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的几年,尼古拉斯·凯奇还有近10部电影的拍摄任务,对于这位近60岁的老牌巨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
作为曾经处于好莱坞一线巨星阵营的凯奇,有过无比辉煌的业绩史,32岁时就获得了奥斯卡影帝,由他主演的诸如《勇闯夺命岛》、《变脸》、《国家宝藏》、《空中监狱》等影片成为世界影史永恒的经典。
事业的顺风顺水,让凯奇一度迷失了自己,巨额的个人财富让他挥霍一空,最终导致自己陷入破产漩涡,为了还债他开始在烂片堆里摸爬滚打。
被众人吐糟拍烂片的日子一定是痛切心扉的,好在这几年他凭借《星之彩》和《曼蒂》还是搏回了一些口碑,这可以看作是凯奇对造化弄人的抗争。
在2022年他推出了一部很特别的影片,在这部名为《天才不能承受之重》的影片中,凯奇破天荒的出演了一次自己。
据说接拍《天才不能承受之重》这部影片后,助力他偿还完所有债务,所以这部以他自己为中心的影片,充满了凯奇个人风格的自嘲、戏谑和兴奋,甚至在片中毫不避讳数落自己拍烂片的事,也更是不断回忆当初自己的辉煌时期,同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看起来影片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很离奇的故事,片中处于中年危机的凯奇,一边是债务缠身,一边是家庭分崩离析,还有自己没有放下的著名影星的身段,在经过一通艰难的思想斗争之后,他决定了为了100万美元的酬金,接受了西班牙一个大富豪哈维的派对邀请,因为这位大富豪哈维是凯奇的忠实粉丝,片中有多处两人谈论凯奇电影作品的段落。
本来一场普通的派对之旅,却因为中情局的介入,让凯奇陷入了身不由己的境地,为了家人和朋友,凯奇孤注一掷,与毒枭展开了生死搏斗。
影片结尾处是凯奇的新电影获得了满堂彩,而这部电影很明显就是影片中凯奇所遭遇的故事,能够接拍这样一部影片,可以看得出凯奇是想传递他自己的人生感悟,毕竟是经历了大起大落,尤其是在他还清债务的时候,有过亲身经历世间百态的他,是非常具有发言权的。
在片中出现的他臆想出的90年代的那个自己,一方面是对自己风华年代的怀念,一方面是坦然的对自己进行了反省,对于凯奇本人来说,只要精神内核没有丢失,未来依旧可期。
狮门影业出品的这部影片也是凯奇近些年少有的在北美院线大规模上映的影片,虽然好评不断,但是全球2900万美元的票房并不能算得上出彩,却也是他近十年来主演的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如此说来也是可喜可贺,未来他还有一部《国家宝藏3》将要上映,期待凯奇能够重回赛道,他能否开启事业第二春,还要拭目以待。
【END】
看完电影之后,你会发现凯奇自己演自己,不过是一个着墨不多的故事背景,电影真正的重头戏在于:一个过气演员阴差阳错之下成了特工,把电影里离奇的经历搬到了现实中的故事。
如果没有凯奇演凯奇的噱头,剧本本身并不新鲜,比如最近上映的国内电影就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人潮汹涌》等,都是演员阴差阳错成了特工/杀手这种,但不得不说这种故事就是很容易制造出笑点,这是由于角色身份张冠李戴产生的冲突。
不过《天才不能承受之重》由于凯奇的演绎,还是能给人带来不少感悟的。
这部电影无疑是非常契合凯奇的,也可以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凯奇现在身上有一种气质,就是那种阅尽繁华,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气质,这会让他对很多问题看得很透彻、对许多问题看得很淡。
但他也有放不下、看不开的执念,比如对电影的热爱,包括对影迷的责任等(还债是迫不得已,但并非工作的全部)。
以上这些都是我通过这部电影感受到的,这也不禁让我产生了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
是年少成名,快速达到人生巅峰,而后一日不如一日更好?
还是一步一步地克服生活的困难,让自己的生活逐渐改善更好?
诚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凯奇再落寞在物质生活上也会好过这世上大多数人的人生巅峰。
但很多时候,幸福不是和外界比的,而是源于内心,日渐衰落会让我们精神压抑,而每天变得更好则让我们充满希望。
年少成名,耀眼的光环会遮盖住许多的问题,但当光环退去,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才会发现原来自己这一生其实活得很糟糕,比如片中凯奇的家庭关系处理的并不好。
所以,我想说的是不必羡慕别人的成功,也不要陶醉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不卑不亢,看清自己的不足,始终保持积极地生活状态,并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
电影其它地方我就不多说了,虚虚实实、多处反转,剧情还是很精彩的,希望这部电影能成为凯奇演艺事业的转折点吧,后面拍得片子一部比一部质量高。
這是一部需要二刷才能品出編劇的巧妙和演技的精妙的電影。
第一遍我覺得平平無奇,無非就是一個略顯俗套的家庭情感劇混搭黑幫動作片的組合。
甚至覺得有幾場戲有點尷尬。
第二遍看才發現,那幾場尷尬的喜劇橋段,恰恰是演員厲害之處。
二人懸崖跳水那場,哈維明顯是在試圖入戲,而凱奇本來覺得無聊,後來被激開始秀演技,真的是絕了。
其實哈維更難演,因為作為一名演員,要演出不會演戲的狀態。
其次,他倆在討論劇本找靈感,甚至凱奇在和女特工接頭討論行動計畫時,説要加一場綁架戲,這段對話也是絕了,是對本片編劇赤裸裸的結構,我都不能想像編劇在寫劇本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態,這大約有點所謂的官方吐槽的意思吧。
第三,劇中凱奇心裡幻化出來的年輕版凱奇,代表的是他心裡自戀的我,是本我。
而真實版的他,代表的是不得不向現實妥協的自我。
最後,整個故事被哈維編劇而拍成電影并大獲成功,這個橋段其實也在倆人打磨劇本時被哈維頓悟般說出來了:我們乾脆就寫我們的故事!
後面凱奇對女特工説:哈維簡直是個編故事的奇才。
這句話,又何嘗不是編劇的自鳴得意呢。
這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不過以豆瓣這幫偽文青的尿性,6.9也算不錯了。
确实如电影所述,凯奇早期的电影更加精彩,后期太多烂片。
电影把凯奇真实生活中的角色,以及部分事实带入到故事中,完成了父女之间感情的和解,有那么点《瞬息全宇宙》的味道在里面,也如电影中自嘲的一样,加入了枪战,追车,绑架等戏码来迎合部分观众的口味,总的来说,是凯奇近来的佳作。
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事业高峰与低谷吧,如何让这种失落感不影响自己,将会是个永远的难题,而因为工作忽略家人,也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其中也探讨了友情,那种可以很久不聊之后,又能继续聊下去的好友。
YO,先问个暴露年龄的问题,聊到尼古拉斯凯奇,你先想到的是他的那些经典影视作品,还是如今叫不出名字的还债烂片。
我当然是属于前者,今天聊的这部《天才不能承受之重》,也是把此前凯奇那些经典拿来做文章,并结合之后凯奇滑铁卢职业生涯,做了一次半纪录半剧情的...商业片。
目前国外评分口碑都不错,甚至还有人说这是凯奇经过多年烂片沉浸后,终于拍出一部能直面自己的职业生涯反思的翻身神片,诸如此类。
emmmm,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大概的剧情说的是什么吧,会涉及剧透请斟酌观看。
影片的主角当然就是我们的演员凯奇演凯奇,在影视作品中自己演自己也不算太罕见的存在。
众所周知,凯奇这...让我数一下,十来年吧都没啥太让人惊喜的作品,而且以水片居多,还欠了一屁股债。
就这样曾经影坛超一线甚至是好莱坞高薪片酬男演员之一的尼古拉斯凯奇,已经失去焦点多年,这弄得是经纪人也头痛,家庭生活也不和睦,女儿也已长大并不知不觉中和凯奇有着不小的隔阂。
但大家起码都还有三分情面在,看破尽量不说破,某日经纪人给凯奇接了一单神秘生日派对的走穴单,不需要凯奇做什么,酬劳为上百万美金!
足以还清他住了一年多酒店的账单还有余。
不过对于曾经堂堂一线拿过奥斯卡最佳男主的凯奇来说,这简直就是羞辱,凯奇当然是拒绝的,一开始。
但就在凯奇拒绝后,就接到此前他很想接演一部戏的谢绝电话,而后又在女儿生日想抢夺目光让众人尴尬,回到酒店却发现自己欠房费太久进不了房间,过得无比颓废的凯奇只能拨通经纪人电话,并答应那个生日派对的邀请。
于是凯奇便飞往西班牙,会面一位叫哈维的富商参加他的生日派对。
但哈维并不是简单的old new money,而是被美国CIA盯上的黑帮大佬,他甚至绑架了某国选举人的女儿,以此来左右该国的选举并让自己获得更多利益。
CIA在机场盯梢哈维私人飞机时结果却意外下来凯奇,难道凯奇也和黑帮有关系吗,一不做二不休CIA直接从凯奇入手继续调查。
哈维是凯奇的骨灰级影迷,有钱任性的哈维终于有生之年请到了凯奇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并亲自接机,还表现出迷弟倾向有些害羞和不知所措。
此番行程,哈维除了目睹偶像风采,更是想要凯奇去参演他刚写的一个剧本,这将会是哈维此生最大的荣幸。
凯奇原本只是过来赚个快钱,但没曾想和自己影迷相谈甚欢。
就在凯奇认为自己找到知己时,却被CIA意外请去喝茶,要他协助CIA去揭开哈维凶残的真面目,更重要的是,解救哈维绑架的那位女孩。
于是一场凯奇深入影迷哈维城堡内部,并假装和哈维打得火热,配合哈维演出的卧底行动就此展开。
两人默契到上一秒还在现实情境中,下一秒就直接进入到凯奇饰演过的某部电影的经典情节里,两人演得还贼投入。
中间当然穿插着凯奇深入对方监控房之类的间谍商业套路桥段,这些情节也在他们讨论的剧本中进行着讨论,一场片中片,剧中剧的情节交错展开,甚至在某一瞬间,我都不太分得清他们是在演着他们的剧本情节,还是在真的在展开现实交流,亦或是凯奇想和观众对话,去倾诉他多年拍戏的感想以及对家庭感受。
这时影片进入到第三幕决战,也正如凯奇和哈维讨论的剧本要进行收尾,凯奇刻意把绑架女孩的剧情放入剧本,想借助该剧情推演去解救真被绑架的女孩。
但这时哈维把这情节理解为凯奇和女儿有严重隔阂,并把凯奇家人也带到了这是非之地。
原本凯奇以为要和哈维决一死战,但没曾想真正幕后黑帮老大并非天真的影迷哈维,而是哈维的堂弟,总之影片进入到商业设定的英雄之路决战收尾,凯奇再次化身为扭转各方局面的男一号,凯奇用他在电影中学到的各本事赋予一身开挂,解救了自己和家人。
很俗套对吧,影片最后再回马枪反转一下,搞了个套娃剧情,以上聊的都是凯奇和哈维讨论出来的剧本后拍出来的电影,影片大获成功,凯奇再次成为了曾经辉煌和备受观众喜爱和尊敬的凯奇!
如果你是尼古拉斯凯奇的影迷,相信你会在这部电影,能找到不少让你回到当年看凯奇大片的怀旧印象,尤其是凯奇放大某个词音量的独特念台词方式,以及突然“发神经”似的爆发演技,还有影片无处不在的自我经典致敬,调侃和讽刺等等。
但在看片时,让我想起了一句不恰当的词,希望凯奇影迷不要喷我我也是看着凯奇经典大片长大的,那词就是“卖情怀”。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认为影片最大的卖点就是凯奇饰演现今中年危机的自己,凯奇现实中遭遇的种种,看过凯奇相关八卦新闻的,都清楚凯奇遭遇的比影片中的更抓马和精彩,不过在影片中却没有过多能看到凯奇真的能打破第四面墙,和观众去更为大胆的去探讨自己表演,自己的为人,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近些年的职业生涯经历。
有的只是凯奇现实生活中触及的一些表面的蜻蜓点水,和不愿放下往日如日中天的经典大片情节。
看得出影片在某些剧情很努力想抛开商业片的框架类型,去走一个和真凯奇面对面的时刻,从而来驳斥质疑他的观众,去安抚那些曾经热衷于他的影迷,大声说出尼古拉斯凯奇我回来了!
影片也巧妙利用了年轻经典凯奇形象和中年现今凯奇形象对话的桥段,去具象化这些议题探讨,但这些戏份并没有很好去融入进影片凯奇做卧底的表演剧情里。
从而造成给人的感觉是,凯奇似乎面对自己并不那么放得开,也就导致观众起码对于我来说,没能有太多的代入感。
这么说好了,这部影片的主线剧情,如果不是凯奇来演,而是找到另一位曾经也红极一时,现在几乎在十八线挣扎的演员来演自己,其实效果也差不太多。
所以这就造成了主线剧情其实和凯奇现实中的交错戏份并不多,更多只是在于凯奇和哈维演出凯奇曾经经典影片中的戏份,但我们也无法窥探出凯奇如今哪怕更接近于现实真实的想法。
这就不得不提到《灾难艺术家》,虽然影片并没有请到曾经真实演员去主演自己,但《灾难艺术家》的观感体验比《天才不能承受之重》来的更为让观众去更靠近触摸主角(主演演员)的内心。
或许每个人看片的侧重点不一样吧,有些人确实从这部电影看到了更为流畅和有点惊喜的凯奇,电影也确实还行,剧情虽然套路,但套路之余给了这个套路一个解释,为了商业类型片考量,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让你没法去说它套路。
而我更多是带着想看到一位更真实演员凯奇,凯奇真的翻身之作的惊艳作品的期待去看的。
但结果看到的却是一个普通中庸的间谍剧本,凯奇依然很努力在拍戏,但也依然没打算真的静下心来,和我们这些看着凯奇经典电影长大的观众,去好好围炉夜话去聊聊这些年来,他演艺生涯的心路历程。
我觉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凯奇面对近些年他争议的影片不够做出直面的回答。
我们知道凯奇这些年接了不少烂片,凯奇也知道我们知道他演了不少烂片,但就在双方都彼此清楚的情况下,没有去太多涉及这个话题,反而凯奇反问了我们观众你看到我有多努力吗,我曾经一年接5部电影,在演员职业上我非常敬业了。
是的没错,凯奇是真的敬业在拍戏接片努力还上自己债务,但正如影片标题写的《天才不能承受之重》,似乎凯奇不愿意放下自己“天才”的包袱,反而以一种调侃的方式,去教育观众,我接的片都不是烂片,而是我们看不透其中的趣味和苦衷。
也许吧。
那再来看看影片的故事,没什么探讨的,玩的结构类似于凯奇拍过的《改编剧本》,主角也是在自己撰写剧本过程中,把自己套进自己的剧本剧情里。
再往前追溯这样的构架,或许就是费里尼的《八部半》了。
而主干剧情商业元素的堆叠,双男主互动从相识,相知,到互相“背叛”,最后共同面对困境杀出一条血路,连他们自己都在调侃,商业剧本不得不置入这些吸人眼球的动作桥段,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凯奇和佩德罗·帕斯卡之间的对戏和表演方式,都非常用力过猛,刻意去营造“我演给你们看”的表演。
聊到哈维饰演者佩德罗·帕斯卡,他演技没话说,从张扬跋扈的红毒蛇到沉稳冷静只靠声音演出的曼达洛人。
这一次在影片中演一位迷弟也不在话下,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佩德罗·帕斯卡对于喜剧路线,似乎并不能撬动我的神经,总觉得他的幽默表演在隔空瘙痒,要知道要演好喜剧让人笑并不简单。
所以每位演员都希望在自己演绎生涯中有部标志性的喜剧作品。
说了这么多,你应该对这部《天才不能承受之重》有些许了解了。
对于我而言,这部电影还没有到凯奇翻身佳作的地步,但我能感受到,凯奇想通过这部电影强烈表达给观众,他依然想继续保持在影迷观众视线范围内,并努力尝试为大家交出更好的成绩单,嗯,我们看到了!
请加油吧凯奇!
尼古拉斯凯奇 看过他很多电影 但是好像基本是硬汉 这部电影我看了四分之三都云里雾里的 不知道在讲什么影片中的尼古拉斯凯奇由他本人扮演 前部分好像求职不顺 要出演的角色都被推了 似乎还有臆想症 分裂出了另一个人 在女儿的生日宴上出丑 被前妻和女儿嫌弃 去到西班牙和哈维一个有钱的对他有情怀的人一起做电影梦中情局说哈维绑架了人 要尼古拉斯凯奇帮助找人 我是存疑的这部电影我实在有点看不懂
三星的电影,多的两颗,一颗给凯奇,一颗给2022。
首先我不赞同,所谓的随便换一个所谓的过气明星就能拍这部电影。
全世界,请找出一个像尼古拉斯凯奇类似的人。
你说过气明星很多,我承认,世界级的过气明星都不少,但是过气了,去打牌了,去炒房了之类的人我知道很多。
依旧一直拍戏,拍烂片,拍烂片还演的很认真的,来,给我找一个。
所以不好意思,这片子,全世界,还真就尼古拉斯凯奇一个人能演。
另外一颗给2022,2022啊,要啥自行车,有的看不错了。
我都片荒到看铅黄电影了,能正儿八经的看一部不错了。
所以综上,作为喜欢凯奇的路人,不喜欢把什么猜火车,穆赫兰道挂嘴边的路人,全片看的非常舒服,全程很多地方都能会心一笑。
后面的转折略硬,也无伤大雅了。
看红毒蛇见到偶像手足无措的样子真是笑喷了哈哈哈。
还有凯奇的吻戏,真他娘的棒,哈哈哈哈笑死了。
年纪大了,也有中年危机了,很喜欢看这种欢乐的合家欢电影。
尼古拉斯凯奇,在拍了许许多多的烂片后,又有了一部,还不错的电影。
1.凯奇的自传本部电影,尽管还是虚构的,但还是带有一点点自传的气质。
尼古拉斯在本片里扮演的就是他本人,在90年代叱咤风云,但是新世纪后因糟糕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了他的没落。
在电影里,他也嘲讽了自己一把,但是也许因为电影编剧是他的迷弟的原因,还是对他的包容更多。
说实话,这部电影也没能够展现凯奇更多精彩的演技,虽然凯奇仍然中气十足,年轻时的表演方式一点没丢掉,但是如果这部片子换成一个和凯奇有相似经历的演员来演,我相信效果也差不多。
2.对流水线电影的看法尼古拉斯尽管为生活所迫而拍了不少一言难尽的电影,但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演员,对电影这一艺术仍然十分憧憬,他很想去演一些佳作,但是导演都不愿意去找他了,这可真的难受。
最后他拍出来的这部《天才不能承受之重》,还是落入了好莱坞影视流水线的俗套。
一开始我还真的有所期待,但是最后这部电影还是变成了他和哈维口中讨论的“父亲拯救女儿完成家庭和解”这样的故事,完完全全就是凯奇不喜欢的情节设计。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很有趣的反讽的方式。
不知道凯奇怎么想,从这部电影里,他似乎还是不能放下“天才”的包袱,不过也是,本就是天才,为何要放下身段?
在引进片疯狂的90年代,如果提到一个男人的名字,必定是耳熟能详。
尼古拉斯·凯奇。
曾创下6年拍摄21部电影的成绩,平均一年拍3-4部戏,简直可以称一声劳模。
却也因一夜成名,大肆挥霍,导致巨额债务压身,而贡献出N部烂片,被中国人民亲切且恨铁不成钢地称为“烂片之王”。
而在2022年的西南偏南电影节,他带着新片《天才不能承受之重》强势归来,誓要洗刷自己恰烂饭的稀碎过往。
那他成功了吗?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成分,请酌情阅读)那个男人尼古拉斯·凯奇,一个豆瓣电影评分从平均8分断崖式下跌到5分的男人,一个抛弃了著名的家族姓氏“科波拉”誓要闯出自己一片天的男人,一个在还清了巨额债务后想要重新洗刷自己演艺生涯的男人,他回来了。
一个不作不死的男人,很难想象他今年已经58岁了。
记忆中《变脸》、《空中监狱》、《极速60秒》、《国家宝藏》系列中的凯奇还风头正盛,深邃的眼眸里写满故事。
谁能想到一夜之间大厦倾覆,拍了好几打连名字都想不起来的烂片不说,老婆都换了一个都一个。
在2022年3月的《GQ》杂志采访中,凯奇表示,在坚持不宣布破产的情况下,自己已经于一年半前还清了至少1400万美元的债务(约9266万人民币),《天才不能承受之重》就是在还清贷款前签约的。
这似乎意味着一种新生。
《天才不能承受之重》完全可以说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动作喜剧片,尼古拉斯·凯奇在本片中饰演自己,尼克·凯奇(Nic Cage)。
一个被妻子嫌弃,被女儿疏远,在昆汀·塔伦蒂诺的新片试镜中悲惨落选,交不起酒店房费被锁在门外的落魄的中年大叔,似乎正对应了凯奇在现实世界遭遇的窘境。
为了改善和家人的关系及还清债务,毅然向一百万美元折腰,去西班牙南部参加自己铁粉大富豪的派对,也对应了凯奇拍烂片赚钱还债的现实。
自己欠的债,砸锅卖铁也要靠自己的努力还完。
曾经是豪门贵公子的凯奇,任由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三流电影和杂志上,想想还有些心酸。
不过电影比现实更温柔些,凯奇的恰饭之旅非但没有平淡无奇的结束,反而恰出风格,恰出水平,以剧中剧的形式,一不小心就在西班牙客串了一把美国中情局特工,还拯救了某国总统候选人的女儿(也是凯奇的粉丝)。
非但如此,他还拳打黑帮头目,收获死忠富翁兄弟,跟老婆女儿重新亲密贴贴,上演的新片也获得满堂喝彩。
这简直就是天堂,梦想般的生活啊有没有!
本片的剧本其实是2019年好莱坞剧本“黑名单”(The Black List)中获得第6名的作品。
两位编剧汤姆·戈米坎与凯文·艾登都曾写过超自然题材单镜头喜剧《活宝斗恶鬼》,汤姆·戈米坎还是本片的导演,曾执导过扎克·埃夫隆主演的《尴尬时刻》。
两位都是凯奇的铁粉,不过都是糊咖,之前也没有什么有名的作品就对了。
汤姆和凯文尝试了多个渠道将剧本送到凯奇的面前,但被拒绝了3、4次,最后汤姆实在没办法了,声情并茂的写了一封信。
最终不负众望,一位与凯奇合作过的制片人看到了剧本,决定制作这部电影,这才引起了凯奇的兴趣。
糊咖与糊咖的合作,由此诞生。
只有粉丝最懂粉丝《天才不能承受之重》是否能让凯奇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目前看起来很难,相对俗套的剧情,看起来预算不足的摄影和打光,还有略显刻意与卖情怀的动作戏,都并不能让这部影片称得上是一部五星之作。
但这并不耽误本片成为凯奇与凯奇粉丝的双向救赎,如果你将本片看成凯奇和粉丝共同书写的一封情书,那你应该会得到非常多的惊喜,说它是一部“粉丝电影”再合适不过了。
本片的另一位男主,智利裔美国男演员佩德罗·帕斯卡(曾出演《曼达洛人》《权力的游戏》《毒枭》)所饰演的传说中的黑帮头头哈维,其实是一个没有缺点的角色,作为朋友他侠肝义胆,作为爱人他忍辱负重,作为艺术家他天真浪漫,作为黑帮家族的一员他铁汉柔情。
但是不要忘了,他最主要的身份,就是尼古拉斯·凯奇大大的头号粉丝。
无人知晓的神秘地下室,是他精心布置的专属于尼古拉斯·凯奇的收藏馆,放眼望去,杂志,照片,抱枕,手办,道具,剧本应有尽有。
还有不少引起我们这些现实粉丝尖叫的珍品,比如凯奇的巅峰之作《变脸》中的凯奇一比一等身蜡像,一身黑色西装,手持黄金双枪,目光坚毅地看向前方。
强烈怀疑两位编剧家里都有这么一个藏满凯奇周边的收藏室,藏着那些可能连凯奇都忘了的辉煌历史。
不然为何本片中的哈维在被偶像看到自己的收藏时,一脸娇羞与窘迫,就像追星的我们一样,把对偶像所有的爱都暴露在空气之中,收都收不住的那种。
不仅如此,哈维还致力于将自己的偶像重新捧回神坛,为此写了一个专门为凯奇量身打造的剧本,发送给了凯奇的经纪人。
当得知凯奇真的读了自己的剧本后,小脸激动得红扑扑的,梦想终于成真。
而也恰恰是哈维的剧本,才让凯奇在影片中的现实世界重回演艺巅峰。
看看,这跟本片又有什么区别。
导演汤姆·戈米坎甚至可以毫不犹豫的引用凯奇每一部电影里的台词。
在本片中更有大量致敬凯奇的代表作,涵盖了凯奇从1980年代到2020年的职业生涯,《离开拉斯维加斯》《变脸》《疯狂原始人》《空中监狱》《我心狂野》等等,当粉丝当到这个份儿上,给自己的偶像导戏,也算是追星生涯的巅峰了。
我希望你重新振作,我希望你重整旗鼓,我希望现在的我有能力帮你,我希望你再次站在那个闪亮的舞台。
导演和编剧真诚的愿望,在这部电影中,不能再明显。
可以说,《天才不能承受之重》是一个符号,是一份以两位头号粉丝为代表,诉说所有粉丝心声的作品。
它可以是一个逗号,总结了凯奇的前半生,也开启了他可辉煌可落魄的下半生;它也可以是一个句号,代表着那个曾经捧着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杯又任性地把它摔落在地的凯奇,让粉丝为之揪心操心闹心的那些往事,从此画上了句点。
一个梦想在《天才不能承受之重》的结尾,曾经夜不归宿,视名利重于家人的凯奇,做了一个不同的决定。
在哈维执笔,凯奇润色的电影取得巨大的成功时,坐在观众中间的凯奇耳边又听到了那如雷贯耳的掌声,身边的妻女也面露会心的笑容。
当人群鱼贯走出影院,妻女以为凯奇还会去参加庆功宴,却没想到他婉拒了哈维的邀请,径直回了家,跟妻子女儿讨论电影情节,一起看一部《帕丁顿熊2》,这才是现在的凯奇想要的生活。
褪掉了华服与觥筹交错,生活竟然也可以如此的温馨平静。
在GQ采访中,凯奇说道:“当我一年要拍4部电影的时候,一刻都没时间停歇,但我仍然需要在那些电影中找到一些我相信的东西,那样才能全力以赴。
”难以想象热爱电影的凯奇在一些所谓的烂片片场努力投入角色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电影的追逐和对自我的探索。
他曾说自己梦想演的角色是像儒勒·凡尔纳小说《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尼摩船长那样热爱海洋的人,和自己有着某种共鸣。
毕竟找到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看清自己。
而凯奇在《天才不能承受之重》所饰演的种种角色中,似乎已经找回了自己。
那不妨让我们再对他燃起一些信心。
最后,《国家宝藏3》预计于2025年与观众老爷们见面,尼古拉斯·凯奇主演,那将是一个隔了18年的梦,希望这次它不会再跳票了。
所以,可以期待一下吗?
影片讲述了由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尼古拉斯-凯奇,阴差阳错中卷入一场跨国纷争,经过一番“折腾”,最终化险为夷,同时收获了已经失去的亲情、爱情和友谊。
这是一部轻松蠢萌的成年人喜剧,加上尼古拉斯-凯奇自己饰演自己和个人经历作为背景,再加上一个中年男人对家庭和事业的思考,内容上足够丰富——————吗?
影片内容以恶搞为主,不过说到“整活儿”,相比短视频创作者和UP主们,好莱坞团队可能显得有些生疏。
要正确评价影片,还要从尼古拉斯-凯奇说起。
凯奇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好莱坞演员。
年轻时横空出世,从影几十年经典影片无数,可是烂片更多。
曾经是好莱坞最高片酬之一,却又挥霍无度,最终破产。
这样的一生真可谓大起大落。
而对于国内观众,特别是90年前后出生的男孩子,《变脸》《空中监狱》《勇闯夺命岛》应该至少有一部是少年时期的记忆。
凯奇也被认为是好莱坞的传奇。
曾经的1990年代可以说是电影明星的年代。
随着电视的普及,世界被以视频形式拉进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而其中电影明星又是作为最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被无数人追捧。
这些人实际是被娱乐公司刻意包装出来的结果,明星与普通人仿佛是生活在两个世界,始终隔着屏幕这层滤镜。
时间来到2000年以后,互联网逐渐普及,至2010年代,移动互联网普及。
这个过程中公众人物发生了一些变化。
互联网给予多数人话语权(也有部分人被互联网漠视,尤其是长者,那是另一个故事),并且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从前电视或电影屏幕这层滤镜几乎被完全撕破,虽然手机屏幕中呈现的世界也有部分扭曲,但其真实程度肯定比电视屏幕中的世界来得真实得多。
这样的转变带来的结果是,有很多从前的娱乐明星不再受到追捧,被追捧的可能是企业家、作家、或者数量很少实力出众的超级巨星。
原因也很好理解,公众人物更真实的呈现在大众面前导致优缺点都暴露无遗,而用户创作者的加入导致了娱乐行业内部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电视台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不是另一家电视台,而是短视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说回到凯奇。
所谓的“天才”和“传奇”含金量究竟有多少,有没有可能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一个相对值,相比一个优秀的内容输出UP主,好莱坞明星们又能给我们留下什么。
影片最终,凯奇眼含热泪面对妻女,结合现实中凯奇的婚姻状况,我慨叹,这真是又一部感动自己的自嗨作品。
3.3分。
继去年的《猪》之后,尼古拉斯凯奇又迎来一部“翻身之作”?可能有不少争议,只因为这部作品更像是一位资深影迷亲笔写给凯奇的肉麻情信,充斥着这位大明星在以往代表作中的经典场面。这个元喜剧的剧本完全在模仿凯奇的现实生活,导致有时令人分不清究竟哪些是虚构,哪些是真实的。不过,依然是凯奇过去不少商业动作片的过火味道和浮夸的表演风格,如果这是该片的终极目标,那么这个剧本可谓相当成功。
其实是《帕丁顿熊2》的宣传片
仅有双重背叛那刻触及扮演 佩德罗·帕斯卡可爱 你们原地结婚吧
一部自反再自反的"character-driven adult drama"(如剧中人所说),过气演员和不知名编导为你mansplain cinema然后一边聊一边让事情发生,一边把电影拍出来。复活节的晚上电影院坐满男女老少,很多哄堂大笑的瞬间,还是不错的喜剧片,重在氛围。
啥玩意……自我陶醉?
沉浸且过气的巨星遇到了痴迷演戏的编剧,重新燃烧激情,没行到编剧的背景是黑帮,导致女儿被绑架,两人一起救孩子,都完成了自己的救赎和梦想。好看吗?????不如帕丁熊2
拍了部烂片然后说这片是片中片也没法摆脱自己是烂片的现实 这么个好的点子创意就这么糟蹋剥削掉了
一个土豪脑残长情粉终获过期明星芳心的故事【大雾。在好蠢好基好好笑和凯奇好惨之间反复横跳!愉快的观影体验,结束后大家一起鼓掌哈哈哈
在人生180°转弯时,还有这么多人愿意作伴嬉笑怒骂,已经是人生赢家了。
《变脸》的间谍之皮+《Caligari》的(自我)催眠之心+《帕丁顿熊2》的阖家欢情=不能承受之重的粪便压缩机。尼古拉斯·凯奇和佩德罗·帕斯卡就是彼此用力紧贴的两瓣屁股蛋子。
戏谑 影迷 爆米花 这种电影演的再烂 口碑也不至于差了吧 哈哈
十分过誉,说到底只是一部有主角参与的影迷的迷影作品,戏里戏外都沾染了太多的凯奇光环,算是电影营销的又一次胜利吧。
如果非要选几个对我个人而言影响较大的国外男演员,凯奇叔一定稳坐前三、甚至前二的位置;某些场面仿佛让我感觉回到了将近20年前老爸带着对电影一窍不通的我一块看《变脸》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是一部对凯奇本人和其过往经典作品致敬的“元电影”,说实话两年多前听闻本片刚立项的时候可没想到会选取这种角度拍,而以为会是很无趣的普通传记片(可能还是被这些年凯奇叔各种“王姐归来”的噱头给吓怕了吧233)。其实犯罪和动作戏部分还是略显老套的,也许是成本限制吧。总体来说,本片完成度在我个人心目中的确算是凯奇叔近年较高的作品了,跟另一部我比较喜欢的他近年难得的口碑还OK的作品《星之彩》有的一拼。四星整。
各种互文还算有意思 PS 帕丁顿熊2真的好看呀!
尼古拉斯凯奇的电影情怀梗料很足,但是故事本身太不合理了,即使是以合家欢喜剧来看,剧本也太弱了。不过导演对凯奇肯定是真爱了,量身定做的剧本,千金难求啊。
挺符合剧本规则。但太戏剧了
比想象中好看,有几幕笑死。建议pp多接一点喜剧哈哈哈爱看!
好无趣好无趣,给我看困了,这观影门槛实在是高,不是凯奇粉丝的话真的没法应对他个人梗的狂轰滥炸......
原本以为是一出《低入尘埃》式的没落演员的自我剖析,最终却成了皆大欢喜的大俗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