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无趣的电影。
开始有些故意拖沓,营造细节。
结尾太牵强了,没什么惊心动魄的感觉。
冷漠 http://cyeon89.blogcn.com/diary,15211110.shtml基督教有七宗罪,曾经有部很帅的恐怖电影就是关于以基督教的七宗罪为线索的连环杀人安,电影海报现在看来很一般,倒是名字很酷——Se7ven。
每次看这个名字,就想到曾经很红的偶像组合5ive,如果不知道他们是谁,至少应该听过他们翻唱Queen的名曲We will rock you.今天的电影与七宗罪无关,但是与网络时代的另一宗罪有关。
昨天看了篇文章,标题忘记了,内容大致是讲网络对现代人生活的负面影响:比如屁股变大、救生圈变多层、人和人话更少等等等等;无独有偶,陶子的节目也在讨论通宵上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今天的电影不过是用相当极端的方式呈现网络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后遗症——冷漠。
影片是一个因为父亲的死在网络上受到众多陌生人的一遍遍“观赏”和gossip而导致精神崩溃,用自己的数学和计算机天份网络一个个陌生人,在他的死亡案板——die with me上展示变态的死去方式。
影片在结束的5分钟前都不满了一般警匪、连环杀手片的悬疑和故弄玄虚,连FBI女探员揭秘连环杀手背景的方式也是那么地落入俗套。
不过这部片子的新意在其立意和要表现立意的表现手法。
这个电影的豹尾是FBI女探员落俗套地杀死了连环杀手。
这段过程在杀人网站上post出来,虽然人们知道连环杀手死了,可是浏览量还在一直涨、一直涨,人们并不关心死去的是谁、杀人的是谁,只关心这段录像很刺激、哪里可以下载这段录像。
这种讽刺与之前连环杀手在杀本片第一个受害者时的留言一致——那些观看网站的人才是杀手,我们都是杀人凶器。
我不愿意相信每个人都是这么冷漠,可是事实上恐怕的确如此。
在看到爆炸性的社会新闻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是把这些新闻变成茶余饭后的一部分,gossip来gossip去;却忘记去关心这些在新闻背后的人和事,忘记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他们是有感情的,他们做这些事情是有原因,甚至是有苦衷和身不由己的。
但是,我们却忘记了,或者说我们习惯性地告诉自己:这是别人的事情,没必要去管。
网络不过是把这种冷漠放大放大再放大。
任何事情都能成为笑料,任何事情都能成为短信写手、网络写手的gossip资料。
我们冷眼看世界,脑却没有因此变得睿智;用冷漠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最后只是像撞球,掉进兜兜或者被反弹到一个完全错误的方向。
冷漠是一个梗,长在心里,毒花却开在身外。
记得咱小时候,变态杀人狂题材的美国片可火了,沉默羔羊、神秘拼图、七宗罪看下来,人人自危的感觉。
可后来热点慢慢转移,泰坦尼克类、角斗士类、传记类、拼盘类轮番登场,汉尼拔们人气大减。
今天这个可算近年非常不错的一部犯罪片了。
戴安琳恩,我只看过95年她和史泰龙拍的那部,当时就惊呼大美女啊(校内文字为证)。
13年过去了,我依然投她一票,不过限于40岁以上年龄组。
本片这个女警塑造得挺成功,即使她并不适合动作类镜头——那几步真慢,好在本片的角色偏智力型多一些。
电影里, 90%的硬汉没老婆,强硬的女人也大多只有前夫。
本片女主的丈夫也是早年挂了,俊男警探只作为花瓶出现,片末女一号单人搞定了boss(虽然过程比较牵强,咋就抢到枪了呢。。
)某人以为这对男女还得搞点暧昧,可是在女主牛×的展示警徽中影片嘎然而止,非常愣。
我想起了非典,由于对公众隐瞒,导致无辜的人死了。
本片则是由于不对公众隐瞒,导致无辜的人死得更快。
由于死亡速度正比于网站访问量,大众都成了谋杀的共犯,每个人对死者的伤害也许远小于一个嘴巴,但n人的合力让一条人命暴亡。
凶手的动机也大概源于此吧,网民的好奇心真可怕。
但这种力量能否为我所用呢?
也许我们也该办这样一个网站,将正比于访问量的钱捐给慈善事业。
如果真有这样一个网站的话,我想就算那上广告再多,我也会每天上一次的。
今天,路人甲受到不公平待遇,你漠然;今天,路人乙受到屈辱,你漠然;明天,你受到攻击时,只有独自祈祷!
漠然,最大的凶器。
从技术上讲,本片情节老套,无新意,除了主题网络杀人外,从中心来看,本片值得推荐,现在,我们都奉行“独人自扫门前雪”,别人的生死,与我无关。
因此,凶手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得逞。
这个世界怎么了,《2012》年花十亿欧元,你就可以无意地球的毁灭,这里,鼠标一点,你就可以成为凶手。
最近大热的《蜗居》,关于的是房市和情事,世界只有自我!
请慢点,停下来,看看,我能不能做些什么,让黑暗慢一些,让慢一些!
本片的残忍、发指是外在的衣装;本片的重点在于导致凶手崩溃的原因,在于网络的消遣、无情观望甚至是冷漠的起哄。
再说说凶手的鬼才,制造了五段惊悚故事,其中三件非常奇特、惊悚!
不得不佩服他的“才”!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句话:“有才有德是精品,有德无才是合格品,无才无德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本片的男猪脚就是这么一个鬼才危险品,当然他不是不道德,是被刺激的变态疯狂精神病人。
(刚才的德,不仅仅是品德,还是控制冲动的能力……想问题的思维态度……)这种鬼才类似《守法公民》,一样神奇,无所不能,活脱脱一个撒旦降世。
本片类似《七宗罪》,讲述了五段直击网络的奇特罪案:1、虐/猫;2、放/血;3、炙烤;4、电腐;5、锯/铰。
鬼才小伙的妈妈过世,爸爸心理失常自杀,被网络直播并反复播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过分的是遗物竟然在网上被拍卖……撇去本片的意义不管,郁闷的是那个做的最过分的小伙子只是被虐了猫,而为生计奔波的机师、记者,调查案件的两位探员,竟然遭受了最惨无人道的折磨……这个我接受不了。
很有意思的一部片子,说不上很好看,但是点子不错。
同样的套路,天才罪犯和白痴警察。
不同的是立意与手法。
记忆中,在剧情里把犯罪过程如此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应用的是现在最普及的因特网,这样的手法是很少见的。
这种新颖的手法在我们这些观众面前又制造了一个虚拟的观众人群,这样这部电影便形成了四个视角:罪犯的,受害者的,虚拟观众的,与我们这群真实的观众的。
对于我们这群处在第四视角上的人来说,有时我们与虚拟观众的第三视角是可以重合的,这样便形成了一种新颖的趣味性,因为在一般的电影中,只有我们是观众,在这里就仿佛是导演替我们找了群同伴,在我们为剧中的受害人捏把汗的时候,却也能了解到其他和我们一样的人的反应,这不可谓不是一种独特的创新。
然而使我们和这群虚拟观众的视角不同的地方,却在于,虽然导演赋予了我们观影更多的趣味性,但是没有剥夺我们作为唯一真实的观众的统治性地位,我们在这里仍然是上帝,明白所发生的一切,为所发生的事情紧张,惋惜,甚至可以对这些虚拟同类的缺陷与丑恶产生鄙夷的心理。
然而,不要忘记,倘若是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就是这群虚拟观众。
如果我们要强迫地把这种人性的缺陷归结到自己所在的社会中的话,便是正合了导演的意。
于是导演在这里又非常巧妙成功地让我们无怨无悔地审视到了自己人性中的丑恶与鄙俗。
说到人性,这几乎是每一部非鬼怪题材的惊悚片都要讨论的话题,从典型的saw系列到异军突起的隔山有眼,从不免有些过分的人皮客栈到画面美得让人惊叹的边域之城,人性的丑恶从没有如此细致地从各个角度地被刻画了一遍又一遍,让我们这群大好这口的愤世嫉俗之人不禁对人性大大地嗤之以鼻。
这部片子里的人性其实没有像它的表述手法那样新颖地被讨论,它指责了人性中的窥探与旁观心理,从犯罪行为之源的父亲之死,到儿子亲手制造的一起又一起灭绝人性却又谴责人性的惨案,他以极端的手段妄想引起人类对自己人性丑态的反思与悔过,惩治了自己认为有罪的人,也谋杀了本是无辜的人,最终自己也死在人性的阴暗里。
有趣地是,为了描述这部影片的人性主体,编剧采用了极为讽刺的方法,在整部片子里,FBI或者是其他的警察处在的也仅仅是旁观者的位置,作为本应该是惩恶扬善,保卫公民的人生权利的警察机关,在这里除了发表记者招待会和聚在会议室里对这屏幕里的犯罪现场大呼小叫之外,一无是处,即使是最后,女主角也是靠自己的机智逃生的,前来营救的警察果然是在罪犯被杀死了以后才出现,这是片子里尤为具有讽刺意义的地方。
另外说个个人感受,对于影片里,罪犯男主角独特的杀人方式,形成了一种不是我杀死你,是旁观的人杀死你的自我感受,而其中FBI被硫酸烧死的方式,是我最觉得不舒服的一个。
其实在很多武侠小说里都有类似的酷刑的描写,但是这个比较特别。
这是一种极端地缓慢并痛苦的死亡方式,亲眼看着、感受着自己被一点一点变浓的硫酸烧死的过程,看的时候我便在想,最后那人是死了,但是是怎样死的呢,硫酸的腐蚀程度要造成最终的死亡,可能是要的等到腐蚀到心脏以后,这样的话等到他真的死了,岂不是整个身体都消失得差不多了?
但是影片里的FBI在死时身体仍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不是被硫酸烧死的,他是痛死的。
疼痛致死,这样的方式令我全身都觉得不舒服,可是这能怪谁,即使是电影里的罪犯到后来也不忍再看下去而离开了地下室,就像他一开始对FBI所说的,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想看的话,你现在只是坐在普通的水里。
如果知道你的好奇心会使一个人丧命,你能遏制住自己的好奇吗? 自去年起,网络代替一切塑造着\练就了一个个大众的\社会的话题.就像2005年没有人没听过超女这个词,2007年有谁不知道周老虎,2008年有谁不知道陈冠希. 电影倒也无奇,但是它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命题.人的好奇心在过去可以让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在今天可以让陈冠希名冠全球华人社区,可以让一个无辜者丧命.是我们的错,是网络的错?
电影不难看,就惊竦片而言,显然够不上十分刺激,但也绝对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
情节虽然会被人攻击老套,但掺杂了大量网络因素,所以如果不是苛求的话,其实应该可以接受。
基于网络的谋杀2.0现在网络上什么都讲2.0,而这个故事明显就是一个标准的谋杀2.0——按照网站浏览量来决定一个生命的死亡速度。
这个命题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2.0的味道。
从这一点看,编剧应该深谙网络传媒之道。
但是,如果深究网络光环背后的实质,其实这种观众参与甚至主导的谋杀,在1.0的电视、广播和网络上,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类似的控诉和反思,连带各种电视作品,也早已经屡见不鲜。
就以还没有完全成为过去的汶川地震中,一些媒体报道的趋向和人们无意识下形成的一些舆论导向而言,这种隐约可见的旁观快感已经不能用偶尔来形容。
因此,在媒体功能充分发育到过分程度的美国,这种“旁观的杀戮”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也就不那么让人意外。
但是,在这种杀戮的过程中,究竟谁更有罪一点?
首先,我不认为应该把罪责归于网络。
这和不能将同样的罪责归于电视、报纸和书籍,是一样的道理。
否则,人类只能彻底在中世纪的黑暗蒙昧中沦落。
而所有以此为理论基础,来论证舆论管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企图,也完全可以无视。
相信这种论据的人,不是脑残就是别有用心。
其次,所有的旁观者虽然必须背负道德的审判,但一样不应该对此承担主要的罪责。
因为人类存在的一大根基,就在于好奇心的广泛、持久存在。
因此,在我看来,那些在报纸、电视和网络上大肆制造、张贴、传播,给他人旁观无责任旁观杀戮可能的人,才是真正应该被指责的对象。
在电影中,当FBI的网警被锁在硫酸池中的时候,Killwithme.com的站长一脸无辜地对他说,如果没有人来看这个网站,你就只是坐在一池水中。
言外之意,所有的责任都是那些旁观者的。
但是,是谁设计了所有的这些陷阱,为所有有旁观欲望的人提供了机会,并将旁观行为与杀戮本身关联起来的呢?
这些问题其实不需要答案。
抛开极端化的因素,在所有1.0和2.0的传媒杀戮中,传媒本身都不过只是一种工具。
工具是没有善恶的,善恶只在于运用工具的人。
所以,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新一代的网络技术手段,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怎么样的影响时,其实真正能造成影响的,依然只是人的内心和欲望的挣扎。
这一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微软的赞助真的很糟糕以前类似的电影中,高科技的代表符号,一般都是Apple。
这一次,终于可以看到微软了。
虽然很久以前,在《真实的谎言》里,“蓝天白云”也曾经在施瓦辛格的身影旁露了一小脸,但比起这次的赞助力度,那时的微软公关部门显然小气太多了。
不过,几乎每隔十几分钟就要闪现一次的Windows Vista标志,配合上整个故事的情节,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诡异。
仿佛Vista就是专门用来给黑客做“肉鸡”用的——不光是一般受害者的电脑被黑客干掉,到最后连FBI的网警也难逃黑客的魔掌。
一句话,看了电影,你绝对会相信,这个世界上就根本没有安全的电脑,尤其是那个“该死”的Vista。
或许,这真的印证了某些技术杂志上的“评测”。
但我宁愿相信,这是微软公关部门的一次失误。
就和宝马汽车的中国市场部门,居然让刘德华在《天下无贼》里一边开着宝马车,一边高声叫嚷:“你以为开好车的就是好人啊!
”,而底下的观众还满场欢呼鼓掌,是一样的。
神话中的黑客要说电影里最让我发笑的,就是那些关于黑客的情节和描写。
其实也不能怪这部片子的导演和编剧,基本上,所有的好莱坞电影中,涉及到网络,就必然要有一个上帝是老大,他是老二的黑客角色存在。
这次,黑客不仅可以做一个关不掉的网站,更可以随意黑掉他想黑的任何一种设备,从电脑到汽车到手机。
甚至不需要接触到这些设备,因为据说这些东西都联网了。
这种科幻式的描写,当电影来娱乐其实没什么了不起。
但如果真的以为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这样的黑客和黑掉某些电脑设备的可能,就有点离谱了。
基本上,真正的黑客所能做的,其实非常有限。
因为即便是联在网上,要想黑进特定的电脑,所需要的各种先决条件,说出来会让所有人彻底晕菜。
这就更不用说还有多少网络之间,根本是不互联的。
黑客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黑掉联不上网的电脑。
否则他就不是黑客,而是神仙了。
就便是现在是台电脑都上网,只要使用的时候注意一点,绝大多数的黑客也一样拿你没办法。
当然,究竟怎么才算注意一点,其中还是有点学问的。
不过,不去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不要相信任何来自网络的诱惑信息,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到处乱说乱写,基本上就可以算是注意到这一点了。
如果这样都有黑客来黑你,那你只能赶紧检讨一下,自己是否真的知道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了。
看片名或者预告片,你会认为这是一部悬疑片,很酷的那种。
酷是不错,说悬疑有点勉强,因为凶手不到三十分钟就已经暴露。
唯一吊人胃口便是杀人最初的动机,但那看似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影片重点好像不是凶手本身,而在渲染那种“奇特”的网络谋杀。
凶手建了一个网站,叫“kill with me”,这个网站直播凶手的罪行,比如他将追踪他的FBI探员绑在一个水槽里,网站访问量的计数器与向水槽里释放硫酸的管子相连,当访问人数上升,硫酸释放的就越多,最终将探员烧死。
又比如,他用水泥将一个受害者的下半身固定在地上,周围架满大功率的照明灯,当访问人数上升,照明灯散发的热量越来越高,最终将受害者烧死。
这个网站不停变化着伺服器,以隐藏其ip地址,逃避警方的追捕。
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警方召开了记者会,请求民众不要登陆网站,因为这样做对于死者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凶手。
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不是,凶手杀人其实和有没有人看,有多少人看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反正人他是肯定要杀的,只不过用了比较矫情的手段。
那么这里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杀人。
之前我不是说这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吗?
显然,我错了。
凶手的父亲死于多年以前,是自杀,在一座桥上,用一支手枪打爆了自己的头,这被媒体拍了下来,并作为世界真奇妙一类的节目不断播出,丝毫不顾死者家人的感受。
于是凶手为了报复开始杀人,受害者是当年的记者。
等等,这里开始混乱了,凶手报复谁?
他和当年的记者有仇恨吗?
没有,记者代表的是媒体,媒体将凶手父亲的死亡拍摄下来,从所谓的新闻道德来说无可厚非,但是他一遍又一遍的放就是对死者和生者的践踏。
媒体为什么要放,是因为人们喜欢看。
为什么喜欢看?
因为我们变态。
我们每个人都是凶手。
你不得不佩服导演,他知道你在想什么,他知道你会死赖不承认自己是凶手,于是他就再一次的打击你。
使你不可否认,无从逃避。
我们成为凶手,并非在于我们点击鼠标的那一霎那,而是源于内心与生俱来的冷漠无情。
看着电影,想得最多的就是,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网站,我会不会去?
你呢?
你和我会变成我们吗?
还是有点意思的,搞这种杀人直播做噱头有点意思。
不过凶手的动机有些离谱啊,挺扯淡的,你自己做这种杀人的勾当是怎么给自己正当理由的?
你爸自杀是自己干的别人又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就因为有人拿这事做宣传搞流量你就要杀掉别人?
虽说比较愤怒的情况下情绪失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这么聪明不会想不通互联网这点事吧?
假如有人用你的这种手段,把你爸自杀的视频到处传播,你要怎么找到他处刑?
杀人直播的创意还蛮有意思,只不过凶手的动机有点问题,你爸是自杀的啊,杀那些传播视频的就算了,你连警察也杀,就因为你觉得他们没有负责去禁止这些内容??!
你自己可是自己动手证明技术够好警察是无能为力的,用你的技术去传播视频你让警察怎么禁止啊?
就假设警察本能禁止自己可以禁止的视频,但是没有去做。
可是美帝这不是讲自由的国家吗,卖淫嫖娼吸毒都有自由的国家,互联网上成吨的乱七八糟的信息没人管,你要直接消灭美国政府吗?
自由和权利/安全是相违背的,奥巴马不是说过吗, 自由和安全,两者只能选一个。
美国人一方面把自由放到无比高的地方,到处宣讲传教,不自由毋宁死。
可问题是自由和安全你只能选一个,一个加强另一个就会被削弱,自由从来都是有界限的。
美帝不能讲黑人不正确的话,这是美帝的自由界限,不过美帝从来不关心别人的自由界限。
这种精神分裂挺有趣的,一方面高呼自由,另一方面,对于过于自由导致的安全问题又成了新问题。
如果要保证基本安全,就要监视公民信息,必然损害公共隐私,如果选择呢?
一方面互联网上各种极端信息没人管,另一方面电影里这种对于互联网监管缺乏的问题又加以指责,那要怎么办呢?
到底互联网要不要监管,监管多少?
谁说了算啊?
现实里对于互联网极端暴力血腥视频国外同样是主流媒体不会披露的,一样会被封锁,这方面还是没啥问题的,不会有电影里的问题。
电影里的凶手只能说是变态了,脑子不正常,滥杀无辜的屑。
电影里很有意思的直播杀人在现在成为了现实,现实里的韩国n号房事件,网友围观犯罪行为,虽然主犯被抓,但是围观犯罪行为的几十万观众有人能惩罚吗?
其中用到的匿名聊天工具小飞机,要不要负一定责任?
如果不是匿名交流软件围观的网友敢如此大胆吗?
可是当人们需要匿名交流软件需要隐私的时候该使用那些软件呢?
隐私和安全/自由只能是相互妥协,不用用非黑即白的思想。
不过起码国外还能给侵犯隐私的企业公司狠狠罚款,国内的互联网公司连一个🐎都凑不出来,更没有啥监管,路还长呢。
杀人方法太有创意了
还fbi呢,基本功就不行,没意义的电影。
not logical.
有启发。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从IT的角度+一星
3.5星。立意比较深刻,如果是我可能也会去点击吧,最后一个镜头弥补了女警官最后英雄主义的俗套,“围观”这个词该让人们重新审视了
节奏还是很抓人的,也有一定想法。不过还是属于那种看完就算的悬疑商业片
2009.5.9 SKY
三星半
【时光网搬家计划】
总觉得结尾力度不够,惊悚度太微弱。
so完全无意义的调查,全靠自救
如果有零星 那就一星都没有
一般化的警匪故事。网上杀人直播,越杀越嗨,警方受到挑战发奋却破不了案,最后罪犯作死抓女警(猪脚)来杀又笨拙疏漏被其努力反抗击毙。全案警察没起作用,这点比较少见。
杀人方法很新颖
细节再处理一下会好很多
大众的围观者心态.
新时代的恐怖片当然离不开网络啦!~估计故事情节也就美国人这么血腥的家伙可以拍得出来!总之片子还是很精彩的,就是情节不够跌宕起伏。很白水~一下子就让人猜到了结果。正义战胜邪恶。
除了太调低FBI的电脑水平,其他方面还是做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