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世界》是一部理念十分独特,然而叙事和人物塑造并不成功的电影。
前一百分钟的华丽铺垫,以后三十分钟的仓促说教结束;花了大量时间来凸显明日世界的美好设定,而忽略了对剧情走向的解释,还没有达到高潮就开始了最后的煽情。
影片想要激励的是“梦想家”,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角色却不是女主角或大叔,而是萝莉机器人,副线有宣兵夺主之嫌。
可我还是会推荐这部电影,它和我近几年看到的科幻片都不一样。
很多人将《明日世界》定位为儿童片,它也确实符合很多儿童片的特征,但在我看来,它的低龄化主要是由于概念的复古。
在人们初尝科技发展带来的甜头时,期盼依靠科学发明的力量能够获得更美好的生活,早期的科幻小说的幻想要更加大胆,更加脱离现实,也更加乐观。
明日世界正是基于这种对科技的乐观主义,从它的四位创建者就能看出来:埃菲尔,缔造建筑史奇迹者;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之父;而爱迪生和特斯拉,难以想象两位死敌竟然愿意握手言和,这也表达了“发明家们为了共同的梦想团结在一起”的心愿。
这种乐观主义很容易就和低龄化混淆,孩提时期,人们总是对未来充满了希冀,而随着成长,悲观主义滋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可能为我们带来的福利也被有意识地淡化了。
这是现代科幻小说的同一趋势,也是反派豪斯大叔持有的观点:科技好啊,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人该作死还是会作死,科技只不过成了作死和反作死的工具。
明日世界中,城市被一片金色的麦田围绕,有蓝天白云,有极富未来感的高楼建筑,也有绿色的植被,它的审美是一种大众化的审美,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像是多啦A梦里的未来世界。
而很多科幻电影的想象中,确实为了追求效率化,林立的高楼拥挤不堪;工业废气,去植被化,贫富两极分化导致的破落的穷人街,主角住在狭小不堪的房子里,或是飞船里,整体是压抑的,封闭的氛围。
触手可及的科技背后不是梦想而是消费主义,最尖端的技术掌握在利益集团手中为虎作伥,最后靠个人英雄主义侥幸逃脱,这自然是现实的投射。
在世博会上豪斯大叔对年幼的弗兰克说,发明的东西得“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这句话在《硅谷》中也反复出现,然而在竞争者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现实的破产危机的映衬下,这句话的滥用显得那么苍白可笑。
悲观主义是普遍的,它以大人的面貌出现,《明日世界》孤零零地站在其中,人们认为它如孩童般天真。
《明日世界》中的矛盾,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观点的碰撞,是喂养哪条狼的选择。
作为一个怀揣科学家情结的人,我也幻想过一个剔除了政客财阀,只由学者组成的城市,尽管这种假设是极其站不住脚的。
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价值观,是遗失已久,弥足珍贵的。
然而糟糕的结局,把它变成了一篇只有结论没有论据的三流文章,使得有人感觉受到愚弄。
假如它能够更务实地去看待这个问题,那么一定会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
当然,未来世界是一个过分理想的情况,现实要复杂得多。
而我依旧相信未来会是明日世界的样子:无论人种性别都有均等的机会,尊重文化和多样性,科技在温床中腾飞,个体自由地发展。
听从本真的憧憬和渴望,不要在愤世嫉俗中浪费人生。
中年男子弗兰克·沃克(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饰)和身边的女孩凯茜·牛顿(布丽特·罗伯森 Britt Robertson 饰)大吐苦水,他慨叹现代社会充斥了战争、饥饿、灾难以及种种不公,他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代的一段经历。
当年小小的弗兰克(托马斯•罗宾逊 Thomas Robinson 饰)带着自己的得意发明来到某主题公园,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
而美丽的少女雅典娜(拉菲•卡西迪 Raffey Cassidy 饰)偷偷伸出援手,让他见识了令人咋舌的未来世界。
与之相对,凯茜则是对未来充满幻想的阳光女孩,她渴望有朝一日遨游太空。
心怀梦想的她甚至私闯NASA,为此惹了不小的麻烦,不过却由此得到一枚神秘的徽章从而结识了弗兰克。
影片中对未来畅想也是通过不同媒介反映虚幻场景,说明所谓“未来国”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未来主观能动作用。
接触T字徽章刹那奇幻美丽的新型都市,在金色麦田引领下高耸入云的科技之塔,一个由爱迪生,特斯拉等科学家和艺术家建造的自由都市,没有政治暴力压迫,没有学习工作压力,科学与自然和谐的乌托邦世界(人造天堂)。
相反地,超光子塔上搜索时间洪流时发现却是另一番前景:特拉法加广场上抗议,美国内陆龙卷风和纽约洪水,如同最后审判一般的末日灾难,而且仅在58天后一切将变为现实,似乎无法改变的悲伤人类文明的末日。
电影,所谓的“明日世界”更像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存在,象征着最和谐与进步的人类生存环境。
整部电影都带给我们正能量,观影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让人感觉到自己所处世界的美好。
在“明日世界”科幻未来感外衣的包裹下,表达的其实是对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控诉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应该极力去当一个环保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美丽,无污染,更加和谐的“明日世界”!
影评的视频版经过昼夜奋战也出来了!!
不想看文字的小伙伴可以点击:http://v.qq.com/cover/y/ybhao8kiz8ecvrz.html?vid=y0154cqozrk这部《明日世界》在大片扎堆的暑期档显得有些特别,看看在它前后上映的影片吧 复仇者联盟2 速度与激情7 一看就知道是续集电影 侏罗纪世界 疯狂的麦克斯 终结者创世纪等虽然扭扭捏捏不敢把阿拉伯数字直接印在片名上, 可实际已经是系列电影的第四,五部续集了。
在拍摄成本日渐上涨的好莱坞,想让电影公司为大成本拍摄开绿灯, 不是成功商业片的续集,就是是改编自知名漫画小说,总之,没有超强力IP做后盾,再有钱的电影公司也没有余粮给艺术家导演们愉快玩耍。
在如此大势之下,迪斯尼居然投资近两亿拍摄一部看似不知从哪疙瘩来的《明日世界》,如此之举,土豪,我们做个朋友吧该片的导演布拉德伯德每次访谈也都大打“情怀牌”,多次强调影片最初的构思来自于沃尔特迪士尼本人,提到老迪斯尼遗物中有个神秘手提箱,其中从未公开的私密文件给了导演极大的灵感,这怎么看都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桥段啊。
有了门派开山祖师的武功秘籍, 这部电影看似替天行道名正言顺,似乎志在给续集泛滥的暑期影市吹来一股清新的原创之风。
可是“情怀”背后的事实是,迪斯尼公司早已不是老迪斯尼时代的艺术家工作坊,而是市值超过千亿美元上市股份公司,让股东利益最大化才是公司压倒一切的使命。
老迪斯尼所构想的是乌托邦式的未来之城,是个集科技,生活,娱乐为一体的革命性社区 (Experimental Prototype Community of Tomorrow, )明日实验性原型社区,靠,还能再高达上点吗?
如今在美国奥兰多的迪斯尼世界,当初老迪斯尼买下那块地皮就是要实现自己这 创世纪般的梦想。
可惜,老迪斯尼在实现这一宏愿之前就与世长辞。
接手的资本家们本着“怎么赚钱怎么来”的宗旨, 把 老迪斯尼的伟大构思缩水再缩水,压缩成迪斯尼乐园的一部分,一个单纯靠新奇设施奇技淫巧吸引小孩的游乐项目,而老迪斯尼那个高大上的名字也被简化成了TOMORROWLAND。
各位看官现在大概猜到怎么回事儿了吧,不管导演有没有做老迪斯尼精神传人的意思,在资本家股东眼里,这部电影只是同名主题乐园的一个巨大广告。
迪斯尼作为横跨几乎所有娱乐行业的巨头,最为擅长的就是这种“迂回包抄围而歼之”的策略,例如2003年的票房大卖的《加勒比海盗》便是改编自迪斯尼乐园的同名主题游乐项目,借助影片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热销,主题乐园的设施内容也不断升级,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身临其境的体验电影的氛围。
至于《加勒比海盗》的成人AV版是不是迪斯尼的本意,就不得而知啦,影片番号和下载地址是:**河蟹河蟹**此外,迪斯尼每年都会推出一部体育题材的励志片,譬如去年的百万金臂,今年的麦克法兰,这类雄性荷尔蒙狂飙的题材看似和迪斯尼的传统形象牛头不对马嘴,可是如果你知道全美最大的体育频道ESPN的幕后老板就是迪斯尼的话,你就明白米老鼠下的棋有多大了。
正因为有着庞大的利益渠道,《明日世界》电影本身对于迪斯尼根本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豪赌,如果拍的好则可以发展成下一个《加勒比海盗》,就算票房不利就权当给自己的乐园做了个超大的广告,所以,没有超级IP的劣势,高达两亿美元的成本,对于财大气粗的米老鼠也就“天空飘来五个字 那都不是事儿啦”但是,就影片的实际表现来看,最让人疑惑的是这两亿美元究竟花在那里了?
预告片中惊鸿一瞥的明日世界景象的确光彩炫目让人心驰神往,可看完后才知道,整部影片里出现的明日世界画面不比预告片里的多到哪儿去。
前不久《疯狂的麦克斯》的预告片被誉为良心预告片,因为预告片里的镜头在影片的前三十分钟已经全部出现,后面的都是耳目一新出人意料的大场面。
《明日世界》可倒好,预告片里的精彩画面也在影片的前三十分钟出完了,可影片的全部精彩也就这么多,剩下的不是更加炫目的好戏,而是60分钟的大叔萝莉中二女组成的公路片,注意!
是发生在现实美国的公路片!
说好的未来世界呢?
他们开的是雪福兰破皮卡!
说好的狂拽炫酷叼炸天的高科技装备呢?!
三人组中的中二女是本片的第一主角,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热爱科学的纯美女高中生。
看着稍微有点脸熟,仔细一瞧是前不久上映的《最长的旅程》的女主角,在那部爱情片里她和肌肉男主角激情场面不断,从浴室到马厩,各种体位试了个遍(据说拍摄的时候真的全裸哦),然后马上到这个片子里突然欲女变玉女,演起了懵懂高中生?
我看片少,你也不能这样骗我啊!
真以为穿上衣服观众就认不出来了?
萝莉的演技实在不错,和其他电影中小孩一哭二闹三卖萌不同,这位萝莉居然是主角队伍里武力值最高的,确实惊人。
好奇之下,查了查她的资料,发现她之前居然演过白雪公主,好吧,这张脸,白雪公主,白雪公主,白雪公主至于大叔乔治克鲁尼,表现还算中规中矩,只是很难想象为啥德高望重的他会在这样一部面向儿童的爆米花影片里演一个配角,可能是迪斯尼给的片酬很高?
如果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啥影片的特效场面捉襟见肘了,敢情是钱全给了克鲁尼了!
中间的这段公路戏我终于还是忍下来了,因为我知道一般影片的预算都是按照40 20 40的比列分配,开头花掉总预算的40%需要抓住观众,中间20%就当滥竽充数,结尾花掉40%需要留下深刻印象, 。
所以当剧情进展到结尾高潮时,我期待着像开头三十分钟那样的影像奇观.WHATADISAPPOINTMENT !第三幕不仅视觉效果乏善可陈,剧情更是烂出了新水准,反派的作案动机和主角的解决方案既复杂晦涩又幼稚可笑。
而且正反双方一律得了“哈姆雷特综合症”,似乎不对人类命运长篇大论一番就下不来台。
嘴炮打完开始动手时就更是惨不忍睹,乔治克鲁尼和休劳瑞,一个来自《急诊室故事》,一个是《豪斯医生》,两代医疗剧男神的对垒,本该是穿越时空来揍你,结果确实证明隔行如隔山,两位大夫们的攻击力简直不忍直视, 连导演都看不下去了只能给些远景,结果远远看去实在分不清扭打一团的两人是打架还是搞基。
说到结尾,唉,怎么说呢,最好的部分是,它终于结束了。
作为一部电影,应该要有精彩的故事,没有精彩的故事,你起码要有有趣的人物吧,没有有趣的人物起码特效能亮瞎眼吧,结果就未来世界的画面就出现几分钟你糊弄鬼呢吧!
这也再次提醒了我们世上比广告更能忽悠的就是预告啦!。。。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刘判官在此,和我一起讨论电影。。。
文/白墨君迪斯尼从2011年开始筹备这部电影,启用了曾经执导过《超人总动员》、《碟中谍4》的布拉德·伯德,邀请了魅力大叔乔治·克鲁尼,还选拔了扮演电影中最出彩角色雅典娜的小演员,这一切的付出和努力,成功地打造出了一部两个多小时的,额,宣传片,迪斯尼公园中全新推出的景区——明日世界。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如果我们还要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待它的话,我们要讨论些什么呢?
首先,千万不要去吐槽这些流于表面、兼顾浮夸和幼稚两种特质的科幻设定,例如触碰徽章就能看见全息投影广告(而且是只有被徽章识别了DNA的人自己才能看到哦)是怎么实现的、什么发射个火箭再撞向地球就可以激发传送门、靠爱和信念一定可以拯救地球等等。
话说回来,人家迪斯尼本来就没想拍科幻片嘛,人家一直致力于的,就是用儿童一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一个梦一般的无逻辑的世界,而且,一定是要在结尾过上幸福生活的世界。
这样一想应该就心平气和多了,徽章根本就是套上了科幻外套的阿拉丁神灯么!
只有带着这种“观影前主动降低自己年龄段”的心态去观看这部影片,才能发掘出部标准迪斯尼电影的优点来。
影片中有几处段落的确满满地都是脑洞大开的童话想象力,尤其是那个由爱迪生、埃菲尔、特斯拉等“四大天王”召开阴谋会议建起来的发射平台——埃菲尔铁塔,一定可以让荒诞邪典历史片的死忠找到莫名其妙的high点,而启动装置,居然是一段录好的音乐,其他一切火箭发射、变轨、返回等程序,早已内置好了!
这多么符合一个孩子的梦想啊,你都不用做什么,走进去,仔细参观这个奇妙的世界就好了!
多么完美的、偷懒的、白日梦的设定!
强烈建议迪斯尼乐园推出同款埃菲尔铁塔发射游戏!
一定要音乐启动哦!
然后,我们可以再回过头来看看参与本片的一众大牛贡献了什么。
布拉德·伯德曾经是《星战7:原力觉醒》的导演第一人选,作为星战脑残粉(你一定不会忽视片中玩具店里硕大的风暴兵)的他最终选择本片而拒绝了星战,原因是他“不想错过《明日世界》这样一部具有原创性的影片”。
不知道布拉德·伯德在看过成片以后有没有后悔这个决定,显而易见,影片的剧情太过拖沓,如果压缩到一个半小时的话,说不定还能让多一些观众多打一星。
不过,值得称赞的是,这位曾经为我们奉献过精彩绝伦的《碟中谍4》的导演,在这部童话片中植入了几段相当精彩的动作戏:玩具店大战店主、弗兰克家智斗机器人等,也便足够。
至于大叔乔治·克鲁尼,正如很多评论中所说的,角色实在过于扁平,扎实地沦为了更为华彩的雅典娜的绿叶。
至于女主,一声呵呵,拿走不送。
最后再让我们稍微探索下影片卖力传达的主题——坚信明天会更好。
在环境恶化、社会问题频出的今天,的确,客观的、悲哀的现实,正让世界变得消极:我们的能源在越来越少,我们的环境受到了不可逆的破坏,人性又如此险恶,道德正如此沦丧。
如果真的有一面镜子,我们在里面看到了一个黑暗的未来,我们是否真的能保持希望,为改变这一切作出改变?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命题,《明日世界》能给我们的,只能是一个童话般的回答,那么,我们的回答呢?
是否也会像女主的高中老师一样,被一句“有无解决措施”问到哑口无言呢?
如果自认为童心未泯,《明日世界》仍然值得观看。
即使没有逻辑,即使角色生硬,一样可以通过随处可见的想象力、小心思、动作戏和小笑点,让你不会觉得浪费了生命。
最后,目测徽章手办会成为未来迪斯尼“明日世界”景区内的热销纪念品,因为肯定不贵。
◎
文/梦里诗书 《明日世界》在前半段剧情架构尚且能有以隶属迪士尼的科幻奇想,而在后半段冗长弄人高概念的堆砌,难具说服力的反转结局,俨然使前篇的伏笔变成了笑谈,两名男女主的人物塑造,在电影机器人女孩的反衬下是如此失败,流于表现的说教更难动人心。
仿效迪士尼乐园打造的科幻版《明日世界》,伊始借乔治·克鲁尼回溯童年时美国世博会为引的呈现,萌化的大机器人、天空飞船等等确令人感受到了来自迪士尼的专属魅力,好莱坞级的特效也足够能引人入胜,但电影在入其胜景后却变的后继乏力,围绕女主展开的剧情,始终难令人找到一个属于角色自身的亮点,贯穿始终的女主在电影中实质是被边缘化的,平实的人物塑造并不契合科幻电影,而最终她看似力挽世界的结局更犹如一个机械必须完成的命题,这一核心人物的空洞使本自迪士尼的斑斓化作了一片苍白。
倒叙剥茧的电影手法,预想环环深入的悬念,却在结局处虎头蛇尾,埃菲尔铁塔一飞冲天后《明日世界》再未有何亮点可言,即便将这部作品看作一个童话,最终也没能给出让人得以信服的寓言侧重,后半段明显的敷衍了事,实则是电影蓝本概念先行自酿的苦果,一个高能的概念或许让电影看起来能带动观众跟随自身的节奏,但这个概念的先导必须是有以一个至少能自圆其说的故事,《明日世界》虽能在伊始以迪士尼的科幻秀场夺人眼球,却并不知道该怎样给这个故事续尾。
趋于低龄化的故事走向,却被赋予了过多的概念,迪士尼这次打的爱情科幻牌,将自已处于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它即想揽获孩子的童心,又想营造自我的科幻烧脑,这或许就是演技派面瘫小女生机器人这个角色衍生的定义,但最终两者皆乏善可陈,而这个在海报上都难见的女配却嫣然成为了电影最大的演技派,你便可想而知此部电影在人物塑造是多么失败。
迪士尼的科幻秀,电影虽有以迪士尼惯有的正能量传递,却未能再呈现一个至美的梦境,终仅是一部徒有其表的秀场。
除非官方当局预报说二十年内地球可能会爆炸,我们仍然不会紧张起来,我们可能会及时行乐,吃吃喝喝把自己的有生之年拼命地活的“充实”,谁会管死后的事情。
我们可能会尽量保持乐观,尤其是自己碰上病痛或者困难时,怎么高兴怎么来,让自己“不虚度生命“。
遇到空气不好,我们一定要戴口罩,买空气净化器,把自己给保护好了。
我们很乐观。
但是空气越来越不好,水资源受到更多的污染,树木更多的砍伐,气候更加的恶劣。
我们不会真正去管它,去修复它,去为它做工作,想方设法地改变改善。
我们会很乐观积极的赚钱,积极努力的工作,旅游,换个城市,换个国家,或者换个星球。
我们不是不乐观,我们是不关心。
1. 灵感来源编剧Damon Lindelof认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太空竞赛时期,人们对于未来还是相当憧憬和乐观的。
然而七十年代之后,悲观末日论开始蔓延,许多描述未来的电影要么就是少年互相残杀(一大波躺),要么就是机器人残杀人类,都不是让人真正憧憬的未来。
编剧十分希望能重塑人们对于未来的信心,所以片中有许多致敬五六十年代的元素(good old days)。
2. 肯尼迪航天中心2012年,工作二十年的奋进号(Endeavor)飞船在洛杉矶退役的场景也让编剧感到有些伤心,尤其是最近NASA开始削减预算,停了一些项目,这也是影片中NASA发射基地被拆情节的来源。
影片一开始发生在现实中的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附近,女主是去阻止卡纳维拉尔角(Cape Canaveral)发射塔的拆除,这里是NASA所有载人航天飞船的的发射地。
这个地区也因为航天中心的成立,区号设为发射倒计时的321。
影片中还有一个小奋进号模型。
3. 老沃特迪士尼沃特迪士尼本人也是灵感来源,他曾在1950s提出一个类似于明日世界的项目EPCOT(Experimental Prototype City Of Tomorrow)),专门尝试和展示未来科技。
这些都是在尘封的档案中找到的一个盒子里发现的。
里面有许多稀奇古怪却引人入胜的想法、模型和图片。
编剧在和迪士尼高层聊过最初想法后,就从高层Sean Bailey那里得见了这个神秘的盒子。
4. 秘密社团Plus Ultra影片虚构的故事背景:在1889年世博会上,四位大牛:爱迪生、特斯拉(这二人能聚在一起!
)、儒勒凡尔纳、埃菲尔聚在一起,成立秘密社团Plus Ultra(logo是一个加号和一个U,在埃菲尔铁塔的密码筒随机密码里出现过这个图案),他们希望建造一个未来城市。
这个城市不为任何国家所有,不存在商业利益,而且要隐藏起来一般人找不到,除非被明日世界内部人士邀请。
未来城市里有许多现代科技,比如手机、火箭,但百年前就发明出来了。
1952年沃特迪士尼加入社团,并且开始在迪士尼乐园建造明日世界园区。
本片最初的代号也是“1952”。
巴黎的迪士尼有类似于明日世界的景点Discoveryland,就是受到四大牛之一儒勒·凡尔纳启发而建。
5. 迪士尼主题乐园片中有许多场景都来自迪士尼乐园。
火车也让人联想到迪士尼乐园里的“单轨火车”,游客乘坐这种车可以游览整个迪士尼乐园。
还有太空山、模拟太空船、模仿汽车测试的迷你车、小小世界、“文明演进之旋转木马”(Carousel of Progress)。
而这些想法都是老沃特迪士尼在五六十年代就想出来甚至实践的点子。
6. 1964纽约世博会影片里男主小时候就是在1964年纽约世博会上被邀请进入明日世界的。
这届世博会意义重大。
小小世界、文明演进之旋转木马,这些景点都是在现实中的1964年纽约世博会上,迪士尼受通用电器等公司委托打造的。
世博会结束后都移到了迪士尼乐园。
片中的机器人叫做AA(Audio Animatronics,电动木偶),也是迪士尼在1964纽约世博会上首次展示的。
片中的夸张嘴型刺客机器人、埃菲尔铁塔里的四大牛都应用了电动木偶技术。
在电影里的世博会场景中,还可以看到来自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白兔先生,和三只小猪里的大灰狼走在一起。
他们都暗示了影片的主题:白兔先生代表像爱丽丝一样来到神秘未知领域尽情探索,而大灰狼代表像三只小猪一样被引诱欺骗结果落了个坏下场。
7. 黑人兄弟的科幻小店片中,黑人兄弟开的科幻周边小店“Blast from the Past”里的货架上有许多熟悉的身影,包括导演Brad Bird指导的几部动画《铁巨人》里的铁巨人、《超人总动员》里的不可思议先生、《料理鼠王》里的老鼠小米、《辛普森一家》,还有《星战》《猿球崛起》《飞侠哥顿》《禁忌星球》《地球停转之日》等等。
8. 迪士尼x皮克斯除了《料理鼠王》《超人总动员》外,还有:女主的皮带和《玩具总动员》主角伍迪的是同款,片中的武器也像巴斯光年的。
《怪兽公司》片尾场景中有一副有关明日世界的海报。
片中机器小女孩雅典娜在毁坏重启时的眨眼模式,和Wall-E重启时的眨眼模式一样!
9. 雨果奖小店老板黑人兄弟的角色名叫雨果(Hugo),致敬科幻文学先驱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科幻文学界最著名的雨果奖就是以他命名。
老板娘角色名叫Ursula,致敬雨果奖多次得主、著名科幻小说家娥苏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10. 编剧、导演和克鲁尼大叔Brad Bird曾为2015年度大片《星球大战7: 原力觉醒》的导演首选,他也是星战脑残粉,但是因为考虑到本片的原创性,觉得机不可失,因此推掉星战导演一职......编剧Damon Lindelof曾是《Lost》《普罗米修斯》的编剧。
他说男主的角色最初就是按照乔治克鲁尼设计的,一直在想找个像克鲁尼的演员。
后来干脆一横心,抱着沃特迪士尼的盒子就去找克鲁尼出演。
克鲁尼看过剧本就答应了(本来就是按他形象写的)。
11. 拍摄地明日世界中的白色未来建筑是在西班牙巴伦西亚艺术科学城的图像基础上修出来的。
艺术科学城建在突利亚河河床上,由西班牙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设计,1996年7月开始动工,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具未来感。
影片拍摄地还有英属哥伦比亚、阿尔伯塔、佛罗里达、巴黎、巴哈马伊柳塞拉岛、洛杉矶和明日世界。
在欧洲,片名Tomorrowland由于已被一个同名音乐节注册,只能改称“Disney Project T”;而这个音乐节要想在美国演出,也必须改名为TomorrowWorld。
12. 牛顿女主角全名叫做Casey Newton。
把Casey倒过来念就是Isaac,Isaac Newton是物理学家牛顿的全名。
而男主全名是John Walker,和导演Brad Bird一位长期合作(超人特工、铁巨人)的制片人John Walker同名。
13. 爱因斯坦明日世界里一块石碑上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是爱因斯坦的名言。
14. 音乐组合来刺杀Casey的夸张嘴型机器人名叫Dave Clark,他们一共有5名刺客,其实是向六十年代著名音乐组合The Dave Clark Five致敬。
而女主也有穿列侬T恤的场景(浓浓的五六十年代情怀)。
15. 官网电影官网TakeMeToTomorrowland.com是一个全景体验网站,可以360度查看明日世界。
16. 倒计时装置片中男主的倒计时装置是以秒为单位的。
17. Beeman牌口香糖女主被警察抓后释放时,还回的物品里有一包Beeman牌口香糖。
在91年迪士尼电影《The Rocketeer》中,男主火箭人就喜欢带着一包Beeman牌口香糖,觉得可以带来好运。
而且该片的男主就是背着一个很像明日世界男主发明的喷气式飞行背包。
事实上许多飞行员都会在上飞机前带一包,最著名的是二战时期美军王牌空战英雄Chuck Yeager(现年92岁,前两年还在飞行),也是NASA试飞员,第一个突破音障的人类。
他对于这种口香糖的魔力几乎达到迷信的程度(可能和品牌名有关?
蜂人)。
18. 杜比本片为全球杜比影院上映的首部Dolby Vision影片,杜比可能将挑战IMAX。
19. 豪斯大叔片中男反派豪斯大叔,又在本片里断了一次腿!
这是向豪斯医生的跛腿致敬。
20. 移动迷宫女主Britt自小开始演艺事业,当时结识Hilary Duff等童星。
她现在男友是《移动迷宫》男主,两人通过合作2012电影《第一次》结识(俩人激动起来挺像)。
SourceIMDB: TomorrowlandCollider Talk TomorrowlandThe Hollywood News: QA with Damon LindelofTakeMeToTomorrowland.com
本片中的雅典娜是继LEON里的martida,水果硬糖里的海莉后,第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萝莉妹子。
认真起来略凶的样子,程序出错左右眼轮流眨的样子,假装突然自动关机的样子,萌翻了啊,她就是本片最大的亮点。
而她最后与乔治克鲁尼的那段对手戏太感人了,编剧的人设给她大大加分,大叔与萝莉,自然人与机器人。
机器人对人类渐生情愫,最后还牺牲自己成全大局。
Natalie 在LEON的若干年后,在偷心里又让我惊艳了一把。
Ellen在水果硬糖的若干年后,在盗梦空间里又让更多人都认识了她。
貌似大部分童星都陨落了,期待拉菲在若干年后,还能有让大家再惊艳一把的角色。
突然想吐槽一下明日世界。。。
主要人物:女主,男主,机器人,反派(四人),虽然前半部各种悬念,小loli机器人演技总是有惊喜,但是结尾我也是醉了!先说三个关键剧情点:1男主在小时候就爱上了小loli 机器人,一直到后来被驱逐回地球2地球为什么会毁灭?
3女主是被小loli认定可以拯救地球的,男主一直不信任她能拯救,但是为什么小loli觉得她能拯救?
然后整个剧情就是他们三个一路被机器人追杀,好不容易通过空间传送来到未来和地球平行的维度。
话说这些都挺精彩,包括前面的悬念和未来世界的各种绚烂幻想。
然后就萎了!
相信自己确实能拯救地球的女主看了未来的预言机,看到地球还有几十天毁灭彻底崩溃,而男主则反过来相信她能拯救地球,安慰她。
还没安慰两句,女主突然说我明白了,地球为什么会毁灭,就是因为我们人类认为它会毁灭才会毁灭,我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是因为链接地球和未来的连接器发射毁灭地球的信号影响人类思想,我们只要炸掉连接就好啦!
然后男主也被这匪夷所思的解释折服的五体投地,就去炸连接点。
结果把炸药不小心通过传送门炸到地球。
然后机器人小loli受伤,她为了拯救地球牺牲自己去炸毁连接点,她也表示自己有点喜欢男主,然后男主就把自己喜欢了一生的机器人loli从空中当炸弹扔了,我还以为会陪着一起死。
然后男主没有一丝悲伤的回去跟女主聊天了。。。
然后这匪夷所思的解释竟然真的解释了地球为什么毁灭。。。。
反向思维:要阻止地球毁灭,只需要阻止别人认为地球会毁灭即可,这个不成立吧槽点:1.把自己喜欢的人当炸弹从高空扔了,连眼都不眨??
2.人们认为地球可以毁灭就可以真毁灭?
这是甚么逻辑??
FABULOUS呈現的世界景象有趣和激動人心程度、視覺效果一百分劇情一百分道理一百分看到最後發勳章那裡,感動到渾身顫抖眼淚大滴大滴地湧出來We should start believing,and dreamers should stick together!
這部電影和《源泉》很惺惺相惜我覺得我覺得結尾okay,因為女主角成功將問題簡化了,找到問題核心所以可以順利解決。
我覺得整部片都在傳達”思想的力量“,然後女主角找到了問題核心也可以印證”思想的力量“是存在的,有現實意義。
前半部分好看,剧情很勾人,后半彻底烂尾,但是我已经被眼神凌厉,身手敏捷,高冷炫酷的机器人小萝莉迷得七晕八素了。
开场就用视听证明,2D效果比众多3D强多了。小女主太可爱了。少年感情戏也不错。有梦想的人要坚持在一起。
后悔去电影院看了,就中间乔治克鲁尼房间里一段科幻感能吸引我
不值五星,客观来看给4最多最多。结局和老乔加分。我乔啊我乔我乔!!天才科学家nerd!房子叔制服加分也超级帅!叙事有点拖不好懂,但实际不难(所以是个大问题)。要是换个导演能更酷一点。老乔和结尾啊啊啊!#我很专业哈哈哈哈哈哈
前面一个小时还算中规中矩的儿童向科幻片,蒸汽朋克和Doctor Who的混合型怪胎,机械怪萝莉也挺萌。后面一个小时简直乱来,终于,最后10分钟毁了整部电影。另,女主整个就是没有什么卵用。
我会记得有一部电影陪伴我度过了数月的午夜与秒睡,每次一看就瞌睡一看就瞌睡,终于看完了。
优秀的科幻,也适合小孩看。
开头想起了 The Rocketeer,估计是那时的主角会想到小时的事情,然后现在长大了。反正是个催眠剧,想睡觉、
给了我正能量的片子,推荐
合家欢的魔法片,完全没有科幻感
3.5。连Lindelof自己都说整个电影应该建立在承认dystopia的基础之上,结果还是拍成了真善美。不同dimension之间的政权迭代理由实在有点勉强,而且另一个dimension和我们在衡量所谓dreamer和非dreamer的标准看起来也没什么不一样。 不过最紧要的还是乔治克鲁尼赶紧生个女儿,和小姑娘们的戏都好奇怪啊。
作为一个迪斯尼的片子也就这样的。全部亮点是这个小女生!以前我不相信童星的概念,但是现在,简直是一个不输于任何女神的表演!有一点都要看哭了。
好看的部分都在预告片那两分钟里了
看到第26分钟就不想看。。。。。。。。。。。。。。
这是拍给人看的吗?借用一句奇葩说里的金句,克鲁尼和布拉德伯德,“他瞎你也瞎,你俩大傻叉”。
两个小演员演得不错。
你如果当科幻看就失败了,完全是迪士尼拍给孩子看的主题乐园的宣传片。唯一亮点也就是那个小萝莉了。
小朋友们终于有了和自己年龄相符的超级英雄了!
廉价的想象和冒险,善恶有报和付出就会成功的鸡汤在迪士尼流水生产线上依旧荼毒不止。
演小机器人的拉菲·卡西迪真是漂漂亮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