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电影就像一篇文章,内容偶有佳句,很难说是一篇好文章,电影的确有不少出彩的地方,但是结合整体来看,亮点太少,缺点太多,实在称不上是一部佳片。
罗永昌是我喜欢的港片导演里所剩不多拍电影还留有浓浓港味的导演,而他的电影也大多有不少的噱头吸引观众,可能跟杜琪峰合作太多,风格上总有多少的相似,这也是我喜欢看罗永昌电影一个最大的原因,所以看电影前半段我一度以为这是杜琪峰的电影,只是导演的缺点是掌控不了电影的全局,使得这部电影最终归类为一部不伦不类的“说教片”。
相较于电影的这个译名,我还是喜欢原来的《报应》,但是不管是原名还是译名,电影的内容都没有把这个中心表达的很准确,电影前半段确实称得上精彩,剧情张弛有度,悬疑步步紧追一环扣一环,情节处理的利落干脆,关于“真凶是谁”让观众陷入紧张的猜测之中。
只是越往后看故事越乱,情节也是错漏百出,看片过程中一直细心观察各个人物的变化,以为真凶就在其中,而且不是张可颐就是任贤齐,当然,这是杜琪峰的故事,罗永昌的电影一向倾向人文情怀,他的初衷只是想单纯的拍一个绑架案,旨在描写一个受害者家属实施报复的内心戏,但我还是想说,内心戏也少的可怜就说不过去了吧,最后的报复过程给我感觉就是“草草了事”,卢巧音这个包袱抖得又晚又烂又唐突!!
在她身上的救赎也是显得刻意,最后看的索然无味,感觉全无。
关于这类报复和自我救赎的电影其实不少见,只是不知道我看的是不是删减版或是被和谐的,总之我觉得看的不过瘾,这类电影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去年的《看见恶魔》,两部电影的主旨是相同的,都是至亲的人被歹徒杀害,从而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个“血债血偿”,只是,韩国电影在尺度和审核上没有那么严,比较放得开,所以在电影血肉模糊的冲击过后,主角的内心动态自然对比的强烈。
关于电影的结局,由于地域不同,所以《迷途追凶》设置的是黄秋生放过了杀害女儿的参与者,并且还救了她,最终抵挡不了内心的谴责,伙同任贤齐一起自首,这是中国人坚守并宣扬的主旋律思想,而《看见恶魔》主角以暴制暴,虽然最后他没有直接杀死对手,但他却用一种最残忍的方法来实施自己最后的报复计划,就是让歹徒的至亲在无知的情况下杀死他并且看着他死去,枪响的一刹那,主角并没有感到报复后的快感,反而恸哭起来,因为他意识到,即使对方死去,自己心爱的人也无法复活,而让另外一家人同样感受自己的痛苦,也不是他最终想要的,良心的谴责则会随着时间慢慢的遮盖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一直折磨自己。
很显然《迷途追凶》为了迎合内地市场和审查,在剧情上肯定有所让步,抛开结尾不说,单是在前半段就有很多的致命伤,首先开头就用了倒叙的手法讲这个故事,如果前后呼应的好当然不要紧,但就是结尾不成功,所以倒回头来再看开头就有一种多余的感觉,在说黄秋生女儿被绑架的过程,前因后果就没有认真交代,各个线索也都很牵强,追凶过程是很精彩,但没追出个所以然来观众自然会失望,最大的不满意就是黄秋生和任贤齐的关系了,交赎金时为什么偏偏绑匪选那辆车?
自己抖出来的问题自己都不交代,最后一起自首时又说开这辆车没好事,上次害任贤齐坐牢,这次又自首,然后也不交待,什么都不交待观众怎么能明白为什么任贤齐愿意死心塌地的替你卖命,就算连杀人都可以啊?
更让我捶地吐血的是,绑匪撕票的原因是因为黄秋生对他吼啊!!!!
编剧你还能想个更扯的原因吗?
关于最后安插卢巧音这个角色,一是导演想给观众个“惊喜”让这部电影在最后有个反转,另外就是要把“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个主题升华,虽然惊喜是没有,但是主题升华倒是符合导演一贯的拍片作风,如果是站在这个观点上看,倒也能弥补一些剧情上的缺憾。
片中有利用到一些宗教信仰来帮助黄秋生平复内心的纠结,而最后的救赎也是因为卢巧音女儿脖子上的十字架,关于信仰这块不便给出什么样的评论,电影也只是当做一个元素,并没有从这块入手,关于人性的阐述,中国电影的确牵涉到太多的外界因素不敢直白的剖析,我不敢说《看见恶魔》李秉宪的以暴制暴是正确的,也不敢说《迷途追凶》里黄秋生的救赎是经过美化的,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怎样看待人性也是不一样的,你看到变态的崔岷植是恶魔,同样的,挥着报复旗帜的李秉宪也是恶魔。
绝望的时候真的需要信仰,但我们都明白信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其实,所谓罪恶,所谓救赎,所谓怨恨,时间总会解决一切。
片子还是一贯的港产风格,插倒相结合的手法,在交代了故事的情节的同时,削弱了几分追凶的迷离。
黄秋生的演绎很是到位,可谓是入木三分了,倒是作为主角之一的任贤齐,就总是差了一些。
情节的安排,也许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原来这类片子就不是这么容易能出效果的。
也许要说亮点的话,描述的手法就算是一个吧。
倒是玻利维亚的那幅场景,的确震撼人心呢。
开始30分钟很不错,后面1个多小时这是在干嘛?
如果这是删减或者改动版,那效果也太差劲了,罗永昌水平依旧很有限。。。
冲着明星去看,剧情和情节没有剧情设计中的紧张和冲突,出现了部分荒诞的设计,有点摸不着头脑. 喜欢黄秋生和任贤齐的可以看看,其他的会让人失望.
《迷途追凶》与《报应》时间差距约有4分多钟,删剪的不算太过分,但依然有个老套的自首结局。
开场港版, 黄秋生一脸哀伤开着车去天空之境.抹泪镜头太监版: 抹泪镜头变成仰望黄秋生打死绑匪之一后,任贤齐过去检查,《迷途追凶》少了个特写。
《报应》则有:片名:港版:报应太监版:迷途追凶港版: 文咏珊叫朋友除下底裤,损友加料;准备送给张可颐的一场戏,在《迷途追凶》被删接下来是一段跟曹查理去东禾村的戏,此段在《迷途追凶》被删得一干二净 大约有一分半钟:黄秋生回忆,任贤齐在旁处理尸体。
约5秒: 第一个绑匪割脸时的特写:审问第二个绑匪恭硕良时,锤脚的特写:第二锤:锤脚的特写最后任贤齐杀林利时一些杀人闪回:最后两人在停车场的谈话(大约一分钟):黄秋生说我以后不想再看到你之类的,离去:结局:黄秋生一个人开着车,来到了天空之镜,撒下爱女的骨灰,痛哭。
字幕:《报应》完。
《报应》没有,《迷途追凶》中有的任贤齐,黄秋生两人同时出现在庙宇自首结局字幕
影片《报应》,主演-黄秋生、任贤齐,讲述黄所演的一个富豪的吸毒女儿被绑架后其保镖任的追凶故事,讲了 很多关于人性及佛教思想的东西,所有的事物都有因果报应,绑匪的撕票只源于黄的嚣张“你想玩 我陪你玩 看你玩的起玩不起”;而其女儿的被绑也是源自于她自己的骄横、任性、自我,没有目标、在金钱横溢及母亲过世老爸后妈的环境里变得对自己都超级的不负责,结交吸毒的一帮富家糊涂子弟,最终被害死;而保镖面对着有生命的危险连中几枪都要忠心耿耿的帮助黄解决事情又源自于黄对任的超级信任,让任觉得死都愿意去替黄抗,但最终黄的一句表白又如此的真实且富有哲理性“有些东西是抗不了的,特别是心里的”,曾经因为拿楼盘的地不管人的死活,只要拿下就行,而初一十五也要吃斋祈福,甚至固定时间还要大量的放生,以便作为一种心灵的救赎,难道这样就可以“冲抵”吗?
NO!
真正的冲抵是在最后当面对绑匪的帮凶一个4岁女孩的妈妈要从高楼处摔下来而不顾自己,一心只想女儿能平安的那一刹那,激起了黄内心的那种善心而导致其奋力将仇敌从死亡的高处救下来的那种爱的做法,让其内心真正有了刹那的一种释然, 纵有 亿万财富,最终妻死女亡,到底是成功 还是 功败?
而最后抱着女儿的骨灰洒向女儿一直想去的“镜面空间”时,黄跪在地上痛哭、忏悔,又让人对人生之戏如此的感叹。
为富不仁,积聚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心高气傲,富学无益;盖世之能,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住一个“悔”字。
大爱无疆........ 毅感 !
虽然最后的结尾早已在预料之中,但是看到周围人有些惊讶的表情,我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结尾改了,要看港版。
或许这就是香港这一类型电影在内地公映面临的尴尬局面吧。
这是罗永昌暂离银河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做杜琪峰的左右手这么久,多少还是学到了一点东西,操刀这样的片子,其实走银河惯用的套路就可以了;只是罗永昌自己的作品,一直想表现出一点“不同”,我认为这主要是在他心中强烈的人文情结。
在老杜的电影哲学里,各方博弈、勾心斗角者无数,几乎模糊了好坏的界限;罗永昌则想在这方面体现一点差异,于是这是罗永昌式的银河作品:暗战2,天生一对,两部PTU的续作。
虽然每次提到《暗战2》的时候,总是会摇头叹息地说这是“狗尾续貂”,故事性太弱,但还是会有一丝感应,觉得相比《暗战》的凌厉,续作走的路线偏软,虽然不够吸引人,但是够温情。
我相信对于这一部《报应》而言,罗永昌的技法逐渐纯熟了,他的特点和老杜不同。
如果是老杜来拍,最后的真凶很有可能就是张可颐,因为要争上位、争遗产继承权,而任贤齐的角色,则是一个第三方,他既依附于黄秋生,又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最后的结尾可能是多方在饭局中摊牌。
但是这一部的导演是罗永昌,这就意味着故事不会这样“犀利”,罗永昌是相信好人心的,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小齐,一个被自己折磨的黄秋生,以及一个被拆散的家庭。
最后收场的时候,谁都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与《迷途追凶》这样不知所云的片名相比,《报应》更反映了片子的主旨,冤冤相报,何时能了?
这块多米诺骨牌推下,何时是一个终结,还有多少人被牵连其中,这好难猜。
当我们看到一个渐渐成熟的罗永昌的时候,他却要暂别银河了;什么时候回来,怎么回来,过几年再看吧。
银河映像出品的电影从来都让影迷期待,在众影迷的翘首以待中,《迷途追凶》却让人等来些许失望。
该片由杜琪峰监制,其得力“弟子”罗永昌又一亲自执导的典型的绑架题材。
罗永昌是个有野心的导演,他企图摆脱杜琪峰的影响,另辟新径拍出不同于银河惯有的电影来。
只看电影的故事主轴,在逻辑的衔接上十分通畅,这得益于故事主干简单,人物关系单一。
但这恰恰又是影片的硬伤。
电影一开始,所有银河迷肯定怀揣着对每个人物的猜忌,比如张可颐饰演的后母阿俊可能是奸角、任贤齐饰演的下属阿初也可能是“二五仔”。
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太多,他顾不上故事本身的铺陈,使得电影里的人物关系过分简单,人物性格也因此不突出,形象不立体。
罗永昌这部影片的大主题是银河惯有的“宿命”,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家庭伦理、两代代沟、宗教救赎、地产强拆等等大论题,这些过分累赘的旁支把主干压得腰都直不起。
阿俊作为后母,是引发老板整个家庭矛盾的主要个体,导演在这里没有好好利用,只是单纯塑造了一个好人形象。
绑匪撕票,理由是老板“凶了”他,绑匪觉得受了侮辱咽不下这口气才痛下狠手,这在情理上不但勉强,连另一个女下属(卢巧音饰)与绑匪的关系也没被很好地交代。
除此之外,罗永昌在影片中用到的宗教素材也十分混乱。
影片出现佛经、放生等佛教仪式,黄秋生饰演的老板也多次利用这种宗教仪式找寻内心的平静。
后来在他痛苦万分的时候手上握着的又是一枚十字架,最后唤醒她对女下属的怜悯之心的也是一枚十字架吊坠。
如果细心的话,还可发现阿俊约了“师傅”来家里“做法”,那肯定也不是上述的两类宗教。
这种简单的破绽可能是不想多花心思,但也看出了宗教在影片中的引入只不过是一个符号,它达不到一种高度。
罗永昌在他的影片中依旧没有放弃老生常谈宿命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冤冤相报何时了……阿俊对老板说了一句话:你惩罚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所有的怨恨最后只会把自己拖入黑暗的、不断循环的报复轮回中。
他的怨恨将自己包围,不断膨胀,以至忽略妻儿,终不得善果。
但是看惯港片的影迷绝不会相信罗导竟然结尾处偷懒来了个二人(老板和阿初)自首,完美落幕。
许多影迷提出对影片完整性的质疑,其实大家心里明白,大陆的电影市场存在一只大手,决定着许多作品最终的走向。
至于这只大手是不是无形的,大家都有眼看。
这部影片最大的败笔不在其他,而在整体的走向,最后出现的几行字幕把影片从犯罪类题材的剧情片拉到了教育片范畴。
影片是否被动刀这种问题,从香港片名《报应》改为大陆片名《迷途追凶》就已经不言而喻。
富豪之女被绑撕票,心腹保镖追凶复仇,主框架情节相当简单,只因编导赋予了宿命主题,于细节处不断穿插着“命运之手”的安排,营造着人生祸福皆由自取的报应不爽,反复强调着主人公的无奈不幸皆因其人际冷漠、奉行功利所致,才令简单的故事有了一丝不简单的意蕴。
影片最后富豪放下执念、放弃报仇,算是完成了一段自我心灵救赎。
不过全片最令我有感触的是为他收地不果、被其辞退、一直窝窝囊囊的老下属,一方面客观呈现了我们所处现实的某些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他为找回自己的尊严毅然赴死,从主线情节的侧面去映射主人公性格的负面影响。
――――――――――――――――――――――――――人生必看电影三千部,尽在我的电影收藏夹(dyscj.com)――――――――――――――――――――――――――
好吧 是因为报纸上点评的挺好的 然后抱着是嫩模 黄秋生 任贤齐演不一样的style 才看的 一开篇不错。
至少让还停留在90年代阿 0几年阿 蛊惑仔阿的形象感觉的我 有了原来绑架那种撕票 让人窒息 是开始用那样的胶带 然后 初在发现尸体时 是像开封保鲜膜的感觉 把Daisy 捆绑了的头带 撕开的 这个还瞒cool的什么极具残忍的手法阿 割据 铁锤敲打 枪击 是不是还不够呢 虽然不是属于重口味的型 但至少 要有让我少许尖叫 或忍不住快速捂眼睛的状况 很可惜 是没有的。
所以抱着害怕心里想要去看的 大可放心至于影片必不可少的感情戏 更注重亲情的缺乏沟通与了解 无论是王海潮和他现任老婆的 王认为女儿Daisy自己绑架自己的 还是初与他中一儿子的 都是选择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扛 哪怕意见或最后的告知 都没有与亲人相说 这是当代家庭的一个盲点 确实需要注意 影片中开头一幕 王怀念女儿 去到天空之境 在还在开车的时候 周围像一大片的镜子 而转着手盘 就像在空中 开着飞机的感觉 好梦幻不真实 在加配着悲伤的情感 好迷离天空之境 那个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的乌尤尼小镇附近 世界最大的盐沼是Daisy 愤气要去找朋友的地方 是王并不相信女儿 认为拿钱不戒的借口 是一个美丽的遗憾总的还可以 不过ending 真的太太太烂了吧 以终身监禁作为终结 把原本充满报复 钱财 犯罪的片子 有了一个 罪恶终有报的结局 符合现实道德律法 可是作为影片 应该有一个与前面铺垫与高潮 相当的结局更为好
黑莓各种有木有~
没任何悬念,剧情过于单一
佛教宣传片!绑架并撕票的理由也太TM2了吧!我靠,自首这个我实在接受不了,电影院笑声一片!真坑了黄任两位好演员!演大反派的竟然是《我本善良》里我最喜欢的警察哥哥,哭死...
不差,但是我们已经不需要这样一部电影了
额 太浮于表面 生拉硬扯
要不是已经买了票我坚决不看广电阉割版!!!结局毁了整部电影,且前呼后应做得不到位。
最后是讲亲情的。
近几年来银河的作品不打手枪玩内涵了,不玩镜头画面玩剧情了,而这一部算是这几年里个人感觉最好的一部
四星给黄秋生
原来看的是大陆阉割版,怪不得全片有点不搭调
港片原名為《報應》,具佛教意,但影片無法闡明因果循環的禪意,畢竟編劇不是韋家輝、遊乃海、歐健兒、司徒錦源、葉天成等人。邏輯有果無因,導致很多人物缺乏動機,若最後報應回到黃秋生身上會好些。坑爹兩點:綁匪撕票原因;片尾自首情節。會找港版再看一遍,希望結局不同。
阉割的好混乱。。
开头的30分钟的确有侦探片的味道,但是后面完全不知道剧情。
立意很高,剧情很差,王秋生有所退步、任贤齐是个好演员,不过应该再放开点来演。
黄秋生的表演还是不错的,结尾疑似被剪。其实特别想说法网恢恢,疏而不露只有在影视作品中被要求的特别严格。
虽然有点虎头蛇尾,但是是我能坚持一次看完不多的电影。总觉得那么后妈应该做点什么,要不然真的辜负了很多特写镜头
撇开剧情,单是欣赏黄秋生、张可颐、卢巧音的精湛演出就让人感动不已。更何况,编剧从另外一个侧面解剖了“富家子女被绑架”的情节:明白放过你是放过自己 这个道理。
一直不喜欢看任贤齐,原来是不喜欢看他笑,这盘不笑感觉还不错
劫匪一个个都和大傻子一样 绑完了 还都过原来的生活 真不知道跑啊 开始的时候凶 后来软 真不知道要干嘛但是总的来说还凑合 看起来倒是不是很闷
一部貼上「銀河映像」標簽的垃圾 典型的「港劇」充「港片」的作品 完全是對電影形式的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