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狗看电影的好处就是,劳资只看自己想看的,你说《妖猫传》是好片是吧(我就不赶首映看),明知道《机器之血》是SHI是吧,我就吃我就吃。
好吧,言归正传,看完本片,一味想要吐槽成龙的朋友们,请大家还是手下留情……(虽然槽点真的多),不过明显大哥的这一部烂片之所以烂,毕竟也不是全烂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多的就不说了,有闲钱的可以自己去电影院看看,至于骂成龙的活计我是真的张不开嘴。
打着国产科幻片的名头,《机器之血》这部电影显然没有找到自己最精准的定义,机械心脏和再生血液的存在和生化战士以及外骨骼装甲的存在,显然就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借chao鉴xi,作为一部科幻片本片本身并没有给出足够具有科技感的设定,而且即便只有拿来主义的一些所谓科技元素,也没有被很好的糅合在一起。
影片在大部分时候并没有表现出科幻片的科技感,而有时候又突然变得科技感满溢。
尤其片中博士留下的科学技术,在十多年的故事跨度中都没有其他人能够超越或是简单的复制重现,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BUG,大家可以回忆起自己十三年前用的是什么手机吗?
显然十三年的时间,即使是科技正常发展,片中所谓的机械心脏应该也至少更新到X PLUS了吧。
十三年的科技变革肉眼可见……故事片可以靠剧本撑场面歌舞片靠舞美动作片靠打斗设计战争片靠宏大的场面这些元素虽然不敢保证电影一定能够成为出色的影片,但至少当它们达到足够的专业程度后,我们可以将之定义为固定类型中较为成功的作品,这种专业也是一部影片的保障。
可是在科幻片范畴内,《机器之血》真的是做的一塌糊涂,除了设定上的硬伤外,片中的道具和特效也可谓失败至极,反派的大飞船显然就是《星球大战》中的无畏战舰,外骨骼装甲兵活像是暗影风暴兵,在看到这些元素之后,我已经很担心自己看到反派BOSS化身为达斯·维达了,不过至少影片中没有出现光剑对决,不过那个“激光判官笔”(应该是这样吧),也已经足够抢眼了。
全片都只有这一套行头的反派,就差在脸上刺一个金印说明自己是坏人了。
而BOSS和成龙女儿换血的桥段,下面那个完成的倒计时则更是尴尬,感觉欧阳娜娜饰演的角色好像随时要自动关机一样。
另外,她身上的复活细胞也实在是有些不明所以,大哥就蹭了自己女儿一点点细胞,再生能力就活生生赶上了死侍,三秒手臂重生的能力,只怕也只有金刚狼可以一战了。
设定不严谨就罢了,影片的拍摄也十分不走心,在特效大行其道的年代,本来成龙几乎可以被定义为真拍的代表性人物了,打斗动作受年龄影响完成不了找个替身还可以理解,可是最后一幕就连落水后找个真实的海面取景都懒得找了,就是在让人接受不能了。
顺便,悉尼歌剧院那一段荡绳子的戏除了最后落地的镜头,也几乎全都靠特效完成,岁月催人老还真是谁都逼不过这英雄迟暮的一天。
本片的剧照基本上都是这种风格的,不说清楚,真的会以为剧组是去旅游的吧……至于剧本、摄影、调度、灯光等等一系列电影细节,是真的没什么可聊的了,作为一部除了成龙几乎没有任何宣传重点的娱乐片来说,基本也就这种水准。
不过,这片子真的要拍续集吗???
吐槽了影片,还是说说罗志祥,小猪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艺人(只是艺人,不是演员)之一。
有了朱碧石的前车之鉴,当李森这个角色第一次在片中出现之后,想必大多数观众都猜到了结局,毕竟大量刻意避开面部描写的镜头营造而来的神秘感,有着过于明显的意图,而如果稍微看过影片演员表的观众,也想到的作为男二的罗志祥,差不多也到时间登场了。
抛开罗志祥本身自带的流量不谈,《机器之血》的选角可能算是最折中也最走心得了,毕竟吴亦凡、鹿晗之流也可以带来更多的特殊观影群体,但是这对电影本身而言就……作为有多丰富演出经验,又在综艺圈混的风生水起的小猪来说,电影演出对他来说并不算是什么极限挑战,至少他的演出有着个人特色,而且也有很大机会为电影增色不少。
星爷最近两部片子都选择了和罗志祥合作,而小猪的演出也确实没有辜负星爷的青睐,不过和邓超一样,作为一名超爱加戏的演员,可能是话剧和综艺节目临场发挥带来的通病,罗志祥的表演如果没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演来把控的话,难免会游离在电影之外。
专业出戏十年大哥这两年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对作品的要求和剧组其他演员的要求明显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本片的导演张立嘉又恰好是一位新人导演,所以罗志祥个人的风格在影片中明显有些被过于放大,观众觉得很多桥段会出戏也就在所难免了。
不过,对罗志祥本身真的还是要持肯定态度的,在如今这个喜剧演员青黄不接的大时代下,罗志祥的表演方式如果可以再加以打磨,有望可以成为新的喜剧之王也说不定,至少在本片中那段恶搞醉拳和李小龙的桥段中,他的表演生动而且有着不俗的喜剧节奏感。
至于其他的笑点设计,如果各位观众也和我一样是个二逼青年的话,可能一遍笑骂着SB的同时,还是会配合着笑上两声吧,虽然这并不能摆脱笑点的尴尬。
顺便,无论目前罗志祥的演出如何,人家至少敢演爱演,比那些面瘫脸终归是强了不少,而且人家还有颜啊,这年头有颜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至于,影片本身,还是前面那句话,有闲钱的还是自己去电影院看看,五到六分不能更多了。
关注公众号 胡吹乱荐 ,一起聊更多电影。
《机器之血》这部剧还可以,成龙也是我们小时候看他的电影最多了,这部电影跟以往的也很像,但是我看到的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保护之心,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求回报的付出很感动!
还有罗志祥负责搞笑、欧阳娜娜我好像是第一次看她的电影也还好很漂亮。
这部电影看完我觉得大家没事也可以回家多看看自己的父母陪他们多说说话,不要等到父母老了才发现自己陪他们的时间太少了!
机器人之血,冲着成龙大哥的名头去看了这部影片,在17年一共看过三部成龙大哥的电影,春节档的《功夫瑜伽》、《英伦对决》以及这部影片,应该说有成龙大哥,票房是有保证的,但不得不说一次比一次对成龙大哥失望了,机器人之血老套的剧情,连之前成龙电影中惊现刺激的场面都不多见了,如之前十二生肖中的打斗场面,滑板场面,到机器人之血中只有在悉尼歌剧院上的短暂打斗。
江山迟暮,廉颇老矣,成龙电影是我们这代人的回忆,如同周星星的电影一样,总有一种情怀在里面,所以当只要看到成龙主演的电影时,总是不由自主的选择看看。
现在我希望成龙大哥不要在高产了,休息休息吧,当当导演制片人挺好,不想在影片中看到越来越步履蹒跚的大哥。
这部影片我给了三星的评分,其实对于电影本身来说我觉得1星就可以了,多余的两星为大哥而打。
成龙对于所有80后来说,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所以每当有成龙的新片上映,至少对于我来说,我都会去看。
几十年拼命换来一声“大哥”,所谓大哥老矣,尚能打否?
这本身就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壮感。
有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清楚成龙、房祖名的姓氏问题。
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下。
成龙父亲原名房道龙,入港后改名陈志平。
成龙原名陈港生,艺名元楼,按族谱应叫房仕龙。
2005年成龙公开其祖上为唐代名相房玄龄。
那么让他儿子姓房也表明成龙认祖归宗的态度。
好了,回归正题。
《机器之血》是一部由成龙主演并担纲监制的动作片,由成龙、罗志祥、欧阳娜娜、夏侯云姗联袂出演。
值得注意的是,房祖名是以联合出品人的身份出现在片头。
应该是成龙有意让儿子转幕后。
风流如成龙也开始为儿子谋后路,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成龙在本片中依旧饰演一位警察,不过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热血澎湃的“陈家驹”了。
从《警察故事2013》开始,成龙有意减少动作戏份,增加亲情戏。
从《英伦对决》到这部《机器之血》,成龙瞬间飙泪的演技确实让人动容。
让人动容的原因,除了成龙对女儿那种爱的流露至真至诚,还有就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成龙老了。
尤其是影片中有一个成龙站在悉尼歌剧院屋顶的环拍镜头,让我想起了《我是谁》中,夕阳之下成龙站在山头呐喊的一幕。
但时间已跨过了20年。
《我是谁》片段成龙老了,我们也不再年轻。
欧阳娜娜出演过《北京爱情故事》和《王牌逗王牌》。
但恰逢本片上映之前,由袁立手撕浙江卫视引出欧阳娜娜和刘烨的隔空对戏,让其突然有了很高的话题热度。
这么巧合的事情不能想,细思极恐。
在电影中,欧阳娜娜饰演成龙的女儿,是一个核心角色。
怎么说呢,没什么亮点,中规中矩吧。
不过我们也不能对一个17岁的孩子有太多要求。
夏侯云姗在影片中饰演成龙的搭档,也是本片的编剧之一。
我觉得她和毛俊杰(《芈月传》孟嬴)有几分相似。
但本片中的表现嘛,不敢恭维,有些尴尬。
罗志祥属于本色出演,至于他的本色是什么,请参考《极限挑战》。
总的来说,成龙在片中动作戏不少,感情戏也很真诚。
虽然故事情节较简单,但节奏尚可。
要说缺点的话,就是没什么高潮。
我打6.8分。
说几个幕后的故事吧:1.在悉尼歌剧院屋顶拍戏时,从地面到屋顶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成龙在拍摄时不敢多喝水,因为怕小便耽误时间影响拍摄。
2.罗志祥第一次在片场见到成龙时由于紧张一直躲在树后不敢出来。
3.片尾曲英雄故事是《警察故事》系列的片尾曲。
再次听着成龙的歌,看着电影花絮。
这种久违的感觉让人很怀念。
4.片头你会看到出品方之一58同城影业的logo。
让人感觉怪怪的,至少我是。
首先说说一个疑惑:这是科幻片呢还是警匪片呢?
打着科幻片的名头,没有看到科技元素,奇幻元素,只有魔幻的剧情进程,极力煽情却丝毫无感的父女情结和成龙出品必带的警匪交战片段。
哦好吧,这次主体换了,我大中华的民警堪堪出镜然后消失,成龙花的情面估计是很大了。
喜剧式的插科打诨想调剂好空白时段,却掩饰不住那深深地尴尬。
其次说一下智商问题, 无畏战舰的copy飞船可以先不谈,毕竟船可能有相似。
但是《终结者》《星球大战》《生化危机》《创:战纪》 《死侍》《攻壳机动队》都揉到一起,你是当我们都没看过电影吗?
还是说你想凑齐所有部件拼成百兽王闪瞎我们的眼呀?
从海报出来大家就知道是要给《终结者》带上一颗《生化危机》的心脏,这本没什么,用心写这个题材是很好的,没成想连写都没写,直接分镜头COPY,切换角色就播出来了,你们这样对得起头顶上那个叫大脑的器官吗?
再次便是硬伤问题,由于太多太硬,还是一条条列出来吧1.特效一塌糊涂,欧美和港台90年代初的视效都比这好,可见《超级学校霸王》《黑侠》《暗战》等等2..逻辑混乱,反派文明先进程度超前主角一边N多年,每次交锋却都没有科技压制,只有无比尴尬的打戏和爆炸, 结局更是一次人体炸弹爆炸就OVER了,那请问前面打来干嘛的?
非得被打的要生要死的才爆。
3. 香艳镜头横插,人妖表演,女主胸前扎针等,对剧情进展没有丝毫作用,当时情景下毫无插入必要,单单就是为了吸引宅男,拖拉时长吗?
4.衔接尴尬, 女主身上的复活细胞也实在是不明所以,成龙就倒下的时候蹭了一点点细胞,再生能力就超过了金刚狼,手臂重生的梗太无语,狼叔中个枪还需要几秒到几十秒呢,你丫一瞬间的好了,这么神奇的东西能抽取得完?
它不是应该在植入下一秒已经繁衍到女主全身的细胞中了吗????
5.至于被捧为才女的夏侯云珊,出场开始便已经是尴尬担当了,不会演戏你能不能先去报个速成班再来?
中国社会这只老机器的确在流血,那血里满满的物欲和铜臭,伤口上流的脓却是自豪和爱国。
投资4亿拍成了这样一部小品,却还大言不惭的吹嘘:中国也有了自己的科幻片。
一年几部的劣质电影,却成了高产的影视圈劳模。
偏偏还有人小丑跳梁:你们不爱国;你们知道他们有多努力吗;你们知道他做过什么吗;你们。。。。。
好吧,我不一定都知道,但从《龙的心》《快餐车》《霹雳火》一类到近年《英伦对决》《 绝地逃亡》《守护之战》等等我都有了解。
对于已经变成爱国婊和圈钱影商的成龙,我早已无话可说。
比想象中的要好看完这部电影有个想法,如果本片不叫《机器之血》的话,叫《警察故事2017》是完全可行的,成龙饰演的这个角色,完全就是老年版的陈家驹。
说句实在的,我是个成龙粉丝,熟悉我的朋友也常见我为成龙之前的作品撰文打call,是个连《绝地逃亡》这样相对平庸的成龙作品都觉得不错的脑残粉。
但即便这样,最早对《机器之血》是完全不期待的,甚至还有点纳闷:成龙大哥是怎么回事?
怎么拍了一部看上去山寨气质浓厚的电影。
这不是大哥的风格啊?
不看好这部电影有二:其一为新导演,其二为“科幻片”。
国产科幻电影那本烂账也就不想提了,而且电影发了预告片又来个实锤(预告片真不怎么样)。
这导致《机器之血》让我想起了之前两部电影,《未来警察》和《机器侠》,基本上可以囊括为“山寨”二字。
在此基础上,我未看片之前,对《机器之血》的观点就是这样。
甚至还准备了不少吐槽词,我就想说说成龙为什么拍这样一部电影,是怒刷存在感还是什么的?
我真不想看到自己的偶像如今走下搏命的神坛。
不过看完电影之后,这些吐槽词被憋回去一多半。
有道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说得就是《奇门遁甲》。
反而之前非常不看好的电影,预告片又那么山寨,最终电影的效果,甚至说是有点惊喜了。
《机器之血》至少要比《功夫瑜伽》强吧!
“警察故事2017”《机器之血》当然算不上佳作,但还是一部标准的爆米花电影。
打斗、枪战、爆炸什么都有,最关键的是,故事完成度是很高的,这是之前没有料到的。
电影的故事基本都是《新警察故事》+《我是谁》,尤其是前者,罗志祥这个角色基本就是《新警察故事》中的谢霆锋,并且结尾处同样来了一次身份大反转的设定。
而欧阳娜娜这个角色,等同于《我是谁》里的山本未来或者《新警察故事》中的杨采妮,是角色的牵制力。
成龙与两位角色的关系,再加上故事的整合,就变成了这部《机器之血》。
有人说,这部电影不像成龙的风格,但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首先这个角色设定,至少有一多半的风格,还是“很成龙”的。
“很成龙”不是在说电影中那些利用环境因素的诙谐打斗,而是人设。
成龙在电影中的人设,很特殊,作为一名警察,跟《警察故事》系列是完全一致的。
成龙生涯中演过不少警察,就连《绝地逃亡》里这位也是警察的身份,但要论特殊性,他在1985年自导自演的《警察故事》实则开创了“成龙式警察”的独特风格。
不再是一味的诙谐打斗,也不再是一味的搞笑故事,成龙在“警察故事”体系下的陈家驹,是那种极具正义感且草根警察身份。
搞笑和诙谐打斗不能丢,动作喜剧依旧是定位,但成龙在这套电影中,也开始拿枪战斗了,也开始杀人了。
也有悲情的时刻,也有义无反顾的执念,也不见了理想化故事主题(世界和平、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反而更加反映现实,这是成龙从功夫小子喜剧过渡到现代警察定位的代表。
以后只要片名中带有“警察故事”这个四个字的电影,其人设都是这样。
成龙不再无所不能,而是受限于警察身份的体系之下,却又时刻追求超越的草根身份。
能力有限、敌我力量悬殊、孤注一掷等情节和角色设定,都是《警察故事》系列里常见的。
比如《警察故事》中拿枪抵着上司头的孤注一掷,《警察故事2》中被敌人揍得体无完肤,还有《新警察故事》中成龙跪地痛哭,就连那部小格局的《警察故事2013》,成龙也是在警察身份之下,为了女儿被迫与柳云龙展开一场实力悬殊的打斗。
《机器之血》也是一样,电影中他饰演的林东也是一名小角色,开场就在警察与父亲的身份之中做出了抉择,虽然名字变了,但这是典型的“警察故事风格”。
在随后的故事中,他舍弃了警察的身份,完成了中段故事的过度,到了最后,父亲与警察的身份完成了合体,算是一种警察身份复仇与父亲身份的救赎。
所以说本片很像“警察故事”,是角色定位所带来的,成龙在这部影片中的表现,除了近年来根据年龄和身份而来的变化(比如父亲的形象,成龙这几年总演父亲),整体还是能找到以往的影子,而不是《英伦对决》那种完全悲情形象。
不应该算科幻片要说《机器之血》与成龙以往作品最不一样的地方,大概就是题材了。
科幻片?
在我看来,电影只是打了个科幻的擦边球而已。
机器心脏,生化战士,电影让人想起了尚格云顿那部经典《再造战士》,实际上电影对于反派的设定,其实就是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西方电影常见的科幻B级动作片,这些作品跟传统科幻电影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于科幻理论的运用。
无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任何科幻作品,是建立在科幻理论的基础上,比如《星际穿越》,故事就是寻找人类新的家园,虫洞、五维空间等等科幻概念元素都是融入故事情节之中的。
但是诸如《机器之血》甚至《再造战士》这样的作品,科幻味道不是很浓,只是用到了概念而已,本质上还是警匪动作片。
如果将电影中科幻元素删去,电影其实成立的哦。
科幻元素的引入,对于本片来说,实则是为了增强戏剧冲突,加强正反双方的实力对比,突出科幻的符号化,所以才会出现很多打着科幻片旗号的动作片电影,就是一个噱头而已,骨子里面还是能够剥离科幻元素的。
比如结尾之处的飞船打斗,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载体,这段内容可以放置在任何场景之下,飞船的符号只是为了让结尾坠机场面的视觉效果而设定。
又比如打扮的跟黑武士一样的反派,路人还能惊呼“外星人”,对电影的剧情并没有太大帮助。
所以电影的核心卖点,还是“警察故事”的内核以及成龙式的打斗,当然少不了罗礼贤的飞车特技,还有结尾群战的长镜头戏份,动作是核心,科幻只是“助攻”而已。
但对于成龙而言,这就新鲜了,这大概是成龙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
虽然科幻元素是点缀,但比起《飞龙再生》、《燕尾服》这样带有奇幻色彩的作品,本片的“科幻”味道,倒是显得很突出了。
因为在动作电影的模式之下,科幻元素在不影响电影风格的基础上,对角色和情节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这在成龙电影中是前所未见的。
所以这里就需要过度到故事层面上来细细分析了。
(如下内容有着强烈剧透)故事线索的挖掘虽然之前为《机器之血》准备的很多吐槽都用不上了,但电影还是有着一定的问题存在。
并不是故事出了问题,相反电影故事乃是成龙近几年最复杂的没有之一,不要差诧异,对比下《功夫瑜伽》和《绝命逃亡》就知道了。
至于问题出在哪里,就是故事节奏太快了。
有的时候,故事节奏慢,会让人昏昏欲睡,很多商业电影为了追求娱乐化,加快故事节奏,让电影显得流畅,《机器之血》就是这样的。
但本片的故事其实挺复杂的,这就导致电影在快节奏的故事和枪战动作戏中,很多关键信息被掩盖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的三位主要角色,成龙、罗志祥、欧阳娜娜,笔墨很多,且都留有一定的空间。
尤其是罗志祥,表面上是一个甘草角色,实际上却深藏不露,这就需要结合剧情来研究了。
1、机器之血到底是什么?
“机器”和“血”是一对完全冲突的概念,电影中却整合在一起。
实际上本片有点类似夺宝题材,他们一直所要寻找的,就是“可以让人变得跟机器一样的生化试剂”。
电影开场那位博士研发的生化试剂,最根本的效果就是“自愈能力”,将人类的心脏替换为机器,实际上相当于试剂的容器,让实验体变成了“可以无限自愈”的超级战士,这就是“机器之血”。
结果机器之血1.0版本是有瑕疵的,自愈试剂与血液产生了变异效果,让实验体暴走,而且自愈效果一般,且呼吸系统有着严重的问题,这一点更是被成龙等人利用,把女反派给撂倒了。
所以博士又开发了机器之血2.0版本,“自愈能力”得到了修复,几乎是完美无缺的,这个就是电影中所有人一直在寻找的。
至此,电影的主题就明确了,欧阳娜娜身上的机器之血2.0,又成为正邪双方都在追求的目标,大反派需要欧阳娜娜身上的血液,让自己的身体拥有自愈功能,同时还需要欧阳娜娜记忆中的实验录像,从而开发出2.0版本的生化军队,二者要一个就够了。
正因为“需要欧阳娜娜血液”这点私心,最终让他满盘皆输。
所以,本片描述的是“冲动是魔鬼”的故事,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没搞清楚,不但让成龙利用实验录像打入敌人内部,还成全了父女相认。
2、罗志祥是怎样的角色?
这个角色我很喜欢,有点像《冒险王》中的金城武,真是太像了,本事一般,打斗中还装死,完全为了衬托成龙的形象,并且还要把看上去很紧张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别看表面上是一个搞笑甘草的角色,实际上很有城府。
他在成龙的地下室是怎么逃出来的呢?
最后飞船爆炸他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电影并没有直接表述,但结尾之处,这位偷了实验录像,去找人交易,从这一点上来看,罗志祥是该片正邪对立之外的第三方势力。
他的有背景的!
他的真实身份就是被反派杀掉的军火商的儿子,跟欧阳娜娜在同一个孤儿院长大,这里绝非巧合,而是有幕后势力将他安插在欧阳娜娜身边,为的就是要接近这个“行走的机器之血”。
至此,之所以他每次都能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而且要比成龙还要早,这是有原因的。
要知道成龙可是一直在暗中保护自己女儿的,但每次还能被罗志祥抢先一步,说明他背后有势力在支持他。
所以他的主题就是“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PS,我觉得罗志祥被周星驰挖掘出来了喜剧天赋,且完全没有偶像明星的身段,以后可以朝着谐星的方向发展,只可惜太帅了。
结语至此可见,《机器之血》的故事还是很复杂的,电影节奏很快且动作戏多,掩盖了一些关键信息点,这是电影的问题所在。
但终究本片还是那种一直打算追求商业大片质感,同时还巴望着故事上能够出点新花样的混合体,实际上还是被香港电影一直追求的感官体验掩盖了故事信息的释放。
但终究而言,《机器之血》比想象的要好,而且不山寨。
成龙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还是有点想法的。
最后再多说一句,电影宣传一直主打的“世界首个在悉尼歌剧院上的打斗”的噱头,是否是真实的呢?
是真的,因为悉尼歌剧院根本不会让人爬到顶上去的,成龙是第一次,也是所有电影中的第一次,可能悉尼歌剧院院长是成龙的粉丝。
这两星都是看在是成龙大哥的片子份上打的,要是换个人简直是负分了😬因为有“清醒一点”一直没看这片……果然看片还是需要再清醒一点。
小猪一点不帅了全程搞笑担当,什么都不会还一直没被抓也是神奇。
博士干嘛要救林sir女儿?
救完后这种全世界仅此一枚的高科技不关地下十几层实验室里严防死守还随便扔到了国外孤儿院自由成长,剧情实在太老套……去年跟鬼子打年初跟印度人打年中和007打年底又跟生化特种兵打,打遍天下无敌手不说断掉的胳膊还能再长出来,歪一个被抓进实验室随便用来做实验的特种兵成为生化人之后就一夜暴富都能搞到类似mcu的天空之舰了😨更不用提一批批前赴后继死也死不完的生化战士为啥穿的跟《创战纪》似的还自带荧光条
看这部影片已经是2018年下半年了!
《机器之血》是由成龙大哥监制并领衔主演的一部动作科幻类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了国际特工林东(成龙饰)在一次保护证人过程中卷入了与自己无关的阴谋里。
多年之后,一本畅销科幻小说《机器之血》的出版,使得当年卷入这场斗争的各方浮出水面。
该影片由成龙,罗志祥,欧阳娜娜,夏侯云姗等主演,豆瓣评分4.7分。
整部作品结构紧凑,故事完整;动作场面干脆利落,爆破场面精彩;节奏明快。
成龙大哥依旧很拼,罗志祥发挥了角色在整部影片中的笑果担当。
看了这部影片,整体感觉依旧延续了“成龙式”的动作电影特色,打斗场面镜头感强,极具观赏性,给人酣畅淋漓,热血沸腾的享受。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这部影片的一大看点是成龙大哥跟生化人的对打,而且还要在悉尼歌剧院顶上打斗。
根据后期采访导演的资料显示,之前有很多好莱坞一线演员也希望能上去打,歌剧院都没有同意,对于澳洲人民来说,悉尼歌剧院就是我们的长城,他们不愿让人上去踩踏。
可是听到成龙的名字,悉尼歌剧院就同意了,足以见成龙在国际上的地位。
回过头来,我们不管从纵向比较“成龙电影”,还是从横向对照影片本身质量/影片市场效果。
这部影片槽点太多!
不论是科幻元素还是悉尼歌剧院上的打斗,终究还是功夫喜剧,套路还是这些套路(开头悲剧,然后反击,再加上能施展功夫的冲突,最终开心结局)。
甚至于成龙在戏里也没有发挥出他的特点,所有演员的打斗彰显着国际范,纯属为了打而打。
非常突兀的飙车戏,非常突兀的摘下眼镜被喷漆,非常非常突兀的娜娜的胸替!
当然,影片本身还是加入了喜剧元素的。
但完全毁了成龙凭(英伦对决)刚刚积攒下来的好口碑。
一、和妖猫传、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三部电影两天看完的,整体来说,机器之心最不违和。
怎么说呢,就是整体协调,三部片中最喜欢这部,就是罗志祥如果找个更年轻一点(同样要帅)的来演就好了。
罗和欧阳娜娜相差岁数太大,实在不像相差十岁以内的样子。
二、欧阳娜娜演的怎么样我不做评价,我也看不出来好坏。
但是最起码在电影里挺好看的,养眼啊。
也许,不说好,但也没让我觉得不好。
三、看电影在我这儿果然还是看颜值的。
发布会当天正值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机器之血》的导演张立嘉作为唐山人,一上台首先对唐山大地震表示自己的悼思。
张立嘉作为一名新人导演,在第二部导演作品中就请到成龙担任主演,自然有着不少硬干货,他在发布会上表示,从《机器之血》前期的剧本创作到和成龙等沟通再到现正式开机,自己已经为了这部电影花了3年7个月的时间,希望能将故事打磨到最佳状态再呈现出来
我不该对成龙有什么幻想,就像我不该对王晶一样
还行吧,就跟我不觉得上一部特别好一样,也不觉得这部特别差。反正就是成龙的样子,笑得出来,欧阳娜娜比预料中好看,结尾有点扯像王晶。
永远支持龙叔,龙叔最棒,这么大年纪还在为中国电影做贡献这份心就值得一看
罗志祥和欧阳娜娜是怎样在外国孤儿院长出一口台湾腔的?苏珊的整容脸实在是太网红了,看的我和伙伴吐槽了一整个电影。不过欧阳娜娜的确是青春靓丽啊,发丝飞扬的时候后排一个阿姨感慨:发质真好!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张立嘉导演完美做到!张导与大哥的完美组合,创造了中国软科幻动作巨制的先锋!这是一部成龙电影,更是一部导演的诚意之作!夏侯云姗不再是单纯只靠打的龙女郎,有血有肉有智慧!在小苏身上我们看到了爱情!另外,13年依然年轻美丽~采访下美容秘诀是靠钱吗?
明明有那么多想看的口碑佳作(电影或剧集)没时间看,却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看了好些烂片/差片,而比起不甚感冒的差片,有时还是槽点满满的烂片更有观影趣味,毕竟越多的雷点可能会变成越多的笑点。P.S.:那个戴黄帽子的白人小混混真是笑到我了,南希拍他一下,他就主动回头把墨镜拿开让她喷他漆。
题材和导演水平就注定这部电影没法拍得让大多数人满意,再加上国产科幻从来都是拍一部砸一部然后就放低了观影期待,结果看到开场的枪战和悉尼歌剧院打斗,发现成家班的动作戏的编排还说得过去。恭喜大哥入手宝具混天绫以及副本悉尼歌剧院。但后半段导演可能就忘了自己在拍什么了,结尾也收的太急促。
到后面突然感觉就结束了,节奏不太一致,最前面当一条粗腿穿丝袜的时候就隐约感觉不是女的,有动作打斗,但是整个剧情感觉有点乱套,说科幻吧,好像也没什么科学道理,就很奇怪,还凑合吧,成龙和罗志祥的感觉很到位,其他的,有点僵硬
分数太低了,可以到6.5吧。喜欢成龙和生化类软科幻类型片的可以一看,就是3D比较讨厌。成龙大哥老了之后总是以一位无能为力的父亲形象出现,这部里又是父女情,会有感动也会心疼。算是预料之中的成龙电影,动作上和近几年成龙电影类似,偏冷酷实战,不是以前不见血的动作功夫。罗志祥承包笑点。
称得上精彩的爆米花电影,科幻的成分比较弱,但成龙大哥、小猪和欧阳娜娜的演技也还算可以。剧情上嘛只能说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地方但是也没有什么不适感。话说成龙大哥真的很喜欢在电影里当爸爸诶,总是会有一个女儿角色。这次是我的超能力女儿总是被人惦记的故事。
7.5分,我觉得可以,比较喜欢罗志祥的演技。
不是特别成龙,也并没有特别发挥他的特点。更偏科幻设定的伪动作大片,找一群老外装国际范儿,从头到尾一通乱打。欧阳娜娜和罗志祥都是不太行。
把《英伦对决》积下的口碑又败光了,打着科幻旗号卖成龙几十年不变的功夫喜剧,除了很拼没别的了,故事莫名其妙不伦不类,主创那套做个飞船就是科幻的思路幼稚可笑,太违和了好吗!至少把概念先讲明白吧?别急着用动作戏搪塞啊,为啥换血就会有别人的记忆?还有成龙出品全是假3D真是够了!!2/10
成龙打戏还是超级多 罗志祥负责搞笑 在国外表现成龙的知名度吗?哈哈 欧阳娜娜难得演技在线 那个苏珊的戏份好多 而且感觉特别能打 难道是新的龙女郎?故事情节偏简单 不死生化人简直是bug 为啥他输了那么多血还没有力量强化呢??中间又为什么自己找死出来打成龙 不等到传输完毕?
科幻质感像极了美国60年代B级片,和卫斯理故事的核。场面上,仅有悉尼歌剧院的打斗保留了成龙特色,但是太短了,和女打手的套招看不到细节,大远景比较多。年轻演员都太差了,画外音一直都是“女儿已经走了十三年了。”
居然是部科幻片 哈哈哈哈~忘了从哪年开始 成龙开始演爸爸 希望成龙大哥不要再老了 小猪哥在这部电影里居然是位有实力的暖男 棒呆【不要再打架了】 娜娜也不尴尬了 是干净的女孩~ 小苏是很可靠的队友呢
成龙的片子真的不错
这是玄幻片吧?莫名其妙的情节和毫无逻辑的冲突,反派穿着cos服满大街跑,罗志祥实力尬笑,导演非常明显的暗示大家:我喜欢欧阳娜娜!一星给唯一水准在线的开场戏。另外,欧阳娜娜露胸是什么想法???
哈利波特衍生系列
竟然觉得还挺好看的。毕竟那么老的人了还这么卖命。不过片尾的花絮少了受伤搏命镜头多了搞笑NG镜头能看出来确实打不动了。不过整体加了战舞的动作设计,而且每个人的风格都不同还挺有意思的。本以为神棍剧情,但实际还不算太糟,很多经典梗。罗志祥搞笑担当妥妥的!!欧阳娜娜还是让人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