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出个黄昏

殺出個黃昏,Time

主演:谢贤,冯宝宝,林雪,李灿森,贾晓晨,颜子菲,顾定轩,何雁诗,林耀声,符家浚,钟雪莹,张凯娸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21

《杀出个黄昏》剧照

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1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2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3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4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5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6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13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14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15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16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17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18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19杀出个黄昏 剧照 NO.20

《杀出个黄昏》剧情介绍

杀出个黄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田立秋(谢贤 饰)、蔡凤(冯宝宝 饰)、叶一丛(林雪 饰)于60年代曾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组织,无奈时代蜕变,三人只好脱下战衣,重归平凡生活。步入黄昏之年,谁愿意被标籤为负资产?凭藉一首电台点唱「青春之歌」,更让三人重燃心中的一团火……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青鸟单身毒妈第二季你是哪里人三小强少年特工科迪我想吃掉你的胰脏阳光马达棒球场!传奇之门老枪醒来杰伊·比姆伊犁河谷新娘大作战失鞋战场时间商行印痕动物本色第一季橘郡豪宅第一季朋友窃听风暴天龙八部咖啡时光为爱所困2024父亲的房子和子与周的五彩日常最后一日纳粹制造帕姆与汤米特工科恩我是处女座

《杀出个黄昏》长篇影评

 1 ) 港版的“杀手”家族

本片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陪伴的质量。

讲述:三个主角年轻时都曾是职业杀手,步入老年,一个丢了工作,一个失了爱情,一个失了家庭。

他们开始面对失去“价值”的恐慌,他们组织了“耆英天使”,专为生无可恋的老人了结生命。

最后,无家无业无健康的叶一丛如愿进了监狱,被渣男和父母抛弃的少女生下孩子,和吖秋+吖凤组成家庭。

人是社交的动物。

人与人的关系质量是衡量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最深的“孤独”,就是被冷漠的人群围成一座孤岛。

不论男女老幼,不论贫富疾康,谁都会面临这种“孤零零”的精神海啸。

哪怕是儿孙满堂的富豪,哪怕是出钱出力呕心沥血把子女养大的母亲也会被疏离,哪怕年轻少女也会被父母和男友抛弃,他们还想说、还能笑、还有爱,却没了愿意听的人、愿意一起笑的人、愿意真诚相待的人。

不一定要血亲,哪怕非亲非故,只要彼此需要,彼此有爱,一样可以互为家人。

 2 ) 夕阳无“尽好”,黄昏亦醉人

已好久没有一部港片能如此耐人寻味、甚至让人迷醉了,脑中竟有再看一遍的冲动。

本以为这定是出自名家之手,可细看演职名单,发现竟是个陌生的中年导演“高子彬”,再看编剧和监制,才发现了“何静怡”“林家栋”两个略微熟悉的名字。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一个TVB沉浸多年的编剧,一个大器晚成的香港演员——两男一女——三位人到中年的香港影人;联想到片中的三位主角谢贤(饰演田立秋)、冯宝宝(饰演蔡凤)、林雪(饰演叶一丛)——同样两男一女——三位步入晚年的港影前辈,突然感慨万千:这绝非一部靠某个导演、某个编剧或某个演员作为标签的普通港片,而是中老两代香港影人的集体凝心之作,正如片名一样:迈入黄昏的他们,面对岁月不期,竭尽自己有限的气力渴望杀出一条血路,既呼喊出内心对香港的深深热爱,更渴望唤醒出香港电影乃至香港社会重获新生的希望。

我们常引古人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文辞优美,意境迷人,可静心想想,此句感慨更多的非夕阳之静美,而是晚年的落寞,夕阳再好也无法“尽好”,失去的总比获得的要多得多。

回到电影,这个故事所讲述的正是现代香港那个“青春渐逝去、夕阳无尽好”的角落,用一种诙谐的口吻陈述着老龄港人们的孤独感。

三位主人公便是这份孤独感的三个侧面的生动写照:田立秋的孤独在于被社会抛弃:他本就是一个孤胆杀手,无情无语本是他最强的盔甲,可依然逃不过被社会疏离的窘境。

赖以营生的一技之长干被现代饮食机器所替代、坐公交不会用电子支付、听不明白年轻人的流行语、更玩不转智能手机。

在他的眼里,这个曾经的江湖变得越发陌生。

广播里传来一声吟唱:“与其缅怀过去,不如想想如何面对未来。

”这是何等的讽刺,对于他,还有多少未来可言?

蔡凤的孤独在于被亲情抛弃:作为一代红颜歌女,她曾经是那么的人见人爱,看着歌舞厅的墙上挂着的那一张张青春倩影,可以想象她有过怎样众心捧月的花样年华,寂寞本与她无缘,然而如今却依然不得不面对儿子的不解、媳妇的不屑、孙子的别离,亲人在她最需要的时候集体离她而去,而养老机构的生冷饭食更增添她的孤独与苦涩。

叶一丛的孤独在于被真爱抛弃:他心怀侠义之梦——故事开篇坐在驾驶位的他,还拿着本武侠书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渴望着人生能赐予他一段英雄美人的传奇,但现实给他的却是一段金钱包裹的糖衣爱情,还有缠绕一身的疾病。

于身于心,他都是遍体鳞伤的,可健康于他也都是一种奢望,医院答复他的只有漫漫的等待。

为此,他只能在黑店野药里去寻求片刻“速度与激情”的满足,继续拿有限的积蓄去买来一个华而不实的“勿忘我”的承诺。

这份夕阳的孤独感本是苦不堪言的,但香港影人似乎不甘于一味的怨声载道,毕竟这也非他们的全貌,青春不在是真,但满腔热血才是他们的真性情,影片也成了他们内心写照的一体两面:当以隐忍的口吻诉完了衷肠,他们更想倾诉的是,他们依然拥有着一颗有趣、有情、有义的灵魂,还闪烁着人情温暖的目光。

故事也就开启了他们的自我拯救之路。

他们重出江湖,成了同龄老人寻求生命解脱的“天使”;他们抱团取暖,彼此慰藉被现实折磨得伤痕累累的心灵;他们义无反顾,携手去拯救一群迷失歧路的少年......经过一次次迟暮与青春的碰撞,一场场老江湖与小朋友的冲突,在幽默与戏谑的情节中传达着孤老们善良的初心与未老的情感,那份原本难以弥合的“代沟”与裂痕也渐渐找到了达成和解的可能,看得让人欢笑、同情、迷醉。

电影落幕,我还沉醉在故事的有趣与有情之中不愿醒来。

我自知无法切身体悟那些老人的孤独有多伤痛,但影片还是让我倾听到了他们哀婉由不乏动人的吟唱,看到了他们面对人生匆匆,挥洒生命的精彩,宛如一杯经典年份的威士忌,在小酌细饮中品出一味夕阳无“尽好”,黄昏亦醉人的惆怅之美。

另外,港片爱好者应该也能在影片中隐约感受到老一代影人对于香港电影青黄不接的现状所流露出的叹息、提携与关怀、传承之情。

我想,单就这部电影本身是成功的,出彩的,令人印象深刻的。

但复兴香港电影绝非靠前辈“廉颇不老”的惊鸿一瞥所能华丽转身的,期待更多的新人一辈能在这个“哀而不怨、伤而不怒”的故事中找回香港电影那颗炙热、独特的初心,重新拍出令人耳目一新、不乏经典的好电影吧。

 3 ) 除了怀旧,香港电影只剩“怀旧”

一旦人们开始怀旧,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情,老了。

春夏更替,岁月流逝,一个人渐渐的走过了大半生之后,能留在脑子里的记忆就叫做“怀旧”,怀旧并不是对于过去有多么的向往,因为任何人都知道,过去是回不去的。

怀旧更多的是对于现在的无奈,因为无法以过去的姿态在现代谋一些东西,期待一个未来,因此,人们才愿意怀旧。

当一个群体开始怀旧的时候,只能说明这个群体开始不适应现在了,否则的话,人更愿意朝前看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杀出个黄昏》就属于一般香港电影的怀旧部分。

影片讲述了一个年迈的杀手在面对生活的磨难的时候做出的选择。

在失业后,他决定纠集之前的小伙伴开始自己未尽的事业——杀人。

然而却因为无意间帮助了一个女高中生而放下了屠刀,杀手找到了人生的快乐,此后跟着小伙伴一起乐得逍遥。

《杀出个黄昏》是一部让谢贤重新火了一把的作品,在结束了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谢贤凭借本片获得了最佳男主角,但是本片并没有因为让谢贤获得最佳男主角而掀起任何的火花,这就如同本片中的灵光乍现的杀手一样,他们纵使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但依旧敌不过时间。

如果将本片中的别的元素放一起看看,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原来本片中的表面之下,其实说的是对于未来失去希望的众生相。

作为一个面馆的厨师,在自己逐渐的老迈之际,自己的工作也交由机器人所替代,田立秋是无法理解这个世界的,就如同已经老迈的他无法理解年轻人的婚恋观以及手机的使用等等。

这一切的不适应其实表达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一个人终于开始接受了自己的现状。

田立秋纵使之前是一个威震一方的杀手又能怎样呢?

时间过去,岁月流逝,他依旧是到了年迈的时候,这个时候看似还有一腔热血,但是已经不适应潮流了。

在没有打打杀杀的日子里,田立秋丝毫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有人说杀手这个设置是败笔,其实可以换个角度去看看,这个原本比较跟现实脱节的职业代表的是田立秋等人之前的梦想。

年轻时候快意恩仇,年老之后又得到什么呢?

田立秋没有成家,自然没有任何的来自家庭的关联,一个没有家人的人,在步入老年之后,想要的是什么?

难道真的是去像过去一样打打杀杀吗?

并不,他要的是一种牵连,一种情感上的羁绊,然而这时候,曾经的三人组各自有各自的事情。

唯有一个女高中生对于他有了依赖。

女高中生的出现是一个调剂,这种调剂更多的是对于孤身一人的田立秋的安抚,在没有家人的时候,在无法与自己的伙伴时时刻刻呆在一起的时候,身边这个大咧咧的女高中生可以带给田立秋一种家的温馨,这种温馨很难得。

恐怕也是他一直以来都想要的结果。

蔡凤则是田立秋的相反面,虽然形式上相反,实际上却依旧是共通的,蔡凤有家庭,但是却没有亲情。

自己的儿子跟儿媳两个人算计的是她的家产以及房子,对于蔡凤的情感诉求从来都是置之不理的。

蔡凤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这个现状,但是却难以为继。

她也有着现实中的生活,但是却依旧没有办法老有所依。

叶一丛想要的也不过是关注而已,即使是特殊行业的从业者,叶一丛也渴望从她那里找到一种寄托,他需要这种被人在乎的感觉,而且是源源不断地需要,因此,在一个老相好结束了之后,他马上就得找到另一个。

然而这种奔波依旧是反映了一个问题,老无所依。

除了老年人的悲哀之外,就医难,就业难,学生们早恋生子,教育问题就愈发严重。

学区房问题也是一大重心。

这么多问题汇聚起来,即使是曾经的杀手三人组也没有办法直接面对。

问题依旧在产生,但是眼下的苦难却没有办法逆转。

我们可以战胜自己,战胜他人,但我们无法扭转整个社会,扭转整个社会从来不是靠着几个强者就能完成的。

因此,看着这些年迈的杀手试图去做一些事情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的时候,观众们似乎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凄凉。

其实他们不过是为了找一个寄托罢了。

从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寄托,就只能通过杀手这个寄托了浪漫的职业来体现,他们不像是杀手,更像是一个受害者,当然,这样的受害者却找不到施害者,因为你对抗不了时代的发展。

这就跟香港电影一样,当所有人开始用怀旧的方式来阐述香港当代电影核心的时候,一切就已经太晚了。

当怀旧只剩下怀旧的时候,那说明现在早已经糟透了。

……你好,再见

 4 ) 谢贤获得影帝的《杀出个黄昏》,究竟怎么样?

第40届香港金像奖,在尊老爱幼的旗帜下,非常和谐地落幕了。

尊老,表现在将影帝颁给了谢贤,同时将最佳导演与最佳影片颁给了已去世的陈木胜及他执导的《怒火·重案》。

不是他们的实力绝对拔尖,只是尊老与致敬而已。

就像王晶说的,金像奖不公平,星爷演技这么好,拿过几次影帝?

它太注重人情,不是单纯的拼实力。

吴镇宇就是大冤种,《无间道2》输给了刘德华就很亏,这次输给谢贤,更是无语,太冤了。

爱幼,表现在最佳女主颁给了刘亚瑟,最佳男配颁给了冯皓扬(《妈妈的神奇小子》),最佳女配颁给了廖子妤(《梅艳芳》),清一水的小年轻。

这多少也有些说不过去,毕竟林雪(《杀出个黄昏》)、谢君豪(《浊水漂流》)、李丽珍(《浊水漂流》)、鲍起静(《除暴》)都算得上上佳,偏偏集体输给小年轻,大概是金像奖就是想褒掖后进吧。

为了致敬而致敬,为了尊老而尊老,为了提携而提携,这样的金像奖实在是太不合理,这样发下去只能持续降低公信力,将自己玩死。

上一届的奥斯卡上,最佳男主角上颁奖前大家都觉得会是已经去世的“黑豹”查德维克·博斯曼,他在《蓝调天后》里演活了一个不知天多高地多厚的小号手。

但最终影帝却属于《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的安东尼·霍普金斯。

老霍那时候已经84岁,按说这也是奥斯卡的尊老,但大家却并没有不服气。

原本,老霍的表现就与“黑豹”不相上下,只是大家都觉得应该向死者致敬。

结果,最终的获奖者还是凭借实力,没有为了致敬而致敬。

这样的结果,对关爱“黑豹”的人来说,有些遗憾,但这样的奥斯卡,无疑更让人尊敬。

相比较而言,香港金像奖就等而下之了。

吴镇宇真特么太冤了。

《爆裂刑警》失之交臂一次,《无间道2》又输了一次,这又一次擦肩而过,不是实力不行,是倒在了人情上,冤呢。

不过,话说回来,谢贤拿到影帝的《杀出个黄昏》,也算是一部蛮不错的影片,还是值得一看的,尽管并不新鲜。

一提到香港电影,给大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动作片与警匪片/黑帮片。

动作片领域,李小龙与成龙就是两座不可跨越的神,警匪片/黑帮片里潇洒自如的小马哥也是一个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icon,多年过去,无出其右者。

到了现如今,不要说超越,连模仿都不像了,只能陷入回忆之中。

《杀出一个黄昏》,就是一部典型的向香港电影黄金时期致敬的追忆片。

故事里的田立秋(谢贤 饰)、蔡凤(冯宝宝 饰)、叶一丛(林雪 饰)三人组,年轻时曾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组合。

无奈,时光荏苒,世道变了,人也变了,曾经的三人组,现在只能沦为废老,残留在社会最底层,苟延残喘。

田立秋只能做一名孤寡老人,一个人蜗居在一间小房子里,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什么。

蔡凤则在一家客源越来越少的老式歌厅里卖唱,回到家里则要天天面对儿媳妇无尽的白眼与冷屁股。

最终,还被儿子与儿媳赶出家门,住进了养老院里,倍感荒凉。

叶一丛更是无所事事,唯一的寄托莫过于找妓女时的片刻欢愉。

当他想要迎娶常去的妓女,以为两个人已经有了感情,却被无情拒绝。

就连去找工作,去做一名最底层的保安,他都做不好,彻底沦为了一名悲哀的胖子。

三个人在一起,偶尔也能接到一点杀人的活,继续做杀手生意。

叶一丛开着小巴做司机,然后与蔡凤一起把风,由田立秋去具体执行。

不过,所谓的杀人,很多不过是帮人自杀罢了。

太平世界,哪里有那么多恩怨仇人要杀呢?

这早就不是杀手横行的世界了。

所以,这个三人组几乎就成为了一个搞笑三人组,他们的行为及行事方式都极其无厘头。

可是,看着他们的生活,又分明让人笑不出来,而是倍感心酸。

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英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想当年,那就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田立秋三人组的高光本应该停留在了香港电影巅峰时期里的故事里。

现如今,拍出来都沦为一地鸡毛,碎屑遍地。

所以,《杀出个黄昏》是一曲杀手的悲歌。

尘满面,鬓如霜,无处话凄凉。

可以说,《杀出个黄昏》是对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一个回望,满满都是伤感,满满都是情怀。

从这个角度,还是蛮好看的,颇值一观。

但,香港电影的沦落,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

同类的故事,也早就演过多次了。

2000年的《江湖告急》就开始上演了,那时候的江湖依旧有大佬,但所谓的江湖却已经变了,人都还在,应有的精神面貌却变了。

再之后,就有了《打擂台》《僵尸》《金鸡SSS》等,就已经是纯粹的回味了,向黄金时代致敬,向巅峰期进行窥视,对落寞期的嘲讽,看得人都已经疲倦了。

《杀出个黄昏》不多是又多了一部,单看还可以,但与同类的影片放一起,又显得相当一般了。

《杀出个黄昏》之所以显得很一般,在于片中的三人组之间的默契度并不够,CP感不强。

林雪与冯宝宝倒是演出了市井的味道,浓浓的小人物姿态,有模有样。

这两位演员都有获得金像奖的实力。

而谢贤饰演的老年杀手田立秋却与另外两个同伴格格不入,无论是气质还是身段,都过度拿捏,中二气十足,放不下来。

在现实之中,田立秋这样的人是活不下去的,怎么可能还会有朋友?

连《黑社会》里的大佬们,在常态下都看起来非常市民化了,拿得起放得下,可是《杀出个黄昏》里的田立秋却放不下自己的身段,依旧在耍酷,依旧在硬着头皮装孙子。

或者说,是谢贤本人过于倔强了,使得角色看起来依旧太谢贤化,而不是故事里应有的小市民模样。

这里的田立秋,市民不像市民,杀手不像杀手,妥妥的一个怪物。

但偏偏蔡凤与叶一丛就是毫无理由地信赖他。

片中的小女孩也毫无由来地信赖他,就是要黏着他。

理由呢?

没有,就因为他是主角,就因为他是谢贤。

这根本就是一个老年杰克苏,中二气十足,幼稚的可笑,整个就莫名其妙。

田立秋这个人物形象,全靠硬拗。

靠编剧硬写,要导演硬塑,靠谢贤硬演。

但就这样,偏偏获奖了。

你说这该有多可笑了吧。

我在上一篇点评金像奖影帝的文章,提到谢贤在全面几乎就一个表情,喜怒哀乐压根就看不出太多变化来,因此说他演得很不好。

结果,有一个号称是表演系的同学在评论区里跳出来,说你懂什么,表情控制是最底层的演技好吧,怎么可以用这个就来否定谢贤的演技呢?

好吧,你说的有道理。

可是,除了表情不行,这个角色过于谢贤化的呈现,与他的同伴格格不入,与整部影片的气质都格格不入,这又算得什么呢?

故事是杀手的悲歌,角色按说应该是越市民化,带来的反差也就越强烈。

可是,林雪与冯宝宝做到了,谢贤却没有做到。

他依旧在硬着头皮耍帅,80多岁的老头了,依旧放不下偶像包袱,放不下姿态,这形象其实是很尴尬的,不上不下,根本就立不住。

你非要说这就是好,那也没有办法?

只好不争,你说的都对咯!

反正,无论是表情控制,还是角色定位,还有角色演绎,谢贤饰演的田立秋都飘在空中,压根就立不住。

这样的表演,也配获得金像奖影帝,也是奇了怪了。

《杀出个黄昏》的豆瓣打分是6.8分,可以说恰如其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一个人眼瞎,不代表所有人都眼瞎。

还是那句话,《杀出个黄昏》值得一看,但不足够好。

起码,林雪、冯宝宝配得上最佳男配角与最佳女配角,尽管他们没有获得。

但谢贤绝对配不上影帝。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 ) 港产片就要《杀出个黄昏》

说说去年最惊喜的一部港产片《杀出个黄昏》。

这部电影好特别,主角是一群老人家,导演名不见经传,监制是影帝林家栋。

为了这部电影,家栋特别请来了四哥谢贤做主角,女主角则是好久不见但同样是传奇的宝宝姐冯宝宝。

林家栋非常敬老,又对港产片非常忠诚,在自己熬成影帝又资本和实力之后扶住港产片继续往前走。

左手帮助新导演,右边记得老戏骨。

于是就有了这部有趣别致温馨又感人的小品电影《杀出个黄昏》。

若问电影里最威水最有型的职业,杀手一定排第一。

收的钱多,拿着枪一路耍帅,一不小心就成为了经典。

但是,杀手都会老,他们老了以后呢?

曾经一刀致命,例不虚发的阿秋和风情万种的阿凤,一起出现在任务现场,留下肥仔阿叶当司机看小说等他们搞定分钱。

二人作为杀手界的俊男靓女,一出手风生水起,简直就是爱豆级别的表演。

每一个镜头都是杀手教科书。

结果几十年以后,阿秋成为了85岁的四哥,杀手身份好似已经封存,现任身份是一家餐馆的刀削面师傅。

他的手艺很好,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老板看他年纪太大,立马买来一台刀削面机器炒他鱿鱼。

没有了工作的阿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毕竟杀手老了还是杀手,四哥永远是你四哥,什么都是湿湿碎,靓仔才是硬道理。

只要老友阿凤一声令下,他和阿叶便会聚在一起继续叱咤江湖。

但在此之前,他们都会去阿凤开的歌厅唱唱歌跳跳舞,一般老人家玩乐器好开心。

即使萨克斯风吹到一半没力气,喝口酒接着嗨,c位的老歌女将靡靡之音飚到最高音,杀手们的黄昏生活还是非常写意的。

只是老是真的老了,阿叶同老相好来一场激烈性运动,用最短的时间喘最多的气,事后还要吃保护心脏的药;最靓的阿凤也成了最爱逗孙的奶奶。

动刀动枪的体力活还得靠阿秋,事实上他们名为杀手,实际上他们组成的耆老会干得都是好事。

不为劫富济贫,只为那些有病没钱给的苦命人,或者找不到希望努力生存只想寻死的后生仔。

最后的最后,阿秋盗亦有道,始终下不到手,唯有一个有钱佬渴望安乐死,阿秋成全了他。

最暖心最戏剧性的一幕来自,当他执行任务遇到网瘾少年自暴自弃的紫莹,刀没杀过去,反而被人照了张相,就为了想删除这张照片,躲过半路杀出来的警察,他两假扮爷孙糊弄过关。

而阿秋通过一碗面温暖了孤独的紫莹,紫莹从此赖上了阿秋,而两人一来二去真的产生了隔代亲的感情。

阿秋无缘无故多了一个孙女,阿叶为了她的相好如痴如醉,求婚失败以后,又给钱又出力;阿凤在歌舞厅唱歌跳舞说段子,家里面儿子媳妇逼着她卖楼……看开以后,阿凤决定退休,给大家分好花红,卖楼成全儿子。

阿叶全身而退,转去做保安。

阿秋将紫莹交给了男朋友,再不过问江湖事。

偶尔为了收拾紫莹的渣男男友一群爷爷奶奶再度出马鬼马出手,塞个奇异果进人家嘴里,操着电话线当流星锤,打得乱七八糟,关键时刻还得看阿秋一个打十个。

搞到最后,阿秋和阿凤干脆一起生活照顾紫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让渣男滚。

几个人加一个小孩子一起生活,实在是圆满又幸福,还有点浪漫。

一地鸡毛,啼笑皆非,看一群老人家的悲观离合融进三个杀手的晚年生活,像极了现在香港和港产片的写照,老归老,趣味和浪漫还是照旧。

死都要有型。

只是孤独是真的孤独,不过无所谓了,最要紧是凡是看来,开开心心继续生活。

节奏轻快,立意写实当中非常有诗情画意。

四哥和宝宝姐两个老戏骨真是厉害,抱住了港产片老了以后的体面,多谢林家栋,坚持让香港有电影,虽说是小品,但贵在有生活有情怀有戏骨,好过合家欢晚会。

就因为这部电影四哥同小谢一起竞争今年的金像奖影帝,这种名场面是属于香港电影的浪漫与情义。

愿港产片今时今日可以杀出个黄昏,青春常驻。

 6 ) 边缘职业的老年会怎么过?《杀出个黎明》vs《酒神小姐》

非常赶巧,这个周末看了两个关注边缘老人题材的电影,突然很想写一写影评和感想。

《酒神小姐》是讲的韩国老妓女的晚年,《杀出个黎明》讲的是香港杀手小团体的晚年,都出现了生活拮据,儿女不在的孤老状态,并且没有了之前的社会地位,变成可以被替代的无用之人,甚至连儿女的嫌弃。

两部影片都出现了捡破烂这样的情节来表现垃圾人生和糟粕。

他们在年轻时代就是边缘职业,拿不上台面的职业,但还好剩下风光,剩下名号,比如说“洋公主”,“一刀秋”这样的称号。

并且当时她们不缺钱。

那个时代需要他们的存在,拿人钱财替人办事。

老年后,时代变了,要做光鲜亮丽的职业,所以他们就像垃圾一样被对待。

也是因为他们不再年轻。

他们也同样对孩子有一种说不清的情绪,不过韩国电影里比较狠,小男孩只是短暂出现在酒神小姐的生活中,并且没有过度煽情,没有产生过多的情感。

只是提及过一点当年和黑人美国大兵同居时有过一个孩子,被自己送去保育院。

而在香港电影中,主要剧情情节还是出现了爷爷对于孙女的感情,我也看到了一些评论都是吐槽这一点不真实。

而且不是很认同最后老年人的幸福是建立照顾儿孙上。

老年人面对死亡的消极情绪两部影片都异曲同工,老杀手更得心应手一些,都是打给他去帮助他们自杀的,所以三人小组的踩点行为变得非常多余而搞笑,消解了杀手这个职业的难度。

韩国妓女就要靠完全笨拙的方法,但同样是帮助人,不是杀人。

死者都是老人,想早点去死的老人。

结局呢,韩国电影还是延续了往下走的风格,让酒神小姐借由警察调查而承认罪行,这样在监狱中管饭有住的地方,不需要交房租三餐有人管,这最简单的生活诉求,就是她的生存需要,监狱刚好可以提供她,而每个人不也是在社会的囚牢中找生活需要吗?

每个人都有一座自己的囚牢,以为那是投降后,最好的归宿。

香港这边就有些戏剧性了,两个老人居然让未成年人生下了孩子,共同抚养,明明都要活不下去了,怎么可能会让孩子生下。

不太能理解,我相信这也是打分低的原因吧。

都是大主角的戏,不出意外的都是得了主角奖。

谢贤应该赢得了人生第一个奖杯吧。

有些心酸的是,很有可能是各位主演的最后一部作品了。

想到这里,我也有些难过的,确实生活有限,珍惜一切吧。

你的晚年会怎么度过?

会想早点自行了断吗?

会很幸福吗?

 7 ) -

这部电影 让谢贤以85岁高龄 拿下了刚刚结束的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 不仅是他从影半个世纪已来的首个影帝 也是最高龄的金像奖影帝 帅气潇洒的他 从《神雕侠侣》 到《射雕英雄传》 从《萧十一郎》到《万水千山总是情》作为半个多世纪香港电影从黑白到彩色 从繁荣到落寞的见证者 “四哥”谢贤就是一部活电影 由他来饰演这个角色 这部电影再完美不过 整部电影都在展示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情怀 但曾经的英雄红颜 面对岁月的无情和现实的无奈 也只能是英雄老矣红颜逝去后的落寞与心酸 如片名《杀出个黄昏》一般 不仅透露出了老龄社会的辛酸 也是港片衰退的悲歌 只是 这是生理循环 天地规律 无人能够逃脱 谢贤可谓是在片中演绎自己的一生 从曾经的精彩闪光帅气 到如今岁月老去褪去光环后依然的雄心不已 拿捏到位 在演艺生涯的暮年 拿下一个影帝 是对这位终身成就奖演员的最好褒奖而作为演遍了武则天 杨贵妃 西施的“初恋女神” 七公主之一的美颜冯宝宝 可谓也同样是见证了港片兴盛与衰落 片中的她 演技和歌喉依然精湛 将被生活与家庭夹磨的老年人 演绎得让人共鸣 不过片中 我最喜欢的演出 是钟雪莹饰演的紫莹

 8 ) 圍城之內:《殺出個黃昏》廢老手挽手唱青春之歌

圍城之內,有人想進來,有人離開,有人離不開。

2021年的香港因移民而出現了棄老個案,在高齡化社會老人問題是對政權的助燃劑、社會的情緒壓抑無法排解。

近年香港電影出現了不少關注弱勢社群的電影,形成本土風潮的一道小風景,更是由新導演執導,關注露宿者有《麥路人》與《濁水漂流》、同志性小眾的有《翠絲》與《叔叔》,同時後者《叔叔》也是關心老人議題的。

《殺出個黃昏》以老人為題材,不去探究社會問題的前因與如何排解,沒有以上提過的電影有立場與偏鋒的視野,一旦有立場就會有麻煩,批評太多恐怕會趕客影響票房收益,加上市民也不想看悲情牌頭的電影。

《殺出個黃昏》是關心老人的,當中亦有令人唏噓的內容,然而它的設定是苦盡甘來,既道出老人的青春鞔歌亦講求自愛與自救。

電影以幽默、自嘲的形式、市井而帶有教化作用。

同悲同喜,生活都要繼續。

再者,在這段社會出現離別情緒時間出現,教人關心老人,兼具活在當下的意義。

黃金一代遇上年輕人首先要向林家棟先生說感謝,他與古天樂可算是撐起香港電影的命脈。

現在連吳君如也擔綱做電影監製,香港電影暫時死不去也多得投資者。

坦白講,聽過幾位導演講過要賣樓賒數拍電影,即使有錢如楊凡也要賣樓。

林家棟與導演高子彬相識於無綫電視,導演高子彬從電視到電影也擔綱過數次副導,已屆中年才得到正印導演的角色。

林家棟跟他商討決定先拍《殺出過黃昏》並拿出與TVB編劇何靜怡合撰的劇本,看看能不能打響名堂,而這亦是個難得的機會集齊謝賢與馮寶寶兩位昔日的電影明星出山。

特別是四哥除下眼鏡滿是眼紋演出冷酷而若有所思的廢老殺手,馮寶寶昔日是灸手可熱的童星,92年復出後最主要演媽媽角色。

有留意粵語片、懷舊的觀眾會感到親切,幾十年來老戲骨再一次初逢,除了謝賢作為小生外還有配角的周驄叔也曾經是粵語片小生。

以前謝賢的電影多是配南紅與嘉玲,馮寶寶是比他少十幾年,這次合作演朋友也沒有違和感。

《殺出過黃昏》是稀有的片種,近年四哥罕有在電視劇《法證先鋒4》出現,拍電影更是稀客,身體力行支持新人與新導演。

要讚的是電影的確殺出條血路,亦做到新老的傳承,特別是顧定軒與鍾雪瑩的運用。

鍾雪瑩扮演中學生稚嫩、反叛、展現對老人家有人情味與關心,與謝賢一段似幻似真的爺孫情,橋段參考伊朗導演阿巴斯的《東京出租少女》、《似是有緣人》,將陌生人當成是認識的人將錯就錯,而這段爺孫關係由錯誤開始,紫瑩(鍾雪瑩飾)僱用殺手殺害自己,田立秋(謝賢飾)不忍下手,雙方的關係由情感勒索開始到後來信任對方,老人家從古板從脫節到走進青年人的世界,並立心擔起保護年青人的責任。

一老一嫩同是孤獨人互相守望,紫盈得不到父母的愛,以為得到愛情就是得到全世界,極力留住渣男。

經過一系列的事,由老人家勇救年輕人。

長輩同心救年輕人,支撐年輕人,為她撐起頭上的一片天,意義上寄語社會老幼一起承擔,一起面對未來,不須心灰,頂硬上。

離苦得樂 解脫人生電影其中的大命題是孤獨、是老無所依、亦都是助人自救。

主角們感受到時不與我,被麵店解僱的田立秋重回到老本行當殺手與昔日同伴再戰江湖,但他們要殺的不是壞人,而是買凶殺自己的無依長者,成立耆英天使的互助社。

田立秋、阿鳳(馮寶寶飾)與葉一叢(林雪飾)曾經是聞風喪膽的殺手,秋負責動手、鳳負責把關補刀、叢負責開車,三人互相合作。

而三人的年紀實際亦有差距,在粵語片時代謝賢可以做馮寶寶的父親,謝賢也可以做林雪的父親了。

三人出生在不同的年代,出奇地沒違和感,那當然謝賢一出永遠都是主角,鋒茫太露,第一眼一定集中在他身上。

林雪很適合做下把角色,癡情的嫖客、傻傻戇戇、肉肉酸酸、搞笑能手;馮寶寶的媽媽角色根深蒂固,被兒子與家嫂壓逼只有委曲求全。

三人各施其職,分工適宜,人人有戲有故事。

電影前半三位去殺一心求死的老人,滿足他們的願望,正所謂可以笑的話不會哭,有錢有健康,開心怎會想死?

殺手佈下精心局面,不留手尾、謝賢手起刀落,殺人也可以殺得帥氣,天下唯獨一人。

再論,西方社會有錢可以安樂死,香港人連選擇也無,甚至連談論的權利與自由也因其正確性而被剝奪。

周驄叔演的老人,兒孫滿堂又如何?

有錢又如何?

孤獨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離苦得樂,無怨無悔。

阿鳳為家庭付出,為兒子鋪橋搭路,換來的是有手有腳住老人院,而她根本未到要別人照顧的層面,還要仰人鼻色、寄人籬下,欠下一身兒女債,連一世人打拼回來的歌廳心血也付諸流水。

其中鳳在飯桌上罵廢柴兒子李燦琛的一段有影后味道,飯來將口還要不懂感恩,家裡的相見好同住難,父母與仔女的交惡將照顧責任外判,是冤孽。

無奈的是這亦是很多家庭的寫照,畢竟親情與利益兩難全。

看得也讓人揪心,一個人老了就是家庭的負累,仔女成家立室也有自身考慮,婆媳間係自古也兩難全。

電影內外也要面對現實 《殺出個黃昏》是一套側寫社會問題的片,點出了家庭、社會的疏離感與老人政策、社福政策的不足,戲裡戲內同呼吸,當我們不能表達,圍城裡只有反抗與接受,一同荒謬。

在電影中阿叢體弱多病也只能在醫療系統裡拖症,最後竟然要以坐監方能「躺平」。

坐監至少有人照顧有食有住,也免卻了在社會打滾,三餐不繼的憂慮。

電影用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態度,淡然面對當中的社會問題與人生態度。

現實的香港因移民潮而棄老,或者將照顧責任外判給留港的家屬,老人問題只會有增無減。

去年香港一年有四百多宗老人自殺案、因病的、因疫情的、情緒病、厭世的,數字是歷年之冠。

面對前路,無論是那個階層也是摸石頭過河。

特別是現在連發聲的渠道也沒有,社會愈走向消極時,我們更應該想法積極,自己轉念與盡量做可做的事。

回到電影本身,也要面對拍攝的缺點。

在劇本前半大開殺戒,到中段紫瑩的出現改變了事情的推進,由很爽快地殺人到世代之爭、家庭、愛情的支線,內容包羅萬有,奈何結構散亂,無疑是眼高手低。

對新導演還是要求稍低,現在要拍電影隨時等十年八年,還未知以後會如何,這部片拍攝期間還撞正香港社會事件期間拍攝與疫情對電影業的打擊,在香港這個時候讓老人開心,讓年輕人認識老演員,大家一起愛護香港人、愛護香港電影,一起懷舊、一起進步才是正事。

雖則電影還是靠演員與情懷支撐,現在的港片在敘事手法上普遍花的心思與功夫也不足,已是通病,即使大片也一樣婆媽,所以劇本很重要。

個人亦比較想看導演的劇本,畢竟導演已經是中年人了,是需要建立自己的名牌,走出來。

擁抱 青春 夕陽無限好 黃昏的風景也燦爛 老年人驀然回首,青春韶華老去,仍可以再青春,只要心境年輕、開明仍然可以擁抱青春。

比如,現在的老人中心竟然有電競、老人家有跆拳道班,活到老、學到老。

在電影中主題曲《青春之歌》與插曲《倦》是神來之筆,林家棟多才多藝參與填詞,亦找來酒廊歌手黑妹演唱,在戲中阿鳳的酒廊如今已是夕陽工業,只餘老一輩光顧,而黑妹是同時代的歌手,由她演唱份外合適,她的歌聲豪氣雄亮,不畏年老,勵志打氣,「我有無盡希望 像玫瑰般盛放」,寄語要擁抱青春,存樂觀的心。

在電影結尾,加插了一段彩蛋,三位主角翻唱葉德嫻的《倦》,流出真摯的淚水,唱出老人家年老老無所依,要寄人籬下的苦處,看盡世態炎涼,不來也不去。

老人家開金口唱歌,戲內戲外,動之以情。

對於這部電影,有不足處但仍有提醒與鼓勵,祝四哥與寶寶姐老如松柏,無論如何《殺出個黃昏》確是創了紀錄,教人如何不愛四哥與寶寶姐。

 9 ) 《杀出个黄昏》:江湖不再,英雄已远

这是2021年最期待的港片之一,久违大银幕的谢贤出马饰演杀手,创意新鲜又鬼马。

看完全片的感受是,电影质量实际上没有那么好,但就是说不出来的喜欢。

电影的前半部依稀有老港片的癫狂,甚至因为几位高龄角色而显得老而弥坚。

但可惜的是影片没有在“杀手”上大做文章,后半段过于温情与伤感。

“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港片也终究难抵自然规律,向现实和衰弱低头。

谢贤、冯宝宝和林雪,三人饰演曾叱咤江湖的杀手组合。

六十年代他们英姿飒爽,是江湖传说;到了现代他们籍籍无名,蹉跎生活。

谢贤孑然一身,他的刀不再杀人,改为削面,却因手脚变慢被辞退;冯宝宝一边惨淡经营一家夜总会,一边被儿子儿媳嫌弃工作不体面,还要逼迫着卖掉房子,给孙子买“学区房”;林雪,货车司机,一身病痛,独自生活,经常光顾的一名风尘女成为唯一精神寄托,幻想着娶她回家。

电影开场不到十分钟,“杀手”便沦落至此,没有黑风衣,没有墨镜,没有高科技,一点都不酷。

一个“任务”的出现,让三位老友重聚,面对各自的困境,三人重操旧业。

到了现场,谢贤惊讶地发现,原来是一对被病痛折磨的夫妻无钱买药,于是雇凶自杀。

谢贤选择了拒绝,后来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丈夫亲手杀掉了妻子,然后被捕。

生活在绝望中的人,无力自救,如果替他们了断,“说不定,也是在帮人。

”跨过了道德门槛,后面的事情便顺风顺水,他们还张贴了“耆英天使”的广告,专为老年人提供“杀人”服务。

紧接着一组蒙太奇,既展示了杀手组合的专业、老练,也让观众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孤寡鳏独、老弱病残,他们都是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活着煎熬,但求死个痛快。

唯一的有钱老人,独自居住山间别墅,儿孙宁愿不睡觉赶飞机去玩,也不愿回来探望,还嫌弃路程遥远,向谢贤抱怨一通后,他把亡妻的遗照抱在胸前,躺在床上说:“动手吧,别让我老婆再等了。

”这一部分是电影最精彩的段落,“老人杀手杀老人”的设定极为黑色幽默,去杀人的路上冯宝宝还顺便去买了一捆菜,上次这样戏谑杀手应该还是2001年彭浩翔的《买凶杀人》。

但是电影那直白的现实指向蕴含的能量太强了,贫富差距、人口老龄化、代际差异、社会福利等等问题虽然只是轻轻揭开一角,但联想到近几年香港的政治经济问题,加上疫情冲击,生活问题已经成为广泛性的社会问题,这些少人问津的底层老人的问题更为严峻——生存问题。

三位杀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意气风发的年少轻狂到新世纪二十年代狼狈落魄的英雄迟暮,恰是象征着香港的崛起与落寞,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也许是这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压住了想要飞扬起来的故事。

电影的后半部分,谢贤去执行任务,结识了活泼女孩钟雪莹,任务失败却被女孩纠缠,原来她父母离婚,谈恋爱后意外怀孕男友却失踪。

谢贤在收留她帮助她的过程中逐渐加深感情。

冯宝宝的夜总会最终还是卖掉了,林雪的意中人也嫁给了别人。

电影最后,谢贤与冯宝宝一同照料着钟雪莹和她的婴儿,仿佛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是颇为意外也有点遗憾的结尾,把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作为美好人生的终极追求,非常保守,也非常东方。

江湖不再,英雄已远。

香港黑帮片杀手片作为脱胎于武侠片的类型作品,一直承续着武侠电影的价值观,英雄要么战死,要么归隐,给世人留下的是落寞与苍凉,相夫教子、膝下承欢、阖家团圆的庸常生活与江湖人生是两个世界。

《杀出个黄昏》的前半部分很符合片名的暗示,三位老人重出江湖,渡人渡己,用超常规的故事讲述人间悲喜,后半部分却渐行渐远,杀手放不下家庭,江湖抵不过人情,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一辈子,不如好好过日子。

杀出黄昏,原来就是为了安享天伦,这十足是一个悖论式的黑色故事。

这部电影最可贵的是三位主演,谢贤84岁,冯宝宝 68岁,最年轻的林雪也已 58岁,他们都是香港影坛常青树,伴随观众多年,只是近些年大银幕作品较少,年轻人不太熟悉。

用这样的班底拍出这样的港味电影,监制林家栋功不可没。

2021年可以说是“林家栋年”,主演的《智齿》《手卷烟》质量上乘,监制《杀出个黄昏》扶持老将、提携新人,皆是口碑之作。

谢贤凭此片拿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的“最佳男演员”,相信还会有更多斩获。

华语电影里高龄角色一直很少,尤其大陆电影,几乎没有老年演员发挥的空间,这两年印象深刻的大概只有《又见奈良》里的吴彦姝和《寻汉记》里的李保田。

日韩电影常青树比如罗文姬、树木希林、国村隼类型的演员有很多,欧美更不用说,施瓦辛格、史泰龙、摩根·弗里曼、连姆·尼森一把年纪还在当杀手,七十多岁的塞缪尔·杰克逊还在做漫威超级英雄,八十多岁的安东尼霍普金斯刚凭《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再拿影帝,希望华语电影有更多精彩的故事更大空间,给不同年龄层的演员更多机会,不枉费他们靠岁月和磨炼积攒下来的一身本领。

 10 ) 笑中有淚,荒誕卻不失感人

林家棟監製並與何靜怡合作編劇的《殺出個黃昏》,講了一個荒誕不經的故事。

三個年老的殺手退出江湖多年後突然重操舊業,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如今只殺那些已然喪失生存意志、一心求死的老人,而他們的顧客就是他們要殺死的人。

他們幫助老人解脫苦海,送他們上天堂。

夠荒誕吧?

然而,現實的香港本身就荒誕,當我們的特首說得出移民離開香港的都是逃犯,那麼,老人花錢僱傭殺手來結束自己的生命,或許也很符合香港政府的邏輯。

現實中的香港,年過七十還在工作謀生的大有人在,電影中不言退休的殺手,只是把這種情況再誇張化而已。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也曾為電影「背書」,他說,當大家都能活120歲的時候,60歲其實剛剛中年。

即使連這些身居高位的人都已經是年過60的老人,但他們卻從不善待老人。

2019年,林家棟的契媽,知名老牌綠葉演員夏萍去世。

夏萍生前和子女關係疏離,晚年一直主要由林家棟照顧。

林家棟對香港老人晚年的淒楚深有體會,所以直言很想拍成這個電影,希望老人議題能得到更多關注。

值得順便一提的是,林家棟對年輕人也算有心,他對香港電影的貢獻雖不及影視大亨古天樂,但近年卻也參與了不少新導演的作品(參演或監製)。

貴為金像獎影帝,沒有一心只想着賺錢,很難能可貴了。

作為喜劇,電影其實並沒有把老人拍得特別慘。

關於三個老殺手的送老人上天堂服務,電影也沒有花太多筆墨講述每一個個案,只是以蒙太奇的方式輕輕處理便算──如果電影以這些尋死的老人作為重點,整部電影的荒誕感和現實意義會更加厚重。

每個老人都有各自面對的困難,而未必純粹是經濟問題,像片中講述得較為詳細的一個個案,老人是個有錢人,其老伴去世後便一人獨居山中豪宅,子女一年頂多探望一次,對他來說,這種生活生不如死。

然而,畢竟這是一部商業電影,所以它最終還是選擇一種比較平庸但更討好觀眾的做法。

故事的重點放在三個老殺手的個人境遇上:不認老又孤僻的田立秋(謝賢飾演),年輕時削人如泥,年老後在麪店掙錢過活,卻因手腳太慢被炒;葉一叢(林雪飾演)除了嫖妓,似乎無慾無求,年輕時錯過了愛情年老時卻愛上妓女,妓女縱使對他有情,也終究不是愛情;即使三人中看似生活得最風光亮麗的蔡鳳(馮寶寶飾演),在家人眼中,也只是提款機而已,最後甚至被兒子、兒媳逼着賣掉房子、歌廳,去支持孫子讀九龍塘的名校,而她自己落得個住老人院的下場。

經濟問題並不是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的問題是,曾經幾乎無所不能的他們,在年華逝去後,終於成為了老無所依、無所寄託的人,用片中蔡鳳常掛在嘴邊的話說,就是生活只剩下等喪鐘敲響。

片尾放出三位主演合唱主題曲的花絮,錄音時無不落淚哭泣,我相信那是真誠的眼淚,那其實正是一種感慨年華逝去的憂傷。

三人的狀況最終因一個女孩(鍾雪瑩飾演)的出現而改變。

她被父母拋棄,又被男友「中出即飛」,她僱田立秋來殺她,但田立秋下不了手,女孩便纏着他不放,慢慢滋生出爺孫一般的感情。

這位缺愛的女孩,讓同樣缺愛的田立秋和他的兩位老友有了新的寄託,最戲劇化的是,這三名一生以殺人奪命為業的人,最後卻是為了拯救女孩肚中的孩子。

電影沒有深刻的社會批判意識,沒有深入探討老人年中真實存在的各種社會問題,但以老人作為主角的香港電影,本身已經很難得了。

要知道,劉德華今年即將六十歲,其實還在演年輕人。

三名主演的實際年齡差距其實相當大,但三人的氣質放在這三個角色上又似乎相當適合,也擦出了不錯的火花;當中最老的謝賢,又和才20多歲的甜美可愛的鍾雪瑩搭戲,也十分有趣,頗有點致敬《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意思。

《杀出个黄昏》短评

前后逻辑矛盾,说了“生不如死”,家庭和亲子关系的困境和悲剧,到最后却阻止未成年人人流,鼓励生育?可去你妈的吧

7分钟前
  • Au
  • 较差

其實這種電影 根本掙不了錢 不過 林家棟有心拍 也確實反應到香港真實狀況

11分钟前
  • 什麼腳我不敢舔
  • 较差

一曲挽歌,一把爪子刀走天下。虽然三段故事很过时而且结尾真是一言难尽,一方面以老年人视角展示,结果又变成照顾下一代…太没关怀了。但难能可贵的就是三个人不过时的演技,永远被林雪的表演所打动!既轻松又沉重还完整,作为港迷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13分钟前
  • 发条辰
  • 推荐

3.5 这个杀手真的太老

15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拍得非常笨拙,道理都懂,然而不是很能打动人。

19分钟前
  • 暗地妖娆
  • 较差

俗套甚至是有点幼稚的黄昏片

20分钟前
  • 元素符号
  • 较差

看的又无形中对衰老多了分恐惧。今日有林家栋谢票。

22分钟前
  • Yvonne Yu
  • 推荐

这部戏演员就是在演老去后的自己。人总是要开始怀旧,怕老,怕死的。

24分钟前
  • 唐揽月
  • 推荐

青春不老只是个梦。所以情怀之作,徒增悲凉。老戏骨们越努力越凸显当下的凄凄惨惨戚戚,老年人之况味。故事最终还是不能免俗的生孩子一起看夕阳,但不知有无政治寓意在其中。几多老港片的影子,但往昔不可追。三星给三个主演。

29分钟前
  • 信电影得永生
  • 还行

到爷孙情之前,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怀旧港片,前部分让我想起了黎耀祥的《杀手再就业》,一个是退休杀手面对现实生活的窘迫,一个是老年杀手与新时代的格格不入,恰似现在的港片处境。可惜后半段没有摆脱后港片时代的通病,如同《麦路人》一样强行苦情强行圆满。如果说《七人乐队》《灯火阑珊》是写给港片的情书,那么本片很明显是写给港片的悼词,我爱港片,这么美的东西一下子就没有了,真不甘心

33分钟前
  • 钻石山
  • 还行

没想到谢贤这么老了,没想到林雪这么胖了,没想到我的青春也早已都喂了狗了,悲情,没落,不甘,林雪加一颗星。

35分钟前
  • 蓝格子
  • 推荐

老无所依啊~女孩子很厉害,就像碰瓷的怀孕流浪猫一样……挺沧桑的,只能这么说

36分钟前
  • Lula
  • 较差

男女主角加起来超过一百五十岁,影片质量如何,已然不重要了。

40分钟前
  • 咖啡只喝速溶
  • 还行

其实是青春之歌

42分钟前
  • 无心人
  • 推荐

英雄落寞或美人迟暮般的年化老去都让人无比感伤。。。

47分钟前
  • bookbug
  • 推荐

lets普通煽情炒冷饭 and call it 人文关怀!

50分钟前
  • 99bu88
  • 较差

85岁谢贤首次获得影帝的作品,《杀出个黄昏》。讲述三个杀手的老年生活。年轻时的风光,更映衬出老年生活的一地鸡毛。虽然他们的挣扎和改变,更多看起来是顺应时势的将就,但谁不是这样呢?在现实世界里,活成自己最体面最自在的样子。很多人也许和我一样,是第一次见到不戴墨镜的谢贤。哪怕容颜苍老,仍然保持着挺拔的身姿,身手不凡,严肃又慈祥,这是一位退役的杀手,也是老年的谢贤第一次和观众真诚相对,这俨然是一位退休的巨星。片中的插曲《青春之歌》,歌词真是写满了老年生活无奈,作词人是电影的编剧和监制,林家栋。他的梦想,为老演员拍电影,这是老演员的黄昏,也是港片的黄昏,可喜是,他们确实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体面,有余味。

54分钟前
  • 某C
  • 力荐

演员都是老年人本来就够死气沉沉了(暮气沉沉已经不足以形容)。再加上一潭死水的剧情推进节奏,高饱和度的镜头色彩还有多为夜晚的场景。就像老人臭那样让人难以接受。剧中每个人都要死不活的。负能量爆棚的片子。垃圾

58分钟前
  • ×山Rock山×丘Li
  • 很差

其实有点低于预期,不过以老人的视角展开故事这一点还是挺好的。

1小时前
  • pαss
  • 还行

98min 不知道少了什么.. 就很温柔..

1小时前
  • Knight Night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