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自己居然也知道30个杀手实在太多,只好在中间剪切片段,算是交代过去。
其实13个不是更好更有寓意。
导航装置技术是在太烂了,就算现在詹姆士 邦都是美国拍的,英国佬一没技术二没资金,但起码还可以敬业一点,把东西放在致命点的地方,什么紧邻大动脉之类,你们怎么可以这么随便就这么肚子上一放,还是在前面不是后面,这不是诱惑杀手们剖腹吗?
豆腐渣,绝对豆腐渣。
神父真是太恶心人了,没头没尾的蹦出这么一个衰人,难道想搞个救赎,整成文艺片,还是好好搞商业片这个有前途的类型吧。
海报上写着每10年一次,剧中则是7年一次,虽然怎么看都太久了,只能说这已经不是豆腐渣了,是脑残渣,还不知道是设计海报的人还是编剧脑残,难道所有人在海报出来前都没有看出来的吗?
马虎的人才能设计如此马虎的情节。
欧盟打算要求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生产商将产品最大音量由100分贝调低至80分贝,看来很有必要,带耳机的老兄不仅听力永久损伤,还呆若木鸡。
当然优点还是有的,除了情节不顺,漏洞不少,神父不帅,美女不露,预算不多,特技满假之外,动作还是很有可观,挺新颖的,血腥杀戮爆头都在此类片水准之上,还有就是绝不拖泥带水,比较干净利落。
冲着动作给个三星,算是对得起动作片这个名字。
附imdb上一位仁兄的帖子“我从锦标赛了解到的100件事”(只有十条,跟海报一个德行)1 滑膛枪和导航装置=爆头2 在教堂里导航装置比手榴弹更会bang3 不要乘坐米德尔斯堡出发的136号巴士4 米德尔斯堡的夜总会比你想象的差多了5 每个国家的亿万富翁都是老古板6 iphone跟他们的手机比太逊了(我怎么觉得挺像的)7 一双空鞋保证可以愚弄世界最顶尖的杀手8 超市的噪音再响也盖不过耳机9 如果你快死了,记得死的酷点10最后,威士忌真的很好烧,如果你被它烧着了,你还可以跑出1/4英里,看上去就像高度晒伤。
烂到爆的片子,居然还有5.9的评分。
世界顶尖的杀手只有小学生程度的枪法,只会拿枪乱喷一气。
难道是阿富汗儿童团训练出来的吗?
追踪器居然是*温度定位的,而且只有一个杀手想到取出来的办法,这智商不如去卖白薯。
不到两英寸厚的桌子可以抵挡突击步枪的子弹。
火箭筒居然放出了窜天猴的效果,最后还打偏了,看来禁炮是有道理的。
杀手杀人也那么啰嗦,看来杀手界的拖延症也挺厉害。
女杀手友爱的像我邻居家的老奶奶。
可是抗击打能力简直媲美WWE里面的马克。
只有切手指的疯子还有点杀手的样子。
最后Boss居然那么轻易的就被人肉炸弹搞定了,那么多钞票多请几个保镖不好吗?
编剧的脑子让驴踢了吗?
这种程度的智商还是去拍抗日剧吧。
结果这部气场弱了点。
但是惊喜的是乡巴佬也能拍把烂片拍出好莱坞水平,让人有点刮目相看。
不过cast一大把好莱坞来的。
烂片除了场面,那就是要情节曲折,让人猜不到下文,不能老掉牙。
所以还是不错的。
form 电驴 雨中狐狸 这个电影,故事没什么好说的,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而那些持续不断的枪火,飞车追逐,撞击,火灾,爆炸,适时的冷笑话……这些都是好莱坞的标准操作,也不足提起……然而倘使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一下参赛杀手及其死亡的顺序与方式就比较有意思。
先介绍一下赛事的组织者。
本质上这是由一个阴险的白种男人主持,涉及大量金钱,由各种肤色(不包括黑种人)和装束的权势人物的地下赌局。
请注意在这个比赛环境中所表现的主要隐喻因素:金钱,白种男人主持,不包括黑人在内的各种肤色势力下注的赌局。
参赛的杀手基本上以国家分,姓名不详。
其中最主要的杀手有3人。
中国杀手,年轻,女,容颜美丽,功夫了的,身世可怜,盗亦有道。
另外两名重要杀手是美国杀手,分为正义美国杀手和非正义美国杀手两人。
正义美国杀手,中年,上届冠军(请注意,上届冠军),隐退之后妻子被害而为复仇而参赛;此杀手在道德和动机上占据绝对优势。
非正义美国杀手,青年,嗜血成性,残酷无良,在电影中杀死了一条狗(好莱坞电影中极少出现的恶行,隐喻丧失人性);此杀手在道德上居绝对劣势,而在动机上优势强大。
比赛是展开大致如下程序:英国杀手在早餐时候就被中国杀手干掉了,反抗凶猛而无力。
接下来出现了街头冷枪战斗,属于低水准混战,法国杀手(男,运动员型,动作明显吕克·贝松风格)出场就违犯规则,获胜。
死去的两名杀手国籍不明。
附注:法国杀手为黑人(嘿嘿,),带有北非摩洛哥一带风格。
俄国杀手(男,壮,使用不变态大规模杀伤武器,手榴弹)杀死数名过场杀手,死在中国杀手手中(中国杀手以小擒拿手近身肉搏,引爆其身上手雷)。
中国杀手有原则,不杀无辜者,保留神父。
法国杀手袭击中国杀手,中国杀手保护神父,伤法国杀手。
非正义美国杀手杀死一堆小杀手,迅速减少竞争人数,和正义美国杀手对决;初获优势,遭到正义美国杀手反击;陷害中国杀手;逃走。
正义美国杀手追杀中国杀手。
一个使用变态大规模杀伤武器(肩射式导弹)的流氓杀手玩火自焚之后,中国杀手在加油站制服非正义美国杀手,受了神父的影响,没有杀死非正义美国杀手。
非正义美国杀手被比赛组织者除掉。
中国杀手和正义美国杀手第一次对决,法国杀手赶来渔利,被正义美国杀手杀死。
中国杀手和正义美国杀手两败俱伤。
神父改邪归正,重振精神。
在教堂中,正义美国杀手和中国杀手对决,采取合作战略,一起对付幕后组织者。
正义美国杀手和幕后组织者同归于尽。
中国杀手成为没有冠军称号的最后一人。
附注:神父孱弱,嗜酒,英国人。
看了这个比赛的过程,我深深地钦佩好莱坞编剧们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把握,也非常欣赏他们对世界经济走势的认识。
……嘿嘿,这简直就是国际政治经济角逐的动作片版啊。
向此电影的编剧,是Gary Young,Jonathan Frank, Nick Rowntree三位先生致敬。
其中,一开始,直至电影的结束,情节情节都异常破旧.但是里面人不断出现的个人性格思想.正所谓,一样米养百养人.你觉得片子里的情节残旧,人物演绎生硬.但是起码,你看得到别人所想带给你的信息吗?开始到现在都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都有自己的行动方式.有的人运气就好比牧师那样幸运,有的人却惨比在乱战中机枪扫射身亡般倒霉.其实有时不一定就是靠片子演绎得火不火爆或者吸引不吸引人而去观看.最重要是看每个角色所带来的不同信息.一样米养百样人.各人有各人不同观点.我用心去观看,不知道你们用什么去看了.!!!!
导演怕是对全球最顶尖杀手这几个字有误解,这是一部滑稽的爱情故事吧?
————————————————————————————————————————————————————————————————————————————————————————————————————————————————————————————一群农贸市场的卖菜选手在那过家家,荒唐至极,可笑至极!
对于片中搏斗类的画面感觉非常精彩!
只不过有些人体爆炸之类的因素显得有些夸张……对于本片的题材觉得还是很有创意的!
将各种伤亡事件归咎于“杀手锦标赛”这一点突破了常有的观点 这样的“锦标赛”还真是惊心动魄啊!
很棒很棒!
很喜欢这样的动作片!
只不过对于这样的赌博方式,我表示强烈批判!
文/拈花微笑一说到赤裸,大部分人估计都是兴趣盎然的。
冲着这个题目进来的人绝对不在少数,不过让大家失望了。
这不是一部关于裸露的电影,和情欲、性爱也没有丝毫的联系。
这不过是一部动作片,以杀人为背景的锦标赛而已。
我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时候开始以暴露为美,以偷窥为乐趣的。
先是有不少情色导演直接以偷窥为主题创造的电影,如《我偷窥,所以我存在》、《在屋顶上流浪》、《偷窥无罪》等等。
无不是对偷窥、对情欲一事进行大胆而张扬的表演。
大众的偷窥兴致在电影中得到了宣泄。
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意淫的偷窥行径可以在电影中得到尽情的释放。
起初,偷窥大概还只是极少部分人的事情,每每谈到这个话题总是涉及到人性和道德,好像还放不开手脚。
然而今日,数码摄像头已经肆无忌惮的遍布整个城市,网络视频像蜘蛛网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张牙舞爪,我们都无法再回避。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的偷窥欲望都被偷偷的激活。
就好像沉睡中的魔鬼突然解除了封咒。
我们不仅是导演,也是别人镜头中的演员。
生活有时候就是一部电影,而我们都是电影中的主角和配角。
总是在不自觉的上演着动作片、温情戏、灾难片甚至情色片。
我们沉浸在越来越多的偷窥电视节目中,偷窥以另一种更加冠冕堂皇的身份搬上了荧屏。
光是看2001年《幸存者》节目的收视率就可见一窥。
也许你看惯了真人秀,看腻了偷窥情色,没有什么还可以刺激你。
但是把杀人赤裸裸的展示给你看,绝对够震撼,也绝对够挑战你的视神经和想象力。
当你躲在屏幕之后,偷窥着一场真人杀人秀的时候,不知该作何感想了。
《杀人锦标赛》直接的把杀人、道德、人性血淋淋的放在台面上,赤裸了给你看。
一个以赌钱为乐趣的组织每隔7年就会在全世界举行一次杀人比赛,地点定在某个小镇,参与杀人比赛的杀手谁可以活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就可以拿走一桌子堆的如山的钞票。
但规则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杀完对手,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信号发射器,用以定位。
杀手和被杀者就如赛马一样被挑选着。
每个参赛者对观看比赛的人来说,都不再是生命,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工具,这和赛马、赛牛、赛猪是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不过是赔率的高低而已。
你可以变成上帝,随意主宰他人的生命。
生命在这里除了“A:kill”就是“B:dead”而已。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场中英对决,郑莱莱打败了英国选手,一枪毙命,之后就是一连串的追杀与反追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把戏不停的上演中。
你永远不知道谁是下一个。
影片本可以和七年前的那场赌局一样继续下去,只可惜出现了一个为报私仇参加比赛的前任冠军乔舒娅•哈洛,一个无意中被卷入其中的落魄神父,一个迷失的杀手郑莱莱,影片立马从一场杀与被杀纯暴力的欣赏悄然转变为一场人性的对决与思考。
话虽如此,但是影片还是着实上演了一场好看又刺激的“CS”真人秀。
试想一下,把CS里的血腥和暴力场面都变成真人演了给你看,那效果该是有多震撼。
我着实被震了下,酒吧里九个选手的对决,美女与枪,性感的摇滚音乐,可以无限度的激发潜伏在你身体内的暴力潜质。
现实中,我们总是极力把自己和暴力撇开关系,但在虚拟的世界里,包括网络、电视、电影里,面对暴力,我们又无一例外的享受着感官刺激的最大满足。
人性从来都是有弱点的。
杀戮中,优美的抒情歌曲不和时宜的响了起来,仿佛要告诉我们这一切不是真的,不过是场戏,但那些在电影中突然逝去的生命,还有那些在观赏死亡面前谈笑风生的富豪们,却会不断提醒你,电影也可以是现实。
现实中,你能说就没有这样赤裸裸的杀戮吗?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地球上,有哪一天世界是安宁的。
橄榄枝下无和平,战争的本质远比一场杀人比赛来的残酷的多。
如果我们不控制自己的欲望,任由其肆虐的话,这场杀人游戏就会活生生的在你我的身边上演。
影片如果一直延续这样的思路下去,一定会是一部好看又能让人反思的电影。
可惜,影片的后半段围绕前任冠军乔舒娅•哈洛的复仇展开,因郑莱莱杀了他的妻子,前任冠军加入比赛,开始追寻杀害妻子的凶手。
本该继续下去的人性挑战变成了好莱坞式没悬念感的复仇。
追杀、飚车、中国式功夫,已经把一个好故事直接降级。
就好像从背后看美女一个道理,身材特棒,气质非凡,可美女一回头,吓死几头牛,让你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继续看下去。
手无缚鸡之力的神父突然变成了英雄,英勇生猛,打败一个又一个职业杀手,好莱坞的神话还真不是盖的,说来就来。
大屠杀变成双人对决。
当郑莱莱被杀死,最后的冠军诞生时,没有任何人会因为生命的消逝而悲哀,取而代之的是欢呼,几家欢喜几家愁,也不过是发愁赌注下多下少的问题,懊悔和自责只不过是因为选错了“赛马”。
愤怒的乔舒娅•哈洛找到了杀自己妻子的仇人,把从郑莱莱身上取下的发射器给了举办者。
那些前一刻还在呼唤的富豪当自己生存面临挑战的时候,仓皇逃跑,和之前的泰然自若截然不同。
影片完美结束,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迷失的杀手和神父浴火重生,大快人心。
也许有人该说不该如此结局,该来个更悲情点,更深刻点的。
一部优秀的剧本打上了好莱坞式的标签,你还想他深刻到哪去,你还想他能思考出个啥?
至少在影片的前二十几分钟还是给够了满足你的。
你就该知足吧。
《杀人锦标赛》“脱”的是够彻底,只可惜就如好身材的美女长了一身疥疮,赤裸了也不过是一堆人肉一堆,看多了倒胃口。
此作品为个人原创。
如有平媒刊载或用于商业用途、以及约稿请与本人联系,严禁复制,欢迎转载。
方式如下:EMAIL:[email protected]:31323598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看这种电影吧,我还是挺喜欢的。
在看的过程中,我被吓了好多次,这一下让我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爽!
最后牧师的祷告我很喜欢——我们必须好好生活,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
面对痛苦,我们必须有更大的勇气;对于奇迹,我们只要当是偶然。
我们祈祷吧!
中国女杀手的最后一抬头,让我好喜欢。
真得好美!
这部电影看到10分钟的位置时,赫然发现它和日本电影《大逃杀》的相似度是如此的高。
当然它远远不及《大逃杀》好看。
单单从电影的情节来看,老套而又充满了俗气十足的桥段。
那个教父看起来眼熟,但是又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部电影里看到过他。
华人女主演长得一般,身材倒是很好。
那个上届的黑人冠军,身手缓慢,而且总是瞎耍酷。
我更喜欢那个收集别人手指的家伙,这才是真性情,虽然傻了点。
诺大的一个杀手锦标赛,竟然只有两个人管理监视器,而且这两个人还是二把刀。
在无辜而讨人厌的神父出现之后,电影开始走向不变的俗套主题。
当然主人公永远不死而无敌,而最后的坏人的结局……我不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只是看看他们是怎么死的而已。
当然其实他们死的方式也很普通。
2009年10月24日
Kelly Hu 68年;Ving Rhames 59年
电影开场十分钟,结局全部被看穿,加一星感谢陪我在机场的无聊时光。
胡凯莉堪称林熙蕾第二哇
7/10 观感竟然很爽,看得出这片下了点成本,很多大场面在这类电影里是基本看不到的,剧情无脑属于标配,但能够服务到观众,达到无脑爽这片也就成功了。
这电影可能只有纯爷们 喜欢 我喜欢啊
比想象的好
很多啊最近这样的片子
字幕配得太牛B了,哈哈!
Everytime we say goodbye~
这种类型的片子,很难再有太大的突破了~剧情总体来说,还算紧凑,对部分人物的描写也算OK。值得一看~
哈哈,其实没那么差
揍是为了看爆头!
人体自爆还是怪过瘾的~
KELLY HU难得一次当大咖
三个打斗场景拍的不错
混血是个技术活
弱智游戏,这也当杀手,大哥大姐们,回家抱孩子吧
动作场面还好啦,虽然这类型的片子一贯是没什么营养的。
做作
消磨愚蠢的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