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厌恶生活,厌恶工作,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某个沙漠星球的底层混着日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貌似异想天开的老头跑来,声称他是The Chosen One。
整个银河急需他来拯救... 于是这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年轻人开始艰苦的超人训练。
虽然中间有些许波折,但他最终还是拯救了银河...某个厌恶生活,厌恶工作,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计算机白领的底层混着日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貌似飞车党的美女跑来,声称他是The Chosen One。
整个人类急需他来拯救... 于是这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年轻人开始艰苦的超人训练。
虽然中间有些许波折,但他最终还是拯救了人类...某个厌恶生活,厌恶工作,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白领的底层混着日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貌似吸多了大麻的美女跑来,声称他是The Chosen One。
整个世界急需他来拯救... 于是这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年轻人开始艰苦的超人训练。
虽然中间有些许波折,但他最终还是拯救了世界...Star Wars, The Matrix, and Wanted.这三个片子跨度了30年,且不论中间还有多少拙劣的模仿者,这种小人物变成超人拯救世界的规律,脑残的观众乐此不疲。
没有办法,我们吃同样的冷猪肉已经吃了几千年。
一代名厨和厨工的差别,在于前者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每每出乎食客的意料之外。
与前两个片子相比,这个Wanted就是创新不成,烧成了平庸到不能再平庸的冷猪肉。
杀手,香车,美女,特技和祈求小人物的共鸣感,什么都有了,结果变得什么都不是。
如果有什么因素能够让它在电影史上留一点痕迹的话,我猜是想模仿经典,结果却制造出了荒谬狗血到搞笑的剧情。
西方人会想起来星球大战里的黑勋爵---Luke, I am your father! 中国人会想起来王朔的经典:我是你爸爸。
某个厌恶生活,厌恶工作,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白领的底层混着日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貌似磕多了药的帅哥跑来,声称他要打一架。
整个世界急需打他妈的一架来拯救... 于是这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年轻人开始艰苦的超人训练。
虽然中间有些许波折,但他最终还是莫名其妙的炸毁了一座大楼...如果Wanted想效仿Fight Club这种颓废荒诞的风格,这片子说不定能稍微名垂青史一下下...
电影一开始真让我挺沮丧的,怎么好好的一帅哥就被设定得这么窝囊呢?james的脸上明明写着“意气风发”四个字最多也就是在google上找不到自己的名字叹下气罢了哪里像是没自尊之类的人么?
老板珍妮丝太该死了这丫就是一个肥版啄木鸟吧那订书机玩得真够职业水平了。
还有,我觉得james是得了精神分裂或幻听之类的吧不太像是焦虑症的吧。
因为症状不太像。
whatever,forget it..拷来的简介:“命运弄人”这四个字在25岁的韦斯利·吉布森(詹姆斯·麦卡沃伊饰)身上显得格外“扎眼”。
苛刻的老板,见异思迁的女友,无时无刻不在刺激和考验着他的神经和忍耐力。
正当他沉浸在无比的无奈与痛苦之中时,父亲的意外亡故而再度将其倒霉的命运变得离奇起来——他从一个绰号“狐狸”的神秘女子(安吉莉娜·朱莉饰)口中得知自己的父亲竟然是一个杀手集团的头号杀手。
此番遭毒手则是他们组织的死对头所为。
而韦斯利则遗传了父亲优良的杀手基因,只是尚待高人开发提点。
为了改变窘迫的生活现状,为了替父报仇,韦斯利毅然踏上了先人之路。
并在“狐狸”以及杀手集团老板斯隆(摩根·弗里曼饰)的悉心栽培下,迅速历练成为译名训练有素的杀手。
但接下来的一切似乎完全超乎了他原本的想象,一切都变得更加离奇…… 但看到后面越看越爽了,的身材好到人神共愤了的地步了!!
(orz..)那红色的跑车一下子就把我们的帅哥“捞”进去(其实觉得时撞进去的,应该挺痛的,还要小心别把头撞下去了,挺不容易的),朱莉躺在车上玩狙击游戏真帅!!
不过为什么后来威斯利对他老板珍妮丝这么温柔,是我就会在她的肉脸上狠狠踹几脚!
一键盘打过去的时候,按键加牙齿拼成“fuck you”,太明显的恶搞吧,当时笑得都歇不上气了。
不过挺过瘾的。
假如有一天我可以什么都不顾的话我也会冲上去对某a君某b小姐之类的暴打一顿。
想想罢了。
继续。
在那个不知什么地方(貌似安全也不怎样的,刺客联盟的总部在这里不太安全吧)威斯利开始学习做一名杀手。
那个貌似“蜡池”之类的令我很有兴趣,不知是否对疗伤有用?
不过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摩根·弗里曼带威斯利去他爸爸住的地方就能让他明白“who i am”?
有点牵强的感觉。
还有,织布机告诉你要杀谁,这也太扯了吧!
不是有很多机器码,为什么偏偏就是楼上这一台告诉你要杀谁?
还能用二进制码来得到名字,这个更牛了。
另外,子弹能空手从手臂中拿出来,这手指甲也太可怕了吧。
电影的后半段让我觉得有点过头了,特别是火车在桥上的一段,演员们都打得太入神了吧,被导演这么一设计,满车还可能有活口吗?
但导演杀了个回马枪,原来克劳斯才是威斯利的爸爸。
不过没办法,谁让这是好莱坞的大片呢,男主角不受些磨难也对不起观众的。
当威斯利一个人杀回刺客联盟时真帅,导演特牛,那枪的“交换使用”,劈里啪啦地真流畅,一气呵成,那音乐配的真tmd好,看了我热血沸腾的,那些“啊啊啊”死去的群众应该不会觉得痛的因为太快就被解决了。
不过fox死的时候还是让我挺难过的,不过这是最好的了结,我觉得。
最后的“goodbye,mr.x”和前面相应了,不过子弹从珍妮丝的甜圈、巴里的可乐里穿过,这也太牛了吧。
他那枪的对焦镜难不成是天文望远镜么?
导演挺牛的,起码我看完整部片子下来是挺尽致的。
虽然片子里有这个那个的破绽,不过这正好告诉我们,这不是生活。
真正的生活里是不可能有人会帮你在某一天把你的boss或husband或wife杀掉的,这毕竟不现实的。
自己生活的控制权,还是要自己去拿回来的吧。
片尾也告诉我们这一点,不过,方法不可取啦。
p.s.关于导演(也是拷的) 出生在前苏联哈萨克斯坦的提莫尔·贝克曼贝托夫,早已凭《守日人》和《守夜人》挑起了新俄罗斯商业电影的大旗。
作为新世纪以来,俄罗斯乃至世界影坛最为知名的东欧导演,其在好莱坞的知名度也日渐提升。
恰巧一直苦于寻找新作《通缉令》操刀人的环球公司在马克·米勒的压力下,转而将视线撇向海外,而制片人之一艾因·史密斯也正好拿到了提莫尔·贝克曼贝托夫的资料。
就这样,俄罗斯人顺理成章地“得到了”《通缉令》。
不过,这位初涉好莱坞“污潭”的老外,也着实受到了同不少外裔前辈相同的“款待”。
“政策放宽、银根紧缩。
”据说,根据提莫尔·贝克曼贝托夫那部票房回报率接近1:15的《守日人》的成绩,制片方环球公司竟为剧组准备了区区6800万美元的预算,要俄罗斯人拍出《蜘蛛侠III》的效果来。
简直厚颜到了一定成都。
不过,像很多同行前辈如中国人吴宇森和印度人夏马兰一样,贝克曼贝托夫对任何苛刻刁难都言听计从。
并十分懂得如何节约成本、节省开支,先是将影片的拍摄地控制在了美国本土和价格更为低廉的中欧国家捷克。
就算在美国本土拍摄,也尽量租借成本最为低廉的拍摄场地。
细节上,有着吃苦耐劳经验的俄罗斯人更是身先士卒,从包括交通费等多个方面节约开销。
而他个人的从合同上得到的工钱据说也少得可怜。
显然,初次外出务工的经历对每个人都是考验。
暴力美:10/10故事:7/10幽默:7/10综合评价:A-Timur Bekmambetov, 这位来自俄国的爷们在吴宇森闯入美国影坛十几年后,再次将所谓的暴力美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如果说吴宇森的《变脸》中略带朦胧的暴力还有来自东方的矜持,Bekmambetov的这部《通缉令》则纯粹是兽性的嘶吼和彻头彻尾的张扬。
Bekmambetov的镜头将《黑客帝国》里的子弹时间发挥到了极致 - 以至于到了让人麻木的程度。
从开始到结束的无数场面里我们的眼睛都在跟随着子弹飞奔。
岂止十两血的喷射,匪夷所思的单向甚至双向弹道,夸张的飞车,有卖弄风骚之嫌的致命冷艳,无不撩拨着每一个热爱暴力 - 咳咳,热爱暴力动作片 - 的男人身上最敏感的神经。
我知道很多人说Angelina Jolie如何如何漂亮性感,我却从来都是觉得OK而已,比如她的暴力作品《Mr. & Mrs. Smith》和《古墓丽影》,其实都也就那么回事吧。
而在《Wanted》里,说话不多的她却像预告片里高速旋转盛起Wesley的那辆红色跑车一样让人无比眩目,冷艳性感的气势夸张点说大概可以从各位的丹田直贯顶梁门,冲破天灵盖绝尘而去。
我靠。
Kate Beckinsale的女吸血鬼杀手曾经是我心中的性感暴力No.1,现在看来要屈居No.2了。
和吴宇森到处放鸽子装和平圣洁假崇高假深沉的风格稍有不同的,俄国佬很愿意在烘托暴力的时候搞搞恶,用黑色适中的幽默冲淡血腥甚至孤傲、尴尬的气氛。
剧情里基本上就Wesley(James McAvoy)、Fox(Angelina Jolie)和Sloan(Morgan Freeman)这三个角色 - 大致相对于《The Matrix》里的Neo/Trinity/Morpheus。
然而,搞恶的重担却几乎让《赎罪》里的小哥James McAvoy饰演的Wesley一人承担。
他的几乎每个表情都被缓慢细致(就是“暴力美”,呵呵)的镜头放大,额头爆出的青筋和涨得通红的脸也许有CGI修饰,但是几处搞恶场景被诠释得充实、过瘾、水到渠成。
然而,老好人Morgan Freeman这次来出演大头目倒是很不合拍 - "Morpheus"应该还是要让Morpheus本人Laurence Fishburne来演那就棒呆了 - 虽然他现在胖得有些过分了(参见最近的《21》)。
从成天受着恶心肥胖刻薄女上司压榨、手头从来没有什么余钱、老婆还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小人物到一个“控制自己命运”、练就一身传奇的枪林绝技、身边有武功天下并列第一的惹火蛇蝎美女陪伴的“大”酷哥的发展过程,我们却不小心地再次看到了不得不出现的练功速成场景(参见《功夫熊猫》)。
当然,这速成场景和《熊猫》里的筷子战一样还是有不少创意的。
然而结尾的大战,第一幕的漏洞太大,第三幕的打关痕迹太过明显,却是此片让我失意最多的地方。
而故事好的方面,剧中和结尾的两处转折让我稍稍猝不及防;现在回品,觉得不但颇具少许“惊悚”之风,而且保住了让男人yy到底的女主角的立场和身份,让我非常想拍这俄国佬的肩膀告诉他说“你这老小子还不算白给”。
自从去年独立日档的《Live Free or Die Hard》和九月的《Shoot 'Em Up》以来还没有被一部彻头彻尾的动作片过瘾到。
今天绝对得偿所愿。
关于我们自己的只在梦中出现的英雄童话在Wesley身上基本实现。
虽然因为组织问题小伙子没有爽完全(为什么没爽完全参见剧情),但也算是爽了个饱。
Wesley那响彻影院的低沉心跳何尝不是我们每位wsn (aka. 猥琐男) 那点残存自尊的在即爆发?
于是,Wesley最后问道:"This is me taking control. What the fuck have you done lately?"妈的,nothing。
哈哈。
原文来自我的博客《和老豆腐一起看片子》:http://oldtofu.blogspot.com/2008/06/wanted.html
我爱死这电影,我为那张20元的电子票感到超值!
不是因为特技,也不是因为型男James McAvoy后来露出的胸肌让我HIGH!
总之不是好莱坞的一系列商业元素涵盖其中(尽管我一早是冲着这些元素才去)而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一个男人被激发的命运转折之选择精彩!
性格果真决定命运,而性格内核的爆发确让我看到了型男演变为真MAN的精彩!
正常情况当一个人到了二十多岁,性格基本定型,除非是重大的突发事件冲击才让有可能让其转机!
还要看你自己怎么去改变这无可奈何的“贱命”!
25岁的懦弱草民WESLEY,开始只是谋于一份无聊的会计差事,时不时还得忍辱负重,经受上司的指桑骂槐,头次在ATM取款,取款机也在取笑他!
刚巧偶然的一场现实的噩梦唤醒了他!
有合适的舞台有适合的人看重了他,于是他炒掉控制欲望强烈的上司鱿鱼,坐上了辣姐福克斯的跑车,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轨迹!
在纺织厂,联盟们锻炼了他,使其潜能很好地被挖掘出来,从不敢开枪打苍蝇的翅膀,到在火车上一击即中刺杀的人!
这诚如大多智力差不多的正常人,只要有契机,有好的锻炼机会,始终也可以在磨练中从懦弱者变为勇敢者的!
只可惜第二次命运的不同轨迹,即使ATM机里的存款数字一下上升了N位数,WESLEY也只是活在谎言中被人利用的刺杀工具!
在父亲死后,他开始叩问自己,重新面对命运,最终掌控自己的命运!
即使第三次他上ATM存款里只剩10多块钱!
其实他已经拥有许多了!
……因为他敢于重新审视世界和自己,并改变!
自我的认知也得到进步!
……
注:为了避免对本片剧透得过于彻底,所以对剧情保留了悬念,因此我所描述的剧情和电影有一定出入故事要从十多年前说起,那时我还不叫查尔斯,而是叫卫四里(卫斯理)。
我出生在一个刺客之家,我父亲是一个很厉害的刺客,他不仅能穿墙、跑得比XXXX还快,而且还能在空中打手枪,这技能也没谁了。
(第5分钟)他跑得这么快,如果他去参加奥运会,后面就没有博尔特什么事了。
他还被敌人称为“X先生”,难怪生了个儿子被称为“X教授”。
(《刺客联盟》第6分钟)他从一栋大厦飞到对面的大厦,轻轻松松干掉几个反派角色,然而下一秒就被大BOSS爆头。
大BOSS是全国打手枪冠军选手,能够在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相比起来国产抗日神剧都弱爆了。
(《刺客联盟》第7分钟)我有个好哥们儿叫八里(巴里),相比起来能在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的大BOSS比他厉害一百倍,比我厉害两百倍,毕竟我叫卫四里。
有一天八里对我说:你连女朋友都不让我睡,你好意思说是我好哥们儿?
于是我就让八里睡了自己的女友,真该入选感动美国十大人物之一。
后来,女友还对我说:你连八里的一半都比不上。
(《刺客联盟》第63分钟)对此我并不服气,毕竟“四里”刚好是“八里”的一半。
身为世界最强大的刺客的儿子,我每天必须要按时吃药来抑制自己的超能力,以此让自己显得比较正常。
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个妹子,叫福克四(福克斯),从名字上看她应该很克制我。
大BOSS不仅是全国打手枪冠军选手,还是一名老司机,巧合的是福克四也是打手枪冠军选手和老司机集一身的人才,一言不合就飙车。
她开车载着我和大BOSS飙车,最终甩掉了大BOSS,事实证明女司机真的太可怕了。
生无可恋.jpg(《刺客联盟》第1521分钟)女司机带着我见了刺客联盟的成员。
刺客联盟的首领刚刚出狱不久,据说后来刺客联盟倒闭了,他改行去投靠了蝙蝠侠。
而刺客联盟的黑哥刚见面就威胁我,叫我对着苍蝇打手枪,如果我不听的话,他就会对我打手枪。
(《刺客联盟》第23分钟)
在刺客联盟成员的带领下,我成为了一个超级英雄,武器是键盘,江湖人称“键盘侠”。
(《刺客联盟》第30分钟)我打手枪的本领已经出神入化,登峰造极,超越大BOSS成为全国打手枪新晋冠军,已经可以在1600里开外干掉鬼子。
(最后1分钟)最后,我终于成为一名老司机,还学会了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枪的技能。
(《刺客联盟》第62分钟)后来的故事你们也猜到了,我不玩汽车,改完轮椅了。
(《X战警前传2:逆转未来》)再后来,我连轮椅也不玩了,因为我疯了。
(《分裂》)看来开车的确会影响健康,甚至会影响到下半身的发育。
--(并没有)彩蛋:我玩轮椅的途中,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废了别人的下半身。
详情请点击右边的链接,后面还有一段故事:https://www.douban.com/note/612903505/
牛人一箩筐先8一件有很多人知道的事情, 1979年底伊朗人质危机,定名为“蓝光行动”的美国特种部队经过了四个月的严格模拟训练,准备直接杀入伊朗营救50名人质。
而在1980年4月24日那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们刚刚潜入伊朗,一架海马直升机就出了故障,指挥官含泪向卡特总统建议,取消了行动,史上最大胆的一次远距离营救功亏一篑。
再8一件看多了香港警匪片后很少有人相信的事情,2004年5月香港廉政公署的一个处长给我们说的,ICAC从成立起到那天为止,没开过一枪。
最后8一件你绝对不了解的事情,兄弟我少有大志长大要英雄救美顺便除暴安良,一度南拳北腿对着桩子猛捶过十几年,大学四年还把校园里的两棵树给踹残了。
不幸欣逢盛世,国家六六大顺、五谷丰登、四海升平,政府三个代表、两袖清风,所以到现在一次架也没打成。
我不知道美国人憋不憋屈,香港人憋不憋屈,反正我很憋屈。
但是法制社会不能乱来,打游戏又耗不起时间,所以,只好隔段时间就找些打打杀杀的片子来出气,原来也就看看功夫片西部片什么的,崇拜一下007、兰波、黄飞鸿诸位,这些年随着电影技术的飞速进步,银幕代有牛人出,在电影这个创意的天堂里,这些牛人以他们的拳脚、枪法、特殊技能和脑筋急转弯圆着我们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梦,让躲在后窗的我也尽情地对世界进行破坏或拯救,零风险地体验着呼风唤雨、舍我其谁的感觉。
下面即将登场的是这些年我知道的一些牛人。
最牛的枪玩枪的人多了去了,古代中国最有名一招枪法还是我们家创的呢,自从有了带火的枪,我们家族就退出江湖,传到我这代就只能穿个马甲在网上骂人了。
当年西部片和香港枪战片中的枪法已经叫人眼花缭乱了,现在就更神了,我要说的这个最牛的枪出现在《刺客联盟》中,它牛就牛在子弹会拐弯,变成导弹。
冷兵器能拐弯是很正常的,因为可以借助空气阻力,在物理上只不过是个力的合成而已,所以不用请出李寻欢陆小凤,连中国男足那种香港脚都能踢出香蕉球来。
然而子弹就不同了,相对于它火药的力量,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只有到了用狙击枪长距离射击时才要考虑重力和空气阻力(见牛片《兵临城下》和更牛片《生死狙击》)。
《刺客联盟》高就高在这里,他们个个都练出了子弹拐弯的技术,可以绕开猪肉击中后面看不见的靶,可以绕开屋梁打中里面开会的人,当然最绝的是最后“劳拉”朱莉那一枪圆心破圆周的枪法。
圆心破圆周是中国功夫片中常用的手法,就是一个人被一圈人围住时的战斗,这个问题用拳脚好解决,因为敌人再多能贴身动手的不会超过三个;但是用枪就难办了,多少人都可以同时对着你瞄准。
《刺客联盟》的最后,主人公卫斯理被七八个他的敌人用枪指着围成一圈,这其中包括同情他的朱莉,这时候我就想,这小子这下要跟中国队球门一样变成筛子了,没想到啊没想到,朱莉出手了,她甩手一枪,那子弹从她左边第一个人的右太阳穴进左太阳穴出,接着就进了左边第二人的右太阳穴再出了左太阳穴,依此类推,一颗子弹在她的几个同伴中作了一次太阳穴旅行,最后,进了朱莉的太阳穴,划了一个完整的圆,圆周破了,圆心的卫斯理安然无恙,收拾心情准备给朱莉申报诺贝尔物理奖。
顺便说几个很牛的枪战片, 当年周润发的小马哥就不用说了,那一手出神入化的枪法加上那一腔英雄本色,迷幻得当年的我恨不得立马就把隔壁班的八蛋给扁一顿。
外国片中老一点的有《杀人三部曲》,这哥们提个小提琴到处开枪;新一点的《赶尽杀绝》又译《火线保镖》,这里面意大利美女莫妮卡的倾情一脱都不算什么,贯穿始终的几段枪战才让人大开眼界。
最牛的车多年以来最牛的车应该是007用的,那个专为他搞设计的老头子老是与时俱进地加进一大堆新功能,但是这些年,邦德兄OUT了,特别是跟《非常人贩》和《速度与激情》里的那两位来比。
尽管这两部漏洞百出的系列电影纯粹为了表现车技而制造了一系列弱智的情节,但是里面的车技确实叫人叹为观止,在这里,飘移和跳华尔兹已经是小儿科了,车手基本上就是个全能运动员,什么空翻、跳马、跨栏、走平衡木应有尽有,他们可以从岸上把汽车飞到汽艇上,可以把汽车开到疾驰的火车上,甚至用汽车把英雄送到起飞的飞机上,好莱坞如果还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估计下一次汽车就要上月亮去救嫦娥了。
最牛的兵器不是枪不是炮,而是一个键盘,《刺客联盟》中主人公卫斯理还只是个小职员时的用的那个键盘,因为这一小块硅胶不但能打人,还会骂人。
情节是,小卫知道了自己很有钱,决定不再忍受那个又丑又恶的女老板,于是他骂了她,也决定不再忍受那个老占她便宜甚至连女朋友都占的朋友,于是他拿着键盘向那朋友走去,那兄弟还笑着伸出手来,不料小卫甩手就是一键盘扇在他脸上,26个字母和众符号飞舞在空中,凭着当年苦背的的四六级词汇,我觉得银幕上的几个键应该是组成了一句话,于是我回放,果然,是“FUCK YOU”,我大笑,导演太有才了,但是猛然想起,一个键盘怎么会有两个“U”,于是再回放,定格,这才发现,后一个“U”不是键,而是那兄弟被打脱的一颗带血的大门牙。
I 真是服了U,这帮电影人太太有才了。
最牛的话牛人总是有一些很酷的话,远的“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就不说了,说两个新一点的。
一个是《飓风营救》里那个父亲说的,她女儿在法国被人绑了,他一个人杀到巴黎,他那个已是安全部长的老朋友知道他的厉害,告诉他救人可以,别把巴黎搞得乱了就行,这老兄说什么——“为了女儿,我连艾菲尔铁塔都可以给你拆了”。
另一个是《火线救援》中的丹泽尔.华盛顿,这又是一部中文译名很烂的片子,原名叫《The man on fire》,电影明线是讲他救一个小女孩,暗线是讲小姑娘对他的救赎。
当小姑娘被绑匪所害后,他发誓要干掉所有与之有关的人员。
某天,当他躲在一个老人家里瞄准外面警匪一家的警察时,那个老人劝他说,孩子,算了吧,上帝会宽恕他们的。
你知道华盛顿说什么——“那是上帝和他们的事,我的任务是安排他们见面”。
言毕,子弹喷火而出。
最牛的脑袋好莱坞编故事有一个二点五原则,就是说如果故事发展到了一,观众都知道下面将会是二,那么电影的情节就一定要是二点五,所谓环环相扣招招领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也。
这些情节对于观众来说是意料之外,但是对于片中那个牛人就不是了,特别是对于有过特殊背景的牛人,例如干过特种兵的当过特务的这些人,估计他们的训练就是按二点五来的,如果跟平常人一样,那还要你干什么。
象《谍中谍》和《谍影重重》就是,这些电影往往要看两三遍才可以理解主人公干的所有事情,因为他们的思路确实是太快太出人意料又太有前瞻性了。
当然要说到最有前瞻性脑子最好使的,那还不是这帮打打杀杀的年轻人,而是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就是为007搞设计的那位,这前辈设计出一系列跟人一样聪明的什么车呀枪呀眼镜呀衣服呀都不算稀奇,高就高在,他每设计出一样东西,邦德兄弟总是马上就能用上且一点都不浪费,这种对未来风险的准确预估和解决能力,拿到任何一个证券公司,那至少能混个副总,如果愿意入党,一把手都有戏。
鉴于牛人太牛,别说现实中百年不遇,就连电影里也要NG好多回才出一个,所以奉上与牛人有关的几大警告警告之一,跟牛人过招不要对枪不要说话,打死再说。
千万别过嘴瘾,否则吃亏的一定是你。
警告之二,不要包围牛人,那样死得更快。
警告之三,干掉牛人一定要斩首,要不然不管你打他哪里,最后他总能活过来。
警告之四,不要派美女去对付牛人,那基本是会变成牛人的人,说不定还造出个牛人2.0版继续捣乱。
警告之五,不要给牛人任何理论上逃脱的机会,因为在牛人那里,那怕再小的概率事件也一定会发生。
警告之六,老大直接出场,反正前面派去的那都是凑篇幅的,老大始终是要和牛人对决,这样,从经济的角度,还不如让老大直接上算了,你下了地狱,别人就不用下地狱了。
最重要的警告,千万别惹牛人,那样你会很惨,千万别做牛人,那样你的家人会很惨,所以只能在电影里看一看牛人,反正,站着说话不腰痛,再牛的子弹也打不穿银幕,切记切记。
电影《通缉令》 我一直觉得所谓好电影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能让动心,动容的,感觉很爽的,让你感受到无限的慰藉和放松,而另一种则是在里面找到与你的生活或者身边人、事、物能够契合的点,你看完之后能够思考一些有关生活,生命的问题;我自己认为的好电影不是大家都说好或者评价高分的电影,能对你的生活有启示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通缉令》描述了一个生活中极其自卑,失意落魄的青年卫斯理在一个叫福克斯的女杀手的指引下一步步发现自己的身世真相,脱胎成为一个出色的杀手,最终揭露并战胜隐藏更深的黑幕,实现自我救赎和成长的故事。
电影除了让人感觉很过瘾以外,我觉得这部电影另外折射的主题就是关于寻找自我的过程,影片一开始和结尾的镜头都是主角卫斯理在谷歌搜索引擎上搜索自己的名字,后来又有织布机上的破译密码拼出的名字,这两方面其实都在暗示一个主题“我是谁”,影片主角卫斯理从搜索自己是谁开始,从被折磨被逼问自己是谁到到知道自己生身父亲的真相,从粉碎过去的假象开始到真正主导和掌控自己的生活,都是关于寻找自我的历程 。
我们从影片最后射入互助会首领头颅的那发子弹开始,从被子弹打穿爆裂的头颅开始倒退,退回到子弹穿越楼群的上空,退回到一扇窗户,退回到抢膛,退回到卫斯理完成蜕变后的淡定: 他此刻完全控制了自己的生活,不再是过去那个对生活不满意的自己,不再是跟随顶级杀手父亲脚印的自己,不再是想着拯救世界的自己,而是掌控着在互助会只手遮天的首领的生死,掌控着曾经一度痛恨的营业报表和人类工程学键盘,掌控着有外遇的女友和一直喝着垃圾饮料的最好的朋友,这才是卫斯理真正找到了自我,掌控着自己的生活。
然后我们再倒退到六星期前,他是一个25岁的,文文弱弱的小个子,满脸雀斑,懦弱无为的平凡男人,严重的自卑导致了隐忍的性格,每天都要忍受肆意责骂他的苛刻的女老板,难以满足而且频频给他戴绿帽子的女友,除了侵占他的女人还要在经济上占他便宜的好朋友,这一切他只能忍受并在精神上折磨自己,不得不靠大量药物来控制他脆弱的神经。
每天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坐落在铁道旁的凌乱狭小的出租屋里,听着女友喋喋不休的抱怨,取款机也在取笑他破产了!
卫斯理是完全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控制。
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他已经受够了,但没有别的选择和出路,他只能一忍再忍。
直到在超市里遇到一个神秘的女人,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六个星期发生如此巨变,有可能吗?
关于高超技能的形成,六个星期可能少一些,片子是靠那个神奇的康复池来缩短这个时间的,但是要提升一个人的自我意象或者意识格局,那六个星期就足够了。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头狮子,渴望被释放,那么你的转变如何开始呢,你的生活也许不会出现一个身怀绝技的美女,来指引你,训练你,让你成就一身绝世武功,杀人绝技,那么我们如何开始自我救赎之旅,实际上这个指导你蜕变的高手一直在你周围,也可能是一本好书,也许是一部好电影,或者只是你生活中的一个人,可以让你的生活发生改变,不过,你只是要清楚,没有任何人,书,或电影能够改变你,只是透过这些书,电影这些媒介,由你来完成自己的救赎和蜕变,是的,也只有你才能改变你自己。
关键是当一本好书或者一部好的电影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都做了些什么?
影片最后的一句点睛之笔引发你的深思:你最近都在干什么?
6 weeks ago,I was ordinary and pathetic,just like you.who am i now?acount manager? assassin?or just another tool who was xxxing fucked and killing his father .I am all of these, and non of these.who am i now?this is not me fullfilling my destany,this is not me following my father's footsteps,this is definitly not me saving the world.this is me taking control,from salon,from the farturnity,from jennis,from biliion reports,and urgynomic keyboards,from cheating girlfriends,and such a shit best friend.this is me,taking back control of my life.what the fuck have you done likely?
《Wanted》无疑是2008年最酷的影片。
有些影片就是用来爽快的,可以充满暴力和粗话,可以超越想象超越极限,可以竞速可以冲撞,可以血肉模糊可以以一敌百……只要不太恶心。
很多时候我们是需要这么些刺激。
就像片中配角某由衷叹道:“He's the man!”就像主角在极端环境下或不爽或疼痛或惊吓或无助或愤怒,然后由衷地喊道:“F**k!
”或“S**t!
”本片的特效说不上太多新意,但是特效这东西需要的不是新意,而是效果。
应用到片中场景,这些特效很出色,镜头感十足 。
这简直就是西方现代版的武侠片,只不过拿着精密的枪械,开着华丽丽的跑车。
但是那扯淡和好看的部分还是很类似的。
我不晓得子弹转弯在其他影视作品中有没有出现过,反正本片是用到极致了吧。
这是一门可以修炼的功夫。
男主练成此功的关键一刻还是隔着女主射击……多么像漫画中的情节。
好吧, 我知道它是漫画改编的。
另外一个频繁出现的镜头是爆头。
又是漫画般的血浆飞溅、肝脑涂地……而且常常是慢镜。
最经典的两个镜头还有回放……是啊,要么你就干脆像这样做得“浪漫”一点,淋漓又不恶心。
故事方面,一如武侠小说那样你不能用现实去考究。
个人觉得情节还是不错的,几个关键点我都在导演揭示前猜出——这属于比较舒服的节奏,太好猜的话弱智,太难猜的话破坏快感。
不过那个“织布机”设定还是雷了一点,突然涉及到“天命”这一话题,但居然是如此“神奇”的形式……一般来讲,我挺喜欢有主角内心旁白的影片。
一边可以听他讲,一边可以自己看画面。
我始终觉得这种表现形式是书籍等远不如影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视角丰富了起来,就好比文章中的描写叙述与感想议论结合起来,交相辉映。
本片中主角的主观感触借由画面和旁白表现得很恰当,至少我这么觉得。
续集续集。
可惜片终大部分角色都挂了,也难为编剧了。
http://syc0129.blogbus.com/logs/33413250.html
“用眼睛看,别用脑子想”——这似乎成了很多好莱坞大片的阿碦硫斯之踵,因为越想会觉得,真不值这个票钱。
火车从悬崖中间的大桥上坠落,子弹拐个弯互相拥抱,一颗子弹拐着弯打破一圈人的脑袋,哇呀呀,看得人还真是目瞪口呆。
至于情节,bug,bug,bug还是大bug.男主角把火车的刹车闸拉动的时候,我听见自己的心声被旁边人忍不住叫了出来,“他脑子有病吧?
”当然,要不然也看不见火车厢悬挂在大桥上如此壮观的景象了让这些感官刺激来轰炸我的眼睛吧,不要思考,不要思考,娱乐至死,娱乐至死。
Timur Bekmambetov独特的华丽奇幻宗教风格也算是独树一帜
太假了,当男主角一个人冲进大本营,两把微冲放到一圈人之后,我就彻底失望了。商业片,看个乐子得了。
第二部使我在电影院睡着的片子,直接影响了其他同事观看此片,在此道歉!
oh...jolie...i love jolie
这年头好编剧也太少了
好萊塢不愧為娛樂大鱷……這么酷的一部片子頁能做得介勵志!了不起!!!順便八卦下,劇中演鐵拳男The Repairman的演員Marc Warren演過英劇《飛天大盜》該劇是在下的啟蒙英劇
恕我学浅,不知道该如何定位这样的电影,看到开头软蛋的悲剧生活,我以为是会是一部金•凯瑞 式的反转人生剧;后来看到楼顶对战,我差点以为是黑客帝国的变异版;再后来出现了“兄弟会”,恍然以为该扯上了达芬奇密码,最后神奇的发现了所谓的“命运织布机”……即便种种,我还是觉得杂糅的我很喜欢
一下子觉得Angelina Jolie这么美,手臂的线条,摄人心动的眼神,哎呀。话说回来,片子真的很一般,剧情很老套,枪战场面也很站不角。
到头来甩子弹的原理 你好歹编个理由骗骗我啊……
其实世上本没有天命,信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天命。摩根弗里曼大叔搞制度腐败,羊男同学杀红了眼。
我有一个疑问:如果韦斯利他爹不死,他是不是就废柴一生了??
有原版漫画的动作片就是不一样,有点异想天开,有点自成体系,有点自己的世界观,有点不同的小动作。anyway,朱莉超性感动作超炫酷~~
詹姆斯·麥卡沃伊的書生面不適合這種熱血小子的角色,朱莉在堅挺的耍帥可掩飾不住青春不再的遺憾,摩根·佛里曼渾身的人文氣質居然演打醬油的大boss,有意思么。劇情弱,場面亂,那段飆車剪輯暈死我了。
人原来可以一下那么无聊一下那么拉风。不过还是要有天赋,顶级杀手的儿子也不是白给的。
视觉效果好,剧情有点喽索,配乐略微刺耳
Wanted.2008.DVDRip.XviD-AMIABLE
What the fuck have you done lately? Get control of your own life.正太和御姐的组合永远时髦。
特效一流,剧情操蛋
动作片賀歲片中的優秀!稍稍悲涼地發現安吉麗娜出現老態..555打擊了。
没脑子 还耍帅 James不适合这种好莱坞垃圾 还有茱莉已经完全对我没吸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