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和马克思

Mary and Max,巧克力情缘(台),同是天涯寂寞客,玛丽和麦克斯,玛丽与马克思,玛丽和马克斯,玛丽和马科斯

主演:托妮·科莱特,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巴瑞·哈姆弗莱斯,艾瑞克·巴纳,贝塔尼·维特莫尔,蕾妮·盖耶,伊恩·莫利·梅尔德伦,朱莉·福塞斯,约翰·弗劳思,克里斯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美国语言:英语,意第绪语年份:2009

《玛丽和马克思》剧照

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1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2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3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4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5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6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13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14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15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16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17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18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19玛丽和马克思 剧照 NO.20

《玛丽和马克思》剧情介绍

玛丽和马克思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76年,8岁的玛丽·黛西·丁格尔(贝丝妮·惠特摩尔 Bethany Whitmore 配音)是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个小女孩,喜欢动画片“诺布利特”、甜炼乳和巧克力。玛丽的妈妈是个酒鬼,而在茶叶包装厂工作的父亲平日只喜欢制作鸟标本。孤独的玛丽没有朋友,某一天心血来潮给美国纽约市的马克思·杰瑞·霍罗威茨(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 配音)写了一封信询问美国小孩从哪里来,并附上一根樱桃巧克力棒。44岁的马克思患有自闭症及肥胖,碰巧也喜欢看“诺布利特”动画片及吃巧克力。二人的笔友关系从1976年维持到1994年,期间各自经历了许多人生起伏,直到成年的玛丽(托妮·科莱特 Toni Collette 配音)终于来到纽约看望马克思…… 本片获2009年法国昂锡国际动画影展最佳动画长片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水晶熊奖及渥太华国际动...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两个小洛特此刻无声扎职八侍卫之英雄崛起金钱男孩克拉克多襄丸因性而别大宋提刑官相亲时代费城永远阳光灿烂第九季看海高速路猫狗大战3:爪爪集结!哭也不流泪爱情洄游毁灭战士:灭绝扪心问诊第二季风中的火焰永恒族家教夜袭寡妇村简职男人刀尖舞者真人快打传奇:雪盲诡墓迷灯东京风潮黄金大劫案四赌神白色严冬超大号美人

《玛丽和马克思》长篇影评

 1 ) 不再孤独

2009年,在电影界,动画片颇为生猛,这一可以将一家老少一网打尽的形式引得各家电影公司纷纷亮出各自高招,而在2009年年末,我才发现自己心中的最佳,就是这部《玛丽与马克思》,这部在我看来很成人的动画,那份怀旧感,那份质朴感,那份温情感,那份孤独感都迅猛的将我击中,在这个寒冬感到一丝温暖。

哪怕在无数关心我们精神世界的部门拼命扫黄的年代,一提“成人”,大家还是容易往“色”上想,而《玛丽与马克思》的“成人”在于它从氛围到精神内核都不是一部孩子能感受的影片,比如,让如今越写Email,遣词造句能力越差的孩子们如何理解手写的邮件带来的那种感觉,那种构思时的绞尽脑汁;书写时的谨小慎微;那种寄出后的忐忑不安;等待时日思夜盼。

这是一部很不阳光的动画,阴郁的氛围,压抑的人生,被粘土这种在如今的动画技术下显得有些粗陋的形式表现的那么动人。

玛丽孩童时稚气的声音与她苦闷的童年形成令人心痛的对比,她有着少女常有的公主梦,有着对世界的好奇心,但是,在一个孤独的家庭中,这些注定只是梦。

是的,她有父亲,也有母亲,但是她依然孤独,她的父亲是孤独的,一个人做着机械的工作,直到退休,人生显得索然无味。

她的母亲是孤独的,一个人酗酒无度,脾气古怪,直到最后死去。

两个人,父亲的无趣和母亲的狰狞都从两个极端表现着生活压抑的一面,让人窒息,让人绝望,一家三口人就这样组成一个都感到孤独的“家庭”。

而马克思的孤独则似乎与生俱来,与年幼的玛丽不同,他以饱经沧桑的语调叙述着自己的生活。

他的一生在一种无人知晓的氛围中度过,仿佛他一直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长大,生活就是一个反馈系统,你越感到孤独,就越是会以孤独的姿态对待生活,进而陷入更深的孤独,马克思成了一个宅男,似乎已经可以看到他将这样死在家中的某个角落。

所以,当生活在澳大利亚的玛丽和生活在美国的马克思,因为玛丽好奇心下的一次偶然的尝试而成为笔友时,两个人的孤独终于有了出口。

这是一次偶然,但是更是必然,孤独的玛丽必然的想要寻找一份依靠,孤独的马克思必然要回应这样的呼唤。

影片让我很有感触的桥段就是,马克思在给玛丽回信时不断的“PS......,PPS......,PPPS......”,而手书一封信件确实有这样神奇的感受,仿佛那个远处的人就与你隔着信纸,如同隔着窗户般的接近,你的笔就是你的嘴,书写你对她的倾诉,倾诉你孤独中压抑太久的沟通渴望。

所以,写完一封信就如结束一段对话,马克思要不断的写,不断的说,唯恐结束这段书写,结束这段对话,重新回到那份孤独。

然而,这毕竟已经是有了期盼的孤独,玛丽和马克思跨越大洋的信件给了彼此生活的动力和好运,玛丽终于鼓起勇气走出生活的阴影,马克思的生活有了更多精彩。

哪怕两人曾经闹出误会,哪怕玛丽曾经抑郁,哪怕马克思曾经迷失,但是这份可以让玛丽放弃前程的友谊,甚至爱足以消散两人的任何摩擦。

这样的交织友谊和爱的感情就通过一封封手写的书信维持,显得不可思议,又显得理所当然。

说起来,玛丽和马克思的故事也就离现在不过三十来年,但是这个故事给我的确是一种古典的感动。

我们的时代发展走的越来越快,时代的符号更迭也越来越快,那种邮递员时代书信来往,巧克力和炼乳这样小礼品的彼此赠送,那种等待和惊喜的感觉或许已经很难再见。

今天,我一天就可能收到各类电子邮件数十封,还有不少垃圾邮件,邮件写的越来越“精炼”,下笔越来越随意,因为来往只是几秒钟,随时可以再发一封解释上一封的错误,更何况IM之类的沟通方式让我们更是随时可以互通。

我不想过度怀旧的大叹如今的沟通方式如何糟糕,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浪漫与温馨,QQ来往中照样可以有无数爱的故事。

但是,玛丽和马克思的故事打动我的正是,它的古典情怀下更表现出一种到今天我们仍有的渴望,我们都曾有过孤独的时刻,也不时感到生活的郁闷,乃至绝望,在终日内心的自言自语中,也多么渴望一天,有一个知心的朋友能与我们沟通。

他不必近在咫尺,可能远在天边,依然带来远方的温暖;他不必富足,炼乳和巧克力,依然表达彼此的关怀;他不必美丽,可能臃肿呆滞,依然带有爱的情意。

当玛丽终于来到纽约,来到马克思家中时,本片最令人五味杂陈的时刻到了,他静静的长眠,留下玛丽哀伤的坐在一旁抬头却望见马克思收藏的两人往来的书信,玛丽笑了,我也笑了,这算是悲伤的结尾吗?

或许是吧,他们最终没有相视而笑,共叙友情;或许不是,马克思没有死在世界的角落,而是带着玛丽带给他的友谊的温暖,度过了那么多年,最终安然的躺在沙发上去世。

想想在十几年前的一天,玛丽偶书的一封信到达马克思眼前,他和她的生活从此改变,一份爱就此伴随两人一生,看着最后死去的和活着的人都面带笑容,仰面而笑,再想想,玛丽来到马克思寓所的一刻真的算是晚了吗?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afcb6a27a560b608908f9df0.html

 2 ) 原谅你,犹如原谅自己

在感恩节冷清的校园里看完玛丽和马克思,走出房门时寝室楼的长廊上空空荡荡。

然后我想起了许多。

想起儿时刚到国外读小学,清晨走进校门转过拐角,在父亲看不到的地方抹眼泪。

想起父母不在家时第一次自己上闹钟起床,空荡荡的房子和上学路上长长的街道,在陌生的国度里令人恐惧软弱也催人坚强。

多年后要回上海念书时,在深夜哭醒,因为害怕陌生,害怕独自一人面对世界的变化。

后来母亲回国探望,陪我找好学校又上了两天课,临走前一天把我的红领巾系在家里的楼梯上,说怕我早上忘了带。

从机场回来后我一直看着它哭,上海的初三那样苦,那时我是班里的倒数第一。

四年后父母又一次送我上美国读大学,又是哭,我哭,妈也哭,我目送父母的车离开学校,然后在学校里一个人走了很久,走了一圈又一圈。

这后来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心里有事时便会在校园里独自走路,在斯坦福广场回廊昏黄的夜光下,一圈又一圈的转。

我于是看懂了这部电影。

虽然我脸上没有胎记,不是肥胖症患者,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常受幸运的青睐,生活精彩而热闹。

虽然我每天花大量的时间与人交谈,开会,上讨论课,扯哲学历史艺术,交换人生故事,八卦,闲侃和相互取笑。

可我与我身边在不停地说着话的人们,我们都是马克思一样Asperger’s症的患者。

我们无法真正洞悉这世界的喧嚣,繁复和混沌,无法真正把握人与人之间微妙而善变的情感,无法真正的相互理解。

我们不懂生活,不懂爱情,不懂命运,也不懂彼此,就像马克思不懂为什么会有人乱扔垃圾一样,我们在理想和世界的落差中受尽挫折,在语言和文字的隔阂中各自孤独。

我们都是孤独地走在人生路上孤独的人。

我们无法依靠他人来获得成长、快乐或救赎,却一样地渴望理解与被理解。

我们都是玛丽和马克思,是在布满磕磕绊绊地岔路上偶尔相交的不完美的人们,努力地理解与被理解。

有位朋友和他的女朋友自中学时开始谈恋爱,因为出国的关系两地分离了七八年,现在终于定下日子要结婚了。

今天闲谈时他告诉我他要娶的女生性子急脾气不太好,偶尔不讲道理。

他们也常常吵架。

可他说他们选择了要一起走下去,于是一切从来不曾变过,出现问题努力解决,努力沟通,努力包容。

而今晚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似乎终于明白了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每天花大量的时间交流,讨论,闲侃和相互取笑,为什么要努力地沟通和表达,哪怕这世界像谜一样难以解读,哪怕我们都需要像马克思一样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儿。

以及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彼此原谅,犹如原谅我们自己。

 3 ) the last letter Max wrote to Mary

Dear Mary,Please find enclosed my entire noblet collection, as a sign that I forgive you.请收下我所有的“诺布里特”玩偶,作为我原谅你的见证。

When I received your book, the emotions inside my brain felt like they were in a tumble dryer, smashing into eachother. The hurt felt like when I accidently stapled my lips together. The reason I forgive you is because you're not perfect. You are imperfect, and so am I. All human are imperfect, even the man outside my apratment who litters.当我收到你的书,我的感受就像是转筒式干燥机,纠缠在了一起。

我之所以原谅你,是因为你并不完美。

你不完美,我也一样。

人无完人,包括门口那个乱扔垃圾的人。

When I was young, I wanted to be anyone but myself. Dr.Bernard Hazelhot said if I was on a desert island, then I would have to get used to my own company, just me and the coconuts. He said I would have to accept myself, my warts and all.And then we don't get to choose our warts. They are part of us and we have to live with them. We can, however, choose our friends. And I'm glad that I have chosen you. 我年轻时,我对自己很失望。

Dr.Bernard Hazelhot 说,如果我在一座荒岛上,我就会喜欢无人陪伴,只有我和椰子树的生活。

他说那时我就会接受我自己,完全接受,那时我们就不会在意我们的缺陷。

它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得与它和平相处。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我很高兴能和你做朋友。

Dr. Bernard Hazelhot also said that, everyone's lives are like a very long sidewalk. Some are well paved. Others, like mine, have cracks, banana skins and cigatette butts. Your sidewalk is like mine, but probably not as many cracks. Hopefully, one day, our sidewalks will meet and we can share a can of condensed milk. Dr.Bernard Hazelhot 还说过,人的生活就像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铺的很好。

有的,比如我的,就有裂缝,香蕉皮,还有烟屁。

你的人行道和我的很像,但没有那么多裂缝。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人行道交汇了,可以一起喝一罐浓缩酸奶。

You're my best friend, you're my only friend.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朋友。

Your American Penpal,Max Jerry HorowitsP.S,I have recently found a perfect job with a servey company. All I have to do is eat things and tick boxes.我最近在调查公司找到份不错的工作,我需要做的就是品尝,然后打钩打叉。

=================================PPS 《que sera sera 》is a wonderful song前面的独白实在有些多,看的我很难进入状态。

本以为Mary结婚了,事业有成了,电影就马上会结束了吧。

于是我没有找到为什么大家都很爱它的理由。

但是从Mary因为Max生气而变得消沉起,我就非常期待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了。

尽管很多时候爱是那么的脆弱和悲哀,它仍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4 ) 最熟悉的陌生人(和剧情无关)

我有一个朋友,确切定义不知道是网友还是校友.开始隔着12小时,现在差了5小时,因为这个原因,一年大概也就能见一次,也只见过一次.7月他回国奔丧,8月我搭飞机离开,于是今年夏天一起去看麦兜的约定化为泡影.9月他告诉我交了新女友,处于半同居状态.10月我开始在异乡的新生活.昨天他在MSN上和我说,因为他女友的关系,现在都不能好好地和我说说心里话.我说,你这说得是什么话,太矫情了.我从来就不是长得好看的女生.日语课上那个21岁的phd同学,和我们讲了件她小时候的事.中学时有一个男生追她,打电话和她说,虽然你长得也不是很漂亮,脾气也不太好,可是我挺喜欢你的...她和她爸一说,她爸来了句,这样的人你还不立马挂电话啊,他凭什么说你长得不好看,轮得到他说吗.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常常和我说的一句话确是,你都那么不好看了,如果还不努力学习,长大能干什么啊.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只要别人对我有一点点的好,我就很容易喜欢上他. 比如, 他是第一个送我糖的人.再比如,有次闲聊告诉他,我和美女姐姐出去吃饭,遇到暴雨,美女姐姐的朋友开错路,害得她在风雨里等了好久.结果他却和我说,你有没有被淋到,下次如果下大雨,我在可以去接你.我知道他不喜欢我,我对他的喜欢也很单纯.总有一天,我们会各自结婚生子, 然后渐渐断了联系.不是因为所谓的暧昧,不是因为别人的猜测,只是因为过了那个阶段.或者,最熟悉的陌生人是最为恰当的形容.跨开那一步,未必现实就是美好的.我好像什么话都可以和他讲,有一种平静,没有那种害怕被人看穿的窘迫感,倒是有和自己内心对话的错觉,因为隔着的不仅是5个小时,还有大西洋和太平洋.只是,再也没有人可以让我那么早起的登录MSN.除此之外,无他.除了Mary and Max,那部查令十字街也是一样的,大家都没有在最后见到面.

 5 ) 感人至深

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暇而我也是,人无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

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

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象我一样,但是没有我的这么多裂缝。

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会相交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可以分享一罐炼乳。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看到这里,泪流满面。

剧本精彩,寓意生动,这部电影让我开始思考,我是玛丽还是马克思?

还是两者皆有?

影片的最后,马克思就这样静静离去了,悲伤万分,满墙的信件让我瞬间泪崩,这个故事较会我们要更爱自己,哪怕是自己的缺失和不完美。

两个互相慰籍的笔友,故事的最后真实的残忍,这就是人生吧!

 6 ) 你会不会在有些时候,谁也不想搭理?

很多时候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遇见了一些问题,就会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有很多显而易见的愚蠢的事情,两面的做法,浮夸的演技不断地上演,很多时候,你也不能免俗,融入了这一场人生肥皂剧。

可冷静下来的时候,一面幻想着一些不可能的美好事情,一面又为自己这甚至可以称得上肮脏的现实想法而感到悲伤。

那么,是不是世界上只有我自己,就会好起来?

这样的念头冒出来的时候,就忍不住地想要写点什么,想了一圈,最贴切的地方,是写在这里。

>Mary and Max我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人就是你,尽管我们没有见面,但我的心却对你无比的坦诚,这样干净又纯粹的精神上的感情,多美好。

两个世界上孤独的灵魂,竟然可以通过最原始的文字来互相倾述,而这互相的倾述中没有任何的虚拟和捏造(你大可以进行一场角色扮演游戏,在网络上你可以是任何人,只要你不露出马脚,只要你没有累,创造一个完美的形象,和一些人进行一些精神上较为纯粹的交往,完全是可以的。

)。

这种真实又百分百投入的交流,才是两个孤独灵魂最宝贵的东西。

你可能会在人生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但一想到有个人,他懂你的一切——即便他会因为你的一些错误而对你愤怒,但为了保持纯粹的交流,那些愤怒的确是应该有存在的必要——那,你知道有他的存在,你会不会很开心?

你身边的人来了又去,你带着的手表绕了一圈又一圈,每天人群从地铁里涌出涌进,车辆在窗外的三环上永无止尽,但至少有你。

可惜的是,孤独的灵魂,往往到死也是孤独的。

>Mary and Max你们多么幸福。

你们的灵魂从相识的那一刻起,就不再孤独。

 7 ) 你曾经被一部动画片感动吗?

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动画电影,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唯一让我感动的有落泪冲动的动画电影,所以力荐,这应该是今年不可错过的佳作。

一个澳大利亚乡间(在美国人眼里澳洲就是乡下吧)自闭小女孩和一个纽约有点精神疾患的中年男人长达几十年的书信友谊,被诠释的如此感人至深,发人深思。

与平常的动画不同,没有绚丽的色彩,全片几乎都是灰暗的色调,除了人物的舌头之类的小细节,几乎不见一点彩色。

这也切合两个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吧。

看开始的来信,苦涩中又会让人微笑,这是两个孩子的对话和想象,世界在他们的眼中被重新的解构。

玛丽对这个世界是迷茫的,因此试图从马克思这个大人的眼中得到答案,但马克思又何尝了解这个让他疑惑又有点害怕的所在呢。

他们有着各自的烦恼,胎记、肥胖、性……;有共同的爱好,布偶、巧克力、炼乳……;有共同的问题,孤独……。

也许,永远无法从对方处得到答案,但两颗心相聚遥远,却不在孤独。

本片的好多细节烂漫又感人,看后让人难忘。

马克思出主意,让玛丽告诉欺负她的男孩,她额上的胎记是巧克力的,这表示死后到了天堂,她会掌管所有的巧克力,而他将吃不到,男孩伤心地哭了。

马克思有一本小册子上面画了很多人的表情,因为他说自己总是读不懂人的感情。

马克思说自己从来不知道哭的滋味,玛丽把自己的泪水装在瓶中寄给马克思。

结尾玛丽来到纽约,敲响马克思的房门,看到的一幕,温暖了她,也感动了我,相信也会感动你。

看完后,我想玛丽和马克思之间是怎样的情感。

爱情?

当然不是莫说是相差30几岁的年纪,片中玛丽结婚时,马克思也在为她感到幸福。

友情?似乎也不尽然,马克思回信绝交后,玛丽的伤心落寞不是这个可以概括的。

亲情?

也许比较接近了吧,几十年的时间里,虽未曾见面,但双方都深深的影响了对方,深深的渗入了对方的生活。

一起分担痛苦,一起分享快乐。

最后我还是说不清这感人至深的情感属于什么,但它无疑是美好的,是珍贵的。

也许现代人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我们每天从无数人身边走过,和无数人谈话,甚至和不同的人做爱。

我们都害怕孤独,却注定孤独。

我们每个人都是马克思忘记了哭,忘记了笑,忘记了如何用心去说,我爱你。

 8 ) 不得成功完美,也能幸福满足

有多少人从mary身上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呢,起码我算一个。

比如被坏小孩欺负,自卑自己长得不好看,没有一个像样的宠物,也没有多少一起玩的朋友,不多话,不出色的成绩,尽管是一部分人学习的对象,但有更多的人被树立成我的榜样(直到今天我还记得被告知某某某已经可以手腕悬空写毛笔字,某某某的英语如何如何,某某某的画送到外地去展览。。。

)很多时候我习惯于坐在卧室的角落,对着小说神游。

又有多少人从max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呢,或者自己所恐惧的未来会出现的影子。

孤独、肥胖、对周围的世界感到紧张和无处是从,被说不聪明,做着无名的小工作,住着简陋空荡的公寓,没有自己所爱的人。

这是动画版的《小人物日记》,又一次去挑战这个社会得成功者得幸福的惯例。

他们到影片结束都还是小人物,多年前不如意的地方也没有多少改变,但是何必等到变得出类拔萃、十全十美,才有底气列出自己选的最好听的top5 words,才觉得有资格给市长提建议,才敢写信给牛津字典要求加入自己的发明,才好意思对别人展示自己的菜谱;即便只是彩票的中奖,也可以华丽丽地配上宏大的交响乐和咏唱,以此庆祝属于自己那一刻的到来;即使不是和伯爵结婚,没有高大的城堡,也可以心满意足,肯定地宣称“我往日遭受的磨难算是得到了补偿。

”mary和max的友情保持了很多年,在无数的信件和巧克力之后,他们终于见面了。

只是在mary到达的那天早晨,max却已经在安详中离开,身边还带着他的表情谱。

在mary牵起max的手时,我强烈地意识到max再也不会动,再也不会坐在打字机前写信以及吃巧克力热狗,于是泪水开始酝酿着要涌出来,后来看到max贴的那满满一个墙壁的信时,终于决堤。

但是我不会觉得难过,他们几十年来的喜怒哀乐都得到了另一方的聆听和回应。

那些画片、礼物、信纸实实在在地贴在那里,无声地证实这一个事实“you are my best friend,you are my only friend.”这么长久的友情是他们人生人行道上最耀眼的路标,有了它就足以忽视余下的“裂缝、香蕉皮和烟头”。

小时候会自卑的我总是觉得要等到自己变成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才会快乐、才可以满足。

如今生活已经在我以及那些一起长大相互熟悉的同龄人面前展开,生活的方式就像菜单上排得满满的甜点,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名称和特色,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创造出一个。

"que aera sera,whatever will be"。

拥有友情和自己故事的人生就是幸福而满足的,这个事实真实如同那台打字机、耀眼的毛绒球、瓶装的眼泪、全套的玩偶和满墙壁的信纸。

PS:音乐很好听。

PPS:这部电影有《天使爱美丽》的风格,max也叫我想起阿甘。

PSS:只有这一次我是看哭了的。

 9 ) 我们都是怪人

很多人都会对别人说,我其实很怪的。

但是如若当别人说你好怪啊的时候,又会向别人解释自己其实和其他人一样,很普通。

我们每个人都是个怪人,有着别人不能理解的部分。

妄图别人完全理解自己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每个人都是一个孤岛”的说法,但我们又总在做着这样的努力,想让别人更了解自己一些。

但遇到一个知己的机会只有万分之一,找到真爱携手到老的幸福机会也没有我们想象的大。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只要活着就多少抱着寻找真爱的念头。

真是奇怪的人类啊,寻找的总是那些不存在的东西。

当然也有人说爱是存在的,只是爱会消逝,所以我们不断寻找,不断丢失,不断寻找。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总是能触动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

如若有一个这样的朋友,这么一段关系,此生足以。

怪人觉得自己并不怪,而那些正常人却做着不可理解的怪事儿。

这不是一个童话故事,不仅是因为他改编自真实故事,因为有泪有笑,有生有死,有太多人生的不如意不完美。

这就是个故事,一个刚刚好的故事。

没有摆道理的姿态,只是像怪人一样,不过于干涉别人的生活态度,只是要表达下自己。

不要太贪心,友谊爱情亲情事业,我们哪里能都拥有,每个人都是有瑕疵的,生活总是不完满的。

只是怎么面对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怎么从容面对生活的不完满,实在是要大智慧。

落魄的苏轼还能写出那种心平气和的文章,得要怎样的人生觉悟。

 10 ) 我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

《玛丽和马克思》可能是我今年看过制作最朴实的动画电影,泥土捏制的人物造型和逐帧拍摄的手法在推崇“科技”和“仿真”的现在电影中已经十分少见。

但这部没有炫目的视觉特效、没有英雄主义渲染、也没有大规模的宣传造势的偏独立电影所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却多过任何一部3D大片,初看这部电影或许会略感沉闷,但不要紧,请沉淀下你浮躁的心情,平心静气的看下去吧,这部电影足够缓慢的拧干你的心脏,直切你神经末梢以为被隐藏的完好的疮疤,良药总是苦口,如果说《飞屋环游记》是一部脱俗的成人童话,这部电影就是剖析我们精神世界的手术刀。

马克思最后说:“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暇而我也是,人无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

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象我一样,但是没有我的这么多裂缝。

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会相交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可以分享一罐炼乳。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 这段对白我反反复复的重复看了很多遍,几乎已经背过。

电影的开始如同《天使爱美丽》一样介绍了两个人的概况,色调一明一暗,故事便顺着这两抹色彩发展开来。

两个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一个生活在墨尔本一个生活在美国,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了通信,他们很相似,爱吃巧克力,喜欢noble动画,都住在城市孤独的角落,极度缺爱,都没有什么朋友,鲜有笑容,在旁人眼里他们古怪难以接触,玛丽因额头的胎记而生性自卑,马克思患有精神病终日与虚构的朋友和金鱼相伴。

跨越了地域局限在虚拟世界的相遇让他们找到了最了解自己的人,他们不停的通过信件倾诉着自己对于社会、爱情、友情、性和精神世界的看法和理解,并不断的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喜好和经历,诉说着自己平时无法说出口的一切并且互相安慰,一段真挚的友谊就这样的升温,等对方的信成了两人生活中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信一封又一封,在倾斜寒冷的世界里两个人“拥抱”在了一起,成为了彼此世界里最忠诚的依靠。

马克思的经历要丰富一些,毕竟已经44岁了,所以当玛丽提到一些敏感词的时候,马克思就如同被击碎一般,嘴巴像被订书器钉上一般说不出话,“你有被戏弄过么?

”,“你有过爱么?

做过爱么?

”,这一句句带着天真的疑问像刀子一般把隐藏在马克思记忆深处的痛苦挖了出来,让马克思焦虑的同时不得不再次重新面对自己,他仿佛在玛丽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看到了自己蠢到不行的青春期悸动。

而在马克思的心像被放进洗衣机被绞烂的时候,屏幕前的你又是否有所触动呢,玛丽的疑问你能解答么?

你是否也感同身受?

脱下你的西装,是否也有几道伤疤?

成年人都有一座自以为坚固的堡垒,成熟世故已然攻其不破,唯有纯真才能令其轰然倒塌。

年幼的玛丽暗恋邻居,渴望爱情,渴望“做爱”,但却一次次被爱所伤,她对马克思说“我知道爱情让我痛苦不堪所有我不想尝试了,我想爱情并不是为我而准备的”,她的一生充满了变故,她失去了父母,失去了爱人,最后险些连马克思这个朋友都失去了。

但最后马克思还是原谅了他,因为马克思坚信他没有选错这个朋友,他也只有这么一个朋友,而就在玛丽几乎对生活绝望的时刻,也正是这个老朋友的原谅,让她重新站了起来,原来这匆匆而过的20年,两个人的友谊早已被打磨的坚不可摧,这甚至胜过了玛丽所拥有的爱情甚至亲情。

影片最后的镜头是整部影片最煽情的一幕,多年后玛丽终于鼓足了勇气去找马克思,可进屋才发现马克思已经安详的坐在沙发上离开了这喧嚣的尘世。

马克思的身上,正是用来辨识表情的小册子,看来他已经做好迎接这位老朋友的准备了。

马克思在房间的屋顶上贴满了来自玛丽这么多年以来的信件,他们工整并且完好无损的晾在那里,一目了然,就像时间从面前静静走过一般,而那架古老的打字机也永远的成为了他们友谊的象征,坐落在窗口的阳光下。

此时玛丽看着这一切,泪流满面。

我想在两个人惺惺相惜的交流心事过程中,他们早已明白什么是爱,并且实践的比一般人更加伟大,更刻骨铭心。

我们一生都在探讨友情的价值,有些人说友情是最持久不变的,有些人说友情是脆弱不堪的,爱情友情亲情总是作为选择题出现在我们面前,不同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其实在相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句话是说“你是怎样的,你的世界就是怎样的”,你必须自己先做到完全的能敞开心扉,才能换取到别人的信任和认同,这也许有些冒险,但这也是这场生活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就像这场电影里,玛丽根本不知道信的另一头是什么人,却把最真实的自己交了出来,于是,她得到了对方等同的对待,得到了真正的友谊。

现代人都具有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选择朋友的过程中,许多人也总是在追求所谓的完美,总是会给自己设定许多所谓的择友标准,不轻易的交出真心,而家长也会时常站出来说“谁谁谁不是好孩子,别跟他一块玩儿”,这些都是病态的想法,像一堵墙阻碍了心和心的通道,“这种刺猬,连谁曾待我好,都会带来伤势”。

我们交朋友不是贪图一时享乐,也不是为了博取利益,更不必去追求所谓的“平等”,我们需要的是最内心的交流和沟通,我们需要的朋友不是每天陪你吃喝玩乐却在你失去一切时弃你而不顾的人,而是能在你犯错的时候给你一巴掌、在你被砍的时候为你挡刀、在你最迷茫的时候陪你走过一条长街,不说话却能完全明瞭你内心所想的人。

友情其实是在寻找另一个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不会背叛自己。

http://new4new4.blogbus.com/logs/49986985.html

《玛丽和马克思》短评

我们为什么需要3D?

4分钟前
  • sasasasa
  • 力荐

就是不喜欢

5分钟前
  • [已注销]
  • 较差

不管怎么说,看到最后让我有想哭的冲动

7分钟前
  • 樹一
  • 力荐

非常朴实的粘土动画片,最后那一幕很感人。

12分钟前
  • michelle
  • 还行

《玛丽与马克思》 其实并不能算是爱情。却比爱情更真挚。 但愿有一天 我们的人行道会相遇。 我们可以分享一罐炼乳 。—— You are my best friend,you are my only friend.

13分钟前
  • 伊卡洛斯
  • 力荐

那么多5星的 不过本人感觉太过幼稚。不吸引本人。本人没看完,看了5分之四

18分钟前
  • MisFit
  • 还行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23分钟前
  • 卡比巴拉的海
  • 还行

动画版查令街84号。。。但总有些陈词滥调的东西,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表达。。。

2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我咋就没瞅出来哪里感天动地的好看了。

31分钟前
  • 万一呢
  • 较差

非常不喜欢这种画面风格

36分钟前
  • 拜蜡笔小新为师
  • 很差

没什么意思 最多三星吧

38分钟前
  • 番茄杀人狂
  • 还行

该影片在22世纪将被列为21世纪十部经典动画片之一。一个寂寞的女生和一个孤独的大叔。

4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感谢上帝,可以让我们自己选择朋友。更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在09年最后一次哭的酣畅淋漓。PS:音乐很好听,以后可能会用得上。

42分钟前
  • 杨迪
  • 力荐

失望

47分钟前
  • Mahi Mahi
  • 较差

上帝赐给我们亲人,感谢上帝让我们选择友人。孤单的水泥世界里,一片汪洋相隔,两个被生活和苦难折磨的人,终于得以通信、安慰、取暖。时隔N年,玛丽打开马克思房门的刹那,似乎一切已经确信。他们从自己的岔路上错过了,用一辈子的时间证明了友情,却如同查令十字街84号一样——错过。永远地错过。

51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闷.

56分钟前
  • 海淀奶王
  • 较差

如何不在自信里伤害到他人

60分钟前
  • 俞飞鸿女士爱人
  • 还行

最TM烦这种片

1小时前
  • AMPHORA
  • 很差

看到最后,眼泪哗一下的掉下来,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这个动画片绝对胜于名声显赫的什么up什么walle。在看似平淡轻松,甚至有点呆瓜的两个笔友人生间,品到太多酸甜苦辣,起起落落。这一份孤独不可比,这一份善良与诚恳不可比,而更重要的是,这一份宽容不可比。

1小时前
  • 思阳
  • 力荐

什么破玩意儿

1小时前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