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只给了三星。
无论暗藏了多少美丽的隐喻,堆砌了多少不可名状的绮丽,只是为了卑微的爱情树碑立传,终归是不深刻而矫情的。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有着深深的无力感,除了张牙舞爪的爱情本身,没有人发出耀眼的光芒。
越演越悲伤,越看越凄凉。
如果真能如他所说,只想和你一起画画,或许能够不流俗。
但韩国片里永远无法避免的小家子气最终将它拖入滥觞言情的俗套。
即使连强暴的戏码也看着像虚晃一枪,实在无法恭维。
看这样的片子,即使说不上浪费时间,起码也是纯属消遣的,恶毒地说,比起穷摇奶奶的戏,都嫌幽默感不足,姑且可以算是闷骚洒狗血型代表作,终归还是有赏心悦目的画面。
韩国电影《美人图》里,女扮男装的宫廷画家和市井小泼皮相爱,小泼皮想送她一身女服,倾尽所有买了一卷布料,心怀诡计的妓女雪花拿出珍藏的一幅韩服送给他,因为“做衣服至少做一个月”,送给心爱的人儿让她穿上看她天人乍现的一刻,一个月实在是漫长的等待。
小泼皮也疑惑一个这么风光的妓女为什么要送他一套高级时装。
做惯了妓女,说起话来是圆而又圆,既妥帖窝心又符合自己的身份:这是一个曾经爱过的人她送她的美丽证物,请她嫁给他,但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出现。
如今她想把这套美丽的衣服送出去,让穿的那个人也把幸福带给她。
这衣服甜蜜而恶毒,对一个女人来说是一份爱情,对另外一个女人来说则是兵不血刃的利器。
对接收衣服的女人来说是爱情最甜美的一刻,对馈赠的女人来说则是图穷匕见的一刻。
现在不难理解秦始皇摊开荆轲所献地图的那刻狂喜,不就是一个女人拥有心爱的高级时装的心情吗?
英雄爱宝剑,女人爱衣服最终一个女人前程湮灭,一个女人达到了一石多鸟的杀人计划。。
大约也只有女人能把衣服使用得如此千变万化风生水起。
服装对女人命运的杀伤力真是难以估量啊。
宫廷画家的师傅在徒弟的房中看到那套衣服挂在屏风上,就已知徒弟女扮男装身份暴露了,因为这正是他送给妓女雪花的礼物。
师傅送衣服给妓女——妓女送衣服给泼皮——泼皮送衣服给徒弟——徒弟穿着衣服与泼皮共赏——徒弟穿着衣服献身给师傅。
衣服经过一个轮回又回到起点,把每个人都杀了一遍,即便没死,也是千疮百孔犹胜死。
虽然命运的急转直下起因不在衣服,而是女主人公热衷于画春宫图(这真是一个很好的爱好),但这衣服隐藏的政治让人浮想联翩。
如果一个女人说“女人如衣服”,肯定不是对女人的鄙薄吧?
在日剧《步履不停》中,儿媳因是离婚并带拖油瓶嫁入横山家,心中很有芥蒂觉得家庭没有真正接受她和小孩子,因为母亲给儿子买了洗澡换洗的衣服却没有给小孩子买,儿媳不高兴有情绪,终于对儿子爆发出不满情绪。
而剧情后面母亲邀请儿媳一起看她珍藏的和服,并要把珍藏的和服赠送给她,并嗔怪自己的女儿都不懂得珍惜不想送给她,说明了儿媳的多心和敏感。
和服在日本是十分昂贵的,尤其是非常复杂多层的和服,据说藤原纪香结婚时和服有12层,价值上千万,这还不是最繁复的,还有24层以及更多的。
精美复杂的和服制作流程之复杂和繁复可以想象,肯定是不止一个月的了。
在平和冲淡的日本电影里,衣服没有那么“凌厉”的作用,只是微微的波澜起伏,这些女人情绪的处理上用“衣服”勾画出女人的小心思,也用衣服消除了女人间的芥蒂,成为女人外交的政治手段。
因为《坏男人》而喜欢上金南佶,因为金南佶而看《美人图》,即使豆瓣分还不到7。
不过我得承认,吸引我的其实还有床戏,此片大打情色牌,号称尺度很大,我真的很好奇他会如何表现,但意外的是他不仅不是狂野派的,还很温柔细腻,跟姜武这个角色之前所展现的性格中冲动粗暴的那一面迥然不同。
反倒是申润福比现代女人还现代,积极主动、热情奔放,我差点以为她会把看到的真人演示版《春宫图》也亲自实践一回,可能是对身体柔韧度的要求太高了吧。
申润福在姜武背上作画再印在自己身上的桥段很有创意,充满情趣,是二人感情的升华,从另一个角度看,姜武所做的镜子不能让他看见自己的背面,但印在申润福身体上的画却让他看见了他自己背上的画,感觉很奇妙。
申润福与姜武看似活在两个世界,实际上却都是一根筋的人,执着顽固,不矜持扭捏,不瞻前顾后,爱了就勇敢直接表达,一旦爱上就绝不变心,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就算拿命来威胁也决不放弃。
但申润福的内心显然更丰富更复杂,哥哥的死和父亲的心愿是多年的心结,明明是女人却不得不以男人为生,在画院受到嫉妒之人的排挤和侮辱,因为觉得太美而作的画却被当做淫秽之物,连尊敬的老师也不认同。
她的人生之路与理想之路表面风光却荆棘遍布,只有姜武才能接受她的所有,令她忘记一切伤心与挫败。
放飞的鸟、奔腾的马、没有遮蔽与束缚的身体、不加掩饰与压抑的情欲,她所崇尚、渴望、追求的是肉与灵的绝对自由,而姜武就是带她感受和触摸自由之美的人。
此片最棒的部分是摄影,角度和光照的设计都为影片增色不少,无论花海、漂在湖面的美人图还是背上作画都十分唯美,床戏也很浪漫。
作为一个爱情故事,此片是凄美的,但作为一部剧情片,情节太过戏剧化,有点随心所欲。
至于演员,金南佶的发挥一般,金敏善的外貌和身材都没啥看头,只记得她微卷的长发很美,演技也没给我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反倒是作为配角的秋瓷炫十分抢眼,尤其是坐在轿子里与金洪道对话时的那双红眼,幽怨哀伤至极,立马怔住了我。
btw,韩国导演这种片子还真敢拍,那么多露骨镜头,韩国女演员也真敢演,露两点的都上两位数了,而且大部分都是长时间停留甚至特写的。
这样的片子要是放在天朝,绝对不可能公映的啊,一不小心公映了更惨,直接封杀啊,几年之后以为解封了却还是留下了后遗症啊。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像看了人体画或者人体摄影,会洗净一些心灵上的俗尘。
两段独白很有画龙点睛的味道,润福的独白:人性中经不住诱惑的脆弱感情才是美的。
金弘道最后的独白:她拥有最美的单纯,连世间的丑恶在她的眼里看起来都很美,但是我却亲手毁了这份单纯。
这似乎都是对人性真谛的感悟。
人不是神,永远不可能完美。
金弘道曾经也是个敢爱敢恨的风流才子,但是他为了寻找所谓君子的高洁,追求完美,放弃了心爱的女人,修身养性,在自己的事业中求得一种精神的超脱。
但他还是没有超脱,被润福的真正艺术领悟所感动。
与其说他爱上了润福,不如说他是个画痴。
不得不承认,韩国的爱情片是最贴近我内心,最能够打动我的,无论是主人公细腻的内心刻画,还是感情发展的节奏,都让我觉得真实、感动。
看了很多西方的爱情片,真正能打动我的,还是韩国的影片。
冲着《美人图》香艳画面的诱惑看了这部片,片子结束却让我收获了发自内心的感动和震颤。
从片中的一幅幅风俗画作到整个影片的画面处理都是那么美。
两个人情窦初开的单纯与美好,都让人向往,两人一同制作铜镜,共同劳作,无需语言,简单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让我觉得那么迷醉,那么美,美到沁人心脾,销魂噬骨。
没想到的是润福对老师的感情,原来年幼鼓励她绘画的男人,她竟然一直记忆深刻,也因为这段感情,我相信她绝不会向她父亲教的那样,做出任何伤害他老师的行为。
那位看似只懂画画的严肃的男人,竟然也会对一段感情那么深沉。
虽然为了得到心爱的女人有点不择手段,但为了拿到解药落水的他,仍然让我感动。
而润福最后面对自己曾经爱过的男人,和为了自己中毒身亡的男人,心中一定伤痕累累,任哪一个都足以让人心碎。
然而在严刑下,她仍然牺牲自己维护那个男人,除了善良和爱,我想不到别的解释。
片中的父亲,虽然让我觉得自私,为了自己的名誉,逼死了自己的儿子,又让女儿女扮男装,但是到最后,却勇于承担自己的罪过,护犊之情也让我原谅了他的自私,相信他的话也让女儿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
讲了一个女画师在世俗画中发现了生活的快乐和美丽的故事。
好看的Ⅲ片绝不是全片行床,应该显示人心和情欲的自然烂漫的情愫。
本片没有几个行爱镜头,却成功塑造了女画师润福这一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和有所思的人物。
润福没有那么惊艳,穿男人装长相俊美耐看,眼睛给人清澈迷人的感觉。
润福的画有活泼的市井气,流畅的画笔下,众生相尽显,可谓栩栩如生,画的情欲的人体,也变得纯净清澈。
帝王在乎的是伦理,说她的画淫荡伤风败俗,但缺忽视了人本身的可爱。
她觉得很美好,很脆弱,控制不住想画下来。
她对于人性中的自由和温暖,有特殊的敏感和渴望,而这又体现为对情欲之美的发掘。
有在艺术上的觉醒,是和情爱的觉醒一起发生的。
片中羁押姜武的两个士兵的话,可谓点题,大意是,风俗本来就是人的生活呀,何必为了纠正伦理而封禁风俗呢。
韩国电影对个人的生存处境乃至幸福和快乐往往是有自己的认识的。
画画的一条线还是不错的,对于美和淫秽的理解,一个清白的爱着和画着的女画家。
有一些还不错的点,身体上的兰花,结尾处轻舟女子和水面上的画,都是不错的画面。
但是,仍然是有形无魂的作品,为了美而美,为了悲而悲,所以看到一半时就开始厌倦起来。
韩国人用放大镜去放大美和悲这两样东西,而且几乎不加掩饰,技艺用在造作上,美,也是空洞。
难以自圆其说。
毫不避讳的说,是因为极具吸引力的海报和简介促使我点开了这部电影。
唯美的情爱画面,向来都符合现代都市男女的意淫心理和审美情趣。
我喜欢恰到好处的风月,不喜欢野蛮如禽兽般的纠缠。
女扮男装的天才画师,执念于内心原始的表达,寄托笔端色彩,画尽人间美好,自己人欲萌动中热恋虐恋的情事,也宛如时代风俗画。
但现实却不似流光掠影般单纯,社会迂腐大浪下,情至终不可得。
未了,离别愁绪随着一叶扁舟寄于山水间,爱意流淌。
看到的也许是删减版,电影里情爱画面只有几处,有时感觉上是把表达男女主角爱意的情节硬生生地和谐了,情绪表达就显得不充分了。
但总的来说,这部戏还是值得一看的。
剧情完整、主题鲜明、画面精致,主角的妆容也干净 。
相忘于爱之美 ——【美人图】影评 这部片子前后看了两遍,一直想写点感受,只是没达到飞流直下的感觉,不过刚才感觉到“泉眼”是“爱”,线索是画,阐明隐藏在两类画后的两类人的生命态度极其生活方式之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被侮辱被损害的爱,为什么人不能相忘于爱之美?
影片通过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世俗生活画,与以治国为目的的宫廷图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自然生活之美的气息跃然而出,老师金旭道也被隐藏在画后的情趣所诱惑。
如果说这还不鲜明,那么润福与江武之间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泪流花开,自在圆成的爱境则是本片冲突表现的泉眼,表现了润福身心释放与满足的幸福,启发了润福自身的觉醒及在发现感受爱之美时觉察到的切身之痛。
并通过金旭道偷看并与雪花之做,与申江之爱形成强烈的反照,也同时激发了潜藏在金旭道内心的对爱的渴望。
爱的释放之美的涟漪与欲望之发泄通过这艺术性纵横对照,充满了张力。
最终金旭道占有了润福,并在润福的祈求下救了江武。
而金旭道在对待雪花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他及他代表的制度内心对真爱之美的渴望。
至此金旭道仍不能理解他们,并在不能挽留润福的情况下,用死来威胁江武,并想拆散他们,却造成了江武之死。
最后在审讯面前,润福表达了对自然纯粹的爱的欣赏的自由表现即艺术而非为其他之目的。
金旭道也终于明白美是要欣赏守护的,而不是占有,笼中鸟对于笼子和鸟都是囚禁,爱是自由飞翔的,美是自由表现的,请你自由地……人生最美的幸福是春天里邂逅那花心里柔情的一抹红,热情的夏日里爱她姹紫嫣红,秋季收获浪漫的果实,冬天静静的享受那纯真的欢乐——相忘于爱之美。
最近看了《最终兵器:弓》和本片,细节方面东亚的古装剧可能找不到比韩国更考究的了。
前者中满洲人的发型是真正的“金钱鼠尾”,而非大陆剧中包了半个头的清朝晚期发型,那时候已经受汉人影响较深。
片中的满洲人是真的讲满语,这点比较了不起。
服装上,满人内着锁子甲,外面是罩衣,罩衣上缀着毛皮。
太子穿着黄色的衣服。
虽不大符合历史,却让观众一看就明白这是一个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
而且太子叔叔的那支部队算是“特种部队”了,弄个锁子甲穿穿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看了申润福的画,被推荐看《美人图》,不仅对她的部分画做了情景还原,也对朝鲜当时风俗做了还原,表现了朝鲜的宫廷、市井、人家、寺院、卡拉OK、夜总会和脱衣舞女郎。
甚至连中国的春宫图和朝鲜的露乳装都有表现。
在中国这是禁忌。
在整个历史上倍受欺压的,处于男权社会阴影之下的东亚女性在电影中变得鲜活,画家笔下的人物也从画纸上走到了生活里。
当时女性的发型真的很美。
几乎让我迷上这个民族了。
另外最近看了《随风而逝》,之前以为是乱世佳人,看后发现是一部韩国古装喜剧。
喜欢邻国的古装剧,也喜欢其中折射出的中国。
了解当代中国可以通过NHK纪录片,了解天朝的从前竟也可以是这样的方式。
四角关系构成主线,金南佶在这里留胡子的脸很帅,外景选的都很美,流放一场戏尤其,韩国还有这种地貌?俗世插画也很好看。主角四人组基本没坏人,秋瓷炫因爱生恨情有可原吧,老男人的立场让人心碎(这条线还有光源氏计划的意思),不断退让妥协,女主也在不断的交换。爱太甜,也太难了,这人与人的人世
清朝的春宫图表演很不错,放在现在也很有市场啊。
剧本实在是不咋地
悲情的故事里灌有那么人性的讨论。没有什么新意,有的只是稍稍的大胆
金南佶还蛮有味道~
我看的是删节版。。。。不予评价。
说是08韩国票房最好的电影~难道只是因为打着情色的招牌?
狗血洒的毫无水准,出彩的只有摄影光线。
悲剧,就是把美丽毁灭给人看。美丽,这个是韩影强项;毁灭,这个也相当决绝。但是,毁灭的过程,往往是此类影片的软肋。
海报很惊艳
韩国历史片总是看的别扭,接受不了,像是拙劣的模仿
补标
她的裸体真美.
画面倒是很美,但是内容就╮( ̄▽ ̄")╭
文艺片
画面和人物都处理的非常唯美。那句“我别无选择,只能爱你”真的很令人心动。结尾有点儿接受不了。
对于性,对于画,真是爱到骨子里了,世俗偏见在电影里没什么意思,最好看的是女主和她的老师,还有男一号三个人之间的感情戏,不过可惜没有能展开来~
配乐和摄影构图都还不错,但剧本不太行。
很唯美,色调柔和,后面就变成情色片了--|||但是么怎么都有股梁祝味,可能古代朝鲜总是摆脱不了中国的影子把.PS剧中的画真的没啥美感,而且还是用握铅笔的方法画`````
秋瓷炫竟然演了个悲剧的配角,而且还让老男人给上了,脱光是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