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是需要历史知识的,当你懂得越多,乐趣就越多。
以前写过一篇关于全斗焕的随笔,此君是比较可爱的一位韩国总统,既然可爱必然没逃脱青瓦台魔咒,不仅锒铛入狱,还给影视改编留下了海量题材。
《南山的部长们》结尾偷走朴正熙保险柜财富;《美丽假期》下令镇压大学生;《28个》里被遗属刺杀的目标;《实尾岛》下令组队刺杀金日成,在韩国政治影视片中火的不要不要的,这不他又戴着标志性眼镜,顶着稀疏的头发出镜李政宰执导的处女作《狩猎》,成为全片最引人瞩目的男人,虽然正脸只有几秒钟。
《狩猎》全片很是流畅,完全不像导演处女作,李政宰很懂得取舍,并没有想要面面俱到,在保持动作戏份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感情戏,对比《狼牙》优点就更明显了,把谁是东林的悬念留到了影片四分之三处,并在揭破身份后马上进入刺杀戏,保留观众对刺杀成功与否的悬念。
吴京就把行李包打开早了,而且里面的保龄球内藏首级,既不合理(重量),也没有新意,电影的悬念一去,后年动作戏再多了拉胯。
李政宰刚刚得到艾美奖最佳男主角,说实话,《鱿鱼游戏》不论是剧情还是表演都有点言过其实,估计是奈飞出品有助力,但《狩猎》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片,李导开了一个好头,今后又多了一个转型成功的好演员。
历史比电影精彩,全斗焕的外号全都换,内阁成员走马灯一样乱转,今天就任,明天辞职成为常态,也不知道韩国当年学生考不考时事政治。
朝鲜当年经济、军事全面碾压韩国,苏联对美国也是强势,于是就有了《实尾岛》开头朝鲜特工潜入韩国突袭青瓦台,以及本片炸弹的桥段。
以上都是历史真实发生的。
不得不佩服金日成,敢想敢干,炸弹是朝鲜特工在缅甸安的,因为远距离遥控,误把全斗焕到前的合影彩排当做正式拍照,提前引爆,让全斗焕不需要借口直接换了好几个部长、大使,缅甸气的和朝鲜绝交,毕竟也死了部长级人物。
《狩猎》基于以上历史事实,开始虚构朝鲜高级间谍李政宰的复杂人格。
李是朝鲜在韩国国情局高级卧底,受朝鲜将军李永洙直接领导,目标是通过刺杀韩国总统造成时局动荡,促成朝韩和平统一,注意目标是韩国总统,目的是半岛和平统一。
郑雨盛是韩国退役空降兵少校,加入国情局的目的是通过刺杀全斗焕,还政于民,注意目标是独裁者全斗焕,目的是民主政治。
朝鲜内部政治倾轧,李永洙代表的和平统一派失势,武统派抬头,行动目标没变,目的是借助混乱,武力统一;起初支持民主派夺权的美国,因为与全斗焕政府签订经济条约,决定维持现政府统治,于是民主派郑雨盛暴走。
几股势力采取的行动都是刺杀韩国总统,细微之处有差异,朝鲜目标是啥总统,搅混水,民主派是杀斗焕,要自由。
因此当李政宰和郑雨盛被背后势力抛弃后,竟然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因为暂时目标一致,都是干掉现任总统,这就出现了郑雨盛放李政宰一马。
在刺杀现场,民主派靠的是山头的狙击手,杀手锏是金部长荆轲一击;朝鲜派的是李部长贴身刺杀,后手是炸弹平推。
没曾想,李部长在确认耀斑计划属实后,犹豫了,认为死人太多,于是反水,一枪把控制遥控器的朝鲜卧底打的生死不知,然后又破坏金部长的远程狙击,逼得民主派猪突冲锋,场面不小,战果不大,金部长只能挺身而出,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把枪顶到了全斗焕脑门,结果导演为了保住男一号的位置,安排流血不止的朝鲜卧底按下起爆器,金部长饮恨当场。
结尾,立下大功的李部长先是特赦了金部长的妻子,又自投罗网死在了朝鲜间谍枪下,黑屏之后的枪声算是留白,好了想就是养女干掉其余朝鲜间谍奔向新生活,悲观了就是被灭口了。
片中在日本牺牲的线人讲的笑话:永不结束的战争——朝鲜战争。
目前朝鲜半岛仍然处在停战状态,要命的是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只有中美朝三国,韩国宣称被出卖没有签字,所以下一秒钟半岛爆发战争也不稀奇。
就是这种南北对立的战争状态,让韩国电影人拍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如今又多了一部《狩猎》。
PS:黄政民的出现绝对算是惊喜,一个表现跋扈(夺枪、掀桌子等动作),内心细腻(拿到最新译码本并带出来)的朝鲜飞行员,短短几分钟的戏演的极好,如果再给点空间,三大影帝飙戏,那就完美了。
谍战戏的部分我看大部分影评翻来复去讨论的很透彻了,却没有什么朋友聊到动作场面,只有B站UP主 ”沧桑版老猫 “讲到一部分。
本片这么大比重的动作场面,各种武装道具爆炸射击撞车效果制作也十分精良,然鹅看上去还是怪怪的,不吐不快:即是技术团队全部一比一照搬美帝,韩国主创+武指搞出来的枪战场面,明眼的立马就看的出来是禁枪国家拍出来的。
网飞的《纸钞屋》也一样,西板鸭国民只持有少量猎枪,拍出来的特囧部队突袭人质绑架现场惨不忍睹......正好韩版《纸钞屋》也出预告了,之后可以看看韩国拍的同场面是不是如我说的一样还是会不对劲。
本片第一场动作戏,访美刺杀戏,众人追查进剧院那段其实拍的很紧凑吸睛,主角之一绕后射杀刺客也是个很不错的桥段。
但是,安保们硬顶着刺客的Mac10跟手榴弹强上的场面,让我想起N年的吴宇森,门口走廊那些群龙虎武师龙套一个个冲出来吃子弹然后各种扭曲着飞身倒.......说到Mac10,道具组是有什么偏好,美国刺客用完朝鲜在南特工也用,有点出戏。
日本街头抢夺叛逃者的戏,朝鲜特工一边跑步追车一边单手手枪乱射,感觉特像古惑仔提了个西瓜刀追车的戏,最后生生扒开车门把人拽了出来。
这戏标准的香港武指套路,翻滚落车那下又是龙虎武师附体。
我寻思正常的拍法不是应该原地蹲姿射击么,那么近的距离其实很容易穿射中或者打中轮胎的。
男主长枪压制很像那么回事,撤离的时候回头像扔榔头一样一把扔到面包车后座就有点跳脱了,正常拍法不是应该最后一个上车,一边还对着后方压制么 ...突袭洗衣机店那场,好家伙又是狭窄空间密集冲锋,明明人家缩在二楼角落掩体 后面了,还前赴后继的去堵枪眼...... 结果被炸得团灭了吧。
捣毁朝鲜间谍老巢那场也是,所有人都直挺挺得互射,连趴下都不会。
主要这片是一个严肃正剧,线索环环相扣的调子,并非纵横深四海或者疾速追杀那种情绪流BGM一起主角放鸽子乱杀,这几场枪戏实在是太扎眼。
还有个加入韩式特色的地方,至少两处审讯戏,审到一半脾气暴了,口吐西巴抄起手枪枪柄就揍人... 超级不规范操作啊,且不说怕走火,沾上一堆粘液也麻烦啊。
又及:泰国刺杀戏,对面步枪扫射了N发都没打烂的防弹奔驰车窗,男主一弹匣手枪弹加一铁肘就敲碎了,真就武指精神:啥武器都不如拳脚好使是吧。
因为垃圾字幕,让我看这片看得好苦啊。
我明明听到郑雨盛说 laopo但是字幕却翻译成“蜂蜜’还好我读过书 我知道是怎么回事韩语laopo 被英翻成 honey,然后被中翻成了‘蜂蜜“想必很多人因为字幕看得一头雾水,现在我来捋剧情。
一开始是韩国总统出访华盛顿,行程被泄露遭到袭击。
于是大家猜自己部门(国家安全企划部)出了北朝鲜的间谍。
间谍代号东林。
但这个东林,大家只是猜测有,并不是肯定有。
安企部姜部长为了给总统交差,随便找了个替罪羊说是东林。
没过两天,李政宰接到情报,有个北朝鲜的高官要脱北,作为交换,他说:安企部内部真的有一个代号东林的高级间谍。
东林给了他们情报,泄露了韩国417部队的行动时间地点。
果然这边韩国417部队被全灭,这下证实了东林的存在。
第二天,李政宰和安企部海外部日本小组一起行动,在东京接这个脱北者。
突然李政宰要改变计划,他要和小组组长杨科长互换职责,他要去接这个脱北者。
但杨科长并不听他的命令,因为姜部长偷偷给杨科长指令,让他去问出情报。
于是杨科长抢在李政宰前面去接脱北者。
并且用高超的技术问出了关于东林的情报。
东林飞日本两次,分别是1982年10月在大阪 1983年5月在东京,会见了朝鲜国的领导人李勇。
只要安企部的谁也在这两次飞了日本,谁就是东林。
但此刻耽误太长时间,被朝鲜人发现,抢占之后,脱北者被打死,杨科长也受了重伤。
杨科长在昏迷前告诉了姜部长东林和朝鲜领导人两次在日本碰头的时间地点,但领导人的名字还未说出,他就昏过去了。
姜部长还发火说这次任务又失败了,结果李政宰直接揍他一拳说你为什么单独给杨科长指令?
然后拿出姜部长受贿的证据,威胁他让他主动辞职。
接下来出场的这个女孩就是高允真了,当时红极一时的整容模板女孩。
他不是李政宰的女儿,是李当时在日本的线人的女儿。
线人死了之后,他一直照顾着他的女儿。
但这只是表面剧情,我们接着往下看。
时间来到3年前,郑雨盛还不是安企部的成员,他是一名军人,他旁边的是他的战友,也是如今的幕成社的崔社长。
他的指挥官是如今安企部新上任的部长 安部长。
安部长告诉了郑雨盛东林两次在日本的时间, 让他查李政宰部门的人。
李知道后,贼生气就去找郑雨盛让他放人,俩人争执中,出现了紧急情况,一架朝鲜战斗机进入了韩国领空。
这个飞行员因为不满朝鲜政府的做法也脱北了。
黄政民所演的飞行员,在韩国历史上是真人真事。
作为交换,他给出了更重磅的信息:他交出了加密文件的破解表,还说朝鲜在策划一个更重大的行动,他们派了很多的间谍在韩国,甚至在安企部。
这时,新上任的安部长告诉李政宰,让他偷偷查郑雨盛部门的人。
等于安部长是让两个头头互查对方。
安企部拿到密码破解表,开始破解密文。
找到不少秘密情报点。
这里有一个崔社长开会的戏,他们是在商量如何干掉韩国总统。
郑雨盛他们根据情报,找到其中一个东林的接头人,这个人就是开头在洗衣店看衬衣领上摩斯密码的那个人。
一番打斗后,接头人把洗衣店给炸了。
郑雨盛看到了一份绝密文件,是韩国总统日本行程文件,上面有行字,他觉得字迹很熟悉。
他在心里已经有怀疑东林的人选了。
接头人此时已经把韩国总统要出使日本的绝密文件交给了另一个朝鲜间谍(一个短发女人)。
这个间谍是有身份的人,记住她。
李政宰这边,他的助手查到催社长公司军事交易飞增,且郑雨盛跟其有关系。
助手还说郑雨盛已经把李当下一个调查目标了。
李狂怒然后逮捕了催社长。
这时郑雨盛暴露了,他见了一个人,这人让他把催社长杀掉已保他们几人安全,这激怒了郑。
郑的助手24小时监视李政宰,发现李和高允真有交集,直接把高抓走了。
说高也是朝鲜的间谍,说她根本不是日本线人的女儿。
因为安企部又破解一个文件,有一个间谍叫天宝山,是监视东林的。
所以郑认为高允真就是天宝山。
还记得杨科长吗?
套脱北高官间谍信息的杨科长醒了,他一醒就赶紧把东林接头人的名字爆出来了。
然后他被郑雨盛转移到另一个病房加强安保,但他最后还是被洗衣店那个接头人给杀了。
现在郑李双方都有彼此的把柄。
郑得到了找出东林的全部关键信息。
李知道了,韩国有一个安将军因不支持韩总统而被赶下台,安将军被软禁在家中,而他的访客里就有郑雨盛。
俩人在安部长面前,各心怀鬼胎然后泄恨打了一架。
郑雨盛见了一个外国人,就是一开头出现的那个人。
他劝郑雨盛不要再进行彼得行动了,而且保证如果他执意动手,那他们一定不会不管。
郑没有被劝服。
此时李的助手来到李家中,说找出了一些证据,迫不及待给李看。
放出了郑和安将军在家中的对话,原来他们计划着要杀韩国总统,行动代号就是“彼得行动”。
助手还带来了安企部人员的飞行记录表开始比对,结果发现有个xxx在1982年10月去了大阪,但只有飞入没有飞出日期。
她灵机一动想到,安企部有时做事会用假名,就赶紧看了眼真假名对照表,发现xxx的真名就是李政宰。
而且这个假名还是她帮李起的。
这下李是东林没得洗了。
他杀了助手,但这都被郑的助手给监听到了。
他赶紧告诉郑,李就是东林。
随后李就被抓了,一顿好打,他死也没说出自己是间谍。
然后有人鼓掌,是那个短发女的。
原来她才是天宝山。
监视东林的,并确保东林是不是一直思想正确(心向朝鲜)。
这个时候李(东林)发现被骗了。
他深爱着朝鲜,愿意做间谍就是为了朝鲜人民。
当时他在日本的接头人说的是,只要杀了韩国总统,朝鲜就会跟他们谈判,和平搞事。
没想到天宝山成了他的新领导,并告诉他,计划变了,杀了韩国总统后,我们不谈判,我们直接攻进韩国!
且天宝山也只是把李当棋子,她在韩总统赴泰国行程文件上批注了一旦计划成功,就杀了东林。
正在此时,郑带队进来救了李。
郑还把暴露李真实身份的机密文件给烧了,他没有暴露李。
只是把朝鲜计划如何杀死韩总统那页收了起来。
然后李告诉了郑他藏崔社长的地点。
郑为了“事业”,含泪送老战友催社长上路。
重头戏来了,李郑俩人都去了泰国。
暗杀内容是,韩国总统进场,乐队奏乐到第几个小节的时候,朝鲜人动手。
李一直很犹豫,但是当伪装成韩国记者的朝鲜间谍接近他告诉他战争要开始的时候,他想好了,他要反水,他不能让韩国总统被刺杀。
接下来,李要保护总统,郑要杀总统,混战开始了。
没死的记者大拇指一动,整个府邸被炸了。
这也是韩国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
最后郑死了,他不理解李的行为,他以为李只是想偷活。
最后李坐在车上把信封交给了郑的老婆,信封里面是郑的项链,美国大兵都带这种项链,上面会有他们的名字,人死在战场没法带回来就把脖子上的项链带回去。
李之前把高允真安全送出去了,现在他来见高。
但是高却举着一把枪,原来高真的是朝鲜的间谍。
她也不是日本线人的女儿。
那个日本线人也不是单纯的线人,也是朝鲜派来监视李的人。
线人死了之后,朝鲜派了高过来。
最后李被乱抢打死。
然后是开放式结局,不知道是高干掉了其他间谍,还是高也被其他间谍干掉了。
影片end了。
........就酱,好累啊,等于我打字演了遍电影🙄
前面各位影评写的都很全面了,但是关于金杀了崔这段,我觉得不是给他一个痛快。
当时金把朴从朝鲜人手上救下,接管局面了,并且达成共识,朴才能吧小姑娘也救了出来。
金当时肯定可以带崔走的。
但是最后崔和金的对话,由于字幕不好,我也不能完全确定,但是我觉得应该是崔表示刺杀总统是不可能成功。
所以金觉得崔的信念动摇了,而且可能会有隐患,所以把人杀了。
因为崔曾经出卖过他一次,把他出卖给了CIA。
看CIA和金的对话,可以看出来美国不支持金刺杀总统,是来制止金的。
那么谁告诉美国人的呢?
通过两人对话推断,就是崔告诉了美国人。
在电影《南山的部长们》结尾,朴正熙政府垮台后,一个肥头大耳的军人潜入总统府行窃,具体偷了什么不重要,也没有后续。
片子无非以此描画了一个后朴正熙时代的窃国者形象,此人便是韩国后来的第五任总统——全斗焕。
1980年,全斗焕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实行军事戒严统治,并于当年用武力镇压反抗的光州市民,史称光州事件,全斗焕共在位7年,民众怨声载道,对他无比痛恨,愿杀之后快。
电影《狩猎》的历史背景便设置在1983年前后的全斗焕时代,1981年,韩国汉城获得了88年奥运会举办权,为了让奥运会顺利召开,总统全斗焕在1983年10月制定了一系列国际访问计划,缅甸为第一站。
当年10月9日,全斗焕遭遇其生命中最危险的一天,隐藏在缅甸的朝鲜特工们,引爆了提前布控的炸弹,十余名韩国高官及多名缅甸随行官员死于非命,这便是震惊世界的仰光事件。
电影《狩猎》的片尾重头戏,便由此事件改编。
而纵观全片故事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必须杀死那个韩国总统。
片子由刺杀韩国总统收尾,也恰由此开始。
电影开场,总统出访华盛顿行程被泄露,遭遇狙击手伏击,一场失败的总统行刺计划,暴露了韩国安企部内部有北朝鲜间谍存在,代号“东林”,由此开启了电影的主线:找东林。
故事的核心人物有两位,一个是安企部国内调查组负责人金正道,一个是海外组负责人朴平浩,分别为郑雨盛与李政宰所饰演,两人在片中互相怀疑,互相调查,构成了电影相当部分剧情的核心冲突,同时由此过程勾连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及斗争,有关韩国内部的派系斗争,有关韩国朝鲜之间的南北之争,直到电影最后的高潮戏,几方人马汇聚一团,在异国他乡的缅甸仰光(电影的该事件设置在泰国),于一场混乱之中化为灰烬。
作为一部政治历史题材的悬疑动作片,《狩猎》几乎涵盖了韩国这些年同类型影片的各种关键要素:南北问题,民主运动,刺杀总统,人物角色扑朔迷离,故事情节反转又反转,片子里几个核心角色几乎都有着明暗两面,有的人看似集权政府的打手,实则暗含弑君之心,有的人身居韩国要职,背地里却是朝鲜间谍,而有的人似乎游离在政治以外,不过也是历史的棋子。
在这部由“刺杀韩国总统”为题眼的电影里,片子拍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作为李政宰首次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已经很不错了。
诚然,电影里相当部分内容都只是点到即止,他并没有像《特工》、《共同警备区》这样的片子去展现一个民族南北分割的历史之痛,也并不像《出租车司机》、《1987》一样去讲述韩国民主化过程里的获得与失去,甚至也没有像《南山的部长们》、《王者制造》一样去呈现政治中的惊悚与恐怖。
从电影整体来看,他只是以政治历史为背景,更多的追求仍是商业片类型上的那种“好看”,节奏明快,元素众多,真正落到历史真实里,故事是经不起推敲和细读的,而电影也在开篇便点明:本故事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历史上的仰光事件中,总统全斗焕由于堵车迟到,并未进入事故现场,因此捡了一条命,后被动下台被判死刑又被特赦,一直活到2021年的11月份,终年90岁。
而电影中的总统,却在多方势力的围攻及冲突下,惊慌失措狼狈不堪,关于总统是否毙命,并未给一个答案。
就像电影的开放式结局,你以为尘埃落定,总有人可以去过另一种生活,却不知道那响彻海边山谷的枪声,究竟射向了谁。
题图:《狩猎》海报 你还可以:杀死那个韩国总统 制造那个韩国总统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付突突,回复“狩猎”获取电影观看资源
哇,太精彩了,很久没有发出这样的感叹了。
我以为是纯架空的谍战动作片,其实是政治历史的衍生创作,兼具了悬疑片式的情节反转,不到最后你永远看不到全部的事实,需要高度集中的观影体验,非常符合我的审美。
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年会是戛纳邀请片。
很难想象这是李政宰的导演首秀,无论是剧本扎实程度、对第五共和国历史的考据和衍生、表演的精湛程度,还是文戏动作戏的搭配节奏、视听语言的表达都是非常合格乃至顶尖的水准,不愧是打磨了四年的剧本和酝酿多年的项目,可以想见演员出身的导演对作品和表演的要求之细。
非要说的话如果对背景不够了解会觉得有时候情节来得太快太紧凑,但跟随时间去寻找真相本身就创造了很多惊喜。
情节设计很精妙,明线是对东林的追查,却没想到还有穆成社刺杀计划的一条暗线,一个半岛、两个人、三股势力交织在一起,草蛇灰线充满伏笔,一步一个烟雾弹,要随着朴金两人的暗暗的角力和背后的努力,推理他俩以及周围每个人的身份立场,这感觉很迷人。
日出城市的二十年之后,李政宰和郑雨盛这次是真正的相杀相爱,非常养眼的身材脸蛋和非常令人放心的演技,两个人各自死前,一个不理解的执着的、一个心痛的释然的,贡献了特别厉害的眼神戏。
在大制作里找无数个眼熟的韩影牛人也是乐趣之一,真的抓了很多忠武路主演级别的人去跑龙套啊李小小!
(下次不要只把好角色给郑雨盛啊——黄政民语x)情节本身真的很意外又很动人,政府高层潜伏的朝鲜间谍和民主派斗士,为了截然不同的政治目的走上同一条血腥的不归路。
直到仰光(虽然这里是曼谷)爆炸全斗焕遇刺,一场多讽刺多可悲的倒错,朝鲜间谍被祖国背叛又为了半岛和平保护韩国总统,韩国军人因为光州事件觉醒希望结束独裁统治而刺杀总统。
可惜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失败的和平统一和民主革命,徒劳的理想主义者——爱领袖还是爱政体还是爱千万个无辜的普罗大众?
爱人们,然后呢?
去年去过首尔大和铁原,这两年连续认识了很多韩国朋友之后了解了很多对我而言新的事情和观点,此时此刻看完Hunt格外感慨,对于统一的渴望和对于政治民主化的追求从未一刻在韩国普通人心中停止过。
也正是这样,半岛有非常特殊的政治生态和历史叙事,又有特别强劲的电影工业发展势头,才产出了非常精湛的现代政治片,不管是国内政治斗争还是不变的南北题材,都有很复杂深刻的人性反思,更多的是,以一种现代的、动人的方式保留独特的历史记忆并发出坦诚有力的呐喊。
在这方面做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也许同样会被看作徒劳的呐喊,但这努力本身也是非常动人的。
P.S.比起Hunt也许如果是原标题《南山》,也会很合适。
P.P.S.做安企部职员应该很刺激吧,虽然一天到晚被做甄别,还总是有生命之虞,但可以看到两个很帅的次长在部里打架,从楼上打到楼下,打得衣衫撕裂汗流浃背,在大厅里翻滚纠缠,真是好不刺激。
P.S.S.李小小真是可怜卧底圣体,从新世界到hunt,总是在独行总是被抛弃,朴平浩要怀着怎么样的信念才能够隐藏十几年,发现敌人的肮脏又发觉祖国的恶劣。
留给他的只有孤独和死亡。
最虐的点大概在于金正道直到死都没能理解朴平浩,死去的人的看法是最不重要的,因为他已经不能改变什么;却是最令人在意的,因为你也永远来不及再改变他了。
“是为了活命吗”,多可悲的问句。
他为了民主,却不相信有人为了和平。
他自己明明也不知道杀死全斗焕之后等待的是什么。
理想主义者的一体两面,即使是短暂合作,也本可以联手作战,然而、然而。
最后,也许下一代人有更好的活法,像俞静拿到新的护照,像黑屏后不知结果的枪声,多糟糕多茫然,但是从废墟里捧出来了一线希望,像朴平浩最后的挣扎。
这部电影节奏太快了,细节太多,电影里大量的历史事件和背景故事,再加上俩男主角长得还太像,想两倍速看懂的话有点难。
不过这还真是一部好电影!
评论区第一影评的介绍还是很有用的。
最后很高兴电影结尾里的下一代人还有选择。
李政宰是编剧还是导演,瞬间让我觉得他好有才!
还有,我讨厌非要140字,难为人啊!
看第一遍的时候,因为在做饭(炖肉),我走神走的很厉害。
但是二刷三刷后,发现《HUNT》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全片最让我意难平的地方是“仰光事件”里朴平浩临时反水,金正道发狂下场开车击杀总统最后死亡这一场,气的我把柚子皮都甩飞了。
事后把朴平浩这种行为的底层逻辑浅拉了一下,把柚子皮又捡回来了。
l 理想主义+人文主义+污血染成的坚定的心——朴平浩朴平浩的政治底色是用和平的方式达成对暴政的反叛,他对于此终极目标非常的坚定,他认可和李光洙的理念。
所以一旦朝鲜人民武装部接替了李光洙的任务之后,朴平浩在人民武装部中成为了弃子——即用即弃,杀掉总统之后,他也要被杀死。
表面上他是因为知道了武斗派的行事方法,为求自保而选择破坏“仰光计划”,金正道也以为是这样。
但其实这两人在底层运行逻辑上的代码完全不同,所以对同一件事的理解也完全不同。
即便他们的目标都是刺杀总统。
---在全斗焕总统上台之前,朴平熙的独裁期间,朴平浩作为一个已经潜伏在情报局的东林,他目睹一个独裁者下台,另一个独裁上位。
1979年朴正熙总统遇刺身亡,朴平浩接受过金正道的调查,肯定受到逼供,导致手部神经坏死。
在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压力的状态下,他仍旧在1931年上台的全斗焕的政府班子里继续做情报工作。
并且洗脱了自己的嫌疑。
过去多年后,在东京,朴平浩和吴室长在车内对话就显得非常耐人寻味。
他说自己累了,想把这一切抛下,然后离开。
但是当吴室长问他去哪儿的时候,朴平浩陷入了沉默,他自己也不知道可以去哪儿。
他所做的事情是无法全然抽身的,他的下场就是不得善终。
他对此有心理建设。
而在金正道死后,盲猜朴平浩似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他将金正道的“狗牌”交给他妻子的时候,还是坐着车车去的,以及能搞得到假护照这点,大胆猜测似乎他会升官也不一定?
总之他是打算继续死磕到底了。
虽然他打算扛下去,但不甘心。
这体现在他觉得可以让“俞静”获得新的人生,这就好像他自己可以获得新的人生一样。
所以他会专程去把护照交给俞静,而且完全没有料到俞静和人民武装派回来人杀掉他。
他肯定是觉得俞静不会杀掉他的,因为俞静在举枪的时候,他的身体没有动作,只是震惊。
朴平浩人物的厚度和层次就像洋葱一样,要层层剥开,然后当他死前说出那句“你可以拥有其他的活法“的时候,那种巨大的悲哀就排山倒海一样的席卷而来了。
殉道者+现实主义+纯白的剑——金正道他在坚定的用生命践行自己的信念,但有一些固执。
类似于 “世界变了,但是他却有一些雾水。
”金正道在完全的变节前是完全的忠诚。
他推翻先前的信念后,爆出出来的能量是双倍的。
此前对国家的忠诚,改编为对信念的忠诚和完全的殉道精神——我死的都不怕了,还怕个鬼?
那么这样来说,对于金正道最坏的结果就是“死了”。
他的报复是杀伐决断的,谁拦我,谁就死。
但是如果你曾经被我误伤,我也会感到内疚。
因为他的内心是柔软的,他生命的底色是纯白的。
金正道请朴平浩去家里吃饭的时候,眼神还是很真挚的,而且他也曾对妻子说出因为之前发生过过一些误会导致害怕两个人见面时候会尴尬的事情。
他显然没想到过朴平浩会把自己的逼问导致的手部神经坏死说出来。
这件事对金正道来说或许有一些内疚。
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他并不崇尚暴力,光州事件后他看到死去的小孩痛苦的流泪。
甚至在某些时刻,对于暴力时感到疲惫的,叫停逼供的,回家睡觉。
家庭是他的避风港,他爱他的妻子。
反观朴平浩…他什么情感联结都没有。
你看不出他有亲属,唯一一个还是北朝鲜派过来监视他的。
他也没有朋友,周京或许算,但是在绝对目标面前,仍旧要被自己亲手掐死。
他的屋子大而冷清,和金正道充满烟火味的家完全不一样。
他能做到的是在自己建筑的屋子里,守住自己的秘密,活下去。
而他活下去的信念就是这个秘密。
这么想来,是不是活着比死掉要痛苦的多。
金正道知道朴平浩是东林之后,因为目标暂时达成了一致,所以他可以选择默不作声甚至帮助朴平浩隐藏身份。
但是这个从小生长环境良好有一直服务国家的哥们,错误的低估了人性的复杂度。
他是不怕死,而朴平浩是不怕活着。
活着的痛苦显然要比死掉更加难熬一些,无间地狱如是也片名叫《HUNT》,看上去像是两个人之间的hunt。
但其实是独裁暴政对于人民的hunt。
革命、所有的革命都会吃掉他们的孩子。
这两人也一样,都是被吃掉了。
李政宰首执导筒加主演各种致敬,新世界+好几套韩影政治题材+港片+忠武路全员出演+血腥大乱炖,不过看出李政宰在忠武路的人缘,韩国电影男演员熟脸仔细看都能找到,黄政民飞行员感觉像在演丁青,李政宰还是新世界全程焦虑脸,郑雨盛中规中矩,导演节奏有问题,差一口气。
这种朝韩悲剧故事看了不少没有新意。
7分封顶,5分给这么豪华的男演员阵容。
其实《狩猎》要好过前年的《从邪恶中拯救我》,好过今年的《犯罪都市2》,但比9年前的《新世界》差出十部《苏里南》,考虑到《苏里南》的一无是处,《狩猎》和《新世界》的差距,也就是7分和8.5分的区别。
作为处女作,李政宰绝对是及格的,尽管他拥有很好的资源,可以有非常牛逼的摄影美术服化道,非常牛逼的执行导演,非常牛逼的剪辑,我没来得及去查阅资料,但相信拿出来都是韩国的顶级,看看演员阵容就知道了,朱智勋和赵祐镇的戏份你甚至错觉他俩是不是得罪李政宰了hhh但电影终归是导演的艺术,影片最后保留哪些戏,故事怎么个讲法,我相信作为自己的处女作,李政宰绝不会玩票的做甩手掌柜。
影片的节奏是上乘的,每场戏的信息量,导演要表达的东西清清楚楚,且非常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李政宰没有沉浸在此类双雄对决戏中最容易犯的问题——飙戏。
反面例子就是《苏里南》,导演浸淫在全明星卡司的氛围里,每个人都要戏份足,影帝们在一起就一定要拍过瘾,结果节奏全都掉下来了,演员不管多大牌,必须为戏服务,如果导演心里丢了节奏,撒开了花把原本只需要两句台词就能交代明白的情节扩展到十句台词,演员是演爽了,但是观众得到的信息量还是只有两句台词的信息量,节奏就会拖沓。
这里多说一句信息量,信息量不只是故事情节内容,包括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导演构建的“世界”真实性等等,简而言之就是对观众来说一切新鲜的东西。
如果信息量少,就快速的讲,如果信息量大,比如要通过这场戏塑造人物或者人物关系,那就把戏写好看,讲透。
另外,剧的节奏和电影的节奏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观众的预期值不一样,我知道这是12集的故事,导演在第一集定下了基调,那么顺着这个节奏,我对故事的讲法是有预期的,比如《绝命毒师》《风骚律师》《冰雪暴》一类,这些戏娓娓道来的同时,用大量的篇幅写人物和人物关系,且一直拿悬念勾着你,观众是不会觉得乏味的,因为信息量足够。
但作为电影来说,更像是带观众做一场梦,把观众关在黑匣子里两个小时时间,他的预期值就是这两小时带我装比带我飞,前十分钟吸引不了观众,黑漆漆的他基本就困了,半小时还没离地他就离场了。
大家都坐过飞机,北京飞上海一个半小时,如果飞机飞了一小时告诉你刚到石家庄你看看乘客啥反应。
我觉得李政宰作为本次航班的机长,至少合格的完成了这次旅程。
比如这部戏中高允真那个角色与学生们在饭馆吃饭,开篇就在吵架了,转眼打起来,很快一个跳接,学生们已经在收拾残局,李政宰在付钱擦屁股,出门之后学生们说要去唱K,简简单单一场戏把学生的幼稚热血体现的清清楚楚,且这是第二次李政宰给高允真收尾,描写两个人的人物关系且依旧带着神秘感,因为这个悬念很容易猜,所以导演不拖沓,马上闪回三年前东京,交代这二者是什么关系。
如果迟迟不交代,还要让周围人添油加醋的去猜,然后最后再告诉观众,这其实就是我死去同事的孩子,节奏就彻底塌了,因为你把观众的悬念吊的越高,你的包袱就要越响,不然就砸手里了。
那《狩猎》究竟比《新世界》差在哪里?
人物和高潮戏的诠释。
从表演上来说,李政宰、郑雨盛基本就是行活,没给观众更多新鲜感,包括客串一场戏的黄政民,这是他们应有的水准,也是观众预期的水准,没有惊喜。
黄政民要突破在《新世界》里那样的惊喜演出怕是难了,一来要赶上好角色,二来真的要少接这种喜怒无常的装比角色,太容易形成套路了,如果还是类似这样的演法,除了角色本身的丰满之外,加点不一样的魅力,比如看看大洋彼岸的阿尔帕西诺,什么叫一招鲜吃遍天。
韩国人拍动作戏基本都是合格的,视听效果、真实感的拳拳到肉,场面调度等等都是世界级的,但是战术动作、枪战戏的战术合理运用,不能细看和细琢磨,比如开篇那些蒙头冲迎接子弹的探员,比如片中的据枪姿势。。。。
看过《新世界》的都记得里面黄政民那场地下停车场黑帮大乱斗的高潮戏吧,酣畅淋漓、黑道挽歌……再看看本片中两场高潮戏,一场郑雨盛冲冠一怒救政宰,一场结尾噼里啪啦热热闹闹欢送全斗焕,都属于看着热闹但仅此而已,像是一场没有赵本山的春晚。
关键时刻郑雨盛带着人开车撞进朝鲜特工茶话会这种情节已经看腻了,编剧属于强过门槛硬着落,枪战戏设计的也没有新意。
当然,这是对这部戏的高标准严要求,作为爆米花这个级别是ok的。
但全片曼谷刺杀全斗焕的高潮戏码就真的拉胯了,2022年了,不要再拍狙击枪瞄准镜反光这样的情节了。
导演李政宰在这场戏里的节奏是拖沓的,枪战戏拍的热闹,但是丢失了合理性,李政宰在开枪打死又没有真的打死另一个朝鲜间谍后,理论上总统的车就立马调头了,以及再看看现场台阶下面的记者、韩国守卫军队和泰国仪仗队。。。。
是的,他们没有听见枪声,你要说现场有放礼花也就算了,隔着十几节台阶愣是跟没事人一样该干嘛干嘛。
然后一顿乱战之后,郑雨盛好不容易擒到了全斗焕,又因为话多错过了改变历史的机会。。。
真的,李政宰你还不如像昆丁一样把希特勒突突烂了呢,反正你在开篇字幕交代了:电影中出现的人名、地名、组织以及所有情节、台词皆为虚构。
看上去好像很热闹,有日本美国中国朝鲜等多方势力轮番登场并表达了与真实背景没半毛钱勾连的纯虚构政治立场,最终还把放置这一锅乱炖的台板放在了曼谷。但细想这片究竟想要输出什么言之有物的观点呢?谁管呢,只要有李政宰郑雨盛和脱北者黄政民以不同的非理性手段去替内心高呼民族大爱的情感正名就完事了。滑稽,但又不是同此凉热环境下的那种滑稽。
以乱方拍乱局,风尘仆仆里一派眼花缭乱,难免有时情绪掉链。但是生死暴烈总能叫人仰天长叹,明明各自为战,却又殊途同归地捍卫某些纯粹理念,奈何都是肉眼凡胎,多少因为细枝末节而导致他人坐收渔人之利,历史就是这样难以推动,却也在极尽可能地绽出一道裂纹,再一道裂纹,像是最后她调转过的枪头,有了些沾血的希冀。从那些熟悉的关键词里看别处,被光天化日之下说的大白话屡屡刺激,每每都忍不住感叹,但每每都觉得烟雾四起,不过两位男主最终的视野。三星半。
在密不透风的情节编织中溢出一阵预期之外的悲怆。厮打着滚下楼梯的朴(朝鲜)与金(美国)像共用着同一具身体,信仰寄居在将死的躯壳中,又在下一幕被拽回世界的两极。狂暴的动作场面与隐秘的间谍游戏,交汇-分裂-重叠,裹挟着失控的人物命运走向不可避免的塌陷。
忠武路演员开始当导演了?
不太喜欢。如果作为动作戏来看,枪战、追车和爆炸都很粗暴乏味。然而剧本的野心还挺足的,一体两面,连立场反转都要对仗,却缺乏足够的文戏去铺垫和推动,反转看起来就只能是勉强,n个反转看下来就很累了。最后就是,半岛的安全部门领导层,动不动就情绪化上脸成这个样子,不被透成筛子才怪了吧。
作為李政宰的處女作其實是不錯的,最有趣的是兩個人在結尾的立場倒錯,將原本的設定顛覆。動作場面略有些混亂,反轉也過多,但在娛樂性角度而言完全合格。
一时说不出话来,太牛逼了,比铁雨和特工深度更进一步。
反转又反转,只能是玩完......
两星半。过于满了一些,似乎什么都想表达,很乱且杂,但好在最后还是把中心放在了郑雨盛和李政宰这两个人的立场和最后的决定身上,给最后的枪声加半颗星。
李政宰导演处女作
南北议题流水线到现在基本也快玩烂了
双男主的设定,有一点反套路,不过为了反转而反转,情感上没什么共鸣,比特工和南山的部长力度稍差一些
李政宰首执导筒便野心满满,把多年来饰演谍战、黑帮、犯罪等类型片经验全部注入到本片中,节奏极快,场面做足,反转够爽的双雄对决,仗着导演是自己每场戏比郑雨盛多几个特写可还行,黄政民惊喜客串梦回《新世界》,理想主义者的和平向往只存在于虚妄幻境,现实注定如无数惨剧般永恒轮回。
剧情有点无语,突然朝鲜的间谍就叛变了,从刺杀总统改为保护总统。
节奏很快,情节丰富但同时讲得杂乱,没有捋顺清,还是没能找到平衡点,什么都想要最后就会慌,也如夹在朝鲜和美国之间的韩国,附属国、内战导致金朴的政治乱局。作为处女作,李政宰还是很出色完成了自己想表达的
怀揣如此动机的两人是不可能有如此剧情的进展的。
讲故事的水平真的太差了,节奏非常混乱,并不特别复杂的故事讲得人云里雾里。另外,配乐也堆得太满。
绝了
李政宰看完《寒战》以后,觉得可以把《新世界》的老本用一下,稍微掺和下,再让黄政民过来刷个脸,噢耶!
北韩间谍守卫南韩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