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

Red Dragon,沉默的赤龙(港),沉默的羔羊前传,红中

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爱德华·诺顿,拉尔夫·费因斯,哈威·凯特尔,艾米丽·沃森,玛丽-露易丝·帕克,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02

《红龙》剧照

红龙 剧照 NO.1红龙 剧照 NO.2红龙 剧照 NO.3红龙 剧照 NO.4红龙 剧照 NO.5红龙 剧照 NO.6红龙 剧照 NO.13红龙 剧照 NO.14红龙 剧照 NO.15红龙 剧照 NO.16红龙 剧照 NO.17红龙 剧照 NO.18红龙 剧照 NO.19红龙 剧照 NO.20

《红龙》剧情介绍

红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最近出现了一起凶徒连环杀人案,最令人恶心的是,凶徒每次作案后都将被害者的喉咙割走。FBI探员威尔(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负责此案的侦察,经过详细调查,威尔分析此人每次都是将被害者的喉咙割走吃掉,然而却没有找到任何凶徒的蛛丝马迹。威尔向患有精神病的犯罪心理学家汉尼拔(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饰)求助,希望汉尼拔能刻画出凶徒的犯罪心理以助破案。 不料汉尼拔精神病发,意图伤害威尔,最后被关进了精神病监狱,此案也就不了了之。多年后,威尔又遇到了一起相同的谋杀案。虽确定了犯罪嫌疑人,但若想清楚推敲出此人的犯罪心理,以将其乘之于法,威尔只好再次找到了汉尼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神农尺杀手密码情暖珠江爱我敢不敢吃货皇后第二季花红花火盖世俊杰后备箱里的女孩温柔的音乐~tearsinheaven致天国的你神探夏洛克:可恶的新娘不停站的列车莉可丽丝南海归墟我的极品男友麦莉的后院现场点金神手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请将我遗忘球鞋灰姑娘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沸腾吧沉沙池长公主在上荒废青春我的妄想症男友开原小财神情人眼里出西施多伦多的爱情爱情三部曲猪猪侠之英雄猪少年忽然少年

《红龙》长篇影评

 1 ) 正邪两立的Ralph Fiennes

英国影星中帅哥不少,老牌如肖恩•康纳利,中流砥柱有皮尔斯•布鲁斯南,休•格兰特,克利夫•欧文,再年轻一点的还有伊万•麦克戈雷格,裘得•洛,科林•法瑞尔,以及更为幼齿的奥兰多•布鲁姆。

与这些俊俏的面孔相比,拉尔夫•费因斯的这张脸就显得比较另类,或许他们家族这一辈中那些和相貌有关的优秀基因大都被他的弟弟,即《莎翁情史》的男主角约瑟夫•费因斯得到了。

(作者注:此文是三年前写的,其实我一直更喜欢拉尔夫,只是07年那会觉得约瑟夫也有点型罢了,并不是说拉尔夫不帅,但是没想到此评论在三年之间会引发大家下面那么多的抗议,请大家不要我那一句话就否定我这整篇文章阿- -|||,如果我不喜欢拉尔夫,当年会费这么多笔墨为他专写这样一篇文字么?

呵呵,请大家高抬贵手慢拍砖……^_^2010年7月注)但就是这个不能称之为帅哥的拉尔夫•费因斯,却有着一种非常特别的气质。

“温文尔雅”与“凶残邪恶”,这两种看似是两个极端的性格,竟然在他的身上完美融合,使得拉尔夫演绎出了不少令人记忆深刻的经典之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辛德勒的名单》。

在这部1994年获得七项奥斯卡奖项的电影中,拉尔夫•费因斯饰演了纳粹军官Amon Goeth,身为英国人的他却凭着自己那张邪气逼人的脸,将德国纳粹军人的残忍与冷酷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当电影公映时,一名曾在集中营里受过折磨的犹太老妇人在看到费因斯的表演后,竟然被吓晕了过去。

然而1996年的《英国病人》却让人们充分领教了拉尔夫•费因斯的另一面——在举止优雅、执着于爱情的英国绅士Count Laszlo de Almásy身上丝毫看不到一点纳粹的影子。

可惜的是,《英国病人》虽然在第6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同获九项大奖,但拉尔夫•费因斯却没能如愿,只得到了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而我第一次领教拉尔夫•费因斯的邪气,是在2002年的《红龙》中。

作为《沉默的羔羊》系列的第三部,《红龙》并没有背上太多狗尾续貂的恶名,这与安东尼•霍普金斯、拉尔夫•费因斯与爱德华•诺顿三位演技明星联袂出演的强大阵容是分不开的。

片中的拉尔夫•费因斯依靠模糊不清的发音和背上的红龙纹身成功地饰演了因为童年受到虐待而导致心理扭曲的连环杀手Francis Dolarhyde,让爱德华•诺顿饰演的Will Graham警官吃了不少苦头。

告别变态杀手,费因斯在2005年又成功地变身为一名善良执着的英国驻非洲外交官Justin Quayle,这部《不朽的园丁》让雷切尔•薇兹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的最佳女配角,但拉尔夫却依旧与奥斯卡无缘。

虽然没能在奥斯卡的颁奖台上获得太多荣誉,但拉尔夫•费因斯的演技早已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与赞誉。

应原著作者J•K•罗琳女士的要求,电影《哈利波特》中所有的角色必须全部由英国本土演员扮演。

能够在戏剧人才济济的英国演员中脱颖而出,并出演故事中最大的反派——伏地魔,拉尔夫•费因斯已经无需再证明什么了。

也许是因为已被公认为演技派明星,所以拉尔夫•费因斯似乎便不怎么在乎自己的面容了,他饰演的角色大都是“毁了容”的。

例如《红龙》中的杀手Francis,嘴上方便有着一个兔唇手术留下的明显伤疤,而在《哈利波特》中,伏地魔更是没有鼻子——这还不算最坏,因为《英国病人》中的他,一半时间都是以一个烧伤面积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形象出现……总体来看,拉尔夫•费因斯在演绎邪恶角色方面的造诣,似乎比他本色出演英国绅士的技能要略胜一筹,就连2005年的动画片《酷狗宝贝:人兔的诅咒》在选择反派人物Lord Victor Quartermaine的配音演员时都请他出马,这说明拉尔夫的邪恶,已经不止可以单单表现在他那张脸上了。

 2 ) 笼罩在阴影下的魔鬼——《红龙》

作为《沉默的羔羊》前传,它的大体故事脉络和犯罪动机都与《羔羊》很相似,都是因为找不到变态犯罪者而求助于汉尼拔博士,罪犯都秉承了“蜕变”这一内核动机。

当然,两部都是很有看点的,之前看过《羔羊》,因此看到相似的情节不是特备惊艳了,所以看下来没有《沉默的羔羊》那种又怕又想看的快感,但细想这部《红龙》还是可圈可点的。

威尔和斯塔林的区别是很大的,斯塔林几乎完全被汉尼拔博士牵着走,比起她的智慧和心智,更多的是她独有的气质和拯救羔羊的圣洁让汉尼拔有所触动,进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但威尔显然要强势许多,虽然整部作品中他找了好几次汉尼拔博士,但博士几乎没有过多地纠结于威尔个人上,两人之间的对决有了几分棋逢对手的味道。

他是极有天赋,或者如汉尼拔博士所说,是“有想象力”的、“与我(指汉尼拔自己)相似” 的,仅在现场看了一圈,就大致模拟出犯罪过程和目的。

尽管在本作中对汉尼拔博士的塑造略逊色于《沉默的羔羊》和《汉尼拔/人魔》,但威尔的同情心、智慧、决断比斯塔林的“羔羊精神”更让我欣赏。

补充一下,这里的同情心体现在一开始他是拒绝寻找凶手的,(虽然打败了汉尼拔,但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阴影,毕竟自己“依赖仰仗”的博士居然是食人魔,还差点杀了自己。

这也是他隐退的重要原因)但看到那些遭遇不测的无辜家庭的照片,他还是心软了,最终同意了FBI的请求。

虽然他的出场不像斯塔林自带“拯救羔羊”的献身精神那样让人唏嘘不已,但他绝对是个聪慧且正直的人。

“你怕我,但是你还是来找我了,你也怕那个羞涩变态的杀手,但你也会去找他,承认吧,你逮到我就是因为我们非常相似。

”而这部剧比《沉默的羔羊》、《汉尼拔》塑造地更好的角色我个人看来是罪犯本身,喜欢在尸体上留下牙印的,被称为“牙仙”的杜。

《沉默的羔羊》的罪犯是一个用女人皮给自己缝制衣服的变态、《汉尼拔》的罪犯是一个恋童癖,曾强奸过自己妹妹,还想让汉尼拔活活被野猪咬死吃掉的变态。

这是我看完前两部对他们最大的印象。

(当然,汉尼拔本身也是个罪犯,这里先不谈他)而这部电影,我看完后竟然有点同情杜,生下来就是兔唇,从小被奶奶(或者外婆?

)虐待,被辱骂、被威胁要割掉某个东西……童年的环境让他逐渐变得极为自卑,不敢正视别人的目光。

为此他砸了镜子、带着头套拼命锻炼身体、看到刊登侮辱自己言论的报纸非常生气,在记者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刺青,告诉他自己将要“蜕变”,自己将要成为“龙”……但看到盲女一个人在等汽车,他还是选择送她回家,尽管因为自己的胆怯,那天晚上他拒绝了她的触碰;后来他吞了那副画后,也没有杀在场的两位女士,只是打晕后逃走了,这些都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他心中的人性——也许,他原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杀人,觉得自己只是在朝圣、在“蜕变”、在进化罢了。

而对于给予他“尊重与拥抱”的盲女,他在“自认为”遭到背叛后,(这里我也有点懵,盲女一边拒绝上门男子的提醒,可又亲了一下是什么情况?

)依旧没有杀她、没有朝他头上开一枪。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利用盲女,让他传递自己已死的消息,但我感觉他还是有点感情在的吧,没有什么理性的证据指示,只是我的观感罢了。

他的确是个变态、是个魔鬼,可他也是个悲哀的受害者,是一个不幸福童年阴影下的受害者。

汉尼拔博士告诉威尔线索就在录像带里,只是威尔自己没注意到。

事实上,到最后影片也没有给出“牙仙”选择家庭的具体理由,一开始我也不太理解,感觉只是看录像带,分析哪家比较好下手就选哪家了。

看到豆瓣有评论说“关于全剧没有解释的选择这些家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选择童年幸福的家庭,完善的家庭,对缺失的一种仇恨的投射。

”非常赞同。

 3 ) 一些精神分析学上的个人理解

觉得以下心理分析都有些勘误,个人对要点理解如下:1、吞画象征力量摄入,是蜕变的一个过程,所以后面必定是没有完成的,代表着不可能死。

2、不杀盲女的原因,是在尊重与拥抱之后产生的恋母情结,是对于幼年母性缺失之后的代入。

3、阉割恐惧是外在怯懦的起因。

4、应当理解是精神分裂症,引发的妄想和幻觉。

后面说楼上有人就是最好的例证。

5、关于全剧没有解释的选择这些家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选择童年幸福的家庭,完善的家庭,对缺失的一种仇恨的投射。

6、关于把女人的眼睛装上镜子,应当是理解成为将这些女人代入祖母身份,在虐杀小孩之后,让其形成“观看与反射“,带有一种忏悔的意义行为7、抹爽身粉应当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将其带入祖母这个身份后,认为其是尿床之后的一种羞辱,也就是尿床的象征行为。

 4 ) 浅谈红龙和沉默的羔羊区别

1、汉尼拔对史达琳有着绅士对女性的保护欲和掌权者对羊羔的怜惜,对威尔没有,对威尔的更多是对他天赋的兴趣+碰上对手的兴奋+双重身份下近距离接触调查他的探员的有趣2、史达琳不拥有威尔诅咒般的天赋,对自我的存在也不感到怀疑,她可以泰然的一直站在正义这边,确信自己所作所为都是本心所求,她抓住犯人而不受他们干扰。

而威尔不能,威尔拥有的天赋让他可以深入杀人犯的内心并迅速找到案子的切入点,但与此同时威尔不得不付出让杀人现场的回忆长久的保留在脑海里,对罪犯的深入剖析几乎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以至于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怀疑,他对案子进入的越深,就越模糊了自己和罪犯的区别。

3、汉尼拔和史达琳做交易的筹码是她的童年阴影,并不涉及到她对自我是不是犯罪者的认知界定,而拔叔和威尔交易的筹码必定是引诱威尔放弃挣扎堕落深渊。

因此史达琳更容易和拔叔做交易而威尔不能。

4、史达琳是初出茅庐的,年轻而稚嫩的,尽管精明干练,充满正义感,她在和强大而完美的汉尼拔交锋中,处于弱势,几乎完全被拔叔玩弄和掌控。

而她急于建功立业和自我救赎,也为拔叔侵入她的头脑做了铺垫,所幸拔叔对她非常绅士和怜惜,除了让她感到被剥光的恐惧之外没有其他伤害她的行为。

威尔是老练而沉稳的,按照原著的描述是一条最优秀敏锐的猎犬,加上他根植内心的对自己天赋的恐惧,他有能力也有理由和拔叔进行平等的对抗,在前期找拔叔作为食人魔案的顾问时,威尔可以拨开拔叔设置的重重迷雾准确的找到真相,还能在与拔叔的智力体力对抗中不落下风,这是和青涩的小羊羔史达琳完全不同的。

5、我认为拔叔和威尔,拔叔和史达琳的故事侧重点虽然不同,但都非常好看。

拔叔和威尔之间的关键词是“势均力敌”“拥有同样天赋的一体两面”“正义与邪恶的对抗以及正义本身对自己的反思”,而和史达琳之间的关键词是“作为掌权者对羊羔的引导”“作为绅士对女性的保护”和作为“正义需要邪恶的帮助对抗邪恶”。

 5 ) 普通人

第一遍发被吞了……在《汉尼拔》三部曲中,这一部逊于《沉默的羔羊》不是太多,但是分数不高,风评甚至不如剧作。

它的原罪就是试图挑战和颠覆《羔羊》的世界观。

先看反派。

汉尼拔汉尼拔的角色在这一部里有所削减,这一点很容易看得出来。

《红龙》时间在《羔羊》之前,小说写在《羔羊》之前,电影也拍在《羔羊》之前。

当时的片名是《Manhunter》,本作是重拍版。

而且汉尼拔原本也不是主角,本片其实是威尔和红龙的双男主故事,Dr.Lecter是个推动情节的次要角色。

但是因为《羔羊》珠玉在前,人们对霍普金斯的汉尼拔期待值过高。

孽欲杀人夜 (1986)6.81986 / 美国 / 悬疑 惊悚 恐怖 犯罪 / 迈克尔·曼 / 威廉·彼德森 金·格雷斯特原版的《红龙》除了原作并不支持Dr. Lecter大放异彩之外,霍普金斯本人也声明,自己在《红龙》中改变了对汉尼拔的角色诠释,因为有太多粉丝把汉尼拔当作反英雄来喜爱。

霍普金斯希望观众可以重新认识到,汉尼拔就是个恶心的变态杀人犯。

红龙作为阿蒙(《辛德勒的名单》)和伏地魔(《哈利·波特》)的扮演者,拉尔夫·费因斯绝对胜任变态杀人犯的角色。

但是“红龙”对标的似乎是人格扭曲但向往美好的希斯克利夫(《呼啸山庄》)。

阿蒙

伏地魔

希斯克利夫所以不应该奇怪为什么红龙的外形和性格甚至有些迷人。

但是影视手法上来看,本剧对红龙角色的处理并不算成功。

双男主也是应该有侧重的,当本作展示红龙的各种犯罪心理与生活细节的时候,观众的情绪就被从破案中抽离了。

过度交代情节,这是流行小说和肥皂剧侵占观众时间时喜欢干的事情,不适合放在不到两小时的剧情密集复杂的电影中。

(这个地方原来写的忘记了。

 6 ) You own me awe,你欠我的是敬畏

序曲一切开始于门德尔松为《仲夏夜之梦》所做配乐中的谐谑曲。

活泼的快板,G小调,木管表现妖精的嬉戏,各种精妙变化之中,似情人间的叹息。

为了爱别离?

还是为了生命的脆弱凋零?

不想过多用笔墨,因为我们不是在看《沉默的羔羊》,这次的主角亦不是汉尼拔。

心理医生汉尼拔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的晚餐,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

而我们的“晚餐”先生似乎也察觉到了一股与往日不同的压力,手中的长笛接连不断的发出了几个错音,错的很明显。

一个充满着暧昧气息的眨眼,孕育出了接下来的盛宴。

第一章饕餮后的对决关键字:谐谑曲 食人盛宴 对决 囚徒食人魔医生用精心烹制的人肉大餐招待了他的朋友们——一堆热衷于吹毛求疵、侃侃而谈的衣冠禽兽,或许饕餮人肉才能剖析出他们道貌岸然下的污秽,各种高谈阔论和装逼扯淡,对主人盛情款待的调侃、对不幸遇难笛师的调侃,似乎世间一切事情都可以成为他们口中无厘头的调侃,看似高雅的墓志铭其实已经爬满苔藓。

餐后,客散,汉尼拔独自收拾着残羹冷饭,这时不速之客到访——FBI探员威尔,是个发色金黄、目光深邃的有为青年。

对话中,汉尼拔似乎已经处于餐后疲惫的状态,并没有对威尔的新发现表示出很热衷,只是冷漠的应答,但是目光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但此时,威尔并未察觉。

是的,似曾相识,不要这么健忘,片头时我们的食人魔先生就是这种目光。

烹饪书,ris de veau,如此美味的一道佳肴,却成了双雄对决的导火索。

如此形容,是为了满足观众的主角情节,其实我倒觉得是食人魔先生的狩猎开始。

尖刀,刺入左肋下方,上挑,一切动作都这么娴熟。

睡吧,如同慢慢滑入充满热水浴缸的舒畅感,如此唯美的词汇,让本该血腥味十足的狩猎却变得如同情人间调情般的耳语。

世人中,也许只有汉尼拔医生这么尊敬他的食物了。

只可惜,刀下并不是一只待宰的羔羊。

并不想抨击女权,也不想诋毁克拉丽丝,跟《沉默的羔羊》里的女主比,威尔是狼獾,有利爪,牙齿也尖。

强忍剧痛,静待时机,以牙还牙的用一把羽箭刺中了对方伤害自己的相同之处后,威尔拔出了藏在脚踝下的枪,扣动扳机,直到子弹打光。

干得漂亮。

现代,我们从哪儿感知窗外世界的变化?

用眼看?

用耳听。

铺天盖地的媒体轰炸,报纸、广播、电视,直至现在的互联网、无线终端,过载的信息量,毫无营养的快餐式短讯息,无时不刻的向大脑渗透,或者说,强奸。

而可悲的是,受众却无法享受到快感,只有洗脑。

仅用报纸,我们就得知了双眼无法看到的剧情,食人魔被捕,探员重伤;探员恢复,食人魔被判9个无期徒刑;食人魔服刑,探员接受心理治疗。

等等,到底是谁入狱,我眼里出现了两个囚徒?!

一个是违背了道德伦理、国家律法的食人罪犯,另一个却是为了躲避无缝不入的媒体而自我禁闭的正义使者!

尽管导演在劝我,是残暴的罪行和严重的伤势迫使威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去静养,而我却始终相信我看到的不堪事实。

是的,在公众对隐私的渴望下,媒体顺势而行,逼迫威尔成了没有枷锁的囚徒。

(曾经热衷于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剖析罪案类型片,却发现越来越看不懂电影。

)第二章红腹知更鸟困在笼中关键字:性功能障碍 悲惨童年 畸形信仰 臣服“天上现出种种异象:一妇人披日踏月,头戴十二星冠,正在分娩的痛苦中呼喊;一头红色巨龙,七头戴七冠长十角,尾拖三分之一星辰,在妇人前欲吞吃那将娩出的婴孩……”对比食人的汉尼拔、秉承七宗罪教义进行屠杀的杜约翰,红龙的主角“牙仙”弗朗西斯显得有点苍白:他连孩童都杀、他将受害者重伤后才实施性侵,等等。

从暴力美学上,看似一点美感都没有。

however,他每次完成杀戮后,会带上那副看上去苍老、污秽的假牙——祖母的假牙,这是敬畏;死后对尸体进行装饰,把眼珠替换成镜子的碎片,大小契合,这是严谨。

面对着记者朗德思,他绷紧背部的肌肉,展示着自己的红龙刺青,这是彰显神之力。

他需要观众,不动声色的观众,既不会无精打采、走神,也不会为他鼓掌叫好的观众。

他需要信徒,敬畏他的虔诚信徒。

因为在那一刻,他就是神(或魔鬼),就是上帝(或撒旦),那些与其说是观众,不如说是敬畏他的信徒,必须保持一种肃穆的神情,一种清澈的目光,瞻仰着他,施行他的神迹。

可现实是残酷的,其实,他在满足自己的性欲,最原始,最基础的生理欲望。

如同泛泛众生,他只是造物主脚下的尘土(这话费因斯在诸神之战里说过,不过那会儿他真的是神,冥神哈迪斯),面残、社交障碍、自闭、性功能缺失。

虽然他有一副健壮的身躯,但正常的感官刺激却不能让他勃起,无法进行常规性行为,更不要再提性高潮。

他只能凭借职业便利截获的家庭录像(别在意,影片的时间定位是80s),蜷缩在衰败的大宅子里获得慰藉。

连跟盲女的拍拖,他都能如此拘谨。

作为杀戮时的神,他深知自己是自欺欺人,所以才会按图索骥来到博物馆,击晕管理员后他疯狂的撕碎《伟大的红龙与日光蔽体的女人》,并大口吞噬。

让我们倒回去,慢慢看弗朗西斯凑近《伟大的红龙与日光蔽体的女人》,动作僵硬还缓慢,喉头的缩动证明他在咽口水,不是饥饿,而是压迫感带给他的恐惧。

管理员的一句话:“He almost looks alive, doesn’t he?”此时弗朗西斯的表情是愤懑,是憎恶,皆因那个he。

他的感知空间里,用一个人性化的词汇he来形容红龙是最大的亵渎。

同时,这句话也将沉醉于对红龙力量渴望的他,拉回到现实中去,是个分界点,是个闹钟,提醒他,该动手了。

好了,再来看他撕画并吞噬。

看清楚,他并不是乱撕,第一下,一扯为二。

看似很矛盾的行为,其实恰恰相反,他敬畏红龙,渴望得到红龙之力,沐浴神(或撒旦)的光辉。

但他知道,必须一击必杀,否则他就会被红龙反噬。

他的认知里,一撕两半是最好的办法。

吞噬开始,从头至脚,大口饕餮,吞咽。

May god shows a little mercy on this poor thing.可悲的蝼蚁,看似疯狂的精神失常行为都让弗朗西斯做的这么有仪式感。

威尔的话,道破了弗朗西斯为什么会转变成癫狂杀人犯的谜团。

一本厚重复古的线装日记,“when I read this journal, it was sad. It was so sad”威尔抱着双臂在篝火前喃喃自语,“I can help feeling sorry for him”这日记让他身临其境,篝火不足温暖他阅后的凄凉,紧抱双臂暴露了他的紧张。

至于日记里写了什么,看那幅画,充满稚气的线条勾勒出一个跋扈的祖母,一个怯懦的幼童,歪歪扭扭的词汇,“肮脏的小畜生”但威尔说,“He wasn’t born a monster”,“through years of abuse”,这是威尔的小儿子打断了他,想让爸爸为他做软糖饼。

孩童时代的弗朗西斯可能都不知道有一种甜点叫做软糖饼,他的生活只有:因为尿床被祖母恐吓、打骂,被威胁要关禁闭、丢弃他到孤儿院,或者用医药箱里的剪刀剪掉他的生殖器。

尽管他长大了,有一副健壮的体魄,但他的心智却依然是一个处于童年期悲惨孩童。

他杀人后,佩戴上祖母的假牙,除了上文提及的敬畏,更是表现出自己圆满完成“使命”后面对家长的乖巧;他不能正常勃起,只能看着家庭录像带里女主人身着泳装出镜、盲女同事随着呼吸上下起伏的丰满乳房找G点,恋母情结一览无遗。

在他一夜春宵过后,发现盲女同事莉贝独自一人、未经许可在他院子里散步,他爆发了,拿出了压满子弹的霰弹枪。

唯一的人性光芒,出现在他挣扎着把枪插入自己口中那一刻。

之前他一直在向红龙解释,“no, she is nice ”“she is okay”但最终,尘埃落定,弗朗西斯臣服于红龙。

——待续——

 7 ) 也说汉尼拔的智商

有《沉默的羔羊》在先,观众难免将这两部电影做比较。

看过不少影评和讨论,这些比较的重点大多落在威尔可以不需要汉尼拔太多帮助而破案上,没有显示出汉尼拔的智商。

一直都默认这种观点,直到刚才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或许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本来克拉丽斯就只是FBI的学员,和汉尼拔的第一次交锋明显在以言语表情掩饰不安和紧张。

相比之下威尔第一次见奇尔顿以及后面与汉尼拔的对话更简洁明了、不动声色,《羔羊》小说原著里是这样描述威尔的:“克劳福德那帮人中行动最敏捷的一条猎犬,是学院里的传奇人物。

”这样一来如果再去刻意体现汉尼拔对抓获“牙仙”做贡献反倒显得别扭,毕竟两片关注重点不同:《羔羊》里汉尼拔的主要作用是对克拉丽斯的提示和交换分析,而《红龙》则是他和“牙仙”的联系以及给威尔找的麻烦。

通过这些已经足够证明他的智商了,不是吗?

 8 ) We live in a primitive time,don't we?

《红龙》在我看来,虽然不及《沉默的羔羊》和《汉尼拔》深沉,但其中表现的内涵却任然令人深思。

时隔数年后,威尔因为新案当头,又来见汉尼拔。

当汉尼拔笔挺地出现在监狱的玻璃窗后面的时候,你会惊讶这些年汉尼拔没有变,他仍然是那样注重礼仪,仍然是那么自信,即便是面对捉住了自己的威尔。

影片最让我动容的是最后汉尼拔给威尔写信的那段,那段文字尤其令人动容:My dear Will:You must be healed by now.On the outside,at least.I hope you're not too ugly.What a collection of scars you have!Never forget who gave you the best of them.And be grateful.Our scars have the power to remind us the past was real.We live in a primitive time,don't we,Will?Neither saveger nor wise.Half measuers are the curse of it.A rational society would either kill me or put me to some use.Do you dream much, Will?I think of you often.Your old friendHannibal Lecter我尝试很多次去读这一段文字,但很难读出汉尼拔的那种味道。

这段文字道出了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很多本质问题。

● 我们的生命就是一段不断积累伤疤的过程。

事业的起伏跌宕、爱情的失败、朋友的背叛、亲人的离去……凡此种种,都是我们一生无法复原的伤疤,或许,我们很多人都不禁会给自己说一句:What a collection of scars you have!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这些伤疤对我们而言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痛苦,也是一种升华和历练,那些欺骗你的人让你明白了社会的险恶,那些惨痛的感情经历让你明白对于感觉不需要强求,那些事业的起伏让你明白生活的艰辛。

永远记住:Never forget who gave you the best of them.● 我们生活在一个改投换面的蛮荒时代,不是吗?

别被科技的进步和侵蚀迷失了双眼,人类一路走来,知识的文化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人类的智慧却并没有跟上知识的膨胀速度,我们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和蛮荒时代没有什么不同。

不断地将利益占位己有;不断地出卖自己,出卖别人;不断地被别人左右,被别人利用;不断地做自己最初不喜欢的事情;不断地在阴影和痛苦中挣扎;这就是这个社会,这个世界,蛮荒并不是贫瘠的代名词,蛮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贫瘠更可怕,因为蛮荒的世界是没有多少感情的充实的,蛮荒的世界永远利益至上,蛮荒的你我都活在一个自己都没有弄清楚的世界……A rational society would either kill me or put me to some use.或许这样一个理性世界并没有杀死你的躯体,但很早便杀死了你的灵魂;或许你没有发现自己其实从一开始就活在一环套一环的利用中,你无法逃脱,也没有必要逃脱。

 9 ) 浅谈《Red Dragon》以及所谓惊悚悬疑。

今天重温了这部《Red Dragon》。

有些话想说,首先是电影本身的。

汉尼拔说:你还不明白吗?

你能抓住我,是因为我们一样。

没有想象力,我们和外面那些蠢货是一样的。

而恐惧,便是你必须所付出的代价。

我,则能帮你克服。

这就是男人间的诱惑了吧,我清楚的看见威尔眼中有被吸引的动摇。

看守监狱的博士(忘记名字了,不过就是那个长相丑陋的讨厌猥琐男)急切的询问威尔:有什么技巧?

威尔:我让他杀我。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总之是一部很精彩的电影。

下面才是我真正想说的。

最近看的惊悚片比较多。

有人把关于汉尼拔的前三部电影也归类于此,要不就是恐怖片。

说实话,不能认同。

说是悬疑还稍微比较能让我接受一点。

因为事实上,电影本身来说里面并没有过多的血腥的镜头。

观看电影时的心情,除了折服,好奇,以及着迷之外也并没有恐惧,除了偶尔有些心惊之外。

电影中大量的对犯人的心理分析,以及威尔与博士之间的心理战才是最吸引人。

那些你来我往间所张显的智慧,那些吹发立断的锋利,和那些对人性的精准的剖析。

近年来的类似影片在逻辑思维以及心理表现上已经渐离佳境了。

所以,才会有了越来越多的所谓惊悚片。

它们少有剧情,绝大多数靠着气氛渲染或者在试听上的冲击使观看者产生恐惧感和颤栗。

在观看当时或者会有些许震撼,但是没有回味的恐惧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

其中最让我失望的就是《Hannibal Rising》。

其实从《Hannibal》开始已经有商业化倾向了,而《Red Dragon》则看得出更明显的商业化。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不好,尤其是当一部低成本电影(《The Silence of the Lambs》)获得巨大成功时,商业化的续集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和结果。

但是《Hannibal Rising》更甚。

在我眼里,这是一部根本就没有充分准备,完全是在众人千呼万唤下赶工出来的商业片,以至于它完全偏离了这个系列电影的轴心,把它拍成了一部真正烂白的惊悚片。

 10 ) 鲍鱼炖熊掌,暴殄天物

如果电影是一道菜的话,红龙就是一锅没有炖出味道的极品海鲜大杂烩,单独吃,每种食材都是极好的,可是混在一起总感觉缺了点儿味道,不是那么回事儿。

好莱坞从来都不缺乏好题材的恐怖类型电影,这部电影的导演很有野心,也很想讨巧,从结果来看,《红龙》明显是想借着《沉默的羔羊》的余享,打造出一部兼顾商业性与文艺性的经典剧情片,影像与题材都很丰富:血肉模糊无眼尸体、少年创伤、性心理扭曲、精神变态等,话题当然也不缺乏,天然戴着《沉默的羔羊》前传的帽子,依然吃人的汉尼拔等,演技更不用说,安东尼·霍普金斯、爱德华·诺顿、拉尔夫·费因斯等每个单独拎出来都能作为电影的扛鼎之人,就在在这样天时地利之下,红龙本想载着好莱坞三大黄金男演员飞龙在天,无奈最后却降落在地雷阵里,亢龙有悔呀!

电影开篇就利用汉尼拔的余威,营造了一个不吃人就不是一个敬业变态的心理医生,导演既没有明确汉尼拔为什么吃人,也不描述吃人以后拔叔的状态,仅仅就是因为在音乐会上弹错了调就被吃掉,这样的理由实在是不够令人信服的变态,只能说明拔叔可能只是一个原本慈祥的重度强迫症患者。

当我整理好心情准备面对一场黑色喜剧片的时候,万万没想到,诺顿扮演的警官就凭着一部居家必备烹饪菜谱开始了对一个心理学家的深度怀疑,汉尼拔当然也不是一盏谨慎的灯,一看诺顿拿起了菜谱就不问青红皂白的开始了对诺顿后背的袭击,没错,他就是一改羔羊时的儒雅和理智,令人发指的冷静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就是那么差劲,也没有用惯用牙齿,他仅仅是插入······但是却偏了,结果拔叔就是因为这场失败的、一反常态的突然袭击被关进了那个日后可以令他无限装逼的监狱,成功被改造成了一个话痨,今下来的全片时间,他都自豪的仰着脸,呆在那个卧厕一体,通风极差的包间里面,骄傲的指导着仇人去完成他抓坏人的使命,这不是变态,这是活雷锋!

能力不足的导演在快速的把拔叔送进监狱的那一刻,肯定也是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完成任务,先关一个。

尚还年轻的优秀警官诺顿开端把汉尼拔送进了铁桶般的包房,然后却成了一枚有志的佛系青年,不爱武装爱修船,享受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时光,无忧无虑的开始了他的海边生涯。

诺叔肯定是受到了很重的心灵创伤,他的佛系根源就是因为那个已经被拔掉牙齿的吃人狂魔。

导演又长出一口气,终于又流放一个,但是此刻的电影故事突然之间就化解了所有冲突和矛盾,该关的关,改流的流,在电影马上很可能在五分钟内就必须要出终场字幕的危难时刻,万众期待中,背负血海深仇的拉叔终于开始杀人了,观众长出一口,原来拉叔才是主角,正襟危坐,正戏开始了。

跟好莱坞例行的套路一样,像拉叔这样的变态杀人狂,得有变态原因,基佬、性困惑、变装、少小居家老被侵、老婆出轨、孩子生下来没嘴等等等等;得有图腾,飞蛾、面具、丝袜、电锯、甚至还有打字机。

可惜的是,导演还是嫌电影进展太慢了,仅仅通过一些不痛不痒的语言片段就叙述了拉叔自小被虐待的事实,没有画面、没有人物、没有情节,只有一张实施虐待的元凶的半身照片被挂在墙上,然后还长的很慈祥。

于是拉叔毅然决然的顶着变态的角色设定,以转化的名义痛快的杀完两家,可是一直到影片结束,我都没看出来拉叔剧情内几个关键信息点:红龙、转化、纹身、中国元素究竟有什么必然存在的意义。

一句话来讲,就是几个看起来特点鲜明、吸引眼球的要素,对剧情的发展却没有产生必要的帮助,白瞎了拉叔这张脸。

但拉叔的罪行却救了三个人,一个是久囿荒岛的心灵创伤警察、一个是深居不能出的话痨,还有一个是一直在摄像机后总感觉不知所措的导演。

正戏真的开始了,其实案件并不复杂,可能导演就是为了更为立体的描写拉叔变态的人物形象,让拉叔演绎变态的时候用力过猛,结果就导致拉叔的犯罪过程极不严谨,作案特点过于鲜明,犯罪线索漏洞百出,平时对待陌生人也太过嚣张和高调,观影时一直都担心拉叔不给诺顿宝贵的出场机会,一不小心案子就会因为其他线索给破了。

导演在展开这部分剧情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只是因为现场太惨,杀人画面不忍直视,FBI才不得不请出了诺叔,而本来发誓老死渔船的诺叔就因为别人的几句忽悠,出山了。

诺叔顺理成章的去找汉尼拔寻求帮助,不过由于导演过早的把汉尼拔送进监狱,导演不能很合理的为汉尼拔和拉叔建立情节联系,于是采用了一个颇为搞笑的方式,让全国闻名的食人狂魔拔叔在监狱里给外界公然打电话询问诺顿妻儿住址、同时通过登报纸的方式把地址告知给拉叔,期间,电话无人监听,强行把汉尼拔和拉叔配在了一起。

正在这时,全片最为巴格(没有呀路)的盲女出现了,导演没有选择让盲女与拉叔产生什么让人信服的心灵沟通,只不过为了让观众感觉到,盲女在拉叔行为转变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是确定的事实,情不够、肉来凑,拉叔只能最终与还算性感的盲女壮烈上床,而后还增加了一场拉叔的裸奔戏,就这样,在盲女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 完美铺垫的爱情感召下,拉叔在仅仅做了两起案子以后,就准备为了盲女金盆洗手、退出变态界(作死记者那个,拉叔只能算是被迫杀他),这种不敬业的行为必将受到职业道德的审判。

诺叔通过跟话痨拔几次不令人信服的信息沟通、加上拉叔作案后的作死暴露、最后还有自己特异功能般分析能力的加持,最终发现了拉叔的真实身份。

这一段情节给人的感觉就是拉叔在想尽一切办法尽量暴露身份帮助警方破案,其作死的程度不亚于在警察局门口公然举牌要求投案自首。

当然诺叔也不是省油灯,沿着拉叔主动提供的线索很快就找到了拉叔,于是剧中的两大巨头终于在诺顿家中面对面相遇了,经过一波相对还算刺激的枪战,拉叔终于被打死了(总结其行为跟自杀没什么分别),诺叔又带着妻儿回到了那个他梦寐以求的船上,继续开始他的佛系生涯。

另一边的拔叔依然笔直的站在那里、自豪的仰着脖子、面带微笑呼吸着包间中的空气,享受着食人高智商变态心理医生名号给自己带来的无上荣誉,坐等《沉默的羔羊》女主角的临幸,全片终。

总结一下,好的电影不论采用何总叙事方法,主题肯定是明确的,看完以后你能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即便不讨论什么教育意义,至少我不用大脑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感觉的走出电影院,《红龙》最大的问题就是你不知道导演究竟想表达些什么,一瓢凉水灌进肚子里,肉还是肉,水还是水,没有任何的融合。

《红龙》应该是一部很典型的多无产品,无情节、无主线、无良好的故事架构,所有设定的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节点或媒介都浅尝辄止,三位骨灰级演技的男演员各自为战,几乎没有什么碰撞出火花的机会,拔叔和拉叔在电影中甚至只是神交,至始至终都没有打过照面(当然也跟导演过早把汉尼拔送进监狱有关)。

而情节的推进老给人一种战战兢兢的感觉,每个主要人物的行为逻辑都显的很不真实,导演应该是不能很好地利用三位重要演员的突出个人能力来烹调出一道好菜,只能拍一个是一个,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单独部分完成了每个人身上的戏剧任务要求,而没有也没有能力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红龙》很大部分参照了《沉默的羔羊》的剧情模式,片方也很有野心的集合了三大演技派男星,能看出来片方原本是很想用心的做出一部《沉默的羔羊》的续作,无奈电影史上从来都不缺乏明星堆砌却最终失败收场的实例,而这一次,《红龙》起始于一个冲突弱化的剧本,终结于一个看起来没有信心的导演团队,又成为了一个狗尾之作,为了三位老戏骨,给两星吧。

《红龙》短评

这片儿就是为了告诉大家 多挨刀子多挨枪子儿也死不了是嘛 给诺顿的空间太少 不过这种片子里 正常人都不是主角

9分钟前
  • stoudemire
  • 还行

不料汉尼拔精神病发,意图伤害威尔,最后被关进了精神病监狱,此案也就不了了之。多年后,威尔又遇到了一起相同的谋杀案。虽确定了犯罪嫌疑人,但若想清楚推敲出此人的犯罪心理,以将其乘之于法,威尔只好再次找到了汉尼拔

10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刻意营造的诡异气氛把两个主角的表演给拖垮了 还真就不如第一版了

14分钟前
  • 劈叉的企鹅
  • 还行

我觉得是三部里最好看线索最完整的。威尔根据烤鸡和菜谱笔记,与汉尼拔搏斗。又发生连环案,威尔用比聪明的激将法让汉尼拔查阅卷宗,汉尼拔提出凶手可能是毁容者,选择女人的标准要看到女人活着的样子才能知道。威尔在第一家发现了代表红龙的汉字中。汉尼拔用诗歌提示威尔去查看布莱克的绘画红龙。通过来信撕碎的边缘发现回信方式是闲谈报,没想到汉尼拔却用书本密码让凶手杀死威尔全家。正好记者因为冒充FBI被抓,威尔利用他发表羞辱性新闻,导致记者被杀。经过反复查看录像带,凶手根据两家不同门结构提前准备工具,发现两家的录像带是同一个公司制作。凶手从小被外婆咒骂,还收藏假牙,十分崇拜红龙和汉尼拔,喜欢上失明女同事,为了摆脱红龙人格吃掉红龙原画,并因为吃醋放火假死。威尔故意模仿外婆咒骂儿子,凶手被当场击毙。

18分钟前
  • 赫安
  • 力荐

对汉尼拔性格的描写与之前相差太大,看起来更像个普通的罪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想杀死警察之类,没有以前那种令人战栗的从容和高度的精神崇拜

23分钟前
  • karen
  • 还行

俩反派塑造得跟弱智一样。汉尼拔开头被抓太OOC 整个人在电影中也没体现什么作用。伏地魔更弱智 突然就不顾一切发疯了 连十二宫的凶手都找了那么久 伏地魔嗖地一下就死了 莫名其妙。and诺顿的脸太萌了可以让我包容他的小肚子(最后骂人那段很sexy) 伏地魔和盲女好好磕!

27分钟前
  • TerryMalfoy
  • 较差

2012Oct29,吴中路117号,PPS网络观看。 (豆瓣想看)

31分钟前
  • 骑马的丁丁
  • 推荐

这种题材才是偶的菜!阵容真是强大!倒是汉尼拔博士相对边缘了,结尾还是不太过瘾!

36分钟前
  • 隐遁
  • 推荐

一点都不像汉尼拔了 只有博眼球

41分钟前
  • VincentHua
  • 较差

纹身动起来还挺好看。。故事一般

42分钟前
  • PHENIX
  • 还行

再一部类似的,有意思吗

45分钟前
  • L二次方
  • 较差

我们的伤疤提醒我们,过去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

50分钟前
  • Vita Kei。
  • 推荐

人多、事多、动静多,可就是特没劲。要想达到此效果,导演也得有点毁力才行啊。

53分钟前
  • smalldie
  • 较差

被拉去壮胆。不惊悚啊不惊悚 亮点是红龙的扮演者是“伏地魔”!直到他穿上类似于日本和服的深蓝睡衣我才猛然觉得这气场那么像伏地魔呢!伏被毁容到那份上我眼力还是了得的~演技派啊演技派!

55分钟前
  • Hyesung
  • 还行

比汉尼拔好看。红龙的设定挺幼稚的,还好有费因斯演技撑着,果然在汉尼拔面前所有反派都是渣渣。

57分钟前
  • n2
  • 推荐

大牌云集啊,好爱看霍普金斯和诺顿的过招,最懂你的人还是他啊,其他的凡人们,都弱爆了⋯⋯

60分钟前
  • 全多多
  • 推荐

看之前没抱着“另一部沉默的羔羊”的预期,就希望是一部精彩的悬疑电影,结果全片直接把“平庸”二字写在了脸上。大反派的爱情线与主线不能说有一点联系,只能说是毫无关系。结尾的反转还有点意思,但结尾的结尾让影片彻底沦为“陈词滥调”。

1小时前
  • 总有蓝天
  • 较差

安东尼·霍普金斯,即便你站在一面玻璃墙后,你依旧会被他惊得一身冷汗,他是最可怕的食人魔化身。《红龙》电影十分出彩,主角配角们演技了得,2小时显得一点都不漫长。ps. 那本自制的日记太赞了。

1小时前
  • 国王KING
  • 还行

7/10;更像是对原作的模仿,不过导演对片尾的隔门枪战戏处理得很精彩。

1小时前
  • 西西
  • 还行

当你习惯了用13集40分钟来建立人物关系,用沉默和古典音乐推进剧情,这样的好莱坞式大片似乎就入不了人的眼

1小时前
  • 𝙎𝙩𝘼𝙣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