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匪动作片曾经是华语电影里相当重要的一块拼图,也是华语电影里追求大格局国际化的先行者,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便迈出了向好莱坞看齐的第一步。
然而随着港产类型片的萎靡不振,加之内地对于此类题材的严格审慎,近几年的华语警匪片可谓星光黯淡。
老一辈如成龙,中生代如林超贤,无不是在守旧与模仿二者间纠结不停。
而或许是缺少历史的牵绊,来自台湾导演蔡岳勋的《痞子英雄》系列从诞生起便为自己确立好了好莱坞本土模仿秀的定位,到了今年国庆档的第二部,这种因循则更进一步。
两年前的《痞子英雄》实际上是一部被市场低估了的作品,受困于落后台湾近半年的档期,以及原版剧集在国内并不算旺盛的人气,加之暑期档几部国产大片的夹击,使得第一集在大陆的知名度相对一般。
但实际上早在第一集里,导演蔡岳勋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量实景拍摄的爆破、飞车等惊险场面,接近亚洲顶级水平的电脑特效制作,以及长达两个半小时可谓诚意满满的长篇巨制,都为续集留下了可供继续挖掘的伏笔。
第一集口碑上的成功让蔡岳勋得以在续集里坚定系列好莱坞化的决心,而电影也基于此种制作理念变成了好莱坞经典动作片桥段的超级拼盘。
《黑暗骑士崛起》、《碟中谍2》、《绝地战警》、《虎胆龙威》……导演的学习与改编能力足见一斑。
当香港人还在为《风暴》里炸平中环感到自豪的时候,一向被讥讽为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的台湾人却已经玩上了生化危机核弹爆发这类更具国际范儿的把戏。
针对第一部里片场过长的诟病,导演也适时将续集剪为更适合院线观众习惯的120分钟,缩短片长但武戏长度不变,喜欢看热闹的观众自然看得过瘾,然而续集放弃了实景拍摄,改为大量的CG特效,本地技术上的缺陷也因此暴露无遗,足够大的脑洞不能被足够优秀的技术实现,当然是所有人的遗憾。
至于说动作片少不了的打斗,似乎除了慢动作之外,导演也想不出更多打得更漂亮的方式。
台湾人在动作片上的短板在续集上可以说被放大了许多。
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痞子英雄2》在制作上而言仍是华语电影如今的一流水准,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续集在选角上的策略实在有欠妥当。
因为周渝民与赵又廷的分道扬镳,《痞子英雄》电影版从诞生之日起便处于失去单翼的尴尬,好在聪明的导演笔锋一转,索性将重心从剧集的痞子转到电影的英雄之上。
咆哮帝赵又廷的演技虽然屡遭跑轰,但久而久之他的面瘫表情与话剧腔念白却也成为了系列的标志特色。
第一部里蔡岳勋启用善演小人物的黄渤出演痞子,并且身份从警察变成了对立面的黑道,一黑一白,正邪搭档,更加切合影片“Black and White”的主题。
续集在宣传之初,有意引导观众形成真英雄+徐达夫的三人组印象,而影片的头半个小时,三个男人的同台飙戏(其实主要的功劳还在黄渤)也的确让电影颇有好莱坞黑白警探喜剧片的味道,然而徐达夫按照剧情的需要早早离场,替补登场的新痞子林更新却没能填上留下的窟窿。
整部电影看下来,这个新痞子除了时不时讲几个冷笑话外,似乎真的变成了吴英雄背后的男人。
林更新与赵又廷气质上的接近本就是二人擦出火花的最大障碍,而续集重武偏文的思路更是让二人之间少有互动,原本应该一庄一谐,一红一白的基情组合,最后的化学反应却是味如嚼蜡。
虽然片尾导演有意暗示观众续集的存在,但如果英雄旁边的痞子还是这个存在感极低的白面男,恐怕观众都不会买账。
事实上,《痞子英雄》电影版从上映伊始便面临着如何讨好原作粉丝的难题,因为带着失去半壁江山的原罪,导演只能通过另辟蹊径的方式来弥补这巨大的缺憾。
经历了第一集近乎翻天覆地的革命后,续集导演显然温和了许多,大量剧集里角色的回归也在暗示着系列接下来的走向会更加接近原作。
但至于说众多粉丝真正期盼的真痞子陈在天的回归,恐怕并非如理想中那么简单。
两星给演员。
这大概就是湾湾的能力。
想拍大格局但不会拍,可以说照抄好莱坞都不会抄,开卷考试都做不好。
并不是说把白人救世主换成黄皮就能复制成功的。
把军队都当成智障?
反派毫无演技。
东抄一点,西抄一点。
总的来说就是一部堆料但不会堆的电影。
且不说还明里暗里夹带私货,导演格局窄了,电影自然也不行。
去一家号称星级的饭店,装修不错、环境优雅、服务周到,处处透着米其林的味道。
老板热情地讲解着饭店的故事以及食物的特色,随即领进开阔舒适的包间。
不一会,服务生端进盖着盖子的大盆,思索着会是怎样的大菜时,服务生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却又用一个近乎不可能的姿势护住了菜!
万分期待中,服务生掀开盖子,露出一枚没有任何佐料的白煮蛋。
————《痞子英雄2》观后感。
个人英雄电影,爆破,追车,枪战,一个歪曲正义的反派,一群猪脑子的警察军队,一个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主角,唯一的不同,是以前的英雄电影主角旁边总是一个花瓶的女角,如今,是一个花瓶的男角,毕竟,这是一个基情的年代。
典型的爆米花电影,图痛快看帅哥耍基情的可以开心地看,但我还是想念那一部叫痞子英雄的电视剧,电影只有英雄,一个只存在于电影的英雄,而电视剧,有那个有点人性的痞子....
有两个铁轨,一个是废弃的一个是正在使用的,一个小孩子在废弃的铁路上行走,十几个小孩子在正在使用的铁轨上行走,这时候火车开在正在使用的铁轨上,看到了那十几个顽皮的孩子,火车司机要做出选择,要么前行压死那十几个孩子,要么变道到旁边废弃的铁轨上压死那唯一的孩子。
你是火车司机你会怎么选择?
就像吴英雄要么选择拦截导弹发射而杀死一些人质,要么救了那些人质由着导弹发射毁了城市。
我并非要有此展开一场叙述,因为这本身就是个无解的话题。
并且老掉牙到幼稚。
电影里陈真对吴英雄说,就算你拦截了导弹也不会阻止悲剧的发生。
你可以理解为一种安慰,我觉得其实这是真理。
无论我们做了什么选择,都阻止不了悲剧的发生。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着这部电影脑补了很多莫名的东西,于是我突然产生了一个观念,觉得人类的血液都是肮赃的,我们身上的罪孽都是赎不清的。
我们贪婪,嫉妒,自私,残酷。
人类其实是无法救赎的,所以我并不赞同那些想要杀死绝大部分人然后培养小部分人的念头,你要么将全人类都毁掉包括你自己,让这个地球成为一片死城,要么就不要动这个念头。
因为每个人都是魔鬼,都是地狱,都是一样的贪婪,一样的自私,一样的残酷,一样的嫉妒,包括你自己。
我以前有个老师曾经说过,我们不断的接受教育提升自己只不过是为了把自己堕落的底线往上提。
你至今没有发现自己庸俗或者罪恶是因为你的底线没有被试探出来,但并不代表你不是一个庸俗罪恶的人。
人类为什么要被毁灭,或者说,魔鬼有什么好被嫌恶。
我们在罪恶中建立了制度铸造了城墙成立了家庭延续了生命。
企图改变别人的人都是可笑的,还不如自顾自的好好活着。
我李莫愁平生行事,一向只凭自身喜好。
这句话的意思已经无事了所谓的道德门规,所谓的人间正义。
都是一样罪恶的地狱,又凭什么指责别人是魔鬼。
正是这样的嘴脸可笑,所以宁可化身修罗,佛当杀佛,魔挡杀魔。
时时刻刻身处险境却又能分分秒秒化险为夷,经常大难临头却总能逃出升天,平安无事,电影怎么看怎么像中国版的《虎胆龙威》,区别只是电影里面的反派变得不堪一击,特别矫情。
电影做到第二集,没有了十分搭配的痞子角色,反而换成了一副吊儿郎当的帅哥林更新,在视觉上让人感觉十分养眼,可是在表演与搭配戏路上却处处与影片格格不入,多了一份随意而少了一份严肃,让整部影片显的如同过家家般的胡闹一气,完全没了第一部让人紧张让人心悬的感觉,让电影掉价不少。
虽然电影里面也有黄渤的客串演出,只是明显没起到什么改善的作用,尤其是和林更新在戏份冲突上一对比,更显得电影缺少了一种对于内涵的诠释,导演明显想要让影片增加一点喜剧元素在里面,从而让电影焕发出一种时尚幽默的轻喜剧氛围,只是林更新的加入明显没有什么喜感,更诠释成为一个人见人烦的晦气包角色,他傲慢无理,幼稚累赘的公子哥形象让他在观众心目中的接受程度一坠谷底,哪怕是导演最后让他成为一个逆转局面的重要角色,也难以改变他在观众心目中不讨喜的印象。
看这部电影就像看一对成人与孩子搭档的各种不靠谱,不是极力的去试想着拯救世界,而是演绎着一个任性不羁不知道顾全大局的哄小孩双簧,让一个好好的动作灾难大片活活的毁在这搞喜的道路上。
电影区别于第一部的地方在于,这部影片的人物关系搞得越来越复杂了,导演想要挖掘出反派人物的阴暗面而不断的进行铺垫剧情里面的人物图谱,以便让反派人物塑造成一种悲情牺牲品的存在,电影在场面与特效也配合了这一关系的存在,规模宏大的特效场面更是彰显着电影作为标准大片的地位,而且不断推进至电影高潮的阶段更是升级了特效场面,这不得不说导演还是十分把握这种商业题材类型的,也非常懂得如何将商业元素运用到艺术效果的极致。
只是商业元素运用的再好而配合不了剧情的复杂,这就显得有点尴尬了。
电影没有延续上一部作品剧情的简单直接,直接用一种豁然开朗的剧情配合精彩激烈的打斗,再融入高危宏大的场面,让人看起来显得电影精彩十足。
而在续集电影里面,导演显然想要升级电影里关于人性的部分,从而达到让影片提升关于思想内涵的效果,以便呈现出更高品质的电影作品。
可是导演精心布置并添加上了诸多新鲜的元素反而让电影显得过于杂乱而没有重点,各种桥段类型齐上阵,亲情友情爱情,感动罪恶与人性,连幽默悲伤无厘头都不放过,实在是集合了众多电影元素而下了一番苦心思,只是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剧情空洞,内容浮于表面,过多的煽情让人陷入一种娇柔造作的腻味之感,不但没有引发我们对人物剧情的同情,反而生出一种厌烦,背负着太多的感情包袱,让整个电影都陷入了不断煽情的循环怪圈,影响了人们对剧情发展的兴趣,更过多挤占了动作戏份的篇幅。
动作片就应该让电影的剧情变得简单一点,那样人们才能畅快淋漓的欣赏电影带给我们的惊险刺激,如果非要加入很多关于人性与感情的元素在里面,那一定要做到对剧情精准的把握,一味的只是为了提升电影思想的价值而添加所谓的人性元素,得此失彼而得不偿失。
电影采用了多线的叙事方法而扩大了电影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制定出了一个精确的故事版图,让剧情显得更为合情合理。
电影也有意的削弱了主角对于整部电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物发挥各自的效应,从而设计出一个相当程式化的流程模式,为以后整个系列的发展走向,制作模式都形成了一个成熟固定的构成。
而且电影还一贯延持了对动作戏的倚重,设计出了精彩激烈更贴和实际的动作,虽然还是具有那些过于夸张的反地心引力的开挂模式,不过这是我们动作片一贯的风格习惯。
电影缺少实力派的演员,对于演技上的提升还处于一个偶像级别的层次,这也让电影很难让人感受到值得回味的地方,由其是演员方面,更是难以制造出让人喜爱的角色,难以因为一部影片而制造出一个让人喜爱的明星。
让电影作为一部动作大片的存在,丧失了一点现实意义。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还是缺少像这样的动作大片,如果以后能够多一点像这样的影片,我想中国动作片的新时代又会再一次到来。
可能导演想借鉴《黑暗骑士崛起》来拍一部英雄片,炸交通要道封城、市民混乱抢夺,氛围到位了,可是再看一遍完成度确实不够。
首先配乐就不上档次,被追击时候和任务成功时候,都是那个只适合成功时候的音乐,最后还是个有Vocal的流行乐。
然后是台词,林更新这句也太差劲了,这时候他不去责怪吴英雄抢走遥控器,反而说了“我们”?
根本不是场景该有的情绪。
下楼以后还安慰吴英雄说遥控器可能是失效的,给点证据不是更好?
比如林更新按下去了但是无效,或者事后拆开发现里面根本没天线什么的。
最后是弧光。
吴英雄没有变化,林更新没有变化。
因为妇人之仁害死无数飞机和地铁上的人,救了几个眼前的人,吴英雄也没有反省自己的正义。
警队因为自己炸了,没有心理负担(成龙《新警察故事》那种负担才是该有的)。
崇拜自己而加入警局的新人女警察,因为自己的交出去的自杀任务而死(而且这任务也没有任何冲突性,比如为了遵守偶像的命令而和警队消灭感染的小队发生冲突),吴英雄也只是在纪念墙上放一朵花,没有任何自责。
本来这都是很好的转变点,可以让主角在片名“black&white”命题上自我拉扯。
想拍出诺兰蝙蝠侠那样的深刻动作片,但没有丝毫人性内省,反派也没有能打醒他的言论。
第一部“世界不是你想的那样”,这一部“有你的地方就有我”,多好的设定,但是就是没有和剧情以及内省产生联系,成了空话,而主角依然是伟大光明正义,走在他眼前的内心的自洽道路上。
先吐个小槽我XXX的还是第一次知道EMP是这么牛逼的东西一颗导弹爆炸楞整出一魔法结界的感觉且不论干扰后停电啊 地铁爆炸啊 等其他后果光特么飞机就起码掉下来两架美国9.11才一架飞机就让全世界到现在还在讨论果然痞子英雄的世界已经彻底黑化了吗话说这个EMP还是买来的卖EMP的国家是有多蛋疼啊多攒一些给全世界其他国家一座城市发一遍他特么不就是地球赢家了吗就算其他国家练手特么的多少坦克飞机舰队过来一颗EMP扔过去该熄火熄火该往下掉往下掉该沉的沉这特么比超级武器还牛逼......您的外挂已到期 请及时缴费......再斗胆吐个大槽刚看到所谓军方出现某家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 后面出现.........我都不敢重复呢................当时心道这位导演是真不怕查水表和收快递呢后来一看 原来是台湾的导演呢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最后只说一句求秒懂 求理解 求共鸣它特么为什么不叫《痞子蝙蝠侠2:黎明升起》
1.台湾不管拍什么片都是狗血小清新。
2.万不得已,杀千救万是正确的。
解决问题不能感情用事,而是要寻找最优解。
3.反派演技为0。
看了一会才发现,原来是导演蔡岳勋,何必呢?
自取其辱。
4.剧情还是跟第一部一样,《黑暗骑士崛起》《谍中谍4》什么的,东抄一点、西抄一点。
5.好歹是少有的华语商业动作大片,三星鼓励吧。
不出所料的第二部难以为继第一部的水准。
整部电影很明显的参考了蝙蝠侠前传的第二和第三部,在编剧甚至到演员的嗓音上都进行了刻意的模仿,作为动作娱乐大片这本无可厚非,但最大的败笔是既没有做到便浮现前传对于人性探讨的深刻,也没有实现故事的清晰明了。
而更多的是为了博眼球般的添加了众多“大片调料”在其中,连续的不着边际的轰炸难免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PS.请把电影中那辆可载人的“科曼奇”武装直升机改为东风裕隆纳智捷大气出品)
魂斗罗从天而降的时候,瞬间体感到电影的梦幻,第一次,过去总是真实感。赵又廷,将来会是个固执的大叔,固执的大爷,并可能择善固执。蔡岳勋的暗黑BOSS浅了,最多是狡猾,离阴暗毒辣距离很大。
做这么大场面,却仍是个无聊的东西
动作
觉得像个大片,不错。过瘾。
豆瓣长评中不少水军,国庆档竞争太激烈吧。影片的设定很像蝙蝠侠3,整体来看搞笑也让位给动作。喜欢修杰楷的单线,与老爷的逃脱谷底很类似。杜比全景声+3D把片子的优点再次放大,场面很是恢弘。单纯作为国产科幻片的试验品也是很不错的,剧情上的硬伤是需要整个产业靠时间来弥补的。
槽点真的非常非常多,但有情结啊还真是出一部看一部,跟柯南一样.... 导演你为什么要去演蓝西恩,实在太幻灭了OTL 我的脑补一直是言承旭好吗!!!电影中的末世景象有点模仿蝙蝠侠3,只要断电整个社会都会陷入失控和焦虑这个问题我们真该反思下。
各种设定还算有模有样,只是各种设定的size都小了不只一号啊……配角实在是上不了台面哟。
逻辑上太牵强,特效做好烂,人物性格不饱满。我读书少,但不要骗我,病毒离那么近不传染么别逗我。台湾男生打戏都这么娘,真是醉了。
哈哈哈哈我的妈耶狗你可千万千万抱紧老徐大腿别撒手
幼稚
装逼耍酷你最行
虽然场景特效做的挺有震撼力,而且营造出了恐惧感,但故事还是差点火候。
帅,好看,刺激
这集的坏人也很帅(除了大BOSS,他是个土炮= =),但没有上一集SOLER兄弟那么萌那么有存在感。这集的结局也有点草草~~结束的时候觉得这就完啦?不过延续上一部的节奏,全程无冷场,挺好。3.5结局扣半星。坏人的破坏力也太壮大了,但枪弹的破坏力被描绘得太弱了。
黄渤和一群湾湾偶像剧演员在一起那种小品演员混搭言情演员的错乱感太强烈了,黄渤说“还他妈逼我诗朗诵?!”的时候我要笑疯……于是我有点想看第一部了,第一部貌似从头到尾都是黄渤搭赵又廷?
剧情真是超级夸张,里面各个好美型,看时满满都是对电视剧的回忆。
打的漂亮,主角太弱
打打打,炸炸炸,爽爽爽。好莱坞爆米花片+90年代香港警匪片即视感。
黄渤从主演沦为客串,本片喜感立马顿失。全片的节奏感也打乱了,还不如第一部的稳扎稳打来得颇具匠心。蔡岳勋这回玩大了,玩high了,却忘了本片3D效果依旧如大陆国产片一样坑爹。自恋的他演起反派也是那么无力。
警察这么牛的啊 打遍天下无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