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内容应该更丰满,毕竟电影时间有限,该表达的内容也都有了。
漫画家真是一个残酷的职业,如果你还有一点不服输的斗志,那么基本上就处于成功和死亡的边界。
夜以继日的赶稿子,还要担心调查排名,对于还只是高中生的最高和秋人来说,是一次拿生命在搏斗的过程。
电影很热血,梦想、努力、胜利,可电影毕竟是电影,现实中的幸运儿又有多少呢?
如果有什么东西值得用生命去交换,也许就是所谓的梦想吧!
<图片3>在学习和社团方面都一事无成的高木秋人(神木隆之介饰演)却有作家才华和动员能力,发现了同样因为目睹漫画家叔父的残酷职业生涯而迷茫的真城最高(佐藤健饰演)的绘画天赋劝说其从事漫画,最高虽开始拒绝又因暗恋的女孩亚豆美保(小松菜奈饰演)答应其如果成功就结婚的约定而投入到自己的漫画和爱情理想中……《食梦者 真人版》是典型的日本励志片,又是真正的青春片。
如果说日本电影更专注人物心理,那日本漫画就是把青少年心理刻画发挥到极致的绝佳载体了。
我们80后90后小时候大部分都被日本漫画吸引过,《七龙珠》《灌篮高手》《北斗神拳》等让我们自由,欢乐,有活力。
我们也感受到了在当时的父母那里和学校中不容易找到的东西……该片做到了既热血燃烧,又理性真实。
描写了外人看来轻松有趣的漫画行业,其实是多么辛苦枯燥竞争残酷。
但就像帮助人们成长的许多作品一样,这里也暗示出认清了艰辛苦痛仍然坚持向前并不断超越自己是成熟的必经之路。
青春历程中除了热血和成功之外更多的是悔恨和遗憾,该片的爱情方面虽然唯美淡雅,但以悲剧收场,想想倒也符合实际,和高中大学同学结婚固然美好,但真实生活中因为地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心理准备,又有多少成功案例呢。
但最终没结婚就可以否定这些酸甜味闪着光的经历了么?
别孩子气了。
该影片就告诉你,积极向上永远是成功者的特质,就算遗憾和失败也只是成功前的插曲和重新上路的动力。
最后,除了JUMP 的信条:友情 努力 胜利(这就是我上文提到的80后90后在日本漫画中找到的东西)以外,每个人都应该在此生中找到起码一次的高峰体验。
就是那种即使没有钱,没有称赞,甚至身边亲友全都反对,自己也还是要投身其中,为了自己热爱的事。
只有有过身心俱疲,沮丧崩溃,深夜痛哭,然而选择绝地反击,最终大获全胜的体验的人,才能体会主人公在结尾时的尽情释放~希望朋友们都能找到~
今天看了砂糖的《爆漫王》感觉十分惊艳,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将二次元的平面漫画变成真实立体世界的漫改真人电影,从头到尾都又燃又嗨,拍得中二又热血,让人看得笑中带泪。
众所周知日本的亚文化产业举世闻名,庞大的动漫产业链更是享誉全球。
几乎每一部动漫,都可以成为影视化作品,也就是漫改作品。
基本是先由漫画改编成动画,再由动画改编成真人电影。
不要小瞧了漫画,一部好的漫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漫画不只是给小孩子看的,也是给青少年甚至是给大人看的。
陪伴每一个少年青春岁月的,可能就是这些漫画。
而每一部漫画都凝聚着创作者们的心血和汗水。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漫画家们的故事,漫画家是指靠漫画过活一辈子的人,只有百分之零点一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漫画家。
做一个漫画家是件十分辛苦的事情。
小到画分镜,填色,贴网点,大到故事走向,构思世界观框架。
不仅要画出来画稿,还要思考出故事情节。
在截稿日前拼命的去赶稿,面临人气低迷而被腰斩的压力,随时都有可能因为过劳而猝死。
可以说,漫画家才是真正的高危职业。
这一行虽然艰苦,但仍有热爱它的人为之奋斗。
主人公便是两位梦想着成为职业漫画家的少年,他们一个擅长画画,一个擅长写故事,二人组成了搭档,为画出最棒的漫画而一起努力一同成长。
电影又名食梦者,可以理解为吃掉自己的梦想的人。
对于旁观者的我们来说,是漫画让青春逃离了烦恼和寂寞;但对食梦者们来说,是青春让漫画变得如此热血澎湃。
友情,努力和胜利也绝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每一个漫画家单纯的信仰。
梦想无论实现与否,都值得我们为之努力与奋斗!
所以尽情燃烧吧,动漫之魂!!!
一,我曾经的漫画梦小畑健的作品中最喜欢的就是《棋魂》,从初中开始反反复复看了十多遍,怎么都不腻。
这部动画中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佐为千年的执着,还有就是光亮之间亦敌亦友的羁绊。
但是,牵绊着我和这部动画的不仅仅是动画本身,还有就是这部动画陪我度过的整个初中时光,那些与P和Y一起学围棋,一起画画,一起说着想成为漫画家的日子。
事实上,成为漫画家这个梦想是从小学开始萌生的,为了这个梦想,偷偷存钱买漫画,从饭坂友佳子,吉住涉开始看了一系列的少女漫,但从《棋魂》之后我的漫画人生就开始产生了偏差,虽然少女漫画还是继续看,但是更喜欢看少年向的(现在少女动漫是完全看不下去了惹( ´ ▽ ` )ノ),漫画杂志从《漫友》、《动漫前线》到《动漫周刊》也看了不少。
虽然没有学画画,但是还是折腾地画一画。
有因为看漫画被老师没收的时候,但庆幸当时看的是安达充“纯情”的《棒球英豪》(幸好没看少女漫,不然被打死的几率比较大´д` ),有因为晨读的时候在英文课本上画画被班主任抓到的时候。
本来打算大学学画,好不容易说服了母亲,但是后来由于“亲朋好友”(三姑六婆(♯`∧´))的偏见,认为拿着我的文化分数去学艺术简直是浪费,当时找的美术老师也认为一年的准备期时间不够,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之后在几位美术老师的鼓励下,也打算重新开始,但是一旦跑偏,总有种回不去的感觉。
所以,我那个梦想,就慢慢地在年岁里没了声息。
二、食梦者也许正是由于这个满是遗憾的梦以及对《棋魂》的过分偏爱,所以当知道小畑健的《食梦者》的时候我也眼巴巴地去看了。
但是,等等,怎么感觉有奇怪的东西,为什么要有那么浓重的感情线 = = !!!???
实在讨厌过多地描述最高跟美保之间的约定(少女心那种东西我当时拿来喂狗了( ̄^ ̄)ゞ),所以就算是故事的设定我是非常喜欢的,还是忍痛弃了。
我想要弥补的遗憾,最终没有在这部动画里得到弥补。
但是最近剧慌所以看了这部动画的真人电影。
真是,自古红蓝出CP,但是两位,能不能换换角? 明明秋人才是瘦高型,最高是可爱型……而且,全剧除了最高尿血以外真没虐点,一路走来顺风顺水。
但是,那个堆满书籍的逼仄房间,那座沙发,那个写字台莫名奇妙地吸引人,那些半旧的事物里总是能够找到关于梦想沉重而古老的部分,好像任何微小的梦想都可以从那扇窗户里飞出去,去到广阔的天地里,把隐藏在许多房间里的灵魂连成一个体。
好像有那么一丝丝感觉到了这部电影里动情的部分。
当然这部电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并不是这个房间的陈设,而是在房间里发生的事情,画漫画,但也不是画漫画这件事情本身,而是里面用到的科技。
最高画画的时候,他面前的稿子上的画面动了起来,一张张切换着,还有他和秋人伏在桌前画画的时候,背景全部被掏空辅之以他们所画的画,一张一张切下去,配上音乐,燃爆了呀!!!
以前看过一句话,“以技术向创意致敬”,这部电影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突然觉得为了这些技术呈现的镜头去看这电影也不会亏了时间。
最后结尾的时候也很棒,一排漫画书拍过去,有经典之作,但是不仔细看不会发现,有些漫画的书脊上却偷偷地印着工作人员的名字,看到这个不禁感慨,这真的是一部讲漫画的电影啊!
三、醒过来,还是继续睡觉做梦?
看着最高和秋人,我想了想当初一起画漫画的小伙伴,突然发现,只有Y学了画,现在仍旧做着相关的事情。
那位朋友曾经说,“我要留着你画的东西,到时候拿出来嘲笑你。
” 我说,“没问题呀,看到自己一步步进步才好玩呀。
” 可是我好像并没有进步,反而离得好远。
我们一起开始,却没能像最高和秋人一样一起走下去。
漫画已经不是我以之为食的梦想,不过想想自己带有遗憾的时光以及这部电影呈现的创作漫画的艰辛与喜悦,我突然想捡起我的画笔去完成我那无知年月里被扼杀的梦。
呀~不管怎样,还是先去看看这周的《重版出来》吧!!!
(((o(*゚▽゚*)o)))
我是一个对漫画一窍不通,甚至连画画都完全不行的人,我没看过多少的漫画,倒是看过不少漫改电视剧和电影,所以,当那些原本还在纸上画着的线条突然变成立体的时候,我由衷地感叹了一句——好厉害。
既然我不懂漫画,也没看过原作,那么,跟漫画有关的地方我就不评论了,相信有更专业的人来评价这些技术问题。
我仅以一个同样经历过漫画家类似处境的不入流渣写手的角度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叹吧。
真城最高的叔叔川口老师曾经说过,对漫画家来说是没有节日的,身为漫画家能做的就是不停地画画画!
这一点,对写手来说也是一样,不管杂志是否决定连载你的作品,选择了这样一个职业,唯一能做的就是提起笔战斗到底。
负责真城二人的责任编辑服部,一直看来有点怂、有点拖拉,但他在被新人漫画家们质疑读者问卷调查制度的时候,说的那番话足够成为很多漫画家或者是写手们的人生哲理,当然,某一部分从事导演或编剧工作的人大概也能得到一定的启发?
编辑并不是创造者的敌人,编辑只是作为第一个读者欣赏漫画并提出直观感受的特殊读者,他们之所以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不过是希望作品更受大众喜爱。
毫无疑问每一个创造者都希望可以随心所欲创造自己喜欢的作品,但最好不论是什么样的作品都有读者或观众愿意买单。
但这个世界是现实的也是公平的,你想赚别人的钱却又不想改变自己,这在世上是根本行不通的。
你说你就是喜欢离经叛道,你说你看不上市面上流行的脑残狗血,你说你就是要坚持自己的高高在上,那么,请你去小众的舞台、非商业化的地方,安静如鸡地抒发你的喜好并找到同好(所以我才这么安静如鸡地在某知名女频小说网站免费更着我那奇奇怪怪的脑洞同人),然后安静如鸡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但是,你想要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见,你想让自己成为话题,你想赚钱,那么对不起,请必须按照替你买单的那些读者和观众的心思来吧!
服部说,漫画,就是因为有人看才能叫漫画的!
这句话,我会把它换个方式表达然后裱起来勉励自己——小说,就是因为有人看才能叫小说的!
同样的,电视剧和电影,就是因为有人看才叫电视剧和电影的!
什么时候起,晚会不能让人说不好,电影不能让人说烂,电视剧只有一种类型,文艺片非得要求商业片的待遇,这个世界才是真的药丸。
从最右到最左第一格 JC漫画龙珠,One Piece,HunterXHunter.黑子的篮球,SlamDunk. stop!
云雀君。
乌龙派出所,Bakuman第二格 BC漫画 剧中staff表开始男一匹大将. 圣斗士星矢,棋魂,银魂,北斗神拳花之庆次,浪客剑心,足球小将大空翼,游戏王,DeathNote,幽游白书,cutehoney,魁,库洛马迪高校,电影少女,草莓100%,JOJO,初恋限定,网球王子有很多不认识的略过了……只写了我看出来的部分,期待有识之士帮我补充
2015年,喜剧励志慢改电影《食梦者 | バクマン。
》抛开原作,抛开电影,抛开一切,为了我自己,我任性的给这个电影满分,因为他完美的GET到了我的点。
今天风怎么如此喧嚣。
没有看过原著,不过《死亡笔记》还是知道的,电影的编剧还是不错的,几处不错的伏笔,穿插着激燃,最后的泪点都很不错,中间拼名次的时候特效非常赞,当然也是中二感极高, ╮(╯▽╰)╭ 好尴尬啊。
说是任性,其实画漫画也算是自己的一个梦,看着如此努力坚持梦想的人,我很惭愧也很感动,有梦想真是太好了以后我再也不催更了,好好活着就好,比如富坚老师。。。
又有谁能记住《琉璃夜》的深流呢,有时候更多的是说不出来的感觉,也许在天朝说梦想会更遥远但是更值得尊重,就像《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所说的那样“因为总有一帮牛*的人在傻*们的嘲笑中做着最正确的事情”。
说了很多题外话,也许对于双子座来说,这个友情更加吸引人,努力更是遥不可及,所以才会有更多的感触吧,友情,努力,胜利,万岁!
ps:有翅膀的染谷将太好萌,最近看的电影怎么总有他呢。。。
还有,画画的声音真的是太好听了。。。。。。。。。。
我是眼睛被风吹进了沙子的分界线··········推荐指数:★★★★★(10/10分),我就是喜欢,我就是任性,我就给满分!
不服来咬我啊。
比赛的整体赛程,从一开始贯穿始终。
这样整个比赛就有推进的过程,能够不断往前升级。
有比赛就有对手,一个终极的对手,如何去打败他,成为看点。
年轻人的故事,一定有爱情。
爱情作为B线和故事交织,成为很多时候男主克服困难的原因。
有一个智者,扮演男主的导师和精神领袖。
在最困难的时候提点他。
有团队的帮助,团队的努力。
5年前的片子,一直没看,纯是忘了。
原著漫画是当年追着看的,jump编辑部史上最牛的策划之一了。
顺便,漫画国内的引进版非常便宜,印刷用纸都很好,还送22张封面明信片,淘宝最低才130块钱左右,你不卖一套简直亏大了。
神木和砂糖从外形气质上绝对是反了……当初电影演员确定的时候,谁都是觉得砂糖演高木的,所以电影里这个身高差太违和了。
虽然享受电影,但是职业习惯边看边会脑内改稿……算不得影评,就是边看边写吧。
毕竟面相普通观众的电影,很多地方夸张和简化了,很正常,但是还是会忍不住吐槽哈哈哈哈。
这个真诚的速写本,大概率可能是小畑健亲自上阵,看过小畑健的草稿,风格习惯跟速写本上很一致。
江口太郎竟然是宫藤官九郎上阵,这个片子的演员阵容太可怕了。
江口的房子产权应该是自己的,不然东京这房价,真诚怎么给供8年。
尽管是用蘸水笔的新人,但是把自己弄的这么脏的,肯定不是合格的漫画家。
一个八卦,近些年因为新技术和新文具的更新,很多还在坚持纸上作业的日本漫画家也慢慢减少了蘸水笔的使用,比如九井谅子,能用针管笔就用针管笔。
(但是国内漫画家的话,赵佳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全部用针管笔作画了)
集英社和少年jump编辑部都是实景,至少到走廊部分应该都是实景,编辑部内部如果是搭的景,那道具组可太牛逼了,基本上是完全还原。
一般来说,去少年jump编辑部投稿的话,是前台打电话给编辑,编辑部谁接电话谁去接待,当然也会有编辑组长接了电话然后指派编辑的,这个很随机,看命。
而且编辑是去楼下大堂或者接待会议室和投稿者见面的,不会让投稿者上来编辑部。
服部看稿子很快,这是肯定的,对有经验的编辑来说,第一遍看稿子,就是要以正常的读者看漫画的习惯来看,看这个作品有没有意思,而不是弹幕上瞎扯的什么第一遍看画功第二遍看故事,纯就是瞎几把臆想完了在这不懂装懂的胡逼咧咧。
这是后面的一个情节,这句台词说的就非常对,编辑是作品的第一读者如果看完第一遍觉得稿子够了及格线,有调教修改的余地,就会看第二遍,看第二遍的时候脑内会同步整理意见想法,所以看得会慢一些。
意见的三个维度就是故事有没有意思,叙事流不流畅,画面表达有没有到位。
能不能刊载都是很靠后的事儿了。
新妻咻咻的描画的全是没必要再添笔的角色部分,按照情节和气氛,这时候他咻咻的画速度线是最合适的。
另外,这个用的纸这么软薄,最多是在做人设。
真诚改过的稿子,画工上并没有什么长足进步(感觉造型能力还不如上回),但是表现力上提升了(角色表情生动了一些,还给了两个满p的大张力画面)。
得手冢赏的这个稿子肯定直接换其他人画了哈哈哈哈,印象里应该跟漫画原著保持一致的,如果是小畑健画的,那大概只使出3成功力的样子。
新妻的稿子肯定是小畑健画的,大概使出了7成的功力。
啊,常盘庄,圣地,话说最近找到了《常盘庄青春》的清晰资源,但是只有外挂英语字幕,手头另一份带中文字幕的资源是vcd画质……我正在一点点根据后者的字幕把前者改成中文,不知道啥时候能做完。
服部说编辑会站在漫画家这边,但是实际上,编辑不应该站在任何一方,编辑是桥梁,是沟通者,是调和者,如果没有编辑这个角色,作者,读者,编辑部,就完蛋了。
所以编辑应该站在所有的地方。
不过话说可能篇幅所限吧,电影里就算作为编辑代表的服部,也并没有比较丰满的描写,并且跟原著的性格相差很大。
哈哈哈哈,给眼镜哈气cos安西教练哈哈哈哈!
太孙子了!
“漫画得有人看才能算漫画”,本来不想写这个点的,但还是忍不住。
作为私人日记性质的漫画无所谓,但是作为商品存在的,像jump的少年漫画一样要带给读者快乐、勇气和梦想的漫画,有一种理念是成为漫画家的基础,在日本称为“服务意识”,在国内的话,我叫它“站在读者的角度看漫画”。
不要光图自己爽,一门心思的闷头画,你的故事能吸引人吗?
你的分镜叙事读者能看懂吗?
这个地方你自己笑的满地打滚,但是读者能get到这个点吗?
所有的艺术形式,价值都不仅仅在于表达,有人接收并接受了,才能最终形成价值的闭环,才有意义。
关于这点我以前写过一篇帖子,结果下面有画那种所谓小众漫画的跟我杠,杠你麻痹杠,真正有本事画的真正优秀的作者漫画的,人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你可以小众,清高孤傲,遗世孤立,众醉我醒,不希望有一万人接受你的作品,但是如果就俩人看得懂你的作品你能开心?
说白了,这种货,自渎而已。
话说回来,宫官的戏份也忒多了,你丫带资入组嘛?
讲漫画连载上刊流程这段里,出现的这些个所谓分镜稿,从完成度上来讲已经属于精草了,在上刊前还处于评比讨论的阶段,其实没必要画到这个份儿上(最多挑三五张画成成稿就可以了),浪费时间,就算是给助手指示用,也没必要画这么细,当然如果你手就是快,在编辑传阅的阶段画成这样也挺好,能更接近展现最终成品的样貌。
但是这块儿出现的稿子这么细,很大程度还是为了照顾观众。
福田的,作为动作漫画,动作的夸张度上却没做到极致,而且格子形状的使用有问题,根据情节和情绪,如果是我,会建议左页用斜切格,右页用正常稳定框。
平丸的稿子,格子大小的处理,景别的配置,漫画语言的使用,都做的很到位
就算看不懂对话,光看这个分镜的节奏就很舒服连载讨论会上,仅就这里出现的稿子来看,平丸的分镜叙事能力明显高出福田一大截,如果较真一点说平丸真的是完全没画过漫画的话,直接出这种水平的稿子,是不输于新妻的天才。
另外,在现实里,海獭先生这种作品在jump上连载的概率较小,很有可能会放到集英社其他漫画杂志上,比如ultra jump。
连载讨论会这一段的内容的很好,非常真实,给出的信息量比原著漫画的相同段落更多一些。
平丸关心的只有钱关于稿费,10年前集英社的老编辑跟我们普及过,如果没记错的话,少年jump的稿费应该是平均1万日元一页,现在涨到多少了不知道,新人和名作者的稿费差别不大,收入差距主要是在版权收入上。
少年jump周刊每回稿子是19p,一个月4期,照这么算,正常连载的作者每个月收入平均也有个70多万(含税),但是租房、耗材、助手工资(这个是大头)都得自己出,而且一旦没连载了就没收入了。
从这个表上看,日本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的初始月薪是24万,那漫画家的收入如果稳定的话,是真不算少。
怪不得少年jump的作者一旦连载了,编辑都会把作者连哄带骗的弄到东京来,看来是扛得起房租。
所以说,其实不少了!!
当然了,电影里的设定平丸之前是美术设计师,那肯定工资会高一些,看家里这配置就知道了,水母是那么好养的嘛
中井这种没连载没漫画助理工作的,去工地打工简直是太正常了,有些有连载的作者也会在便利店打工
金钱世界的连载,从画风到漫画表现都是质的飞跃……小畑健功力输出达到6成了。
真诚二人和新妻的漫画排名对决这块儿的设计,算是比较直观吧,说不上精妙,不过不失,毕竟电影篇幅有限。
但是砂糖和神木奔跑的姿势实在是太剑心电影版了哈哈。
说起来,电影比原著漫画增加了很多新的画稿,小畑健团队真是辛苦了……
周更是很难的,但现在这个时代,不经历周更的话是没法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是职业漫画家的。
人气下降的时候,增加调动情绪的激烈场面和增加新人物都是常用的调整手法,杀死重要角色也是。
人气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长时间的剧情都维持在情绪高点也会造成读者的阅读疲劳,也可能是最近上了新作品导致了票数流失,所以这个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是回到作品本身的话,最根本的还是要维持合理的剧情节奏,起伏得当。
看到神木贴网点纸的画面,真是唏嘘,国内新千年后的漫画读者应该大部分都不知道他这是在干嘛。
最后这个至暗时刻是原著的情节,选这个情节也合适,但是,危机设置的不好,仅仅是交不交得上稿子,保不保得住卷头彩页,从逻辑上是ok的,但是力度不够,有点浪费福田组的友情努力胜利。
以及,跨页原稿应该也用两页拼一起,直接用单张A3纸太小了!
这是前面出现过的福田的跨页,就是两张纸拼的。
话说这个成稿的表现力比编辑部讨论会上的好很多,但是动作的老问题依然,感觉福田不太会画大角度透视的东西,这点上尾田荣一郎就做的非常好。
最后的漫画书架太泪目了……太泪目了,细节做的太好了。
都是在jump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品,所谓的头部(竟然没有剑心?
),这里面国内读者最不熟悉的应该是江口寿史的《stop!
云雀》。
《乌龙派出所》毕竟现在还在连载。
演职人员名单全用书脊展示,这些书都是有原形的,对jump系漫画熟悉的应该能从中知道找到很多乐趣,比如美术是圣斗士,录音是银魂,服装组是北斗神拳,编辑是游戏王(但是话说的确有一部漫画叫《编辑王》)。
从左至右的原形,幽白,圣子到,暗杀教室,电影少女,魁男塾……
片尾曲是鱼韵的《新宝岛》,《新宝岛》是手冢在赤本时代的大卖作,算是手冢的成名作,手冢在这部作品里,首次将电影里的镜头景别运用到了漫画表现中,拓展了以往由四格漫画继承来的舞台剧式的全中景的分镜构图方式,创造了新的漫画阅读感受,所以《新宝岛》同时也可以说是现代日式漫画的起点。
整体来看,大根仁作为漫改导演,比三池崇史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整体架构维持了日式青春励志类型片的模板,但是种种细节非常用心,属于剧本表现60及格,细节+20分的类型。
作为漫改电影,本作算是日本漫改电影里面做的相当好的了,但是作为电影,属于正常水平,所以综合评定还是给个三星吧。
这部也算是看了三遍以上了,不过还是和第一次一样,没一次能不按暂停看下来,导演在细节方面真的放了太多梗。
自己做个记录。
①这部真·声控+音控福利。
砂糖的最高和神木的秋人在JUMP编辑部大楼门口,对《周刊少年JUMP》一人一句的介绍,作为这两人的声音饭简直幸福得要昏古去,声音太好听了!
尤其是神木的少年音,根本没有余力看画面。
这段画面闪现过去JUMP史上各种漫画的彩页和内页,不一帧帧看根本看不全。
两人作画阶段,各种笔在各种纸上划过的声音、划网点时刀划过纸面的声音,带上耳机听真的太爽。
但是这段bgm有点响,虽然很有节奏感。
②长镜头和长台词。
神木秋人想拉佐藤最高入伙一起画漫画那一段,镜头从教室一直随着他们快步走动拉到走廊这段长镜头特别棒。
这段神木的台词超级长而且一口气都没有什么停顿,事后砂糖貌似两次在节目里提到神木的长台词特别厉害。
③开头的JUMP介绍闪现各个漫画内页,放到《浪客剑心》的时候,导演放的是剑心×宗次郎的侧脸对峙画面,配合背景音说明的砂糖和神木的声音,很有心了。
④开头找砂糖最高谈话的老师,是神木《听说桐岛要退部》里面的老师,这个酱油也是找得很有心。
⑤神木秋人在课堂上醒过来的时候,老师在讲坂本龙马被暗杀事件。
虽然弹幕纷纷在刷《武士老师》里面的神木龙马,但是食梦者是2014年上半年拍摄的,神木的坂本龙马则是2015年秋季日剧,导演也算是神预测。
最高和秋人上完体育课,神木秋人模仿了变态假面的POSE和JOJO立,然后神木在2017年出演《JOJO》真人版。
⑥投影技术非常厉害!
不论是在体育馆二楼两个人想题材的时候投射在神木眼镜上那段,还是作画阶段投影在白纸上,不依靠后期,单单依靠演员算好投影变化的时间点来配合演出,表现方式很新颖。
⑦两个人和新妻的JUMP排名战,用实际的动作戏来表现——看到弹幕里说“夭寿啦剑心和宗次郎联手啦”笑死我,但真的这几场动作戏肯定没浪客剑心那么好看,而且因为排名战最高和秋人一直被新妻压着,基本是被动的表现。
⑧周刊少年JUMP的读者排名战,第一名基本是一个叫TWO GARDEN的作品——从那个标题的作画风格来看,NETA的是ONE PIECE。
尾田真是神。
⑨片尾!
片尾!
片尾!
片尾真的是整部最画龙点睛之笔了!
开头俯拍的文具太美。
演员表应该是小畑健画的?
每个漫画家角色的名字都是画在他们代表作漫画的对白里,每个人风格都不同,太有心了。
而非漫画家的角色则是一整张彩页漫画。
STAFF的名字则是拍摄了书架上一排漫画的书脊,在书脊上表现。
大概是最花钱的片尾……
⑩里面出现的每一部漫画,包括海贼火影等,都是求了版权的——这工作量。
⑪秋人画的分镜貌似都是神木自己做的,所以用了好多死亡笔记的贴图……我的人格形成是靠死亡笔记by神木(喂喂,最坏不过杀掉的意思吗)
⑫导演绝对有意识地在卖最高和秋人的CP……特别是体育馆二楼那段两个人趴在栏杆上想漫画题材那段,两个人的眼神简直了。
而且这一幕的拍摄日期是2014.05.18,第二天是神木21岁生日,现场庆生完导演说了一句,“(佐藤)健君(给神木)的kiss呢?
”可怕的是群演都在起哄,特别是男生。
⑬特别喜欢两个人因为赶稿筋疲力尽变得很焦躁吵起架那一段,很真实。
还有一段就是漫画里加入新的女性角色,秋人把最高画的亚豆拿给编辑看,最高起身阻止,秋人拦住他那里——啊,这时候就觉得看神木演戏真是享受啊。
这一段还提到了《进击的巨人》,最微妙的就是食梦者刚上映时,春马和多哥的巨人真人版后篇也在公映中,非常有爱了。
⑭最后两人翘了毕业典礼,两人的漫画因为排名下降被腰斩,但是出了单行本,单行本的作者简介那里,照片真可爱……
⑮说是W主,但是其实还是砂糖的最高刻画更多,秋人的描写就显得单薄了。
不过就这部而言我是觉得砂糖的表现没有神木自然,4岁的年龄差放在那里,确实和学生时代离得更远了一点。
⑯最高电影里为了赶稿三天没有睡觉,于是佐藤老师也三天没有睡——这一点我是很佩服砂糖的。
making更是各种有爱,也能re个五六遍(〃'▽'〃)
燃!就是女主太丑!
4/10 「食梦者」和「白箱」是近年反映漫画、动画业界最成功的作品。「食梦者」兼具写实和浪漫,其夸张和搞笑场面通过漫画表现效果很好;而需要长时间铺垫和推进的主线、以及喷涌的细节对于2小时的真人漫改无疑是困难重重。在后半段摒弃原著放飞后,这部真人版大概率是无法让任何原著党满意的。首先,真城和亚豆的梦想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主题,而亚豆的离去无论对真城还是影片都是致命的。此外,Jump系规则的极端简化、甚至周刊连载必不可少的助手的缺失,让最后他们的“友情-努力-胜利”方程式变成了无本之木。其他细节错漏数不胜数,再加上日本影片惯有的夸张表演,即使对普通影迷应该也是非常糟糕的观影体验。如果说有唯一的优点,那就是小畑健一张张的作画,给影片增添不少质感。P.S. 很难相信是小畑、大场担当编剧,原作不会这么糟蹋自己作品
因为选角根本看不下去,二次元到三次元很费劲的,情节压缩故事发展太快失去原作的一些味道。漫画呈现的特效非常燃!
虽然篇幅有限,缩短了很多剧情。但是,真是又燃又热血又中二啊。从头到尾这么嗨这么燃,也没谁了。大根仁仍然非常花哨的制作方式。染谷将太实力精神病,非常出色。整片没别的,傻嗨
虽然我健忘 但是没记错的话女主没说过再也不能见最高这种话吧(整体做的真的蛮好 之前不知道为什么会就是觉得两个人性格的明暗反了(看完更加讨厌砂糖 更加喜欢神木 最高是主 但是存在感完全被神木的秋人超越了啊 超级棒!就是硬生生的不给后篇就这么结束了真的不能理解
友情、努力、胜利——少年Jump的信念,被完美诠释。(呸呸呸,并没有完美好吗!)两位主角一位擅长画画,一位善于讲故事,我怎么更想看一些关于他们漫画的故事,电影本身感觉略显空洞。这是主要讲少年漫画作者的,对比此前看的《重版出来》主讲编辑的,两者一起看感觉更配哟~!——2016.09.28
燃,BMG也是满分!
幼稚
都啥年代了,小本本还停留在真手绘的漫画方式。美国佬真的领先好多条街,就拿中国来说,动画风格也比小日本那万年不变的强
剧情没啥意思,但影片的拍摄和使用的艺术手法很赞,足够加上一星。4星推荐
为了梦想拼上性命的老梗,但没有人比日本更适合拍热血漫画家的故事了!中间一段强行动作片也是服了,以钢笔为武器的二次元漫画大战特中二。全程主人公燃炸,360度无死角展现漫画的完全沉浸魅力,脑洞大开,片中想出了各种方式让漫画在大银幕上动起来。友情、努力、胜利,原来并不只存在于漫画里!
@冨樫義博 你看看人家赶稿赶到吐血,再看看你,哼
后半看睡着了 汗 好讨厌笔划纸的音效 cineplex小仓
披着少年激斗,梦想青春外衣的漫画业初级科普入门解说,满足漫迷心态的作品,作为电影蛮差劲的,卡司不错,配乐很好。
是不是对新妻老师有什么误解…反正也不是王道漫画干嘛把单纯的小天才硬改成某种意义上的反派…我对小松菜奈也是丑拒的状态(然而染谷将太还是那么可爱,捧脸
讲热血讲友情讲梦想讲奋斗,励志,jump的一贯风格,畅销,火爆。个人不偏好...然后就是Nana依旧很好看。
没仔细看
神木弟弟太可爱了
虎頭蛇尾,後面那段不短的打鬥戲完全意義不明。
打破次元壁的漫改真人新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