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的近路
Meek's Cutoff
导演:凯莉·莱卡特
主演:米歇尔·威廉姆斯,保罗·达诺,布鲁斯·格林伍德,威尔·帕顿,佐伊·卡赞,雪莉·亨德森,尼尔·哈夫,汤米·尼尔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简介:故事发生在1845年,西部大迁徙的步伐刚刚迈出,想要穿越那片荒芜而又充满了凶险的蛮荒之地,除了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运气之外,智慧必不可少。三个家庭决定离开故土,寻找新的生活,为了自保,他们找到了一位名叫米克(布鲁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饰)的向导,希望他能够护送他们安全抵达目的地。 然而,当众人..详细 >
非主流西部片,太喜欢这种无结局的女性主打片了。
==1==r 虽然有些沉闷,但题材我喜欢:人与自然的斗争,人性自身的挣扎。。。
气场很硬,但跟我期望值还是有点差距
拿什么来看懂你,我的大闷片。
催眠良品。
无力吐槽了
莫名其妙。
失效的语言,绝望的行走。应许之地在荒漠里终于成为男性筛子一样漏洞百出的拓荒精神罗织的骗局。此时女性的决定与符号一样的土著也并非象征着希望,而是象征着打破与见证。前方依然未知,但首先要丢弃烂掉的马车。你无法想象我们建造了何等宏伟的城市,但不管是那个人种,死了一样会招苍蝇。保罗达诺和伊利亚卡赞其实是传统基督教拓荒者的代表,而Meek 则是美国西部精神的诈骗犯。他们失能也意味着整个历史叙事在新大陆的失效。此时站出女性,几乎是政治宣言了。
“in the sweat of thy faceshalt thou eat bread till thou returnunto the ground,for out of it was thoutaken,for dust thou art,and unto dustshalt thou return。”
闷闷的电影,除了西部的荒芜广阔带给人震撼感外,实在不太明白整部影片究竟想表达什么,是人类面对恶劣环境的迷茫无助,还是说生存压抑外化为对水源的渴求和对前路的憧憬?
这个我没看,之所以一星是因为豆瓣猜我喜欢西部片。。。。。。。。。。。。。。。。
电影就像故事里的迁徙一样沉闷,西部的景色一样荒芜,也完全不得导演的要领。有小米也提不起观影的兴趣。
关于选择的故事。本来打算找一部关于西进运动的纪录片的,没找到找到了这部电影。当时的西部是多么令人神往的所在啊,既有牛仔和火枪的快意,也有虔诚教徒的信仰以及普通家庭不断的坚持和向往。生与死的行走与希望。一段很感兴趣的历史。一个老牛仔。3.3
就不说只言片语稍稍暗示的他们是去开发西部了,那悲催的摄影几乎没加强了荒芜感,暗的时候都快看瞎了,说好的女性主义女性观点在哪了,而且,这明明是印第安老爷们儿的近路吧!公路片的优点在于各种机缘巧合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情节起伏,这点也完全没看出来啊~还不如《回家的路》
莱卡特喜欢在西部这块严酷的土地上构建各种人群的关系,迁徙的过程是对土地的归属、移民的文化与精神的重新思考定位,希望就是永远也到不了的远方,在孤独的道路上近乎与世隔绝,空旷辽阔的大地居然做出了封闭舞台的效果,消极茫然无望低沉等等负面情绪开始联结观众与角色,对虚妄生命意义的怀疑亦因此产生。结尾太妙了,3.5.
中山大学滑动门协会观影第十七部。
雷查德拍摄西部的片子很难和西部片的固有印象铆合,她极其个人的拍摄方式下展示的图景注定不同。电影里大部分都用自然声,少数重要转折配音乐,最大程度让观众代入电影里的危机,同等接触蛮荒的西部和神秘的印第安人,不是戏剧性,而是真正的生存考验。
夜晚篝火和灯影下 车轮 人物 驴子 各有魅力与灵动
一群人在荒漠里走啊走走啊走,看到一棵树,然后就没了…… Michelle Williams和Paul Dano,你俩接的片子还能再小众点么?
2013-45。太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