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动了。
被里面那种爱情感动了。
很爱很爱的。
男主角似的王子应该会出现在每个女生的爱情幻想中吧。
假期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回上海,投入无止境又繁琐的工作中。
下午无聊至极,看了一个甜蜜的双向CRUSH的帖子,突然就想看甜蜜的爱情电影,然后这部电影就被翻出来看了。
说起来也是奇怪,虽然从小看香港电影长大,但是长大后看港片也没那么多,仅止于偶尔电影院上映的电影罢了,这部电影本也没抱太大期望来看,毕竟我对吴彦祖的感觉是,帅倒是帅,可是演技一般,演坏人更像(即使《新警察故事》得了金像奖,也觉得他演技一般)。
怎么说呢,刚开始看的时候,就想着是爆米花式的喜剧,各种办案查案都显得敷衍至极,看个乐好了。
可是看着看着,随着剧情又哭又笑,尤其是杨千嬅的《勇》响起时,一下子就忍不住哭了。
一个傻兮兮的卧底,只想着完成任务,对着一个黑二代也是敷敷衍衍。
偏偏这个黑二代却是个矛盾体, 工作上应该是商业奇才,搞并购的,赚了很多钱。
感情上呢,看上了这么一个傻乎乎还有听力障碍的侍应生。
按理说这种灰姑娘的爱情喜剧,我是会挑刺剧情的真实性,可是看的时候压根没想剧情的合理性,也没认为感情这条线发展的莫名其妙。
可能是阿祖的脸和这个角色有个矛盾的融合感,尤其是看到区先生喜欢阿娟的那个样子。
你猜他是否真的不知道女朋友有问题有些事情在骗他呢?
我想是有的,剧中好几处一闪而过的镜头看得出区先生的一点疑惑。
可是那又怎么样,我喜欢的就是这个女人,我不在乎,只要我喜欢她就好了。
看到他们去欧洲的路上闹分手,我真的除了《美少年之恋》后再一次体会到阿祖的美颜,这样一个炙热又委屈的区先生你怎么忍心伤害呢?
阿娟伤害了,所以才发现自己是真爱上了。
最后在大厅的真情告白,明明区先生是嘴上一副“我是个白痴被人耍了很久”的人,可是当助理要放他的真情告白录像带时也没阻止,到后来阿娟冲出去追他,在我看来也是做做样子,完全就是一副傲娇脸,我不开心了,你必须要哄哄我的样子。
私以为,即使没有阿娟中枪事件,他也会很快被哄好的。
因为我爱你,怎么舍得看你着急的样子,尤其是为我着急的样子呢?
最后的最后,当然是王子和灰姑娘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而且王子还特别配合灰姑娘。
这当然是一个现代爱情童话,区先生也不太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过也不能绝对,可能有些人运气好,就遇上了呢?
有意思的是《勇》这首歌,虽然是千嬅唱的,可是我总觉得这首歌是男主角的心声,“我也不是大无畏,我也不是不怕死”,我只是因为爱你才有勇气来装傻,仅此而已。
希望我们都幸运!
PS:结尾阿祖准备去杀人的路上,繁华的大街上,穿着黑色皮衣,点了一支烟,一瞬间让我有种《旺角黑夜》的穿越感。
吴彦祖的老爸憨厚教父在一堆神神叨叨的警察“gogogo”的保护下,进了医院。
太子爷和两个叔父辈的社团大哥商议复仇的事,一开始吴彦祖还是比较冷静的,提出要派人查一查幕后黑手是谁。
接着,粤语版是一个声音尖利的老头直接否决,一口咬定凶手一定是lolita的那个 一脸坏相的表哥(名字忘了)。
而另外一个,则在一边帮腔,撺掇吴彦祖亲自去复仇,但还不断说着场面话,“但你老爸对你那么好,你自己选择,是选择帮你爸爸报仇,还是当作什么都没发生,我们不会逼你的”。
这一幕,吴彦祖的处境和脸上的表情,让我想起了教父中下定决心杀人的Mike。
但这两个社团元老,却并没安什么好心:1 如果要报仇,完全可以花钱雇杀手,但两人却口径一直把太子爷推进火坑2 是谁在暗杀不要紧,重要的是,要除掉区家这很紧要即便电影已经尽可能淡化香港社团黑暴的一面,剧中每个社团的人看着都在做着非社团的行为,但太子爷出征前的一幕,还是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阿泉也很出彩,看起来总是在搞笑,包括说伸手进衣服在挠痒,但整部电影一直都是一个动作,再加上一脸凶相,他之前做什么的,大概也可以推测一二。
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新扎师妹》?
描述吴彦祖的相貌已经变得多余而肤浅,见多了春娇,想不到杨千嬅那时脸嘟起来那么可爱。
一个是儒雅多金教父养子,一个是初出茅庐卧底小警察,佐料黑帮和警察,勾勒分离和偶遇,少不了纠缠不休的前任,丢不掉情比金坚的专一,爱情剧的甜恰到好处,偏偏加上一点点致敬教父黑帮家族恩怨的咸,外加从头到尾抖落不停的搞笑辛辣,这个童话烹调得刚刚好。
没错,它太像童话了。
把它推荐给朋友,朋友看过甚至评价“好假”。
千想万想,总觉得香港这样的土壤适合催生志明与春娇,总想不到区海文和方丽娟也会在这里。
直到这头我看着吴彦祖的侧脸在香港警署勾勒山峦绵延,好人坏人终于各得其所,有情人终成眷属,灰姑娘穿上水晶鞋,想起它好像那刻我眼望香港迪士尼乐园里公主王子,又害怕而厌恶地遇上反派乌压压一片出场:原来全世界人们都爱幻想。
小孩子的童话世界里,好人是好人,坏蛋是坏蛋,公主会等来王子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天选之子总会有无数好运加持。
而后来我们逐渐知晓,无数灰色中间地带横亘其中,绝对的善恶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比最璀璨的钻石或者最密不透风的牢笼更稀有。
电影和书本教会我们独立思考,即使是公主也可以斩杀恶龙,自己付钱买下昂贵美丽的水晶鞋,反问是否愿意和王子生活。
我们也终于明白自己不是那个最特殊最闪光的“the one”,有牵挂羁绊,无奈窘迫,好运是灵光一现。
生活的内核和童话无关,它关乎忍耐,包容和坚持,不乏闪光的点滴,但更多是度过璀璨星河中平平无奇的每天。
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凡世不会有区海文,知道回答“重新开始好不好”的往往很遗憾并不是“我们结婚吧”,知道黑帮教父不会蠢到被一群警察拖在地上摩擦一千米,也知道心机满满的狙击手不会笨到两次都失手然后气急败坏冲上街头,FBI更不会操着一口香港风味的英语。
何必较真呢?
我们预想到最后扑面而来的那个人并不是区海文,他或许有很多缺点,或许没有传说中王子的相貌也养不起王子的白马,或许根本不会剑术但甚至只是有点贱贱的,好在我们其实有不差方丽娟的可爱和豁达,将视他待他如区海文,那是我们心中国度的童话故事。
而《新扎师妹》里的区海文和方丽娟,还会是我们在熙熙攘攘都市里打心底里依然愿意去相信和喜欢的童话人物。
那一瞬间重新回到十五岁或者十七岁,缅怀那个少女心和脸上胶原蛋白同在的时代,傲慢与偏见一遍遍读下去,俗气的爱情故事喜欢到不行,尔虞我诈和刀枪棍棒统统消失。
看了太多大女主的故事,何妨一点少女心。
:-)
才发现导演是马伟豪,也许对以前的作品都抱着宽容的态度,可以不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这样一部偶像喜剧电影,演员选得恰到好处,作为偶像喜剧,当年帅气温柔充满魅力的吴彦祖和笑容单纯可爱,自带蠢萌舒适气质的杨千嬅绝对是最高配置,好多演员的面部大些镜头,年轻的时候就是好看啊,还有配角也都好搞笑,很多梗真是安排得恰到好处。
虽然警局里这么不靠谱,很多情节和人物经不起推敲,但开头已说明对以前作品的宽容态度,毕竟以前资金技术都有限制,且那个时候人们对影视作品并不会向现在的一些人一样吹毛求疵,所以这样的作品在我看来很完美了。
也希望现在的影视团队,演员,投资方们也能诚意满满地去拍作品,编剧们要紧跟时代节奏,不然同样的梗虽然好玩,看很多遍就会产生疲劳了!
印象最深的两个镜头:一个是区海文刚出场的时候,黑皮衣红衬衫,再加上一幅墨镜,有点playboy有点cool。
第二个是结尾时,阿娟听完区海文那段表白后望向他时,区海文的脸稍微侧过,有点点恼,又有点像做错事情的小孩子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
标题又名:当我们磕cp的时候我们在磕什么。
从2002到2021,19年,都足够刚出生的婴儿长大为恋爱的少女,足够男主恋爱8年、结婚10年、变成“lack of use”,足够女主和前男友分分合合、嫁给圈外人、由恨嫁烈女变成诺妈丁太,而新扎师妹这颗19年的过期糖,却还是有人在磕。
中学时代时看新扎师妹,完全没注意到作为工具人存在的黑帮文少。
阿文和阿娟的几幕戏全是标准玛丽苏剧情,杨千嬅自己在十几年后重看,都笑说剧情实在太老套。
胸口只得一个勇字的野孩子,怎么会相信所谓的黑帮留美太子爷会毫无保留地宠溺一个莫名其妙的卧底女招待?
花瓶男主纯粹是为了推动剧情存在的,钟sir才是灵魂男主。
谁会在意这种无脑恋爱剧情呢?
如果有,那她肯定是把自己幻想成方丽娟,不切实际地做梦吧——当年的我,就是这么想的。
然而,然而,十几年后,阴差阳错点开这部剧,只想随便重温一下打发时间的我,看完后,突然懂得了,为什么这么多年这么多人依然心心念念区海文和方丽娟。
不只是因为区海文人设完美,不只是吴彦祖和杨千嬅正在颜值最高峰,不只是剧情甜度高,而是,吴彦祖和杨千嬅在里面的恋爱互动实在是太自然太真实了。
简直像在看真人秀而非电影。
2002年,正是杨千嬅电影事业刚起步的时期,那段时间《新扎师妹》《悭钱家族》《干柴烈火》《行运超人》轮番上映,吴彦祖,古天乐,陈奕迅,梁朝伟各种类型男神排队搭戏。
只是当你看其他对手戏就会发现,男女主很明显“在演”,也并不在乎观众觉得他们“在演”,毕竟无厘头恋爱喜剧,嘻嘻哈哈笑过便算。
只有《新扎师妹》里的吴彦祖和杨千嬅,却好像在认真地告诉你,世界上真的有一个区海文和一个方丽娟。
实在剧中人也和他们本身性格有重合处。
区海文,美国海归,重情重义,兼具阳光和软萌的美式大男孩,正是吴彦祖的进阶版。
而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方丽娟,说她不是杨千嬅大概也没有人信。
分手那场戏里方丽娟痛斥区海文:“我最讨厌有人用英文唬我!
你对香港有归属感咩?
你根本不懂我们这种草根阶层!
”看得我心里默默笑,假如杨千嬅真和吴彦祖谈恋爱,估计都会有这些台词。
也必须称赞导演很懂他们。
“色诱”戏里,杨千嬅大概是色诱史上穿得最严实的女主,而整个场景光线明亮,毫不暧昧,两个人调情动作约等于无,连亲都没有亲上,但偏偏纯情又禁忌的性张力仿佛要溢出屏幕外般地令人心悸。
戏外的花絮里,吴彦祖一次又一次整蛊杨千嬅,像极了学生时代招惹自己心仪女生的大直男。
在当年的采访里,吴彦祖曾经说:“有时做戏为求做得更逼真,不投入根本做不到,其实我拍戏期间都有喜欢对方。
”而杨千嬅说:“演戏太过投入,很容易让人难以抽离角色,再加上外面的传闻,自己都相信真的会戏假情真。
不过我因为太忙,人马上清醒过来,匆匆离场又做回自己。
”所以当年这两个人是真的有入戏过。
只是当戏散后,大家都很清楚,毕竟是两个世界的人。
来自于不同世界的区海文和方丽娟,有编剧不讲理地把他们写在一起,而来自于不同世界的吴彦祖和杨千嬅,只会各自寻觅适合的伴侣。
也只有夕爷这种磕cp磕到上头的亲友大手,才会按头正主,强迫发糖。
真的也都好想问一下当时的夕爷,作为拥有洞穿人心细微情感能力的你,是真的觉得阿祖和fa可以顺利谈一场恋爱吗?
2002年,《新扎师妹》上映时,吴彦祖认识了lisa,多年后他提到和lisa最开始的相处,他说,lisa跟别的女生很不一样,不想结婚,也从不怀疑他。
一个又自信又轻松的美式姑娘。
而2002年的杨千嬅,我们知道的,还在和郑中基分分合合,容易“爱到跌入漩涡”,会去找黄伟文喝8杯长岛冰茶,会去林夕家哭诉自己的感情心事。
一个又勇敢又脆弱,用快乐形象掩盖悲伤内心的女孩子。
现在,吴彦祖的日常就是在美国玩车,改装车,看nba;而杨千嬅的日常就是在香港研究菜式,试穿新衫。
ABC大男孩和潮州港女,都只能归于属于他们的幸福。
但是,他曾饰演的区海文,是真真切切地喜欢过她曾饰演的方丽娟。
戏外人感受得最真切。
吴彦祖拍了这么多部电影,豆瓣评分并列最高的,是曾经有金马和金像提名的《门徒》,和只是一部小妞电影的《新扎师妹》。
因为区海文和方丽娟,说服了我们,安慰了我们,让我们因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
而意难忘的也有戏中人。
07年,杨千嬅开all about love演唱会,吴彦祖第一次去听她演唱会,抱着大束花上台献给她,喊出的名字正是“方丽娟”。
19年,他们在金像奖重逢,杨千嬅发上合照,用的称呼是“旧情人区海文”。
杨千嬅po结婚照的时候,有人说丁生的侧脸好像吴彦祖,查小欣(就是电影里的查总)艾特fa说:看看好评。
而fa都高高兴兴地转发出来。
在ins上,吴彦祖是杨千嬅的点赞狂魔。
杨千嬅说他们“相识于微时”,有这样绵延至今共同见证人生的密友,也都是一种圆满。
19年过去,沧海桑田,电影里那个抱着杨千嬅说“你哭我也哭”的好闺蜜黄伟文,变作最佳损友又变作最好的债。
曾深深影响我们的香港音乐和香港电影也变了。
还好区海文和方丽娟永远不会变。
我相信娱乐媒体写的大多是炒作和臆想,只是如果有机会,我是真的很想问这俩人,当年你用电单车载着她失踪的那半个小时,就是让夕爷写出“越过生死一刻跟你电单车之中狭路再相逢”的那半小时里,你们到底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其实我都知道最大可能是什么都没发生。
但是我也知道,一个叫吴彦祖的男生,曾经让自己的一段人生成为区海文,一个叫杨千嬅的女生,曾经把自己活成方丽娟。
瞬间的动心,和百年的相守,相比起来也只是时间的差异,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场用别人的名字和故事谈的恋爱,是会永远永远存在下去的。
而这,也就是我们磕cp的意义了。
完全成功的童话,吴彦祖的脸帅到我可以原谅一切,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吴彦祖的帅,那么cute那么sweet那么可怜好像你可以随意玩弄他。
果然男人不光要好看还要脆弱一点有点女性特质。
这样才完美。
btw刘耀文确实是有点像吴彦祖,给我代到前夫哥了,刘耀文颜值巅峰的时候要是有这点演技这种本子我一定会对他死心塌地。
可惜没有。
太吸引人了我反复拉进度条观赏吴彦祖的脸,太过分了,我如果有这种level的脸蛋一定会浪得飞起的。
当然也还是有一点很老套,男主给自己的定位依然是救赎者,他爱上女主,是出于白骑士综合征,他想把灰姑娘变成公主,他要救风尘。
但他在救风尘的过程中因为她自愿为“男友”堕入风尘而爱上她,当然这也是谎言,他爱上被一串串谎言包裹住的她。
这种爱真的稳固吗。
而且虽然看似是女主一次次抛弃男主,但是在这段关系里,文哥的地位是远高于阿娟的,物质决定他有随时抽身离去的自由,如果换在现实,这会让我不安。
但是这是在偶像剧里,而且电影并没有给人太多因二者社会地位不同带来的不适感受,所以还好啦。
而且爱本来就是很飘忽不定的东西,多的是没来由的爱呢。
———————啊啊啊啊啊他在那里做做可怜相我就能原谅一切,看起来很纯情很好玩弄的样子,我一生都会为这种puppy男神魂颠倒。
第一次看这部片是在哪里都已经忘记了,只记得文少爷那迷死人的娇俏脸庞,和他极度讨喜的温柔眼神。
我一看上映时间,竟然是2002年的,我的上帝,9年了。
更离谱的是,九年过后,文少爷那张青春不败的脸庞再次秒杀了我。
不能否认的是,上帝真是特别偏爱这个世界上的一部分人。
电影里我最喜欢的几个镜头是,坐在马桶上想念阿娟的颓废阿文,在人群中点燃一支烟的黑道文少爷,这些动作要是稍微长得欠缺一点的人做起来我都不会想看第二次。
天生丽质难自弃!
悲催的命啊,怎么我没有一转就转进大美女的肉身里呢?
哎,好了,我还是好好修炼,做我的内涵女王吧!
很久以前就听说,在拍这部片的时候,姑婆杨千嬅被文少迷得晕头转向,当时是嫉妒她,长得一张凡人脸,却演了个把天使少爷迷得七荤八素的灰姑娘。
其实,也非常喜欢杨千嬅,真是憨态可掬的样子,傻傻的,天生有笑料的样子。
有人说她是一直在模仿郑秀文,可我更喜欢她,郑秀文有郑秀文的型号,她的萝卜坑看似很美好,却也不一定比杨千嬅来得更深更难开拓。
我喜欢杨千嬅在于她长着一张凡人脸,比起郑秀文不如,但看去更让我舒服。
不知道现实中的王子和灰姑娘到底是怎么结局的,世界上还存不存在文少这种狗血的男主角。
不过我想,总会有一个人欣赏你的所有,爱你的执着,对你的挑剔不厌烦,每天想着该怎样再多爱你一点。
只是在这之前,我总要先做好自己,做成一个值得让他这么对待的好姑娘。
不过,人生就像一场冒险,谁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到底做到最好成什么样子,能不能遇见对的人,还是要看命。
而且就算遇见的话,也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气场镇得住这个场面不是吗?
警匪片+喜剧片的类型还是太混搭了。
因为有些剧情确实太严肃太沉重,让人笑也无法笑得畅快。
感情戏也经不起推敲,比如结尾就因为一场枪击而前尘往事一笔勾销?
一切矛盾自动化解?
原本阿祖“我认定你是灰姑娘,所以想把你变成公主。
结果发现改变的其实是我自己。
”那段独白很升华感情的力量,但后续感情发展、矛盾化解都太匆促无力。
阿祖问出那一句:“我从来不了解你,你大概也从不了解我。
”终极之问太深太痛,却一直没得到解答,只能用一场闹剧式的谋杀,换得两人患难真情。
作为剧情片,剧情不甚新奇;作为爱情片,感情交代不清。
纯喜剧片+爱情片或许是比较合适的风格,不要加太多沉重的探讨;如果要探讨,那必得给出好的解答。
但值得赞扬的是,演员颜值、演技都超级在线!
阿祖和千fa颜值的巅峰。
适合作为下饭电影,又甜又好笑。
这对cp百看不厌呀,全程姨母笑。
在搜喜剧的时候看到太多人推了就来看了,确实比较好笑,感觉现在很多笑点都在模仿以前的这些,这个片胜在氛围轻松结局圆满。以我多年悬疑片的经验老觉得男主早就识破卧底扮猪吃老虎,结果真系傻白甜来的……
她现在怎么不在了?
这么离谱,老套的桥段,竟然拍得这么甜蜜搞笑,流畅自然。香港爱情喜剧曾经这么遥遥领先。在这部电影里懂了吴彦祖的帅,他温情的时候比演二世祖帅多了。
第N次被吴彦祖惊艳到,其实比起后期或聪明绝顶或癫狂桀骜的角色,早期愣头青的少年最吸引我。
我现在已经不能接受蠢萌傻白甜了…
好好笑啊~ 吴彦祖实在太帅了!这部电影虽然现在才看但是早就知道,而且我记得我小时候对杨千嬅的良好印象应该就是方丽娟这个形象的。没想到黄浩然那么喜感~~~ 那段讲国语的超好笑!!还有gogogo~
特别喜欢杨千嬅身上的钝感,这种钝感刚好在这部片中贴合阿娟的身世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这种钝是孤苦无依下隔绝孤独和痛苦的麻木,是越笨拙越努力越努力越笨拙的坚韧,是单纯乐观自己受伤也只会傻笑的天真,钝感越是明显越是惹人心疼。香港电影总有一种活力,再恶搞的风格都渗透出很生活化的柔情。
他们两没的说,我有多爱杨千嬅就有多爱看这部和行运超人
三星半。剧情真是有点乱七八糟狗p不通,哪有人那么傻这都可以行动得这么顺利…不过吴彦祖那时候白白嫩嫩好帅,同事那个年轻警察也好帅~杨千嬅呆萌呆萌的好好玩ww以及《勇》原来是这里的插曲…
每次看到杨千嬅搞笑就觉得好心酸啊..
好久没有看过这么弱智的电影了...要不是为了看吴彦祖,真是完全看不下去..豆瓣这么高的分究竟是怎么来的啊= =
大笑姑婆的港式喜剧。
我就是爱这部电影 不知道为什么
没有想象中好看,但是足够娱乐足够消遣,何况还有一首“勇”贯穿始终,那首歌一出现我就开始百感交集了orz- -更何况还有Y的客串,戏里戏并不够感人却够逗人,动人的都是戏外故事。又及,02年的吴彦祖真是帅到无可挑剔,杨千嬅那样少女。
go go go go go go go go go go
2.5,神经爱情喜剧,本质上灰姑娘都市童话,但剧情太无厘头导致全片风格怪诞,爱情来得太像龙卷风,缺乏铺垫,吴彦祖太过完美,又有钱又帅又纯情还一身正气,让两人爱情除了搞笑外只有突然,让人怀疑进度拉倍速,最惨的是剑雄,警方过于无能像小丑,搞笑部分做的不错,总体来说是没什么营养但又商业化的爱情片
左右左喊错了,杨千嬅嫩的出水,黄浩然差点接余文乐陈冠希的班。
为了吴彦祖才去的。。。真的很不喜欢大笑姑婆的说。。。
独属于香港那段“尬喜剧”的时代,现在再来看已不合时宜
我觉得一部片子能在几年之后还是能让人记住其中的一些细节,那这个片子就算是成功了。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很好看。我至今都觉得吴彦祖在这个时期是最帅的,单为他的年少如花就值得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