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仁在我心中是TOP级的!
韩国最年轻的青龙影帝,又是百想视帝!
老手里塑造的赵泰吴这个角色的真的是[抱拳]赵泰吴是一个财阀三世,在他眼里没有法律,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做错了父亲不会怪罪他,反而会怪罪身边的助手没有及时劝阻。
从小的生活环境导致他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接近于变态的性格,只要什么稍微不顺他的心意,他就会把它毁掉。
和朋友们聚会看到自己押注的人掰手腕要输了,直接拿烟头烫对方,要自己押注的人赢;当警察大叔说我以为你们有钱人聚会会玩的不一样的时候,他拿起桌上的食物往女伴嘴里和衣服里塞;看到前女友拿肚子里的孩子威胁他的时候,他直接把女的打倒在地,还给她注射毒品等等一系列的事。
感觉他好像没有感情,一直做坏事,从头到脚的衣冠禽兽!
赵泰吴哪怕被警察抓到后,面对镜头还是一脸痞笑。
仿佛觉得自己根本没有错!
是的,在他眼里世界里的所有事情都是游戏,当农民工因为工头拖欠工资,大费周章的拉条幅把事情闹到总部,他认为工头欠他很多钱,没想到最后只有区区几百万,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笑话,他根本不懂得底层人民的苦,他让工头和农民工拳击,让农民工的儿子看着他爸爸被打的鼻青脸肿。
最后给的医药费都比欠的钱多好几倍。
没错,他玩的就是这种刺激。
这种平常人不能理解的变态的乐趣!
看到后来我才明白,他养成今天这样的性格,多半是他父亲的过错,儿子做错了事,父亲从来不怪自己的儿子。
反而当着儿子的面惩罚助手。
赵泰吴自己又不是父亲正室生的,他只是父亲出轨的私生子,从他进赵家门的那一天,他的善良就被泯灭了,从小他的哥哥姐姐后母就视他为眼中钉,我想赵泰吴不心狠起来,在这个家里肯定是待不住的。
所以他要强大,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才能抗衡大哥和姐姐的势力。
也许有一种选择,我想赵泰吴宁愿生活在贫民窟当一个孝顺父母的乖儿子,也不想在财阀世家当三太子!
刘亚仁真的把这一个角色塑造的入木三分。
看到最后我心里会有一种声音,让赵泰吴赶紧逃脱,别让警察抓到。
赵泰吴是一个很复杂很有层次的人物,如果可以,我觉得可以根据他这一个人物形象写出一部小说。
微博和知乎上很多人推《老手》,说它构思巧妙,节奏带劲;说它幽默搞笑,打斗酣畅;说它塑造人物淋漓尽致,讽刺揭露现实大胆;说它让香港元素枯木逢春,精彩依旧……馋的我迫不及待,冒着被老板发现的风险,上班时间就找了来看。
看完后,我只想说,韩国票房冠军的水准已经下降到如此地步了吗?
不可否认,它情节完整,演技成熟,敢于讽刺,有几场戏可圈可点,可是槽点更多好吗?
到豆瓣看了下长影评,那是各种吹捧,误导大众,简直不能忍,遂决定吐槽一番。
有人评论说本片结构巧妙,巧妙个屁啊!
本片开头花了不少时间讲了男主和队友破了一个国际偷车案。
我以为会顺着线索牵出幕后黑手是韩国富三代来着,结果这部分跟后面的故事几乎不搭噶,主要作用就是来奠定下本片的基调,塑造下警察们的形象。
可是完全不用这样拍的好吗?
这些完全可以在接下来的案子中塑造的好吗?
何必浪费时间讲一个鸡肋故事?
找这么多外国人,还以为是什么国际大片呢。
结果是怕作文字数不够,在开头多写些漂亮废话而已。
有人评论说里面人物形象特别好,好个屁啊!
像本片这样正义凛然、不具权威,敢拼敢闯的主角,萌宠的警察头头,粗糙的队友,纯洁的老小,胆小怕事的领导,腐朽的司法部门……韩国电影中比比皆是好吗?
一句话,形象设定缺乏新意,没有突破。
很多人说本片的反派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可是这只是片刻的印象,难以深入人心。
为什么?
因为他和正派主角一样形象太过片面,太过单薄了。
他为何这么变态也缺乏足够的交代。
好就特别好,坏就只有坏,根本不丰富。
有人说本片节奏到位,幽默十足,放屁!
我觉得本片节奏根本没掌握好,仅开头俄罗斯警匪追击那里就可以感受到。
全片总体还是略拖沓的好么?
关于幽默,我承认本片在打斗动作和语言上确实加入了些许幽默,但幽默的并不饱满,甚至有些笑点略显生硬。
与同为抨击贵族纨绔子弟的《新警察故事》相比,无论是节奏、幽默、人物刻画,都有很多不足,水平只能算是中等,根本没有我下面的这些长影评说的这么好。
好久都没有看这样爽的电影了!
五星推荐《老手》。
拍的干净!
这部片子剪辑干净利落,片子前5分钟几次的切镜手法的运用,让观众一下就能把握住整部片子的基调。
影片还在后半段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大反转,着实是个意外,增色不少。
被称为撑起整个韩影的黄政民,加上黄金配角吴达洙,再加上影片最大的惊喜,忠武路四大小生的刘亚仁,戏中演员各司其职的表演,没有让观众失望。
(挨个表白每一位演员)以往韩国犯罪类的电影都是黑政府,所有的黑白对撞都是上头的人斗智,手下的人斗勇。
没有两大“头目”之间较为激烈的肢体冲突,而《老手》是单纯地就是你犯罪了,我警察来抓你。
影片后5分钟,黄政民和刘亚仁的打戏看得太爽了!
刘亚仁玩命儿式的挥拳,黄政民正当防卫的回击,动作干净利落,再加上音乐的配合,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看完就是爽!!
从小人物的遭遇入手,正义的力量加入,但中途会遇到自上而下的压力,最后成功了。
这种剧情梗概你大概可以在韩国电影找出一部两部出来,例如《辩护人》。
但《老手》之所以能够成为2015年年度韩影佳片,胜在各个细节的处理,使得在这个故事框架的内容显得心意十足。
我最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是片中无时无刻不散发的接地气的幽默。
黄政民饰演的刑警脱完袜子都要闻闻然后很嫌弃地扔在一边,吴达秀饰演的刑警队长跟上司说,“你的红白喜事是谁牵得头,是我!
”,办公室里三个人互撩衣服比谁的伤疤更牛逼,和刑警队的三个人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去敲门抓捕……还有很多这样的幽默,都缓解了因为破案或是打斗而带来的紧张感,也调整了整部片子的节奏。
个人觉得比较幽默片段截图~
办公室里三个人互撩衣服比谁的伤疤更牛逼
为忙内公报私仇
知道人家吴达洙为什么是黄金配角了吧,看看这表情
刑警队的三个人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去敲门抓捕
哈哈哈哈 这块也笑死了 抓捕逃犯原来可以这样轻松
来来,你们打架,我就负责跳舞吧再来说说刘亚仁!
这部片子最大的惊喜。
看《思悼》的时候,我还希望由文根英饰演的妻子和刘亚仁有段感情戏,毕竟那么帅!
但!
在《老手》里我完全没有这种感受,你帅怎么了!
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呀!
刘亚仁在影片中饰演的财阀二代,总给我种阴冷的狠,没有人性的感觉。
漠视生命,让儿子看父亲挨打,认为用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最后还真的用钱找到了替罪羊。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角度显得人物更加邪恶?
赵泰武所有的暴力行为都充满了不理智,或者说为了完全的泄愤,第一次出场毫无理由地糟践女人;在和保镖的搏斗中,因为自己有输的趋势,就折断保镖的脚;在局势没有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活活打死我以为这是他最爱的狗……这种人性最恶的部分面部可憎的显示出来,看得我牙痒痒,真想冲进屏幕里头打他一拳。
太变态。
电影的后五分钟,被调查队的包围的片段,在公路上,飙车戏码把赵泰武漠视生命,失去理智的一面玲离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这说明什么,刘亚仁演得好!
谁能知道当初《时尚王》的刘亚仁能在2015年看两部千万级电影大翻身。
如果硬要挑缺点的话,货车司机和刑警是什么关系,就是因为一次拉货过程中的闲聊?
为什么刑警会帮货车司机,就是因为闲聊过程中以及事态发展所激发的正义感?
我个人认为这部分的前景交代还不够充足。
2017年的犯罪都市,就是照着2015年的老手抄作业,当看完4部犯罪都市,再回过头来看这部电影,才发觉,这就是韩式个人英雄主义的样板戏。
1. 人物形象的反差感作为娱乐性质的警匪片,角色为主,故事为辅,主角的个人魅力一定要突出,才能俘获观众的心,而此类人物的吸引力,都是通过反差感来营造的。
犯罪都市里的马东锡,正义感爆棚,内心善良,却偏偏长了一副犯罪分子的脸,行动起来,也颇有黑帮大佬之风,这种内心和外表的巨大反差,塑造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人物形象,老手也是类似的套路,黄政民是执着追求真相的热血警察,却猥琐滑稽,嬉皮笑脸,与本该严肃认真的形象相去甚远,尤其是用脚丫子在门框上划拉的样子,简直就是侠探寒羽良的复刻,不修边幅的油腻中年赫然纸上,渺小、普通的蚂蚁,却咬住大象不松口,这样的反差,更让人动容。
2. 拿捏罪犯的从容犯罪都市里,马东锡向罪犯直接丢手铐,让犯人自己戴,一副瞧不起人懒得动手的状态,和黄政民在老手里的表现,如出一辙。
黄政民从后备箱里爬出来,被七八个罪犯围着,竟有种他一个人包围了一群人的胸有成竹,松弛到先去撒了泡尿,再谈抓捕的事,身手矫健噼里啪啦的打得对面大呼小叫,又驾轻就熟的制造袭警陷阱,彻底把罪犯击溃。
犯罪都市系列基本就是照搬老手的表现手法,用在危险环境下出人意料的放松感,来表现人物的经验丰富,身经百战,打几个小罪犯,就跟回家上炕一样自在随性。
3. 疯癫、帅气的反派犯罪都市里,每一个反派都坏到骨子里,又帅到掉渣,几乎每一部都要脱掉上衣露出充满诱惑力的肉体,犯罪分子的危险气息,和偶像演员精致的身材样貌叠加在一起,是带着猛兽气息的性感,让反派不再沦为背景板,而是和充满性格的主角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看着过瘾,打得爽快。
老手作为此类作品的开山之作,虽然没有亮出肉体这样的赤裸裸,但其反派疯癫的行径,亦让人大受震撼。
刘亚仁斯文败类的气质,也与人物本身天造地设的契合,最近看到演员的新闻,不得不感慨,怪不得当初看这部电影,感觉你他妈不像是演的。
癫狂的气质,由里到外的发散,都要盖过主角的风头了。
4. 似曾相识的小伙伴犯罪都市和老手里,与主角搭档的小伙伴,只怕是一个班底。
都有一个文弱、现实的队长,主角头铁一往无前的时候,他总是要站出来苦口婆心,主角弄得一地鸡毛时他骂骂咧咧的收拾残局,面对固执的主角,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但关键时刻还是刀山火海一起冲,手下则都是呆头呆脑,错漏百出,衬托出主角的干练、精明,高潮部分必然是全员出动,和主角一起热血澎湃。
警匪片,讲男人间的友谊,讲团队合作的热血,最容易推动情绪。
5. 喜剧色彩此类故事无非就是制造出契机和舞台,让正邪两方对峙,都是逞夸张之能事,不可深究其现实逻辑,而喜剧部分,则是冲淡现实感,增加荒诞感,消解故事的沉重,就图个一乐,商业片嘛,娱乐至上。
无论是老手还是犯罪都市,喜剧部分都做得不错,总是有不少让人会心一笑的地方。
6. 可怜的普通人为了推动情绪,为了让主角痛殴反派时,观众更解恨,那影片里的受害者,那些可怜的普通人,必然要多遭些罪的,越悲惨越压抑,对反派越痛恨,效果越好。
7. 必不可少的桥段从老手到犯罪都市,遮挡警察局里的摄像头,已经成了这群公务员的必备技能,而此种刑讯逼供的手法,并没有让人觉得不适,反而是喜感十足,大快人心。
因为观众站在上帝视角,事先知道了犯人并非嫌疑人,而是确有犯罪事实,电影在这部分的表现手法也是充满喜剧色彩,有着从现实抽离的荒诞,而非写实向的痛感,也是为了在故事里,去更贴近鲜活的人物形象,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的小片警,怎么可能每时每刻都循规蹈矩像机器人一般标准作业,总不是跟我们打工人一样,为快速达到目的,走些无伤大雅的捷径。
在电影的逻辑里,结果是好的,施暴的对象是板上钉钉的坏人,那么人物本身就不会如现实般,背负沉重的道德枷锁,都可以化为轻快的喜剧。
8. 动作戏的痛感不知道是不是从这部电影开始,但从老手到犯罪都市系列,动作戏都在追求痛感,铁棍、车门、消防栓,坚硬的物体或砸或撞,看着人肉痛。
开头的一对多,以及结尾的一对一,是黄政民的专场演出,与马东锡的职业背景不同,他毕竟非格斗运动员或动作演员出身,优势在于表演,开头的轻佻和松弛,结尾挨打的痛苦和坚韧,都演得恰如其分,动作设计干净利落,即使以文戏出身的演员,也打得有模有样,具备观赏性。
我们则只能看谢苗了。
9. 仅限娱乐犯罪都市更彻底些,爽就完了,老手并没有把动作戏作为重头,似乎想讲点什么,普通警察突破重重阻碍,挑战财阀的故事,让人解气,但缺乏力量。
没有看到主角为此付出的代价和遭受的痛苦,好像靠着热血就一路披荆斩棘了,太悬浮而让人难以信服。
要么是为了欺骗我这世界终归还是好人获得胜利,要么就是纯粹让我做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幻梦,暂时逃离现实爽一把,黄政民的老婆冲到警察局来质问的那一段,更是让人哑然失笑,甚至导演自己都觉得太虚假,不得不让老婆补一句台词,“看到包包和钱的那一刻,我犹豫了”。
你一个租房都要贷款的家庭,就这样轻飘飘的抵挡住了金钱的诱惑,这是哪辈子修来的雷锋啊。
仅限娱乐而已,我们本不该要求更多,只不过,电影中段,黄政民一句打动人心的台词,让我有了不切实际的期待,“我们是穷,但不是没有尊严”。
赵泰晤是老手,他爸是老手,他们全家都是老手。
作为一个财阀三代,赵泰晤出场几分钟便用面前的食物往身边的两个美女脸上胸上一团蹂躏。
司机来找他要拖欠的工资时,失手将他打死。
和人练拳将陪练的腿折断。
得知出事难以解决时用棍子把原本身边一直带着的狗敲死发泄。
时常嗑药,动不动掐人喉咙,习惯性动手打人。
简单来说就是一条疯狗。
见谁咬谁。
小疯狗遗传于老疯狗。
他父亲开会要所有与会人员穿上尿不湿,原因是中途不能上厕所,没人敢不服从。
当儿子出了事,先把身边辅助的崔常务一顿暴打。
当儿子再次出了事,找崔常务帮儿子顶罪。
然后把儿子送到国外。
他哥他姐早就想把他这个小妾生的给弄了,说明都是一类货,喜欢咬来咬去。
很容易想象,赵泰晤他爸年轻时候的样子。
作奸犯科一大堆,但还是活的好好的。
要不是这次遇上一根筋,拼了命也要将这个案子拿下的刑警徐道哲。
那么这个故事还会将在财阀四代财阀五代身上一遍一遍重演。
那个刑警不止一遍的问,明明道个歉赔点钱可以解决的事情,却要闹得这么大。
老手总在用老手的方式解决问题。
而这种方式里面恰恰没有道歉。
老手用金钱和权利蔑视着一切,包括法律。
把司机打死以后,第一件做的事情,是提起法律诉讼,恶人先告状,告司机妨碍公务。
赵泰晤他爸找人替他儿子顶罪时说的是我所有的律师都会为你辩护。
过程会有些繁琐劳累但是最后一定会把你就出来的。
说的轻描淡写。
法律反而成了他们掩盖罪行的手段。
赵泰晤最后被捕了。
出现在电视上初次公审的他,昂着头嘴角不羁,眉宇间仿佛有着一丝挑衅和笑意。
像是宣告抓到我你们又能怎样。
字幕上面写着他的罪行暴行、杀人未遂、教唆杀人。
让人恨得咬牙。
但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几起暴力事件似乎无法判处死刑,况且韩国还没有死刑。
可以预见过不了多久他就出来了。
最悲哀的就在于连法律也无法对他实施制裁。
赵泰晤和崔常务的被捕,并不是胜利的标志。
工资依旧拖欠,民工依旧被压榨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司法系统依旧贿赂腐败,毒品依旧被滥用。
原本存在的问题依旧存在。
有人说这部电影打斗场面学到了香港动作片的精髓,人物也有点像《新警察故事》。
确实主角都是警察(虽然我的影评没有写那个警察是多么机智英勇、打架是多么帅、正义感多么爆棚),但韩国人略高一筹在于这个故事叫《老手》,而非《警察》。
没有科技的特工×来自过去的警察文/小燚当我于2014年知道盖里奇有这么一部电影的时候,就开始期待了。
是的,就是盖里奇,塑造的人物总是神神叨叨,充满无厘头和自嘲,善用各种巧合情节,还有一手神剪辑的英国导演。
近年来人们熟知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摇滚黑帮》、《偷拐抢骗》、《两杆大烟枪》等等......你想起来了吧。
说起特工,我们会想起很多系列,比如007、碟中谍、谍影重重等等,但是说起没有科技的特工,就比较难想起了。
就好像我们说一个厨师没有刀一样,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大荧幕上各种特工利用各种科技,完成各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悬崖也摔了,车也粉碎了,炸弹也引爆了,人也飞了,最后还是毫发无损,并且头发像在爆炸中打过发胶一样帅帅地站在你面前。
条件好的,手里还捏着一杯红酒之类的。
可是,《秘密特工》不是这样。
影片年代设定在1963年。
开头有点老式港片的味道,两个不打不相识的特工,一边暗自斗争一边合作完成各项任务。
有些桥段必须重点推荐,比如两人深夜进入工厂时的各种冷幽默情节,逃出后一个在水上逃亡,一个在车中悠闲地吃三明治、配酒,舒缓的音乐。
最终枪战时的神配乐和神剪辑,一看就是盖里奇做的。
太过瘾,以至于你会忽略情节和细节。
如果你在本片寻找特工科技工具的影子,最后的发现可能就是窃听器。
除了之前的精彩桥段以外,你还可以有更多发现,比如电影中还原的那个年代的城市,以及各种美妙绝伦的服装,甚至还有两个大男人骑着小绵羊机车等有趣细节。
对了,《秘密特工》还有贝克汉姆的客串,可是小燚木有发现。
看到的朋友记得评论告诉我。
你知道,以小燚的风格,一定是要呼应题目的。
所以呢,来自过去的警察要对应一部韩国电影《老手》。
说来也巧,《秘密特工》开头特别像老港片。
而《老手》从人物到情节到全篇结构都和老港片神似。
必须说明的是,2015年上档的电影《老手》,在韩国上映76天,累计观影人次达到1341万,居《鸣梁海战》(累计观影人次1761万)、《国际市场》(累计观影人次1425万)之下,成为韩国历年观影人次排行榜第四位和韩国本土电影观影人次第三位。
还记得「燚见」6月8日的推送《夜空中最亮的星》吗?
当时推荐的正是电影《国际市场》。
片中的主角是黄政民和吴达洙。
今天小燚推荐的《老手》,依旧是这个双人组合。
实在很巧有木有?
《老手》讲的是小警察对抗大财团的故事。
这种反差本身就很港片,黄政民饰演的是一个极具正义感、重感情、不完美的警察徐道哲。
他与身边的同事就像兄弟,在办案时候动作干净利落,与合作过的司机交情也不错,还会给其孩子零花钱。
他的脾气很倔,会为了一个真相,不惜一切代价。
与此同时,脱了袜子还要闻一下,等等不拘小节的细节较多。
这样的设定让主角本身更加丰富,有层次。
徐道哲不接受任何潜规则。
看到被收买的同事时,他说:“我们是没有钱,不是没有尊严。
别带着手铐做一些没有尊严的事。
”徐道哲在影片中打得过瘾。
开场的智斗恶徒明显是致敬成龙的,各种手边道具的利用,各种巧妙的打斗与躲闪,真精彩啊!
正义感爆棚加流畅打斗加巧妙叙事。
仿佛看到了成龙、刘德华、梁朝伟、李修贤、任达华......等等港片警察形象。
这是你不能错过的《老手》。
————END————微信原创公众号【燚见】(xiaoyizhijian),每周五推荐一个美好(好书&电影&美食&音乐)。
本来是抱着来看一部黑色幽默或者黑帮片的想法来看的。
结果发现是一部情节极其简单,相当没有新意的 警察勇斗恶少(衙内)的片子。
像这种小人物受冤,恶少仗势欺人,上下打点,恐吓 ,收买 。
小捕快不畏恶势力勇斗恶少。
家人也是富贵不淫。
这片子太过正能量了。
恶少 可以说坏事做尽,也太脸谱化。
这片子是从中国古戏曲里面找的题材么?
这剧在中国都拍了千百遍了。
还2个小时……太过中规中矩的片子,一丁点意外都没有…… 呃,是不是观影经历多了,现在看啥片都没劲了。
包括前两天看的伍迪埃伦的《赛末点》,讲的也就是一个穷小姐傍上富家小姐,又有外遇,终究敌不过物质地位的诱惑,干掉了怀孕的情人的故事嘛。
故事情节太过简单加老套了……。
倒是 开篇的 智破偷车团伙 这个小节 行云流水, 拍得很棒。
我還滿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在於,他不僅將警察在社會上做事的難處講了出來,同時也將許多賣座要素加入其中,包括浮誇的場景、武術動作設計等,對我來說本片有一點像商業化的《波麗士大人》(我最喜歡的台灣電視劇),也因為在劇情上有些相似之處,所以我很想寫這部電影的心得,一方面是真的覺得這部電影拍得還不錯,另一方面是想再推薦大家一次我最喜歡的台劇《波麗士大人》。
波丽士大人 (2008)7.52008 / 中国台湾 / 剧情 爱情 犯罪 / 王小棣 / 蓝正龙 林佑威由於這部電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劇情設定與《波麗士大人》的某些橋段有些相似,因此這篇觀影心得會直接引用一些我在《波麗士大人》劇中獲得的想法作闡述,若你看過那部電視劇,那你應該會更明白這部電影為什麼會讓我回想起那部我最喜歡的台劇,如果你沒看過那也不要緊,這部電影值得你在一個想看一部不錯的動作片的週末看看。
《老手》的主角是由黃正民飾演的一個橫衝直撞、正義能量滿滿的警察,就這個角色來說他直接讓我聯想到藍正龍飾演的劉漢強,兩人都同樣願意為了事情的真相而努力,就算為了挖掘真相會潑及很多人,但他們心中的那股正義力量就是沒辦法這麼輕易的放過真正做壞事的人。
然而,一部電影的篇幅實在不足以去細說許多警察真正會碰到的難事,在本片中也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包括財閥為了掩蓋真相而送錢給受害者,甚至還送錢給警察的老婆只為了讓黃正民能不要再繼續追查事情真相。
這其實只是一個非常“軟”的手段,在《波麗士大人》劇中則更真實地透露許多警察在查案時總是倍受生命威脅,有時候不僅僅只是威脅警察本人,甚至也會祭出許多死亡警告給警察身邊的家屬與親友。
另外這部電影也提到許多警察在查案時,總是綁手綁腳的委屈,尤其是對那些正義能量滿滿的警察來說更是,其實任何行業都免不了政商關係,只是當維護正義的存在也無法凌駕於其之上時,所謂正義是否真的存在?
在這部電影中其實也沒有提到太多,畢竟電影的篇幅是不夠去述說這麼嚴肅的細節的,尤其像這樣的商業電影在最後通常都必須有一個好的結局時,去談論這樣的議題更是天方夜譚,然而即使在這部電影中只是被輕輕的點過,但那樣的漣漪卻也讓我想起許久未看的《波麗士大人》。
我們無法否認的是,在現實世界中,金錢幾乎可以買到所有的東西,包括「正義」與「真相」。
而我假設「正義」與「真相」已經可以說是這世界上數一數二重要的東西,那對於守護正義及真相的人民保母,我們是否給予了他們相對應的尊重?
很遺憾的,我從來就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不,我們從來就不夠尊重那些守護重要東西的人們。
因此,無論是這部電影或是《波麗士大人》講述關於警察的難處,其實到頭來那些握有金錢與權力的人或許並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而是我們這些被守護的人們因為不夠尊重、因為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權利,讓他們為了自己的尊嚴及生活而不得不向金錢低頭。
然而,我完全同意這個問題是個雙面刃,要找到那個平衡點的確是極困難的,給予過多的權利也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情況,不夠尊重卻也會造成警察的弱勢;只是,我覺得這仍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波麗士大人》中,有一個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橋段,是關於新聞大肆報導“警察訓練不足,而淪為被黑社會暴打的角色“,而這個橋段與本片中某部分有點相似,在《辣手警探》中,黃正民飾演一個手腳非常俐落的警察,但他常常因為”過度自我防衛“打傷嫌犯而被長官刁難。
其實這兩個橋段的設定是有些許不同的,但就根本來說卻也有些類似,一方面是,這個社會習慣看人出糗,當媒體無法幫忙鞏固民心時,會讓人民時時處於慌亂且不和諧的狀態;當我們時常透過新聞來批判一個社會或國家現況時,我們或許更應該緩一緩想一想,媒體報導是否屬實?
他們是否只是為煽動民心而做出浮誇的報導?
就這部電影來說,黃正民在電影前段其實常常暴打嫌犯,而很有趣的是,我的想法是這個警察會不會太誇張太玩世不恭了,由此可知,當這樣的畫面被放上新聞,那這位警察大概逃不過因為損壞警察形象而被記過懲處。
而到了電影後段,由於黃正民也一再的被警告不能再這樣恣意的打嫌犯,因此在最後一場最有戲劇張力的追逐戲碼中,黃正民先是處於被暴打的一方,而此時我的想法則是:原來這位警察好像也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強那麼耐打嘛!
於是這又回到了我上述提到的《波麗士大人》中的橋段一樣,無論如何,警察在現在的社會中都是被新聞媒體拿來椰榆的對象,而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我的判斷力也被其影響,於是除了當事人之外,沒有人知道真相為何。
而在被爆打之後,黃正民才以襲警作為正當防衛的理由,正式開始追捕犯人。
此時事情的真相才算完整,可無奈現代人並沒有太多的耐心去看太長的文字,因此新聞報導通常會往能心引人的方向報導,甚至常說的 ”標題殺人“ 也正是如此。
以這部電影為例,從黃正民被暴打到他正式逮補犯人大概花了十分鐘,而無論新聞媒體取這十分鐘的任何一分鐘作為新聞報導都比完整的十分鐘影片更有噱頭,當這個民眾已經被養成習慣看有爆點的新聞時,真相為何通常已經不是重點了。
講了很多,但其實這些都不能算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大多都是我加入了看完《波麗士大人》後的想法,因此在看這部電影時你也不該有太多的期待,他就是一部我覺得劇情還不錯、節奏很穩的動作片,關於許多細節對我來說在對比線時候都太過樂觀,包括結局也是,但整體而言是一部很抓緊觀者情緒的電影,時而放慢時而又緊湊,對我來說是一部毫無冷場的動作片,再加上黃正民無庸置疑的好演技,推薦你想看不耗腦又有些劇情的電影時選擇這部電影來看。
正常来说应该是是7分多的片子,但是搞笑的情节实在是设计的太出彩了。
韩国黑帮很逗比(逃跑变成跑马拉松,警察还给递水),韩国警察很逗比(装逼过集装箱,结果把自己夹住),韩国演艺圈很逗比(嗑药嗑的太嗨,警查的枪声当礼炮),当然严肃的地方也还是很严肃很黑暗,值得一看的放松片子。
韩国黑帮很逗比(逃跑变成跑马拉松,警察还给递水),韩国警察很逗比(装逼过集装箱,结果把自己夹住),韩国演艺圈很逗比(嗑药嗑的太嗨,警查的枪声当礼炮),当然严肃的地方也还是很严肃很黑暗,值得一看的放松片子。
我叫得出名字的韩国演员不多,但看完《老手》后,我想我可能一辈子都能记住这个演富二代演到让我把从小到大对富二代这个群体的负面情绪都宣泄而出大呼过瘾的演员——刘亚仁。
实际上,我是一向很反感“富二代”这种说法的,这是个典型的一杆子打死一片人的词。
老爸有钱又不是错,别人该花花,该玩玩,又没有拦着你挣钱,凭什么说别人的不是呢?
我认识一些富二代,性格温和,脚踏实地,读书工作,大概除了确实有比我们更高一些的起点,也没什么不同。
那种一提到富二代就嗤之以鼻的人,大概就像看到50岁的郭富城和27岁的嫩模女友秀恩爱,不分青红皂白地就骂别人“渣男贱货”一样,其实有可能是“我一辈子都没有谈过这么正的女票”和“我也是正妹为什么我的50岁有钱男友就满脸横肉”的愤怒。
但面对这部《老手》里变态的刘亚仁,我这个自恃理性的人也开始对他演的这个富二代恨得咬牙切齿,以至于电影最后在闹市区的打斗戏里,黄政民打在他身上的每一拳我都想跟着低吼一声:打得好!
说到这里,我内心那个政治正确的声音又在批斗:“以暴制暴是戾气!
不能提倡!
法律会给他制裁!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如果法律的执行者保护的是罪犯呢?
拿烟头杵自己保镖的脖子,打不过拳击陪练就把别人脚踝拧断,心情不好就用高尔夫球杆把自己养的狗生生打死,给怀孕女友注射毒品逼其堕胎,在闹市疯狂驱车毒驾,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把他的父亲像沙包一样殴打,拧着孩子的头要他看完全过程…如果执法者用法律保护的是这样一个人呢?
还好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像黄政民这样傻呵呵的警察,不顾或许会因此断送的升职,冒着来自层层上司的压力执意深入隐藏在权利与财富下的灰色地带,终于在电影结局时把刘亚仁的罪证一条条的揭开,撕开钱权终无可匿的遮羞布。
电影的结局固然让人拍手叫好。
但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并非如此。
120分钟的时间里,我最触动的,是黄政民的妻子在拒绝了新进物产的金钱利益后到警察局对黄政民说的那些话:“你知道我觉得最丢人的是什么吗?
当名牌包和一打打钞票堆在我面前,我竟然动摇了。
我也是人,也是女人。
知道了吗?
”如果电影能够反映真实,那这部电影在这里或许就应该落幕了。
这就是我们的真实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清楚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这样那样丑陋的交易,也都在校园里憧憬过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但毕业几年以后,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够问心无愧的说:我过得很好,我没有向生活低头谄媚。
早上的时候,朋友给我发了一段我刚刚大学毕业时写给自己的话:“我只是想坚持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价值观。
生在当下,我已经感到知足,父母尚无需我操心养老,老实工作也还不会饿肚子。
我何苦背叛自己的初衷去浸淫适应这个病态的社会。
我相信动漫里面教过我的道理,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现在回看,庆幸的是我依然赞同当初的自己: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难过的是,我已经为自己找到了开脱的理由: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只是遍体鳞伤的我也许难以坚持到最后了。
《老手》整部电影的情节其实十分简单,无非是一个执拗的孤胆警察坚持原则查案到底挑落财阀的老套故事。
出人意料的是,这部电影竟然是今年韩国国内的票房冠军。
我想,就像是我们年少时曾疯狂迷恋过日本热血漫画一样,灰色压抑的成年人生活里,我们也太需要这样一部拳起拳落,快意正邪的成年人童话了。
还是原作更自然
韩国警察这么牛?爽片一部,鉴定完毕。
好好看啊,刘亚仁的反派太出彩了
这就是人大哥成龙玩剩下的嘛。。。。尤其是打斗的部分。。
全片的动作和调度很棒啊,而且可以通过分镜的规划使两者在镜头中呈现出人物关系和喜剧效果,同时把控剧情节奏,尤其是几场打戏。长镜头没有特别惊艳,不过完成度和效果依然拔群。画外空间存在感很强。可惜的是后半段几乎全面陷入平庸,题材老叙事拖,剪辑本可以做得更紧凑的。主演们倒是都演得很卖力。
剧中主要人物都是老演员,演技自然是杠杠的,刘亚仁有点帅有点痞,但演坏人让人恨不起来。因为是先看了《“大”人物》再来看这一部,所以感觉没有《“大”人物》缜密和细腻。
烂死了,坚持到最后就指着看那傻逼怎么作到死的,没想到结尾更烂,实在想不通票房怎么超过暗杀的
刘亚仁再好,我都只看得见黄政民。
好人好到爆表,坏人坏到破天。正派和反派都是一根筋,人物扁平,也没有变化。警察全都一个样,没有群像。案子本身也没什么意思。片长可以压缩30分钟,男主角的老婆孩子,反派的老爹等等根本没有出场必要。还是不会拍类型片啊。
脸盲,一个枯燥的故事。
找过黄政民签名以后再看他的片子感觉分外亲切呢。
尼玛,马东锡出来我以为结局了。
为刘亚仁而来,病态张狂演绎到位,黄政民、吴达洙等一众熟脸也确实很卖力,所以这片子难看不是演员的问题。
将就能看,只给两星是针对豆瓣上一片莫名其妙的好评如潮(当然莫名其妙正是豆瓣的基本豆性),不指望能拉低到起码正常分数,但尽薄力吧
正义小警察大战邪恶的财阀一二代,就是最后结尾没有暴打不爽。开头都渲染的那么能打了,邪恶二代也那么凶,结尾就显得太草草了。这片移植过来那就是得暴打聪聪了。话说刘亚仁真适合演变态恶少。
“刑警都是用身体记录历史的” 警察出手老是放空招,要么没踢中、要么扑空…也是醉。整片有佳句无佳章,刘亚仁一个人就顶一半惊喜,简直就是韩版黄轩啊!
剧情紧凑又幽默,虽然富二代为富不仁,但是还是辣么多人想当,就是喜欢里面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气势嘛。
黄政民那凸凹不平的脸跟这个糙汉子警察角色太吻合了,那种游刃有余和幽默的小细节让两个小时的影片看起来一点都不累。
没看懂
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