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征服人类。。。
外星人和地球政府秘密合作。。。
外星人欲消灭人类。。。
外星人要占领地球。。。
这些年来主流媒体似乎端正起态度,开始正儿八经的去报道一些先前被边缘化了的事情。
从对油管上的一些粗制滥造fake视频(比如那什么阿波罗20号三眼女尸)的追踪,到对主流科学家满嘴跑火车似结论(霍金认为外星人会毁灭人类)的扩展探讨,这些媒体似乎开始放下他们以往那高高在上的选题标准,将目光瞥到了那些以往被认为是猎奇八卦的边缘领域。
不光媒体开始这样,连大众的政治参与热情都开始转向了类似领域。
比如前阵对于美国总统施政的民意调查居然显示出P民们关注度最高的问题既不是什么“后全球经济危机”,也不是什么“加减税”,而是联邦政府何时解禁UFO档案。。。
这他妈简直是多么光怪陆离啊。。。
最近的消息则是 --- 作为总统候选人的希拉里以完全不是开玩笑的态度向选民们承诺当选后即公布UFO真相(不得不承认:这老娘们的政治嗅觉远比三流政客如特朗普之流灵敏的多,她明白政府以往那些破事儿已撩不起P民们的高潮了)。
前述那些哔了狗了的观点粗略算起是从08年开始如雨后春笋般逐渐成为热点的,直至2012预定毁灭日的当天达到了总高潮。
其实先前已在90年代X档案热播时就预演过了。
只是成为公众热点,直至被政客利用来拉选票,似乎还是首次。
对从2012浩劫中幸存下的在座诸位来说,边缘化了的议题是如何,又是为何莫名其妙的成为热点的,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它关系到:到底是谁,谁在推进这些议题,以及推进这些议题的目的。
如果到现在你还莫名其妙为什么那些“愤怒的99%”们不再嘟哝唠叨自己的学贷或房贷,而是开始关心起外星人会不会从四次元空间闯进太阳系来侵略地球,那你应该关注一下这件事:梵蒂冈已通过非正式途径宣称:外星人的存在并不违背教义。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政治和宗教同时对此类问题的发声。
筒子们:这一切都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啊。。。
至此,公众通过媒体的循循善诱,被领向这样的结论:外星人对人类不怀有善意,地球的宝贵资源正被外星人窥伺。
是的,总体来说,这就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到东方资本主义的媒体在你茶余饭后;给小孩换尿布;给客户打鸡血;在小空间做大保健等等之余想潜移默化灌输给你的。
然而,他们也不想想:对于外星人这样科技层次的生物种类,他们难道真的会有兴趣和必要通过毁灭或控制人类去掠夺亿万星辰中那么一颗小小的星球吗?
他们真的会有兴趣去和人类的统治群体 --- 人类政府秘密合作去搞什么阴谋吗?
他们真的有兴致对地球和地球人打什么鬼主意吗?
所以,请记住了:今后要再有哪个媒体或科学家或政客这么开导你本文开头那些观点,请代我吐它一脸并给它一巴掌,好让它明白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你们他妈配外星人来侵略你们吗?
-..... 来自船帆座NGC-27362016年1月26日
20160223, s10e06, goodbye, end
20160218, s10e05, follow
前九季和电影版每集都看过不止一遍,想不到现在儿子都长得跟我看第一集时差不多大了,又出新剧集。
S1001和S1006还不错吧,其他几集除了蜥蜴人,貌似找不到原来看X-Files的感觉了。
不知道是年龄大了,还是剧风变了,还是给5分吧,向情怀致敬!
拍了这么多集,如果再一如既往的就是悬疑、惊悚的个案不知道要放到猴年马月,第10集算隔着十几年后来个复习重温,期待再拍个11季来个完美的收尾吧,只是这季的坑挖得有点大…前几天带着儿子旅游,在飞机上打开iPad追剧,儿子捂着眼睛在旁边偷偷看的表情让我想起小时候自己又害怕又想看的那种状态!
向这部陪着我少年、青年并继续步入中年的经典剧致敬!
《X档案》,绝对是本人接触的第一批美剧之一,遥记2003年寒假,安徽影视频道不知道突然发了什么疯播起了美剧,先是《X档案》,再是《兄弟连》、《反恐24小时第一季》,那个惊喜啊,看到这么精良的剧集,电影感十足的画面,紧张刺激的情节,脑洞大开的剧本,对我一个农村青少年的刺激是相当巨大的!
当初看这些剧压根就没有季的概念,以为美剧就跟中国电视剧一样是一下子拍完就OVER了,看完《X档案》,当时播了大概40多集,感觉怎么没结局啊.....多年后才了解,其实的仅仅是前两季。
在《X档案》播完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相关题材的影视剧,奈何在那个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的年代,俺又是村儿里的穷少年,看节目连个有线电视都么得,只能在市级电视台看电影《天地雄心》、在县级台看盗播的TVB《卫斯理》来解渴....——————————————————前边是废话————————————————————《X档案》重启版,从第一集来看延续了前作科幻和阴谋论的风格,连叙事手法都是典型的老派美剧风格,在如今这个美剧追求快节奏、神转折的时代,叙事风格、故事铺展稍显沉闷....第一集的阴谋论在我看来不仅不高明,反而显得很可笑,有一种为了黑而黑的感觉,个人感觉,好的阴谋论最起码能让观众信服,让观众产生“啊!
原来如此!
我也这么认为”的感觉,而不是“切!
唬谁呢,瞎掰”.....本以为第一集仅仅是开端,后面会好起来,没想到看了第二集以后发现第一集还不错.....那后面的剧情还能看吗?
第三集,可爱的搞笑集,有反转,有恶搞,有致敬,有自嘲,尽管不少人都表示喜欢这一集,但是,我还是喜欢严肃的X档案风格第四集,有人说氛围好,有人说这是凑数的,我感觉——这集就是凑数的,拍摄水平演员表演都是低成本电影水平的,甚至是AV水平的!
第五集,出来俩新人,一个是神神道道的科幻迷有神论者,比较愣头青版的穆德,一个是满脸痘白得吓人的女汉子,凶悍偏执版斯嘉丽,这俩果断是来抢戏的,或许以后能顺利盗走男女主角的位置,或许还能搞个衍生剧集啥的,反正,他俩以后有戏好吧,第六集,跟第一集联系最紧密的,上下集关系,片名很唬人:this is the end,但是看完之后,却发现这集可以改名叫做:this is beginning!
因为它压根就不是结束,也没有结尾,反而挖了一个更大的坑。
上一集出现的那俩新兵蛋子果然在最终集里又出现了,戏份很吃重,很紧密联系了第五集,但是却好像又发生在第一集结束不久,中间西装笔挺的穆德,又变成了第一集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那位大叔,这中间的时间顺序到底怎么了?
好吧,你可以说是因为穆德几天办案子忘了刮胡子,随你去吧。
总结一下,这部重启的剧集,情怀什么的都在,但是现在看起来不合时宜了剧情方面,美剧发展到编剧水平已经很高了,起承转合不讲,各种集内各种暗示照应和巧妙安排已经屡见不鲜了,可是这部重启剧集却看起来很死板,编剧风格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拍摄手法方面,如今直逼好莱坞大片的美剧比比皆是,各种剪辑手法拍摄角度画面构图都已经成熟,但是到了这部重启版剧集,拍摄手法老套、角度死板,画面调色、剪辑手法都很简单,画面就是拍完你的脸拍我的脸,原谅我,电视剧都喜欢拍脸,但是有些美剧各种景别细节都会有兼顾,但是这6集我感觉还不如一般美剧拍摄的好,说白了就是粗糙(好吧,你可以说这就是传统X档案的拍摄手法)特效,好吧,X档案之前吸引人的并不是特效,但是作为一部21世纪的科幻剧,特效水平做成这个样子(那个外星人还有那场爆炸戏,真的是手机软件都能做出来),真的没办法跟现代观众交待啊!
豆瓣短评里有位豆友说这部剧是“SYFY小电影水平”,别说,就这特效这剧情,还真是像SYFY的低成本科幻片。
你作为一部经典剧集,重启了您要拿得出手吧,FOX作为公共电视台,不跟财大气粗的HBO比特效,你跟CW这种小破台比特效也比不上啊(俺仅仅是说特效)《X档案》当年很火,那个年代,它的制作水平是顶尖的,但是到了新世纪,所有的档次都应该有所提高才是,不能仅仅为了拍出当年的效果而这么拍,或者打着“X档案就是这种风格”而抱残守缺当年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相对于现在),我把流行的都市传说、民间故事、怪兽传说弄进剧集里可以唬唬人,让人吓一跳,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如果真有灵异事件,估计大家不会去关注俩FBI怎么去调查的,而是点开网页看大神的分析贴.....情怀啊情怀,注定那份感情只能留在过去啊
第一集:看完第一集感觉以前保留的神秘感都不存在了,身边的各种事情原来都是人类自己作的,我不相信,我不相信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
我相信存在外星人,但是我不相信有人在控制人类自己的命运的走向,人类的大方向其实是不可控的一种混乱,能达到持续的发展也是进化造成的必然,要不是这样统治地球的肯定就是老鼠或者海豚了。
不过能实现这种几乎不间断的续集也是一件美事。
第二集:无力吐槽,感觉和我期待的不一样。
第三集:02/03/16The only way to be happpy as a human was to spend all of your time in the company of not-humans 这是我看完第三集之后的最深刻的一句话。
感觉片子和现在的美剧的节奏不太一样,有点轻量级的感觉。
不过能连贯上以前的各种案件还能联系起来我愿相信这句slogan简直不能再惊喜了。
尤其是后面的反转有点the man from k-pax的感觉。
特别的爽。
20160223, s10e06, goodbye, end
所以我这种粉丝一次性刷完全季就sentimentally打满了。
但是冷静下来想想,如果只是慕名而来的普通观众,大概不会觉得特别好看。
毕竟作为粉丝对于这个剧的套路太熟悉了,角色、剧情走向还有呼应的梗都像是老友见面顺便缅怀青春。
可是对于那些从这一季开始看的新观众来说,这是一部看起来男女主加起来快100岁了作为专业人士居然还不知道干嘛算是一事无成(特别是男主),说是科幻可是科技含量也好像并没有那么高,说是FBI相关可是和其他FBI相关那种干练的职业剧风又不一样,剧情走位极其风骚没有一集结尾不在坑爹的科幻剧。
其实,连男女主角自己都在不同场合吐槽过这个剧的好多内容已经过于过时了(比如鸡毛秀里的天线大哥大和拨号上网),要真是FBI员工应该早就被开除了,而且他们好像根本没有解决任何案件嘛。
当然作为粉丝呢,我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接受“重启”这件事情本事就是服务粉丝的,要是看不懂,那就从第一季开始慢慢补喽。
可是也有一小部分的我很抗议这个事情。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拿这部和Before Trilogy在做对比。
其实我看Before Midnight的时候已经距离我看前面两部大概有五六年了,即便当时前两部其实只记得大概的情节,第三部还是很好看的电影,后来有机会三部连着从头到尾在大银幕上看了一下,才发现很多有趣的前后呼应的梗(比如time machine)。
总体来说,如果没有看过其中任何两部,其实是不影响看剩下那部的,当然也让你很有冲动去补前两部。
X档案呢,我觉得可能有些第十季的新观众可能就。。。
不看了吧,也不太会继续想追下一季。
我觉得CC很厉害的一点,也是这部剧吸引了很多粉的就是男女主各自的人生在这其中的变化,以及他们彼此之间关系的推进,可是这个“前史”实在是太长又太缓慢了。
遥想当年pilot,MS两个人性格和理念上的差异,搭档第一个案子就开始讲又是宽衣解带(大雾)又是抱抱(大雾)又是敞开心扉谈童年阴影,瞬间让人八卦心四起。
我后来补了点访谈发现,第一集这些比较亲密的场面据说是第四季以前最亲密的场面了,而且CC很长一段时间其实并没有很像把他们变成很实在的恋爱关系(其实现在也没有,连儿子是怎么来的都成谜,我严重怀疑CC当时是不是在考虑探讨一对微妙的工作搭档莫名其妙有了个娃对他们的关系会有什么影响),想起来当年制作方还真是,先用“大尺度”把你引入坑,然后。。
哼哼。。。
可是现在一上来就是老夫老妻一副我懂你懂不需要说得很明白隐隐一种中年危机家庭剧风,可能稍稍拖人下坑的效果就差一些吧。
当然作为粉我最不满意的,大概还是新人。
其实我可以接受如果继续拍下去,MS渐渐被边缘化(双双被外星飞船接走都可以),有新人来作为这个部门的探员,但是我觉得找“翻版”完全没有必要,或者要表达很像是“翻版”又不一样,更“与时俱进“但我觉得就这季新人出现的这两集并没有铺垫得很好。
目前为止对于新人的刻画并不吸引人,相对来说我对爱因斯坦小姐意见更大一些。
虽然没有像很多迷妹一样在Scully的影响下从事STEM相关(我是最近才知道有个名词叫做the scully effect),但是Scully确实对我在“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这方面影响挺大的。
每次看到有人说Scully总是找一堆理由质疑Mulder很烦,总会蛮生气的。
Once you eliminate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no matter how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很多人都会喜欢的金句,Scully的质疑不恰好是在实践这个过程么?
在这个过程中明白科技的局限,以及如何在现有技术下如何迫近“真相“,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更好地展现知识和理性能带给我们什么了。
有时候会想,会不会如果Scully本身被设定得符合现在流行的那种“理科生”人设,比如看上去更nerd,会不会在这方面遭到的非议更少一些?
除了专业精英的设定和不同寻常的工作以外,Scully看起来太“正常“了,在她和Mulder的相处过程里太“女性”了,比如相对而言她会相对更多考虑另一方的感受而不是反过来,有时候不得不总是面对搭档那种“直男盲目自信“她甚至有宗教信仰,有好多集都是她对于如何理解自我和他人的迷茫和痛苦。
自从smart is the new sexy走红以后,影视作品里的理科女(可能也有一些理科男)的形象感觉是做一些辩解,作为高智商的专业人士,看起来“怪怪的”其实没什么,也可以很可爱很有魅力,这当然有很多正面意义,但是也许这何尝不是另外一个方向上的“标签化”?
Scully这种内敛而温和的“理性”反而放我觉得很亲切,抛开剧情各种科幻和神棍元素她的很多遭遇和面对的问题我觉得反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普遍性,每次瓶颈或者有点自我怀疑的时候我就忍不住随便看两集或者刷点fanvid从Scully身上来获取一些mental support。
所以这也是我对爱因斯坦小姐最大的不满了,她就是那种最近流行的被极端化的“理科女”形象,至少目前看起来她和搭档之间很难超越MS甚至隔壁Bones和Booth关于男女之间微妙关系的各种可能(当然我觉得Bones的人设也蛮标签化的,虽然Booth拿MS来类比但是我觉得还是差一些不过更轻松简单傻白甜一些,最近十年我看过的能够和X档案在这方面一争高下大概只有Elementary)。
不过从粉丝的角度上,其实也想不到如果有新人怎么设定能够至少不让人时时觉得不如MS,也许。。。
把探员设定成外星人?
20160205, s10e03, follow
看到豆瓣评分这么高,知道来打分的都跟我一样,是X-FILE的铁粉!
今天铁粉有槽要吐。
FOX MULDER还能依稀找到当年的影子,DANA SCULLY简直判若两人。
SKINNER刚出场时让我眼前一亮,留了胡子还老了十岁之后却更有味道了。
让人吃惊不已的是癌佬,上次见到他还是在加拿大的剧集《Continuum》中饰演年老的Alec Sadler,当时都觉得他还能撑着演戏已经很了不起,没想到它还能撑到这第十季。
当然,见到这些熟悉的面孔,还是让人感动。
但是感动之外呢?
我却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主线仍然是阴谋论,貌似阴谋论确实还有一定的市场。
只是这次的阴谋论直指政府和军方背后的财阀势力。
也许编剧跟宋老师学习了货币战争理论,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这个世界的运行秩序。
但是缺乏逻辑和科学基础的猜测已经偏离了“科幻”的本质。
就在昨天,新浪科技频道报到了牛津的以为科学家David Robert Grimes博士,在Plus On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讨论保密一件事情最多能保密多久。
结论是知道的人越多,保密期越短。
他的结论是建立在他自己设计的数学模型基础上的。
我不敢说他的结论是完备的,但是我相信距离真实情况不远。
(附链接于此:http://tech.sina.com.cn/d/i/2016-02-02/doc-ifxnzanm3983453.shtml )。
而前两集着重表现的用外星人的DNA改变人类的设想就真的有些天方夜谭了。
那个隐士制造出来的大批的变异人,怎么看怎么像是从《4400》走出来的。
而对政府阴谋的指控,远远超出了《Person of Interest》的范围。
《4400》当年被太监了,《POI》我看也很悬。
所以,如果这第十季按照现在这个线条发展下去,恐怕我感到的将不仅是不安,而是深深的伤心了。
希望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希望编剧有更大条的主线埋伏在后,希望David Duchovny和Gillian Anderson能老蚌生珠,完美收官。
否则一部十年之后的续貂狗尾,还不如让X-FILE就在第九季结束,让我们只剩下怀念也好。
虽说我因为情怀看了,但中间几集是什么鬼,都按最后一集的路子走才对嘛
还是满有意思的~
情怀归情怀......时代不同了故弄玄虚......空洞的台词及表演挽救不了收视率。弃
留下一个大坑。。。不过比较期待这对新搭档更多的戏份~
如果不是曾经的最爱,我最多打2星。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是热泪盈眶人生圆满。
除了情怀 这个剧的高分到底是怎么打出来的
听到片头曲就哭了!哭!了!但是这一季真的好烂!
只为了第三集。。。
这肯定得续吧,最后一集挖下如此大坑,嗯,也就ep1和ep6好看些。
第十季啊,还真有一点小激动呢。
情怀加一星
主线故事前几年看估计很过时,但这波疫情来了突然觉得剧情又很讽刺
天了噜停在关键时刻。但是证明还有下一季!
情怀之作,女主变化不大,男主老多了 P6
该季从头到尾都贯穿一个剧情就棒了
没看过老版,但知道设定。x档案的设定还挺有意思的,背景故事也足够风度,但实际观感不过尔尔
conspiracy。。。
又挖一个大坑。
小时候看有线电视,因为这片成了飞碟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