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咱看到哪说到哪,说得开心从哪说.谢绝人生功绩俺只是一介草民分隔你妹哟--由于本人身处学校无法看电视,基本上是看P(哔--)S的直播.故现在只能看到首播的两集.但是!!!看了两集故事的基本尿性都出来了--其实就是歹心皇后打压某善良贵妃->贵妃为了自保开始反击->最后从自卫反击战变成不道德的侵略战争(故意加害他人)->最后贵妃变成大奸大恶之人而恶皇后反而越发可怜惹人同情...通常结局应该是两败俱伤,要么是皇上死了二女相互同情,要么是被蚌鹤相争某人成功上位得利.不过如果是后者,那这结局等于是没有结局.参考本剧的时代背景,更有可能是国破家亡或者皇朝动荡最后皇帝没了太后没了,二女被迫逃亡猩猩相惜.加上一开始,伊兰这个角色就一直在念叨"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句佛偈,估计这句台词在结局会再出现多一次.-又分隔你妹哟-<金枝玉孽>后已然沉寂一段时间的清宫戏的热潮又被<宫心计>勾起.加上伟大的天朝网民写出一本又一本穿越小说,改拍成一套又一套"穿越回清当贵妃"的戏剧(详见<(哔--)锁心玉>与<步步惊(哔--)>等),把清朝的皇帝贝勒太子都戏弄(?)了一番.面对来势汹汹的内地古装情感爱情动作大片,加之投拍古装戏一向是TVB每年惯例,(貌似<万凰之王>号称台庆大片?)于是这套片就诞生了.废话不多说,让我带大家看看这TVB清宫片的规律:1.饰演太后皇后,机会只有一次喔亲!虽说近年来TVB跳槽的艺人很多,但是分配方面还是不能太重复的.不然观众会厌倦嘛对不加上把一个演员定位了角色也不好.所以我们可以见到,<紫禁惊雷>里的皇太后,<金枝玉孽>里的皇后(其实也相当于皇太后,个人认为)分别穿越到<万凰之王>里饰演崔嬷嬷和诰命夫人(不过在<宫心计>里她们也是饰演宫女).然后<紫禁惊雷>里的贵妃也穿越到这里成为一个小妃嫔(不好意思我忘记她名字了).嘛,陈锦鸿是个特例,特例到我想说一个句:怎么老是你.?!参考<紫禁惊雷>里的皇帝.2.男女主角必定有过一段婚外情.主角们遇到的事情无非都是"爱人结婚了新郎(新娘)不是我",最后只得把爱意一直埋藏,直到后来爆发出来酿成惨剧(?)这一狗血到不能再狗血的情节.但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万>剧我以为只有皇帝有过一段过去的爱意,没想到皇后沅宛也跟王爷有过一腿.这一特点详情参考各TVB清宫剧.基本都有的.3.跑出来的黑马都是宫女.后宫除了妃嫔,什么最多.?没错,不是太监,是宫女(囧).宫女和太监是最熟知后宫各种潜规则的人群.不上位就会死掉的.(秘密知道得太多了)初看<万>剧的演员表时,看到胡定欣饰演一宫女我就预感这肯定是个能升班的角色.胡是大配角嘛,宫女的戏份根本不多,用她会很浪费.所以必定会给她铺排上位成功的戏份.果不其然,剧透证实了我的预感.其他剧里上位成功的宫女角色基本是每套戏必有一个.而且能当的还不是常在,答应那种小case,而是妃子.4.后宫的头儿肯定会看主角不顺眼.主角一定会因为某些事得罪皇后/太后(一般是太后这个角色担此重任多.),然后处处被陷害.但是因为主角是打不死的小强,于是头儿越发看她不顺眼,连连加害.请看<万>剧的伊兰,<宫心计>的刘三好等.暂未想起其他,看到哪再说到哪欢迎补充和更正,谢绝攻击ps.吐槽1:虽说要捧新人捧小花,踢威逼乃也不能找群连中文都说不正的小花来扮古人啊...无力吐槽杨秀惠的洋妞腔粤语.吐槽2:陈锦鸿你好陈锦鸿再见....踢威逼真的那么缺皇帝么......吐槽3:那一身似曾相识的衣服配饰...仿似每套戏都有那么一两件出现次数很频繁.....
先说下本剧背景,毫无疑问,清十二帝中,无论正史野史,康雍乾恐怕是最被世人所熟悉的。
这自然与帝王们的工作业绩不无关系,更多的原因也在于广大文艺工作者们多年来孜孜不倦的科普宣传。
乾隆的孙子道光,也就是慈禧太后她公爹,本剧男一号,恐怕是近年爆火的清宫戏中最透明的一位。
尽管爱新觉罗·旻宁先生因为鸦片战争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形象不是那么好,但没办法,其他十一位都已经被八烂了,这位的后宫勉为其难还算有点新鲜感。
接下来说人物,宣萱饰演的钮祜禄伊兰和胡杏儿饰演的佟佳沅宛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如果不想被剧透,就别往下看了)。
历史上佟佳皇后早逝,而全妃钮祜禄氏最终成为孝全成皇后,万凰之王属谁不言而喻……本剧一开始全妃被设定为皇帝的寡嫂,命运曲折堪怜。
实际上此女的宫廷生涯堪称传奇,13、4岁封嫔入宫,17、8岁就做到贵妃,之后又顺利获封皇贵妃乃至皇后,最终于32岁盛年暴毙。
她是咸丰皇帝奕詝生母,也是道光生前最后一位皇后,要说受宠,当时是没人能和她相提并论的。
不过为了剧情精彩,自然不能一家独大,想必接下来的剧情会各种阴谋阳谋轮番伺候女主。
还有宫女彩蓝,这位日后的静贵妃是如何上位的?
结局会不会让以伊兰离宫来解释历史上孝全成皇后的暴毙?
三个女人一台戏,希望后面能更精彩……
首播于2011年,那年我才五年级,所以还是有机会看到过这部剧的。
果不其然,依稀记得陈锦鸿演的皇帝,与宣萱之间的山盟海誓,甚至还有一只草织的草蜢(可能串剧了吧),以及记得最清楚的是大结局时的最后一幕——宣萱所饰演的伊兰终于成了万凰之王,全皇后独自一人坐热气球在紫禁城中缓缓上升的情景。
当年只觉这部剧的妆造过于浓艳,略有些许辣眼睛之嫌,故而并不是特认同此为好剧。
而今通剧复看一遍,方感此剧妙绝。
妙在宫斗剧情之编剧,丝丝入扣,恰如其分地吊人胃口,令人很难不赞。
虽尚未看过《金枝欲孽》,但此部的剧情,可以媲美甚至比得过《宫心计》,此话非虚。
再者,当年胡杏儿凭借在此剧中的精彩演绎夺得了“视后”殊荣可谓实至名归。
有人觉得应该颁给此剧的宣萱,而我则认为不然。
首先,宣萱已经拿过视后了,而胡杏儿则尚未。
当然,就事论事不能如此肤浅。
说到底,“视后”奖项的评定也是得要看在剧中的演技表现而言的,否则难以服众。
宣萱在剧中所饰演的伊兰看似有情其实最无情,最终进化成了最心狠手辣也注定孤独终生难以独善其身的万凰之王。
虽然后期的她确实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万凰之王演绎得入木三分,但在我看来,很可惜的是,与前期该角色的表现相比,别无二致。
这也算是她的一个小挫败吧,所刻画出来的角色性格等表现张力不够强不够鲜明。
相反,胡杏儿所饰演的佟佳沅宛则个性鲜明且其前后期的变化表现均一目了然。
她是看似无情实则最有情的孝慎皇后,角色鲜明,张弛有度,十分富有表演张力。
前期的很辣凶狠劲令人望而生畏,而后期所表露出的真情又让人不禁心生怜悯,加之其总时而不时地表露出歇斯底里的真性情来,在不知不觉间感染了观众。
情不自禁地为之倾倒,着实不愧为当年的大热人选。
不过话说回来,翻看了历届TVB视帝视后的获奖名单,据我所看过的剧了解而得,类似于胡杏儿在《万凰之王》中有过歇斯底里的真情流露表现者,似乎更容易受视后宝座的青睐。
就如2021年林夏薇凭借《七公主》中的顾语嫣一角一举拿下视后奖项一般(虽然对这部剧颇有微词且不带啥好感,但就现在对她的作品看来感觉她也是蛮有实力值得被认可的)等等。
不管如何,总而言之,感觉这部剧还是可以的。
据说与《甄嬛传》的剧情有得一拼,只可惜我至今尚未认真观看过《甄嬛传》,故暂此不作多评。
这部戏本就是为了萱萱和胡定欣而看,结果没想到可以烂到如此地步⋯⋯1.选角有问题好么,陈锦鸿虽然帅,但是一点儿都没有皇帝范儿。
2.胡杏儿的妆太丑了,个把声更可怕。
演技差的呀,只要撒娇就像怡红院里的姑娘;只要发怒,就觉得脸上的五官挤在一起了⋯⋯3.宣萱虽然老了,但是演技还是很好的。
但是看了十集以后,又觉得好像没好到哪里去。
怎么十集都一个脸孔啊⋯⋯而且她能不能大点声说话,又不费电!!!!!!!!!
4.前5集没有高潮哦,故事太诡异了,而且杀死姑娘这个故事也太低端了吧。
剧情简直弱爆了,前十集简直就是在拼爹,你们倒是打起来让我看看啊。
你冤枉我,我冤枉你的,完全没有剧情好么?
5.胡定欣第8集就死了?
不能吧?
我想看到发飙成为坏女人的啊⋯⋯后来事实证明,胡定欣还不如死了算了。
那个装鬼的剧情简直弱到爆啊啊 啊啊啊啊⋯⋯是个啥呀?
萱萱竟然还那么冷静的大言不惭地讲述自己的阴谋⋯⋯6.那个什么乐欣表妹啊,说起书来让人觉得好恶心啊⋯⋯矫揉造作,TVB的女星都死哪儿去了啊?
7.萱萱给胡杏儿洗脚那场戏竟然还预先带上了白手套,洋气的咧⋯⋯8.陈秀珠果然是老而弥坚啊,演得好,10-13集生孩子,堕胎什么的总算有点看点了⋯⋯9.求TVB的演员和编剧了,是"杳yao无人烟",第十四集中陈山聪生生念成了踏无人烟⋯⋯10.就不能有一次撕逼撕得复杂婉转一点么?
胡定欣联手胡杏儿污蔑宣萱那一场戏就不能峰回路转一点么?
5分钟不到就真相大白了。
赶时间大结局是吧。
昨天终于把大结局看了。
没有赢家。
是一个满盘皆输的局面。
妧涴和瑞亲王都结束了这身不由己的一生。
妧涴说,如果再回到那许多年前的晚上,她会选择抛弃一切,和他远走高飞,到一个只有他们的地方。
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难以遏制地哭了。
她不过是一个善良而单纯的女孩子。
而生在官家,又进宫门。
无论什么事情都不到她去选择。
她之前那些狠毒,那些不择手段,那些残忍。
都只是为了家族而强迫自己装出来的。
可最后,她还是没学会她额娘的半分狠辣,半分恶毒。
如果她可以有主见些,叛逆些,或许她的命运会截然不同吧。
可惜她的性格铸就了她的一生只是佟佳一族的棋子。
最终失去爱人,失去亲人,失去自己。
说说瑞亲王吧,他是个有勇有谋的男子汉。
可他最大的弱点是多情。
他对妧涴的情超越了他的道德观,所以背叛了兄弟。
他对额娘的情超越了他的是非观,所以黄袍加身。
而最后他伸手接住戒指,也就说明了,他什么都不在乎,只在乎他爱的女人。
虽然伊兰杀静贵人的时候会稍觉残忍。
但也忍不住说,杀得好。
姑且不论她的孩子,就她本人,就应该死一千遍一万遍了。
或许孩子是无辜的。
可他的出生极有可能会让静贵人旧态复萌,而且直接为了保护孩子,会变本加厉。
而且有这样的额娘,教导出来的阿哥格格也未必是大清之福。
皇太后,不得不说,这个真的是一个厉害的女人。
而且她是真的有把道光当亲生儿的。
这么说吧,她的反叛不过是因为伊兰的威胁太大了。
而道光对她言听计从。
卫公公真的是一个不错的角色。
他的忠心耿耿,他的誓死相随,他的挖眼明志,以及他的情深意重。
都让他更得观众的欢心。
最后他死在皇太后床边的那一幕,真的震撼了我。
或许可以说他这一生的大半时光都有她,而她走了,他的生存亦就毫无意义了。
不得不提下伊兰送毒酒给皇太后的那一场戏,真的很有功底。
那个冷到了心里,毫无情感的眼神。
以及决绝的笑容,萱萱的演技可见一斑啊。
对于这个角色,我只能说,惜为女儿。
若是男儿,她或许就是另一个朝代的开始了。
穆彰阿说的话真的是句句肺腑。
可惜道光始终不是真正的王者,正如穆彰阿所说,他长于妇人之手,没有宏才伟略,没有广阔的胸襟。
如此平庸的资质,定将清朝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错不在他,只怪当初女真一族引以为傲而成为王者的优势,已不复传承。
精致的生活,足以让一个曾经强悍无比的马上民族精神灭亡。
也因为他是这样的男人,所以他容忍不了自己的妻子所做的比自己更强,更狠。
更像一个王者。
伊兰其实只是想捍卫她的爱人,她的家。
可惜,丈夫的不谅解,以及爬到了最顶峰的位置,她渐渐被权位迷失了坚定不移的心。
但她还是善良的,那杯花茶,最终都没有下毒。
她对彩桥,依然是疼爱的。
如果道光选择原谅她就像他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甚于她的千万倍的人,或许很多东西都会不一样。
或许,他也是爱之深责之切。
他希望自己的伊兰一直都是那个温柔善良的初恋。
可惜他在宫中这么久还是没想明白,如果她是那样的女人,她早就死了,或者说,他也早就死了,死于血脉相连的背叛。
后宫的生存之道,永远不是妇人之仁可以与之并存。
很精彩的结局,我甚至有些感到意犹未尽。
胡杏儿饰演的孝慎成皇后,佟佳沅宛,说实话演的很精彩,但就这样一个表面凶狠内心却善良的人,按照剧情走向并不会发展的太乐观,或者说是不会太有看点,相较于宣萱的全妃,可能观众的口味更偏向于这样从温婉到炸裂,最后腹黑逆袭成为万凰之王的角色,所以说胡杏儿这个角色可能没有那么精彩,可是她确实演到了这个角色的重点,让人很有感触。
她有自己埋在心里深处所爱之人,她不过是一个脆弱单纯的女子,却有着陪伴爱人舍命赴死的决心;她被母亲的权欲所教唆,但在最后关头却动了恻隐之心,救了自己的敌人,我想观众看到这会怎么想,确实这部剧有着超越一般俗套剧情的安排;她每每下定决心复仇,可当有了骨肉,顿时又变得柔软起来;最后瑞亲王叛变,她依旧想着怎么救皇上怎么去赎罪,而不是趁机谋反,她始终是一个人善良之人,这是她的天命。
我相信,如果最后沅宛仍苟活着,她一定也会成为全妃的牺牲品,她们两个人是完全不同的存在,这部戏是双女主,两种概念,两种结局,命运不同的两个人其实源自她们从一开始的心性就皆不相同。
还记得最后沅宛和瑞亲王一起死在众目睽睽之下,壮烈,悲情,我在想瑞亲王如果能登上王位,那么沅宛接下来的人生一定会很幸福。
此刻的她早已放下权益,放下过去,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可是,踏进这漫漫宫闱,就没有自由的可能。
这样一个角色,不是让观众看得最过瘾的,她所能表达出来的爱恨情义才是最深刻的。
为何这部剧名为万凰之王,就要看你自己心中的解读了,到最后谁成了万凰之王已然没有所谓。
今年TVB因为《潜行狙击》带起了一阵观剧风潮,laughing哥红遍大街小巷,甚至在内地也是引起广泛讨论,TVB经历了“演员爆料”和“挖角风波”后,推出多部剧集,在被清宫剧和偶像剧包围的内地电视圈,逐渐被遗忘的TVB剧集又再次大热,引起关注,越来越多的港剧演员被内地观众熟知并喜欢。
接棒《潜行狙击》的是由TVB当家小生林峰主演的《不速之约》,虽然有经典的“陈小生”欧阳震华撑场,但是薄弱的剧本故事和狗血的结局都让人失望,绝对可以说是TVB剧集史上的败笔,另一部之前上档的清宫剧《紫禁惊雷》也是口碑很差,唐诗咏和马国明继《真相》之后的又一情侣档也没有延续惊喜,而另一主演马浚伟在剧集播完之后也传出解约新闻,指责TVB拍戏越来越随性,自己期望到内地发展。
当然,演员们所发的这些“牢骚”观众也是有目共睹的,TVB近几年的剧集的确质量很差,鲜有佳作推出,对于演员的角色安排也是感觉很随意,像如不速之约里杨怡的角色,完全跟她的性格和长相不匹配,剧情就更不用说了,像如《紫禁惊雷》《不速之约》这样的剧,如果以狗血“闻名”,还不如不拍,想当年《金枝欲孽》这类的辉煌经典不知何日才能再看到。
今年TVB的三大台庆剧《荃加福禄寿探案》已经播完,《法证先锋3》也已经更新到中段,《万凰之王》作为压轴戏也已经开播,这三部戏不管是演员阵容还是剧情都是让人万分期待的,不知道大家更喜欢哪一部?
《荃加福禄寿探案》:三“傻”出击,不笑也欢“荃加福禄寿”本身是一个综艺节目,由汪明荃带领阮兆祥、王祖蓝、李思捷代表的“福禄寿”的一个包含模仿和情景表演的节目,“福禄寿”三人在香港可谓无人不知,三人本身就是以搞笑闻名,恶搞《欲望都市》的《sat in the city》也是颇受观众喜爱,所以这次台庆剧开场就是喜庆的荃加福禄寿,通过亲民的方式,让第一枪就开的响亮。
初看剧集看到是布景制作有点失望,首先TVB的布景一般都做得很潦草,另外,一下子就让我有种退步了的感觉,可是再往后看,却发现这次的布景虽说不上是精致,但是复古味道却很浓厚,跟剧情搭配起来倒也感觉有那么点奢华的意思,看起来在服装上是用心了,而且探案的剧情也让故事时而严肃时而搞笑,即便很多情节再不严谨,看到“三傻”的搞笑扮嘢,也就不那么在乎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集的怀旧歌曲和歌舞我非常喜欢,让我也想到了之前大热的《东方之珠》,还有一部让我非常喜欢的老剧集《神探李奇》,其实有时候返璞归真并不意味着退步。
剧集里除了汪明荃的女一号之外,在这个单元探案剧里,还是很多惊喜的女配出场的,像如在“马姐之死”里的官恩娜,久不露面的她还是惊艳全场,跟李思捷上演一段纠结情。
之后女扮男装的苟芸慧也是很漂亮,其实我觉得她的这个角色是非常抢戏的,单纯又大喇喇的性格,对爱情的执着,跟王祖蓝的感情戏是剧集后半段重头戏。
还有钟嘉欣,虽然造型丑了点,但是她这个单元的案件还是很劲爆的。
最后跟阮兆祥配对的陈茵薇,最近跟陈豪的恋情占尽新闻版面,气质挂的美女,只可惜老是被分到奇奇怪怪的角色,演技是有待提高。
作为开端的台庆剧,《荃加福禄寿探案》还是赢得很漂亮的,玩的本就不是剧情,靠的就是福禄寿在综艺节目里一早积聚下的人气。
《法证先锋3》:人物大换血,道具更高端TVB基本上大部分刑侦系列的探案剧都很成功,早期的像《刑事侦缉档案》《鉴证实录》《洗冤录》等等,都创造了收视巅峰。
《法证先锋》系列开播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前两部的主演一直是欧阳震华,只是会增加一些新角色,固定班底一直没有变化,这次的《法证先锋3》来了个演员大换血,欧阳震华的角色由视帝黎耀祥顶替,其他主要演员分别是张可颐、徐子珊和吴卓羲,很多观众们都因为主演不再是欧阳震华而不买账,其实,看完《不速之约》之后,我已经觉得法证这个角色注定与他无缘,《不速之约》里演技已经浮夸了,而且皮肤松成那样,已经不是当年的“陈小生”了,在看黎耀祥,多年配角积累了各种角色的演技,而且《巾帼枭雄》之后更夺得视帝,呼声极高,这次pro sir一角非他莫属,而且,说实话,我也觉得黎耀祥是要比欧阳震华有型多了。
张可颐一直是TVB里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演员,当年《金枝欲孽》里安茜一角让多少人又爱又恨,如今的短发造型虽然很干练,但是你发福了啊,所以这个造型的第一感觉就是——肥!
而《潜行狙击》之后,徐子珊更是踏着观众的骂声一路往上爬,成为TVB力捧的演员,在之后的《公主嫁到》和《冲上云霄》续集中也都有份参演,这次饰演高级督察凌倩儿跟吴卓羲组成情侣档。
另外一对情侣档也是有一个很惊喜的人物,那就是很久没有出现在荧幕上的萧正楠,这次跟陈茵薇成为欢喜冤家,整日吵架拌嘴,最终成为浪漫搭档,不过,据悉最后陈茵薇的角色会为救萧正楠而牺牲。
当然,TVB的拍戏宗旨就是拆散配角才能凸显主角的情比金坚,之前看《怒火街头》时已经因为陈敏之的角色最后死亡而纠结了好一阵,所以这次坚决不投入,省的最后又纠结。
这次的《法证3》不仅演员大换血,道具也都升级,办公大楼和警局都很现代化,不像之前的背景一样简陋,而讨论案情也都摒弃了小黑板,换成了人手一台平板电脑,科技感十足,法证们的道具也都更加精致了,让观众觉得更加真实。
《万凰之王》:又见宫斗剧,是否有新意今年台庆的压轴大剧《万凰之王》刚刚开播,不过口碑却不如所愿,首先是角色选择上,胡杏儿和宣萱都不是适合古装造型的人选,胡杏儿脸太胖,宣萱则太黑,所以看第一集时已经是觉得别扭了,而且让观众们诟病的还有胡杏儿的妆,太浓了,浓的都认不出是胡杏儿了!
至于剧情方面,既然叫《万凰之王》,那就还是一众妃子争抢皇后之位的老剧情,其实,自《金枝欲孽》之后,TVB就没有再出一部像样的清宫剧了,之后的《宫心计》虽然收视不错,但是剧情单调,也没有《金枝》那般精致大气,很难超越经典。
这次的《万凰之王》显然是奔着叫板《金枝》来的,在布景服装上能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只不过在剧情方面至今未能看出有什么创新之举,不仅没有新意,在“人肉风筝”和宣萱骑自行车这两段,还真是雷的我外焦里嫩。
陈锦鸿的演技一如既往的浮夸,感觉还是再跟宣萱演《老婆大人》一样,拜托,你是皇上,高高在上的皇上,不要演的像个孩子一样好不好!
剧集刚刚播到第6集,所以好坏不能过早的下定义,而且编剧也说之后胡杏儿的妆也会有所改变,性格也会由坏变好,而宣萱则会妆越来越浓,加入到这场夺后之争中。
《发证3》和《万凰之王》还没有播完,要说好坏实在太早,不过就现在这个情况来看,我还是趋于《发证3》这边的,《荃加福禄寿探案》太过喜庆,不是我的口味,无聊时拿来打发时间还可以。
至于《万凰之王》早有《金枝》的经典在先,照前6集的剧情发展来看,结局我都猜的七七八八了,估计很难再有创新了,所以《发证3》不论是在演员、剧情上都是精良作品,值得一看。
当然各人有个人口味,不知道大家更加钟意哪一部呢?
纯属本片拓展赏析了万凰之王最忠于历史的大概就是人物了,还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当然真实的历史是没有万凰之王这么狗血了,说来大家听着玩玩吧。
历史上的全妃确实是钮祜禄氏,是道光的第三位嫡妻,第二位皇后,谥号是孝全成皇后(当然全称很长,真的要我说么?
好吧,是清宣宗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晕了没有?
)全妃当然没有什么先嫁哥哥再嫁弟弟的狗血故事,她降生于显贵世家,自幼在江南长大,才貌皆有,尤其擅长玩七巧板(记得被彩乔碰翻的七巧板么?
)13岁就嫁给了道光,而且深受道光的宠爱。
怎么受宠呢?
本来应该按例先升贵人的,她直接升了嫔,封号就是“全”,意思就是才貌双全。
然后三个月后,又升了妃,那时候她刚刚15岁。
你们看,现在80后的做个副处级干部就被人骂是有后台,火箭般的升迁。
人家全妃呢,15岁可就是个正一品级别了,人比人,气死人吧。
全妃17岁的时候第一次妊娠,生了位小格格,虽然是女孩,道光还是欣喜非常,将全妃升为贵妃。
当然,主要是出于对全妃的喜爱爱屋及乌咯,祥嫔之前已经生了位格格,可没这待遇。
接着18岁又生下道光的第四位公主,也是道光最喜爱的女儿寿安固伦公主,道光甚至将她与咸丰相提并论,可见一斑,为这位女儿所选驸马也是所有公主中身份最为显赫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为什么全妃的长女没有这个待遇呢?
因为她10岁时就夭折了,道光也是哀痛异常,追封她为端顺固伦公主。
五年后,也就是全妃23岁时生下了皇四子奕詝,也就是日后的咸丰。
全妃25岁时,道光的第一位皇后,孝慎成皇后,也就是佟佳氏,即万凰之王里的沅婉去世,可见历史上佟佳氏应该比全妃大很多。
虽然佟佳氏出生年月不可考,但可以猜想一下。
全妃是1808年出生的,而佟佳氏是1803年结婚的,如果按照那时候人13岁结婚的话,佟佳氏应该比全妃大18岁。
佟佳氏去世当年,全妃被封为皇贵妃,真正统领后宫。
26岁时,全妃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全妃,不对,这时候应该是孝全成皇后,32岁时暴毙于自己的寝宫钟粹宫,怎么死的,说法不一。
说法一,说她是因为为自己的父亲颐龄要荣华富贵,被太后骂了,羞愧自杀。
这种说法很不可信,因为当时颐龄已经是从一品将军,而且有世袭爵位,还要怎么样的显赫?
说法二,说她是想毒杀静贵妃(是不是又见熟人?
)所生的奕䜣,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鬼子六”,洋务运动那个,因为咸丰没有奕䜣出息,怕威胁咸丰的帝位。
怎么毒杀的呢,据说是奕䜣爱吃鱼,她就弄了盘毒鱼给奕䜣吃(是不是又是熟悉的情节?
),但是咸丰呢知道这个事情,跟奕䜣兄弟情深,就在桌子底下偷偷的踹奕䜣,奕䜣心领神会,就没上当。
回去之后就把这事告诉了静贵妃,结果静贵妃跟太后告了状,太后逼咸丰赐死了全妃。
当然,这种说法也不可信,为什么呢,因为咸丰是道光的嫡长子,继承帝位名正言顺,再加上他老妈是专宠后宫,奕䜣怎么可能对他的帝位造成威胁。
说法三,全妃在生咸丰的时候,祥妃同时怀孕了,全妃为了挣个先,用了催产药物,使得咸丰提前降生(是不是又是一个熟悉的情节?
),结果在全妃后来跟太后婆媳关系恶劣的时候,有人给太后告了黑状,太后就逼全妃自尽了。
这种说法也不可信,当时那条件恶劣的,正常生产还是九死一生呢,二傻子才用催产药。
而且当时祥妃地位远远不如全妃,道光甚至非常厌恶祥妃,全妃怎么会为了跟一个失势的妃子争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呢?
说法四,也是最可信的一种,就是太后毒杀了全妃。
原因就是婆媳关系不好,大家要警惕啊,恶婆婆会杀人的呀。
故事是这样的,太后60大寿的时候,全妃作诗送了过去。
这本是好事,结果道光跟太后谈起这个事情,太后却说皇后虽然聪敏过人,但是好耍小聪明,估计不是有福之人。
全妃听到这话当然很生气,说我儿子是皇长子,以后就是皇帝,我就是皇太后,我怎么会没福呢?
反正就因为这些小矛盾,又加上全妃深受道光宠爱,不免有点持宠而娇,就跟太后关系越搞越僵了。
她去世的当年,据说是偶染风寒,太后前去看望,看望完了送了瓶酒,然后全妃就挂了。
顺带一提,她死时咸丰年仅10岁,是静贵妃一手抚养大的。
全妃暴卒之后,道光哀痛异常,虽然当时还在鸦片战争期间,依然为全妃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包括每日在灵前祭酒,亲选封号,亲送灵柩入自己的帝陵。
道光去世了也葬在此处,同他的三位妻子一起。
不知不觉写的长了一点,大家能看完的话我就万分感激了,主要资料来自WIKI。
这真是一部万人唾骂的清宫剧。
有人说,妆容丑,皇帝懦弱,奸人装好人。
而我还是喜欢,越看,越喜欢。
妆容的确不好看。
这个对于我一向挑剔的眼光来说,刚刚开始真的有看不下去的感觉。
可几位演员的表演,都是很出色的。
皇帝懦弱,这是当然的,他是道光。
他不是康熙雍正乾隆。
他在历史上本来就不是一个强悍的君王。
他想以仁德治国,可惜没有足够的远见,这也是当然的,臣子作乱,民心动荡的时代。
而他只不过是养尊处优的皇子,又怎么想得到自己的处境和前几代的皇帝已经截然不同了呢。
说说伊兰吧,有很多人都说,她是伪君子,她才是心地最恶毒的人。
我不觉得。
我觉得她是真正聪明的女人,可惜生不逢时。
命运让她困在了宫墙之中,她也没有露出半分脆弱,而是努力求生。
她的爱是深沉的,她爱的人,她不惜一切维护。
所以当有人伤害了她爱的人,尤其是她那个年纪老迈,又清廉忠诚的父亲,她复仇的心,已经不能遏制了。
有人或许会说,妧沅不也渐渐大彻大悟了吗。
不也放下仇恨了吗。
一样吗?
一对自己本来就知道是坏事做尽最总都是因自己所做的事而死的父母,和一个一直忠心为国而最后含冤受屈而死的老父。
那种恨,一样吗?
妧沅能放下,一个原因是她本来就是善良可爱的女孩子,她本来就不忍心去陷害人。
即使是伊兰要陪葬的那次,她内心也是很痛苦的。
之后的复仇只是因为父母的不甘心,以及对保留权位不得已的选择。
另一个原因就很明显了,是因为二阿哥。
可是伊兰怎么放得下呢,这个后宫几乎没人想她活。
除了皇上和几个近身奴才,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陷害她。
几次陷害都能化险为夷。
她的智慧当然也不会平平无奇。
她原本不想争。
不想害人。
只想好好地在自己的角落生活。
可在这个人吃人的地方,又怎么到你想不想争呢。
你不争,你就会死。
而且还会看着你爱的人一个一个死去。
你不害人,自然会有人来害你。
写首诗都有人拿去做文章给你弄个罪名。
自己的孩子可能下一秒就会一命呜呼。
她只是一个不甘放弃自己生命的女子。
错了吗?
很喜欢萱萱的演出,将一个甘于平淡的女子走向万凰之王的女子表现的淋漓尽致。
或许她是个有私心的人,做很多事或许都用了道貌岸然的借口。
掩饰自己的残酷。
可是她说的都很有道理。
瑞王福晋的死虽然是她点的引火线,可残酷的事实,并不是她制作的。
即使她设了陷阱让舒明阿获罪,可她有什么错呢?
她不过是让他为自己做过的事付出代价罢了。
至于那个静贵人(真他妈的想抽死她。
)她也是个聪明的人,不过那些只是小聪明。
一个聪明伶俐的人,一旦有了贪欲,亦就万劫不复。
胡定欣演奸角,真的是一如既往的好!
那种贪婪,那种嚣张,以及暴发户一样的气质。
真的是栩栩如生。
女人之间的战争,是永不休止的。
没有谁对没有谁错。
都只是女人罢了。
非常符合万凰之王的标题。
这是一部只属于女人们的剧。
初看这部剧评分,真有够低,而且排名前几名的评论也够刻薄的。
前面几集确实如前面几位评价那样,但请继续看下去吧,就能看出选人的正确,化妆得不错,剧情的饱满。
这片真不符合TVB的作风,蛇头虎尾,难怪看惯TVB剧集的各位只看几集就弃剧,弃剧的各位请再看下去吧,这片足够让各位打四星的
二的我都无话可说了。其实宣萱本来是个不错的演员,最后坐上了热气球,这个...Ps,再说作皇帝的人怎么能这么幼稚,到最后都觉得女人应该温柔和平,这是宫斗剧,你当你是言情男主啊。
三颗星全部给可爱的胡杏儿。演技大涨,前途光明啊杏儿。
只恨半点无情 with Cherish Hassell Bridge 12A 2012.6.20
I love TVB!!
看完了很久了。。觉得,一般吧。。突然不是那么那么喜欢胡杏儿了
纯粹是抱着善始善终的想法才一路看到最后。。。还没开始看的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比之内地同类好之甚多,可观
看到那金钗就已经无语。TVB又去哪里批发的首饰~脸谱化演技实在接受无能~对了,还有圣母╮( ̄▽ ̄&#34;)╭ 这么烂的台庆剧颁奖典礼压力很大!
金枝欲孽已成绝唱。
不喜欢最后的结局,一个的本性改变起来哪有那么容易?编剧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让本性坏的人最后都变好,本性好的人最后基本都变坏,不合常理……
结尾力挽狂澜顿时升华了!!!好满意这个不是人人都可以洗白的结局 萱萱还是演技那么好啊 看到最后突然想到以前上课时老师说的“你要做女人还是做天才 有时候一步之差”。非常唏嘘。不过TVB你们的古装剧怎么那么多年还是那么不忠于历史!!
狗血的剧情!吐血的妆!
不怎么样
宣萱真的老了..
狗血
宣萱的演技真好。感觉谁都想害她,她一直做个好人。结果,坏人全死了。哈哈哈哈。胡杏儿厚积薄发,一路惊险闯关。胡杏儿和胡定欣傻傻分不清楚。
有斗么????
终是悲剧收场~唉
气场不强大靠化浓妆是没用滴,只会吓坏小朋友呀!豆友们真是太有才华了,替这剧取个别名名侦探伊兰,噗哈哈哈哈~
2020.9.16 陪我妈看,看完结局加一颗星,没想到全剧看得最通透的还是皇太后和穆彰阿,一个看伊兰一个看道光。道光着实不是明君,顺应国运理当由瑞亲王能者居之,诸葛亮、岳飞的忠心耿耿报给刘阿斗和赵括算不算愚忠呢,真的很难说,伊兰力挽狂澜为道光翻盘为的也不是国家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