物——刘镇伟的公开信》(http://ent.sina.com.cn/m/c/2010-03-19/01002901739.shtml)里,朱茵问导演一个女人究竟有多少个16年?
大话西游里那个紫霞仙子是16年前紫霞仙子,现在,对不起,没有紫霞,只有朱茵。
这种岁月的侵蚀,加上纷乱复杂的恩怨情仇,我们想想第一次看到大话西游的亢奋,再想想现在的状态。
是的,我们和香港电影一样,早就渐渐找不到自己。
朱茵,就让她永远作为紫霞仙子,留在记忆里吧。
我是88年人,第一次看到大话西游的时候是初中,只是觉得好玩,不带意义。
高中开始带着意义去看周星星的时候,周星星却已才华耗尽,三年磨一剑的功夫却只是工夫。
在《大话西游》被我们加上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标签的时候,周星星只在一次访谈中说“对不起,我文化低,完全不懂什么是解构主义。
”是这样的。
我们理解的意义,属于我们的青春,导演找不回来。
星星已成爷,葡萄已成干。
有些情愫,丢了就找不回来。
有些友谊,失去就不再回来。
有些意义,存在就注定要消失。
无论你说它多么山寨,无论你说它多么恶俗,无论你说它多么傻逼,我还是想说——对不起,这只是拍给周星星看的。
这只是拍给爱过大话西游的我们看的。
这喜剧是很苦逼,但我愿意给它五颗星。
我们时常为暗淡无光的当下树立一个熠熠生辉的上古三代,电影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个曾经让华人倍感骄傲的“东方好莱坞”——香港。
虽然以严厉的学院派眼光看待繁荣将近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产业,大多数不过是一堆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玩意,轻飘飘脆生生的服装道具上充满了时代错误,那时候的香港午夜场电影只是记录在胶片上的草台班子而已。
电影在香港的别名并非艺术,而是消遣。
然而,即使是午夜场,也能让我们品到无所不在的真诚。
以无厘头搞笑的方式杂糅了本土的笑料、美国电影的桥段和日本漫画的恶俗,娱乐那疲惫了一天想要找个地方乐呵乐呵的平头百姓,这是香港午夜场乃是绝大部分电影的共同目的。
这也是一种真诚,这种真诚就是不和下里巴人说什么艺术品位、道德情操,你买票进场,我让你值回票价。
这是香港电影式的真诚,可以放心地朝着一个方向深深地“堕落”下去,“堕落”到了一定的境界,让人半醉不醉的糟粕也可能后劲十足,东施效颦之作也可能做出大文章,变成另一部经典。
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只想说说《大话西游》和《越光宝盒》。
今天的《大话西游》无疑已经是一部经典。
不知道在眼花缭乱的时髦声色一波接着一波侵袭过去之后,还有多少人会定期翻出《大话西游》重温经典的台词和片段。
不知道今天还来提这部电影是不是算凹凸了,就像老爸老妈的记忆总是停留在《追捕》的时代,总是记得其实并不怎么漂亮的真由美。
然而,经典就是经典,无论热潮是否过去,《大话西游》能够让任何层次、口味和类型的观众如痴如醉。
《大话西游》是一部经典语录,很难想象还有那部电影能创造出这么多经典语录,其中有些已经滥用到脱敏的地步。
《大话西游》是一个爱情故事,我的女同学还经常翻出来看看,为紫霞掉两滴眼泪,只是掉完泪她们已经不再相信还有什么人会踏着五彩祥云或者开着加长林肯来接自己。
《大话西游》还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可做多重解释的文本:究竟这部电影从头到尾讲述的是师徒四人一段刻骨铭心的遭遇,还是仅仅是对现实不满、心里还有别样梦想的孙悟空做了一个与现实完全颠倒的乱梦,醒来后发现一切如旧呢?
这是一个谜语,和《西游记》正统文本的碰撞,生出了混沌的边缘,也生出了不可解读的暧昧模糊。
这一切究竟是精心安排,还是妙手偶得?
我真希望制造出这个美梦的人能够立刻撒手人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地死掉,这样我们就能猜想《大话西游》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猜想那个造梦者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天才,然后我们就为他在电影史上写专章纪念,到了他诞辰忌日就去他老家挖点名人轶事。
可惜这个人还坚强地活着,并且挥一挥衣袖,留下两部烂电影来击碎我们的美梦。
这个人叫刘镇伟,那两部电影一部叫《情癫大圣》,另一部就是《越光宝盒》。
当一个拍所谓“大电影”也就是靠戏仿别人电影度日的导演把目光投向自己拍过的经典时,可能他的电影生命就快走到尽头了,因为他给自己画下了结界,他走不出自己那已经逐渐暗淡的光辉的阴影。
《月光宝盒》里的老葡萄比《大话西游》里的老葡萄瘦了,白头发和皱纹都多了。
也许,他真的老了。
和令人回味无穷的《大话西游》相比,《越光宝盒》简直让人嘴里淡得出鸟来。
情节转换生硬,甚至缺少基本的铺垫和交待也就忍了,身为无厘头祖宗级别的人物,处理无厘头笑料居然像个生手,这是万万不能忍的。
无厘头讲究的也是一个点到为止,不能过分深入地描绘细节,以防拖长了时间,反而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例如,《功夫》里有一个镜头晃过铁丝网密布的高墙上“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几个字就够了,没有必要让主角停下来搞一番文字考证。
《越光宝盒》在《功夫》人物出场上拿捏得相当不到位。
实际上,如果包租婆只出场亮相一次、说一句台词,效果远比让她这根线长时间作战要好得多。
包租婆本来可以是一个亮点,不慎变成了耀斑。
也许戏路不对的大陆演员也是一大原因吧,然而,无论如何,越是看这部《越光宝盒》,我便越是怀念《大话西游》,怀念无论是服装道具还是场景布置都远比今天落后、“儿戏”的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那个导演还敢恶俗得惊天动地的纯真年代。
明明是一副《大话西游》的身板,非要硬生生的套一条《赤壁》三国的紧身裤,何必呢?
既然穿越了,干嘛不穿越得有创意点?
云集了一大批二三线和过气明星,热闹倒是热闹,但是故事在哪里?
不是山寨了一把鸟巢和点火仪式就算紧跟潮流了的,也不是闪烁其辞什么“三打奶粉”就是针砭时弊了的,角色鱼贯而出,人多嘴杂,可有哪一句台词观众能记得住?
各色人等哗啦啦全涌出来,那不是电影,是桌游。
不过,桌游也是有技术含量的,起码每张牌都个性鲜明。
但是,《越光宝盒》呢?
一场山寨三国杀夏侯一点也不刚烈,刘备的仁德只针对他的成群姬妾,曹操的奸雄幻化成了异装癖爱好,张飞的咆哮原是gay味十足的热吻,关羽的武圣成了看黄书的伎俩;周瑜不反间,诸葛也不观星,反而合力表演了一场山寨摇滚秀和法坛上的当众斗殴;至于赵云,他既不能闪也不能杀,看清了大嫂的乳沟但看不清主公是谁。
每个角色的性格特质都是山寨或者是山寨的山寨的,于是,电影便成了一场山寨的三国杀。
无厘头的精妙,很多都妙在这“戏仿”二字上,不过这可是把双刃剑,戏仿得不到位,难免让人借用网络词语指摘为——山寨。
戏仿绝不是山寨,增之一分则伪,减之一分则劣,搞得好叫通俗,搞得不好就低俗了。
作为无厘头的扛鼎者,技安老师曾推着星爷让无厘头大潮席卷了神州,不过《越光宝盒》的登场仿似技安老师又给无厘头亲笔书写了一则墓志铭——无厘头死咗了。
《大话西游》的母题重演回想起来,技安老师的刘氏无厘头其实早就死了,还死在最高潮上——没错,就是那部《大话西游》。
《大话西游》一出,“从天而降的宿命爱情+女性的死缠烂打+男性不敢接受+男性的最后悔悟”便成了此后颠扑不破的技安公式,此后的《情癫大圣》、《天下无双》和《越光宝盒》都是这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稍有区别的是《机器侠》,不过也无非是负心男变成了哀怨女,神魔玄幻变成了山寨科幻而已,骨子里还是《大话西游》的母题重演。
重复没有错,左小诅咒说过:“重复就是力量。
”爱情这东西,号称人类文艺作品中永恒的命题,技安念念不忘女子的痴情和男人的负心,也符合绝大多数爱情故事的现实演绎。
可是,用无厘头的荒诞谐闹方式来表述这一命题,不是有身份证的人就能玩的。
《大话西游》用了上下两部共计三个多钟头的篇幅才把一个百转千回、从疯狂恶搞到催人泪下的爱恋故事的来龙去脉勉强描述清楚,也只有这样的结构,才能达致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之效。
但是,《大话西游》显然是不符合电影产业规律的(从片长形态上来看,近年的华语电影只有《赤壁》能分成两部还狂收票房,不知这是不是技安拿《赤壁》开涮的原因),这纯粹是一部误打误撞的经典,若不是北大学生多年后的网络热炒(当然还有星爷独树一帜的演技),《大话西游》的胶片只能在仓库里跟若干主旋律们一起发霉。
往事不要再提《越光宝盒》匆忙得让人来不及发笑,遑论感动?
电影就好比端给观众的一盘菜,碗碟内的食材才是主料,噱头桥段无非是些调味品而已。
回想《大话西游》,哪一段搞笑情节不是紧扣着故事主线的演进?
再看《东成西就》,哪一个明星演员不是承担了不可或缺的戏剧功能?
反观《越光宝盒》,显然已经本末倒置了,片头演员表的恶搞和片尾幕后职员们的cosplay似乎印证着技安的廉颇老矣。
山寨别人的东西也就罢了,还真没见过这样卯足了劲山寨自己作品的电影,银幕上“菩提老祖作品”几个大字只能让人感怀往事不要再提。
不过话说回来,老的不只是技安,还有我们。
当年看《大话西游》的青涩少年们已成今日的蜗居房奴,天上没有乌云盖,可K线图里全是。
于是,那些关于爱情的缱绻反复真的就往事如烟了。
看看当下的华语影坛,黄百鸣的《家有喜事》系列已成彻底的杯具,王晶只剩下《零零狗》式的屎尿屁,星爷则用《长江七号》告诉我们:其实,他只是一个演员。
终于,在一个无力讽刺的时代里,《越光宝盒》明白无误的诏告天下:无厘头死了。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3月18日)P.S.技安老师对阿娇的不弃值得尊敬,香港影人不仅拯救香港女艺人,也拯救大陆的,譬如《月满轩尼诗》。
P.P.S.技安与星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作者论”的角度来说,《大话西游》当然属于编剧+导演的技安,怎么就成了周星驰作品?
这是一个有趣的误读。
当然,星爷的演技勿庸置疑,不过脱离了技安、王晶、李力持、谷德昭这些幕后英雄的扶持,星爷很难重现辉煌。
而技安找的郑中基相较星爷也只是个权宜之计,至于女演员方面,孙俪完全不搭调,阿Sa倒是气质吻合(见鬼,她好像刚跟郑少爷分手)。
P.P.S.S.无厘头的兴起和渐趋没落是一个两地双方的问题:大陆、香港两地;生产和接受双方。
作为一个广东话俚语,无厘头在电影中,特指以周星驰的表演为代表的极端恶搞、不按常理出牌的喜剧形式,其实放到西方艺术史和电影史中,无厘头并不稀奇,所谓farce,其实就可以看作是无厘头的类型身份;远的不提,近世好莱坞金•凯利的许多喜剧电影就颇具无厘头风格。
而放到香港电影的语境中,无厘头应该滥觞于许氏兄弟的喜剧片,此前邵氏电影尚纠结于本港身份的迷离,不过《大军阀》中许冠文显露出的才华最终导致了《鬼马双星》的诞生,经由《半斤八两》等片的打磨,许氏兄弟的喜剧作品终于领港片风气的一时之先。
香港市民在冷战的夹缝中享受到了繁华的“孤岛”生活(这里借用了中国电影史上指称1937~1941上海租界电影的术语——其实从文化生态上来看,这两个“孤岛”颇具可比性),饱暖思欲,港人当然需要电影提供的草根式市民狂欢,并完成港人身份的自我认同及确证(关于这一点,香港影评人比我讲得更清楚:“香港市民视他【许冠文】为子侄,他是我们的香港土生最成功的精英,他不是来自广州,不是来自中国,他们真正在这一个借来的地方,是代表香港新一代文化的香港之子。
”①)——于是乎,无厘头的风格已露端倪,周星驰只是这一文化逻辑顺理成章的结果而已(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周氏无厘头在美学上彻底埋葬了许氏喜剧)。
事实上,周星驰电影的戏仿、恶搞等手段在许氏兄弟的作品中都是老套路,只不过那时一来大陆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录像厅和盗版碟的渠道,许氏兄弟不会为内地观众所知;二来其港味过重,自然主要局限在粤语文化圈内传播。
1990年代无厘头电影的兴起则必须放在整个中国文化圈内考量,改革开放已使中港间有了海量的文化交流,而1980年代末的风波最终导致了大陆意识形态的转型——邓公92南巡后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此时的中国社会和意识形态,或者我们可以用“去政治化的政治”来描述之。
②“一切向钱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整合破碎的社会肌体的灵丹妙药,随之而来的消费主义大潮显然也是无厘头的催化剂——无厘头者,改头换面的醉生梦死也(无厘头的解构手法,似乎也应对着对政治的去势化表达)。
89~92这一痛苦的转型经历也造成了香港市民理想的集体幻灭,同时,随着97的临近,“回归焦虑症候群”亦凸现,于是两相结合,无厘头终致高潮——看似数典忘祖的解构情节和星爷的癫狂式表演正是其艺术风格的绝佳体现。
无厘头在大陆被扶正则源自依托于网络文化的青年电影亚文化的崛起,《大话西游》是其里程碑式的事件。
这一事件是一起典型的“误读”范例。
当星爷被奉若神明般请入北大校园后,星爷的失语才使得天之骄子们赫然发现:这根本不是他们心目中那个至尊宝。
③造成这种误读的原因有很多,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是长期以来被污名化的“独生子女一代”(此后“80后”开始替代这个称呼),藉由对《大话西游》的误读,年轻人们开始试图树立自己的人生观——考虑到消费主义对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摧枯拉朽,这一努力其实不无悲壮色彩。
无厘头的港式狂欢,对大陆的年轻电影观众来说,却是对爱情的忠贞坚守——内旨并无颠覆,只是表达方式迥异于父辈而已。
我一直以为,无厘头的解构是很浅层的话语方式的戏谑突破,从来不涉及意旨内涵(当然所谓的“解构”也是被误读出来的,星爷直言他不明白什么叫“解构”和“后现代”),从价值层面考量,无厘头甚至是趋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无厘头极少僭越传统的儒家伦理)。
《大话西游》嘲笑了一把父权,但是至尊宝最终还是随着唐僧一路西去。
其实完全有理由把这种对父权的无厘头嘲讽看作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路表达——消费主义毕竟不能完全添补一代人的心灵空虚,如果换一种方式来过逆来顺受的日子,也是接受了普世化西方思想的年轻人们得以在中国安之若素的生活下去所必须的情感资源。
所谓拜金主义其实是个伪概念,真要把“金”当成神来“拜”了,也就没有价值危机了。
关键是金钱只是个权宜之计,1980年代末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只是被暂时性的掩盖起来。
王夫之有云:“其上申韩者,其下必佛老”,在放浪形骸中寻找真爱和心灵的一隅归宿,才是无厘头的命门。
总之,《大话西游》被热炒时,正值年轻人们即将步入一个没有价值依归的社会之际,诸多焦虑最终促使无厘头成了他们甘之如饴的心灵鸡汤——70末80后们扔掉了“革命”式的父辈价值观后,无厘头自然粉墨登场:一来无厘头有一副看似决绝于前辈的外型,符合年轻人们的反叛气质从而满足了他们建构自我主体的需要;二来无厘头还是通向最深层的中华传统伦理,在一片纸醉金迷的市场主义大潮中,这才是无论如何不能也无法被抛弃的精神脊梁(正剧登场前总有喜剧铺垫,所以往大了说,无厘头的兴起是“国学热”的前兆)。
星爷在《唐伯虎点秋香》中仰天长叹:“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岂不令年轻观众们于我心有戚戚焉?
不过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文化生态已经更新换代,看看郭德纲和周立波的舞台表演,无厘头那种隔靴搔痒、远离实际生活的戏谑已经不能提起大陆观众们的胃口(当然无厘头们也在努力北上,不过事实证明并不太成功——星爷在《长江七号》中塑造的伪民工是个典型的反例),所谓的恶搞手段也早已失去了标新立异的吸引力,时过境迁,戏台子还在,看戏的人却早已散去,无厘头堕为山寨,也是必然的吧。
①林超荣《港式喜剧的八十年代》,载《溜走的激情:八十年代香港电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2009年编,第160页②参阅: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载《去政治化的政治》,三联书店2008年③许乐《香港电影的文化历程(1958~2007)》,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第146页
唉,想起票价还是笑一下吧。
恶搞万岁
噗~
让我笑了
有老角色老场景加一星,为什么不用卢冠廷!
嚼星爷的剩饭~
2.5 屎尿屁大集合
装屎不难。装尿才难。
怀旧只是一种私人的状态
喜剧片嘛,好笑就行,不需要什么文艺,不需要什么深度。能让人笑,就成功。
wo xiao le
同样是恶搞,咋差别就那么大捏。孙俪是谁给她做的造型化的妆啊,乡土气息更浓厚了。浪费如此多的明星,最后讨来的不过是一片骂声。只有王祖蓝的出场让我觉得看此片是值得的。
大话不再。
因为有我的观影恶趣味——恶搞“众多电影”的情节,所以个人观感还是可以的。
啊,我好喜欢菩提老祖啊,他从大话西游的葡萄变成了现在的葡萄干。当正版紫霞出现的时候,玫瑰立马就凋谢了。这是一个大涮锅,开涮的食材有:功夫,无极,三枪,泰坦尼克,赤壁,骇客帝国,功夫熊猫,长江七号,十面埋伏。
今年看过的最烂的电影,刘镇伟重演当年陈凯歌“无极”之烂雷巨制,这片子和去年的《熊猫大侠》一样烂!!!看来内地人民确实高估你了
刘镇伟没了周星驰果真完蛋。
郭德纲那香肩,飘逸的长发……哎呦喂~整的跟车祸现场似的
爱那么伤,那么伤,那么那么伤......紫霞,你还是做灯芯比较快乐,但是那样,你只能一颗灯芯。2010.04.04.
搞笑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