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每个人和每个人都隔着很厚的两个皮囊,如果把自我定义为精神上的、抽象的一个个体的话,那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识”就变成了貌似很容易实质上几乎不可能的一个任务了。
两个人之间,最多的距离,而不是连接。
两个人即使贴在一起,脸对脸,嘴对嘴,十指相握,还是不可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即使身体离得再近再贴,两个人中间有的最多的还是空隙 -- 自己或无意或有意造成不同程度的假象,沟通中的误差,对方自己的臆想和设定。
偶尔传送成功的真实,少之再少。
但每个人总是最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所以我们觉得我们对我们的爸妈配偶和密友都了如指掌。
觉得我们既然知道他们爱吃什么爱穿什么,知道他们最喜欢的颜色和最大的梦想,知道他们的生日和长相,我们久明白了他们的一切。
其实这些认知又有多可靠?
极端一点来讲,连环凶手的父母大概不会想到自己的孩子以后会因为连环杀人案而臭名展昭。
我们一般都很坚定,认为我们“认识”的人就是我们想想的那样。
所以当Sean明白Lauren并不喜欢他,当Lauren发现Sean并没有守约还睡了她的室友而且Victor根本不认识她,当Paul终于懂得Sean和他根本不是一个取向,他们脸上全是惊恐。
原来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的。
不管是别人的伪装还是自己看走了眼,经常都是累积都让人无法承受的重量是我们才太迟的发现。
因为其实我们宁愿看到更美丽的谎言,而不是布满缺陷的事实。
电影里的几个主人公都是极度自我麻痹的典范,一个个的活在自己的泡泡里。
但肥皂泡是很脆弱的,经不住真实的触碰。
=====================================================The Rules of Attraction 的摄影操作和后期剪辑挺帅气的,看得出来Avary确实是个挺用心的电影人。
不过Avary的缺点也在于太爱耍小技巧。
比如电影里面用了很多的倒放,引人注目,因为是个比较少见的操作。
好玩的是他把音轨也同时倒放了,gibberish听着挺好玩,然后有一段古典音乐的配乐居然倒着听也很棒。
一开始看以为就是加进去好玩,到了电影的最后一幕,发现其实就是开始的那一幕时,又挺惊喜的。
不过就是技巧用的有点太放纵了,每个片段都太长(没有剪辑,所以好几分钟的倒放,而且一幕看了三四遍),让人有点不耐烦。
还有一处值得一提的是Lauren和Sean初次说话的那一幕。
忘了专业名词是什么了,反正是分开拍的,然后后期用split-screen拼在一起。
妙就妙在最后把两个人连到一个镜头里的时候,两个人是180度,正好面对面。
前两天去了Avary的一个Q&A,听他讲,大部分音乐是他写剧本时就想好的,歌词都和戏有关联。
感觉音乐确实选的还不错,歌词和剧情发展咬合的很紧密。
而且有好几首音乐还和那一幕的主人公有些气质上的一致。
比如Lauren起床时放的音乐感觉就很Lauren。
构图也能看出来都是有些讲究的,会用道具和背景勾出一些框框架架的去突出重点,或暗示一些东西。
颜色搭配虽然不算太精致,但整体来说还是有考虑到的。
视觉上最纯粹最精致的是暗恋Sean的女生自杀那一幕,构图和颜色都美极了。
整体来说算是有点别致的一个带点讽刺气质的小品。
现在看来除了器材什么的看着比较专业,看主题看拍摄手法其实都是个中规中矩(不是说俗套,虽然也有一点点俗套)的小indie片儿。
当初却被投资商大力宣传为一个teen movie,怪不得反响那么大 -- Avary说当时首映是在Orange County,很保守的一地儿,看到Paul和Richard(或者Dick,哈哈哈 ╮(╯▽╰)╭)在床上跳舞,好多男生当场站起来吼着"fag movie!!
"走掉了。
“你看到的是淫乱,你没看到的是我眼里的忧伤!
”淫乱和忧伤,两个格格不入的字眼,在《诱惑法则》里得到了统一。
但看那无休止的派对和性爱场面,你会以为这又是一部《美国派》,然而它不是。
与《美国派》中那些优越而轻狂的黄毛小子们不同,《诱惑法则》里的这些家伙是一些知道生活和真实的人。
因此表面上同样的淫乱,在前者中只算是一种享乐,在后者中则是逃避,以及无法逃避之后的玩世不恭。
影片最后一幕是一场雪,此时应该是肖恩、罗兰和保罗三位主人公卸下面具,坦露心灵的时刻。
当喧嚣的笙歌寂去,在一场大雪之中,每个人才敢正视一下自己的内心。
当然的,此时每个人的心中都已经是伤痕累累。
但电影本身却在此处得到了彻底的升华。
我常想,当这些人长大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他们是否最终也会回归主流,变得衣冠楚楚道貌岸然?
抑或,对于他们,根本就没有未来可言?
导演并没有给我们任何暗示。
并且,电影作为一种暗中的谎言,也是拒绝着陆和延伸的。
在一部与本片没有多少关联的《地下》中,聪明的Kusturica用一段寓言来化解影片人物人物纠结的爱和仇恨。
在这部《诱惑法则》中,则只是一场雪。
雪很快就会化掉,之后会怎么样?
答案在时间中,在每个人的心中。
但没有人会真的知道。
最后,我想模仿《地下》结尾的一句话来描述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曾经,有一段岁月叫青春。
是蒙太奇手法吸引着看下去的。。。
内容嘛,,,青春充满忧伤,还是那句,“你只看到了我的迷乱,却没注意到我的忧伤。
”
这部电影曾是我青春期最喜欢的电影,如今再看,多了一些深层的思考。
在千禧年前后,社会上总流传着末世之说,有的人大肆宣传千禧虫,断言2000年(也有人说是2001年)1月1日全世界电脑将集体瘫痪,人类社会将无序混乱。
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什么都没有发生,但一股趁着地球毁灭前放纵到死的思潮却应运而生。
大概从1999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01年之后,人们的心才又踏实了下来。
而这部电影,就展现了那个时期美国的年轻人不思学业、肆意放纵、毒品成瘾、精神空虚的状态。
今天看起来,还是有点触目惊心。
本片是美国精神病人的作者 的小说改编,他在00年代红极一时,小说和剧本相继拍成电影。
他似乎拿捏准了当时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本片主演特别像王菲,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
她是个禁欲系女孩,为了保住贞操,甚至每天看性病图鉴恶心自己!
而她惦记的情郎却是个著名的烂人,影片后段用一整段快速剪辑的蒙太奇配上Rap一样的独白,展示了这个渣男堕落的欧洲游学生涯,无外乎醉生梦死,当他回来后早已经将女主忘的一干二净。
而马脸男主也是个堕落的人,他平时吸毒贩毒,还欠了毒贩一大笔钱。
他和女主偶然相逢,因为那天他俩破天荒的想去上课,但课堂上空空如也,只有老师在讲台上睡大觉。
两人在毒品的刺激下产生了爱情的幻觉,男主以为每天收到的情书是女主寄来的,女主想要更近一步却不想背叛男友。
可惜两个人都想错了。
影片中最让人心痛的段落就是壁花小姐自杀那场戏。
她是个被人忽视的女孩,那些紫色的信笺是她每天塞进男主信箱的,但男主到最后也不知道她的存在。
她默默无闻,没人注意,只有最后的死亡才让其他人意识到了她的绝望。
那满满的一池血水也是白流了。
男二号的戏就有点逗比了。
他是个gay,暗恋着男主而不得,只好给他提供大麻来讨好。
影片中他是调剂品。
其实我并不太喜欢堕落青春的影片,这样的片子让人看了充满负能量,而我个人本身又不是一个无时无刻都处在健康生活中的人。
一开始打开这个影片是冲着颜肉俱全四个字去的,还有充满噱头的海报。
单就这两样来说,这部电影未免噱头过盛。
全片只有呆萌一个人的脸和身材让我觉得些微沉醉,而所谓的同性标签也不过是惹人眼球的附属品和呆萌的全力表演。
总之,也许呆萌这个男二号才是这个片子最尽职尽责的演员。
起码才宣传重点上是可以这样解读的。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三个年轻人的淫乱,荒唐,交错的青春故事。
求而不得的苦楚,出现在他们每一个身上。
并且在影片中处多次采用回放,倒带这样的创作手法。
未免会让人觉得无聊和难以理解,但是事实上表达出了一种诉求。
一种当我们身处青少年的时期,都会出现的渴望,时光倒流。
然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看到主角们在告别了求而不得的爱恨之后,都选择了新的开始,虽然这有别于我们对于“新的”的固有定义。
可是也许,在青春里,在面对着数不尽的迷茫和恐惧里,堕落和放纵是我们最轻而易举的选择并且获得快感的方式,虽然这快感来的如此虚无又沉醉。
我们一面看着影片一面吐槽着他的迷乱,吐槽着不洁的男女关系,淫乱的、荒唐的、无法理解的背后是忧伤么?
我觉得更多的是迷茫和荒芜。
看不懂自己,看不透生活。
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所以尽情的去追逐不属于自己的爱情,所以用尽全力去挥霍唯一的筹码。
我们在青春里走走停停,以为生活里除了性与爱没有什么是更真实的,信封活在当下,及时行乐,享受自由。
可是没有未来的当下是空无的,没有限制的自由是彷徨的。
不论是劳拉,是保罗还是肖恩,每一张大笑或流泪的脸都曾出现在我们自己的脸上。
如果你正青春,去鬼混吧。
然后才会发觉唯一的真实是还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大学里的学生,自由又疯狂的青春性时代。
在派对上随意的寻找自己的性对象,然后疯狂的做爱。
只是相似的性行为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
罗兰暗恋维克多,为他守着处女之身,直到看不到这份感情的希望,罗兰在昏醉的情况下失去了自己的处女之身。
保罗喜欢肖恩,主动制造两个人在一起的机会,直到肖恩告诉他不可能,保罗用大麻引诱另一个同学,被其愤怒的打出门外。
肖恩有一份感情寄托,是暗恋他的人偷偷放在他信箱里的情书。
只是他不知道是谁写的。
他对罗兰有了好感,以为情书是她写的,他想和罗兰恋爱。
直到罗兰告诉他一个人永远不可能了解另一个人,肖恩又开始在派对上寻找性对象,以至于记不起上一次清醒的做爱是什么时候。
看到肖恩和罗兰的室友做爱之后,暗恋肖恩的女孩自杀了,罗兰甩门而去,然后是心碎的哭泣。
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环境里,纯洁的爱死了,只剩下躁动的躯体,于是,灵魂麻木了,只剩下迷茫的眼神,和被欲望操控的自我。
影片开头多处的倒放明显带有反思的意味,而通过罗兰的叙述我们也知道这是一段回忆。
也许,这只是人生的一个无聊的片段,灵魂依然会活过来,时光会让一切叛逆变得可笑。
好吧……又装13了……狮门(LionsGate)的片子,这只是看的第二部第一部是阴齿……那时候刚刚知道狮门今天下好这片子才发现是狮门的……一些关键字就涌上来了……独立电影,个性鲜明结果也如此拍摄手法……大框架是倒叙,怎么说呢,先结果后原因,再后续另外就是开场的三个平行事件,都用了倒带……呃……我不知道专属名词是什么其实看到中间我觉就去douban平分了,评了个3,可现在我想把它当作4那个割腕的镜头让我很难过……直到最后,人们也不知道那几封情书来自这个已经割腕的女孩实在悲哀而片中奇特的三角恋……源自误会和一厢情愿有情皆孽,无情太苦如果没有误解,很多事情都会变得简单了上帝给我们加上了语言的隔膜,只是添加误解的第一步另外就是……西方真是开放>"<大概也不是全部如此?
性与大麻是那么的普遍、一气呵成从某种角度讲,过分放纵与过分压抑都是不健康的
现实和幻想的交织,有时,幻想的太多反而会分不清现实是什么样子,那时现实生活将会乱成一团,随着幻想的幻灭,现实的骨架也会离解,正常的生活受到扰乱,人的精神也随之分崩离析。
青春是什么?
毒品、暴力、性、糜烂,或许还带着那么点淡淡的忧伤。
错综复杂的性关系和感情关系中,你会发现没有一对是真的既有性又有感情的,这不啻为对现在美国青少年生活的最大的讽刺。
当我们还在幻想着拥有一段美好的感情时,却发现如此的困难。
青春本该美好,但又难免忧伤。
在罗兰被一个不认识的男人吐的满身污秽的时候,她再也不必去翻看与性病有关的书去禁欲,不用利用自己的纯净的嘴来解决导师的欲望和自己的学分,青春从此戛然而止……某大学里,一个party接着一个party,一次一夜情接着另一次一夜情。
可能是我看的电影不多所以觉得这部里面Roger Avary的拍摄手法很独特,电影开始用了大量长镜头闪回把故事拉到这个学校的夏天,大树下以贩毒为生的穷学生肖恩被餐馆的女侍应生深深的爱着,女孩儿时常把自己情书放在他的信箱里。
而肖恩以为这些倾诉衷肠的信都是罗兰写的。
男同性恋保罗在被另一个男孩儿拒绝之后把视线转向肖恩,他希望得到肖恩像肖恩希望得到罗兰一样,欲望主宰着这一切,而罗兰爱的只是她以前的男朋友维克多,并且坚持为维克多保守自己的处女身,以至于每次party之前都要看很多性病图片来让自己禁欲。
谁知道呢,谁知道罗兰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保罗还是为了肖恩,总之在她发现肖恩和他的女室友在她们的房间里做爱之后,她很难过,然后不停的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看书禁欲。
另一方面肖恩被罗兰捉奸在床之后,他真的下决心自杀,把自己用电话线吊在天花板的挂钩上之后又摔下来,他放弃死的念头把假血沫在脖子上吓唬罗兰,罗兰知道他装死之后更加失望,继续看她的图片禁欲。
肖恩装死没什么不能原谅的,但是误会永远无法被原谅,餐馆女孩儿在《世界末日前夜的party》上看见肖恩和罗兰的女室友携手离去,绝望至极把自己杀死在洗手间的浴缸里,而这一幕正被罗兰目睹。
一瞬间闪过好多女孩儿暗恋肖恩的画面。
这是观众才知道每天给肖恩写信的,不是罗兰,而是那个餐馆女孩儿,然而剧中人是永远不会知道这些的。
肖恩只是在女孩儿死之前收到一封信说这是最后一封,再也没有以后了。
巧合的是,罗兰和餐馆女孩儿一样,在肖恩和女室友上床的时候看见了这一幕,罗兰从此中断和肖恩的关系,不愿意在见他,于是肖恩更坚定了那些是罗兰的手笔的信念,于是更难过失去罗兰。
他再去信箱的时候,已然没有了新的信。
在罗兰对肖恩大失所望的时候,她一直爱着的前男友维克多回来了,而这之前他只出现在罗兰床前摆着的照片上。
电影用很多闪烁的片断流水叙述了维克多糜烂的欧洲之行。
在罗兰得到消息之后满怀希望去找维克多的时候,他已经不再认识罗兰了。
罗兰万念俱灰,在《世界末日的party》上决定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一个陌生的电影系的男生,谁知道男生却出卖了她,她醒来的时候发现在自己身后交媾的却是另外一个陌生的校外学生,男人到达高潮的时候,把很多呕吐物吐在罗兰身上。。。
而肖恩此时也在party上把他收到的所有的紫罗兰颜色的信撕掉扔进垃圾桶。。。
这一切都结束了的时候,罗兰在party外面遇见同性恋保罗,她们并肩走在雪地上,聊起肖恩,保罗说肖恩是真心爱罗兰的,再看了罗兰写的那些信之后,而罗兰却不知道是什么信,因为她从没写过。
于是一切真相大白。
而此时肖恩骑着摩托车出现在她们面前,随后消失在漫天雪花中。
三个年轻人心中数不清的爱和痛苦,都不过是几场诱惑和误会。
青春在这些有意义或者无意义的冲动和诱惑里转瞬即逝。
一场大雪之后,罗兰的青春戛然而止。
不明确的性取向,让人困惑
有点阴郁的青春片。。
豆瓣的剧情简介糟透了,完全跟影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提交了修改不知道豆娘会不会处理。还有搜狐视频的字幕君,你四级没过就跑来做字幕你家里人知道吗?
有意思
伊恩的高山红,在年轻的时候格外明显。模特就是适合演娘炮。虽然说现在三十几岁很有味道,但要说正点,还得看十年前。
剪辑很漂亮,最喜欢后面4min剪短的Europe trip。讲的本身就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故事,所以也无所谓叙述的这么乱七八糟了。谁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乱七八糟时候的影子。
好像是一个大学性喜剧片,但是却异常的古怪复杂,几个主角大学生的混乱行为和动机很迷,值得肯定的是,不少片段展现了导演的精妙手笔
那只小受颧骨上的红色是腮红吗魂淡!
导演这镜头表现方式我很喜欢,故事情节一般,若不是用时而倒叙,时而快进的方式表达出来,估计更屎
什么鬼?
翻来覆去的叙述把我看得晕头转向,关于爱欲和诱惑又把片中几个年轻人搞得晕头转向。当然,片中倒带式叙述看着也让人别有韵味。人不轻狂枉少年啊
一般般。
宁愿在床上躺着傻睁着眼啥也不干,都不该看这片。
大学时看的。
totally mess
是谁推荐我这部电影的?对自杀的那女孩有感,什么时候改得了不自觉把自己置于弱者的心态。。
好多熟脸,可是这片子倒叙滥用又不知所谓。
残酷憔悴的青春。。
情趣派对那段不错 但是女主很丑
新千禧年的活力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