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Fragrance of the First Flower

主演:林辰唏,程予希,李易,刘心妤,邱志宇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剧照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2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3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4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5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6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3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4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5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6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7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8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19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剧照 NO.20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剧情介绍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剧情讲述已育有一子的人妻怡敏(林辰唏 饰)在高中时候与学妹亭亭(程予希 饰)展开了一段青涩却暧昧的同性密友期,此时的她尚未意识到亭亭对她的迷恋已超出姐妹之间。直到多年后两人再次重逢,那段青春的未竟之爱让两人原本平静的生活,激起了未知的波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贻笑大方犯罪心理我要复仇我的男男男男朋友见习排爆手传奇办公室第一季怪医杜立德4:宠物司令官橘子果酱樱桃艾拉的青春日志2.0博斯第六季幻影车神:魔盗激情他和她第一季鲜血淋漓第二季功勋黑鸦前传不期而遇的夏天黑莓传奇无声的旅行好想做一次第二季地狱小丑飞行物尼斯湖水怪传说2杰茜驾到第七季被迫杀人公爵我和丈母娘的十年战争CrossMyMind幸运日商业婚姻—喜欢上了就离婚—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长篇影评

 1 ) 从此爱上女同片

高分台湾姬片!!!

期待!!

看完这部以后我想我以后会更关注高质量姬片而非男同片了,女生之间的情感细腻美好多得多,尤其是里面对于东亚男人的刻画,简直入木三分。

这些东亚男人从小就有一个操心的妈妈,管理他们的吃喝拉撒;长大之后有一个负责的妻子,照顾他们的子女和父母;晚年有一个乖巧的女儿,抚养老得动不了的他们。

东亚男人这辈子都在压榨女性,到头来让它们正视身边女性的付出时,他们只会红着脖子尖叫“我才是这个家的主人”、“我也有辛苦工作”、“我知道你真的很辛苦,但是你简直无理取闹”、“你把你需要我做到的画一张表格,我能做到的打勾好吗”……而我想亭亭最后依然有男朋友的原因,会不会是怡敏那时候告诉她女同很恶心,让她感到自卑,所以无论她是否正在和一个女孩保持关系,她都会再找一个男朋友来成为她的退路,这个男朋友是一个安慰剂,告诉她“我没有那么恶心,我也是可以和男生住在一起的”看完之后只为真诚勇敢的亭亭感到心疼,也为在这个男权社会环境下从来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的怡敏感到悲伤。

所以我希望我能最大限度的做我自己,想清楚自己想要的,而不是被社会大流推着走之后回过头才发现这些事情我根本不喜欢、而且我必须为此捆绑我的后半生、很难再反悔了。

如果不生小孩可以给我一切潇洒的机会,婚可以离、父母可以争执,一切都可以被我甩开,我永远也不要做怡敏。

 2 )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放肆地喜欢,克制地爱

近年来,港台地区的同性题材作品不再小众,频频出圈,不仅现身各大主流电影节,观众群中也热度颇高。

但无论是《谁先爱上他的》《叔·叔》,还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局限性都很明显:只专注于男性群体和男性视角。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反其道而行之,以独特的百合题材,一开播便冲上豆瓣9分高位,足见观众对这部剧的偏爱。

本剧讲述了怡敏和亭亭两位女性,高中时期曾有过一段隐秘的同性情谊。

多年后二人重逢,那段未竟之爱又让二人平静的生活激起波澜。

《花香》究竟有怎样的魔力?

它又是否真如观众说得那样好?

① 放肆地喜欢,克制地爱《花香》采用双线叙事,时空分别设置在怡敏和亭亭的高中时代,以及二人长大成人,分别步入社会和家庭后。

高中时代的恋情,始于亭亭在球场旁,对怡敏崇拜又爱慕的眼神;亭亭主动走到怡敏面前申请加入校队,语义含糊却态度明确地说:“学姐,我是认真的。

” 这样的开场略显老套,我们能在许多偶像剧中觅到相似身影。

但《花香》的宝贵之处在于,它在青春偶像剧的传统框架下,笔调清新、细腻又暧昧地勾勒出两个互生情愫的青春期女生对爱情的探索,毫不回避这种初萌爱恋中的甜蜜与尴尬,放肆和小心翼翼。

《花香》所书写的,是人类情感的本真样态,无关性别,无关身份,每个人都能在这对恋人的日常相处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得不感叹导演邓依涵对女性之爱的把控之精准,仅凭几句台词、少许细节,便让“高冷学姐”怡敏与“可爱学妹”亭亭之间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譬如,亭亭能听出怡敏口头禅“没关系”的弦外之音;怡敏担心自己运动后有汗味,亭亭说自己闻不到;亭亭酒后许下诺言,将来赚钱给怡敏花。

而二人无意间的亲吻、赤裸上身触摸彼此心跳、伏在耳边轻声数数等举动,更是让厌倦了工业糖精的观众们品尝到久违的清甜。

对于二人多年后的 “第二次恋爱” ,导演则敛起机锋,笔调变得更加克制、温婉。

这既暗合陷身传统婚姻无法喘息的怡敏,在亭亭面前的欣喜和纠结,也体现出亭亭对怡敏人生选择的体谅与包容。

时过境迁,怡敏已为人妻、为人母,婚礼上的不期而遇让她尴尬又兴奋。

尴尬在于,当年她因恐惧对亭亭恶语相向,一句 “恶心” 几乎伤透了亭亭的心;兴奋在于,她在一段近似 “守活寡” 的糟糕婚姻中无力脱身,而亭亭是照进她晦暗围城的一束光。

剧中,导演反复拍摄栀子花,而栀子花的花语是 “永恒的爱,一生的守候” 。

亭亭正是那朵栀子花。

岁月呼啸,只有她关心怡敏过得开不开心,她一直没有换电话号码,她依然记得二人间 “高脚椅” 和 “没关系” 的秘语…… 这份女性独有的柔软和细腻,为怡敏死水般的生活带来救赎,也让她的心旌开始摇动。

尽管亭亭依然坚持不婚主义的底线,但她变得更加成熟、包容。

她深知这份同性之爱的禁忌性,也理解为何当年怡敏急着与她划清界限。

所以,在怡敏的丈夫面前,她替怡敏保留住秘密和体面;在怡敏的孩子小哲面前,她同样予以无限的怜爱。

亭亭的不渝坚守和默默守护,让她成为全剧最闪光的角色。

② 东亚女性困境《花香》不是一部只会撒糖的百合剧,里面承载着导演的社会表达。

在怡敏身上,我们看到男权社会意识形态对她的绑缚,这也是她人生不幸福的根源。

剧中总共出现了三个相对具体的男性形象,他们几乎全方位地对怡敏的自我意志和心理健康进行压制与破坏。

一是怡敏的父亲。

这位男性角色从未出场,却时时被怡敏挂在嘴边,处处控制着怡敏的生活。

他不管怡敏安全,罚她深夜练球后独自回家;怡敏要按照他的意愿来决定未来规划;他很少关心怡敏,被怡敏吐槽 “赚钱比陪小孩轻松” 。

二是怡敏的丈夫。

他在剧中的表现,可以说是踩了几乎所有女性的心理雷区:缺乏家庭责任感,日常活动是打电动和玩手机;对妻子和患有自闭症的儿子不耐烦,大庭广众之下训斥担心儿子的怡敏;在怡敏面前,对只有一面之缘的亭亭评头论足;因为工作,他在婚姻生活与子女教育中全然缺位。

怡敏呢?

当年却因为丈夫的无能没有出国,放弃了也许比现在锦绣十倍的前程。

三是露阴癖男。

他在怡敏终于要面对真实自我的关键时刻出现,用下流猥琐伤害了怡敏的心灵,也给她一记当头棒喝:对这个世界袒露真我,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怡敏,思想早已被驯化得谨慎、保守、克制、规矩。

虽然她知道自己对亭亭依然存有爱意,也只有在亭亭面前才能展露出久违的笑容与女性姿态,但她依然在孩子与职场让人焦头烂额的夹缝中,恪守着东亚女性被赋予的 “主内” 天职,甚至无意识地劝亭亭 “养儿防老” 。

而这种男权教化的可怕之处还体现在,当学校得知露阴癖男的事,找到怡敏和亭亭调查时,亭亭非常自然地写下当晚发生的事,包括她与怡敏的特殊关系。

在亭亭看来,这种同性爱恋无比正常,而她要做的,是实话实说,保护更多女同学不受伤害。

但怡敏却在楼梯口与亭亭决裂,并给出一个荒唐的理由:“那不是意外,是我跟你太好了。

” 在怡敏身上,我们看到众多东亚女性普遍的身心困境。

她所有的沉默、纠结、自责和言不由衷,背后的原因都令我们深思。

③ 题材滤镜与道德审判《花香》在如此短小精悍的体量里,能将故事讲述得这般动人心扉,实属出色。

但在我看来,《花香》的总体质量并未达到9分水准,观众对它的喜爱更多是出于题材滤镜,即百合题材的稀缺性,以及女性视角的天然光环。

如,剧中的男性角色都十分单一、脸谱化;情节编织过于平淡,剧集整体架构、节奏把控有所欠缺;对人物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及社会环境的消隐,让怡敏的心理挣扎略显悬浮,也局限住了《花香》的故事格局等缺憾,都等待着导演在下一季进行弥补。

更值得讨论的是,目前有一撮针对《花香》的道德审判之声,认为该剧三观不正:将亭亭第三者插足、怡敏婚外恋当作正面案例来宣扬,同时怡敏有骗婚之嫌。

导演在创作之初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她将怡敏的丈夫塑造得巨婴、惹人厌恶,并尽可能地压缩他在剧中的戏份,似乎都是在帮观众为怡敏的婚内出轨提供某种心理上的抚慰。

但我认为,大家不必对剧中人物这般口诛笔伐。

艺术作品之所以宝贵,正因为它对人类复杂情感的无限包容和尊重,它为我们在社会法理和伦理秩序的约束之外,开辟了另一方自由的天地。

如果我们仅以一句 “渣女” 或 “小三” 就全然否定掉怡敏和亭亭情感世界里的曲曲折折,人性中的那些隐秘和挣扎,其实也在无形中扼杀掉了艺术多元化的可能。

它们所注目的,都是人类情感中最隐秘、最纤细也最本真的角落。

它们也许并不符合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法则,却是一部作品的最动人所在。

 3 ) 拉丝般的细腻

分享些很细腻含蓄的描写细节,这个剧细细去品味每一个眼神动作都无声传递着无法诉说的爱

在这,号码没有备注。

解答了我之前的疑惑为什么那段对话如此细致描写。

“是我”“我知道”“你号码又没有换”听到这时,我以为是她留下了她的号码,看到后面没有备注,才知道是她已经刻在了她的心底里。

但是也不知道何时她把备注删去了是不敢面对吧

局促地删删写写也没发出消息收到婷婷的“明天我们见面吧”难以掩饰又极力克制压抑的笑,然后抚摸自己的脸大概在想我老了吗?

我还漂亮吗?

她还会觉得我好看吗?

镜头再扫向了护肤品,不由暗喜真是“女为知己者容”啊

 4 ) 谁的青春没有过学姐啊喂!

看完的之后我长舒了一口气,谁的青春没有过学姐啊喂!

跟影片一样我和学姐都是在运动场上认识的只不过影片中是排球而我们是篮球

那时我高二她高三我们因为篮球而相识当时我像亭亭一样总喜欢跟着她跑像个跟屁虫一样在尾巴后面大叫学姐学姐她也问我为什么喜欢一直赖着她我说当然是喜欢你呀但当时我还搞不明白这里面的喜欢是什么含义

到了大学不知怎么开始怀念高中时和学姐在一起的时光后来在回忆里窥探到原来学姐已经暗示了但是高考的来临和地域的距离后来慢慢地平淡了看完影片最强烈的感受是我是亭亭却又不是亭亭我没有像亭亭一样很好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等到明白想要什么的时候却已经晚了而且也没有亭亭这样有勇气再去找学姐

所以在影片里我把自己代入了亭亭玩起了角色扮演的游戏尽管知道这不是我们的故事我也在角色中分析着现实我和学姐的回忆情节

当听到怡敏对亭亭说“恶心”我还是狠狠的被刺痛了当时我和学姐天天在一起的时候班上总是会有一些流言蜚语导致学姐来找我的时候也被说了但那时我不在意却没有想过会给学姐带来什么

看到亭亭哭时我也懊恼了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明白后面又转眼一想明白之后呢我会不会像怡敏一样逃避退缩呢

最后不想了 可能我还是没有那么爱吧看完了影片如果恋人的重逢如果都可以和怡敏和亭亭这样未尝不是最好的结果至少都表达了“我喜欢你”

至于其他的交给时间吧感谢影片让我作了一场梦逃离现实重回那个有学姐的梦该醒来了祝大家都能有爱的勇气期待花香第二部

PS:后续狠狠的上头了好喜欢学妹啊甚至把好久没玩的ins下载回来关注了二个演员补了很多的物料

如果有平行世界希望我能像学妹一样勇敢吧正如导演所说这是一部让我好想她的作品

First last and forever

 5 ) 第六集-这是一个伤口式的结局

第六集前面用了接近一半的篇幅来烘托学姐的两难。

她不是没有尝试过。

她说了“我已经喜欢上别人”,她说过那个人是亭亭,她也说过亭亭“懂我”。

这是她的一面。

但丈夫让她走的时候,她眼里头一次含着泪,那泪水也是真的。

她走出房门,但门并没有被真正关上,也说明了她做这个决定时深深的痛苦。

这是学姐的另一面。

在楼下的路上,她两次张望甚至回头看了一下她的家。

我为她面对这种抉择时的心碎而难过。

学姐终于为爱奔赴一次了,但是为什么这条路走得如此苦涩呢。

本来就够苦的心情,还要意外得知学妹住在男朋友家,她心情除了苦,可能还有一些辣,似是被人当众扇耳光的那种辣。

按响门铃后,还要忍受一段亭亭和男友的对话,开门之后学姐那个眼神,真是冷得让人害怕,但又令人心疼。

走在马路上的两个人,都是穿着居家服,一个是需要兼顾丈夫小孩工作、负担满满的高领毛衫,一个则是年轻情侣在家穿的小背心热裤搭件外套。

两个人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件事,但是要做的决定,所付出的代价,却完全不同。

学妹叫住她,叫的是“怡敏”,全剧第一次。

亭亭在学生时代一直叫的是学姐,十五年后从来没有叫过她“学姐”或是“怡敏”,我个人觉得,那一刻亭亭是认真的想跟怡敏重新开始,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跟她在一起。

但在那一天之前,她可能心里都不确定怡敏会真的愿意跟她走,但是第六集那天晚上,怡敏终于第一次主动出现在亭亭的生活里,那给了亭亭很大的信心和勇气,所以才第一次叫出了“怡敏”。

在天桥上,学姐先把自己的情绪表露。

她愤怒,她不解,她质疑这段时间以来亭亭的动机。

因为亭亭的出现把她原本风平浪静的生活搞得混乱不已。

而原本她是那样一个循规蹈矩、不起波澜的人。

“我做了那么多难道你都感受不到吗?

”对亭亭来说,所有事情包括男朋友,都是可以让步给对学姐的爱。

因为这份爱,她接受学姐的所有,包括她的好,她的克制,她的胆怯,她的拒绝,她的逃避,甚至她那句“我们很恶心”。

她一直记得,亭亭一直记在心里,她甚至接受了学姐的建议去找男朋友谈恋爱。

只是为了不用再想起学姐那句“恶心”。

所以当学姐质问她为什么要介入她的家庭时,亭亭再也绷不住了。

她把前面五集故事的委屈倾泻而出,控诉学姐一次又一次地选择抛下她。

当初在小巷子遇到暴露狂,学姐叫她不要碰她;学校过道里,学姐说她们以后各回各家;大学以后,学姐开始交男朋友、和男朋友同居,说亭亭以后也会找到陪她的男生。

当初第四集的时候怡敏对亭亭说“我们这样很恶心”,这是一个单方面的评价,她的这种定性会让亭亭难过委屈;但第六集的时候亭亭跟学姐说“你知道我有多讨厌自己喜欢女生这件事吗”的时候,这才是让我真正破防的瞬间,因为这说明亭亭自己的价值观曾经崩溃粉碎过。

她那么自信、那么勇敢、那么一往无前的性格,但有过很多个夜晚,她恨自己喜欢女生,恨自己喜欢学姐,恨自己如果不是这样就好了。

这就是为什么她一直换男友的原因。

因为她内心充满了不确定感,在我们观众都获悉她和怡敏双向奔赴的故事里,她却孤单地怀疑着这是否只是一场一厢情愿,十五年。

我们可以很肯定她不爱她的男友,但是在这种男女关系中,她可以稍微喘口气,不至于被那个真正爱着的人的话所桎梏;也能让她稍微能够忘记一下,自己喜欢女生、喜欢学姐这件事。

这段时间亭亭重遇怡敏,并且和怡敏发生关系,让她好像又能慢慢找回曾经的自己。

她还是当初那个为爱可以付出一切的学妹。

她可以坚定地对着学姐说出:我喜欢你,这件事从来未曾改变。

但同时,她一直没有信心学姐会选择和她在一起,在这种犹豫下,她才没有及时和男朋友终止关系,而且还被学姐亲自发现。

所以她才会说“我可以去跟男朋友分手,如果这是你要的话”。

有个前提,如果,这是怡敏要的话。

这时候,她们的对话出现了一个停顿,亭亭满眼盼望着学姐能说一句话。

就一句话。

她就可以重获信心。

结果等来了学姐一句:其实我从来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怡敏说她羡慕亭亭。

跟她在一起很快乐。

每一次在一起的时光都好像最后一次。

她不停地说着和亭亭在一起时的感受,但她却没有说她想要什么。

亭亭抛出去的球,学姐没有接。

我感受到的,是两个破碎的人。

一个其实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却下不了决心去追求的人,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的想要的却三番四次受挫的人。

亭亭知道学姐没有接她抛去的问题,只能伸手抱了抱她。

她这么爱面前的这个人,看着她无助无力也没办法恼怒。

怡敏说了一句对不起,那句对不起是她对亭亭所造成的伤害道歉。

亭亭的泪,一颗两颗地落下,可能那一刻她心头上的委屈终于得到了舒缓,但是随后学姐下一句的道歉,她知道这是为了这次的离开而道歉。

“所以你又要抛下我了吗?

” 亭亭虽然是含着笑地问,但她心里是害怕极了。

学姐可能是感受到她的害怕,离开了亭亭的怀抱,很温柔地擦掉她脸上的泪。

麻木了五集的学姐,终于流露出了她对亭亭的温柔。

然后她好像弥补似的,郑重地讲了一句:亭亭,我很喜欢你。

亭亭听到后的那个表情,我觉得代表了她心里的某一块是补上了的。

她这十五年来的缺口,比所有人想象的可能都要大。

“可是”后面的话怡敏没有说完,她主动抱紧了亭亭。

她也忍不住皱了眉头落下了泪,那是一种充满惋惜、不甘的落泪;随后她的手紧紧地抓住了亭亭的发梢,再也没有放手,切换角度后,她的表情是另一种神情,有种做了决定后的平静,尽管泪还是止不住的掉下来。

有些人认为,“可是”之后是不忍说下去的告别,也有人认为,“可是”之后是她骤然不舍的心情。

这个结局像是导演(编剧)借着这次重遇在她俩身上生生划了一道伤口,伤口可能会溃烂直至死亡,也可能是长出新肉的良机。

我能看到她俩内心脆弱破碎的地方,也能看到疗愈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鲸落万物生,破碎了才能重生。

最后借林二汶的《无忘花》歌词结尾:老情人 心照不宣冬雪会倦情感会乱睡醒已是明天仍期待下一花季可再见情深不见底不必怕缘浅会承受你的改变我从未要你解释 没有名份的吻无忘花枝不需折花笑独欠人不见不记明日黄花昨日现百折千回 时日流转不了断好情人 有聚有别总可再遇抱拥每段再想已是明天长留在我心的你不会变

 6 ) 她不是不爱你,她只是没有那么爱你

恋人的重逢如果都可以和怡敏和亭亭这样未尝不是最好的结果

我和高中恋人重逢,是在大学快毕业时间的同学聚会来的有些谁我也不记得我就记得我们互相像是朋友一样说着一些有的没的眼神一点不闪躲,客气的就和朋友一样临走时候和亭亭一样,我说你怎么回去?

然后我们一起踏上了地铁,呼啸而过的地铁声音盖住了我们的对话也许我们也没说什么坐过了我的站,坐过了她的站我们没有说话,在车厢的柱子这里我望着她,我说我过站了她说那我送你再坐回去吧我们就跨到了对面的站台当列车驶来的时候,我说,你想不想去我住的地方坐一坐她说好阿,笑起来一样没心没肺的样子我们走进老小区的路上,周围黑乎乎的路上一个人没有她身上的香水味很好闻,很冷的夜晚,月光下我们没有说话我们的过去简直比电视剧中的还要狗血一些和所有卑微的爱人一样,一边听她说着我爱你,一边陪她去看她喜欢的男生,在海边吹着冷风的自己像个傻子一样无数次对自己说可以了,不要爱了,她不爱你但当她对你笑,你也就忘记了那些伤疤接受她口中的补习,接受她看着其他男孩子打球你以为看不见也许就和她说的一样,他们是朋友也无数次的问出那句,那你为什么不理我?

求求你,不要不理我亭亭说这句的时候,我简直代入了我自己,我整个青春可是她没有回应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不在一个班级之后,要遇到的可能性很低孤独感要把我吞没,我也无人可说,也没有朋友身边人虽然没有明显表露,但对于这种关系或多或少指指点点我当时极度抑郁,如果胆子大一点也许都死了我也永远记得班里一个男孩子和我说的话你们两个人好恶心,搞txl当时我们在文艺表演上台之前,我听了愣了一下,我不知道她听到没有她上台表演,我是她身后的陪衬我发誓这是我这辈子听到最难过的话所以我相信亭亭听到她最爱的女人和她说出这句“恶心”她的心肯定有一道永远无法填平的伤痕这是多么深刻的伤痕,刻在青春残酷的深处但是亭亭是卑微的,我们也是卑微的当我打开门的时候,钥匙转动的声音有些迟钝随后她拥抱了我,吻了我我们在门口吻了很久,不知道为什么她开始哭,眼泪就顺着她的脸滑落下来我们走到房间床上,没有开灯,没有脱衣服抱在一起

做完我说,留下来吧她说太晚了,我要回家了,送送我吧我们依然走在老公房的花园里,我说你身上的香水好好闻ck,我一直用这个牌子,她声音中透露着自信,她像是回到了现实我们怎么告别的我不记得我看不清她的脸,那天有点冷了随后发展和剧情一样,回到现实中的女人,她就是不爱你的你说我等你,我们再见一下,她不回复我说我去了花市,看到你最爱的花给你寄过来,她不回复我说你为什么不理我,她就像消失一样,再次在你生命中我感觉我疯了,我吃不下睡不着,我觉得自己好贱,为什么还要和这样的女人有关系,自己现在的生活不是很好吗所以亭亭肯定也是这样问自己,现在生活不是很好吗,为什么看到她就疯了你忘记她带给你的那些伤疤吗?

之后没多久,我通过社交媒体看到了她的婚纱照那天我走在上班的路上,阳光很好,她和一个陌生的男人结婚照还是笑的很开心那年我22岁,我觉得我的青春彻底结束了她的社交媒体上永远都是她的男朋友,老公的照片他们过的多么快乐和幸福她做的饭菜是多么丰富好吃你永远也不知道她到底隐瞒了什么

就像亭亭说的,如果我第一个喜欢的不是你,我想我会更自信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不安,多疑,猜忌和害怕,那些无可言语的不确定让自己在过了十几年后的深夜,依然耿耿于怀的写下了这些我说,有时候我想我要是没有认识你该多好,我以前应该会过的更快乐为什么突然这么说,她过了会发消息过来但你不觉得人生多了段经历也不错嘛,现在偶尔还可以和我聊聊天但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好好聊过我想,如果没有认识你,也许我会更自信这个关我什么事?

所以亭亭,我觉得你值得更好的人你的学姐她不是不爱你她只是没有那么爱你

 7 ) 合法,但依旧“不合理”的爱情

完全意料之外的有深度。

前三集甜蜜的故事,后三集则拓展开来进行一个真正有深度的讨论。

虽然现在台湾的同性结婚已经合法化,但这并不代表普罗大众就已经真正的接受这一切了。

而在“非法年代”生活过的一代不仅知道社会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成长时经历的一切也会让她们质疑自己是否是正常的。

(如父母对她们成家的不断要求,高中时来自女老师“你们为什么那么晚还在外面”的无理质疑等)我觉得这个剧很妙的有两点。

一是婷婷的设定。

学姐和婷婷两人相比之下,婷婷其实才是更符合大众审美里一个居家女性的外表,长发且面容甜美,服装也要更宽松和女性化。

但在关系里她反而才是自我觉醒程度更高,更主动的一方。

另一方面学姐其实更符合大众刻板印象中的女同性恋的形象,短发,更为硬朗的脸部曲线,干练的服装,但她却是在关系中被动的一方,也一直屈服于所谓的“大众梦想”即女性就应该结婚生子。

虽然不知道导演这么设定是什么意思,但是很有意思。

同时,婷婷也并不只是一个完美的理想。

她也有自己的痛苦,她虽然很爱学姐,但失恋的经历也给了她巨大的痛苦,使得她在这些年不断地质疑自己。

质疑自己的性取向,也在形式上向社会对一般女性所要求的结婚生子慢慢屈服。

如果不是再次遇到学姐的话,说不定再过几年婷婷也会结婚生子。

二是丈夫的形象其实也很饱满。

他并不只是纯粹的没用的丈夫,他是一个受困于有毒男性气质的理想丈夫:能赚大钱,顾虑家庭,偶尔也能照看一下孩子。

使得他们的很大程度上就是所谓的丧偶式育儿家庭,丈夫只是纯粹的赚钱机器,而不能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这样的丈夫在过去是非常理想的,但遗憾的是,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了。

这也是为什么学姐的一句“她懂我”会直接摧毁他的信心。

因为他的成长中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赚钱工作养家,有车有房就是对家庭做出最大的贡献了。

而这句“她懂我”不止是否定了他的付出,也否定了他的人生。

学姐所要求的陪伴在他的理解中就是物理距离上的陪伴,就是人在身边就可以了,情感的陪伴是完全不在他的理解范围内的。

他和学姐一样,也是只个被旧思想裹挟的可怜人而已。

最近看了几部同性的片,水平都一般。

看到这剧的前三集的时候我还想着故事够甜那也可以,没想到后三集的剧情这么劲爆,信息量这么大。

真的是值得细品,意外的惊喜。

 8 ) 学姐的两难

看到许许多多的评论是站在学妹的角度去理解剧情,觉得是学姐不够爱,辜负了学妹的一往情深。

亦或是觉得学妹爱的卑微而可怜。

本篇想站在学姐的角度做一个阐释。

1、学姐到底爱不爱学妹?

学生时期,一直都是学妹非常主动,大胆。

不管是想办法加入篮球社接近学姐,还是强吻、索吻,要拥抱,都是学妹在主导。

学姐无疑是喜欢加心动的,否则不会去温柔地配合她,又时不时在意学妹的感受。

但是到底算不算爱呢,那个时候只是青春期少女懵懂的感情。

作为一个优秀的三好生,学姐被灌输的是主流的价值取向。

一个被灌输主流价值取向的人,意识层面是很难接受非主流非大众思想的,性取向也不例外。

所以学姐尽管喜欢学妹,但是她的脑子里有一套女孩子的成长准则:读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

跟一个女生携手人生,单是想一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对于许多人来说,性向是流动的,没有单一的说一定喜欢女生或男生,有时候只是喜欢那个特定的人而已。

学姐喜欢学妹,但是并不讨厌男生,因此大学顺理成章交了男朋友,还告诉学妹要跟男生谈恋爱,要结婚生子。

因为那是她根深蒂固的逻辑。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勇敢的正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大多数人其实做不到。

更别说在那样的年纪了。

但是,多年后经历了疲惫的婚姻后,两人再度重逢,学姐体会到了学妹的温柔,她们可以毫无障碍地沟通,学妹会充满爱心地对待自己自闭症的孩子,她感受到了久久缺失的关心和疼爱以及和学妹肌肤相亲的美好与温存。

那个时候不懂的,没勇气的,无法正视的,逃避的,现在全清晰了。

所以她才勇敢地告诉丈夫:我爱上别人了。

如果这都不算爱,那怎样才算呢?

2、学姐的犹豫。

最后一集在天桥上,学妹说自己有多爱学姐,为了学姐可以马上跟男朋友分手,确实挺感人的。

许多观众对学姐的反应不满,因为学姐没有像其他偶像剧的主人公一样表决心,而是似乎犹豫了。

是的,当学姐跟丈夫摊牌的时候她一定下了很大决心,可是此刻却犹豫了。

为什么?

相比之下,学妹分手相对容易,可是作为一个已婚有孩子的女人,离婚却不是儿戏。

丈夫尽管不竟然能满足她的情感需求,比较懒惰,但是也是有家庭责任感的,赚钱养家,买房买车,脾气也算温和。

在她告诉自己喜欢别人之后,丈夫决定调回台北,对孩子也更疼爱有耐心,表明他很在乎家庭想要挽回,这些是学姐产生犹豫的第一个原因,丈夫的表现让她心软。

接着夫妻发生争执,丈夫说出:她能给你什么?

她能赚钱吗?

有房有车吗?

无疑是当头一棒。

爱情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没有经济基础的感情不是说不可以,只是很难,特别是还有一个自闭症小孩。

学姐的压力是很大很大的。

爱情很伟大,爱人很重要,但对一个母亲来说孩子也很重要。

如果失去了稳固的经济保障,正常的社会支持,孩子咋办呢?

这一点在学姐深夜找学妹在破旧出租房里发现学妹跟男友同居强化了。

从学妹母亲叙述中,学妹工作不稳定,男友不停换,这无疑让已为人母的学姐犹疑。

特别是学妹并非痴恋自己,而是马不停蹄恋爱中。

即便学妹的表白十分感人,但是生活是实实在在的。

爱情不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

如果学姐带着孩子离婚跟学妹在一起,最后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跟学妹分道扬镳,那种痛能不能承受?

尤其是对孩子的打击?

3、所有看似伟大的爱,有时候只不过是自我欲望的投射。

学妹的爱很感人,可是某种程度上,学妹有一些过于自我的我行我素。

她是那种我想爱就一定要爱要表达。

她是外向型,学姐内敛型。

很多东西学姐没有说出口不代表不在意,也许反倒是许许多多的深思熟虑。

面对已经结婚生子的学姐,学妹还是毫不考虑地表达自己的爱,如果是糟糕的婚姻,把学姐于水深火热解救也罢了,学姐的婚姻尽管不完美,但是还算行。

提出跟学姐带着孩子私奔,这本身就是一种很不成熟的想法:你们怎么养孩子?

父母不管了吗?

私奔很浪漫,但是要有条件有基础。

你们咋样都行,但是你们不能坑孩子呀。

当然,如果有足够勇气,两个人勇敢在一起又何妨?

其实事已至此,某种程度上学姐已经别无选择。

如果再回到丈夫身边,裂痕已无法如初,只会让已经不尽如人意的婚姻雪上加霜。

也许两个女生在一起,一起努力赚钱好好生活一切都变得特别好呢?

学姐在天桥上喊:你都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的确,比起学妹再见学姐时情难自已,勇敢追爱,学姐面对的情况要远为复杂得多。

特别是…自己下定决心,却发现学妹还在跟人同居,能不奔溃吗?

其实有时候,爱需要勇气,而生活需要深思熟虑。

学姐的内心经历了什么,只有学姐才懂。

作为一个观众,如果还有第二季,当然希望相爱的人能勇敢的在一起,并且用爱的能量克服所有困难,一起携手美好人生。

这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比单纯的“我要我们在一起”,需要更大的勇气和魄力。

 9 ) 提前HE

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第三集一出就已经是HE了。

十五年了,两个人依然互相喜欢,也就是说爱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彼此,只是被隐藏在内心某处,而遇见则是打开尘封爱意的密码。

接着又借着喜欢的名义,交出了各自的身体,终于做了学生时期想做又不敢做的事……还有什么比这样更真情实感,更弥补遗憾了么?

这一集全程细节拉满,色气拉满,暧昧值拉满:灯光,背景音乐,台词的细腻,演员的表情声音,克制地推拉,甚至可以说每一秒都在传递爱而不能的性张力。

【这是洗完澡擦的乳液。

】【好。

】她接住乳液的时候,握住了她的手。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的眼睛像十五年前那样若有似无地看着她。

于是她慌了,声音颤抖:【有事,有事叫我。

】从这里,暧昧的气氛就像浴室起雾,慢慢升腾……而这只是学妹无数次试探中的一次。

主卧双人床,墙上的婚纱照,满屋子都是已婚的气息。

想必家里一定还有客房,但是学姐让出了自己的位置,于是学妹躺在了自己身边。

黑色吊带,翻身过来侧身面对面,学姐从一开始就主动打开了自己的身体。

【你真的不结婚么?

】【结婚干嘛?

】【这样你老了会没有人照顾你。

】学妹的眼神清亮起来,看着学姐的眼睛,嘴角忍不住笑意。

【你在担心我?

】语气卑微得让人心疼。

只要你露出一点对我的关心,我就会满足得想要原地旋转。

尽管可能只是讨得了一点你的同情而已。

【你好像都没什么变。

】【你也一样,还是长得,那么好看。

】学姐听到一样的夸奖,羞涩地低头浅笑。

这么多年,我在你眼里依然美丽。

两个人沉默地四目相对,如果此时够安静,彼此的心跳声定能听得出相似的激烈。

暧昧的雾气继续攀升……【你在之后还有碰过女生的身体么?

】学妹再次试探对方的反应,这次她比之前更大胆了。

她想要知道,学姐对于女生之间的身体接触有什么看法?

会不会反感?

两人寥寥几句,就把气氛抛向了高潮。

【男生女生有什么区别?

】看起来是好奇,其实或许就是在给她可能的信号,也是给自己的。

【你想要试试看么?

】学妹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我可以带领你体会你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感觉,只要你愿意。

学姐没有表现出一丝不适,甚至眼神里有隐隐的期待。

于是她停顿了几秒,笑着转身,理智占了上风,或者说是最后的挣扎。

【晚安,我要睡觉了啦。

】比起上次和老公那句冷漠的晚安,这里的语气完全是在撒娇。

接下来,她终于像得到了允许,试着慢慢靠近,试着亲吻,试着做一些完全不可能是朋友之间的亲密举动。

学妹或者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被推开,但即使冒着被讨厌的风险,也要抓住这近在眼前的机会,就算只有一次也好。

十五年来的遗憾,十五年来的念想全都倾注在了每一个吻里。

学姐意外又合理地睁着眼睛,似有紧张,似有挣扎,更多的是最后的克制。

但所有的理性,道德的不该,在转身回吻的瞬间化为乌有……至此,还有什么结局是更美好的?

顾及现实的种种,反抗也好,牺牲也罢,最终都会坠入尘埃里。

想要的话,要到,不如,要不到。

 10 ) 再补

因为第二季最近上映,所以又补了一下四年前的第一季,哇,真的太久了,再看一遍觉得学妹真的好勇,好有种,被伤了那么多次依然忘了不了学姐。

不过第一次喜欢的人可能真的很难忘记。

她说,“你明明可以很特别,为什么要和大家一样。

”“你知不知道我有多讨厌自己喜欢女生这件事,如果第一次喜欢的女生不是你,我会不会更有信心一点”……其实觉得学妹演技至少哭戏有比学姐自然。

第一季的这部剧集收获满满,获得了2022年台湾金钟奖迷你剧集、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

导演果然是真姬才能写出这么贴切的故事。

在青春爱情里的勇敢小狗真的好让人心动。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短评

最後一集全程貓貓困惑表情:這不會是真的吧???然後看評論更加大無語,真是一個困惑的夜晚,為什麼要讓初戀為之後的人生背鍋?

8分钟前
  • W
  • 还行

老套

10分钟前
  • Sid
  • 还行

我感觉还可以拍得更好,比如丈夫的台词,问亭亭有没有房车,我真的很无语。面对妻子突如其来的出柜,我觉得可以更多站在男性视角去安排台词,上来就说房车什么的有点过于幼稚了,演技也很让人出戏。学妹演得真好,看学姐的时候满眼都是星星。

11分钟前
  • 有海时
  • 推荐

本来因为统一阵线也认可剧作水平想打高分。但剧情更像是现实里的一种本末倒置,我尤其难以接受把LGBT塑造成“逃离男权的后花园”,爱就是爱,爱并不是无能的解药,并不是苟且后的洗礼。这里的唯美像是借了女权思想和LGBT群体的一剂春药,药效散去,不过是发烂的一出“失乐园”罢了。

12分钟前
  • 还行

好喜欢看这种时隔多年依然暗流涌动的故事。“能成为密友大概总带着爱”

17分钟前
  • 帽同学
  • 力荐

“王太太,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一针见血的细节:)

20分钟前
  • 11km
  • 力荐

导演说,这是一个会让你突然很想她的故事,确实如她所言。可是,这不但是一个出柜、也是一个出轨的故事,所以我没办法打五星,如果我打五星 就证明我坚持的价值观都是错的。已婚已育的人妻江怡敏在一场喜宴上重新邂逅了高中的学妹钟亭亭,续写了中学未完的恋情。我问 Amber,如果不是怡敏不是有一段平淡的婚姻和一个自闭症的儿子,她还会不会想要和亭亭在一起?Amber 说,她应该一直就是喜欢亭亭的,现实生活只是给了她一个跳出来的机会。不管是希望家里会有高脚凳的执念、还是排球队拉伸时的压腿、抑或是在昏暗巷口只要抱一下下就好的奢求、更或者是亭亭最后的那句:“如果我第一个喜欢的人不是你,我可能会更有信心。” 都让我有一种曾经断了线的故事被续写的奇妙感觉。戏剧太仁慈了,总能让错过的人相遇,可生活不一样,说了再见就再也不见了。

22分钟前
  • 曼靑
  • 还行

我很喜欢你,可是

25分钟前
  • Hermia
  • 推荐

1⃣️不要喜欢一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2⃣️可我还是好喜欢主动靠近自己而且想尽办法创造机会和我在一起的那种女孩子噢呜呜呜3⃣️水瓶看完之后满屋子骂骂咧咧,大张旗鼓地说女孩子之间的恋爱才不是这个样子的!

29分钟前
  • Léa
  • 还行

都tm9012年了还搞得这么阻力重重的

34分钟前
  • Serutopia
  • 较差

不要再抛下我了

36分钟前
  • 七仔
  • 推荐

很简单的剧情,但是拍出了很真挚的情感,真挚的尴尬,真挚的一点点通过接触化解尴尬,再慢慢靠近,再矛盾爆发,整个剧看下来,整个人也跟着经历了一场过山车。这部剧可能男性观众和女性观众观感相差很大,年轻观众和中年观众感受差别很大。而我这种中年、女性观众,可真是太能感受到剧里人物的感受了。那种跟男人永远讲不通的窒息感,那种真的面临婚姻破裂时的痛苦、不舍、愧疚、崩溃、想解脱、想逃避五味杂陈的心碎,以及,面对一份感情时,那种茫然,一直以来就是觉得应该按部就班的走,可是得到的东西又似乎不是我想要的,而我想要什么呢?我不知道!故事停留在那一个迷茫困惑的拥抱,很好,以后我想要什么我不知道,但眼下我只想要跟你一个紧紧的拥抱。这怕不是个纪录片吧!

41分钟前
  • 巴布豆
  • 推荐

呜呜呜呜学妹太像可爱小狗勾了!我也想有个又软又萌又直球的小学妹……

43分钟前
  • 兰戚戚
  • 推荐

66666丈夫最后的质问,亭亭有房子有车有钱工作稳定吗?这是现实的问题,她没有回答,我觉得一个可能是亭亭没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她不知道,她和亭亭谈了好几集的恋爱,去找亭亭还是去的原来的家,她不知道亭亭现在住在哪里,应该是亭亭妈妈和她说的,所以说她没有关心过亭亭的生活,她只是觉得亭亭懂她理解她,她从来没想过和亭亭有以后。

44分钟前
  • 游方eli
  • 推荐

把学妹换成学弟,你还会喜欢这样的故事么?这不就是一个恶俗的初恋爱情故事么

49分钟前
  • 太阳糕
  • 较差

看了访谈,与其说是演员会撩,不如说是导演真的很会拍。平淡的台词下,画面却拍得暧昧丛生。再次证明了拍百合剧好的女导演的重要性。可惜了,播出平台限制加百合二字,注定是小众圈的狂欢了。我分外痛惜却又无可奈何。如果是耽美,跻身豆瓣top250又何惧之有。

50分钟前
  • 鱼儿观
  • 力荐

看完第五集我自己都恍惚了,甚至害怕一语成谶。我有懊悔我的自私,也难辩它的复杂,但至少能不让你停在巷口,不再等候我

52分钟前
  • 力荐

情节平庸,处理粗糙。

57分钟前
  • D.
  • 较差

比起男同甜腐无脑剧还是更细腻一点的,俩女性格和外型的反差也有点意思,然而制作还是糙,啥时候东亚地区能不再把性少数题材当亚文化小成本非主流去拍啊。

58分钟前
  • 肖浑
  • 还行

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状态,还有太多现实没有顾及。

1小时前
  • sweetbea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