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我是在凌晨一点看得...看到两点三刻左右我觉得这部片子还不错很搞笑也很荒诞说的是一个哈萨克斯坦记者与其制片人去美国取经的故事其中发生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搞笑荒诞令人捧腹的故事很具有讽刺意义讽刺了在哈萨克斯坦的乱伦,妓女美国的教会,留学生,以及上流阶层的宴会,所谓的动物保护,甚至还有斗牛和黑人的嘻哈文化恩的确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Borat操着一口一塌糊涂的英语(个人觉得比日本人讲英语还好一点,可是语法漏洞百出)介绍自己住所的时候便开始BT了...好吧...比如姐妹是妓女比赛的第4名,Borat还和她深情地接吻了..好吧...比如Borat见人就用吻脸颊的方式行礼,还乱搭讪...伙计,可是在美国诶...差点被群殴死...在地铁里那只鸡也出来秀了一把鸡肉,地铁里也是一片狼藉...溴事很多很多估计我用手指和脚趾夹起来一起数也数不清所以不举了也有好恶心的用马桶水洗脸...买了一只熊当保镖(最后熊头出现在冰箱里,很精彩)把便便装在袋子里,举到餐桌问别人怎么处理以及猥琐的6cm--14cm还有么便是最强大的了:裸蹦和制片人打架时候的吃屁屁,以及两个老裸男在正在举行宴会的餐厅互相追逐打闹旁若无人嬉戏...太强大了...估计是偷拍的(柱状体打上了黑条,在此建议制片者换成Bush或者阿扁的头像)荒诞是因为Borat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a片女星私自更改了国家给与的伟大任务,改变行程去追这个女的,满嘴挂着"sexy time"体现了哈萨克斯坦人无穷无尽的性欲以及生殖能力,在此我表示一下小小的感慨...写不下去了俄,第一次写....总结:其实还是值得一看得拉
因为看了大独裁者,觉得很搞笑,所以找到了这部片,看到评论里赞扬的那么多那么好,也就知道这片子并不是单纯的搞笑片,有一定的内涵,所以也从头看到尾。
我不得不说,真正让我发笑的没有几处,但是这片子让我非常的不舒服。
我上豆瓣也不短时间了,但是没有注册。
这次我特地注册个号,只为来这里表达一下我的不解,愤怒,和无奈。
这部片子拍的如此癫狂,争议肯定是有的。
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豆瓣里也出现了主旋律。
我非常讨厌主旋律,但是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并不是所有的主旋律都是要反对的。
而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味的赞扬。
那些说这片子是神作的人,你们有没有想过,要以怎样的立场面对哈萨克斯坦的人们?
确实,片子狠狠地自嘲了一把,美国人也确实有这个魄力,敢于自己扇自己耳光,但是不要忘了,他在扇自己耳光的时候,用更大的力气在扇哈萨克斯坦。
而赞扬这片子的人们,对此视而不见。
或许片子目的是反讽,但是手段太卑劣。
改用一句老话,这是将对自己的讽刺建立在对别人的侮辱之上。
这样一部片子竟然在西方那么火,我也只能有两种解释了。
要么哈萨克斯坦国际关系上是敌人,所以侮辱一下大家都挺开心;要么哈萨克斯坦根本连敌人都算不上,只是个贫穷落后的土包子,谁会关心他的自尊?
美国人这么想也就罢了,可怕的是中国人也这么想。
中国可没有美国的国际地位,也没有美国的政治立场。
那怎么这么多人在以美国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
这就是文化输出。
有的评论说,这部片子讽刺了美国的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包括了文化,似乎是排斥美国的主流文化输出的,但是你在以美国方式评判这部片子的时候,你已经被美国文化影响的很彻底了。
再重申一次我的观点,自我嘲讽不是不可以,但是应该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
举着批判主流文化的大旗,干的却是侮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事,这是道德问题,是人品问题。
我实在是不清楚为何这么多人对只是着眼于它对美国的讽刺,而没有看到它对别人的伤害。
实在是令人费解。
说实话,世界上有多少人对哈萨克斯坦有了解呢?
那只是一个小国,对全球影响有限,恐怕多数人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国家,对他的经济、文化、社会状态一无所知,那么看了本片以后,能说没有影响吗?
有人说片子拍的这么夸张,当然没有人认为片中的是真实的哈萨克斯坦。
我要说三点:一、(这是前面一篇评论里说的)如果你骂一个人是傻逼,那么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傻逼并不重要,你不能否认你骂人了吧?
二、不夸张的说,会有人认为片中的哈萨克斯坦是真实的,很少,但是一定有。
三、会有很多人认为影片夸张了,但是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夸张。
事实上,关于哈萨克斯坦的真实纪录片不会也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但是作为一个火热、流行、获奖的美国电影,本片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了(当然除了朝鲜这种地方)。
可以想象它对哈萨克斯坦国家形象是一种多大的影响。
豆瓣里不少评论说,这是一部探讨文化差异的电影。
我去,你在搞笑吗?
你不会真的以为片中的哈萨克斯坦文化值得“探讨”吧?
而片中对于哈萨克斯坦的侮辱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尤其是片尾的国歌。
我想听听真的哈萨克斯坦的国歌是什么样的,结果在谷歌上一搜,我靠出来的多数是这片子恶搞版的国歌。
在人人网优酷网上,好多以“哈萨克斯坦国歌歌词异常牛逼!!!
”这种题目传播的视频。
2012年在科威特举行的射击比赛上,哈萨克斯坦选手赢得了金牌,然而比赛主办方在颁奖仪式中却播放了本片中的恶搞哈萨克斯坦国歌。
看看当年的报道: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4月21日报道,伦敦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对于哈萨克斯坦准备参赛的运动员而言,此次的任务不仅是要赢取奖牌,而且还要确保在拿到金牌时举办国为其播放出正确的国歌。
我们看来可能觉得很搞笑,但是如果你在google上搜中国国歌,结果出来的都是侮辱中国版本的,你还笑得出来吗?
在世界级比赛上赢了冠军,放的是侮辱中国的国歌,你还笑得出来吗?
站在美国自身的立场上,这片子应该有它这么被赞扬的道理,虽然我并不理解也并不认同。
但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说,本片在根本上有着不可原谅的道德问题。
我当然不喜欢和谐主旋律,但是也同样不愿盲目地认为美国的东西就是好的,包括美国自己批判自己的东西。
我不知道豆瓣里这么多人一致说本片是神作,有多少人是盲目跟风,有多少人是真觉得它拍出了内涵。
但是不要忘了,一个人受人尊敬,让人喜欢的前提是他有起码的道德,知道怎么做人。
片子也一样。
这部片子是去年看的,当时的欧洲的报纸都在报道这部片子,不仅仅是为其夸张恶搞之内容,更是为了Sacha在做宣传时候的服装。
这部片子里充满了对一切comfort zone之外的尽力嘲讽,从犹太人,同性恋,性,种族到女权主义,一切在西方世界里忌口的东西在电影里都毫无掩饰的尽情嘲笑。
老实说,一开始就觉得里面的搞笑太gross,但后面感到所谓的自由世界也和中国一样,处处是暗礁。
通过这部片子,我去看了Sacha的Ali G show,觉得这是他的一贯风格,用装疯买傻的形式来嘲讽社会;不过因为他也有犹太人的血统才能这样无所忌讳,加上剑桥的教育更让他的节目与一般的stand-up comedy show区分出来吧。
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这部片子,所以也推荐一下吧。
用荒诞现实主义的手法调侃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可以让你抽筋地笑,尴尬地笑,会心一笑。
大量的限制级图像对于成人心灵的伤害和儿童一样大。
除了少儿不宜,观看本片时请勿进食、谈恋爱……就像在如厕的时候不能做的那些事一样。
很喜欢的片子,模仿纪实的采访录象,粗糙,生砾,用最恶心的新鲜粪便,肥大裸体,下流粗俗和A级色情,硬生生的强奸了美国主流文化,在采访政府要员和上流社会的时候,一句未谈政治,却不着痕迹的镖镖打中美国政治的要害。
什么叫做现成的痒痒肉儿放在那里,就是不挠,虚晃一枪的背后必然会是浸了毒药的暗箭伤人。
这种表面低级弱智般搞笑,实际内藏深意的不装B的电影,还有去年看的“春田花花同学会”,而这个片子更激进,更歇斯底里,更破罐子破摔,更充满了颠覆狂的创造力。
其强烈的叛逆强度相当于“我枪杀了安迪沃霍尔”,就象我第一次抽烟所带来的震撼和冲撞,和把事情意外搞砸的突然兴奋。
而“二楼传来的歌声”那种配了歌剧的前卫电影,则显得过分趣味精致和知识分子化了,韩国那些假惺惺的温情片,那些一定要谈论到乱伦、凶杀、依靠激烈感情冲突里表演的片子,如何跟它相比呢?
很想搞到全本台词,里面精彩片段不胜枚举,太多经典段落。
正话反说和反话正说被活学活用,“才怪”作为一个关键词,而不是一个要抖的包袱,没有一处不颠倒,成为了这个电影基本的方法论。
快到结尾时,他终于说了一句稍微严肃点老实点的,暴漏性很强的话“我在美国学到了什么?
如果你追求一个梦想,特别是有塑料假胸的人,你会错过眼前真正的美丽。
”又看了《汽车总动员》,主题词“朋友们”,马奎恩梦想追求到的“活塞杯”原来只不过是只空杯子。
我开始怀念那些身边的小伙伴了,“塑料假胸”,是个多么形象的比喻啊。
Kazakhstan great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all other countrys are run by little girls. Kazakhstan number one exporter of potassium! Other countries have inferior potassium. Kazakhstan home of the tinshein swimming pool it's length thirty metre ans width six metre. Filtration system a marvel to behold it removes 80 percent of human solid waste. Kazakhstan,Kazakhstan, you very nice place, from plains of tarashenk to northern fence of jewtown. Kazakhstan, friend of all except Uzbekistan, they very nosey people with bone in theire brain. Kazakhstan, industry best in the world, we invented toffee and the trouser belt. Kazakhstan, prostitutes cleanest in the region, except of course for Turkmenistan's. Kazakhstan,Kazakhstan, you very nice place, from plains of tarashenk to northern fence of jewtown. Come grasp the mighty phenis of our leader, from juction with testes to tip of its face
《波拉特——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哈萨克斯坦而学习美国文化》的调笑功力确实了得,而且我既不是哈萨克斯坦人,又不是美国人,所以就理所当然地可以笑地更开。
听说本片上映以后反响极大,造成哈政府出资在《时代》杂志上登出文章,告诉美国人哈萨克斯坦并不是电影里所说那样。
另外,波拉特那件性感泳衣虽然只在片中出现了5秒左右的时间,但其影响及引领潮流的能力却是“不是黑色也不是蓝色的灰色西装”无法匹敌的。
影片表面上虽然极力凸显哈国主持人的蛮荒,但在另一方面,也狠狠地踩了美国一脚。
嘲笑美国的反恐战争,讽刺美国的大国情绪,同性恋,嘻哈,房车流浪汉(垮掉的一代?
),疯狂基督教,色情行业,哪样都被导演恶搞了一把。
不过也只有这种亚文化才能接纳波特拉——美国主流文化严重的蛮荒,这样也就成了一种讽刺。
波拉特最后终于学会的"NOT"的笑话,美国文化却另他失望不已。
所以波拉特才回到家乡,继续嘲笑自己的邻居,那样才是低俗又可爱的波拉特。
http://imapollo.blogbus.com/logs/20101821.html
当时上映的时候,整个美国都火热了。
电影院N场爆满。
我坐在走人的楼梯过道上看完了这一步电影。
虽然笑得差点喘不过气来,但回头知道自己笑得不是那个喜欢Anderson的可爱傻男人,而是我居住了10年的美国。
美国就TMD是一个流氓。
活生生把一个纯朴的Borat弱小的心灵一次次蹂躏。
他经过被判,他经过挫折,他甚至经过失恋和被嘲笑,但对于一个来自小地方的人来说,这些都是他最牛X的经历。
就像有人坐在北京后海的酒吧里嘲笑来京务工的人们一样,他们何尝不是由纯朴变为圆滑,也是因为这个社会对他的诋毁和侮辱,他们无奈的成为了人人害怕的年前抢钱党或者飞车抢包党。
唯一觉得的欣慰的是,美国还算是一个幽默的民族,他们把真的,假的,假的真的都拿出来嘲笑一番,当然肯定是笑别人再抽自己。
值得敬佩。
Borat是我去年看过最好的一部戏,哥们那一大白屁股我至今还没忘。
当最纯朴的人遇到最发达的社会,注定是一个蜕变的悲剧,当然,导演是按照喜剧来编排的。
人家哈萨克人也有提议说这部片子侮辱他们的民族的,但只是少数。
并不像我们中国人动不动就把民族自尊拿出来,一会说广告辱华了,一会说谁的话怎么了,就连发哥演一个新加坡海盗都被扣上无耻的“辱华”帽子。
网民成千上万的嚷嚷,民族自尊心不是嚷出来的,是把自己最不文明的东西拿出来,还敢展示给别人看,自己却觉特光彩的那种。
比如说,我们中国的小鞋,男人的长辫子,独生子女制度都是我在国外被问过千万遍的话题,我并不觉得提问的人辱华,是因为他不了解。
你说了咱的国情人家不就了解了么。
别那么害怕那自己家那点破事儿出来抖,抖一抖没坏处,发霉的虫子都出来了,最怕的就是不抖,藏着,让人给揪出来脸上挂不住还跟人家无理取闹吵架。
电影触及了我们XX总局一碰就炸的同性恋、政治、男女关系、女权主义等等你能想到一切肯定会遭封杀的话题。
这不,片子除了PP上马赛克了一下也没怎么处理了。
这叫尊重导演,尊重花钱买票看得我!!
我的话讲完了,偏题。
Borat无敌!
贴一篇旧文2008年03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 12:44波拉提是英国人,据说有犹太血统。
他的产生反映了英国特殊的幽默文化。
演员扮演白痴,残疾人,弱智,以蹩脚的动作,下流淫荡的笑话,吸引观众。
波拉提描述的哈萨克是一个愚昧落后,淫荡乱伦,又极其骄傲自大的民族。
波拉提的短片影射哈萨克斯坦国歌,民族风俗,甚至连哈萨克宇航员也不能幸免,被描述成放飞到天上的黑猩猩。
尽管哈萨克斯坦强烈抗议,英美却以媒体自由为借口,保护波拉提的短片发行,他被频频邀请到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里谈论他的“哈萨克斯坦”。
反而因为哈萨克斯坦政府的抗议,波拉提被描述成捍卫自由的英雄。
有观察家认为波拉提有政治背景,这是英美的“战备幽默”,历史上欧美曾多次借助讽刺幽默的形式影响大众的对外国的印象。
例如幽默大师卓别林就曾经扮演德国的希特勒,塑造一个狂妄自大的独裁者,为日后美德交战埋下群众基础。
冷战时期,007 则成功诋毁苏联形象,让所有人认为苏联是个军警国家。
911 后,欧美民间流行针对穆斯林的讽刺,并且一度激化。
同样的讽刺漫画也出现在西方殖民中国狂潮时期,中国人的形象被塑造成东亚病夫。
中东地区战火近百年,随着石油资源枯竭,将逐渐平息。
中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存在未来发生争夺资源战争的可能性。
哈萨克斯坦不仅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其他自然资源也及其丰富,包括作为未来能源的核矿。
毗邻俄罗斯,中国两大强国,欧美势力也想插进来立足。
在这个背景下,波拉提在向欧美青少年歪曲介绍一个他们根本不知道的国度,鄙视生活在那里的民众,或许这些青少年长大后,国家会号召他们在那里点燃战火。
Shocked.some kind of documentary movie from a compere of KZ.The big culture shock.About the individuals and races,about Jesus, the wives and women, the respects, the people and the culture.To know that at least that we have to respect all the other cultures, especially the ones we do not understand.To know that some problems we confront maybe not only that loathsome when we see it merely from the surface,some people we used to regard as something dirty or ignorant also have their sadnesses and thoughts, even though you cannot think as them, you should not dismiss their thinking as a member of the human beings.Shocked and go back to your way to do some little things to the society, to make it some place better for us to live in.
昨天在电视上看的,惊讶啊~
不可复制的成功~粗俗如此又讽刺性如此深刻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说它是喜剧的人,只看懂四分之一,说它是悲剧的人,只看懂二分之一。说它恶搞的,只能说明没看懂。
恶俗就能当电影的话。。。唉。
做作,烂片,无理取闹。
当人类被某种所谓的文明束缚,也就忘了最纯朴最自然的东西。
sexy drown watch
不行不行 太贱了
太恶搞了。。
我的老妈呀请把他赶出去!
尴尬癌患者谨慎食用!!!分分钟让你原地爆炸!!!
don't like it. too crude.
好像是我唯一看到一半看不下去弃掉的片子……
别把粗鄙当有趣
太贱了……肆无忌惮地在“喜剧/闹剧”中呈现偏见,唔,它的畅销说明了这些偏见的根深蒂固。anyway,科恩的演技还真是到位呢。此后的《布鲁诺》更是如此,虽说好莱坞是被Gay和犹太人把持的,却也容得科恩如此嘲弄。当然另一个角度看,科恩调戏的却是所谓“政治正确”,吐槽至此当属极品
愚蠢
我不喜欢这调调
稍贱过头。
美国人是有多阴暗,如此恶搞穆斯林,就连打码技术都那么差,《独裁者》那孙子演的,没有《独裁者》好笑。
还可以这样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