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戏还是没的说,可惜剧情多少还是太薄弱了。
比起叶问的立意低了些,无非就是一个想要平淡生活的人被卷进各种漩涡之中,然后啪啪啪,哒哒哒,就结束了的故事。
类似这样的情节太多太多了,所以审美很乏力,倘若比叶问先到来,起码还能再上去两分,可惜叶问在那里,后面再抄就真的让人。。。
很乏味的同时又坚持了一下看了下去期待惊喜,结果当然是啥也没有。
张晋是真帅!
相比之下,甄子丹在3、4中那种宗师气质魅力都没这么大。
张天志是真倒霉,从叶问3开始就是,每次助人为乐都会被关起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不好找。
托尼贾银幕上是不是就没打赢过张晋?
打的好Hige,就连柳岩都在打。
电影还是得导演来拍。
动作比主宇宙的夸张,有些明显的威亚。
被张晋圈粉是在杀破狼2。
还记得看过杀破狼后发现吴京很帅,于是来看他在2里面耍帅,结果发现张晋比吴京还帅,三节套一穿,谁也不是对手。
黑道少爷好中二,不像正常人的脑回路。
杨紫琼好惨,像洗白被各方找麻烦。
终于有毒品直接急性毒死人的了,这是我第一次在影视作品里面见。
最近就点了两部想看的电影,张天志是一部。
今天首映了,看了影评都说不好,我还是去看了,现在还没放完,但我想吐槽啊,我好后悔啊!
1,人物脸谱化非常严重。
2,杨阿姨的普通话一秒出戏,不能请个配音演员吗?
3,打架套路敢太强,和别人说的一样,威亚感太重,各种跳来跳去,没有引力的。
4,演技堪忧,背台词吗?
5,演员的缺陷都被放大了,比如柳岩,看脸认不出,看胸,没露还是认不出。
6,可期待托尼贾的泰拳了,可惜。
7,咏春是元气弹吗?
最后关头用出来?
8,这种武打片从不考虑人体自重所带来的力量,格斗为什么分级,体重大几千克,力量就会大很多。
但电影里不管拳头还是腿,不管对面高大矮小,只要打过来被手挡到,就是挡得住。。。。
我觉得高达打过来也挡得住。
9,剧情就不说了。
套路。
10,整部电影,就觉得那个警察演最好,就是以前演我和僵尸有个约会里的那个,我是不是暴露年龄了。
11,还没看完,等下再吐。
清朝乾隆年间,“南少林五老”之一五枚师太在少林鹤拳的基础上创立了咏春拳;原本是抗清主力她却与年轻一辈的同门自相残杀,以一首寸劲捏碎了方世玉刀枪不入的罩门,让一代英雄含恨而逝。
即便是正邪分明的阵营里,武功始终承载着杀人技的职能;而经过战场淬炼的中华武学流入民间后,逞勇斗狠于乡邻间比比皆是。
电影《败家仔》中咏春便成为了用之于民的技法。
一代宗师梁赞年轻时便于乡间摸爬滚打,大小战役数十场方掌握武术的真谛;在《赞先生与找钱花》中梁赞高徒陈华顺于佛山茶楼巧遇名师,在习得咏春正宗之后,以硬桥硬马击败恶霸乡绅,让咏春名号响彻岭南。
赞一生广收门徒,晚年更寻求了几位天资聪颖的关门弟子作为咏春传人,其实至陈华顺后,咏春已在民间广泛汲取养分;虽然论及传承皆尊梁赞为祖师爷,但经历了民国后时代的动荡和战火的洗礼,咏春亦被划分为香港分支和佛山分支。
当然到底孰为正宗、孰为旁门的问题亦被延续到了民国,这也成为了叶问和张天志争夺的关键。
而咏这套技法亦在实战中得到了蜕变和改良,这个曾被正统南拳嘲笑为“女人拳”的咏春,却在叶问手上发挥到了极致。
比起正宗咏春,叶问的拳更快、更短、更精细;叶问以身为轴心,在强守中线理论的基础上加入桥手和擒拿的技巧,使得他在对战中守可不动如山、攻可迅猛连环,叶问的传奇起于咏春,也终于咏春。
正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乱世功夫可保家卫国、救亡图存,叶问身上的民族大义也在家国危难之际显露。
趁北拳南下之势,叶问联名北方各大宗派,成立中华武术联合会,以武术保卫山河社稷,在战乱中寻求自强不息;而后叶问以身作则,亲自抗击日寇对岭南的侵扰和掠夺。
武术带来的民族凝聚力远非一般口号可比,在监牢内叶问可以一打十特种兵,在比武场上咏春亦完胜空手道高手,武术带来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因咏春而持续发散。
凭武力定安邦之后,武似乎也没那么具备威慑力了;毕竟侠以武犯禁,在和平年代武术则承载了更多自我提炼救赎的使命。
家国得以完好后,个人的生计反而成为了武术家们的头等大事。
曾打遍佛山无敌手的金山找,为了下一顿饱饭不得不甘做匪类,而叶问迫于生计辗转南下,同扎住香港的各大门派比武切磋,而后更有了咏春与洪拳双雄并立的佳话。
最终武术在和平年代抛去了击杀致命的特质后,扬国威、立门派、谋生计成为了战后香港武术界的主题。
当然《叶问》宇宙是夹带着民族情绪的,即便在硝烟散去后,民族矛盾依然是这个系列中主要矛盾之一,在电影中则演变为咏春和西洋拳的较量与对决。
比起中国武术,由拳击派生出的西洋拳势大力沉、劲道浑猛,一次可打出千钧力道,这无疑对中国武术是毁灭性的克制;而且对战者多身高臂长,与咏春拳人相比更见身高和吨位优势,先天的劣势让咏春神话随时陷入被击垮的危局,高手的生死决定了一技的兴衰。
咏春不比太,无法四两拨千斤和以柔克刚。
在咏春以快打快、以守代攻的基础上,其精准和灵巧等特点却得以更完好展现,打关节和打要害成为了咏春的致命杀招。
不论是叶问KO英国拳王龙卷风,还是张天志险胜戴夫.巴蒂斯塔,咏春皆能对对手的致命弱点予以痛击。
毕竟钢筋铁骨无法顾及五脏六腑,咏春伤及内里、痛达全身。
在叶问与泰森的三分钟对战后,一代宗师的抗击洋人之路也就此终结,而关于咏春正宗的名分问题却比民族问题显得更无可调和。
抗战期间北方人才大量涌入香港,香江由此人才济济,在武术界亦然;而关于南拳北拳的门户争夺亦变得更为尖锐,生存空间的拓展,个人名利的成就以及宗派正统的流传亦在各门各派间展开。
与开宗立派广收徒的叶问传奇人生相比,张天志的道路更加艰辛。
张天志成名晚于叶问、家世更与叶问天渊之别,不凡的武学天资在生活面前搅得支离破碎,底层的生活磨难让他更懂得去创造机会和抓住机会。
不得已下张天志走进了地下黑拳之路,在抛去正义和良知后,咏春成为了他谋生的唯一武器。
关于张天志的叶问传承在电影中并未给予答案,可当他树立起咏春正宗的牌匾之时,他更像未被改良过的赞先生纯正一脉,而我们在《叶问3》和《张天志》中他大开大合的拳脚则更可证明其为咏春正宗的猜测。
无奈在张天志即将功成名就之时,他败了。
他败给了叶问、败给了生活,也败给了社会阶层固化以及他前半生的执念:在社会洪流面前,他的功夫一无是处。
被击败的张天志曾度放弃了咏春,在香港法治社会自己无异于囚笼中的鸟。
可侠之小者左邻右舍,在阳光未曾找到的阴暗之地张天志依旧是黑暗中的王。
当张天志重拾祖传技时,他化身为保卫亲人朋友的蝙蝠侠,用最强的武技扫荡了罪恶。
张天志用他对生活的感悟印证了叶问的告诫:咏春正宗与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始终都是你身边的人。
随着60年代香港济的起飞,武馆亦随着时代而没落,当然咏春也不例外。
当一座座万丈高楼在香港平地而起时,门派只能蜗居于方寸之地传承祖宗留下的宝贝。
光是尖沙咀的一栋写字楼内便留有30多个不同的武林门派,这里没有老外可练靶、没有人踢馆寻事,更没有谁是天下第一,只有高额的房租、门可罗雀的练武场以及老去的武术家。
咏春还算是南拳中较为幸运的,在70年代后叶问及弟子成功把咏春向海外输出,至今全球咏春弟子以千万记,成为闻名于世的中华武术瑰宝。
或许在后来的香港,武者进入电影圈当上龙虎武师,已成为他们名利双收的行当之一了。
在叶问的徒弟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功夫巨星李小龙。
李小龙年少研习咏春,在咏春的基础上自我通融,完成了截拳道的创立。
1971年李小龙返港后,凭借一身好武艺加入嘉禾电影公司,成为香港最红火的武打巨星。
无奈人生苦短,1973年一代巨星李小龙陨落,年仅33岁。
与李小龙同一时期电影界人还有刘家良刘师傅。
刘家良为刘湛之子,更是黄飞鸿的曾徒孙;刘家良根正苗红,为武打片的动作设计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以南拳硬桥硬马配上武术设计,冲力极强、观赏性佳。
70年代刘家良于邵氏公司组刘家班,拍摄了一些列功夫动作片;在电影《洪熙官》中刘家良对咏春拳术和功法进行了精巧演示,堪称亮点。
李小龙去世的40年后,刘家良于2013年驾鹤归西。
这个时代或再也不需要武功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砖家电影”,欢迎关注!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影片《叶问外传:张天志》的话,那就是:有诚意,无新意。
先说最重要的武戏,算起来,整部电影里,大大小小的动作场面差不多有十余处,这个比例已然不低,但有新意的,恐怕只有张天志和曹雁君在酒吧里的推杯换盏之战。
杨紫琼的风采仍然依稀可见而分量最重的正邪对决,也因为《叶问2》的珠玉在前而显得相形见绌。
可以说,《叶问外传:张天志》结尾一战所能展现的,《叶问2》都已经涵盖了:在那场经典的中西对决中,叶问战胜西洋拳王所使用的诀窍包括:攻下盘、肘击、打弱点、打伤口……而且,无论是动作的编排、镜头的剪辑,抑或是情绪的渲染,《张天志》都离《叶问2》相去甚远。
肘击
打弱点
打伤口
攻下盘
《叶问2》的两场擂台戏堪称功夫片经典当然,这里有很多的客观原因:《叶问》与《张天志》、正传与番外篇、甄子丹与张晋……无论是投资成本,还是演员的咖位,这两者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所以,纵然袁八爷诚意十足,而张晋、杨紫琼、托尼贾、释彦能等一干动作明星也卖足了力气,但影片整体还是太趋于平庸。
事实上,和所有港片的通病一样,作为近20年来最大的华语功夫IP,叶问题材已经被过度消费了。
在众多粗制滥造的跟风之作中,只有杜宇航和樊少皇主演的《叶问前传》算是真正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至少,从动作层面上来说,它拍出了一些罕见的新意。
由叶准(叶问之子)参演的《叶问前传》在动作方面可圈可点接下来说文戏。
首先是导演。
作为武术指导,在全世界范围内,袁和平都是超一流的;但作为导演,八爷就要相对逊色很多了。
无论是剧本、选角、台词,还是选景、摄影、服装,《张天志》明显都是但求无过不求无功,典型的流水作业,处处都透露着一股浓厚的守旧气息。
在制作方面,《张天志》鲜有亮点接着是主题,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叶问》系列电影所能凸显的主题不外乎两个:一是华夷之争,一个门派之斗(内外)。
尤其是前者,几乎贯穿了整套《叶问》系列电影,相信不少观众都已经患上严重的审美疲劳。
更要命的是:在剧情的编排上,《张天志》明显要生硬得多——很多桥段看起来更像是TVB剧集级的制作。
诚然,在功夫片日渐式微的华语影坛,张晋是个难得的有巨星潜质的好苗子——作为全国武术冠军(国家英武级运动员),张晋的身手自然不在话下,最重要的是颜值也在线,但他最致命的问题是成名太晚了——像李连杰、赵文卓、吴京这些功夫巨星都是年少成名;而甄子丹大叔虽然也一直半红不黑地厮混了N多年,但架不住人家出道早,所以才能够熬到《杀破狼》和《叶问》,并最终在成李二人半退隐之际一举奠定“宇宙最强”的地位。
李连杰凭借《少林寺》红遍全球时尚不过20
被徐克赏识的赵文卓参演《方世玉》时也才21
《太极宗师》大热时吴京也才24(又是袁和平!)
甄子丹21岁就被袁和平挖掘,但也曾以配角或二线厮混多年而张晋想要实现自己在功夫片领域的突破,还缺乏一部重量级的作品。
而眼下的内地电影市场,各类题材的电影惊喜不断,唯有功夫片仍然持续低迷。
或许,正如开创叶问系列的“武甄(子丹)文叶(伟信)”组合一样,张晋是时候找个强有力的帮手了,否则的话,张晋的练级之路,恐怕将要愈行愈远了。
砖家电影
谢谢八爷,八爷亲自导的张天志传把我从叶问四的阴云里拯救了出来(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叶问外传没有叶问我才能暂时性地和叶问系列和解(……)为什么分会这么低啊……我不理解,我觉得除了理想主义了点(指香港下属竟然能拉英国上司)以外没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啊。
张天志有心魔不愿意打咏春,所以boss战前期被压着打,后期和自己和解了上号了开始咏春了然后就爆种了,很合理,至少比叶问四的当面挑衅才爆种要合理(……)人物塑造也超好,赵金虎就好可爱一金盆洗手的武痴林(对不起),柳岩(她在这片子里到底叫啥来着?
)也很可爱很温柔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等等),最喜欢张峰,小天使,好懂事!
生日没吃到牛排也说没关系,礼物摔坏了也说没关系,还会反过来安慰爸爸。
明明不喜欢白粥油条,最后给张天志立flag(加buff)的时候还是说想吃白粥油条。
他知道让爸爸安心最重要。
还有最后彩蛋我真的笑疯了……抢自己漫画那会儿没打过,现在变强了,正好你抢别的小女孩漫画,那一定就要打回来,还强调一句我爸爸是咏春宗师,真是好记仇一小鬼啊!!!
剧情有很多小bug,但都是作为动作片都是我能原谅的,比如张天志一摸就摸到赵金虎的拳头,摸完立刻知道不对劲,知道不对劲那个手链立刻滑出来,一连串动作丝滑到无以复加……
这种霍元甲式的故事内核已经显得过于陈旧,因为无论是整个华人圈还是港人,社会心态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随着大陆经济和政治地位的超级大发展,华人东亚病夫的招牌早已被踢碎,取而代之的是对真正大国国民心态的摸索与构建。
而港岛经济力量的减弱,让港人对身份归属感的找寻和对昔日荣光的渴望已经交互在一起变得越发复杂。
所以这个片子无论是在内地或是香港都不会掀起太大的波澜。
剧作过于平淡,故事节点虽然非常清晰,但整体看起来就像直接套了模板一样,禁不起仔细推敲。
高潮事件触发的没头没脑,突转生硬。
人物塑造非常平面,脸谱化严重。
门外汉一般的剪辑,整场下来都过于混乱的轴线。
打戏过于花哨,很容易让人察觉威亚的存在,反倒削弱了功夫本身的观赏性。
(张先生的打戏真的非常漂亮,艺术看一代宗师,商业看杀破狼二,打戏不是生打,要提升观赏性其实演员本身对人物的塑造很重要)。
这个电影本身真的令人遗憾。
本来叶问二里的张天志是一个非常值得塑造的人物,比如小人物与大时代的碰撞,普通人在经历贪嗔后对自我的救赎,甚至可以搞一个前传来解释叶问二里的动因。
预告片里那句‘我是来揍你的’还让我隐隐对故事本身有期待,以为是一部不同于以往功夫片的反英雄电影,没想到不仅没做到反英雄,而且连着坏蛋和英雄一起糊了。
怎么说呢?
祈求我的张先生多遇好剧本。
私心希望他永远做一个能文戏兼打戏的好演员。
叶问外传:张天志 (2018)5.52018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剧情 动作 犯罪 / 袁和平 / 张晋 戴夫·巴蒂斯塔
看一群人在那说了那么多,我只发表我的观点,打戏看着很过瘾,就够了。
比起叶问,我觉得更真实,动不动就扯上民族大义,是否能带的动?平平凡凡的描述一个人物有什么不好呢?一部电影,起码有亮点,有看头就好了,像那种动辄就9.0以上的电影又能有多少呢?如果你要挑一部电影的毛病,哪哪都有诟病,演技,特效,剪辑,剧情,不可能所有都完美,如果完美,没有喷子存在点必要了,那你谈什么进步空间和未来发展。
所以,安安静静看电影,客观点写影评,不要带节奏,更不要加入个人主观的情绪进去,您还真没那两下子,不是说你不行,你真没那本事。
消停儿的看电话就完了。
已定档上映的叶问系列电影:2008-12-12 叶问( 甄子丹 饰演叶问,熊黛林 饰演张永成 )2010-04-27 叶问2:宗师传奇( 甄子丹 饰演叶问,熊黛林 饰演张永成 )2010-06-24 叶问前传( 杜宇航 饰演叶问,黄奕 饰演张永成 )2013-01-08 一代宗师( 梁朝伟 饰演叶问,宋慧乔 饰演张永成 )2013-03-22 叶问:终极一战( 黄秋生 饰演叶问,袁咏仪 饰演张永成 )2015-12-24 叶问3( 甄子丹 饰演叶问,熊黛林 饰演张永成 )2018-12-21 叶问外传:张天志2019-10-24 叶问之九龙城寨( 唐文龙 饰演叶问)2019-12-20 叶问4:完结篇 ( 甄子丹 饰演叶问)2019-12-23 宗师叶问( 杜宇航 饰演叶问,常沁源 饰演张永成 ) 2020-10-08 少年叶问之危机时刻( 赵文浩 饰演叶问) 已备案的叶问电影:少年叶问1910少年叶问1916叶问1913叶问宗师之路叶问之宗师觉醒(已杀青)
这一部对于张天志是个成长感悟释怀的过程,很惊喜看到又一个人物的形象丰满的立起来了。
《叶问3》里面张天志对于叶问是不服气,也有嫉妒的成分在,凭什么同出师门生活状态天差地别,所以他打黑拳当杀手,黑白不分一身狠劲儿,唯独缺少了平和,最后很高调的公开踢馆并且挑战叶问也是很迫切想证明自己,跟叶问对打的时候戳眼没有留情,对比之前叶问跟拳王打斗时的两次手下留情来看他输叶问太多了,所以最后被叶问一招之差打败以后决定再不使用咏春拳。
《张天志》里面,可以看出他开始思考功夫真正的意义,朋友惨死,正义在金钱跟权利的压迫下,亲人朋友的生命受到威胁,他也开始跟叶问一样管起了闲事,但他跟叶问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方式也相较而言更狠一些,比如家被烧掉分分钟烧回去。
在这部戏里面他的性格也成长很多,之前一直解不开心结不用咏春最后想通了正视自己,那句自报家门的“咏春,张天志”瞬间燃爆,餐厅有个细节重新用回咏春开始暴打毁灭者的时候他也跟叶问一样,戳眼睛时收手了,这里就可以看出他已经领悟到叶问为什么赢他了。
演员方面张晋真的帅爆动作干脆利落,打戏不用说,特别跟杨紫琼的对手戏我觉得全片最佳,行云流水两个人都帅到飞起,推酒杯那段也很妙,让我想起一代宗师里面扳饼的经典镜头。
杨紫琼虽然有港普口音,但是莫名有种优雅的气质,配上香港的故事背景还挺妙的。
剧情还是叶问系列的风格,有不足的地方是最后的结局有点太仓促了感觉没讲完,还有里面砍手那一段感觉有点太平淡了。
总的来说值4星,这次感觉电影院排片较少有点遗憾,叶问系列一直做的很好,希望继续拍。
2.5
从叶问变成了张天志,主角身上的家国英雄情怀依旧没变。这也许是张晋从影以来,所塑造最成功的的角色,身为父亲的细腻,身为武者的骨气都令人动容。不过最好的还是电影回归老港片风格,故事带着熟悉的江湖气,在,张晋,杨紫琼,巴蒂斯塔几人加持下武打场面也很给力,好几场动作戏都看得人移不开眼。
文戏还是太弱,不过袁和平导演功夫戏的本领着实不赖,打斗戏是一等一的精彩,张晋大战托尼·贾、张晋和杨紫琼“交杯推展”、张晋大战戴夫·巴蒂斯塔·,每一场都是精心设计,而且张天志没有叶问那么多顾忌,谁惹我我就打谁的洒脱看得还更过瘾几分。
基本都是靠张晋苦撑,不然还以为是部20年前的电影,推杯换盏较内力我小学时候在单田芳评书里就听到过。人物线几乎又复制了一遍叶问,连俩人的儿子都是一模一样的聒噪讨厌假装懂事,爸爸稍微一得势就开始打击报复。霓虹灯牌的打戏还算是有点设计感,文戏尴尬到发笑,这部电影很好的阐释了能动手就别哔哔,张晋打打打就行了。
蛮喜欢张晋的,打的还可以,因为张晋多颗星。
还不错,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1.影片拍得精良,内容精炼,没有多余内容。2.武打设计很精彩,八爷功力深厚。3.柳岩除了脸整容搞的有点死板以外。花瓶角色中规中距。4.打老外出毒品,虽然有点中国人的自嗨。但这确实是武侠小说的套路。关于民族大义,你还想让一个练武之人能做些什么?所以老套很正常。5.名字叫叶问外传,和叶问毛关系没有。张晋有前途,缺少伯乐相马。6.杨紫琼,托尼贾。高个儿老外的出现为影片增色不少。7.郑嘉颖,谭耀文,演的角色真心不咋地。
果然日本人和外国人都打完了这集外传就开始打银河护卫队了
张天志这个人物在叶问里看着还蛮有意思的,但是单独开电影还是显得单薄,人物很无趣啊…!剧本也很偷懒,台词非常奇怪,演员说台词也很奇怪。质量和叶问系列真的差不少…
说实话每一幕威亚的打戏都太假了………给两星还是有点勉强了,但毕竟各位主角配角们的打戏都蛮拼的,可惜整部片子效果太差了。到最后才看出来托尼贾,也是心累了。
时势造英雄,张天志战败叶问,本想退出江湖。奈何世道不饶人,身逢乱世,在英租界,无权无势,注定任人宰割!为了江湖为了义气,最终张天志还是捍卫了咏春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原来柳岩也能打武戏啊!印象最深的是酒吧街武打颇像游戏里的画面。叶问ip也可以算得上中国最成功的电影ip之一了
袁和平我求你不要拍电影了,你这真是糟蹋好演员。杨紫琼,巴蒂斯塔都很亮眼。
八爷翻去教拳啦,拍戏唔得。文戏还是80年代拍法,尤其是最后一段不是挑衅民族主义吗。武戏释行宇绑着手那段不就是90年代甄子丹洗黑钱的拍法,一模一样。托尼贾是不是片酬只收了一部的钱,演完贪狼之后这个是买一赠一的。
打的不错,柳岩又变脸了。
我觉得不错哦。看张晋打咏春也特别好看!尤其是他和杨紫琼互推酒杯的时候。好看好看
“我要打十个”
拳脚真的,但很多反重力的bug要走下心好么……好尬的
八爷真是白白荒废了张晋这样具有人格魅力的演员和张天志这种反“宗师”的人物设定。影片一大问题就是角色身份的游离不定,想要“洗白”,又要以“痞气”作为人物名片。因而延伸到片内所有人物被功能化,似乎只是单纯为建立戏剧冲突而存在。而袁和平作为武指,才是最让人失望的部分。电影用大量的动作戏来强起戏剧高潮,但最好的依旧是当年洪金宝留下的“群殴”戏,电影设计败给叶问后的张天志,放弃咏春,但从动作上,毫无照应内心束缚的克制,动作呈现完全成了独立于叙事之外的行活。
倒没觉得那么差
剧情反正是简单粗暴,但动作戏利落好看,没得嘲。但也是不要再拍了。
从头到尾没有一分钟是新鲜的,打戏也很难看,勉强有点看头的是对战杨紫琼和片尾大战。张晋不红是有原因的,他一开口就让人出戏。看完最大的感受是,甄子丹的叶问演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