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言
The Testament,Haedut
导演:阿米查伊·格伦伯格
主演:Ori Pfeffer,Rivka Gur,Hagit Dasberg,Orna Rotenberg,Emanuel Cohn,奥里·雅尼夫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奥地利语言:希伯来语年份:2017
简介:45岁的约埃尔是大屠杀研究方面的国际专家,他花了超过15年的时间努力研究纳粹在奥地利和匈牙利消灭犹太人的方法。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他偶然间发现了一些机密文件,这些文件暗示他的母亲生活在假身份之下。他确信这是一个错误,但他越深入研究,就越怀疑他母亲的犹太身份。这是关于一个人愿意冒一切风险去寻找真相的故事。详细 >
感觉看了半部好片。前半部分很讲究,对真相的执念和对身世的怀疑次第铺开,生活中的矛盾逐个激化。然而即便如此,镜头和节奏依然井然有序,保持着相当的克制,比较难得。后半部分从生活的冲突转向了更大的真相和普世价值,似乎有点跑题。男主一出来还以为是本金斯利。
#2018siff# 挺好的,对于身份认同的另类书写,但整体还是缺少那么一两处让人惊艳的华彩段落。
premise那么灵 拍得什么鬼样子
拍的很细腻,表演到位,值得一看!
@Spazio Oberdan: È veramente un capolavoro.
2018电影节看的,先mark一下。有地方线索的出现感觉不是很贯连,比如教堂什么时候发现是移动过位置的?没交代啊…
7
正好之前花时间了解了一个犹太家庭 可能现代犹太人或犹太教徒的子女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并没有那么细究
艺术品总是简化现实。惊心动魄的艺术品,简化的是无法言表的现实。
德国犯下了滔天罪行,道歉忏悔赔偿,还动不动被拉出来鞭尸。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死不悔改。——根源出在美国的双标对待。美国如此不讲公义,怎能服众?凭什么做世界的共主?
历史很残酷,尤其对那些不应该死去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可以算作一些战争相关创伤的求解之路,或者说,战争以外的附带影响远比想象的还要大一些,比较沉静而且近乎刻板的人物塑造,但不可否认,民族矛盾叠加战争创伤附带国际关系,故事里有太多的故事了。
敬那些失去所有,还继续选择生活的人。
一个笃定的人出现了身份认同的偏差,母亲的死既是迷茫的结束也是更加坚定的开始。不是犹太人的母亲愿意被认可为犹太人并为此付出生命。她说“我想在死之前成为新娘,可我不是犹太人”,而他说“来吧,我们是天作之合”
SIFF2018第五场。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以色列电影。看电影了解到了法西斯的恶行对犹太人的影响有多么深远,看电影也让我知道了犹太男人的小黑帽是怎么戴到头上的,要知道,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那么小的帽子为什么不掉下来?
敬失去所有,仍旧选择生活的人
绝大部分靠意义本身撑起的电影,过程比较单调,表达面比较单一,但此种追寻真相不肯轻易将历史烙印失手放过的决心和行为是唯一也是最耀眼的点。关于主角身份的事情似展开未展开的处理略尴尬。
6/24@丁香 三星半
2017年威尼斯地平线入围;每一段巨大的历史伤痛都是由个人伤疤组成的。最值得赞赏的,可能是影片对于一位历史学家“挖掘”历史过程的真实呈现;最动人的,必定是主角的妈妈当年的自述和如今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