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片子整体还是不错的,脑洞也很大,整部片子贯穿了由于没有科学家后世界的变化和拥有科学家后世界变化的鲜明对比。
其中脚踩式飞艇,悬挂式蒸汽火车,拖拉机式的汽车等等都是一些非常合理的安排,故事的情节也是充满悬念,从一开始的研究曾爷爷研究的血清线索到最后的研究成功的孙女为结尾。
可以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以上都是一些称赞,但是我也有些槽点。
首先故事背景是在无科学家的蒸汽时代,即没有灯泡也没有电,那为什么电影中会出现一些车上发着强烈的灯光,而且还有强烈的照射灯呢?
第二,在主角和她爷爷在飞机上时为什么她的爷爷会知道导航系统和定位系统,而且把别人研究了10多年都研究不出来的东西捣鼓几下就会了?
这个设定会不会太过于不平衡了嘛。
不过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电影,虽然剧情不是很曲折没有特别多的悬念,但也是一部很有意义的片子。
那么到底是聪明的人在主导者这个世界呢,还是其他呢。
法国动画片如同他们的电影一样,除了令人向往的浪漫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外,往往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在法国漫画家雅克·塔尔迪(Jacques Tardi)曼妙画笔下的《阿薇尔与虚构世界 》亦是如此,通过一个意味深长的反乌托邦的冒险故事,导演克里斯汀·丹米尔斯(Christian Desmares)与弗兰克·叶根吉 (Franck Ekinci)探寻了关于极端环境主义对于人类未来生存状态的种种可能性。
《阿薇尔与虚构世界》大胆甚至有些争议的改写了历史,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布局。
在独裁政府的强压统治之下,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科学水平被人为的封锁,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因此变得愈发恶劣。
这与当代崇尚人文和自由主义的欧洲简直大相径庭。
而正是在这样一个胆大包天的“微观世界”中,阿薇尔与他的家人以及朋友的历险才显得更加富有深意。
即使在动画片里,法国人也毫不吝惜他们对艺术和哲理的热爱。
《阿薇尔与虚构世界》最大限度的还原了雅克·塔尔迪原作的风貌,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蒸汽工业设计充满了“凡尔登与宫崎骏的灵光”,并且不乏法国式的幽默与自嘲。
相较于真人电影,动画片永远都拥有更多的空间和更少的束缚。
在使人们欢笑与快乐之际,它同时也依然能够不令我们流泪或者深思:人们对待这个赖以生存的世界的方式,是否只是一种合理有尴尬的行为?
更甚之,是否只适合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意识?
<图片1>
很有趣的画风,欧洲讽刺漫画为基础,景物画有锈湖的风格,人物动作表情有种宫崎骏的感觉,加上蒸汽朋克的背景不由联想到哈尔的移动城堡,后面也竟然真的有移动城堡,至于后面的飞机,却没有让我联想到红猪。
有种论调认为没有所谓的中国画风和日本画风,我并不认同此观点,因为这是不需论证的显而易见,欧洲漫画喜欢将人物部分特征特别是脸部特征不过分地夸张,略带讽刺或幽默意味的;美国漫画喜欢硬朗的线条或基于图形拼合而成的人物,有受到欧洲漫画影响,更多体现现实;日本漫画曾受早期中国和美国影响,从写实走向定式,形成规范化人物绘制模式;中国漫画更为复杂,经历多个时期,存在多个流派,动漫复兴的初期受到日式画风的影响,现在动漫的工业化到达一定程度,人物回归脸谱化的传统,也就是从人物面部鲜明特征来区分和表现人物;以上都是片面的想法,没有深入研究,仅仅是为了说明动漫画风源流、演变。
反观该片,人物适度夸张,动作表情适度俏皮,影片的主基调便定下了,有幽默讽刺、也有共情体验。
无论是蒸汽朋克、赛博朋克、末日废土、智子锁死,人类永远害怕的是科技和社会发展陷入长期停滞,几户所有科幻作品描述的末日都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此某些事物可以被推向极致,人们便在这种极致中逐渐消亡。
此外,科技和艺术分道扬镳的同时,也更加紧密联系,当科技发展停滞的时候,艺术的便被侵蚀和丢弃,正如影片中华丽建筑里冒着蒸汽的机器。
西方总有蜥蜴人的传说,密谋统治世界的黑恶势力总有蜥蜴人,不知是从何而来,或许扎克伯格真的是蜥蜴人。
与东方桃花源的隐世相比,西方的乌托邦更多的是复归自然,回到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和浪漫睿智的古典时代。
影片故事并不复杂,也不至于老套,不知是片源还是技术问题,帧率偏低,叙事舒缓、节奏轻快,缓和了所有可能的血腥暴力,最有趣的是不经意间富有创意的小设计。
跟某个只看真人电影的朋友相反,让我最感动的好像都是动画片。
比如阿薇尔与虚构世界,应该是今年最让我感动的片子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曾经无比地沉浸在关于动物军团的幻想中。
比如,地铁列车来了,动物军团的食物们争先恐后地冲出来,新鲜生猛。
再比如,我想过关于自己的几种死法,其中一种是,动物军团与人类开战时,我把身体献给动物军团进行实验,身上插满管子,丑陋不堪。
再后来,我从单纯的热情过渡到了细致地思考。
比如,动物军团需不需要发展科技。
从根里讲,我对科技是深恶痛绝的——科技把一切都变成黑白的,吞噬了世界的颜色。
这个想法在看了三体后有点改变。
对于反科技,艾薇儿与虚构世界给出了另一种可能性:人们关押了全部科学家,人为地杜绝了科技发展,再没有飞机、电力、石油。
这似乎听起来很棒。
但结果是,人们更加疯狂地砍伐森林开采煤矿,整个地球只剩下三颗橡树,陈列在博物馆里。
哪儿都是霾,比北京还厉害些,出门要带防毒面具。
生存、扩张,是每个物种的天性。
而智慧的人类,又在这天性上添加了复杂的欲望。
科技不足以支撑欲望时,人类唯有向外部环境一再索取。
毁灭森林的不是科技,是人的欲望。
即便强制科技停止发展,人类只会把地球弄得更糟些。
有些误解了科技,向它陈恳道个歉。
西麦并不是故事主角。
她是一只几百年前被注射了实验药水的母蜥蜴,她变得长寿,跟同样被注射的公蜥蜴丈夫生育了一大嘟噜蜥蜴孩子。
由于孩子们太多而且都长得一样且智商不高,只能用编号代替取名了。
西麦会说话了,有智慧了。
作为科技的受益者,她跟丈夫都崇尚科技。
不同的是,丈夫对人类深恶痛绝。
而西麦对一切都怀着温柔的母性。
他们有一支蜥蜴孩子们组成的兵团,穿着神气的铠甲。
生活在乌烟瘴气中的人类绝对想不到,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个乌托邦,那里有森林湖泊蓝天白云。
还有很多的科学家。
他们在这里无忧无虑地专心研究科学,不用成为政治的工具,单纯享受着发现科学的快乐。
他们与蜥蜴们和谐相处,讨论着下一首曲子应该放舒曼还是威尔第,也试着尝尝蜥蜴们的美食——蟑螂酱罐头。
他们在这可爱的乌托邦里每天勤恳工作着,心甘情愿地背叛着他们的阶级,为的是同一个目标——实现西麦的梦想。
虽然排斥科技本身,但我一直对科技人才充满敬佩,他们最单纯,同时最执拗。
他们永远不会向与自己相悖的理念妥协,即便是夫妻也会因为在某个课题产生分歧上而分道扬镳。
这一点,科学人比文人硬气。
西麦千方百计劫持艾薇儿来她的乌托邦,想要她研制的长生药水,大家都猜想背后有个邪恶的计划。
片末,西麦最终亮出了她的计划时,我哭了。
心被她温柔地抱了一下。
她让艾薇儿看了她数百年的心血——一支被藤蔓植物缠绕的火箭。
她想把永生药水撒到植物上,把火箭发射向太空,这样植物就可以抵御所有恶劣的环境,在月球、火星还有其他星球上生长,给宇宙带来绿色的生命。
尽管饱受人类的恶意,她依然在与人类和解的路上坚定地走着,试图用温柔的母性抚慰这个世界。
其实做只像西麦一样的动物也挺不错。
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动画片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阿薇尔与虚构世界》,下面请看前线科学狂人们如何扭转世界的评价了!
鲨鲨鱼维:画风好看蒸汽朋克,剧情一般。
Harper Yug:架空的世界,怎么放着放着就不让人喜欢了?
笑意:蒸汽时代平行世界的科幻片,喜欢法国动画的质感。
承包那只达尔文喵!
耐观影-Xavier:五年来还是时时会想起镜像埃菲尔铁塔以及画风丑丑的女主,以后依然会想起,这就是电影最大的魅力吧。
Spy Liu:一部极其有趣的动画,奇妙的构思和设定让电影处处充满惊喜。
法国历史和现实世界中的阴谋论再加上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还有那只萌到爆的喵喵达尔文,都让观影体验无限有趣。
主题很多却毫不杂乱,实在精彩。
Hethang:这样的设定真是脑洞大开,而且还能在具体的剧情呈现上与这个脑洞串联起来,真是没谁了然而这个故事不只是给一个有趣的想法而已,反而让我认识到这世界上有两种疯子:一种是纯粹坏到发蠢的疯子,一种是罩着一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实际上暗地里坏到发精的疯子,相比于前一种表面型的疯子,后一种疯子反而更值得警觉:他们总觉得自以为有了理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就可以视所有的规矩而不见。
我们的世界自然需要有那么一些疯狂来往前癫几步,但不能让它跨越不能触碰的红线。
也许有的时候,相比于那撕裂般的“疯”,我们更需要稳定的“静”,也许你最后只能原地踏步,也许你最后变得普普通通,但也远好过那些充耳不闻的“好”疯子。
起码你不为自己只为周围,起码你燃烧的不是整个世界,而是你自己。
DAY2的动画片场刊将在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一开始也没看得很明白,反正就是女主的爸妈被炸死,爷爷也不见了。
结果女主后来研制出了终极血清,发现具有抗死的功能。
这里面很神奇的一个设定就是,把地球所有科学家圈到一个地方搞终极血清,因为蜥蜴成精了想上天,把地球的种子拨到整个宇宙去。
这跟有的宏大叙事的电影有点像,想要征服宇宙。
猫咪是电影里特别有趣的一个角色,因为它,女主才发现了血清的作用,后来猫咪成了成功登月的动物。
最后月球因为血清变成了布满绿植的星球,也很有意思,这不就是类似于另外一个地球了吗?
这个感觉不是征服宇宙,属实是地球全宇宙化了。
我是看了一张电影的照片,才找来了这部电影。
怀旧式的风格,充满朋克元素,一个无穷尽的想象世界。
这是一个终极幻想。
世界一直处于蒸汽时代中,科学家不断失踪,没有人来改变这个世界。
整个环境被煤炭搞得乌烟瘴气,阿薇儿一家是仅剩的科学家,她的爸爸妈妈和爷爷一直在研究终极血清,但是一直被人追杀用于研究武器。
在逃命的过程中阿薇儿研制出终极血清,最终和爸爸妈妈阻止了坏人计划。
画面很美,具有颠覆式的想象力,只是我觉得可以把阿薇儿画的更漂亮一些,这是我唯一不满意的地方。
讲述了一个被用于实验“永生血清”的巨蜥,从为帝国战争服务的科学家身上看到野心、战争、知识之间的关联,并推进了一场与人类争夺知识,用科技创造生活条件甚至称霸宇宙的计划。
影片用本来是战争牺牲品对人类的反击,讽刺了人类用战争与掠夺,非再生性获取资源的愚蠢。
更用富兰克林家族四代科学家对于血清的持续研究为时间线,以他们在帝国统治者霸权、科学研究条件和科研成果诱惑面前,在名利、亲情、正义面前的选择。
引发了对科学服务对象、科学与人文以及科学家道德基础等方面的思考。
科技知识可以延展人类自身能力,从而更便利地从自然中获取资源改善生活条件,但也因为科技知识边界不断拓展,让人类产生了无穷的盼望、贪欲,科技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人类霸权思想的帮凶。
科学本身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但因为使用它的人道德高度有限,因此将科学限定在一定边界之内才是权宜之举。
当然人类思想高度的提升也自然地会使科学边界放宽,科学边界与人文高度是人类发展的两条腿,齐头并进才是正解。
影片具有很强的法国漫画风格,欧式建筑和室内装饰依旧高雅浪漫美美哒,在此基础上充满想象力的悬挂蒸汽列车、移动堡垒、飞行器等也是十足的工业革命时期味道。
剧情前一小时都让人摸不到头脑,很有悬念性,但也因此看起来有点费劲。
立意不错,有些历史和技术上的bug也因动画题材大而化小,遗憾的是法式幽默几乎没有体现,大概剧情太满法式可爱无处安放吧。
整体来说八分吧,多了不忠于感受,少了客观上对不起制作,就这样。
看了这个电影才知道了蒸汽朋克,画风偏黑白应该是为了贴近十九世纪蒸汽时代的色彩,到处都是黑色的煤炭和灰色的蒸汽。
背景是拿破仑三世到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实验室索要终极血清来为接下来即将爆发的普法战争做生化准备,结果看到了只是两只蜥蜴非常生气,用枪将血清打碎,实验室boom爆炸,现场的几个人都直接见上帝,两只巨型蜥蜴趁乱逃走,而普法战争因为拿破仑四世的提前上台而没有爆发,但随着科学家的接连失踪,世界被滞留在了蒸汽时代
看完了,感觉蛮有意思的一部电影, 不仅概括了近代的著名科学发现和重要发明,同时也告诉观众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发人深省 。
不是想象的蒸汽朋克式故事,包含着对未来发展的幻想,环境的反思,家族的传承,战争的谴责,勇气的赞美等等...还有许多致敬.............让人眼前一亮
un jeux truqué
节奏又慢又拖沓,除了画面和想象力不错,其他的我是真的看不下去。依我说,它应该被拍成真人科幻片, 像《阿丽塔》那样的还差不多。
这是个啥?!
蜥蜴人笑死,蒸汽巴黎yyds
尽管故事结构仍然比较老套,但是节奏甚佳,堪称近年来历险类影片的最高水平。法式幽默,非主流审美的女主设定都让人眼前一亮。
架空的题材一直都不讨我喜欢。
看过
55/100,这个画风真心不喜欢,剧情设定有点意思,发展略无趣
架空历史,空想科学,蒸汽朋克,能源战争,环境危机,蜥蜴人,空心地球用欧式复古浪漫主义包裹着的脑洞大冒险,奇趣十足,在设定上又可以看出原著的信息量很大,几乎囊括了主流阴毛论里对于世界真相之外的另外一种描述文本,但最终还是回归到了HAPPY-ENDING的基调上来,骨子都是怀古情结。
故事可以说非常好莱坞了....
永远喜欢法国动画!想象力、思辨与治愈力量。
被简介吸引,感情戏莫名其妙,看到猫调侃女主感情戏我就烦,男的太多了,画风还蛮好看的
42/365 猫真有趣哈哈哈哈啊啊哈
两座埃菲尔铁塔,多么蒸汽朋克的设定啊!可为何故事的主线却是老套的反派想毁灭地球而主角拼死守护呢……
三星半。喜欢猫咪,和那个有腿的房子。
不喜欢朋克风,不如小王子好看——长大的小王子
完全是超级大片儿的镜头感、场景设定,故事也不错,两对夫妻关系也很有意思,一对是理念不同分道扬镳,一对是暗藏心事自私背叛刀剑相向。人设虽然是丑拙的欧洲漫画风格,但是忍忍就习惯了。拯救人类这种苦差事还是得交给可爱的小猫咪吖!
怀旧画风的动画片,但是故事情节其实很一般,不看也罢
法国动画长片总是给我这样的感受:有风格、有创意,但是不会讲故事。挺可惜的。之前看《复活》还算惊艳,《疯狂约会美丽都》就这毛病了。本片的设定很好,可是看了完全不知所云啊。
害,整得每个科学家都跟科学怪人似的。而且女主手握不死药,早一口闷了开启昆汀模式不香吗。两星给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