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天文馆各看了一次一次是40分钟的普通银幕版,第二次是12月24号的18分钟球幕版若是只有第一次,我只会打三星。
虽然看的出是很有诚意的作品,但是...节奏又慢、又是阿姨讲故事?
也太低幼了吧,还没游戏CG来的有趣啊....好在看到了这部电影的本来面目——天文馆球幕电影这部片一下子变得烁烁闪光起来画面、音乐、无不美到极处观众只需要全身心投入进这个神奇的世界,看天鹅带着你从桥下穿过,看小火车从你身后开向远方,看天蝎的心在熊熊燃烧....球幕的巨大临场感,非到现场不能体会打五颗星,因为天文馆中那18分钟,乃是Once in the lifetime的美妙体验
我追寻着星星的脚印,来到寂寞的山岗上。
远处的银河突然变得越来越近,而身旁的高塔,也慢慢变成了闪闪发光的三角坐标。
不,这不是幻象,我正清晰的看着身畔银河的粼粼波光,坐在银河列车上。
在这趟时空交错的列车上,我见过即将去往天堂的年轻教师与孩子,以捕鸟为生的猎人,虔诚的修女和朋友的死亡。
是谁将我带到这里目睹这一切?
如果真有感应,我希望将我所看见的一切美丽幻象凝聚。
这是银河节的晚上,恍惚间我觉得自己从来不曾存在过,又仿佛存在了数千年。
是对幸福的憧憬将我们聚在一起,这围绕着光环的世界上。
然而幸福又是否真正存在?understrange.yculblog.com
这真的是部让人难以一次就耐心看完的“伪电影”。
我当然没有机会看到球幕,只能在每天中午吃外卖时,对着电脑一段接一段的看。
这些时日以来,纠结的工作与思绪让人窒息,我总想起在丽江大研古镇里那些逆游而上的鱼。
我一直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如此执着的溯溪而生,就像它们也一定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如此执着于生计与名利。
《銀河鉄道の夜》没有严谨的情节,却有着柔软得难以置信的天真。
对那些曾在年少夜行的火车上巴望窗外的小男孩(如今都是老男人了吧)而言,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触动。
汽笛声,窗外神秘的灯火,莫名的辽阔感,微凉的记忆。
这都是我曾深爱过的感觉。
只是《銀河鉄道の夜》,比我们的记忆,美得太多。
我每每会惊讶于日本人的细腻情感,和他们愚蠢的军国形象这样的不般配。
是在怎样的一种简单干净的心情里,作者才会想起在夏天的银河里乘一列火车夜游?
庄严的南北十字,辉煌的天蝎,遍地银色花朵,流淌着的由晶莹颗粒融汇成的河水,诸如此类。
你能时刻意识到这些都是偏执的幻想,却偏偏不得不为那些眩目画面和单纯情怀而吸引。
他们说对了,一切本来就可以极美。
而我们,活在这片极美的星空下,如此幸运,却又如此忙碌着去错过。
画外音说,一个总被欺负的主角小碰友,在夜晚坐上了一列开向银河的列车……同行的还有许多观众看不到的游客……主角小碰友一直纠缠着另一个小碰友要做好碰友……突然那个被缠的小碰友就不见了!
画外音告诉观众,那个不见的小碰友为了救人挂了……最后,主角小碰友发现自己在山岗上醒来……全程都不见一个人,这不是鬼片是神马??!!!
(可能是因为刚看完3D IMAX的哈勃望远镜,激动之下又去买了球幕影院的票看了这个,对比之下才会感觉那么挫…………)
宫泽贤治的作品从前并未接触,银河铁道之夜的故事的感觉是带着难以名状的忧伤和强烈的宗教意味。
充满想象力却忠实于客观的天文常识。
KAGAYA毕业于日本东京设计学院美术设计专业,91年就开始完全使用计算机进行创作,属于CG先驱人物,《Fantastic Starry Night》是他的毕业作品,不仅获奖,发行的明信片也极为畅销,那些富有意境的轻盈细致的CG笔触,平面中光亮的透明感,轻易就让人掉进那个纯净美好,天衣无缝的梦幻世界。
除精美的想象力外,对星座的描画亦是极为准确。
插图可在KAGAYA 官网欣赏。
据说此片有四个版本,天文馆放映的是最高端的,全天周穹幕激光版,在sgi数字宇宙影院放映,片长38分钟。
效果迷人,别错过。
2007.10.1
影片或许有别于你之前看到的任何一部日本动画,故事里没有战后残余的伤感,没有小血腥或小残酷,没有暗喻与讽刺。
画面美的让你惊愕、诧异,不知所措。
天鹅、银河、星夜、火车、龙胆花...... 情节缓慢、细腻,如一淙溪水,微微滋润你心里的嫩芽儿。
音乐轻灵跳跃,犹如梦境。
有人将故事轻轻诉说,中间穿插着主人公乔班尼和某人的对话:“幸福是什么?
”...“不知道。
”...片子里始终没有出现乔班尼的画面,你禁不住猜想他的样子,浓密的短发,身材适中,有闪光的眼睛和晴朗的笑容,举手投足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稚气。
又或许,你满心欢喜成为乔班尼,徜徉在蓝色的银河里。
昨天在学校一楼咖啡厅和一个不靠谱的女人谈事儿。
什么样的人叫不靠谱?
我觉得这就是典型的一位,先从石破天惊的批判入手,抨击国内现状,艺术圈的混乱,价值观的堕落,然后再联系起日本动画产业的辉煌,提出一个伟大的目标:要从时空结构,价值观和哲学理念搞革命,搞出一个了不起的动画片来,震惊全世界。
我们身在一个荒诞的时代,一个HIGH爆的国度,天天都是愚人节,每天都能遇见匪夷所思的人或事。
我所做的只是默默无语,埋头抽烟,虽然我平时并不吸烟。
这位女同学的目标其实很明确,要搞一部宏大的动画片。
什么叫宏大的动画片?
美国动画片每一部都工程浩大,但是不算宏大。
加贺谷穰的《银河铁道之夜》,在我心目中,是不折不扣的宏大作品。
日本这个国家,立足于大海上的一个小小岛屿,于是总是仰望天空,整个民族有一种牢固浓郁的“天空”情结,宫崎骏就是如此,几乎每部作品都有天空,飞行以及了不起的飞行器。
《银河铁道之夜》也不例外,将目光投向整个浩瀚宇宙。
一个秋天的夜晚,贫穷的小男孩焦班尼坐上了一列木制的火车,在轰鸣中驶向神秘的夜空。
同行的还有他一直暗暗仰慕的同学柯贝内拉。
一路上,他们目睹的都是梦幻般极尽美丽的奇景:铁道两边,长满了莹润发亮的紫色龙胆花;银河里每一颗沙子都从内部发出清冷的白光;巨大的天蝎散发出壮丽的红色火焰。
最终,柯贝内拉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毅然跳下火车,跃入宇宙的黑洞,希望能以一身填补天空。
旅行结束,焦班尼重新回到秋夜的山坡上,只是不见了来时的同伴。
《银河铁道之夜》是一部无论什么时候观看,都让我震撼感动到流泪的作品。
在我看来,除了CG制作得出神入化之外,它的好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视点很巧,整部动画片没有出现焦班尼和柯贝内拉的形象,他们只是通过画外音对白存在,但是创作者模拟了他们的视线,观众会得到神奇的代入感。
第二,创作者将抽象的宇宙幻想得非常具体,自由的引入全世界的宇宙传说,比如银河中充满了河水,天蝎的壮烈自焚,既非常写实,又给人幻想。
顺便一说,我很佩服创作者将全世界的文化遗产随意取用的这份魄力和眼界。
第三,也是最难的一点,这部动画片充满了纯净又肃穆的气质,神圣又崇高的情感。
人们往往像那些大腕导演一样,认为只要有宏大的题材,宏大的场面,宏大的制作,就是一部宏大的作品。
其实不然。
他们忘记了,真正宏大的不在于场面,人数,也不在于题材和制作,而在于人心。
像宇宙一样广阔的,是灵魂。
超越了生离死别,喜怒哀乐,超越了曲折离奇,浓妆艳抹,《银河铁道之夜》直接抵达了人类灵魂的最高点:那就是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为了别人的利益,而不顾及自己,这就是献身精神。
最近看吉卜力的早期作品,尤其是《岁月的童话》《萤火虫之墓》这样的作品,能看到日本动画人一脉相承的追求。
动画片并不是仅仅为了取悦儿童,教育儿童,安慰成年人心中萎缩的儿童而存在,动画片是人类心中那片从未被开发过的净土,是人们所有的梦中最纯净美好的那一个。
动画片也可以是悲伤的,肃穆的,深沉的。
就像《银河铁道之夜》。
当然不能不提《银河铁道之夜》的原著作者宫泽贤治。
有人说焦班尼是他自己的影子,而柯贝内拉是他妹妹登志的投射。
但是我觉得,那个出身富家,毫无偏见,为了全世界人类,甘愿跳下黑洞的柯贝内拉,不正是宫泽贤治自己的缩影吗?
出身望族,为了帮助穷人,只身来到北方偏远的农村,亲自劳作,最后积劳成疾死去的年轻的诗人,不正是怀着那样的心愿在写作吗?
那个全世界都怀着激情和梦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那些怀着献身精神的诗人已经死去了。
这不再是一个求“大”的时代,而是一个求“小”的时代。
小心情,小故事,小感动,小幸福。
日本动画界近年来也难得看见一部真正宏大的作品,因为,真正怀有宏大之心的创作者也渐渐消失了。
而我们,财大气粗豪言壮语,动不动要搞一个大的,但是创作者真的具备这样的心灵吗?
我很想把这些说给那位女同学听。
现实里,我只是又闷头抽了一根烟。
我的这些故事,都是从森林、原野、铁道线路,从彩虹、月亮那里得来的。
——宫泽贤治“银河车站……银河车站……”随着这召唤般的声音,我的意识渐渐模糊了。
等我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坐在了一辆小火车上。
我好奇的将脑袋探出去,河对岸的芒草在随风轻轻的摇曳着,此起彼伏好似波浪。
牛奶般纯洁的月色静静的浮在河面上,河水中布满了钻石般的星辰。
这不是普通的河流,而是银河!
原野上散落着高矮不一的三角标,青色、橙色的荧光笼罩在它们的周围,渲染出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旁边的女孩儿告诉我说,那些三角标的顶点就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啊,它们几颗几颗在一起组成的就是星座。
我恍然大悟般的点了点头。
火车还在继续行进着,伴随而来的沁人的清香在空气中若隐若现,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丛一丛的野花。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花,晶莹的花粉照亮了紫色的花瓣,从外面看来更像是盛满了仙露琼浆的优雅的玻璃杯。
“是龙胆花!
”车厢中有人喊了一声,我这才知道她的名字。
突然,火车里变得异常明亮。
在这光亮的尽头,是一座宛如冰雕般光洁神圣的十字架。
车厢里顿时鸦雀无声,人们都在默默地注视着它。
时间长了,似乎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耀着光辉。
我看了一眼地图,不错,那就是北十字星座。
列车拐了个弯,渐渐驶离了北十字星座。
一路上,看到了“青色眼睛的小狗”,听到了“猎人高声的歌唱”……其中天蝎座的传说,是让我最为感动的。
它不惜燃烧自己的身体,让其他生物了解到什么是幸福。
而且这天蝎之火现在也仍在燃烧着,火光映红了半个天空。
咣当咣当,火车还在向南驶去,终于到达了终点站——南十字星座。
被各色荧光点缀着的十字架,向四周折射出七彩之光,异常缤纷璀璨。
我在胸前划着十字,然后双手合十,独自静静的回味着一路上的故事。
——旅程《银河铁道之夜》这部CG动画改编自宫泽贤治先生的同名著作,由加贺谷穰先生花费3年时间倾力制作。
不论是画面品质还是配乐渲染都无可挑剔,编织出了童话般的意境。
观看这部影片后,神秘的三角标、幽静的野花、纯洁的飞鸟、神圣的北十字星座在我的脑海中串联成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怎样都无法忘却。
于是就把自己想象成火车上的乘客复述出了这一段奇幻之旅,也算是对星空、对宇宙的一种向往吧。
有机会一定要拜读一下原著,领悟生与死的真谛,感受什么是幸福。
——后记
好好的片子,怎么看得我好几次要睡着...难道因为不是球幕? =v=这次回去一定要看球幕去开头的那十几分钟真赞,我立刻停了想去找AVI,可后来又看了一会儿,那个故事让我兴趣缺缺..大概和我本身就不喜欢惨兮兮的正太有关系吧..于是最初的兴奋过后,我象真在火车上一样,意识开始朦胧...=v=虽然我是火车控和光线控,还是无法享受空洞没有想象力的漫长旅程..何况还总是向作者致敬,无数次把我由幻想拉回现实.最后那"意犹未尽的话,就去看原著吧"之类的话让我严重怀疑这是个豪华广告来的...何必呢...喜欢的地方:片子里一个人都没有.不喜欢的地方:那修女,跪拜什么的太扯了...显得思维狭隘不说,烟火气也忒重..无论如何,还是等着去看球幕...=v=
每一帧都可以做墙纸。
星空是真的美。
星座的展示,传说的娓娓道来。
旧式火车缓慢穿行很有感觉。
喜欢《镰仓物语》里面那种在山野之间穿行的“空中旧火车”,对这种古朴风的火车行真是难以抗拒,在《千与千寻》时就爱得不行。
但火车上为什么没有乘客?
不用多,两三个也行啊。
这天鹅很像白鹤。
白鹤在日本文化里好像占有蛮深厚的一笔。
以前看过一个相关的日本民间传说。
天蝎。
很有牺牲精神呢。
音乐也不错。
片尾的儿歌很动听,简直是天籁。
很绚丽,特别提到天蝎之火,应该去天文馆看~
kagaya出品——缓慢流动的美丽,绚烂却寂静···
没有传说中的精彩。颜色太蓝了,看着腻。
因为宣传片啥也没说而想去看原著到底讲了些啥-_-||
我给配音跪了,也没啥内容......
不喜欢这种华而不实。
这部非常不适合光污染风格
也许看球幕真的会很震撼吧,但是CG的绚丽反而丢失了一种原始的美感。全程独白约等于没有剧情…
四星是给动画制作和音乐,没想到《银河铁道之夜》的故事推进全靠旁白啊……
故事和音乐都很美,但动画……大概要在天文馆看才有美感吧……
配画面的有声小说,蛮漂亮的,但没有兴致看完。
看完哈勃望远镜再来看这个,我们整个人都脑残了……
画面好美
论裙带关系的配乐是如何毁了好CG的
在天文馆看的。不一样的体验。
我承认情怀,但是电影层面上来说,都不合格啊
好喜欢啊!!!
本来以为动画超赞如海报,开篇的大鹅就看傻我了。。。文字游戏般动画水平渣动画,当然情节和原著应该是不错的。希望新海诚可以再动画一次。
治疗失眠非常有效……我也想看穹幕版啊TAT
我还以为能拍成动画。。。结果是华丽连环画。。审美疲劳=- -= 宫泽大叔的氛围很难诠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