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儿子十六岁的生日蛋糕,摔碎了老杜的懦弱,也摔醒了老杜沉积已久的悲愤。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好,小人物容易满足,小人物需要的只是简单,温馨的生活。
虽然不富裕,虽然有时候会显得很懦弱,但是,小人物能让人感觉到生活。
我们都不愿意去做小人物,可是,如果没有了小人物,哪里还能有生活的感动呢?小人物的勇敢,是无穷的。
他们的爆发,是堪比他们的懦弱的,小人物有良心,没有哪个人会在袭击敌人之前提前拨打急救电话,也没有哪个人会因为发泄之后的快感而淡定,继而自首。
小人物的生活有苦,也更加的拥有幸福。
因为他们善良,因为他们有良心,也因为他们重感情,所以,这些品质注定他们是小人物。
正是如此,才映射出了他们辛酸的伟大。
小人物想要的从来都不多,他们没有野心,可是,生活却连这一丁点的奢望都不能赐予他们。
老杜是伟大的。
一个光辉的小人物,一个善良、重感情的男人,一个好父亲。
我挺恨这导演的,当所有苦难在一个人身上集中体现时,这种悲惨便被无限的放大了。
然而生活,不就是把这些苦难零星的展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么?范伟不愧是内地影帝,每一次的小人物,都让人记忆深刻,感慨良多。
戏里杜红军朝刘三脑袋上拍砖的时候,真替他痛快,可算出了这口恶气。
可一个善人做恶事,招来的也只能是恶报。
这一下冲动的爆发很像是长久以来懦弱和卑微的报应。
杜红军好像在所有人面前都矮人一头,作为看车人时得装孙子,偏偏儿子就在身边直愣愣地看着;儿子面前也毫无做父亲的威严,即使威严起来也持续不了太久;刘三面前更不用提了,像个被人揉来揉去的面团。
好几次看起来要爆发,硬生生又用窝囊的理性给代替了。
可杜红军又能怎么办?
他有的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身份,一份看车人的工作,和一颗老实过日子的心。
那些破事远远超出他处理问题的范围和能力了。
小宇找刘三复仇未果后哭着跟小宋阿姨说:我爸都这样了还跟着您折腾,我家请不起您,我求求您,以后别来我们家成么?
儿子替老子跟老子的意中人求情,实在没辙了。
杜红军眼见这一切,心里头的无力感又重重的增加了一笔。
最终所有的情绪被儿子的生日蛋糕所引爆。
但就算愤怒到了顶点,他仍旧保留着身为老实人的克制,提前叫了救护车,他怕刘三死。
更怕自己死。
往好一点想,父亲难得的一次果敢彻底唤醒了儿子,在儿子心中,父亲的形象总算硬朗起来。
但杜红军很可能还会继续卑微地活下去,就像现实中,卑微的人无法反抗生活的权威一样。
将底层小人物的真实生活体现了出来。
老实人的意味隐忍只能换来更多的欺负。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几个人物的刻画也深入人心。
杜少红的隐忍式父爱,为孩子付出,为生活付出,哪怕是付出自己的尊严,只为能换取更好的生活。
小宇则是顶着愣头青的称号,虽有少年的血气方刚,但终究是抵不过现实的。
被主任叫家长,被抓紧警察局,被刘三打。
生活的现实抹去了他的棱角,渐渐的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回头后悔,放下怨恨,做起真正的少年走上正轨。
而小宋这个可怜的女性形象让人有点感觉像是烂泥扶不上墙。
虽是这么说,但心里因为对小宋遭遇的同情总是希望她能奋起反抗,反抗婚姻中的不公平对待,她的一生都被刘三牵绊住了。
刘三没进监狱前每天就是浑浑噩噩的伺候他,进了监狱后还要提他还赌债,还不容易生活有点起色,又因为刘三出狱一切又回到从前灰暗的生活,在婚姻中她失去了自己,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了反抗的权利,只能暗暗的发泄自己不满,内心充满恐惧和害怕,如果小宋多一丝果断多一丝勇敢,那结局会不会就不一样了呢?
或许两家的悲剧就不会有了。
开始觉得小宋阿姨选角太漂亮了,身边男人会很多,不会看上杜这样的人。
再看下去,虽然她找一个能力更强一点的中产更合适,但是她有刘三这个样的老公,了解情况的有条件的男人只会敬而远之。
杜对未来太盲目乐观了,太渴望美女也是一方面。
后来的处理方式上,杜不懦弱,他的处事方式很典型,很现实,包括最开始遇到这样的美女追他他他把持不住也很现实,包括来给他做饭一起吃饭等等,肯定感动的一塌糊涂。
他们就算能顺利结婚,也很快会出问题,宋属于被刘三压抑太久了,开了花店物质生活在改善,特别需要一个言听计从的男的,这样生活比较舒服,等一段时间之后她可能其他方面需求又占上风,他们一样很难处理好。
影评大家写了不少,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只想说点题外话。
为何受欺负想到的就是动用板砖这样能严重伤人的东西,而不能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呢。
片中范伟儿子,瘦得那虚样,就是挨打的相,年轻人不用练什么搏击,好好上体育课,抽空锻炼身体,像剧中无赖前夫这样的中年爷们,根本不在话下。
尤其是剧中儿子想要偷袭反被殴打一段,摆明了是力量差距,被人按在那不能动,太弱了。
大小伙子没事练练引体向上,双杠,揍无赖爷们很容易!
有个伟岸强悍的身躯,无赖敢上来挑衅么!
去健身房练上半年杠铃和器械,对付一般人,根本不用什么武器,冲上去就把他掀翻!
可就是没人练好体魄,动不动就板砖酒瓶,不是严重伤人毁了自己,就是被人识破不能得手,只能挨揍……
范伟真是完美的表演了一个背兴的中年男子。
看的让人生气,窝火。
倒霉的七月。
人生一下子走进绝境。
好在有一个好儿子,父子情让人动容,几度流泪。
真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啊。
另外儿子小宇真是太帅了,又懂事,有担当。
查了一下是演员陈炜迅,演的挺好的,不知道为啥现在也不太出名,好像去玩乐队了。
剧里的小宇简直理想型男朋友(>_<)
看演员范伟演的老杜,生动、灵活,圆溜溜的小眼睛射出点点生活希望。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市民,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向我们走来。
零几年的电影,仍旧保持着以前的生活气息,就如同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一般,在茶余饭后散发着滋味。
就是这样一个遵纪守法的老实人,却被一个地痞无赖逼到忍无可忍。
因为结识了宋阿姨,范伟扮演的老杜,他未曾想到她还未离婚,而且当下的丈夫还是一个刚出狱的流氓。
在随后的日子里,打宋阿姨、抢新家具、暴力威胁剁手、打他的儿子,让老杜在儿子生日蛋糕被撞碎后,彻底忍不下去。
手拿板砖悄悄走进那个无赖霸占的花店,几板砖落在无赖的头上,瞬间抽抽在地。
此时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响起,显得无比讽刺。
留下老杜大口喘着粗气。
老杜这个主角,刻画的十分入木。
他看似老实到看似有些窝囊,但实际却有着无数细节,在彰显他的坚强与人格魅力。
他有着一众热心的邻居、孝顺善良的儿子、真正爱他的宋阿姨,对待工作热有耐心,如果没有遇到那个无赖,他的日子热气腾腾,且充满着希望。
但最终,还是被愤怒的最后一根稻草给压倒,毕竟他也是人,在痛快地砸下那几板砖后,他想好了自己的后果,甚至在动手前给救护中心打了电话。
这份善良是他的人格终极魅力,也是他作为一个老实人无法“摆脱”的绳索。
有的网友说,当时没监控,为什么他还要自首。
作为同样保留善良的我,其实深有同感,因为善良,没办法像那些坏人一样,做到置身事外,抖着腿喝啤酒咂摸花生米,而是如同心魔般时刻折磨自己,这是一份自己对自己的无法自控的约束,此外,我也觉得这也是一个人真正能作为一个文明社会的公民所基本具备的美德。
如同众人拾柴,有了更多的善良,才会有一个满是和平的世界。
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总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心。
有时候,拥有的东西越多,内心的恐惧越大。
所以现代人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毛病,有的很可笑,有的很矫情。
幸好大部分人还会反刍式地自省。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我一度加入了一个豆瓣小组:“想起往事一阵恶心”。
哈哈。
《看车人的七月》,朋友的推荐语是:有点堵,我却从结尾看出了一点颇为积极的东西,一种同《活着》一样,面对生命的态度。
笑得很苦涩,但希望是有的。
这部电影成本不高,不搞噱头,说的故事也很琐碎:七月白花花的太阳底下,一个有点窝囊的看车人怎样面对生活的层层施压。
说到这里,我想起杀人者杨佳,从读到的报道中,始终生活在底层的他也是在一根根稻草的逼迫下,走上了不归路。
看车人的生活真是窘迫,老婆早年离婚,正在青春期的儿子老是和生活拧巴着,好容易在一个女人那里寻找一点温情,却又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子不公平,好人往往活得左支右绌。
而小人物的脆弱性,又往往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愈演愈烈,最终达到难以收拾的境地。
励志电影的套路是,人物从难以想象的绝境中,以常人难以达到的坚韧程度,回答生活的种种挑战,最终海阔天空,一往无前。
不过就生活来说,往往这是不大会出现的结局。
因为普通如你我,脆弱如你我,学不来那种百折不回的超人。
平常人需要懂得一个重要的生活原理,那就是,概率这种事儿对我们是很管用的。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如果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会倒霉,那我们十之八九也会一样一样地倒霉,并且,面对倒霉,我们会绝望,会哭泣,会失措,会彷徨。
生活总是在绵密地挤压,并不会为任何人放轻力度。
所以这部电影和励志片差得有点远,但它挺像励志片的前半段:这倒霉孩子啊。
如何去收尾,是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想的问题。
如何去排遣那些无可回避的难题?
给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答案,似乎太轻浮了,导演的聪明之处就在这里,那把剑到底落不落下去,由你自己去猜想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善良和自持,是可以支撑乃至挽救一个人的。
正如我刚注意到的一句广告词:只要你正直、善良、脚踏实地。
看车人的生活和你我一样,有高潮,有低谷。
随着时间的流逝,希望在漫漫增长。
儿子懂事了,善良,努力,年轻,这可不就是希望吗?
小鸡变成小鸭,小鸭变成小鹅,小鹅长大了,换成小羊和小牛……我觉得《看车人的七月》真是一部很温情的电影,它不动声色地关照着卑微但绝不卑贱的生命。
其实,许多人最承受不了的,是从高空蓦然落下的失重感和哪怕稍稍想象一下的恐惧感,而并不是下落后的状态本身。
正如看车人,在被逼到无处可退的时候,反而能够在谷底,寻到一点安身立命之地。
神经不要那么脆弱嘛,有个朋友说得好啊:最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
“那个混蛋出来之后,打你、打小宇、搬家具、剁我手、搬家具,足足干了五件伤害我的事情,我准备给他五个板砖,结果三块就不省人事了。
” 杜红军在铁窗里对着前来看望他的小宋(以前相好的)说了以上这些话,一个老老实实的人被欺负成什么样,才回傻乎乎的拿起武器,发泄心中的委屈。
是一部好电影,建议去看看。
《看车人的七月》 是部好电影,小人物的苦涩生活,影片题材普遍,但很尖锐。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不都像杜宏军那样,唯唯诺诺,不敢惹事吗!
最终杜宏军的爆发以及最后监狱内解释为什么这样事,杜宏军没有后悔,没有忏悔,告诉所有人我没错!
就这点来看,这是无政府主义,以暴制暴!
潜台词很多!
安战军牛啊!
范伟用这个片子拿了一个多伦多电影节的影帝。
所以我想看看,不过很难把他的形象和影帝联系起来。
其实片子看起来没有我期待的好,自从他演了卖拐之后,他现在演的东西都走这种路线。
这个片子里也明显的看出李宝库和范德彪的影子。
小人物的故事,由喜到悲。
一般般
看的能让人憋出内伤,全片抛出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面对流氓无赖该如何应对”的严肃社会问题,而编导给出的答案实在是太过残忍。忍,那就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忍不了,那就直接走向了他人眼中冲动是魔鬼的阶下囚绝路。很难说杜红军的下场能起到多少引以为戒的作用,因为在同样的情况下我们很可能只会比他更懦弱或者更冲动。另外随着剧情的发展越看越憋屈也证明了范伟和赵君的传神演技,在某些时刻从杜红军身上就是能感受到自己老父亲的影子,至于刘三,他的每一次出场都会让我有种想拿板砖拍他的冲动。PS:每次看着范伟干饭都会让我感到食欲大增,真的强烈建议他去做吃播。
过三星。1.在大银幕上,范伟找准自己戏路的时间还挺早的,是个聪明人。2.讲的是老实人不断被欺负,最后急了,打了人去坐牢的故事。
就是剧情散了点 色调太灰暗
中国应该多些这种现实主义的电影!范伟太赞了!
铺垫还是差点。
为范伟的表演加个五星
人生原本就是有很多事情我们都无能为力 特别是身处底层的小人物更是如此
第一次被英语字幕劝退 第二次被无字幕劝退 画质好差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花开有声(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84695/由脑袋大脖子粗自带喜感的范伟饰演的《看车人的七月》终于看完了,影片结束后想必观众和我一样有点缓不过神来,喜剧人范伟饰演的电影这次真的有些让人感伤。
范伟是个好演员~而且有幸演了很多接地气的好电影~~
范伟的电影就是这么小人物,憋屈,无奈,偶尔的挣扎反抗
#七月 虽说是流水账、画质也渣,好在生活质感强,人味儿足,演员演技也好,没字幕也不影响,台词功底没话说。简单而又善良的年代,可惜善人总被恶人欺,好人没好报。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范伟真好。
范伟老师的早期作品,还不错,刘三实在是太恨人,整部片子看的老憋屈啦!
这部电影我个人想给八星。再好的本子也是源于生活的,可再精彩也精彩不够生活。强烈的共鸣,柴米油盐,因为真实!
同样是小人物形象,比《卡拉是条狗》中葛优演的“老二”真,入骨!
演的太好,以至于看得憋屈死了。现实就是如此,善良的人不一定会有善报,作恶的人也不一定会有恶果。所以是更加自私一点还是无所谓个人需求?底层人民或许根本不会考虑到这些,因为他们总是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虽然无法选择环境,但人的情感是真切的,人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善良从不是软弱。
没想到那王八蛋三砖下去就内孙子样了
窝窝囊囊一辈子,直到退无可退,最终爆发,用最原始的暴力解决了。有一定的写实性,社会上这样的底层老实人被逼急了也差不多。那几年范伟演这样的底层小人物简直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