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开始分述着几段不同的故事。
你可以说它断断续续,节奏明快,让人看的弄不清头脑,后来你会说太J.B过瘾了,这才是电影啊。
一群热爱电影的少年经过岁月的洗礼苍老了十岁,一群黑帮暴力团伙随着时间的流逝改变了经营模式和套路。
这部日本电影有点像《爱的曝光》一般天马行空,谁也不能想象到影片的结局,如果一个人能知道电影最后的结尾,那只有编剧。
具体的剧情我就不多说了,可以说说影片的包袱还有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中心思想(怎么有点像小时候考语文呢!
)其实本片极具讽刺意味,片子最后导演拿着胶片在街上狂奔的镜头看得会另多少名不见经传的电影人心酸。
在电影圈能混出个名堂不容易,有些人拍个大烂片就能赚钱,有些人一心追求艺术的高峰却迟迟不被人认可,这样的心情保持了十年,多少人还会有心气去一直热爱电影下去。
多么不公平的事情,可是偏偏有人会坚持下去,甚至达到偏执的状态,就如片中的几位爱影人事,真正的屠杀开始了。
他们还在拍摄,说黑帮不怕死我信,他们可以血拼、可以肉搏,但是他们只是凡人啊。
片中的爱是多重的,从小就被家庭熏陶长大的小孩,内心充满了暴力,但是她是一个好人,内心坚强的孩子,从小拍广告。
其实本片就是为了完成狱中母亲梦想的故事,父亲想让妻子看见外面的女儿是多么的有出息,在娱乐圈混的是多好,可是往往越高的期盼带来的灾祸是巨大而又不可挽回的。
在商场看到她可爱表演的男孩后来居然也真的遇到了她并在死前获得了她的爱,一点不讽刺。
最后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依然可以说出谢谢你这样的话,足以看出这是真爱啊,真的不是电影奇葩啊!
这部电影看到后来以为是他们假装拍摄了一部电影,其实不然,后来是导演的想象,因为每个人都有伤,和他们死时候的伤痕是吻合的,这代表了大家都到了地狱抑或是天堂,大家在另一个世界看完了这场真实的演出,而且不用买票哦。
因为上映这场电影的电影院已经倒闭了,这个镜头更印证了我的猜测。
这是想象,而非现实。
死亡只是最后的一场旅行,结束了人生这场旅行,而去另外的时间空间度过下一生的一场过程。
这部电影最后一定会上映,因为真实而又血腥,放在现在一定是一部惊世骇俗的旷世巨作,但一定不要忘了宣传告诉观众它背后的故事!
今年陷入丑闻的园子温,如果是清白的,请把这种神经病风格坚持到底。
不知道为何想起《摄影机不要停》,大概同样贯穿了迷影的精神,同样脑洞大开,同样是一群非正常人类。
你以为是个热血励志剧,它就开始无厘头搞笑;你觉得是《银魂》附体,它就开始血浆四溅,断肢横飞。
这种混杂着纯情和暴力的漫画气质,很难出现在日本以外的电影里。
园子温老婆神楽坂恵这个大奶开头就演骚货和国村隼舌吻,园子温大概很喜欢看到自己老婆跟别的男人亲热乱搞。
那个想把学生小混混打造成李小龙一样动作明星的导演一帮人对电影真疯癫,10年过去一部电影都没能上映,最后让两个想拍美津子电影的黑帮头子两帮火拼,最后警察进来扫射,两个帮派包括美津子和从小看她广告喜欢她的桥本公次、一直以来导演的团队们都死光光,剩下导演一人拿着胶卷录音跑出去,但本片真实的工作人员出来了,电影中的电影。
本片的套路和疯狂其实跟园子温的其他电影差不多,血腥、变态,色情。
你了解园子温吗?
在他的邪典影片中真正以一个女人的形象出现的只有他的老婆--神乐坂惠。
无论《冰冷热带鱼》《爱的曝光》《庸才》还是《地狱为何恶劣》。
并非神乐坂惠的大奶,迷离的眼神,使得其他女人黯然失色。
在园子温的角色定位中,神乐坂惠永远都是正常人,有着正常人的欲求,即使是《恋之罪》中,最后她有放荡的举止,也是因为受到打击所致。
总之,在园子温的影片中我看到她再正常不过了。
其他的女性,不是嘶吼着要毁灭,就是行尸走肉,任人驱使。
他是“诙社会”老大。
这一部《地狱为何恶劣》以及《冰冷热带鱼》中,有一群黑社会,然而影片所有的笑点几乎全出自于这群黑社会,因此称之为“诙社会”。
他之所以为老大的原因在于,他多部影片演员几乎雷打不动的有这几位:神乐坂惠、绪方义博、渡边哲、二阶堂富美 、渡边真起子。
这是他的卡司阵容。
如题,我将在此说一说我在影片中见到的竞合关系,当然说竞与合也不尽然传达了我的感受,竟与合究竟对不对,我则在此做点说明,竞也许多表示一种双方间的冲突,而合则表示冲突之后的平静,我不确切的知道园子温通过这种平静的意境想要传达的意思,在影片中,竞合关系随着镜头场景的转换而呈现明显的张力,这种力量仿佛在你的胸口蓄势待发。
《地狱为何恶劣》这一部其实比起《爱的曝光》《庸才》《冰冷热带鱼》几部,情节更丰满更圆满。
故事的开头是美津子的广告,这则广告贯穿全场。
忽又转到平田这群无业游民在街上拍片子。
镜头又一转,美津子扑倒在一片血泊中。
武藤调戏良家。
静江的狂野杀人。
就这样,故事像考研英语排序题一般娓娓道来。
整个故事就讲了黑帮大佬武藤之妻静江杀了北川派的小弟,锒铛入狱。
在她出狱的前十天,武藤为了给他惊喜,要让一直想做演员的女儿美津子拍部电影给她看。
结果呢?
难道园子温只是想告诉我们,他们最后都被警察干掉。
不了了之?
这岂不很荒芜,荒芜到村上春树。
荒芜。
在园子温的作品中,总是以一群颓废的不良青年的嘶吼或以以为欲求不满的少妇开始,他们似乎想要打破人们表面的坚强,表面的和谐,要革这个荒芜的无处安放他们的欲求的世界的命。
影片中的语气无不是声嘶力竭,个个都是硬汉,女人都是魔女般的存在,他们想营造一个更加实在的有意义的世界。
竞,在这个他们不认同的世界。
合,最后终归于无。
园子温营造这种竞合关系的手段多半得归功于配乐。
有时热烈突又转到紧张,剑拔弩张。
有时沉静忽又血雨腥风。
镜头的抖动也在配合故事的竞合,他用长镜头表示壮烈,用抖动表示激烈斗争。
我记得有一段的竞合关系借用镜头的伸缩表现非常的明显。
在武藤与池上为了拍片的那段,镜头不停在他们两边转换,最先因为还没有谈判,双方的怒气冲冲,镜头给的是中景,随着他们的谈判进展,由中景到近景到特写,冲突随之消解。
这就是园子温。
当然我更喜欢他传递给我的振奋。
http://www.douban.com/note/368296013/ (图文版,严重剧透)一 温习地狱为何恶劣大家一起来刷牙,快买我用的牙膏,小伙伴们的激情,真是纯洁得一塌糊涂,Fuck!
舌头据说是最性感最色情最恶心的部位,不信的话可以自己对着镜子伸出来弯起来看背面,绝对是隐秘的微观世界,大芬村产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波洛克滴画,行动绘画,观影史上最多的血,昆丁算什么,这个图片的背景脚步咚咚声更关键,东洋“包租婆”,为什么要追到楼顶?
让你看趴着死的视角?
受暴者和屏幕后的观众一体?
恋童癖,卡哇伊,有了战争,电影才有了质料,闷骚的屌丝?
青涩,无数电影桥段经典手法,走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理想主义者不容易啊,要忍受多少次傻逼......活埋送枕头,真是贴心,戛纳躶体蝙蝠小金人,哈哈发哥发哥......标准日本美少女钢铁战士,锅碗瓢盆也都开始愤怒了,玻璃舌吻,刺不刺激?
爽不爽?
疼不疼?
观众该自我联想了,佛像和美女,真是时刻不忘揶揄人的欲望,恰如天真和暴力,梵高们不能继续艺术下去了......Hitchcock Hitchcock ,你的《Rear Window》 ?
Angel,哈哈,萌妹子真是日本特产啊,挠骚心,舞蹈的魅力......尿液四溅,电影之神现身,不过好像不是从嘴里喷的哦,穿帮,是故意的......美国小龙来啦......集体的力量胜过一切啊,刀举起来,汗毛竖起来,开杀!
演习,排演,一部电影的诞生,Silence了25秒左右,嚎叫开战,贝多芬《欢乐颂》响起......假手,假头,假脚,漫天飞舞......可卡因,飞起,绝世幻境,李安《伍德斯托克》里的帐篷......设计用人模台酷毙了,耶......可卡因就是牛逼,快刀枪不入了,刀战转枪战,高潮变奏升级,摄影机就是机枪,机枪就是摄影机,拿起你的武器,战斗吧!
黄雀在后的警察,变得永垂不朽,然后死去,还没有不朽,于是就活过来了......借寺山修司评园子温“一直在路上”,直接与“垮掉的一代”意淫勾结上了,尼玛,被骗了,居然都没死......Cut!
原来一切都是幻觉,怎么拯救电影?
(这个版本的译者似乎没翻译出来,可是不翻译出来怎么和《盗梦空间》血拼真实与梦境的层次啊)小女孩嘎嘎嘎,导演哇哇哇,演员呀呀呀,黑帮啊啊啊,机枪哒哒哒,血浆炸炸炸,摄像机啪啪啪,观众哈哈哈,钞票哗哗哗......FUCK BOMBERS!
然后,一个伟大的电影就诞生了,呵呵......二 吸青春的热血《Bad Film》1995年制作完成,因為資金不足而胎死腹中,2012年才登上大銀幕。
详见:BAD FILM《Bad Film》电影光碟花絮收录了园子温90年代制造的一系列事件,包括”TOKYO GAGAGA” “园子温降临纪念” “Bad Film 制作拍摄”以及访谈。
1993年5月3日,园子温街头发起“TOKYO GAGAGA”游行。
1994年3月10-17日,园子温举办了一个全是GAGAGA作品的纪念活动,一共持续八天,更加类似于一个多媒介展览,包括电影,诗朗诵,话剧,音乐,写真,绘画等形式,会场被起名“解放区”,呼吁所有人们来观看......(PS:直接联想到Banksy2010纪录片《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中展览方式,会造势营销啊,推荐观看)1994年4月,GAGAGA为了制作《Bad Film》游行集结。
①②2013年,园子温电影《地獄でなぜ悪い》上映,电影时间设定为十年前① 的FUCK BOMBERS电影团体②和黑社会两大帮派,时间刚好可以回溯至1993年,“TOKYO GAGAGA”对应“FUCK BOMBERS”,《Bad Film》中黑帮对应黑社会,或许这样嫁接臆断有点牵强,不过算是可见可揣测的线性客观,《地獄でなぜ悪い》或许只是作为《Bad Film》的理想升级版存在,尽管园子温本人是无法容忍这种对自己作品进行修正的行为,那就加足可卡因吧,用无止境的血浆和打不完的子弹,彻底解除他人的捆绑,释放疯狂的激情和欲望,没有什么好失去的......当然,这是徒劳的,因为用好莱坞的手法反抗好莱坞最终还是好莱坞,眼睁睁用穿帮面对虚假的一切,仍然无处可逃,对电影的焦虑也无法消失,仅仅通过可卡因暂时缓解了创作的阵痛而已(这一点可从电影片尾最后的奔跑中出现“cut”的声音确认这一点)。
园子温通过自我审视面对电影的悲观绝望情绪,或许恰如金基德对《阿里郎》的所作所为。
不同的是园子温是把电影作为艺术看待(根据电影推测园子温似乎钟情于美国50,60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嬉皮士,垮掉的一代,古典朋克(自编的)),作为神看待,是无法接受其不纯的特性的,可是阿兰·巴迪欧在其文章“电影作为绝对不纯的艺术”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电影是一种绝对不纯的艺术,从它开始构思起就是如此,因为使电影成为可能的条件系统是一个不纯的物质系统”。
全文详见:电影作为绝对不纯的艺术,黑老大让屌丝男拍电影将Money用早餐托盘盖紫色布包装用妓女老婆情人形容电影规模的时候也已经说明这一点,还有美国抽象主义,背后推手可是中情局(又一说是时代的必然,中情局力量微乎其微),艺术也只是无限地接近纯吧。
园子温的这种执着,践行着提纯式的战斗,如果始终在捕获大众和艺术追求之间摇摆,无法正视其不纯性,或许只会造成歇斯底里而崩溃。
话说回来,票房收入可以用来医治这种精神症候,做为对不纯而纯的代价的补偿?
难怪鬼才园子温只能是以电影写诗?
作为暴力与温情的代表,被喻为新cult战士?
(“才”释意:才是诗意的魂魄,诗意是个屁,屁弥散于空气,空气流入你的身体,你的身体需要分泌,分泌物泄漏到无趣的境地,便化约为才气。
)三 大景观电影作为景观商品维持着娱乐大机器的运转,赋予这一切存在的意义。
园子温是在与美国电影模式抗争?
那就是与资本主义商品大机器抗争?
这是在与个人的梦想较劲?
还是在和英雄主义的成功学较劲?
可是利用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极致夸张的表演伎俩是否始终还陷入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逻辑泥潭?
如果园子温一味纠结电影院的兴衰只能说是在渐渐沦为个人记忆的保守状态和对传统仪式化的崇高想象,电影院的没落跟电影本身的伟大似乎已经没多大关系了,因为人们已经活在电影之中。
在英剧《Black Mirror》中构筑的影像世界和影像游戏已经昭示了未来虚拟和现实的紧密关系。
由于实在无法避免大脑将电影中Fuck Bombers 导演和在”TOKYO GAGAGA”的园子温以及《地狱为何恶劣》导演园子温隔离开,他们都是园子温,这自然会在心理就造就出多重想象,这也造成了个人以上的幻觉和想象......真是飞大了,这个电影真是土啊,土得掉渣,真是嗨啊,嗨到血肉模糊......继续下去的话,戈达尔,看来是时候再次出场了......“一天,一个小贩来到一个村庄,这个村庄在湖边,他待人如友,村民们因为他能讲成千个故事而接纳他,后来来了一场暴风雨,小贩说是世界末日,但太阳还是出来了,于是村民们赶走了小贩,而这个小贩就是电影。
”戈达尔在《电影史》中引用加缪对电影的看法。
二阶堂富美真的是好看死了!
尤其是含着刀片亲人那段。
整个剧情莫名的戳冷笑点啊!
好好笑啊!
敌对帮主摸萌上死敌家的女儿什么的,一群黑帮拍电影什么的,电影梦想家癫狂的和李小龙吵架什么的,都带着热血和搞笑,好棒啊。
配乐也好棒啊,长谷川博己总有种周星驰的感觉。
蒙太奇的表述手法好棒,大家都活着,电影满场,多美好。
感觉园子温对奔跑的场景蛮喜爱的呀,最后长谷川跑着的样子想起庸才了。
感觉像是在说每一个呕心沥血的导演。
一群可以为拍一部好电影而死的少年,两个势不两立的黑社会团伙,全民女神美津子(这是老色鬼的初恋么,大半电影女主都是这个名字,还是根本懒得起名字←_←),凑在一起,儿戏般的决一死战,向死而生的剧组。
园子温的电影风格独特,我总喜欢拿另外两位导演与他比较,一位是代表了暴力美学的昆汀·塔伦蒂诺,另一位是变态界的三池崇史。
论暴力,美不及昆汀,论变态,三池老贼甩他几条街。
疯狂,却是他人所不能及的。
他的疯狂,表现于故事的构思,爱的曝光,庸才,神秘马戏团,纪子的餐桌,都让人有种模糊了现实与戏剧的感觉。
表现于元素丰富,性,暴力,仪式,偷窥癖,畸形的人设,向死而生的主角,对于热爱,或者说对于爱的执着,不留余地的疯狂,即使是地狱,地狱有什么不好。
也许,这也是园子温的处世之道吧,还有,这老色鬼肯定对少女有执念。
地獄でなぜ悪い大陆在翻译片名的时候,通常会使用一些书面语,如果原片名太过于平淡或者单单就是个英文人名,我们也会根据影片大意给它重新命名。
地獄でなぜ悪い直译过来应该是“地狱有什么不好?
”这个意思就相当霸气了,但却少了点当片名的感觉,地狱为何恶劣又不能表明原意,所以,我生编制造了一个片名:“地狱何以为劣”以上是题外话本篇故事是导演园子温三十岁时候就构思出来的,据导演讲,他自己本身也有过被黑道大佬女儿“诬陷”的经历,而且当时还年轻,处于无片可拍的状态,就构思了这样一个故事。
现在看来,可能是求片心切,用摄影机实拍黑道交火确实充满心意,也是一个让新人导演立刻出类拔萃的好点子,并且这样张狂的故事和人物设定,也很难在其他国家的电影人脑中出现,园子温就是怪才,但这样怪异的故事,很难立项,并且只是实拍黑道对拼的话,没有好的剧情和设定又很难让影片有说服力。
那么到了之后,导演可以呼风唤雨的时候,为何还要再拍这样一部年轻时就构思好的“偏青涩”电影?
应该是执着吧,其实这部电影的故事极其简单,就是讲述了一群喜爱拍电影的青年偶然得到了机会可以拍摄黑道决斗的机会,从而发生的故事。
但我看完,结合原片名,我觉得导演本身就是个疯狂热爱电影的人,可以说片中那个对拍电影痴迷的导演就是园子温年轻时候的影子。
影片中他的整个三人组也都是如此,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拍电影更让人兴奋更让人喜悦的了,甚至于说为了拍电影而下地狱都没什么。
是的,按照宗教设定,人如果犯有罪过(轻生也是重罪),那么人死之后会下地狱,并且,几乎在所有人的观念里,下地狱似乎是一个终极诅咒。
不管你信不信宗教,可你内心肯定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可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不能做自己想做的,安稳的过一生,这样对他对来说算是善还是恶?
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梦想疯狂的努力,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他,死后又要怎样判别天堂地狱?
导演说了,别管那么多,干就完了只要在仅有的生命力绽放光芒地狱又有何不好?
今天写点关于人性里的不规则动词,或者不规则语法。
什么是不规则动词,什么是不规则语法?
什么是冷门,什么是小众?
血腥,黑暗,暴力,荒诞…我们不喜欢这些标签因为很少能注意到,很少能发现?
因为它们从来都代表的是不入主流的,不人道主义的,不成大体的,甚至是违背人类规则的不入流的,不被大多数所接受的,会不会反而是很好的,很精髓的?
可是追根结底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害怕因为从未经历过。
对未知的事物总是伴随着恐惧与好奇,不是吗?
因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觉得稀有?
因为太刺激眼球,太刺激感官神经?
是否只有温暖如日式纯爱,抑或着温情美食片,才可以治愈人?
不,极端的美好,与极端的黑暗都可以治愈。
只有我觉得园子温是个人才吗哈哈?
电影里那么多窥探之门,什么温情,什么政治,什么历史,情色,战争,可独独少了秘密之门…因为并不是谁都想知道秘密的…园子温的镜头,就像是我们窥探秘密之门里面的事物的一个眼孔…什么黑帮片,什么政治黑暗片,什么反乌托邦,什么欺骗与背叛,什么人性…等等等等…园子温把那部分最大的恶,最深的恶,从十八层地狱里的负十八层里拉了出来…有一个词叫做物极必反就像,治疗密集恐惧症的方法,从来都不是不去看密集图片(那只能是逃避),而是去看大量的密集图片…就如同,血腥暴力,荒诞猎奇,恐惧的本身就是涵盖多种标签的恐惧,要变得不惧恐惧的方法,从来都不是拒绝血腥暴力,也从太都不是远离变态,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加变态…当变态已经凌驾于胜出于一切恐惧的标签,在那电光火石之间,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善良,温暖,天真,可爱的“本我”…无所谓,才能无畏,才能无所不能…
地狱为何恶劣 (2013)7.62013 / 日本 / 剧情 喜剧 / 园子温 / 国村隼 二阶堂富美
冰冷热带鱼 (2010)7.72010 / 日本 / 剧情 惊悚 犯罪 / 园子温 / 吹越满 黑泽明日香
在无爱之森呐喊 (2019)6.92019 / 日本 / 惊悚 犯罪 / 园子温 / 椎名桔平 满岛真之介
这部电影不算神作,不算经典,豆瓣也没有那么夸张的高分,很多人真的看不懂也感受不到那些大笑里的悲壮和疯狂,没关系,这本来就是小众电影,这本来就是给那些对梦想渴望到骨子里的人看的。
一个天天正常吃三餐的人,怎么可能体会到一个三天没吃饭的人对食物的饥渴。
我说渴望,饥渴,其实就代表着求而不得。
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东西,但可惜,你擅长的东西,自己不一定喜欢,喜欢到为之疯狂的东西,不一定擅长。
还记得多年前看到电视上一个啃老的男人三十多岁不肯出去工作,一心想要成为网络写手里的红人,结果写了这么多年一篇火起来的都没有,还要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养着他……当时我在电视这边嘲笑着那人的自不量力,痛骂着他的自私,但这么多年过去,在我一次次遭受着求而不得的折磨,转身后发现,我对这个人这件事的情绪,只有悲伤,不再有好恶。
我真的不赞成为了梦想把自己的健康、家人、甚至生命都搞进去,不计代价的人不求结果的人,但我控制不住自己为那些赤子之心流下的眼泪,一如这部电影看到结尾时,我失控的眼泪。
我多么希望这群疯子能看到自己拍的电影啊!
……多么希望最后大家一起在首映里鞠躬的场面不是长谷川的幻想,多么希望监狱里的老婆能骄傲的抱着女儿看她主演的作品,多么希望大叔能看到他的心血没有白费,我甚至希望池上组的老大死在那个女孩手下也好,最后那一声cult,让我硬生生断在哪里,不愿分清哪里是戏哪里是现实。
这部戏前面恶意搞笑的近乎荒谬,但从后面部分从第一个人死掉开始,原谅我,我笑不出了。
对着这群用生命在演,在拍这部糟糕35mm的人们,我笑不出了。
这电影我不会再看第二遍,但我要向导演致敬,在它混乱庸俗血腥乱搞的皮囊下面,藏着一个红得滴血的灵魂。
蛇精病啊!
全力歯ギシリLet’s go! ギリギリ歯ギシリ Let's fly!
园子温拍喜剧也不好笑啊。。过度中二好像闹剧一样。最后稍微癫了一下,但是前面铺垫了100分钟???
这两个小时快被这帮人烦死了,最后被团灭真是大快人心。于是现在是只要打着迷影的旗号,拍成怎样的深井冰也可以被原谅吗?宫崎葵失散多年的亲妹妹二阶堂富美清纯里透着一丝骚气,星野源真的不是森山未来老师附体了吗?
狂野梦想加黑帮大乱斗,穿插一些明的暗的剧情线,其他的真没看出有多少意思,还是太乱了,不适合我这种剧情消遣党~
全片很烦,最后爽了大概五分钟1.男女在打斗中间bb,男的被一刀砍死2.摄影师一边扛着摄像机,一边扛着冲锋枪既然爽了就不给两星吧PS:最后那让我想起精武门,有点不爽了
无聊..
午夜狂奔夢一場,好寂寞。堤真一好演技。
film maniac,可能要真懂的人才懂
一会儿冷到笑死,一会儿冷到起鸡皮疙瘩
完全娱乐作!园子温抛弃以往镜头范式,不耍文艺不黑宗教,与迷影观众一道玩到疯癫,最后30分钟简直停不下来!凌厉的音画快速剪辑似《爱之剥脱》,多次“戏中戏”摄像机干涉彻底打碎电影与真实的界限,结尾1秒钟更形成再一重嵌套。主演们玩得尽兴出彩:堤真一!国村隼!二阶堂!星野源!长谷川博己!
前面多线程叙事讲得挺好 结尾合得也太糙了 完全就是电影疯子的春梦 空玩形式只徒自己爽……而且用不用连音乐都抄昆汀啊
同样是流血 也一定要有这么多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 这才是cult导演的尊严
有点失望,这次的情节扯的太远,我是无法相信了。
日影年度深井冰作。
屌丝只有切掉右手才有可能得到女神的青睐吗,很发人深省啊
这电影园子温就是为了自己穷开心拍的吧,满满全是梦幻啊。电影就是一群狂热的疯子的梦境。
一定是我不够蛇精病
黑帮不像黑帮,一点正经没有。火并不像火并,状如癫痫发作。
B级片上日本人的才华真是好难企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