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终于看了这部香港电影。
电影是关于众多情感诈骗中的一场。
不过,这又不只是一场诈骗。
骗人,被人骗,都要双方投入的,不然,怎么骗。
听起来是不是就跟恋爱一样?
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男女主在札幌的那辆电车上,女主喝醉酒靠在男主身上那一刻,她闭着眼流泪、又静静地笑,你猜,那一瞬间,她想到的是她已经去世的丈夫还是那个她本来以为可以在札幌见面的恋人?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才是最容易骗到人的。
每一天早上的的早安,每一天晚上的晚安,每一顿饮食的分享……渐渐地,再也离不开这些陪伴。
当然,是假的。
在哪个瞬间,你会知道都是假的呢。
比如,你在浴室不慎摔倒。
那一瞬间,你努力拿起手机,除了急救号码,你竟然找不到任何人可以过来帮你。
那一瞬间,你会知道,所有精心设计的陪伴,那些温言细语,竟然通通都是假。
这个世界上,仍然只有你一个人,在某个瞬间,你那么无助,那么绝望。
然后呢?
你还是要那个陪伴的。
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
不骗骗自己,怎么过呢?
电影的最后,男主偷偷举报了那个诈骗集团,女主对着警察说“我没有被骗,我只是谈了一场恋爱。
”一年以后,女主再次去札幌,坐在电车上,她看到了男主。
他们为了一年前那场“恋爱”里的约定,再次到了札幌。
这大概是最浪漫的约会。
《我谈的那场恋爱》是一部非常独特的爱情喜剧,如果放在港片维度衡量更显难得,它设定奇崛,气质清新,同时又有着对爱情、对人性的深度剖解。
影片的视角很有新意,它以骗局为切口来呈现爱情萌发的全过程,从而描摹人们的情绪起伏,并去探索爱情的本质。
本片的故事取材现实,即血淋淋的杀猪盘案件。
这类故事的一般讲法是,展现欺骗者耐心经营骗局的过程:“找猪”、“养猪”、“喂猪”、“杀猪”。
资深编剧何妙祺首执导筒,出手不凡,她似乎受到了《无间道》“双重卧底”设定的启发,从一开始就打开两重视角,设置了“双重欺骗”。
女主角余笑琴是高知医生,身家过亿,单身,有钱有闲。
她年过50,仍然无限憧憬爱情。
事实上,这种渴望背后,有着疗愈情伤的潜意识需要。
多年之前,她跟丈夫和平分手,后又出离愤怒,将花盆砸向丈夫,对方非但没有恼怒,反而大笑。
而后,丈夫驱车在家附近来回绕行,遭遇车祸意外去世。
而那反常的笑容,成了她挥之不去的困惑与隐痛。
男主角李伟祖是个少年,身无长物,一事无成,女友嫌弃她不成熟,投身富少。
关键时刻,相比于分手,他更在意的却是足球赛事,是没心没肺,更像是自我掩饰。
对于这样的“废青”来说,最大的悲剧是,他根本没有被需要的价值。
而正是基于这种挫败感,他才进入到情感诈骗公司。
影片以颇为理性和冷静的笔触勾勒出了两个群体的现实困境,富婆孤独,穷少落魄。
一场骗局将有着阶层鸿沟的他们联结在了一起。
在资深诈骗编剧琼姐的帮助下,李伟祖手拿帅气多金的“法国大叔”剧本,懂得了欺骗女人的精髓在于投其所好和培养习惯。
而余笑琴也开始卸下防备,走进了为她量身定做的梦幻泡泡,甚至愿意为“恋人”转账救急。
随着的剧情的展开,影片从“双向欺骗”走向了“信以为真”,编剧像拿着手术刀一般,一层层剖开了人物的隐秘心理。
于余笑琴而言,她虽是都市精英,却被巨大的孤独感所笼罩。
她有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缺爱,患得患失。
独居的她在浴室跌倒,却找不到紧急联系人。
而那时,“法国男人”以心跳声给予了最及时的治愈。
千里之外的恋人,成了她生命中的灵丹妙药。
而这种陪伴,也成了难以戒断的毒药。
对李伟祖来说,他寻找不到自身的价值,而在这场情感骗局中,他可以轻松拿捏别人的喜怒哀乐,这种操纵感极大地满足了他内心的空虚。
于是,他越来越沉浸于这场诈骗游戏,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与法国男人这个身份合而为一。
而骗人,终究是自欺欺人。
非常可贵的是,《我谈的那场恋爱》的故事没有被束缚在浪漫的泡泡里,它的落点是人物的成长。
余笑琴与“法国男人”相约在札幌见面,李伟祖不敢露面,又忍不住好奇心偷偷跟随。
很意外,故地重游,余笑琴恍然想起了多年前站立在桥上,曾向桥下的丈夫扔下捧花,并嗔怒:“你去死吧。
”这番情景,跟多年后两人分手后她怒摔花盆竟如此相像。
这场戏,导演用蒙太奇的方式来强化,以呈现人物与痛苦的瞬间和解。
丈夫为何会在极度不开心时大笑?
因为他看到了旧时光连同美好记忆倏忽之间涌来;他也难得看到了妻子脸上出现了情绪的波动,无论怎样都好。
还有一场戏更加微妙。
余笑琴坐在街头买醉,李伟祖陪在身后,背对背拥抱。
余笑琴向酒里加了些盐,这是丈夫生前的饮酒习惯。
她难以抑制地落泪,台词动人:“原来一个人在你身上留下的习惯,无论他在不在你身边,都会一直跟着你,甚至变成你的一部分。
”此刻,她才明白,多年以来,她一直没有放下那段感情,其实也必然不可能全然放下。
承认这一切,是放过自己的开始。
对于过去的爱情,不必刻舟求剑,不再故意逃避。
人能做的,唯有释怀而已。
在片中,李伟祖始终默默陪伴,他们背靠背举杯,氛围曼妙又迷离。
可以这么说,影片做了那么铺垫,都是为了推演到这个点睛之笔,这是足以留下余味的“电影瞬间”。
这场戏,表意丰富。
他们物理距离这么近,心理距离又是那么远。
而李伟祖终究只是一个旁观者。
类似的遗憾,在余笑琴误以为能在香港国际机场与“法国男人”见面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影片的结尾非常戏剧化,余笑琴看到法国男人被勒索的视频后紧张不已,出于愧疚的李伟祖逃离诈骗公司的重重围堵前去解救余笑琴。
电话打通的瞬间,他们共享了同一首歌,同一个空间。
吴君如贡献了非常精彩的表演,从错愕,到顿悟,从心碎,到释然。
她看清了自己被骗的事实,也觉察到了欺骗者的幡然醒悟。
后来,在问询中,她始终坚持没有被骗,只是“谈了一场恋爱”。
如何理解余笑琴的心理?
在这场感情中,她经历过伤心的欺骗,也经历过切实的陪伴。
手段或许是假的,得到的情感是真的。
并且,她借此机会窥见了记忆的缝隙,与过去的感情达成了和解。
其实,所有的爱情都有赌的成分,而她谈的是一场只与自己有关的恋爱。
这也是本片最微妙之处,它透过骗局揭示了爱情的本质——爱情是掺杂着谎言与真心的游戏,爱情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童话。
2000年《朱丽叶与梁山伯》里,吴君如扮演酒楼前台,是一个切掉半边乳房,与丈夫感情破碎的底层女子,幸遇还是土狗的吴镇宇收获幸福,“有情饮水饱”是那个时代对女性来说最朴素的追求,贫穷男女的爱情也令人反复咀嚼。
24年后,吴君如在《我谈的那场恋爱》里进阶了至少10个等级,达到一个女人最完美的状态:中年丧偶,身价上亿,自有事业,是妇科圣手,年薪几百万起底,身材皮肤保养良好,丝毫看不出是1971年生人。
物质上的优渥却拯救不了情感上的癌症晚期,富婆余笑琴虽然表现的古井无波,与异性甚至与社会绝缘,难搞且冷漠,但内心深处依然缺爱且渴爱。
《我谈的那场恋爱》开局便是,年轻黄毛误入诈骗机构,第一个客户就是“姐什么都没有只剩下钱了”的富婆余笑琴。
诈骗机构首席女编剧帮黄毛精心编写了一个剧本用来诓骗余笑琴,因丧妻而失语的法国中年帅大叔,不可救药爱上跟自己同命运的那个真命天女。
余笑琴起初嗤之以鼻,假扮25岁护士玩弄对方,但也许是因为剧本无懈可击,也许是生活无聊,也许是骨子里向往纯爱,余笑琴逐渐陷入这场情感骗局,甘之如饴。
乍一看像是港版《鹦鹉杀》,但整部电影看下来,我却觉得跟隔壁的《好东西》形成了互文,本质上都是以绝对的女本位视角来展现女性的情感困境,被欺骗,被拿捏,被折磨,又如何治愈自我重获新生。
在困境中,她们已经不是受害者的角色,也并非猎物,感情游戏里,规则和意义由她们制定,甚至,她们也不需要是真或假。
电影中,表面看余笑琴爱上的是黄毛少年扮演的法国大叔,一步步被其温暖治愈,但细究,她爱上的是另一个更懂自己的灵魂——情感骗局的编剧琼姐。
正如读着爱的每一个言情男主,都出自女性作者。
她为之沉沦的,根本不是一个具体的男人。
爱情这件事,只关乎她自己的感受。
所以她才说:“爱情,你相信就是真的。
”“恋爱不分年纪,开心就好。
”而这些台词和《好东西》里对“好东西”“恋爱脑”的重新诠释可谓异曲同工。
《好东西》觉得,只要令你感到快乐的,就是好东西。
恋爱脑也并不都是无偿奉献的蠢人,爱本身并没有错,缺爱、渴爱、求爱,另一种层面上,恰巧证明当事人更拥有爱的能力。
或许几年前的我也对这个观点嗤之以鼻,但崩塌的当下,每一个还努力爱人的人,都很伟大。
与之形成的互文的《我谈的那场恋爱》,也处理得相当微妙,结尾余笑琴把这段受骗经历定义为“恋爱”,本质上实现了自我认同的成长弧光。
余笑琴从始至终也没因为恋爱丢失自我,恋爱是工具,使她重新找回快乐的自己,变得更爱自己、更爱身边人。
她反转了女性受害者必然悲惨、愚蠢的身位,夺回了我本位的主动权和主体性。
她不再是24年前那个倚盼男人回头的女人,而是手握雄厚砝码,更有实力和底气为“恋爱”买单的大女人。
金钱都是浮云,感情不过是她的游乐场,玩玩罢了!
所以,是谁说港片没有新东西,能够仍然以轻盈的方式去关注女性的恋爱生活,拍了十几部同类作品的杜琪峰看了恐怕也要说声,good job!
大湾区观众暂时看不到《好东西》的话,完全可以睇下这部“坏东西”嘛!
收听链接: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5d3e0184447b1bd0cf7b72关于节目《风流一代:科长生涯滑铁卢?
是悼词还是赞歌》中设置的抽奖,以“转发节目至朋友圈”的方式参与的听众朋友们可添加Aki个人微信:Aki191913确保有效参与。
请以该方式参与抽奖活动的听众于即日起,三日内联系我们,过期视作放弃参加。
三日后我们将公布获奖听众,并同时将抽奖录屏公布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确保活动真实。
请获奖听众于彼时联系我们,告知您的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我们将以最快速度将奖品寄出。
感谢各位听众的支持!
主播:蜂鸟 Aki剪辑:Aki文案:Aki镜面计划是一档由独立影迷共同创作的电影评论播客。
我们试图用拆解一部电影的过程来重构与它的连接。
节目每周三更新,分为「解剖」和「速通」两种类型。
镜面计划会坚持鼓励所有真实的表达,用观点激发观点,也欢迎一切讨论和批评。
【欢迎关注我台同名微信公众号和豆瓣账号】商务合作+V:Aki191913
时间轴:00:0000:10 本期主播介绍00:1000:22 引言00:2210:16 《我谈过的那场恋爱》相关讨论
10:1629:06 《戴假发的人》相关讨论
提及影片:《志明与春娇》《孤注一掷》《天才枪手》《暴雪将至》《坚如磐石》《未麻的部屋》《速度与激情》《漫长的季节》
有段时间我对“情绪价值”这个词无感,觉得连心情平复都需要与数字挂钩,人类这个坐拥七情六欲的物种在大数据时代逐渐廉价。
直到11月16日我买贵价票在户外泡了一晚上还不怎么怨怼喜欢的乐队,才理解可以舒缓情绪的所有东西对于当事人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大概是日子越发艰难,只要有可以陪伴渡过艰难岁月的事物或经历,总会有人愿意溢价去购买。
所以有人为播主投火箭,有人收集限量ip公仔,有人沉迷做手工,有人(比如我)很麻烦很折堕还是去听一次现场,有人(还是比如我)顶着“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去看这场港产小妞电影,所以我理解有人需要去谈一场明摆是诈骗的网恋。
有导演、有剧情、有话术、有美术指导的恋爱诈骗,和内娱的恋爱综艺如此相似,甚至还可以让观众本人避开层层幕后工作人员和看起来很聪明又话多抢镜的观察员,直接活在粉红泡泡里。
它又比看绿江小说的代入感更强,美术组提供实时图片联想,诈骗犯提供即时反应。
写到这里,i人忍不住跟点赞最高的短评对话:直男们,你们在讨论故事的合理性时,怎么可能理解无论几岁的女士,都需要一份无微不至的温柔,甚于一个有逻辑的故事?
大概直男思维设计出的AI也不能理解,168.5cm并地包天的男主角,笨拙地去跟随诈骗对象游札幌,身水身汗地去破坏自己的业绩。
理想的AI只会精密计算诈骗对象细节后,步步为营降低丧偶高学历中年女士的警惕心,进退有度创造模板化的甜蜜场景,精准并流程化地提出汇款要求,得寸进尺向指令目标金额逐步推演。
那此刻,精明刻薄如余医生的女士会被骗吗?
“或者有一天,全世界的女人都不相信爱情”,也不相信能演算多种解决方案的大数据。
真诚是最好的必杀技,也许AI会有暖心一刻的金句,但尚好还未进化到能持续与尸体微暖的生活产生情感共振。
可以让人产生情绪价值的不仅是手机里未曾谋面的“男朋友”,还有那个不按规矩上班打电话的加油站职员。
与陌生人的互动,跨越界限的共鸣,是一块安全的魔镜,可以透过人设,让人冷静地看到真正的自己是怎么样的人。
余笑琴在网恋中,想起了十多年前和亡夫的快乐时光,看到自己不是一个无趣刻薄的中年女人,可以从衣着、微动作、表情变得鲜活颠丧如“吴君如”。
她也在油站女生的对话中,发现可能因为父母爱情的缺失,对爱情才会有憧憬渴望。
点到即止的加油站夜话,一晃而过的满月镜头,是爆米花电影里难见的“反套路”。
这部电影甚至没有用“香港顶流演技”、“角色穿搭”这些常见的包装噱头去宣传。
没有演技的顶流就老实紧张地继续他在全民造星已有的微表情,在少年反水时看破不说破的Stephy,陷入网恋期间穿得像春天一样绚烂明媚的吴君如,果然老钱就爱穿亚麻套装的亡夫君,换装前只是泯与街头地铁的普通阿叔“白先生”,长得尚算天然的美丽新人护士、前女友、加油站职员……每一个演出人员、制作单位都没有抢头条的野心,诚诚恳恳地完成一个“中女梦”。
而真诚,会在票房、讨论量等等数据后,最终到达同频者,收割情绪价值。
“我只收你一半/我也感到很闷/我也想找个伴/把这宇宙填满”感谢人类情感与欲望光怪陆离,留有科技仍未算计出的表达输出。
几乎看遍了剧透才走进电影院,没想到被一些细节触动了。
遇上“骗子”之前,余笑琴对生活抱有敌意,经常满腹牢骚,会拍下各处的投诉电话,留着心情不好的时候打电话挑事发泄。
遇上“骗子”之后,她放弃了投诉,反而给陌生人善意的建议;穿衣的色彩也越来越鲜亮,整个人焕发出生命力。
“骗子”被前女友甩掉,被迫面对她优秀(而幼稚)的现男友,只能灰溜溜从她家里搬出来,露宿街头。
恰好独居的余笑琴在浴室滑倒,动弹不得,却叫不到一个人来送她去医院。
两个孤独无依的人打了一通电话,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听着对方呼吸的声音,在不同的地方掉眼泪。
“骗子”怕暴露身份,找理由爽约,让余笑琴独自在札幌旅行。
按理说,他只需跟她维持线上联系,但他就是想亲眼看一看,于是赶去札幌,偷偷跟在她身后。
余笑琴和前夫见最后一面时,两人即将离婚。
前夫拉着行李箱走远,她从楼上往下扔花盆,让他去死,他居然笑了。
几个小时后,前夫突发心脏病离世,余笑琴一直想知道他在笑什么。
长久以来,她记不起自己和前夫的过往,也许是不敢,因为感情已经破碎,死亡成了遗憾,之后的生活也烦恼压抑,让人很难面对过去的美好。
但如今,“骗子”的爱包围了她,她有了底气直面过去,在札幌故地重游,想起当年和前夫一同旅行,从桥上把花束扔到他面前,和最后一面扔花盆的动作一模一样。
她终于可以说出“我没有释怀”:因为现在拥有了爱,所以承认失去旧爱,也不会那么狼狈;她不需要故作姿态地否认,爱情就是美好的,又在她身上发生了。
她经历了三次失去,前夫突然去世的时候,在机场误以为“骗子”有了恋人的时候,得知“骗子”是骗子的时候。
但她依然会说“我只是谈了场恋爱”。
其实我并不觉得,余笑琴和“骗子”之间是通常所说的“爱情”。
余笑琴只是享受爱与被爱的感觉,重新打开内心,和“骗子”扮演的角色无关;“骗子”只是受到挫折,享受操纵女方喜怒哀乐的感觉,找回存在与价值感。
但是我喜欢这种似是而非的情感,它和生活一样,并非完美又绝非一无是处。
绿色电车在札幌的夜色里摇曳,红色裙子的女人哭累了,在少年的肩膀上睡着了,织着bonjour的蓝色背包还在肩旁。
包里装着刚刚取回的12年前冲印的照片,上面印着过去的自己站在桥上冲他抛出的花束,在4年零10个月前变成花盆,和消失的爱意一样在他的脚下裂成碎片。
4年前的他仰起头对她笑了,然后那个笑成为她此生看到的他的最后一个表情。
4年后她才懂得为什么,因为人在不知道应该表达什么情感的时候,就会笑出来。
所以她去喝了啤酒,往啤酒里加了盐,像他在的时候一样。
习惯总是留下来,不管人走没走。
有些事永远无法放下,不管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释怀。
所以她在电车上睡着了,靠在少年的肩膀上。
少年迟疑着,最后拿起手机,对着对面的玻璃,拍了一张两人的合影。
照片仿佛被抽帧了一样模糊得有些迷幻,时间也仿佛被抽帧了一样被定格在12年后的照片里。
氛围被温柔的小提琴撑得好满,或许女人不应该醒过来。
第二天的香港机场里,以为迟来的遇见变成登机口的一撇,欣喜若狂的泡泡在下一秒被金发女人无情地戳破。
于是黄色高跟鞋倔强又麻木地在扶梯上逆行,但是与这一幕拉开的距离始终且永远为零。
于是又一次与少年擦肩,而少年终于明白,曾经以为自己已经无比了解这个女人,但始终且永远,二人只是陌生人。
女人没有被骗,她只是谈了一场恋爱。
Love lies,爱情是存在同时也是谎言。
只要相信,谎言就是真的,爱情就是真的。
是我太久没谈恋爱了吗,这种片子都能磕到?
今天要和大家看的都算不上是一部爱情电影,男女主年龄相差还巨大还是一场杀猪盘
这部电影在香港一周三连冠,可到了内地上座率才0.8%昨天去看的时候还包场了或许现在观众都不喜欢这种平稳抒情的电影了吧悬疑和喜剧类的是这几年卖座最好的,可偏偏也是烂片最多的相对于那些,其实小乔还是蛮推荐这部的,一部不是爱情的爱情片
今天要推荐的就是这部港片《我谈的那场恋爱》何妙祺导演何妙祺 陈庆嘉联合编剧吴君如 张天赋邓丽欣 陈辉虹张锦程等领衔主演豆瓣尚未开分,推荐指数四星正在影院热映,但是不适合浪漫过敏的观众
这是何妙祺的导演处女作,之前主要做的是编剧她参与的电影小乔基本上都有看过,都是港片,差不多都是烂片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本也不咋地,重点是镜头语言和节奏做的很好
接下来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电影采用的是插叙的手法,但是普通观众也能很简单的捋清真相警方捣毁了一个骗子团伙,他们在网络上编造一个又一个的身份寻找一个又一个目标,主要客户群体都是女性接近她们,研究她们,欺骗她们的感情和金钱对,就是网络骗子编织的杀猪盘
他们分工明确,有情感导师,有化妆部,还有财务部张天赋饰演李伟祖,原本只是普通失业青年,甚至还要借住在女朋友家陪朋友去面试工作,朋友没有成功,自己反而拿到了offer不成想竟然是诈骗公司,糊里糊涂的他就开始工作了
邓丽欣饰演的琼姐,是团队里的情感专家在情感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她会出手转亏为盈
吴君如饰演的余笑琴,是一名有钱单身的高知女医生与此同时,她也是这场“骗局”的受害者
或许是因为无聊寂寞,她下载了一个聊天软件她一开始扮演的是25岁的小女生,她只是想玩一下对面和她聊天的是一个因为妻子离世伤心得了失语症的中年法国男人从一开始的打发时间的玩玩,却一步步掉入温柔的陷阱里隔着屏幕他们就这样恋爱了,甚至都没有通过语音
吴君如演技真的很厉害,·那种恋爱中小女生的悸动表现得淋淋尽致看见自己喜欢的人发来的消息,忍不住发笑,身上的痛一下子都消失了爱情是美好的,坏的是那些人渣
可这不是真的爱情,是骗子编织的谎言,为的就是骗钱于是,骗子假装做生意缺钱,骗她为她买庄园结婚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善良帅气且上进的人就这样,受害者们陷入了这“爱情沼泽”,有些人一陷入就是一辈子
骗子一般都是不能和你见面的,所以他想尽各种办法放鸽子约在了日本札幌,可是吴君如等到了半夜,对方还是没有出现他po过来两张图,就说自己因为重要的事耽搁了是他在火灾现场救下了两个孩子照片,原本要爆发的怒火一下子就没了爱情来了,智商就没了,多么离谱的事都会相信
张天赋本身就不是真正的坏人,那一天他其实也去了札幌他默默地跟在吴君如后面,不知道是良心发现还是怎样从一开始的玩味,到最后竟然开始心疼了甚至在最后“杀猪”的时候,他选择要说出真相,可惜了
吴君如被骗了350万,但是在警察局还是觉得自己没有被骗她只不过是谈了一场恋爱
现在的人把所有的事都利益化,爱情也要程序化但小乔还是觉得爱情应该是神圣的,是可以向往和追寻的爱情更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多少物质所能衡量的单方面的爱情怎么不算是爱呢,就算是骗局,可那一刻的荷尔蒙是真实存在的,喜怒哀乐就这样被他牵动就像我们追星女的爱,真的能得到什么结果吗?
但理性的一面来说,骗子只会给你带来更漫长的痛苦他们也不会真的良心发现,一旦陷入进去你就是案板上待宰的猪演员演技在线,内容完整,就是有些浪漫文艺不真切不知道别的女生是怎么想到,小乔永远期待爱情,永远感性愿意在能力范围内买单,但频繁放我鸽子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还是推荐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对于女主的探索,内心缺失的真的只是爱情吗?
鉴定结果:整场电影看下来非常的舒服,推荐!
看图片猜电影无奖竞猜游戏开始了下面图片出自哪部电影或者电视剧
1994年、吴君如在《家有喜事》里是唱着“我信爱、同样信会得到爱”的贤妻大嫂。
2024年、吴君如是期待爱的港女Veronica、因为幸运和才华、凡俗世界的烦恼从未有一刻压在她身上,她转头去追求虚空的理想。
Veronica对被理解、被看见的需要与对故事性的痴迷交织,她在花园中手舞足蹈时、我想起《草木人间》中的蒋勤勤,因为“吴苔花”的名字被所有人喊出声、自己的故事被所有人听见就激动颤抖。
在这个动荡不安又冷漠不堪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会一头栽进去的骗局。
雪莉·杰克逊写《幽灵情人》、写《邪屋》,写那些自觉矜贵但无人关怀的单身女性,她们有各自的高傲与卑微,在一遍遍敲那扇空房间的门的结局之后的结局、只有撞墙了断。
我们就只能这样了吗?
如果在浴室摔倒的那天Diana不在东京、一切会变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交给《好东西》来回答。
五一期间坐飞机回北京,发现航空公司智能设备上有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我当然知道,评分不错,只是因为我对两个主演都一般,所以一直没看。
往往不抱着期待去观影,都能收获一个不错的体验。
这部戏跟我预想的很不一样,我知道是讲爱情诈骗的故事,我以为会是一个苦情片,但是这部居然拍出了浪漫和治愈的效果。
苦不苦,是看当事人。
如果当事人觉得我只不过是谈了一场恋爱而已,那自然是不苦的,豁达,通透。
1,全片最吸睛的演员,是吴君如老公角色。
每到这个时候,就不得不反思自己记忆力真的下降了,这些老演员的名字都说不上来,明明最近还看过他的《三命》。
全片我印象最深的也是他的表演,女主自述到,当他往楼下扔花瓶没砸中老公,说了一句“xxx,你去死吧!
”。
张锦程望着女主,笑得灿烂,调皮。
五张几的年纪,这一笑演出了少年感。
女主说想不起来为什么当天老公要这么笑。
后来再回札幌,到那个老地方,她才想起来。
原来这些片段都是他和她少年时代的甜蜜回忆。
老公还是爱她的,更多的是她自己弄丢了自己。
编剧这个伏笔,埋得深且感人。
骗子,想尽办法去治愈被骗的人,也是一种痴着线的浪漫。
关于我谈的这场恋爱,全片最好的一个点是,少年和君如的对手戏,克制到极点的少。
是最聪明的一种做法!
2,编剧第二个高杆位,男主和“准岳父”关系的反转。
我可能也没时间再看一次,但看到男主前任约他出来,让男友搬出去那一段,还是看得会心一笑。
这是属于编剧的巧思,一开始各种营造,男主和中年人是父子的关系,中年人也劝男主不如换一个对象。
到这里一转才发现,一直以为的父亲只是准岳父。
准岳父太喜欢这个少年,所以让他住在了家里,等女儿回来。
直到女儿认识了新男友,要带回家见老豆,才再次约少年出来,让他搬走。
其实还是有铺垫的,中年人猜少年一定是曼联球迷,可实际上少年是利物浦球迷。
真父子不会有这个“猜错”。
3,白先生这个角色的错位时刻陈辉虹演喜剧一直是一把好手,从王家卫的《堕落天使》被逼着吃冰淇淋的男人,再到林超贤的《江湖救急》无厘头的师爷。
这部戏有一个桥段和《江湖救急》是一脉相承的,就是配角的客场展现。
在《江湖》里,梁家辉演的大佬某天心血来潮去师爷家看看,发现师爷在自己家里完全是另一个风格,跟平时在社团开会当自己手下时很不一样。
家辉内心独白是,身边的人好像也不够认识。
这部戏是少年被前女友伤了后,只能来公司过夜。
第二天起来,发现公司老板白先生穿着便装也刚醒来,一瞬间两个人都错愕了。
白先生从来都是一套板正的白西服,发型也一丝不乱。
一下从主场切换成客场,这种错位的效果,是一种很好的幽默呈现。
什么是主场和客场。
是最近我刷知乎看到的一个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大神批金庸作品的一个缺点是人物只有主场没有客场。
与之对应的是《红楼梦》里刘姥姥那个角色,她去大观园,大观园是她的客场,她出尽洋相,博得众人开心。
但全书后段,也是她在乡下接济贾家后人的描写,到了乡村,就是她的主场了,主场和客场,人物的表现是有分别,有层次的。
4。
琼姐和洗车妹邓丽欣凭这个角色提名最佳女配角,我毒舌得说一句,拿不到是应该的。
洗车妹真的很像山岸小姐,有男同学懂吗,很吃她的颜。
港圈资本捧一捧啊!
七点几分在华语电影里是一个很神奇的分数,部分差到不如六分,部分我认为好过八点五以上的作品,这部戏我认为是后者!
有cue到緊急聯絡人 Gareth實火 但是電影難看 是出乎我意料的不好看(吳君如的頭髮太像孫悟空了
张天赋挺可爱~
最不满意的是琼姐这个角色
啊啊啊啊啊啊我大受伤害。。。
吴君如还能把整个故事描述为“我谈过的那场恋爱”,而不是“我遭受的那场诈骗”,其实已经说明了整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女主角既不能代表现实中缺少情绪满足、欲望发泄的普遍中女,她的个人“弧光”也不能给予和她处于相似困境的女性任何建设性帮助。除此之外,整部电影也土的像是火星文年代精神小伙小妹会发在QQ空间里的说说影像化展示。送的礼物是拉菲草级别,捏的人设是蒙淇淇级别,P的照片是天工AI级别。
一声恋爱大过天
張天賦gel咗頭戴埋眼鏡真係可以靚仔到令人忽略佢嘅身高,但我更鍾意三姑呢個角色設定,乜咁啱嘅我都Plan緊會經過札幌去網走喎🤣
有关爱情的讨论总令人陷入迷思,此片却建立了别开生命的一类观照角度,亲密关系笼罩在迷蒙面纱下的不确定性与它带给局内人的自伤自怜亦自足的吸引力是一体两面,正如敲在屏幕上隔空递送的文字与收信人动用感性对其意涵的扩写。而欺骗这一支点亦可以从一桩具体的杀猪盘延伸至恋爱的本体,它既在乎恋人之间,亦深刻契入主体内部,造成想象性(甚或一厢情愿)的认同与迷恋。然而这最终抵达真实,由谎言向许诺的翻转是爱神之力的炫示:起伏的心跳,远行、跟随的脚步,与盐粒跃入啤酒再碰撞舌尖的滋味,都是切肤的感应与独家的记忆。
題材看似港版《鸚鵡殺》,標題又和艾怡良那部只差一個字,就感覺微妙地從開頭就不太看好這個作品最後的呈現結果。但在放棄了一切語言的札幌行,好像演員和導演的狀態都轉了一個彎,讓故事裡的青澀騙子VS善良熟女的網戀故事稍微浪漫了一些。雖然其他地方還是有很多圓不過去的地方,也有一些到結尾好像就已經被放棄出聲的表達(類似於如果按吳君如\鄧麗欣做的事情可能從道德層面上來講是一類人,而後生仔要坦白行事也只能如郭爾君那個角色那樣落魄地“放棄戀愛”),但確實作為愛情喜劇來講那段是有高過一些平均水准的部分。3.5歸3。
不完美,但我好钟意!!
BJIFF首都电影院//你相信的话它就是爱情!最后走向开始变得奇怪(纯爱)起来……啊原来在拍的时候吴君如和我一样好奇为什么女主这么多钱这么好骗!签名的时候听到有人问导演男主是天秤的话女主是应该是什么星座,导演说应该事儿这么多应该是处女吧本处女座完全赞同哈哈哈哈哈!和好久没见的好朋友一起看,观影体验拉满🥹好喜欢吴君如女士!补一下:导演说她觉得最好(理想)的爱情就是不见面的…不记得原话了哈哈哈哈哈哈很有意思
没啥调度,质感太差,但丢一堆杀猪盘电影里好像还有点意思
#HKIFF48# 騙局不全是謊言,做戲也有幾分真心。源自現實不至於過分誇張(去年台灣也拍了一部同題材的《莎莉》,足見其普遍性),結局也沒有落入俗套,分寸感拿捏得很好,吳君如對喜劇出神入化的掌控力令人驚艷。很喜歡一年後的札幌之約,全場驚呼,真是好浪漫的時刻。
對這個電影感受很複雜。我很喜歡電影對中年人內心空虛的關注,且沒有從俯視受害者的角度去詮釋被騙者,而且很多非常浪漫的場口也做得很好。但也正是「浪漫」讓我心情複雜,儘管我很肯定這個電影不具備宣教意義,但作為觀眾我沒辦法忽視目的性詐騙本身的嚴重性,更何況電影開頭就拋出一串騙案數字。如果真的要用浪漫劇的手法去處理的話,不套團夥作案騙錢背景而是改為個人行為的話可能會讓我好受一些吧,我是真的很喜歡看真話假說的橋段的啊!PS:吳君如演這種角色真是讓我覺得好親切,仿佛身邊的老廣親戚,好幾個地方都幻視我舅媽······
发短信前和收短信后故作沉思的一百种表情,真的很考验演技,但感觉吴君如的心思主要放在了穿一百件不重样的好看衣服。导演不会真以为一个low穿地心的骗子目睹女人可怜的样子然后大发善心洗心革面的故事能感动到谁吧?还要设计一个捞女做前女友深深伤了他,什么上世纪的屌丝文学?
孤独灵魂在梦幻泡泡里取暖与放下过去的故事,最终的走向也是与往昔告别,杀猪盘的背景的轻喜剧化处理恐怕也只能在港片这种城市肌理与粤语文化里看上去稍微微不那么尴尬。吴君如有几场发挥还是很不错的,邓丽欣则演得有点浮夸了。
文艺中年想谈恋爱只能靠YY了
大陆电影还在拍怎么侦破“杀猪盘”的时候,香港电影已经另辟蹊径的跟骗子谈起了恋爱。这可能是我近一段时间看过最好的港产爱情片。虽然知道剧本太过理想化,但还是在两场札幌电车的戏面前破了防,多半要归功于吴君如出神入化的诠释,她让所有不合理瞬间合理,甚至令人感动。当年的“邝美宝”邓丽欣莫不是在“残酷爱情三部曲”之后积累太多经验,才在多年后的今天成了风情万种的爱情骗子王?请原谅一个爱看港产爱情片的人的无厘头联动…
在浴室里跌倒虽不致命,找不到紧急联系人会加重疼痛。在扶梯上逆行虽在行进,走错了方向只能原地踏步。感情的存续是由不信爱的那个人掌控,爱情的真假是由相信爱的那个人定义。因为恨过才知人在极度伤心时是会笑的,因为爱过才知花盆砸下去他为何会笑。约定再来札幌,这次我们终于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很惊喜的喜欢!女主角心情低落的时候会去做的事情是去便利店把冷藏柜里的饮料一个个摆正,或者给平时拍照留底的地方写投诉,太好玩了hhh莫名很戳到我…几十年前向着桥底扔下了一束花,几十年后抛下花盆,两次情绪的宣泄终于让她看起来像个活人。丈夫在离开时绕着家的位置转圈,女人在电影最后搭着循环车打转,就好像重新走进了爱的莫比乌斯环。Love Lies,爱在你相信的时候才是真的。整个旅程里,她通过这些经历找回的是曾经爱人与被爱的感受。是BUHK选修课助教老师的首部长片,明天我要面对面狠狠表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