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舍友一起看鬼来电3,之前听说这个电影不恐怖,看了一会儿我想说,这是谁说的?
倒是到后面快要结束的时候才觉得超搞笑,居然用鼓动所有人同时发邮件来让发送死亡来电的电脑因为邮件过多而死机,觉得好搞笑哦,要死机的话不是那个接收邮件的服务器死么?
还是说日本的系统跟我们不一样,是直接发送到接收方的电脑里的?
还就真的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人参加,还说是在“助人为乐”,OMG,这这这,情节好傻,日本人都……,还是编剧人品有问题?
以前也看过一个中国的小说是说某恐怖的东西——貌似笔仙,还是碟仙——通过网络作恶,然后主角他们通过将那个家伙引诱到一台电脑里面然后断掉网线之后对着那个主机放佛经录音,最后“净化”掉那东西还是烧毁硬盘还是格式化什么的,最终消灭掉那“不祥之物”。
虽然一样荒诞不经,但好歹觉得比这电影的更符合逻辑那么一点。
总看到豆瓣在旁边说“请注意评论和个人blog的不同写作方式”,好吧我就弄一些评论……除了上面说到的解决方式有点奇怪以外,整个电影的节奏还是不错的,很多内容吊足了我们胃口。
从一开始就觉得上吊死的人和第一个出现的女生是同一个,但是跟着情节发展我们开始怀疑,到四分之三左右的时候才出现答案。
还有那些人的死,也有详有略。
更深一点的想法呢,觉得这个电影对于始作俑者的处理有点不符合印象里的日本。
依稀觉得他们那里恶鬼常常是死而不平,一股怨气凝结,不能成佛便化厉鬼;一旦找到冤头债主了结恩怨打开心结就自由自在升天去了;以前看过的故事里面也挺多这样的。
但是这部电影却是人们想要消灭那个小女孩的鬼魂;小女孩也没有从我们的主角那里获得抚慰升天成佛。
堀北真希在这个电影里面的造型和野猪大改造里真是很像。
发型,校服,被欺负的可怜属性,正常人格的善良,都挺一致。
演的自然也是不错的。
这个小女孩挺招人喜欢。
最近在看Last Friends,都对长泽雅美演的美知留不很满意;今天又见堀北真希,在场的宿舍三人都说,找她来演不是很合适么?!
几句题外话:日本的校园暴力真的如此恐怖么,逼得人直要寻死?
看日剧不多,几部校园剧花样男子、野猪大改造和这电影里面都有那些让人忍无可忍的桥段。
哦对了,同是校园剧的偷偷爱着你倒是没有。
另外前几天见到广电总局(还是新闻出版署?
)的禁令,禁止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上市销售,06年后的那些要统一下架。
同志们抓紧吧,咱们爱看的鬼片以后说不定就没那么容易见到啰!
上帝呀中国电影赶紧分级吧。
一部作品,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会因为首部的成功而拍摄续集,因为续集的失败而被负面评论湮没,从而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这似乎是一个定律。
这部鬼来电3绝对证明了这一定律的正确性。
不论是清节的设计恐怖元素的运用都丝毫没有突破,不但如此,在情节上还有明显的硬伤,着实让鬼来电前两部的粉丝失望之极。
在日本社会,群体中欺负同伴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日本影视作品中也很多见。
值得庆幸的是鬼来电3通过与鸡群行为的类比,对日本社会这一现象做了比较有创意的读解。
鬼来电3与前两部比较,最大的突破在于与韩国合拍,并在韩国实地拍摄,然而纵观影片,发现除了一个不会说话的帅哥以外,不论场景还是故事本身,都和韩国扯不上半点关系,不得不说所谓日韩合拍不过只是一个宣传的噱头罢了
整部片子只给人一个感觉,太平了。
恐怖的地方不到位,恶心的地方又不够恶心,该深层次挖掘的地方也没有挖残酷感不够(北野武的《大逃杀》做的不错),唉,可惜了一个好的故事框架。
依稀记得上一部有小何的就是男朋友替女孩子死掉的结局吧,恩恩,确实不是很内个呀......以上属于欲扬先抑的抑,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比如洗衣机里突然掉下的人头还有指甲摩擦洗衣机玻璃的声音以及女孩子死前痛苦的呻吟声,非常的到位。
当然了,孩子们抢手机避免自己死亡的镜头还是很引人深思的。
镜头感稍差,长镜头太多,这也是显的很平的一个主要原因,情节连贯性也不是很好,但是还算自然,总是是一部完全知道要发生什么的电影,可以用来判断自己的恐怖片修行度。
还有最让我想不明白的一点,为什么用内个眼睛非常没有神的孩子做女主角,演明日香的内个孩子就很顺眼,貌似长的漂亮的孩子表情都比较木。
遥想Brother pang的电影,里面可以用来爱的镜头真是非常之多(比如:《见鬼2》里舒淇在电梯里遭遇的飘逸长发女鬼,真是......太美的镜头了),这几部就非常的可惜,没有什么值得爱的,近来让人震撼的恐怖片真是不多了。
这么说来,Final篇在这个时候出现还是很识时务的......
这么部让我看到后面无语的恐怖片还专门跑到韩国去拍,也真难为他了。
原来真是日韩合拍的,难怪既有日本恐怖片惯常BT的视觉恐怖加无来由且永不结束的害人思想,又有韩国恐怖片的细腻温情。
只是,照理说这应该是两国恐怖片的特色文化,结合在一起怎么就那么不伦不类?
看来看去还是第一部的导演三池崇史功力最深,擅长发挥日本恐怖片的精髓。
第二部我已经完全忘记讲了什么,估计这Final的最后一部我也很快就会忘记的。
说恐怖说到讲人性,让一帮小孩子为了保命而变得疯狂、歇斯底里、丧失理性,未免有些残忍。
《大逃杀》虽没看过,但也听说过其经典。
都说这个讲人性的情节类似《大逃杀》,但我仅凭个人感觉就觉得不会比大逃杀来得深刻。
最后两女主角出场,那十几分钟回个头都要耗掉半分钟,想表现得充满友情,却让我觉得拖沓得难以忍受。
最后的最后还非要来扯上一段莫明其妙的爱情,哪个聋哑男孩莫明其妙的就要替女一号去死。
这点我还真没看明白,不是之前电脑都爆炸了美美子没法再害人了吗?
或者意思就是这是在电脑爆炸前的最后一个害人电话,由聋哑男孩义不容辞的来终结?
这样的话还好理解点,爱情真“伟大”啊,何况他们还是异国恋,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男的就愿意为女的牺牲性命。
说到电脑爆炸,这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的事。
且不说这电影有意想把境界提升到怎样的高度,来个公益事业号召全社会共同响应,群发邮件阻止冤魂索命,倒是这最基本的问题,邮箱即使被大量邮件撑爆又怎么会导致电脑起火爆炸?
那不是摆明了欺骗不玩电脑的人吗?
再好笑的是,传说中的冤魂美美子小姐,还是通过联网方式进入了女二号的电脑实施杀人。
原来现在不但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连鬼也改朝换代玩起高科技了。
想必贞子小姐是要羡慕死美美子小姐了,她只能披头散发从电视机里爬出来,美美子小姐的方式可是跨越了一个时代。
所谓的鬼来电,主要讲的却不是鬼来电,而是人性的扭曲、友情的坚贞、爱情的伟大。
然而,每一点却都没有铺陈开来,收得戛然而止,干脆就变成了一盘说不清道不明的大杂烩。
相比之下,还是更怀念第一部了,虽然视觉上更恶心,却还是纯粹的日本恐怖片,看得出日本恐怖的味道。
顺带说一下,演员都不认识,却发现长发的女一号长得像台湾的萧亚轩,扮鬼的女二号像韩国的金荷娜,而韩国的那个聋哑男孩感觉却像中国的宋晓波……
同学看完后直骂变态鬼,尤其是在看到电脑爆掉她认为鬼被消灭而我告诉她不可能而后来事实证明这一点的时候。
她跟我一起看的第二部,第一部是跟另一个好友一起看的,记忆犹新。
三部电影中当属第一部最具视觉冲击力(换言之最恶心),由是在看final的时候颇为画面的干净感到诧异,就像那个秀气的韩国男孩子。
死得最恶心的也就是洗衣机里那颗人头。
就像美国人喜欢在怪兽片的结尾弄几个即将破壳的蛋或一个突然伸出的爪子一样,日本鬼是灭不掉的,充其量也就是一拨人的事件结束,下次再换一拨人。
虽然这个final了,但如果把它理解为hero和heroin争做“最后一个”的话,故事还是有讲头的,只要编剧再找一个苦大仇深的弱者让美美子找上就行了。
每一个看多日本鬼片的人都会变成Jeremiah,对电影结局永远不会抱有乐观的期望。
带着一身怨气的鬼魂永远不会因为人类的自我牺牲而改变杀人的本性,相反地愈演愈烈。
就像基督教义中的原罪不可脱一样,鬼魂的怨气永远得不到平息。
在强调心境和修为的日本文化背景中,这样盲目前进、目标广泛的鬼魂也许是其国民性的一种自我释放。
日本文学中人性的负面情绪似乎只能被封印而不能被消灭,究其原因为何,我没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不敢乱说。
反正美美子就是个变态小孩,渴望他人的关心却始终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将人类伤害至极以后,自己也得不到原谅和满足。
毕业旅行本是很快乐的事,可明日香(堀北真希饰)却留在被其他同学遗忘的角落。
她在学校被同学们欺凌,同伴Pam还因无法忍受欺凌而上吊自杀了。
Pam的怨气积聚,让明日香为她报复。
诅咒在进行,梓、健、瑞江等同学先后收到“自己”打来的电话留言,不久他们真的在电话所预言的时间死去!
毕业旅行被浓重的恐怖气氛笼罩,大家惶惶不可终日。
艾米莉(黑木メイサ饰)对同学们蹊跷死去背后的真相有所察觉,原来她的心中埋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为了阻止事件的扩大化,艾米莉打算亲手结束这一切。
©豆瓣
《鬼来电3》:伪超人救世的最终溃败 (文:火神纪) 你应该活着。
好好地活着。
因为这个世界的某处,有人躲在那里,偷偷地向我们窥望。
爱我或者不爱我,这永远属于最困难的思索。
一念观音。
一念罗刹。
而在这一念之间,我们所能决定的,到底有多少份量呢。
——火神纪。
题记。
近年来的日本恐怖片也许已经失去了其王道的地位了。
疲软地带着点温情让我越来越失望了。
像这部电影,带给我关于视觉上的感知已经远远不如前两部,更不要提像《午夜凶铃》和《咒怨》那种恐怖片的经典之作了。
不管是视觉上的效果或者一直占有优势的心理攻势已经彻底地丧失了。
或者说,因为过份地期待以至对这部电影抱有过高的期待引发了极大的失望吧。
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似乎也老套得让人腻味,这样的题材在恐怖电影里已经屡见不鲜了。
高中毕业,毕业旅游,从日本到韩国,而索命的电话,在日本隔着太平洋一直传到了韩国。
复仇。
因为还在读书的时候,常常被人欺辱。
自杀未遂,深度昏迷。
而更悲愤的灵魂带着怨念来到那个宽屏的电脑前,用鼠标,为两个被折磨而屈辱的灵魂踏上了复仇之路。
转发信息即可免一死。
多好的谎言。
用这句话作为彩信的主题的人绝对其心可诛。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短信息的时候,没有人担忧过什么,只是一场恶搞的玩笑罢了。
可是当一而再再而三地有人死去,在收到这种主题的短信之后,这样的短信主题看着让人心惊肉跳。
人性,可承受的到底有多重呢。
转发信息即可免一死;是最后的一次机会,让我还能够活着。
转发信息即可免一死;是报复别人,谁让他们平时老是跟我过不去。
转发信息即可免一死;因为收到短信的人永远不可能再转发出去,只能惊惶地死去。
当几个女学生还能够冷静地讨论要把信自己发给谁的时候,人性的很多丑恶的东西开始被一一地揭露出来。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所以,不要发给我们。
这就是所谓的友情。
我在想,如果是真正的朋友,会不会有人站出来说,嗯,发给我吧,让我替你死去。
估计没有。
而这一切还处于一种彼此冷静的状态下。
可是猜忌开始出现了,当她们相互不信任而且开始抢夺那个收到短信的手机的时候,猜忌已经把这些人的理智以及情感都推到歇斯底里的疯狂里。
没有人会相信谁,当他们面对着的是那种人人自顾不暇人人自危的时候。
除了自保还能怎么办呢。
除了自己,已经没有任何人值得相信了,因为他们甚至连自己都信不过了。
没有完全而彻底善良的人,人性自私,只求自保,这似乎并没有什么错。
正如美美子用着明日香的身份说:对象是谁并不重要,一切为了自保;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不管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
看到这里我很仔细地看着明日香的表情,有点悲愤,眼框有点红,像是忍着泪水。
是为什么而悲愤,是为什么而失望,是为什么而愤世嫉俗。
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这说话也许未免有点偏激,可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句话所批示的,并没有错。
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当自己也无法保障的时候,谈什么友情、爱情和亲情呢。
写到这里的时候,这部电影似乎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往下看,这部电影不外乎把惊惶失措的迷惘以及群体的猜忌变本加厉地广泛传播,用一种更为血腥更惊世骇俗的手法对着幸存的人们不停地反复炙烤。
以殇止殇。
似乎只有这样惨烈的方法才能阻止不停的虐杀和所有人的惊惶。
而在这之前,视觉上所有的神经只能作为铺垫被不停地调动起来。
像死在衣柜里的同学却突然爬起来勒死另一个同学;像死在洗衣机里被折断成两截的同学……从视觉上来说这样的镜头描绘已经很难有突破了,或者说,因为经受住了三池的洗礼以及于我对这些的描绘已经没有半点动容了。
用最菜鸟的方式去黑掉一台宽屏电脑,邮件轰炸,在理论上是不大可能的,除非这台电脑本身就是一个邮件服务器,可是就算是邮件服务器,其实邮件服务如果只是针对个人来说,占用的资源并不多,不可能有电影里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效果。
可是这并不要紧,不可能要求所有的编剧和导演都对电脑如黑客般的强悍。
美美子华丽登场,因为要查清楚这些神秘电话的源头,只有这样才能停止住杀戮。
因为虐待至死而埋下了深沉的怨恨,向世人报复,替跟她一样受欺辱的人们报复那些可耻的人们。
当一个怨灵以一种伪超人的心态向世人报复的时候,电影已经显得有些可笑了。
最后的结局结束得没有半点创意。
朋友,爱人,用一种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瓦解了美美子的怨念。
海边,朋友间的相依偎,低沉的海水在轻抚着码头的礁石。
写意,但安逸得很无力。
恐怖电影似乎只能玩类似人性,以及最终真情战胜邪恶的路线。
可以说,这是一部没任何创意的电影。
一切做得很规矩,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
除了人性上多少带给我们一点反思,其它,任何已经没任何意义了。
而反谓的人性反思,其实,这方面似乎也没多大的突破。
视听效果一般,惊悚程度一般,所有的一切都很一般,唯一能取胜的也许就是人性上的探索了。
毕竟,人性最底线的保障是先自保,而后再谈圣洁。
当然,艾米莉、明日香和吉伦,这是从正面反击这种人性自私的观点。
当美美子的伪超人心态泛滥得不可收拾的时候:生于怨念,死于无私的爱。
当他们都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换取爱人,朋友的生命的时候,美美子被瓦解得很无辜。
这个世界也许并不需要超人,更不需要充满怨恨的伪超人。
所有的诅咒最终在吉伦身上结束了,用无数的生数去瓦解一个怨念,也许,怨恨的力量比爱要大得多。
以殇止殇。
吉伦最后却只能死去了。
以爱之名,用结束一切的渴望去结束所有这一切。
也许,他死得很安逸。
这部恐怖片最终没有留下任何悬念,所有该结束的都结束了。
只是我在想,明年夏天,会不会有《鬼来电》的前传呢。
纵然我对这个系列并不看好,不过美美子挺让我好奇,我在想,这是不是电影最后的一个伏笔呢。
2006-11-02;丙戌年戊戌月乙未日。
附注:电影资料。
■片名:《鬼来电3最终篇》(
当初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还真的觉得很一般。
平直的叙述,没有什么很吸引我的情节……有兴趣看这部,全是因了前面2部,还有就是野猪MM了……今天再次看见这个介绍了时候,才发现,居然有黒木メイサ ……超SHOCK的,前几天才看了2人的写真……
电影记叙的是一个经常被班上同学欺负的女生为报复他们而进行的一个“死亡预告电话”的复仇行动。
一群日本高中生到韩国旅游,但就在旅程中,同学们开始有人接到莫明的来电,一查看竟是自己被吊死的骇人影片,而显示的来电时间,竟是隔天…不知来自何处的鬼来电开始袭击一个又一个同学,恐怖的预告準时应验,一具具惨死的尸体让剩下的同学们陷入集体的慌乱中,而唯一没去毕业旅行的堀北真希,却正在日本的一个黑暗小房间里,对著电脑萤幕阴沉的笑著。
而惊惶失措的同学们发现,摆脱死神的唯一办法,就是将死亡讯息转寄给别人,原本欢乐的毕业旅行变调成杀戮的修罗场,没人知道恐怖的来电究竟是来自人还是鬼。
影片一开始就描写了松田明日香(堀北真希饰)被众多同学欺负的场景,并与鸡笼里一只公鸡被其他公鸡欺负,以及明日香将那只公鸡救出来的场景,背景音效配着公鸡悲惨的叫声。
明日香与公鸡有着一样的遭遇,但人和公鸡是不同的,这也是电影中讲到的一个公鸡叼琢顺序的故事: 脊椎动物被关在一个狭小空间时,他们肯定会去欺负 比自己更小的同伴,于是它们之间最弱小的只能叼琢水泥地,但人是不一样的,弱小的并不会被永远欺负。
叼琢别人的人也会被其他人给叼琢,人为了保护自己,叼琢的对象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都会被活活叼琢死,随后一场在生与死面前对友情和爱情考验的游戏开始了……游戏设定是死亡铃声会响在每个人的手机上,但是将这条短信转发给其他人救可以免自己的死,而那个收到别人转发过来短信的人救必死无疑。
游戏开始了,利益关系、权利关系都毫无掩饰地暴露出来。
人们都有种害怕死亡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恐怖片能有恐怖的效果),当铃声响起,大家都去看自己的手机,知道是谁的手机在响后,其余的人会疯狂地去抢那个手机,大家都担心那个人会将短信转寄给自己,而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伴奇异地死去。
友情在这个时候得到了考验,大家之间隐藏的仇恨暴露了。
朋友也不是了,大家谁也不信任谁,只要是自己不死就是最好的。
有时候转发短信息的人看见他转发给的那人死去的情景,会有一种报仇的快感,这也成为了一种变相的杀人手段。
在权利上,老师是一个权利的象征,表面上说不相信这种谣言,而且要将学生们的手机没收,但实际上,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连与他一起带队的女老师他也部信任了,他担心同学们会把短信转发给他。
但他疏忽了,一部遗漏的手机接到了铃声,然后信息被转到了老师那里……这场游戏中肯定是有人最后在友情和爱情面前承受住了考验。
但是电影在最后处理的有点混乱,不像电影前部处理得好,可能对这承受住友情和爱情的考验有点匆忙,放之后的收处理得不好。
http://5tigers.bokee.com/5881744.html
这部跟美美子的事情其实是毫无关联了,只不过借了第一部里的美美子这个恶魔形象和电话杀人而已,就是蹭了下热度。
剧情是很常见的校园欺凌,被欺负的自杀,被救下,昏迷状态,被鬼附身,搞起了复仇——所以,这鬼是美美子也好,是菜菜子也罢,根本无所谓的,美美子为何附身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没头没脑的鬼就这么来了,结尾也无法终结这事情,典型的外传嘛,哪是什么终结篇。
这部倒是玩了一点内涵和主题,死亡短信可以被转发,用来自救,有点午夜凶铃的意思,但是和午夜凶铃的不停传播不同,这短信只能转发一次,为了活命,人变的自私,像找替身一样,也不奇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总有例外。
惠美里和明日香,惠美里和聋子(名字不记得)就是这样。
这并不只是“找替身”的故事,而是一个“甘愿代替”的故事。
惠美里本是被人欺负的那个,明日香因为替她不平,自己“取代”了她成了被欺负的那个,惠美里因为终于有了垫脚石逃出生天,所以不敢吭声,袖手旁观明日香替她承受了欺凌。
聋子也一样,他的女友接到死亡电话,代替她接的话是可以替她去死的,但他退缩了,一直为此后悔,耿耿于怀。
他们两个是有这个共同点的。
所以惠美理接到死亡短信时,这次她终于有了救赎的机会,她选择了自己一个人承受,面对明日香的恳求,她拒绝转发给明日香,算是对自己当时的袖手旁观做出的补偿。
所以聋子知道这事情根本没法终结,选择了偷走惠美里的手机,将信息转发给自己,他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救赎,面对死亡,为了保护自己喜欢的人,他不再逃避了。
故事还算不错,不过比较不好的地方也有不少,比如一起发邮件让她电脑死机,没法看照片选下手对象这种想法,我就很无语,美美子是鬼啊,她又不是寄存于电脑里的病毒,别说让她死机,就算电脑炸了又如何?
这就能消灭她了?
她就不能再附身一次?
想救人的设定就更是毫无代入感,虽有滥杀无辜,但是基本上杀的都是欺负她的恶人,惠美里作为一起旅游去的当事人,她想把事情终止,不想活在恐惧里(而且明日香此时被附身,也想杀她),她想阻止杀人是情有可原的,而明日香恢复理智后,却还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你真是圣母啊,你不被欺负谁被欺负呢??
美美子被莫名的怪罪也是挺无辜,如明日香所说,其实是她自己想报仇,自杀的时候恨所有人,她也记得自己手点鼠标的感觉,所以她自己都承认凶手其实就是她,而且是特地反驳惠美里拿美美子挡枪的说辞,说白了就是她本就想报复,美美子只不过是赐予了她电话杀人的力量而已,顶多是恶魔的附身让她理智更丧失,行事更极端罢了。
美美子表示,我很无辜,我是帮你如愿而已,结果反而想消灭我?
忘恩负义啊。
至于美美子为啥这么乐于助人,为啥选中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明日香附身,鉴于把它当外传看,就不追究了。
3星半的水平吧。
电脑烧起来了啊,这...但是主角最后直面问题直面懦弱的自我是要比第二部好很多的。里头的鬼实在是太差了,外形的装扮和出现的方式完全不吓人。
这么傻帽的片子居然能上6分,女鬼都开始控制电脑了,太搞笑了。
maki maki 一点都不可怕
信息时代,连鬼也宅了,足不出户发发短信就弄死你们,有比这更烂实在也困难了,几小美女还是考虑换个领域发展吧···
老套 无聊 幼稚
这部虽然很扯,但是很温情,而且很喜欢堀北真希和另一个美女的眼神
有颗星是给堀北真希 和张根锡 的~~恩还行吧片子
我是来看崛北真希的……
记得黑木的样子~原来那谁是堀北啊~真是没发现。。。里面还有张根锡啊。。没发现~~~
平平。。张根硕,很帅
我靠那个棒子帅锅居然是张根锡,为毛我一直花痴的盯着都么认出来。。。
里面居然有maki!!当年看的时候都没认出来~~~
没吓到我,剧情也一般。
依旧没完没了,不过那条短信在毁灭之前收到,可以理解。。依旧大爱堀北mm。。and小男生好帅。。。
温暖的结局。(with 月)
。。。冲着演员长得不错
第三部的百合结局让我觉得很温暖,尤其当两位女主角站在海边,片尾曲里中孝介那“地表上最温柔的歌声”响起的时候,让我忘记了这是鬼来电。
男主帅啊.......
还好,喜欢那铃声
没有前两部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