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主

한공주,被转校生(港),青春勿语(台),韩恭珠,Han Gong-ju

主演:千玗嬉,郑仁仙,金素英,李英兰,金崔龙俊,金炫俊,权范泽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3

《韩公主》剧照

韩公主 剧照 NO.1韩公主 剧照 NO.2韩公主 剧照 NO.3韩公主 剧照 NO.4韩公主 剧照 NO.5韩公主 剧照 NO.6韩公主 剧照 NO.13韩公主 剧照 NO.14韩公主 剧照 NO.15韩公主 剧照 NO.16韩公主 剧照 NO.17韩公主 剧照 NO.18韩公主 剧照 NO.19韩公主 剧照 NO.20

《韩公主》剧情介绍

韩公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韩恭珠(千禹熙 饰)是一位十七岁的平凡少女,她热爱音乐,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歌唱家。然而,本该处在一生中最快乐和无忧无虑的年华的她,却因为一场意外的发生而彻底失去了笑容,亦就此放弃了唱歌的梦想。 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韩恭珠成为了新学校的转校生。在这里,韩恭珠结识了许多善良的朋友们,在朋友们的带领和帮助下,韩恭珠渐渐走出了过去的阴影,笑容再一次回到了她的脸上。然而,快乐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灰暗的过去并不愿意放过这位可怜的少女,当往事席卷而来,一个韩恭珠千方百计想要隐瞒的秘密最终浮出了水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街女万凰之王闪电战火线第四季奔跑吧,医生谎言真探蓝色故事杀死比尔:整个血腥事件夏日幽灵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恐怖小说家这丫环我用不起警视厅搜查一课9系第10季第七谎言爱你至死未知死亡独自生活的人们这都不是事儿之迷失的“黑马”同志亦凡人第四季疯狂一天捕狼行动三个月亮恶魔高校D×DBorN永夜银河英雄传说外传反叛者九凤家的锦鲤喵殿下浪漫的西街真事改编苍之彼方的四重奏还在相爱吗?

《韩公主》长篇影评

 1 ) 无望

《韩公主》(2014-04-17)五星推荐之独立电影。

从一开始的不知所云,到临近结束时的柳暗花明,再到牵肠挂肚,观感被带入,影片结束时仍无法自拔。

触目惊心的现实,脑海中被打上深深的烙印。

它与影调灰暗的阴郁片不同,几乎处处是暖色。

主人公一再地想浮出水面,却一次次被周遭打压回水底,这是何其残酷的现实?

主演千禹熙的平凡之美,令人心动。

回看《母亲》,你会发现当时还有些青涩之美却容易忽视的她。

上映9日即突破10万观影人次,成为韩国独立电影史上突破10万观影人次的最快记录。

 2 ) 抉择

一部电影最可怕之处是它的真实。

这部电影里的所有人物不是非黑即白的虚假,每一个人物都面临着抉择,而这些抉择正是描绘出了人性。

冬允递药的那一瞬间,手颤抖着,还是残忍着看宫菊喝下了全部,宫菊在为他敷药时,他温柔的笑容不是虚伪的,而害怕暴力同学的殴打,使他内心的天平偏向了自己。

老师妈妈没有阻拦宫菊的离开,其实她又怎么会不明白宫菊哪有可去之处呢,可是害怕闲事上身,使她内心的天平偏向了自己。

冬允的爸爸进家门的时候,也只是带走了儿子,而那个躺在地上还在受人虐待的可怜女孩,他明明看见了,也视而不见。

短发的女孩,当初对宫菊那么好,也无法接通那个电话。

宫菊的妈妈和爸爸,心里也是爱着女儿的,而在那考虑利益的一瞬间,也许世上真的没有比自己更重要的人吧。

而更可悲的,在面临这种抉择时,我们的心竟然都会毫不犹豫地倾向自己。

我总是怀着一种很不好的心态,我觉得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好人,我从来都不相信,所以总是感觉自己很冷淡,是啊,我也不是一个好人。

芸芸众生里,不被世界的冷漠和残酷伤害,才是真正的自保啊。

宫菊所有的挣扎,不是在控诉这个世界的不公,而是在思考,为什么,我还要活着。

所以,宫菊面临着最沉重的抉择,生活中的一些温暖,美丽的音乐,有可能的前途,活着去见证;痛苦的回忆,无情的社会,死亡,放下一切。

我也无法参透这个抉择的结果,游完25米,世界真的会改变么?

 3 ) 43个青少年伤害了她,但又有多少成年人任由她去死。

影片里在缺失父母的关爱陪伴下长大的公主懂事自立。

印象深刻她那倔强的脸庞,对谁都毫不示弱的气势。

就算经历了那样残忍的伤害,她所展现出来的是坚强。

她唱歌,因为音乐里有力量。

她讨好老师妈妈,因为她想能有一个稳定的居所。

她学游泳,因为不想像朋友一样被淹死。

渐渐的生活对她展现了善意,老师妈妈慢慢的接受了她,可爱的新朋友围绕着她。

她开心的布置自己的房间,笑着弹吉他唱歌。

她想活下去啊,但她却还是死了。

被称为背叛者的母亲,她对陌生人热情亲切,对新丈夫温柔体贴,而面对3年没见的女儿,没有给予她一丝母亲的关怀和怜惜,只有冷酷无情。

父亲是她唯一的依靠,一个为了女儿拼命工作的油漆工人,最后却为了钱欺骗出卖了自己的女儿。

他痛恨自己的无能懦弱,用酒精麻痹自己逃避责任,丢下公主一人孤独无助。

亲生父母尚且如此。

负责调查案件的警察说受害者公主是耻辱。

最先发现这桩残忍罪行的东允父亲,公主打工便利店的社长,为了包庇自己的儿子,他选择无视那两个可怜的女孩儿,任由伤害一次次的继续。

另一群丧心病狂的父母为了“拯救”自己犯罪的孩子逼迫威胁公主,将她逼至深渊。

神圣的学校踢皮球似得驱赶她。

老师妈妈的警察丈夫甚至怀疑公主与她自杀朋友的受害者身份。

懂事的公主主动离开老师妈妈家,追出来的警察丈夫不是来叫她回家,而是替朋友要求她签请愿书。

“为什么接受道歉的是我,我却要逃呢?

”公主问。

我也想问,为什么呢!

无依无靠的公主,孤身一人在黑夜里带着行李住到桑拿房。

她打电话向一直帮助她的老师求助,就算隔着电话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力不从心。

她向父亲求助,父亲在买醉。

她向朋友求助,朋友却害怕的不知道如何面对她。

她始终没有打电话给母亲。

一直以来她独自承受着精神上遭受的巨大痛苦,还要面对这个社会施加给她的阴暗与恶意。

她该怎么办?

她该去哪儿?

她该怎么活下去?

没有人告诉她。

她只知道一条路,就是和她的朋友一样,结束这一切。

公主在水里努力的挣扎,但她还没来得及学会游泳。

43个青少年伤害了她,但又有多少成年人任由她去死。

 4 ) 我以为一切可以重新开始

一年前看了素媛,因人渣禽兽而愤怒,因一家人从苦难中孕出希望而泪流满面。

一年后的现在,看了韩公主,在影片的结尾所有出路被堵住后,眼眶泛红地想对到导演说,给她一点希望吧,也给我们一点希望。

我以为,一切可以重新开始的。

以下开始含有剧透,不希望影响观影感受的建议先去看完电影。

影片根据密阳群体性暴力事件而改编。

2004年韩国蔚山市的3名表姐妹(分别为13,14,16岁)遭到高中暴力团伙“密阳联盟”的多次轮奸,其中一名女生难以承受精神痛苦,一次性服下20粒安眠药自杀,连续两天处于昏睡状态后清醒。

蔚山南部警署随后逮捕了参与暴行的“密阳联盟”41名学生成员,对头目朴某和金某等17人申请了拘捕令,而对其余24人予以不拘捕立案。

警方在这次事件上的无所作为令韩国民众极为愤怒。

据报道,警方并没有对受害者信息进行严密保护,致使受害人暴露。

那些罪犯们的家属对受害人家庭进行恐吓、威胁,而警察方面还有人称受害者“使他家乡丢脸”。

电影采用双线叙事的方式,从17岁少女韩公主带着秘密转入新学校开始,希望与绝望就交叉出现在她的生活中。

她在老师妈妈的店里当收银员,在新朋友恩熙的鼓励下弹唱、录视频给演艺公司,学游泳想要在泳池游一个来回,她试图抓住每个当下的美好。

但其实这些希望只是绝望的虚像,回忆一步步紧逼她跨不出去,社会也没有放过这个想要重新开始的孩子。

绝望来自于父母,处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她找到许久未见的母亲时,母亲已再婚根本不想知道她经历了什么,只想她赶快走不要破坏了自己同样不易的生活。

而父亲更令人愤怒,拿了施暴者家属的钱骗着韩公主签了请愿书,这一请愿书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所有为重新开始构筑的防线。

唉,为什么会有这么坑女儿的爹啊。

请愿书递交后放出的是最最可怕的洪水猛兽,媒体与舆论。

此类事件中,媒体总让人又爱又恨,一方面人们需要媒体来监督,使案件公平公正地走完法律程序,让施暴者受到严惩,另一方面当媒体介入后所有相关不相关的人都变成“公民法官”,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而真相变得不再重要,想要重新开始也几乎没有可能。

于是有些人为了能够继续未来的生活而选择远走他乡,有些人虽然也想重新开始却不得不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艰难地与邪恶做斗争。

影片中施暴者们的家属们找到了公主的新学校,让她签请愿书,“你不是就想要钱吗?

”。

新学校待不下去了,新朋友自然只能告别,而老师妈妈要跟老警察结婚,于是临时的家也无法容身了。

那些家属的行为让人想到了当年轰动一时的李天一案,为了给儿子洗白,什么事做不出来?

圣母们说这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说呸,要么诚心道歉悔过,要么就用那颗父母心陪儿子服刑吧。

受害者遭受的苦难足以让其它的纷扰终尘归尘土归土。

但现实却是受害者的苦难反而衍生出更多的绝望——“接受道歉的我,为什么要逃走啊?

”就因为茶余饭后的无聊闲谈,就因为综艺节目式的断案快感,人们自以为无害的作出判断贴上标签,无关痛痒地拿起舆论的石头。

当时的共犯有44个,现实的同谋却成千上万。

韩公主,你没有错,不是你在逃,是这个世界在逃。

现实题材影片往往话题大于电影本身,而《韩公主》电影本身却依然有很多让人回味的地方。

导演用一种缓慢克制的叙事节奏来表现故事,冷静不煽情的镜头中蔓延着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回忆与现实交叉出现,给人希望的同时又很快扼杀,就像最后一幕在水中的挣扎与徘徊。

千禹熙的表演同样为影片增色不少,笑的时候让人松一口气,面无表情的时候又让人担心怜惜,带人进入故事中无法置身事外。

娓娓道来又步步紧逼,与同样讲述重新开始的素媛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但是在豆瓣的相对低评分让我耿耿于怀,果然大家不太接受这种风格,或者不太喜欢非线性叙事的现实题材么…最后说一下我比较喜欢的点吧。

一个是想学游泳这个伏笔,韩公主一安定下来就马上找到游泳馆学游泳,当时我就觉得她的苦难跟水有关。

后来回忆中出现闺蜜跳水身亡的场景,我才意识到游泳对她来说象征着生存,也象征着游出曾经的苦难回忆,所以她拼命想学会,拼命想走出阴霾。

然后是录视频的伏笔,新朋友想帮她录弹唱的视频,想帮她做个人主页,可是她都很抵触。

最后她们看到那段残酷的录像时才终于明白,也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如何再去面对韩公主。

其它的点,恩熙问公主接吻过几次的时候,公主说44次,被大猩猩吻的,这个场景令人心痛。

韩剧满足人们的幻想,韩影将人拉回现实的土壤。

现实中,山东东平性侵女童案至今未得到公正处理,而受害者@哭泣的女孩鑫鑫 已失学,官方给出的“积极配合”、“自愿轮流”等说法,让可怜的母亲愤然喝下毒药,留下严重后遗症。

电影中,韩公主最后跳入水中,浮浮沉沉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挣扎,在生与死之间徘徊。

看电影的人则带着十分压抑的窒息感在思考:我们何时是好人何时是帮凶,何时在出着一臂之力何时在默默推波助澜?

我以为,真相被厘清之后,一切就可以重新开始的。

 5 ) 虐心

看了简介后以为《韩公主》会像《素媛》《七号房的礼物》那样先虐后温的剧情发展,谁知道越到后面,距离真相越近,越虐心。

这部电影是根据韩国一起真实事件改编的,有兴趣可以了解下: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IAW/725297.htm电影开头看得人有点云里雾里,随着剧情推进,会慢慢的发现宫菊因为受了创伤而变得有的怕人。

当老师带着她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哀求他母亲收留宫菊,给她新电话,叮嘱她一些注意事项时,我很庆幸宫菊身边还有关心她的人在。

但是到后面宫菊被一群嫌疑人父母亲追后,晚上只能独自在蒸桑拿房,在她最无助,只能打电话给老师问怎么办时,这时候的老师也变得很无奈,说只能打电话这几个字后。

连唯一知道真相并一直帮助她的老师都无能为力时,可以想象的出此时的宫菊是多么的绝望。

电影前面情节叙述十分冗长平淡,但是看到后面才会知道前面的一切都是为了烘托后面的悲烈。

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宫菊会想学游泳,她的合唱团朋友也问过她这个问题,她回答是怕自己改变主意。

看完整部电影回过头才会明白这句话的深沉意义:她怕自己不能承受这巨大的压力一时想不开像她好朋友一样自尽。

所以她想要改变,从学习游泳开始。

还有另外一处,在合唱团朋友家里时被问及 被亲过几次 被谁亲 时。

她的回答是43,大猩猩。

一开始我只是以为宫菊在开玩笑,看到后来宫菊被强暴画面时我才知道宫菊说的是真的,她没有开玩笑。

43,多么恐怖的数字,被戴着大猩猩头套的人渣轮奸。

朋友们嘲笑宫菊学游泳的理由只为不被淹死,然后神补刀那也就只能游25米。

这段看似温馨的场面也无情的暗示了结局,宫菊终于承受不了压力,我想她在那一刻心理还有想活下去的欲望的,因为她拿起手机拨给了她的合唱团朋友们,然而等待她的只有无人的接听。

连她唯一的朋友知道一切后都不愿伸出手,支持着她活下去的希望也失去了。

所以她选择了和她好朋友一样的道路,跳江自杀。

值得讽刺的是,宫菊真的在江里挣扎了25米就不能继续下去了。

结局是很沉重,但却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为什么身为受害者没有错的她却一直要东躲西藏,为什么当大家知道真相时都改变了对她的态度?

为什么她会被逼到这种结局?

社会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但是人们的思想什么时候才能进步,丢掉个人利益,丢掉个人偏见来看待身边的人?

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

 6 ) 韩公主-我本以为是积极向上的主题

简介里面写的是走出阴霾, 所以就看了。

看完之后真的感到虐心, 我其实非常不想看这样的片子, 所以那个“走出阴霾”的简介是谁写的,你给我站出来, 我保证不打死你。

看了前十分钟大概也就能猜到是什么样的事情了, 不过谁让我觉得这是一部积极向上的电影呢!

其实中间清唱团的那一段,真的让我相信这就是一部积极向上的电影。

不过这种插叙,倒叙,乱叙的叙事手法还真是纠结。

但是这种感觉跟这部电影的风格配合的又非常好。

结尾是最最虐心的, 我觉得这不单单是韩国的事情, 在中国难道不是这样么?

你看看明明人们都知道这并不是受害者的过错, 但是又有谁站出来帮她们走出阴霾呢?

你看清唱团的好闺蜜们, 前一分钟还振臂高呼着这不是你的错,下一秒就不敢接电话了。

最最最虐心的是, 如果电影看的你很有感触, 假如你的身边出现这样的一个人, 你能做到你现在脑袋里设想的那样么?

弹幕上全是骂禽兽的人, 是, 可是受害者呢?

为什么大家要戴上有色眼镜呢?

(我觉得我也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恩, 我了解了导演的想法了。

可是说出这样的一个故事,真的能推动这种情况的改变么?

 7 ) 你以为,现实与电影差不多?

韩国导演最近都迷上了现实主义题材,真可谓是兵行险招,又是出奇制胜,在这一点上,其他国家的导演貌似都有些沉默。

我们所谓的好电影,一般都暗含着导演深邃的思考,有其主观意识,但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之中,这一点非但不是必须,往往也会成为致命伤,因为,一切见解都容易偏向误读,而现实主义题材的力量,就来自于“客观”本身。

这部片子,显然是属于改编较多的那一类,虽然将故事变得更具有可看性,但也把争论点扩大,乃至分散了。

许多人都在谴责“对受害人的歧视,保护不力”,“周围人的冷漠”,“罪犯家属的嚣张气焰”,“儒家文化的罪与罚”,“警察的不作为”,“对家庭与朋友的反思”,“校园暴力与教育上的缺失”……但其实,无论是发生在韩国的这次事件,还是改编自这一事件的电影,这里面一切的症结,还是“重男轻女”的人权问题。

正是因为对女人的物化和轻视,才会让被性侵的受害人遭遇冷漠和嘲笑,有人将这归结为韩国曾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诸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失贞观念,但其实,这是一种可笑的推卸。

就像之前看报道,说越南某些地方有将养不起的女儿卖给妓院的风气,当地人认为,这符合圣人的教诲,“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何等荒唐可笑。

且不说失贞失节本就不是“妇女专有”,就算是强调妇女守贞的那一面,也是为了让妇女在面对性暴力时,不能屈服软弱(虽然某些人倡导,常备避孕套,面对强奸保命要紧。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行为很容易使对方脱罪,因为女性的行为有主观顺从迹象的话,就难以判定是被强迫),而不是为了让受害人遭受更严重的二次暴力:嘲笑歧视。

也就是说,无论罪犯得逞与否,女性的奋力抗争都应该被视为一种守贞的行为,而那些在主观上甘愿顺从(享受“强奸”)的人,才因被视作失贞。

很多人都会说,中国压根没有这种观念,被强奸的也是破鞋。

我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的确确是在歧视被性侵的女性,但在韩国,显而易见,无论是男性女性,都将此视为耻辱,被性侵,假如不改名换姓就会在他们的社会一辈子抬不起头,甚至在遭受伤害后,连报警也不敢。

事实上,根据报道,在这次真实事件:密阳群体暴力事件之中,不但强奸犯的家属不以为耻,反而辱骂威胁受害者,就连办案警察甚至都公然将受害者称作“蔚山市的耻辱”,但在我看来,这个事件本身才是韩国的国耻。

就是因为太过于“重男轻女”,性犯罪者甚至可以大摇大摆的以自己的罪行来威胁受害者,而受害女性甚至连寻求帮助都不敢,事实上,除了“更要面子”顾及国际声誉的韩国政府之外,无论是学校里的校长教师和同学,还是警察乃至是围观群众,都打心底的认为“被强奸是受害者的错”!

在中国以往关注的“重男轻女”现象,主要就是国策之下的生男生女问题(溺婴、扎针、差别待遇),而在韩国,则已经上升到,女性受性侵,得不到帮助,反而遭受冷遇的情况了,这真是令人心寒。

许多人都会感慨,导演有直面深渊而不晕眩的勇气与毅力,但他的改编,其实还是为自己国人遮了羞的,甚至将那些办案警察当时遭受抨击,乃至因此被处分的某些恶劣事迹,都归给了一个替死鬼,算是不那么得罪警方了。

改编一:根据新闻报道,受害者有三人,是表姐妹,分别才十三岁,十四岁和十六岁。

起因是,十四岁的A在给一个女同学打电话时,误拨给了另一个城市的一个男生,而此人正是一个由一帮中学生构成的“黑社会性质团伙”,密阳联盟的成员。

此次事件,并非这个团伙唯一一次犯案,事实上,他们就是一群专门勾引女生,进以性侵的暴徒。

而在电影里,韩宫菊与花玉是同学,因为韩公主的父母离异,且家境贫寒,她与花玉租住在外,她们都是十七岁左右。

花玉的男友东允,经常被绰号疯狗的男生带领的另一帮学生欺负,花玉想要帮助自己男友摆脱他们的伤害,就在家里请他们吃饭喝酒。

结果,韩宫菊回来后,因为在言语上惹恼了疯狗,疯狗见色起意,竟带着东允他们轮奸了韩宫菊和花玉。

很明显,在现实事件里,受害者年幼无知,十分无辜,而犯罪者简直是十恶不赦,但改编之后,韩宫菊和花雨,竟有些咎由自取的味道了。

一个是她们的遇人不淑,为一个懦弱的男友,竟幼稚到引狼入室,片中还有韩宫菊当面打电话叫警察来,被抢掉手机,接着,在东允近乎胁迫的要求下,喝了掺药的果汁等情节,反而在逼着观众产生,”韩宫菊与花玉,假如不是喜欢东允这样的窝囊废,又怎么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的联想。

果然是不会挑男友的错吗?

改编二:加入了一个正面形象:老师的母亲,提供了一个暂时宁静的环境,而之所以签下和解的合意书是被父亲随口说了说,就签了。

事实上,报道中说,受害者除了受到强奸犯家属的骚扰威胁,还受到了来自亲戚乃至父亲的压力,他们为了得到赔偿金,不停的劝说受害者,才导致当时仍年幼,而且身心受创的受害者,签署了合意书。

在这里,导演给了韩国人一块遮羞布,让人看到一点希望,但却把受害者家庭本身的丑陋也遮去了。

影片里的”父亲“,的确可怜可恨,但却远没有那个现实里与亲戚分掉赔款,强迫受害者放弃心理治疗的男人那么肮脏无耻。

可以说,正是这个不把自己女儿当人看的家庭,以及那四十几个,儿子犯法却毫无羞耻之心,恍如禽兽一般的家庭,才是酿成这一场悲剧的根源。

但在影片里,韩宫菊签下合意书,却是因为她父亲让她不用仔细看,签了就行,而韩宫菊没怎么看就照做了。

错误又往韩宫菊身上推了一点,因为在电影一开始,老师带着她去吃饭时,就说过,连她父亲的电话也不要接。

改编三:报道说,受害者在事件曝光后,多次转学都遭受欺凌,乃至最后离家出走。

在电影中,韩宫菊在之前学校的校长的帮助下,转到了另一所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并且因为音乐天赋,结交了几个普通朋友。

这是一个很显然的遮掩,他故意没有揭露普通学生的丑恶,只是让那个校长说了句,”这儿(学校)也是个神圣的地方,暂时小心在家待着吧“,来让人感觉到校长的道貌岸然。

当然,这样一个改动,包括另一个学游泳的情节,都是为了体现导演关于,”自我拯救,重获新生“的主题,但却将真正的韩宫菊,遭遇的苦难,减少了许多。

有人看了会指责韩宫菊的新朋友们很虚伪,但在我看来,这里其实还是在讲韩宫菊不会挑朋友,也不会与人相处,让人一次又一次的触犯了底线(的确是因为心理创伤)。

事实上,有一个画面被很多人都忽略了,在那群强奸犯的家属冲进教室侮辱韩宫菊时,恩熙的确吓傻了没动,但在韩宫菊跑出来时,是她拉住了后面追的人,这才让韩宫菊有机会跑掉。

之所以不接韩宫菊的电话,是因为恩熙她们也是普通的韩国女生,在知道韩宫菊的遭遇后,她们根本不知道怎么面对她。

只有这里的矛盾,其实是在含蓄的表现现实事件里的受害者,在学校里的遭遇。

改编四:据报道,警察在处理这个案件时,不但没有顾及受害者的感受,也没有对受害者进行保护,甚至还泄露了受害者的信息,导致她遭受了更多的伤害。

许多强奸犯的家属,使用了多种手段,对办案警察进行了胁迫,甚至警方声称受害者是”蔚山的耻辱“,由此招来了政府高层的调查和处分,也受到了媒体与相关团体的谴责和抗议。

而在电影里,导演显然是淡化了这些重要的内容,除了那个像审问犯人一样问话的粗鲁警察,就只是让一个连脸都看不清楚的便衣警察,说了句,”小丫头让这儿(蔚山广域市)都跟着丢脸“。

对于警察的描述,重点放在了那个老警察身上。

他是”老师的母亲“(赵女士)的情人,可却在面对情人被(联系后面情节,推测是其原配及亲属)围殴的情况下,慌忙逃走,又在赵女士面前,说花玉,”没做错为什么自杀呀“这样荒谬可笑的话(表现了警察内部,将被性侵犯的受害者视为犯错的观点)。

他甚至还跑到韩宫菊面前,让她去签能让强奸犯脱罪的合意书,将警察的不作为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在这里,警方的失误被掩盖了过去,暴露韩宫菊信息的,变成了为她建立粉丝网站的那班同学朋友。

可以说,导演回避了这个事件之中,最让韩国民众愤慨的事情,正是因为警察的歧视,让受害者丧失了最后的防线,遭受了随之而来的所有打击,甚至立了一个坏榜样,让更多的被性侵的受害者,再也不敢相信警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一点,纵容了性犯罪。

导演的轻描淡写,就是想让观众在谴责这个老警察的时候,相信这样的警察,只是极少数,也算是保全了警方的颜面。

因为我所能知道的,只是媒体的一些报道,所以,影片更多的改编之处,就不清楚了。

但至少从这几点上来看,就可以发现,导演在反省与呼吁之中,也选择性的将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淡化了,却强调了主角的"自我救赎",只有在一句,”接受道歉的我,为什么要逃走“之中,才隐晦的表明了这个社会的责任。

事实上,一个受害者,只能选择自我拯救,本就是说明了整个社会的黑暗。

但更多的人,则是分散的纠结于:韩宫菊的父母不负责任,在女儿需要帮助时,不但没有给与任何帮助,还落井下石,借此赚了一笔。

而她自己也不懂分辨好坏,结交了”这样“的两个朋友,才导致自己遭受了性侵。

她之后结交的朋友,一样是泛泛之交,不但在危难之际,不肯接电话,给她安慰,甚至也因为她们的鲁莽,才把自己暴露了出来。

至于校长,也是道貌岸然,完全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将韩宫菊赶出了学校。

最最可恶的则是警察,非但不保护受害人,还将她的悲惨遭遇视为她自己的错,甚至在助纣为虐!

还有那些暴露受害者信息,甚至公布照片的媒体与个人,同样只是为了取悦大众的好奇心,全然不顾对受害者的伤害。

但这些情况都指向一个观念:“重男轻女”,蔑视女性的合法权益,歧视受性侵的女性。

假如这种情况不改变,被性侵犯的女性依然会觉得自己”脏了“,在被性侵时,她们还是不敢反抗与开口,并认为这是羞耻的事情,可这种羞耻,是围观的群众强加给她们的,真正羞愧的该是漠视她们的人,而无耻的则是犯罪者。

其实,老师的母亲”赵女士“,除了是一个正面角色,给与了韩宫菊关怀之外,也是一个与韩宫菊相对照,表现着无奈的女性角色,这在她被殴打之后,躺在床上与韩宫菊的对话里可以看出。

赵女士其实是想要与怯懦的老警察分手的,但是不想继续单身的她,还是选择了这个想与她结婚的老警察,因为,在这个社会上,谁又真的比他好多少呢?

导演用学游泳以及最后一个在海里游泳的镜头,来表现他希望,受性侵的女性,“坚强的活下去,自我拯救,走出阴霾”的想法。

但这个真实事件本身所感染的绝望气息,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就像韩宫菊身处大海,毫无依靠一样。

所以,很多人看完之后,感觉沉甸甸的,想要去咒骂,去反思,去鼓励……我在一开始也存了很多疑惑,很多想不通,但我把整个事件里所有人的表现联系起来,才真的发现这个事件背后,一切问题的根源:家庭的漠视,是因为韩宫菊是女孩。

那些强奸犯的家属,之所以可以如此理直气壮的嚣张,不是因为有钱有势,而是因为,那是他们的儿子,而受害者是女孩。

能将被强奸的女性视为失贞,进而歧视她们,真是匪夷所思的观念,而对于妓女的同情,无论是否被迫,都是如此泛滥,更是让我哭笑不得。

或许吧,自以为“重男轻女”依然严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的中国人,是不能感同身受,日韩社会之中,女性的遭遇是如何之痛的。

我们更多的是从任何作品里都看到,腐败,专制,阶级对立,贫富差距,污染,道德缺失,人心冷漠,数典忘祖……导演的手法其实很不错,先按下了作为背景的暴力事件,直接描述韩宫菊如何开始新生活,而对事件的揭露,则采用了插叙的手法,让人看了,就真的像是在跟着韩宫菊做一场噩梦一样,而她的遭遇,也因此变得格外触目惊心。

当然,最棒的还是女主角千禹熙的表演,她将一个彷徨又不够坚强,显得内向孤僻,却始终不肯放弃,而又情窦初开的女生,表演得恰如其分,让人不得不为之心碎。

可是,这一切都把真实事件背后的真凶,重男轻女的观念,淡化了,除非你问,他们包括警察在内,为什么要歧视受害者,而强奸犯的家属又为何能如畜生一般无耻?

又或者,你仔细去思考了,恩熙她们为何在短信中说了鼓励的话,后来却在知道真相后又不敢接电话,或许,才知道,遭到轮奸的韩宫菊得不到安慰与保护,只是因为,她是女人,而一个女人被侵犯,在韩国,他们认为这是女人的错。

或许,你想说韩国的电视剧都将女主捧上天了,无论如何,要啥有啥,让每个女人都有了一个韩剧梦,他们怎么可能如此重男轻女。

又或许,你想说,你以为中国不是如此吗?

那导演的反省,于你来说只是消遣而已。

当然,我也知道,导演对于这部电影的这些改编,除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其实也是为了迎合国际市场,尽量减少电影的局限性。

可是,我还是难以对此表示欣赏,因为,我始终认为,对于事件本身的忠实,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假如你也歧视遭受性侵的女性,甚至就是歧视女性,不尊重女性,任由这样的风气弥漫,你的家人将不会受到任何保护,你也将失去你的家庭。

别让她们,只能选择自我拯救。

 8 ) 千禹熙,好演员成就的好电影

如果有可以奔着主演看的电影的话,这部片子我估计不会看,因为真的没有喜欢的演员。

但是看过了之后不得不说,是主演千禹熙让这个故事活了起来。

就角色看,真的不大喜欢千禹熙,因为阳光姐妹淘里的那个发疯的女学生真的很不讨好,真的是看了以后不能更讨厌!

但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不一样或者说完全不认识的千禹熙。

让角色在自己身上活着应该算是好演员的标准了吧!

也许换其他人来演也一样可以,但因为是千禹熙,所以开始喜欢这部片子。

看了十几分钟之后就发现片子是用现实和倒叙交错的手法拍出来的,少女的友谊,少男少女间单纯的感情,真的是很美好的一段。

但和后面公主努力压抑的模样相比却更加虐心。

没有犯错的人反而成了被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这个世界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

明明是受害者,却因为父亲的背叛和母亲的放手变成了最孤立无援的人。

在韩国的电影中,出现过很多这样的情节,孩子犯错,父母出门用钱摆平,只要接受和解不走法律程序就给钱,数额不小的钱。

不知为什么这样的情节发生在电影里尤其让人难受,而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那些没给钱的家长找到学校,对着原本应该道歉的孩子任意责骂,他们或许认为是这个被自己儿子害了的姑娘伤害了自己的孩子。

但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是被珍惜着的,难道因为你们家的儿子要因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进监狱,就来苛责被伤害的那个人吗?!

千禹熙很好地诠释了公主这个一直压抑着想要活下去的形象,但不论是父母还是朋友,最后都没有向她伸出援手。

如果,公主的那个电话被人接听了,是不是桥上就不会只剩下一个行李箱?

 9 ) 明明我就是接受道歉的人,为什么还要逃?

两个小时的电影看下来就让人觉得全身无力,韩公主最后的结局也是见仁见智,韩国经常会翻拍各种真实事件的电影,包括《素媛》啊,《熔炉》啊,这一点上觉得真的是甩了中国几十条街不止。

————— 剧透慎入 ————————首先,韩公主由于家庭原因,个人生活很不容易,白天上课晚上去东允父亲的便利店打工,与好朋友花玉一起合租(?

),进而与花玉的男朋友东允关系也变得亲密起来,从花玉对韩公主时不时的“我爱你”告白就看的出来,花玉是很珍惜很喜欢韩公主这个朋友的。

而很明显的可以感受到,韩公主其实也是喜欢东允的,从她帮他上药那儿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来,包括后面她警告疯狗不要欺负东允那里更明显。

整部电影有几个点我想提出来说一下。

1、花玉其实是一个很单纯的女生,她一直都对韩公主很好也一直都很爱男朋友东允,而东允一直都被学校的“疯狗团伙”欺负,花玉为了让东允不经常受欺负,也邀约了“疯狗”来家里玩,她其实根本没想到会发生那样的暴力轮奸事件,包括第一次她喝多了自己去睡了留下韩公主一个人的时候她也是没想到会发生意外的。

后面韩公主回忆她被强奸的时候,她趴在地上,桌子旁边有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那个人我个人认为是花玉。

但是后面在客厅里面有个男生正在强奸的那个难道也是花玉吗?

2、韩公主的父母也是奇葩,妈妈再婚全然不在乎女儿,而爸爸从一开场的满头的头皮屑和后来买单时候的撒泼就知道其实爸爸在生活中也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最后还是妥协签了请愿书,后来韩公主在桑拿房给爸爸打电话的时候听到电话里面传来的KTV声音也是彻底绝望了。

3、老师妈妈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可以看得出她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一个女性角色,在大街上被女人群殴完她很酷的把衣服整理好站起来的时候觉得太霸气了,而她也是打开韩公主心灵的一扇门。

到最后的时候她也没想过会撵韩公主走,而她的新老公,作为一名警察在她在大街上被打的时候狼狈的坐警车离开不敢参与,最后又追出去让韩公主签了东允的请愿书也是渣到爆了。

4、公主新学校的新朋友恩熙口口声声说当公主是朋友,可是在最后看完视频了却连电话都不敢接,也是瞬间把她们之间的友谊讽刺了。

(个人观点)

 10 ) 为什么要原谅加害者,O娘般圣母的国家

曾经跟着老妈在菜市场买菜,那时候的她或许觉得自己正在培养一个好女儿,将来是个好妻子,但她并不知道我对此毫无兴趣,讨厌菜市场的脏乱,讨厌挑乱眼的菜肉鱼,我不过是想好好学会自己一个人如何生存罢了,她一心一意地教导我,哪个好,哪个不好,而我的目光却落到两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身上。

他们竟然趁着老板不注意,在到处湿漉漉的鲜鱼店口踩那些拼了命跳出了浅池的小鱼,鱼不过是为了生存,怕被宰,想逃出生路才拼命跳到地方,他们伸出仅有27码左右的小脚,无情地踩鱼,将原本鲜活的,跳动的生命踩成肉碎,涂了一地,踩到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快要站不稳了,脸上还挂着坏笑,嘿嘿嘿的笑声,不禁让人怀疑是恶魔转世。

老板终于都察觉了捣乱的他们,只是呵斥他们几句,他们哈哈哈地跑到自己的妈妈身后,其中一个妈妈说道:“只是小孩子嘛,贪玩而已,多少钱,我赔吧。

”我直视着那个母亲,她亦向我尴尬地笑一笑,她可能觉得没什么,而我却感到一阵寒意席卷脊背。

正如我看这个电影,她让我想起了十几二十年前那些被抓到贫穷山区被迫轮流为单身寡男生子的女大学生,想起了美国记者拍下的那张记录着挺着大肚子一脸疲态的慰安妇朴永心照片,想起了电影《柏林的女人》里面无人庇护的女人,想起了蒋明辉的无耻之作,想起了那本《O娘的故事》书。

冷意的持续席卷,让我甚至觉得自己不是恒温的动物,心寒,心灰意冷,没有一个适合的词可以全然形容这种感受。

我自问是个自我强大的人,幸亏我并非生于乱世,有一片安全的栖息之所,不受世界烦扰所诱惑,也不被那些肮脏污秽所沾染,只是日常烦恼于各种生活琐事可能就已经是一种幸福。

真诚地说,我真的不明白爱情,我也不理解女人,更不理解母亲,越发知晓历史,人文,就越是厌男,并非是女权,而是我真的有一个很强大的自我。

我无法理解少部分人在两性关系中,可以像O娘一样,pua自己,糟蹋自己,物化自己,自我驯养,还在扭曲的精神世界内将自己奉为圣母,将那些男人无耻的玩弄、蹂躏……(我甚至到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词来形容这种痴贱与下流)看成是虐恋情深。

她们是受过什么样的刺激,什么样的洗脑,生活在什么样无奈的社会,才能培养出来的扭曲人格。

我无法原谅《韩公主》电影里面的40多个少年,无法原谅这个故事背后真实事件里面的70多个禽兽,难道年纪小,就不是禽兽了?

我无法明白那些护着自己儿子的母亲,她们追着女主,签请愿书,这种行为是何异于鱼贩店口前那个踩鱼小男孩的母亲,赔钱?

被剥削的自主权谁赔?

名声谁赔?

活下去的勇气谁赔?

你愿意让你的儿子赔吗?

让他被70多个男的玩弄一遍,并在他土生土长家乡传开这件事好吧?

你请愿什么?

你的钱是收了可以富可敌国吗?

你的钱堵得住所有人的嘴吗?

你的钱能让这个世界的人集体失忆吗?

为什么?

为什么总有些女人会这样,无形地行为了恶毒的帮凶,她们还认为自己的儿子还小罢了,这就是爱吗?

好恶心的爱,跟O娘的爱如出一辙,污浊不堪。

人之初性本恶,为何不加以引导,为何不做出惩罚,惩罚不仅是为了受害者,更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他们所做的是错的,是有代价的,所以有死刑,有一个让他们犯错后无法掉头的惩罚,为什么要那么圣母,这不是自我pua吗?

国家不是人,不是o娘那种实实在在的人,国家的圣母,伤害的只有人民,但是,是真的恶心,恶心到我了。

《韩公主》短评

题材很好,氛围烘托得也很好。奈何节奏问题,即便4倍速观看,也已经足以像观众传达出这类事件的悲凉,足以引起所有人的反思。

3分钟前
  • 青鸟不语
  • 很差

剧情有点乱,镜头好灵,极力克制而又漫溢着令人窒息的压抑……

7分钟前
  • Kintsugi
  • 力荐

甚至,不敢细看,因为,这是被抛弃的感觉

12分钟前
  • 通叔
  • 推荐

有的傷害也許再也無法治愈,可是致命的是對這個世界的絕望

13分钟前
  • 菲氏葉猴
  • 力荐

看过

17分钟前
  • 🍏
  • 力荐

本片看似散乱的剪辑其实也是反映花季少女正常的生活被打碎的一面,想要摆脱不堪回首的过去,却还是在回放点点滴滴腐蚀鲜活的生命,最后被施加二次伤害的她绝望的喊出了「为什么接受道歉的我要逃?」

18分钟前
  • MilkC★WOO
  • 还行

累积者超过110名 只有41名确认 然而无一人受到处罚 甚至连案底都没有留下 社会舆论从来没有留到女孩那边 警察也不作为

20分钟前
  • 深情的艾老师
  • 推荐

至郁系

21分钟前
  • Hemerocallin
  • 还行

我怀疑导演故意的 实在太惨了 一句话都说不出

24分钟前
  • M
  • 较差

这部片居然有1万人看过,国人果然热衷韩国的现实题材犯罪片。原来的案件已经让人觉得很神奇了,简直残忍到极致,但导演以克制的方式表现,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受害者之后想要回归正常生活但终不得的这个更糟糕的事情上,多方的暴力令整个社会的病态一览无余。 20170603

27分钟前
  • 心之呢喃
  • 推荐

高中少女不该是这个样子的

30分钟前
  • shield
  • 较差

韩国电影以现实主义题材,向其他各国展现了民主的力量,与私人的勇气。但对于许多内心脆弱的国人来讲,或许怎么看待这一类文艺作品,还很成问题。该片最出彩的自然是女主与配乐,虽然稚嫩,但尽心尽力的 表演,让悲剧角色有了些许生机,又不会流于造作。但导演的小心翼翼,还是让人看到了无奈的悲哀

34分钟前
  • 苏彦明
  • 推荐

剪辑混乱,无效镜头太多,直抵人心的故事没讲好。

37分钟前
  • Foley
  • 还行

韩国的校服是真好看啊!

38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太虐心了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其实这种电影我根本没办法只把它当电影来看待。今天气温又创新低,躲在被窝里看完后抖得厉害。这种不着痕迹的克制与流水般不含判断的叙事,以及技巧很棒的剪辑,都在无声地控诉这个操蛋的世界。有人说: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是一场政治,连人生都是。暴行固然该死,但更可怕的对暴行有无限包容力的环境。

43分钟前
  • 昆汀的影子
  • 推荐

因为导演的不够狠心,剧情和叙事手法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剧中的主人公,也因此这份不忍心让片子多了许多被影评人批评的缺陷。引发思考和搜查事实就是一部实改电影能够做到的最好的引导,可惜这种引导与电影质量无关。

48分钟前
  • 别古居士那那酱
  • 还行

身体的原罪。可怜可恨。

51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很多可怕的意外来了,权贵的人只手遮天,穷人只能以死去维护自己仅存的尊严。

54分钟前
  • 二狗子是傻子
  • 还行

前面大半部时间都是慢节奏下的不知所云 整体又太碎了 各个层面都只能点到为止 还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 浪费了主演。

56分钟前
  • Seuysiro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