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少红监制,周冬雨、闫妮两大实力派女星领衔主演,盛一伦、于小彤两位鲜肉小生与魏晨、黄觉联袂主演,罗大佑特别出演的电影《迷妹罗曼史》正在影院热映,在这个票房淡季绝对算得上一部群星荟荟,阵容强大的品质之作,特别是鲜肉花旦戏骨云集,满足了各个年龄层观众的审美需求,而且这部电影还是以女性视角为主的作品,这一点通过片名中的“迷妹”这个词就可窥见一斑。
所以观感对于女性观众来说非常友好,如果你也是一位追星女孩,那相信你一定能在电影中找到共鸣——当然,对于有女朋友的男生来说一样不能错过!
在这个全民追星的时代,谁还没做过一个明星的小迷妹呢?
然而一说到“追星女孩”,似乎大家都会想到一些负面的东西。
但谁说追星就没有正能量呢?
这部《迷妹罗曼史》就通过了一个悬念十足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一个小迷妹阳光健康,积极向上,执着的追求梦想不放弃希望的心路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追星女孩也可以勇敢和可爱。
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高蓓”的服装厂女工,一直乐观向上,遇到困难总能想出解决办法,一个意外遇到了在酒吧驻场模仿罗大佑的歌手“叶伟军”,误以为是罗大佑本人,于是作为罗大佑小迷妹的高蓓爱上了叶伟军,并用自己的热情也打动了叶伟军不忍将实话告诉她。
两个人热恋之后因为一场演唱会闹出了乌龙,就此叶伟军杳无音信,而高蓓则生下了叶伟军的孩子却一直坚称自己生下的是罗大佑的孩子……于是多年之后,孩子高歌带着妈妈高蓓千里寻父找罗大佑相认再度闹出乌龙的喜剧故事。
电影中高蓓的扮演者正是周冬雨和闫妮:周冬雨扮演青年时代的高蓓,而闫妮扮演中年时代的高蓓。
这两位顶级实力派花旦虽然年纪相差一代人,但她们同台飙戏依然让我们感受到了最高级的演技带给所有人的感动是相通的。
周冬雨饰演的“青年高蓓”热情洋溢,又是十足的恋爱脑,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丧失了判断能力,一门心思的把叶伟军当成了罗大佑本人。
她的执着于坚韧,慢慢的沁入叶伟军的心房,让玩世不恭的叶伟军渐渐变得踏实起来,也爱上了高蓓。
青年高蓓的这个角色无疑非常适合周冬雨,周冬雨从《山楂树之恋》出道至今,就展现出了超强的可塑性,能够驾驭各种角色不说,特别是年代剧中她自带时代滤镜,总能让我们回溯到旧时光。
在这部电影里她伴着《亚洲雄风》跳着健美操卖弹力裤的一瞬间,就已经把高蓓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完全展现了出来,那就是青春乐观积极向上。
而她对叶伟军的喜爱,又是那么的矜持克制,颇有那个尚未完全开放的年代女孩特有的羞涩感,欲说还休更显得别样动人,周冬雨的演技,无疑给高蓓这个角色增色不少。
到了闫妮饰演的中年高蓓,这个角色虽然有岁月的沧桑刻在脸上,但她的性格却从来没有改变,依旧是那样的积极乐观,坚韧不拔,对认准的事情绝不放弃。
虽然已经有了阿兹海默的症状,但她对过去的记忆如梦似幻,亦假亦真,反而让故事更加扑朔迷离的美,特别是闫妮那坚毅的眼神,让高蓓这个角色非常具有说服力。
闫妮自从《武林外传》中的佟湘玉之后已经在喜剧方面展露了极高的天赋,这次《迷妹罗曼史》中更加延续了她在武林外传时代的喜剧表演功底,为电影增加了极强的喜剧幽默色彩,特别是遇到了一些想不清的事情欲盖弥彰犯迷糊的样子,颇有佟掌柜说“我就不该嫁过来”那段经典碎碎念台词时的感觉,所以闫妮老师在片中无疑是第一搞笑担当。
从周冬雨的青年高蓓,到闫妮老师的中年高蓓,两位花旦演绎同一个角色,在一脉相承的坚韧性格之下,每个阶段又展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从青年时代的热血中二恋爱脑,到中年时代的看破放下过来人,也许皱纹会爬到脸上,但却没有爬进心里。
电影最后罗大佑本人亮相更加为这个故事增添了城市童话的感觉。
可以说,单凭周冬雨和闫妮的演技,已经值一张票价了,所以您还等什么,马上走进影院,去感受被浪漫爱情一箭穿心的感动吧?!
当初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那首《遇见最美的你》,是网易云主页上推荐的电影歌曲,看到宣传海报的时候我的心底生出一丝好奇,就去搜了电影名,那个时候是电影上映之前,我看了预告片,以为又是一个同李焕英一样穿越过去帮母亲圆梦的故事,最近穿越题材层出不穷,但里面罗大佑这个缘由令我觉得新鲜,再加上里面热闹的场面,感觉还不错,还有就是里面年轻的周冬雨和魏晨惊艳到了我。
到了电影院,我是提前十五分钟进去的,就只有我一个人,电影开场后才陆陆续续地来了四个人。
整个偌大的电影席,只有我们五个人。
在我看到电影的前二十分钟时,我就意识到这部电影肯定不行了,缺点太过于致命和严重,我仔细看了现代部分四个人的对话部分,尤其是盛一伦的台词,简直是惨不忍睹,不知所云,听起来刺耳难受。
但这部电影做得很好的一点是,它把悬念隐藏得很好,所有出其不意、富有想象力的部分都放在了九十年代,这让我坚持了下去。
但很显然有一对情侣不是这么想的,他们在开场二十分钟后就默默地走了出去。
若是评价这部电影是恰钱烂片也不恰当,整个故事的核心问题是,妈妈爱的那个男人究竟是不是罗大佑,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把握住了整个故事的命脉所在,因为一个纯真少女的误会而引发的一段浪漫爱情是整部电影最高光的部分。
其中的创造力和新意,以及对台词场景的打磨,完全值得八分以上的评价,可以明显看出来,导演在这一块儿下了心思,这使整部电影变得挺拔立体,给人的内心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在我看来,最真挚的情感往往是能打败那些华丽的镜头,永远帅气幽默的话语的,因为它是人体中永恒运转不息的逻辑体系。
《迷妹罗曼史》讲的是一个最简单的故事,一个罗大佑的迷妹爱上了一个在舞厅翻唱罗大佑的普通男孩,一直以为他就是真正的罗大佑,直到他们再次相见。
假扮罗大佑的叶伟军出狱后为什么没有找高蓓?
因为他的自卑,不翻唱罗大佑的歌,他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不得志的驻场歌手,就像《遇见最美的你》这首歌里唱的“少了自卑,相爱很平凡。
”褪去那层名为罗大佑的谎言,这就是在风雨飘摇困境中两个平凡人的相爱。
高蓓真的在意叶伟军是不是真的罗大佑吗?
有一个细节,两人到竹林避雨,听到高蓓说为了去看自己唱歌辞了工作,叶伟军的笑意慢慢淡了下来,然后拿下了那顶为了模仿罗大佑而戴上的假发。
这时高蓓看向他,面对他脸上的不安忐忑,突然咯咯咯地笑起来,说我知道,你们明星台上台下不一样的。
这里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实叶伟军这里想说:我不是罗大佑,不值得你这样不顾一切地喜欢我;而高蓓这里想说:即便你没有罗大佑这层光环,我也一样喜欢你。
还有作为一个女生而言,魏晨饰演的叶伟军真的太苏太撩了,不管是逛街时将周冬雨整个搂在怀里脸上挂着坏坏的漫不经心的笑,在工作室抱着吉他笑着应和高蓓即兴的钢琴弹奏,自己原创歌曲被拒绝最落拓失意时也温柔地满足高蓓想要举办演出的要求。
这是一个多么温柔善良,带着灰蓝色忧郁感,令人心动不已的男人呀。
总而言之,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值得去电影院观看的电影,如果有人觉得不值得,那也是理所应当,可以在电影下线后去看剪辑版的。
很难说清这部电影的立意是什么,从开始看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这部电影是有关什么的,梦想?
看起来有些荒唐。
友情?
确实像是现实中的友情。
爱情?
看起来甚是传奇。
直到阿兹海默症的出现,而高蓓念念不忘的仍旧是寻找她的“罗大佑”这件事情上,才在我心里刻上了这是一部宣传阿兹海默症的爱情电影。
迷妹罗曼史在我看来,影片的高光时刻几乎全都在周冬雨和魏晨身上,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喜欢魏晨而戴上的有色眼镜,毕竟偶像这种事情自古就如此嘛。
迷妹罗曼史高蓓见证了深圳的发展与成长,可以说高蓓的青春与深圳的发现几乎是紧紧相连的,而叶伟军恰巧的出现在了这样一个青春正好时少女的身边,爱情自然而然的就来了。
或许还有更深一层的立意,一个怀才不遇的公子遇见了一个满眼都是他的女孩,或许一开始只是误会,但是随着发展慢慢深爱,只可惜当初的误会没有解决,误会越来越大,最后无法控制。
迷妹罗曼史 对于影片这种事情,本就是千人千面,背后的故事我就不再过多的加以探讨了。
他们年少时侯的兵荒马乱有了一个浪漫的结局,处在不同时代的我们,应该也会有不同的浪漫存在吧。
观影《迷妹罗曼史》之后,不由自主地哼出了“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虽然在影片中并没有这首歌。
当然,影片中也没有CD,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一盘磁带,一盘作为片中的老妈高蓓,在年轻的时候追星佐证的磁带。
《迷妹罗曼史》真心是“迷妹”的疯狂追星时光:一个普通工厂少女,爱上了风靡几代人的罗大佑,并且还在街头与偶像遇见,从相识到相聚、相恋,从此发展起一场亲密的爱情关系……简直太让人“羡慕嫉妒恨”了,那个由周冬雨饰演的年轻时候的少女高蓓,果然是这个世界最顶级的迷妹,追星追到了人生的巅峰,怎能不让人大喊“哇塞”?
所以,不要觉得所谓“迷妹”是现代年轻人的专利,我们的父母辈们,同样有自己的爱豆,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追逐。
电影《迷妹罗曼史》中的迷妹,所讲述的,便是那一带人在追星之路的喜怒哀乐。
周冬雨和闫妮,两个同样优秀的演员,此次在《迷妹罗曼史》中有了穿越时空的因缘际会,她们饰演了同一个人,一个是年轻时的妈妈高蓓,一个是不再年轻的妈妈高蓓,曾经的青春可人、活力四射,与到如今被健忘症所困扰的迷惘与执着,这强烈的反差,恰恰正是岁月变迁所留下的痕迹。
《迷妹罗曼史》所呈现的两代人的不同爱情观,恰恰可以达成两代人的和解。
有时候,当我们在爱情的世界中迷惘,不妨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感受一下父母辈的爱情,陪爸妈再寻找一次他们的青春,或许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之前刚刚被《你好!
李焕英》的妈妈爱情给虐哭,这一次,又被《迷妹罗曼史》的妈妈爱情给暖哭。
同《你好!
李焕英》一样,电影《迷妹罗曼史》同样是用爸妈的爱情,来治愈自己,只不过,一个是折叠时空般的穿越,一个是往日重现般的回溯,但都足够鲜活和生动。
当我们全身心沉浸于《迷妹罗曼史》的时候,也确实发现了一个看似奇怪,实则也正常的问题:
父母辈们面对爱情时候的直给,和我们在爱情世界的纠结,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因为我们经历的太少?
还是因为我们顾忌了更多?
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都来考虑的问题。
虽然全片都在寻找那个万民偶像罗大佑,但罗大佑归根结底,不过是一个不朽的高光符号,在这道光芒的照耀之下的芸芸众生,才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真相。
究竟,是不是如母亲所说,自己父亲真的就是那个罗大佑呢?
终极真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带着母亲踏上了寻父之路的青年高歌,也终于从这一程的寻找之中,渐渐拼凑出母亲的少女时代的爱情故事之后,才发现,原来,人会老,爱情,却能做到二十年如一日的守护,一句“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便足以让人倾尽所有。
也正是这段爱情故事,让片中的母子二人,从开篇的互不理解,到后来的彼此打开心门。
但这样的事情,说说容易,做起来却难,若走进影院,带父母去看这部电影,观影时刻,也许能让爸妈重忆曾经的青春记忆,散场之后,也可以“挖掘”出父母辈们的岁月闪光时刻,《迷妹罗曼史》不仅仅是一段高蓓、高歌母子的心路历程,也是一个介质,达成身为观众的我们,与父母一代人的深度共鸣。
这部《迷妹的罗曼史》,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却选择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角度。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因一份阴差阳错的“谎言”,回忆起90年代的旧时光,说得是回忆,讲得是多彩缤纷的爱情。
在爱情片市场普通创意度不高的市场面前,《迷妹的罗曼史》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如沐春风。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罗大佑最有故事的一首歌是《恋曲1990》,他很多次演唱会都会把这首歌作为压轴之作。
动人的旋律,唱出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对年轻情侣的爱情和生活,一首好歌的背后,往往也伴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大概也是这部电影的灵感,电影收尾也是这首歌,联系起电影的故事,颇有寓意。
90后的高歌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他的母亲总说他爸爸是歌手罗大佑,并且老妈还想将这个消息告诉全世界,对于高歌来说简直是无稽之谈。
他带着母亲一同去深圳与罗大佑当面对质,没想到却遭遇了一系列事情,从而揭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
电影的故事模式有点类似蒂姆·伯顿的经典电影《大鱼》,都是通过长辈的言语之间,去寻找那个年代的真相:拉近现实与童话之间的距离。
只不过《迷妹的罗曼史》中,闫妮饰演的高蓓故事,并不是一些记忆的夸大和变形,而是一个真实的特殊版本。
因为一首歌,爱上一位明星,到头来却发现这是一场阴差阳错的无厘头“错认”事件,但周冬雨饰演的疯狂的迷妹高蓓,与魏晨饰演的模仿秀高手叶伟军的命运,却因此紧紧相连,因为音乐和歌曲而产生的涓涓情愫,让他们之间这层关系“将错就错”的继续了下去,不曾想最终结局令人唏嘘。
小编作为80后,对电影中90年代的描述是非常感同身受,尤其是情感的刻画。
90年代的专属名词是什么?
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可能会是:脚踏实地传承上一辈的传统思想,且大胆开放的拥抱外来世界。
尤其是在那个年代,正处于青春期的80后来,那抄满歌词的笔记本以及一封封暗自汹涌的情书,课上趁老师不注意时的小纸条……爱情就这么悄悄萌芽了。
都说90年代是个浪漫颇具风情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向往爱情,却不能如现在这般开放,语言是他们最美的情话,所以音乐就成了他们最好的载体。
电影中罗大佑那首著名的《恋曲1990》,但歌词中却没有一个“恋”或“爱”字,它对感情的表露是含蓄的、委婉的。
然而字字句句都在表达对恋人的追思,对青春时光的追忆。
电影恰到好处地捕捉到了这个关键点。
那时候的爱情,无关金钱无关利益,风月无边,我们心生欢喜,彼此许下一世承诺,也可以为了对方付出一切。
在周冬雨和魏晨的身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且这个故事却是让人回味的,因为爱情的力量,让那些年生活艰苦的他们,尝到了甜蜜的滋味,却也无疾而终。
然而时光荏苒,在互联网时代,得益于信息交流的畅通,也让他们的故事在多年之后得以继续。
电影结尾,当闫妮踏上飞行滑板奔向舞台的场面,两位饱经风霜的中年人,迸发出了青春期的荷尔蒙飞扬,仿佛时间倒流,90年代的含蓄,对比当代的激情,真正爱情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迷妹的罗曼史》有着一个很常规的卖点,就是爱情,却有一个动人的表达,爱情有刻骨铭心的、有甜蜜无价的、凄风苦雨的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都是如今大众非常欣赏的爱情表现形式,而但片中的这个爱情却有着极为特殊的质感,因为它过于太纯美,就像周冬雨与魏晨走过的潮湿小径一样,不惊起一丝波澜。
这就是《迷妹的罗曼史》所要阐述的一种观点,现实感情的回味,爱情的悠远,完全来自于理性与克制,才能体会那种略有诚惶诚恐的甜蜜与酸涩,这点,影片抓的相当到位。
《迷妹的罗曼史》情感真挚、浪漫中又似乎愁绪万千,伴随着片中大量优美的音乐旋律,优美又充满淡淡的哀伤。
多年之后,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再次听到了《恋曲1990》,也终于明白了:”一切过去了的,终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距离1990年差不多已经过去30年,我们潇洒走一回,很多恩怨情仇,早已在生活的磨练中淡然。
青春的记忆却依然能牢记于心,正是那些温暖鼓励着自己不断前进。
很庆幸成长在那波澜壮阔世纪的最后10年,见证了无数的改变,最终发现,时光易逝,相知相惜的伴侣却难寻觅。
孤独似乎是人的宿命,恋人却补齐了我们生命的另一半。
有相爱的人,心就有了避风港。
正如《迷妹的罗曼史》中的90年代的周冬雨,30年后的闫妮那样,敢于在麦当劳等他30年,敢于说出无怨无悔的,是对那个年代美好爱情的笃定。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罗大佑的一首《恋曲1990》,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又唱出了多少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歌词中有情感的真挚流露,有浪漫的心绪和淡淡的哀伤,配合着罗大佑独特的嗓音相得益彰,时隔三十多年仍然历久弥新,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神曲。
而当下的大银幕上,以《恋曲1990》为蓝本的影片《迷妹罗曼史》正在上映,影片透过一个找寻与被找寻的故事,将两位主人公曲折坎坷的爱情带给观众,看着他们在大银幕上的一举一动,观众仿佛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回到了那段青葱岁月,回味那个曾朝思暮想的人。
《迷妹罗曼史》的故事颇具年代感,聚焦于改革开放的深圳,以纺织女工的高蓓的视角展开故事。
热爱生活、阳光开朗的高蓓,痴迷于罗大佑的歌曲《恋曲1990》,是个标准的小迷妹,阴差阳错她来到了酒吧,遇到了自称“罗大佑”的神秘男子,并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这段爱情带给她的不只刻骨铭心,还留下了一个神秘的谜团,以致三十年后她依然念念不忘,还在苦苦地寻求着答案……
与名噪一时的电视剧《外来妹》不同,影片《迷妹罗曼史》更注重对男女主人公情感的细腻刻画。
男女主人公本是两个世界里的两个人,一个是文艺范儿十足的厂妹,另一个是创作型的模仿歌手,一次偶然的相遇改变了两个人既定的命运。
脍炙人口的《恋曲1990》,成为双方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的幕后推手,而一次声势浩大的演出成为了分水岭,命运的捉弄不期而至,令两人在兜兜转转中苦苦找寻,在彷徨迷惘中寻求答案。
片中,周冬雨出演的高蓓与魏晨演出的“罗大佑”,上演了一段甜美又虐心的爱情。
俩人因歌曲而结缘并相爱,一句我是高蓓的开场白远远胜过千言万语,让两颗孤独的心越走越近。
酒吧的演出现场就是俩人最好的月老,而线下的排练场又成了他们灵魂碰撞的所在地,俩人在生活中相互依存、演出后结伴而行,餐桌上无话不说……一切的一切都是这样的顺其自然,着实羡煞旁人。
看着他俩在大银幕上狂撒狗粮,在祝福他们收获爱情的同时,也满足你对爱情的一切幻想。
对当下的人来说,爱情似乎已经不那么纯粹了,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属性和含义,使人们面对爱情时,更迷惘和无助。
《迷妹罗曼史》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上个世界90年代,跟随男女主人公的身影,去体会最最纯真的爱情。
从单纯的付出到被对方所认可,从逐步加深了解到下定决心在一起,从替对方坐牢到三十年间的独自等候,一对恋人的心路历程,就是这么的心酸又心疼。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三十年弹指一挥间。
当年还懵懵懂懂听《恋曲1990》的我们,早已进入到不惑之年,而爱情这种由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组成的奇妙情愫,也早已改头换面变了摸样,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
而不变的是我们对爱情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
就像高蓓和“罗大佑”一样,尽管他们的爱情荒废了三十年,尽管他们已经两鬓斑白青春不再,但他们的爱情却可以善始善终,这也是爱情魅力之所在。
剧情方面确实是一言难尽,说白了就是一群人去寻找男主父亲是谁的故事,期间探寻出男主母亲曾经的一段往事和人生经历。
年轻演员们基本都是流量小生小旦,闫妮在其中也没表现地特别惊艳。
基本上还是奔着周冬雨那副傻白甜的面容而去的,不得不说她的演技时刻在线,把青春懵懂的少女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魏晨的高颜值和动听的歌声。
其余部分丝毫无亮点。
看《迷妹罗曼史》有种奇妙的感觉,其中既有对妈妈高蓓青春的共鸣,也有对儿子高歌执着帮母亲找回初恋“罗大佑”的感怀。
对于像我这样七零后的人来说,高蓓与“罗大佑”的感情不仅仅是青春那么简单,也是我们曾经共同生活过的一片天空,一段历史,虽然如今它早已随风远去,但是记忆却永远留存于心,哪怕已经老去,那段记忆和记忆中的我们却依然年轻,永葆青春。
而能够和下一代一同找回曾经属于自己的青春,这是现代社会更加包容、开放的象征,也是能够消除两代人隔阂的最好沟通方式,毕竟人类的悲喜无法相通,除非能够让他们也亲自经历一遍。
在这里,或许不用剧透,大家也都能明白,电影《迷妹罗曼史》中高歌的父亲,高蓓的初恋男友当然不可能是真正的罗大佑,无论是从时间线还是活动轨迹来看,九零年代深圳的厂妹高蓓都不可能遇见真正的罗大佑本人,但这恰恰是这个故事最有时代性和画面感的关键。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九零年代的深圳除了拼搏精神之外,也是流行文化最先进入和萌芽的地方。
如影片中的罗大佑正是那个年代通过磁带开始席卷全国,至今我还能记得那个年代在音像店里,花上一个月的零花钱买一盒自己喜欢歌手的磁带,然后用父母买给我们学英语的双卡录音机,一直听到磁带掉粉,声音模糊时的狂热劲儿。
这种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与当下年轻人追星的体验其实并无二致。
高蓓因为一首歌和一张模糊的封面海报,错认了深圳“罗大佑”,虽然有些离奇,但在那个年代却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并且,这其实也把追星的体验从云端拉到了更贴近我们的地面。
毕竟青春就是这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哪怕没有一个好的结局,但是至少能让我们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
影片另一点打动我的地方,则是儿子高歌因为陪伴母亲找回失去记忆的过程,逐渐理解母亲,进而产生青春的共鸣,最终完成母子间和解的过程。
时代在进步,中国的青年有了更多展现自己青春力量的方式,正如影片中的高歌已经不再追星,而是去开发飞行滑板,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
两代人对青春的理解不同,展现自我的方式不同,但是追本溯源,无论年纪大小,时代变迁,无悔于自己的青春,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能够理解并且陪伴父母回溯青春,也是年轻人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通过对高蓓和她身边朋友们在九零年代深圳的故事,展现出那个时代最具有火力,最青春的深圳风采。
从厂妹到下海摆摊,用文艺汇演、健美操的方式开创席卷全国的健美操风潮;哪怕厂子倒闭了,露露也硬是踩着自行车在深圳跑业务跑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他们的故事,他们的青春就是在不断地闯荡中,共同汇聚成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最美好的青春!
而这种开拓和闯荡的青春,也与当代的高歌们达成一致,代表了当下中国的青春活力!
影片乍一看没有任何新意,走的是轻喜剧路线,除了向宇航员致敬,真看不出有啥内涵。
但请了这么多大牌,剧情估计也不会太low,果真,进行到30分钟左右的时候,剧情来了个反转。
闫妮饰演的现代版高蓓,不再是满嘴跑火车,不靠谱的妈,随着剧情发展,她嘴中的一切似乎都是真的,健美裤的发明者,第一个吃麦当劳的人,还有那段与罗大佑,哦不,准确说是山寨版罗大佑的爱情。
周冬雨饰演的是90年的高蓓,单眼皮没心没肺的灿笑,真的让人没有抵抗力,尤其是那段,她在钢琴上弹着山寨版罗大佑告诉她的呼机号,音符一响起,大家先是安静一下,而后整个乐队都为她伴奏的那段,真的是太美好了。
当然,说到这,一定要提一下魏晨演唱的主题曲《遇见最美的你》,非常好听。
除了善良,真的是不知道用什么形容高蓓,为了听山寨版罗大佑的歌,天天加班加点工作,只为给心上人献花,或送礼物。
为了能与心上人约会,辞掉女工工作,开始摆摊生涯。
工厂集体舞比拼,出手相救。
工厂倒闭之前,也不忘给大家一段美好回忆。
她善良,她义气,最终让深爱的人为她入狱。
不去评论人性,单单就说这段纯粹的爱情,太美好。
为了彼此,奉献。
魏晨的出场,确实是被帅到了,但真的没有发现半点罗大佑的影子,倒是看到了韩国影星RAIN的痕迹。
有人说,因为善良,所以眼神才清澈,也有人说,因为眼神清澈,所以才善良。
两个年轻人,就这样爱了,纯粹的爱,就连不辞而别的告别,在多年后看来,仍然是爱。
为了保护高蓓不被牵连,自己揽下所有的责任。
有人害怕衰老,有人却是越老越有味道,比起周冬雨和魏晨,俊男靓女的组合,闫妮与黄觉在舞台上最后相拥的一瞬间,竟让人感觉,尽管我们有过离别,但我们内心从未离开过对方,我们依然爱着。
最后,要提一下的是盛一伦饰演的高歌的这个角色,不是那么出彩,比起这个角色,我更喜欢《漂亮的李慧珍》里的白皓宇。
总的来说,演员的表现都可圈可点,闫妮在面对爱情少女感十足,对于身患阿兹海默症的患者,内心的那种矛盾,与无助,也表现得真实,影片之所以这样设定,很大程度上是让大家关注一下这类群体。
但确实也有过于夸张之处,闫妮滑着滑板登上舞台那段,显得太离奇,无论是从表情,还是动作上,觉得太夸张。
烦杂的都市,陌生的你和我,如果真的想放松一下心情,对爱情还有奢求,看看这部片子。
真的是好烂的剧情,要不是有闫妮,我真的是看不下去了,拍得尬死,莫名其妙的真的是!
封面是魏晨周冬雨闫妮,然后里面演的什么东西啊,大部分全是别人!
毛病吧?
然后还要那个傻子女主乱翻闫妮的包这个那个的,还一直直播啥的,简直了,什么奇怪的剧情啊,真的是看不懂,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无语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前半段有点无聊 但后半段好好看 周冬雨和魏晨的cp感怎么这么强
两颗给我哥,一颗给那个降智滑板
浪费时间
事实证明,堆了很久的电影很难看
我认为魏晨的表现值得五星🧡
故事性还行啊.年轻演员不认得...... 失恋后看的感动佳片
其实剧本的概念还不错,追星,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类情感,为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妈妈圆一个初恋的梦,还有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以及带点漫画和奇幻的色彩,但整个故事看上去就不是那个味道,是节奏的问题还是演员的问题,还是故事本身太梦幻以至于太假的问题呢?以及女主换任何一个人来演都只能是一星,只有周冬雨才能令人相信真有那种痴痴相信的傻白女孩。所以再假的故事、相信很重要,演员自己首先要相信,才能令观众相信
魏晨一个被颜值耽误的实力派
周冬雨和魏晨how pay!!!给帅哥美女单独拍一个90年代背景的电影不好吗,为啥要加迷惑的现代剧情??我还疑惑为啥宣传的时候都是魏晨和周冬雨俩客串方在宣传,看完我知道为什么了…… 四星给帅哥美女,要求剧情的避雷吧。
求问,周冬雨是如何长成闫妮,魏晨又如何变成黄觉呢?
故事大纲很精彩,可惜团队能力不够,剪辑乱,配音违合,剧情浮夸。
三分打给魏晨,好帅啊,海边那一幕讲真的拍的好美
咬牙打出三分 主要给周冬雨 感觉全片只有她一个人能在如此尴尬的剧情中显得清新自然 真是挺厉害 片子有挺多地方没有交代清楚 但是我理解 罗大佑只是那个纯真年代美好回忆的代号 而不是真指罗大佑 因为最后罗大佑演唱会结束她还在等 而不是直接上去找罗大佑 不然这不就是个骗人小姑娘的故事么 还给人整怀孕了 孩子也不管了 最后被网友人肉出来了只能被迫认亲要是去掉滑板的戏份 再去掉闫妮儿子 儿子好基友 还有女记者 整不好能再给加科星 正好前一阵疫苗打的就是科兴
周冬雨和魏晨各给一星,戴着傻帽的盛一伦从头到尾就跟个面瘫的傻缺一样发挥着傻逼一样的演技。
看完感想复杂。可惜了一个好本子。导演发挥不稳定,或者向资本爸爸低头,现代这部分就是粑粑,除了闫妮老师演技在线。90年代部分惊艳了,神还原,周冬雨老师在我心目中正式超越小妞专业户,表演艺术登堂入室,魏晨也很可以。两人的感情戏很真很甜。应该全拍90年代,深圳四十不惑,也可以出一些历史怀旧片了。不要一直播的广告,调性太low。应该找深圳宣传部好好沟通下,多点预算,拍地更质感,有成为经典的潜力。而不是现在这么吊着,不伦不类。
动画比真人好看,男主这宇宙湮灭级的表演。
不得不说,真的是周冬雨撑起了整部剧,还有妈妈,其余都是啥,好痴呆
真的就预告片的水准,精华都在里面了。虽然挂着监制的名,但是我想这帮演员都应该是李少红请来的。一个是亲儿子的于小彤,盛一伦应该是演员请就位的时候发现的。至于周冬雨和闫妮就更不要说了。可是这么不伦不类堪比言承旭那部《有一点动心》,到底是怀旧呢还是鼓吹直播新浪潮,乱七八糟。说真的,你单纯拍一部怀旧片也比这么凌乱的一部电影好很多,每况愈下江郎才尽真的是李少红最好的写照了。
闫妮最近的电影怎么老是跟自己没有CP感的人搭档?
魏晨确实长得挺帅,虽然这完全就是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