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风之中

Risttuules,侧风之忆,In the Crosswind

主演:Einar Hillep,Ingrid Isotamm,Laura Peterson,Mirt Preegel,Tarmo Song

类型:电影地区:爱沙尼亚语言:爱沙尼亚语年份:2014

《横风之中》剧照

横风之中 剧照 NO.1横风之中 剧照 NO.2横风之中 剧照 NO.3横风之中 剧照 NO.4横风之中 剧照 NO.5横风之中 剧照 NO.6横风之中 剧照 NO.13横风之中 剧照 NO.14横风之中 剧照 NO.15横风之中 剧照 NO.16横风之中 剧照 NO.17横风之中 剧照 NO.18横风之中 剧照 NO.19横风之中 剧照 NO.20

《横风之中》长篇影评

《横风之中》短评

妈呀,闷片之王,人物一定格,镜头就在那儿推啊拉啊,跪求这些艺术家对普通观众友好点了,过于玩弄形式了!

3分钟前
  • 煮海
  • 较差

>

7分钟前
  • 1
  • 较差

节奏太慢了 感觉不是很喜欢这种形式

8分钟前
  • UncleRice
  • 还行

真丧尸,且尸意盎然

12分钟前
  • Eden's Curve
  • 较差

吃完午饭就看电影真的不好,容易睡着。全片好像没有用任何sync sound,说明这是一部prod1也可以拍的电影。形式不足以撑起一部feature,拍个10-20分钟短片足够了。一直在期待从“不动”到“动”,始终没有,比较失望。有几句话写得比较好,“我们相逢在横风之中”。

15分钟前
  • _latsy
  • 还行

3- 电子游戏是因为很难做到复杂的演出,所以经常使用类似的3D定格过场(或称照相模式)。电影刻意这么去拍其实是在扬短避长。有点讽刺的是,本片反而因此拍出了一股僵化的苏俄社会现实主义的味道

20分钟前
  • 斯多亞
  • 还行

刚开始的镜头确实让我惊艳到,可是当我看到后面,都是以照片式的演绎和旁白让我觉得无聊

25分钟前
  • Edelweiss
  • 还行

片中大部分镜头都是静态的人像或群像,传统意义上的表演被掘弃,人物充当布景,借助于横摇或黑白光影提供的大量隐蔽剪接点,镜头能够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中流畅地切换,与这个由信件回忆带出来的叙事相辅相成,在今年的几部处女作中,它更加极端,更加自成一体,更加动人,也更加鲜活。

29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惊人的历史群像,迷人的黑白影像,东欧地下文学的超炫摄影,形式感超强的长片先锋首作!本片完成了我之前“一部完全由矩阵摄影构成的电影”的臆想,空间凝固了,不过是通过造型艺术+摄影机调度来完成的,摄影机如同横风一样穿过每一刹那的时间,缓缓地吹拂着立体的3D活人雕塑。

30分钟前
  • 影评终结者
  • 力荐

火锅子想问问每逢散场必鼓掌的情怀狗们一个静态摄影展究竟让你们解读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内涵。

35分钟前
  • 邪恶猪排江湖骗子
  • 还行

这种形式更多是展览而不是电影

37分钟前
  • 通叔
  • 较差

可以说导演手法先锋,理念大胆,也可以说叙事方式过于懒惰。镜头穿过定格的人物和场景,以纯粹旁观者的视角观察沉重历史下的人民每一处痛苦的细节。画面很有美感,细节考究,看得出每一场景都经过精确的计算和彩排。不知道为什么,观影过程总是想到阿巴斯的《24帧》,同为实验电影,《24帧》更接近电影本质,是致敬,是返璞归真,而《横风之中》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偏离了“电影”的范畴,更适合作为美术馆电影吧。

40分钟前
  • 李濛Lemon
  • 还行

藝術片都喜歡運用大量的長鏡頭,但該片卻是鏡頭在定格的時空里游走。沒有一處對白,衹有抒情式讀詩的畫外音。法國新浪潮時期對鏡頭在靜態照片上的推移外加畫外音對影片展開探討的方式拿手,但該片又不同,并不采用照片,而是真人,并有破綻,比如眨眼,以及周圍的景物是隨風而動的。

42分钟前
  • 子弹
  • 还行

时间凝固,惊叹不敢喘气。诗电影,书信电影,黑白电影,编导真叫海尔德。“我们将在横风之中相遇”

43分钟前
  • Wanderer
  • 推荐

静止即永恒,静默如雕像,落叶终归根,化成风来见;尸意且盎然,看的快睡着~

45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较差

从来没看过这样的场面调度,摄影机围绕凝固的人物群像在运动。巧妙的是人物不是绝对凝固,部分细节在动。凝固的人物就是不朽的历史。 是注目未来单元看到现在最惊喜个一个片。

50分钟前
  • 南风南
  • 推荐

因为去过爱沙尼亚,所以看了这片子。摄影很棒,黑白画面考究,整部片子只是摄影机在动,而演员不过是以各种POSE的形式出现,颇有些“泥塑收租院”的既视感。

53分钟前
  • 大栗子
  • 还行

有声摄影展,多了一点运动的空间。

55分钟前
  • picnic
  • 还行

在风中相遇,形式很艺术,这样的题材和形式短片也许就够了。。

58分钟前
  • 合纥
  • 还行

杜莎夫人大电影,一些场景中煽情配乐的效果甚至盖过了信件文字内容本身。我虽然并不认同阿多诺那句"To write a poem after Auschwitz is barbaric",但我同意,用如此矫揉造作、自认“唯美”的方法呈现屠杀和恐惧,这种行为一定是残忍的。

1小时前
  • 字母君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