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前半段太松散,看起来导演想塑造非传统主角,
一个很渣的家庭loser,却是个非常有能力的匪型警长,半夜聊骚短信竟然发错给老婆!
而另一边则是原则、爱护兄弟的劫匪老大,婚礼上帮朋友做娘家人撑腰。
不过,导演实在是能力配不上想法,搞得剧情挺无聊,两个人较劲的戏份也拍得十分无聊。
太多镜头给了无关琐事来刻画人物。
至于枪战,有些人说专业,但是并不好看,倒不如浮夸点算了。
还有这画面,总觉得是在看美剧。
在我以为就这么波澜不惊结尾时,终于有个转折能让人絮叨一下。
不过还是想吐槽这个结尾,被追上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堵车,太真实了!
这个转折真的是很意外。
如此一部性冷淡的警匪片,最后竟然玩了个翻转,就像一个卧病多年的老大爷起床跳宅舞,只有一句woc可言。
没想到你是这种闷骚货
不得不说对杰拉德巴特勒的演技有点失望,感觉人物刻画过于简单粗暴,在把男主塑造为性情中人的这方面有点用力过度。
另外,剧中对男主工作和家庭难两全的矛盾冲突设置的刻意而又老套,完全无感。
反派角色的人物性格也略显单一,反派角色家庭戏份想要表达出暴徒也依然有血有肉的目的,但看完只觉得多余。
虽然影片结尾有反转,但还是难以感受到编剧和导演的诚意。
如果硬要说看这部电影有什么收获,那就是了解了洛杉矶联储的安保措施以及部分操作步骤。
这片子实在无法给出4星,只好这么打分了。
2018美国动作片《贼巢》,全球累计票房8050万美元,定级R,豆瓣评分7.5,时光网评分6.8,IMDb评分7.0。
2018年时一刷本片,如今在看续集《绝密战境》之前,时隔7年重温二刷本片。
2018年第一次看本片就觉得不咋地,时隔7年第二次看还是觉得不咋地。
2018年时豆瓣评分6.9,如今竟然上升到7.5,搞不懂这部影片好在哪里。
这哪是动作片,纯纯是加入了动作元素的剧情片,冗余拖沓,只有片头和片尾两段大同小异、小打小闹的枪战戏,除此以外中间两个小时全都是文戏,从没见过这么“文”的动作片,肯定是限于投资。
投资少就拍不出来火爆动作戏。
影片时长竟然140分钟,140分钟是大制作和复杂故事才有的体量。
如此简单的剧情和少得可怜的动作戏,100分钟足够,硬是滥竽充数用大量冗余剧情充斥了140分钟,加长版更是长达149分钟。
片尾反转算是给观众提振一下精神,我估计如果没有片尾反转,本片不可能有豆瓣7.5那么高分,不过即便有这片尾反转,在我心里仍然是不及格的动作片。
影片结构和《非常嫌疑犯》一个意思,或者说照抄了《非常嫌疑犯》的框架,小喽啰其实是布局者,警察陷入了死机编造的故事。
如果将本片当做悬疑片来看,片尾反转会有惊喜。
但是如果像我这样将本片当做动作片来看,就会失望至极,片尾反转不足以扭转颓势。
导演的角色刻画很差劲,几乎没有角色刻画,人物形象单薄乏力,正反双面出场角色不少,可似乎只在男主身上着墨。
配乐很糟糕,几乎没配乐,好多场景该有配乐做陪衬却静悄悄,好多该掀起情绪的桥段却没有配乐有效配合,好多惊悚紧张的桥段因为失去了配乐而使氛围大打折扣。
智取银行是影片的高潮戏,但拍得很糟糕。
打劫过程过于简单,缺少惊心动魄的波折。
之前铺垫了银行安保措施滴水不漏,但实际行动起来安保措施却漏洞百出,远没有之前铺垫的那么严密,之前的铺垫完全是台词上的吊观众胃口。
《贼巢》这个名字糟透了,哗众取宠,听起来好像“勇闯贼巢”的炸裂感,或者是盗贼大本营、很多盗贼的感觉,可实际上就是一部普通的警匪片,打劫银行的总共五六个劫匪。
2025年,续集《绝密战境》上映。
以下是2018年写的影评,留作纪念——《盗火线》+《激战运钞车》。
一部没什么亮点的抢劫犯罪题材的警匪动作片,没有上天入地的火爆大场面,属于一部中规中矩的小成本传统警匪片。
足足140分钟的超长片长,作为一部不是大制作的动作片来讲,明显过长了。
全片只有片头和片尾两段动作戏,中间则全是乏味的文戏。
对于140的片长来说,动作戏比重严重失调。
片头和片尾的两段枪战戏,倒是拍得不错,节奏明快,剪辑得干净利落,紧张激烈,加重了枪声的音效。
本片很像《盗火线》,但却远没有《盗火线》的人物刻画那么鲜活丰满、有血有肉。
本片的角色形象刻画得非常失败,虽然导演试图在兼顾剧情叙事的同时通过细节来刻画角色,但事实上除了主人公的家庭关系有所笔墨以外,其他角色都是过目就忘。
以《斯巴达300勇士》《XX陷落》而闻名的杰拉德·巴特勒,在本片中饰演了一个痞气十足、以暴制暴的特警,表演浮于表面,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
杰拉德·巴特勒的戏路,远不如巨石强森那么宽。
片尾的反转,算是一点新意,不过转折得较为生硬,不够令人信服,缺乏有效铺垫,有些为了反转而反转的意味。
高智商犯罪片太多太多,精品无数,抢劫银行更是被拍烂了的题材,很难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精彩构思。
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本片没能抢眼的根本原因。
评分3星半,2个多小时的片长显示了导演的野心。
但可以俗气的套路,冗长的支线剧情和一些剧情上的BUG让这部只能是个看看就好的爆米花片。
优点:优秀的动作,枪战画面。
没有花哨的科技手段,特效。
几个肌肉男,专业的枪战场景足够让你肾上腺素急升。
结尾的反转在故事中早有铺垫,虽然第一次看也是略感突兀,但看第二遍的时候,把人脸记住了就会发现早埋下了不少伏笔。
缺点:其中有不少剧情BUG,如果想走悬疑反转路线,有BUG对我来说就像被刺卡到一样难受。
1.男主(警察)早就锁定了嫌疑人。
但居然一直就这么让几个嫌犯每天在街上压马路,寻找下一个目标?
就算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们几个就是甜甜圈案的凶手,但第二次抢银行居然就看着他们拿着枪走进了银行。
虽然不是学法律的,不知道拿着自动步枪在银行前面走来走去算不算实施抢银行,但一个非法持枪肯定跑不了。
最后警察在停了十来辆平民车的街道和Boss火拼了起来,现实中应该宁愿犯人跑也不会在那种地方交火。
当然只能说这部片拍的太写实了,让我不经带入了现实。
像环太平洋2里面把一个城市拆了也没有平民死亡的。。
呵呵2.大Boss在垃圾场捡到装钱袋居然不检查一下。
心大。
3.用了太多的时间想塑造人物形象,但每个都草草了事,没头没尾的(主角的感情线,老黑女儿男朋友见家长)。
最后反而觉得整体故事变得零碎,人物也没有变得多么的立体。
4.男主和FBI的冲突很突兀。
虽然现实中也的确如此,地方警察嫌弃联邦穿西装的,联邦FBI觉得地方警察就是帮乡巴佬。
但这么直接的用案发现场嘴炮和干架的形式表达,最后又莫名其妙的和好了对整体故事没有任何帮助和推动。
总结:感觉有一个不错的剧本,主线每个片段的紧张氛围,配乐,动作指导都不错。
但导演想表达的太多了,东加一点西添一点就变的很拖沓。
感觉如果把多余的线都砍掉,压在90-120分钟左右,专门突出动作戏强项和紧张氛围可能会更好。
Den of Thieves 中文名:贼巢 一群高端贼人抢劫押钞车,抢劫银行,完成一次又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电影自然少不了出色又高智商的警察,又斗志又斗勇的激战情节。
我想说三点: 第一,盗亦有道。
这些贼人中有几个是退伍军人,曾经参加过实战,他们有着不向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开枪的习惯,即便抓了人质也绝不杀人质。
他们为的是钱,将创伤减到最小。
当需要厮杀的时候,他们各个是当仁不让的。
第二,强盗也有温情。
重枪械厮杀起来的时候,一个个凶神恶煞的,但是在家人朋友面前,他们却又如此重感情。
其中有个强盗的女儿拍拖,强盗老爸的一众兄弟一起告诫小男生,要好好待姑娘,绝对不准欺负女孩子,把那个男生吓得不知所措。
一班兄弟事后乐得很。
第三,自以为是最强的,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最不起眼的小混混居然是真真的幕后推手,最强悍最厉害的人物不仅只抢了一堆石头还任务失败,失去了兄弟,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笑到最后的原来是那个深藏不露的小子。
做人时刻要谨慎啊!
前面铺垫了百分之八十五的时间,到最后枪战劫匪只有三个人参与,劫匪就靠开战前偷袭打掉一个警察,然后三个劫匪全部阵亡,这个战损比看着不过瘾啊。
枪战时间如果能打掉几个平民也能体现出劫匪穷途末路的疯狂,然而并没有,劫匪几乎单方被吊打,正邪冲突不够激烈,过于平淡。
前期那么多时间铺垫我以为要大干一场,没想到结局太过清淡,失望。
为啥抢没钱的运钞车??
伏笔??
阴谋??
你并不是坏人而我们是.........酷毙了恶人就得恶人磨!!
很牛的分析推理能力......如果警察都这么卖力破案就好了.....哇咔咔有这么个老爹真是太有安全感了为什么要打草惊蛇.......为啥这片子里fbi比警察还煞笔.......闹半天小唐尼才是真正的赢家..........枪战很酷抢劫计划也设计的很好但是多余的部分什么鬼??
尼克的婚姻危机硬汉老爸拉沃尔.........另外外卖是那么容易进银行内部得咩?
外卖没进入记录银行那么容易就放人走得咩?
唐尼要是没被抓回去发现袋子里都是垃圾他怎么办.........剧情是硬伤.......
动作+犯罪+悬疑,翻开我的电影标签就知道这是我最爱看电影的头三名选项,如果用这三项来给我部电影来打分的话,动作4分、犯罪4分、悬疑3.5分,综合4分!
在抢劫之都,一伙专门抢劫银行的悍匪被警察盯上,在最新一次抢劫的时候却发现他们换了路数,开始了用人质换金钱!
还好,警察识破了他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诡计,追上悍匪,除了一个小跟班以外,全歼之!
但是在最后,却发现小跟班才是最大的BOSS!
整部电影犹以最后30分钟最精彩,毫不尿点,不仅贡献了火爆的枪战,更是设计了反转的情节,虽然回头再看为反转设计的铺垫有些生硬和漏洞,但的确是整部电影的加分项!
全程无尿点,枪战戏几乎近年最佳。
编剧达标,该给的都给到了。
警匪双雄都是荷尔蒙夯哥,两个演员演技在线,尤其是匪BOSS,没什么篇幅交待人物,全靠主线那点空间把角色就立住了。
有一点看其他评论都在议论,说说个人看法。
两个大哥互探虚实几个回合,都不藏着掖着,不合情理啊。
这一点,我认为恰是导演野心所在。
导演试图把警匪双雄角色都立起来,都是狠人,人格又都很丰满。
阴谋诡计,那是对别人,你我之间,直接刺刀见红。
到最后你死我活之后,彼此又心心相惜。
看到这里,我都以为结束了,内心深处,一个名字正在冉冉升起“盗火线”。
结果突然来了个翻转,我去——红酒兑了雪碧。
本以为可以配雪茄红酒再刷,结果配可乐爆米花爽一次即可。
真不知道这导演是实力不足给自己的野心找了个台阶,还是一开始就没有那个野心?
这片必须要推荐一下。
并不仅仅是警匪动作片,而是一部“十二罗汉" 样式的绝妙抢银行电影。
各种情节转折,结局出乎意料. 同时这也是另一部关于洛杉矶本地的犯罪片,充满洛杉矶风情、城市文化,但与La La Land完全相反,绝对不会让你对洛杉矶产生任何憧憬, 保证你望而却步。
前半部分类似一般的警匪动作片,五分钟内就发了一百发子弹,射杀N多警员那种,风格类似其他洛杉矶犯罪片,Street Kings 或End of Watch。
但没想到的是,经过了影片漫长的人物铺垫和内心较量,最终却呈现了扣人心弦的抢银行过程及一场巧妙的博弈。
故事基本是虚构,但确实基于90年代,洛杉矶曾是所谓的美国抢银行发生最多的地方。
影片展示出洛杉矶市中心、南洛杉矶一代十分不安全的生存环境。
但与以前洛杉矶犯罪片最不同的是,影片亮点不是警察,而是几位抢银行的人。
他们中的头目由巴勃罗·施瑞博尔( Pablo Schreiber)饰演,是一位退伍军人,十分凶猛,冷酷却又很有原则,绝对不杀无辜百姓,居然还演出了人情味。
片中警探也是个彪悍的角色( 杰拉德巴特勒),与一般的警察很不同,不仅不穿警服,风格还以暴制暴。
整个影片让人觉得是这两个人之间的较量,多次过招都难分胜负。
但最有趣的是在情节里埋下很多小的线索,最终呈现出了一个更大阴谋。
抢银行的过程我觉得相当紧张,比去年的Logan Lucky还巧妙。
只是这可不是一部喜剧,随时随地枪林弹雨,风格写实残酷。
特别是一场洛杉矶市中心警匪对决,中间被堵在路上的几辆汽车都打成筛子了,真实残酷。
推荐给喜欢抢银行电影及要来洛杉矶的人。
男性荷尔蒙爆棚,够血腥暴力。
计中计、局中局的设定在类型片里还是比较讨喜的,几条硬汉的对垒火拼设计和镜头调度很敞亮。美中不足的是配乐烘托不出打劫联邦银行过程里的紧张感,感情文戏有点尴尬。越往后看越勾起当年三五知己一爽CS的美好回忆,这简直是5VS5的洛杉矶地图啊!
很多UFC拳手在里头打酱油
减掉无谓的东西,只是一集电视剧的剧情容量。枪战还不错。
预算:3000万首周末票房:1520万北美票房:4494万全球票房:8050万上映日期:18.01.19上映周数:9周分级:R最高院线数:2432北美最高排名:3发行方:STX Entertainment
所有的无逻辑无章程无规则不合情理荷尔蒙爆棚只为了说明:耍帅没有好结果!匪首(不是贼首)好帅好可爱!你为什么不从了我们斯巴达王!结局!结局!结局!全程都在惊呼真是奇葩,但是,这部电影非常有新意和诚意,倒是杰拉德演一个黑帮式的警察却文艺味太重。
无聊
这剧本是真的难看……巴特勒能不能别老挑这种跟几把毛被人烧了似的傻逼躁郁症角色演啊?
感情戏加进去什么鬼?头领1号太狂妄,没学会闷声发大财。智慧也还欠缺。最后死在没后撤没弹药。shit。如此安保环境下在银行内部偷梁换柱太侥幸。枪战还不错。可惜戏少。
羞于承认这电影我看了三遍。剧本硬伤很多,为了续集埋的反转线也很生硬,但是一头一尾的两场枪战以及拉莫斯化的Pablo,都实在是太火辣了。
稍微长了一点
影像风格硬朗,巴特勒阴沉而冷峻,仿佛随时要跳起来把惹到他的人揍个满地找牙的状态。
不得不承认,这部片子有各种瑕疵,最令人感到不快的是支线剧情众多,偏偏又讲得不清不楚,最后不了了之。但是,好的地方也有,比如说枪战场面,真实到令人震颤。
回中国飞机上看的,看几分钟就睡着了
这片子也不算是烂片,就是拍得很沉闷。各种没有意义的支线硬是把时间撑到了两个半小时(例如反派黑叔叔女儿的男朋友上门见家长),有必要吗?重头戏的银行偷钱和最后的枪战也没什么看头。反派家里豪宅泳池美女样样不缺,出了意外外面风声那么紧还硬是要作案,还宁愿被击毙也不投降,有这么浪的吗?
The Heat wannabe, trigger happy shit. 一头一尾打翻天,中间文戏尬到死,50 Cent的烂片定律依然有效,全靠斯巴达大叔gangsta cop的个人魅力撑着啊
没看过的建议不要看了纯纯浪费时间
藏贼卧虎。盗火线、边境杀手、乃至风暴,枪火个人偏爱★★★故事肯定扯到蛋了但结尾驳火符合期待
最后那段塞车枪战堪称巷战经典
最后反转惊人
要啥智商,打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