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之间的灯光

The Light Between Oceans,爱在海的边缘(港),为你说的谎(台)

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艾丽西亚·维坎德,蕾切尔·薇兹,弗洛伦斯·克莱瑞,杰克·汤普森,托马斯·昂格,珍妮·梅尼罗丝,加里·麦克唐纳德,安东尼·海斯,本尼迪克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新西兰,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大洋之间的灯光》剧照

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2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3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4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5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6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3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4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5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6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7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8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19大洋之间的灯光 剧照 NO.20

《大洋之间的灯光》剧情介绍

大洋之间的灯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汤姆(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是曾经在前线卖过命的退伍军人,如今,他带着妻子伊莎贝尔(艾丽西亚·维坎德 Alicia Vikander 饰)前往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一座小岛上,成为了那里的灯塔守灯人。小岛上离群索居的生活让汤姆和伊莎贝尔之间的感情越发要好,两人在喜悦之中等待着伊莎贝尔腹中的孩子慢慢长大。 令夫妻两人没有想到的是,一场意外令伊莎贝尔流产了,孩子的逝去令伊莎贝尔陷入了绝望之中。一天,一艘船被海浪冲上了岸,船上出了有一具男性的尸体外,竟然还有一个婴儿。欣喜若狂的伊莎贝尔恳求汤姆同意她收留并抚养这个孩子,虽然这种做法有违汤姆的原则,但他还是答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碟中谍2我死之日上帝未死3与男孩同车无论如何我爱你吹玻璃的人陆小凤传奇之幽灵山庄玛德琳的玛德琳辩魔士塞西尔看不见超次元游戏海王星~沐浴阳光的紫茄子花~天堂2克丽欧的红色复仇第二季一点就到家火之夜丛林敢死队黄金鱼赏金杀手波波鹿与飞天鼠二郎神之怒天神将王朝的女人·杨贵妃诺亚方舟漂流记雪宝的冰雪大冒险传世宝藏阶伯荣归我是警察要是晴天就好了早间新闻第一季向山进发第四季

《大洋之间的灯光》长篇影评

 1 ) 《大洋之间的灯光》让我懂得守住价值观

经历过战争肃杀的迈克,找到一个灯塔看守的临时工作。

这份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

迈克很想利用这6个月修复自己的身心,不爱说话的他在赴任途中停留的港口,遇到一个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伊莎贝尔。

迈克婚后的生活非常幸福,只是妻子2次流产让他们陷入困境,特别妻子似乎陷入绝望和神经质……。

意外的是有一天海上飘来一条木船,船上是一具男尸和一个婴儿,迈克坚持想报告,可是妻子对婴儿的喜欢超出了自己的想象,面对妻子的苦求,迈克只好默默承受违背价值观的内疚。

孩子的到来让他们享受了天伦之乐,可是偶然的机会,迈克发现了女儿的真正身世,看到女儿亲生母亲的绝望,迈克写信告诉对方女儿活着,丈夫过世的消息。

另外一次,迈克把女儿的拨浪鼓寄给对方。

这些线索让警察找到迈克一家,迈克知道这一天会到来,他决定承受一切,尽管如此,面对失去抚养女儿的机会,妻子决定不再见迈克。

迈克的行为让对方怀疑同时谋杀了那个男尸。

在露丝的痛苦哭闹和出逃中,亲生母亲懂得并选择宽容迈克夫妇。

片尾做了母亲的露丝格雷丝带着宝宝来看望养父母,养母已经离去,她更感激养父的恩情。

整个影片真实呈现当事双方的情感,从这段电影中我感觉价值观的坚守真的很难,特别面对心爱的人心爱的事。

人不能因为私心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否则真的要还,所付出的代价无法弥补!

当然,宽容他人也是更高的价值观。

 2 ) “我给你我能够给的爱。”

阿莉西亚维坎德和法斯宾德真搭对。

一个妄想狂一个自我中心。

看完更加确定著名蕾丝片的导演根本就不懂女人了,找两个极其直到几乎不会有女性密友的女人演蕾丝。

违反了最基本的戏剧选角原则:应该尊重的人之间的联系方式。

一个不尊重演员的人能拍出什么来,只会是金基德吧。

一个有包容有安全有自由的couple,会做的就是:我包容你做任何事,只要它在我的人生范围内。

并非我能提供的一切,而是我能提供的一切可能。

铁达尼号是如此,这一部也是如此。

无论是拆毁还是成就,都是我们的人生。

“我给你我能够给的爱。

”灯塔。

“别怕,我相信你。

”沉船。

在无人之境,我们能看到的就是通往世界尽头的唯一途径。

一个人和他的爱,一个女人和她的生命。

这一切构成一个与全世界对等的重量,以一座灯塔的形式矗立于世界尽头。

正如铁达尼号当中,最好的场景不是冰川下沉入水中慢慢远去的面影,而是水流灌进密闭的舱室,杰克打开两手间短短的距离,对拿着消防斧,因为刺骨的冰水和爱人将死的恐惧而颤抖的露丝这么说:“我相信你。

 3 ) 一部被低估的好电影

从知道有这部电影起就有一种想看的欲望,不是因为演员、不是因为预告、甚至不是因为剧情,仅仅是因为片名-大洋之间的灯光,看到第一眼就被吸引了。

电影拍的非常美,和片名一样的美。

画面柔和、取景非常好,看的人很舒服很安静。

男女主演的也不错,我不是男女主的粉看完这片子都很想转粉。

尤其是女主演的很真挚,小演员也很可爱。

故事讲的还不错,没看过小说但是个人感觉电影拍的比较紧凑,两个多小时基本没有让人不耐烦的段落,最后结局挺感动。

有机会一定会去看原著。

虽然没有一个人想去伤害别人,但是最后所有人都受了伤。

怪谁呢?

其实都怪去骚扰德国人的村民,但一切连锁反应的根源应该还是战争,主题应该还是反战的吧。

虽然所有人都受了伤,但是所有人也都得到了快乐。

男女主虽然坐了牢,但是得到了为人父母的快乐;女二虽然失去了丈夫但是体会了女儿失而复得的快乐;女儿虽然失去了养父母,但是得到过养父母的爱也得到了生母的爱,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应该也是快乐的。

想想其中没有一个人做错了。

女主不让丈夫上报海难没有错,因为当时不知道女孩母亲还活着,把女孩送到孤儿院还真不如被男女主收养。

男主间接通知生母也没有错,女孩有知道自己身世的权利,母亲也有知道自己女儿还活着的权利。

生母不让女儿见养父母也没错,女儿是你最爱的人留在世上的唯一,你舍得和别人分享?

算是有几个漏洞吧,女主咋就心甘情愿去无人岛上生活?

没有交代背景啊,难道就因为男主帅?

女主都怀孕了,为什么不能在娘家养胎,否则也不至于流产两次吧。

德国人的遗骨挖出来可以尸检啊,没有外伤没有中毒,疑罪从无也不能指控谋杀。

不过漏洞并不妨碍本片成为低估的经典,相信已为人父母的人看了会更有感触一些。

 4 ) 感情,亲情是无法用理性来解释的

片子不错,海岛和灯塔的景色美丽而单调!

片子中一切人物的情感都是自然而然的!

不必去查找漏洞,非要给一个理性的说法才算完美无缺。

战争对一个人的人性摧残是残酷的!

孩子和父母的骨肉亲情是难以割舍的!

片子整体不错,喜欢!

拍摄的手法也不错。

——————………………——————为何要140字才算分享呢!

 5 ) 大洋之间的灯光

并不是说要做到催泪才是感人的电影。

电影节奏把控地非常好,细腻却能激起澎湃。

朋友说过女人一生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之后便会有另一个自己。

婚后、生育都是其中的阶段。

lsabel两次流产,我们不能真正体会到她经历了何种心情。

当她遇到lucy时做出的决定,我们站在她的角度实在说不出对错。

最后lucy的亲生母亲也选择了原谅。

所以这就是一部很温情的电影,人性的美就和大洋之间的灯光一样,轻柔宁静但却永恒。

 6 ) 宽恕是让我明白的最容易的道理

很多事情都分不出对错,都是用真心在付出,让人如何评判呢。

也许宽恕是影片让我明白的最容易的道理。

看到影片结尾,女孩长大了,带着孩子开车看望年迈的养父。

我不禁感伤,你用生命呵护的人,不过是一句谢谢。

你珍贵一生,临走都放不下的人,对她不过是别人口中提起的往事。

二十几年前,那个爸爸抱在怀里,举过头顶,蹭蹭鼻子,亲吻脸蛋,恨不得倾尽一切去爱的女孩,长大后也不过是互相简短的问候。

我难以想象那个历经风霜的老人是曾经爱意洋溢的爸爸。

时间果真不会放过任何人。

 7 ) 这不是法律资格考试,达成基本共识后,我们聊聊共识以外的。

法鲨是正直的,伊莎贝尔是偏执且犯错了的,女二是decent的,女儿是无辜的。

OK,我们在上述几项已经达成共识,然后我们可以讨论些其他的了吗?

这是一段故事,不是法律资格考试中的一道主观题,不必成为案例法的一些注脚,我想,如果止步于上述判例,当生命的终点来临时,我侧脸看到的除了趋于平直的心电图,只剩一串对号与错号,把人生活成二进制,很多神经元无限趋同于发光二极管,这。。。

好像不对。

于是我看到伊莎贝尔为爱奔赴孤岛时的力量感,这种磅礴的势能放置在女性身上,有时候会显得非常刻薄——她们并没有义务成为这样的载体。

但如果加上一个变量,爱,就感觉这个公式被扭转了,就平衡了,就美好了。

以及伊莎贝尔父母对此的理解与包容,他们从容的支持女儿奔赴山海,他们爱而有边界,他们敏锐的承认女儿的长大,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title比“女儿”有更高的优先级。

女二很圣母,于是剧情很狗血。。。

好吧,你可以抱持这样的结论心满意足的离开,你是对的,你没错。

但也仅仅是没错,而已。

decent,是一种古典的美感。

古典的往往有一种模糊感,以至于无法去定义。

但大概不只是在线的审美,悠闲的下午茶。

凡此种种,都不太是。

因为方向不对,应该是逆向的,不是顺遂时能被分辨的。

是被击倒,被crush,被生命的素材挤压到动作变形时,你依然能看到,decent的那些生命做判断时,依然秉承着”美好”来作度量衡。

女二被击倒两次,一次是痛失丈夫和女儿,一次是女儿失而复得但形同陌路。

她努力了,她手忙脚乱的努力了,无果。

于是在真相大白前选择让女儿回到世俗意义上母亲的身边,在真相大白后选择原谅。

我想她一定是那种皱纹如沟如壑但依然眼神清澈的老太太,decent,非常。

法鲨。

我们比较容易被一元的事物感动。

例如抱着炸药从武行仓库跳下的革命先烈,例如本片始终秉持正义,冷静客观的警长。

这种线索没有瑕疵,无从反驳,坐下,代入,感动,然后完事儿。

但面对法鲨时,事情复杂起来了,他曾态度坚决的要及时上报,但没坚持住;他曾想及时止损完成救赎,但具体行动又隔靴搔痒,让人着急;他曾想“终究让我一个人抗下所有”,但还是忍不住给伊莎贝尔写了召回灵魂的信。

法鲨绝不是一元的,所以很难被轻轻松松的解构,但他真实,他以一己之力把电影即将脱轨的狗血指数下降到我认为不至于跳戏的水位。

终有一天,我们会在全世界各地的病房,平静的侧着脸,试图看那条曲线变成直线,那只是作为哺乳动物的特征,我们并非活在那些二极管中,我们活在那一串串对错之间,模糊又暧昧的地带。

 8 ) 关于爱、责任和大海

一名退伍军人Tom Sherbourne 被发配到偏远小岛守灯塔,他第一次到达岛对岸的小镇,镜头就随他深情的眼睛注视着美丽单纯的伊莎贝拉。

伊莎贝拉大胆、活泼,有着小镇女孩的天真烂漫和不经世事。

沉默坚毅的汤姆,作为战争中的英雄和幸存者,眼角总带着孤独和悲伤,让伊莎贝拉充满好奇。

这样一对人儿,他们的爱情在风景如画的海边田野间顺理成章。

结婚后,他们在只有彼此的小岛上开始了简单幸福的生活。

但被蓝色大海环绕着的这对人儿在一个暴风雨夜晚走向痛苦。

汤姆独自在灯塔上守夜,怀孕的伊莎贝拉突然腹痛,她透着玻璃望着高处的灯塔,一声声的叫着汤姆,但狂风暴雨之中,没人能听见。

第二天早晨,汤姆打开门,才看见倒在灯塔门口的妻子,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没能降生。

前所未有的悲伤让人从此提心吊胆。

果然,他们又失去了第二个孩子。

伊莎贝拉已经痛不欲生,失去了她所有的天真烂漫。

坚强的汤姆悉心照料痛苦的妻子。

不久,他们在一艘搁浅在岛边的船上发现一个女婴。

伊莎贝拉的母爱被点燃,必须要偷偷留下女婴,汤姆为了自己的妻子破例隐瞒这艘小船的痕迹,将这个女婴伪装成他们的孩子。

他们似乎又回到了往日的幸福生活。

Lucy一天天长大,伊萨贝拉恢复活力,但汤姆始终难以违背良心,备受煎熬。

几年后,汤姆无意间发现了Lucy的生母Hannah,决定让她了解真相,汤姆接受警察调查时将所有罪名揽在自己的身上。

Hannan找回了女儿,她的Grace。

伊莎贝拉再一次崩溃,她无暇顾及入狱的汤姆,沉浸在再次失去孩子的痛苦之中。

已经六岁的Lucy也只想和伊莎贝拉在一起,她从Hannah家出走,对大人说“我想找到那座灯塔。

“Hannah终于知道,Lucy永远不可能变回自己的Grace,她原谅了汤姆和伊莎贝拉。

伊莎贝拉也终于唤起自己对汤姆的爱,那份被痛苦掩盖住的爱。

汤姆和伊莎贝拉一起离开了Lucy,而Lucy成为了Lucy-Grace。

和这座小岛一样,这部影片中的所有感情都在沉静中压抑着所有的汹涌澎湃,不断失去,不断悲伤,不断后悔,却又不断去爱,去感恩,去原谅,一切为了希望。

在所有美好和不幸中,始终坚不可摧的是这份爱。

 9 ) 宽恕他人也是解放自己

影片讲述一对在澳洲小岛上守灯塔的夫妇偷偷收养一名海难孤儿及多年后与孤儿亲生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

我觉得这是一部主要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电影,所以姑且称之为伦理片吧(现在“伦理片”好像基本仅限于指代情色片了)。

好的伦理片经常要么把人憋死,要么把人虐死。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从人际关系或社会问题里解不开的结开始。

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前者到结尾也没有出现解决办法,让观众陷入绝望;后者则最终以展现人性里美好的一面作为解决,让人看到希望并感动落泪。

这部电影属于后者,也给出了“宽恕”这个答案。

也许生活中人际的纷争不能一概用宽恕解决,过于大度也可能反而被恶人利用,但文艺作品勾画的毕竟是一个理想的世界。

影片中没有贪得无厌的恶人,相对单纯的人际关系使得纵然有矛盾存在,宽恕最终也会抚平一切。

我觉得这也是这类电影,甚至心灵鸡汤的存在意义:呼唤起更多人心中的善意和宽容,我们所害怕的恶人也就少一点。

影片中很多对人物之间的关系都体现了出了宽恕的主题:1. Hannah对Tom夫妇的宽恕。

这一对之间的宽恕关系是最明显的,也是影片主线。

起初Hannah恨二人夺走了她的女儿,甚至怀疑是他们谋杀了自己的丈夫。

但当她和好不容易回到身边的女儿关系陷入僵局,她又想起了丈夫曾经关于宽恕的话,于是决定首先原谅看似无辜的Isabel,甚至承诺只要她愿意检举Tom使其受到应有惩罚,就可以继续领养自己的孩子。

而当Isabel选择和Tom共同承担罪责的时候,她又彻底妥协,选择为二人说情。

她的宽恕最终减轻了二人的牢狱之灾。

而对她自己来说,这种宽恕带来的最积极作用就是改善了自己与女儿的关系。

这点虽然影片没有太多直接表现,但我们从前后文可以推测出来。

和养父母在一起的经历是母女之间无法逾越的一道坎。

对Hannah来说Tom夫妇既是仇人,又是女儿至亲之人。

要想跨过这道坎,Hannah必须从心里放下仇恨接受Tom夫妇,才能和女儿心灵上走得更近。

Hannah对Tom夫妇的宽恕,说明有些发生在过去的恩怨已成事实,但为了未来,为了我们珍视的人选择宽恕,生活才能继续下去。

2. Frank对周围所有人的宽恕。

让Hannah懂得宽恕的是Frank;Frank也是这部电影没有出场的关键人物。

他因为外来的德国人身份被本地人欺负排挤了一辈子。

Hannah不解他为什么仍可以活得快乐。

Frank的回答是宽恕。

虽然宽恕并没有为Frank赢来周围人的友善,没有为他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但在活着的岁月里,宽恕让他的内心世界变得不那么艰难。

如他自己所说,要记住那么多仇恨太累了。

3. Tom对Isabel的宽恕。

当Tom决定揭示事情真相的同时,也下决心由自己承担起一切罪责。

尽管Isabel的自私才是一切的祸根,但她竟理所当然地服从了Tom的决定,任由自己的丈夫入狱,甚至不愿意用举手之劳帮他洗脱谋杀的罪名。

Tom仍然宽恕了Isabel,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Isabel那时和他在一起,帮他走出战后创伤,他生活的乐趣早就止于多年以前了。

既然这段多出来的快乐都是Isabel给的,那么之后不管她对自己做什么都是她的权力。

这种宽恕也让我反思起自己曾经结束于争吵和憎恶的感情经历或是友谊。

不管是何种关系的人际交往,也许抱着感恩之心多想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什么,都好过斤斤计较于别人从自己这里夺走了什么。

选择前者会让我们活得快乐些,也容易消弭人之间的隔阂。

4. Isabel对Tom的宽恕。

Isabel宽恕了Tom不近人情,让自己失去所爱。

也许你们觉得Isabel三观不正,本来就做错,和Tom不存在宽恕的关系。

但站在Isabel的角度,孩子几乎是她的一切,是非对错、夫妻感情都排在后面。

Tom为了所谓公义把孩子还给生母在她眼里就是绝情的罪行,不值得原谅。

然而Tom给她的告别信最终唤醒了她的夫妻之情,让她决定直面自己的罪责,哪怕不要回孩子,也选择和丈夫共同承担。

这种宽恕提醒我们,要慎重评判别人的过错,有时候我们自己才是错的一方。

5. Hannah的父亲对Hannah的宽恕。

Hannah决定嫁给Frank对她父亲来说是对家族的背叛,于是一怒之下把Hannah逐出家门。

但Hannah出现在故事中的时候,我们看到Hannah是和父亲住在一起的。

这里面自然应该有一个父亲为了拯救悲痛欲绝的女儿而对她重新敞开怀抱的故事。

虽然没有直接表现,但这也同样是个关于宽恕的故事。

所以这部电影的整个剧情都是在人与人从结怨到宽恕的过程推动下进行的。

这一个个关于宽恕的故事告诉我们,宽恕并不只是一种冠冕堂皇的美德,也不是为了让被宽恕的人少受罪,而是为了让宽恕的施与者过得更释然。

这基本上是一部看了片花就知道剧情的电影,所以本来如果不是因为Rachel Weisz和坎妹的双女神阵容(没怎么看过Fassbender的片子,法鲨饭轻喷),我并不打算去看,且去了之后一直看到前半段结束都没有对此片抱太大希望。

而从矛盾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剧情就开始变得非常抓人了。

在刻画人物心理,特别是用风光和音乐衬托角色内心起伏这方面,本片还是做得相当棒的。

当然几位主角的演技也实在功不可没。

这里私心安利一发坎妹。

当年《安娜卡列琳娜》我看得草率,尚没注意到这个演员;但看完《机械姬》就立刻被圈粉了。

同年又相继看了UNCLE和丹麦女孩,完全为她的演技折服。

和对其他明星不同,我并不觉得戏外的她有多大魅力,但她演的每一个角色我都非常喜欢,真算得上是演什么像什么的。

在这部戏里,坎妹演的Isabel隐瞒事实收养女婴的行为看似疯狂,也是一切冲突的起源。

但是在灯塔前她央求丈夫不要去报备一节,演绎出的那种让人心碎的眼神,我想每个人看了都不能不为之打动。

如果换别人来演,可能我们就未必设身处地地理解Tom为何会放下理智选择站在妻子一边。

因为那个眼神实在是让人无法拒绝啊。

 10 ) 男主是什么样的人?他不自杀也许只是因为

男主是什么样的人?

影片开始于他对职业的选择,去孤岛上一个人看灯塔。

为什么这么选择,在他给女主的情书中有一句“我被死亡的气息笼罩太久,逐渐变得麻木不仁,这正是我来这里的原因”,是因为战争后看破红尘,跟我们出家遁入空门差不多,毫无疑问他经历了太多痛苦,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热情,不想再和世界有任何瓜葛。

既然这样,他为什么还给女主写情书,说女主让他感觉重焕生机?

那只是一时情绪,就好像一个患绝症的人,在某个时间忽然又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但不能持续很久,情绪过后,还是面对绝望。

女主看到了情书中写的“重焕生机”,但前面的几句话很重要“在这里,我才不会伤害到其他人,和我共处的只有灯塔。

长久以来,我接触的东西都变得死气沉沉、奄奄一息。

而你如此富有生气,让我担心萦绕于我的黑暗会逐渐侵蚀你”,或许女主认为自己真的能让男主重焕生机,但她失败了。

当男主入狱后,他承担所有责任,包括面对孩子的生母时,他承认谋杀。

他这么做并不是因为爱女主,原因稍后解释。

他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结果?

这显然不是一个“重焕生机”的人想要的结果,这是一个经常思考死亡,没有生趣的人想要的结果。

既然这样,他为什么不早点自杀,那样不会伤害任何人?

也许是没有勇气,也许是因为男主信教,自杀后不能上天堂。

十字架说明男主信教,有些人信教是为了拿宗教对抗虚无,但男主不是很虔诚,他不能拿宗教对抗自己的空虚。

这是爱情吗?

女主爱男主,但这份爱并不美好,美好的爱情是相互的。

有人说:“爱一个人,就算对方不爱我,我也心甘情愿为对方付出。

”这种说法很高尚,但无法改变事实,事实就是你和一个不爱你的人在一起,而对方和一个他不爱的人在一起。

男主不爱女主,失去热情和生趣的人生无可恋,不会有深爱。

说明一点,没有热情不等于没有道德。

男主因为经历太多不幸,到达今天这种状态,他本意并不想伤害别人,他情书里提到,来孤岛就不会伤害别人,也表达了对和女主相处的担忧。

可是他没办法战胜人性的弱点,最后还是因为一时情绪做了错误的决定。

他入狱后写给女主的信说出了他的想法,他做好准备面对死亡,感谢女主给他的爱,他也想尽力回报,但回报的远远不够。

其实他已没有了真正去爱的能力。

发现孩子后,他选择为了女主留下孩子,放弃报告事故;发现孩子有生母后,他选择透露消息,再归还孩子,放弃女主和孩子间的情感;面对孩子的生母时,他选择承认谋杀,希望不追究女主责任,放弃自己的人生。

这只是他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去做他认为对的事情,不是因为他深爱女主。

这是好电影吗?

这个故事有原著,不是导演写出来的,我也没读过原著,但我感觉这个故事要讲述的人生并不是导演要表达的重点。

导演拍的时候太想煽情,读信画外音、各种音乐、各种哭泣、两个母亲和孩子之间,男主和女主之间,生母和亡夫之间。

导演没有完全表达出男主的空虚痛苦,也没有完全表达出女主悲情无助,他甚至煽的好多人认为男主很爱女主。。。。。。

认为男主很爱女主的,你会找个男主那样的人结婚吗?

《大洋之间的灯光》短评

全程爱不起来快进看完了浪费我法鲨

10分钟前
  • pupuxiang
  • 较差

老故事了,太拖沓,景色还可以

13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太虐了 虽然景致如画 可从一开始就各种暴击战争 失去 创伤 再次失去 纠结拧巴的难受孩子的部分让我想到 亲爱的 再次感叹母性真是这个世界最强烈最伟大的感情任何时候人绝对不能轻易妥协做自己无法承受的选择 最大的惩罚从来都是自我的煎熬 无法恶毒自私假装到底 就要活的坦荡 真实或许残酷或许难看可是从不害人可是 在所爱面前 我们总是容易妥协 也是在爱的面前 我们能够宽恕能够理解 能够结束这场爱里的自虐与互相伤害

14分钟前
  • Hey-sexy
  • 推荐

1.既然决定了做坏事就不要回头、不要心软,否则功亏一篑;2.任何决定都不只关乎自己,还关乎爱人、孩子、父母,不考虑任何人的决定就是自私;3.寡妇认为老公和孩子死了、捡来孩子养育成人未必是最坏结局,还回孩子未必是最好结局。

17分钟前
  • momo
  • 推荐

真情动人 Fassbender的身材也很动人

20分钟前
  • Vanessa
  • 推荐

情感人性伦理道德上的刻画值得给五星

25分钟前
  • 小跳
  • 还行

这看起来简直应该是一部虐狗文艺片,然而。。。内核还是如何面对失去,如何原谅。心疼鲨老师又演这种角色,但沉重里还是有透明感。开始二十分钟就莫名含着眼泪在看,真泪点上线就哭崩了,倒不是觉得感人,就觉得挺难的,伤痛之后如何走出去太难了。双面神的梗挺好,风声海声很迷人,小姑娘简直安琪儿。

26分钟前
  • 就叫我荣
  • 推荐

法鲨娶了一个错的女人。一个充满谎言的决定,差点毁了多少人的人生。若非每个人都心怀温暖,孩子的童年毁了,寡妇的一生毁了,到头来毁的还有自己。女主恨法鲨不够爱自己,将他弃于牢狱,真是不懂爱。法鲨有句话说得好,我已经用我所懂得的最好的方法来爱你了:坚持我认为对的,并承担你所铸的错。

29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有些错事一开始就不要做,无论什么原因,因为最终你会为这件错事付出代价。

34分钟前
  • 二狗子是傻子
  • 还行

(5.0)不知不觉地就狗血起来了。刺激的部分不够刺激,平淡的部分又浪费了几个好演员。其实本来一战后这个时间点出来个英国人和德国人抢孩子的故事发挥空间蛮大的。

39分钟前
  • cliosong
  • 较差

我挺喜欢的 蒙太奇不错啊 爱情渲染得很好 伦理问题也代入感很强 很难抉择

41分钟前
  • 扔铁饼的罗丹
  • 力荐

剧本太烂了,节奏太拖了,演技太僵了,音乐太满了,看得我太尴尬了。

46分钟前
  • 文刀大土申
  • 很差

感觉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是那个德国丈夫嘛!故虽然存在主题与叙事重点不够突出的毛病,仍与《第八日的蝉》《亲爱的》属于同一档次。

51分钟前
  • 山有林
  • 还行

大悲....

55分钟前
  • 昆山南虚拟豆浆
  • 力荐

主角的演技都很好,画面和音乐也很美,情节上也有泪点。只是为啥会在电影院被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包围着,这是个老年电影吗???

60分钟前
  • Memoryless
  • 力荐

磨叽导演拍知音体。摄影和选景还成,音乐铺太满了。

1小时前
  • 皮革业
  • 较差

集中体现母性的癫狂和伟大……

1小时前
  • 卷心笋
  • 还行

前两个小时拍的真好啊!然而最后二十分让我想到朗诵者那个巨型车祸现场一般的傻逼结局

1小时前
  • 推荐

探讨人性之光是我深以为意的但各种巧合的集合让故事本身多了些狗血煽情的套路最后一刻,海边的tom该有多孤独啊……

1小时前
  • 小灰27
  • 推荐

现实当中看到新闻,孩子不愿意一直照顾自己的保姆离开,哭着要去找她,“我要那个妈妈”,要知道自己的母亲,仅仅是忙了点,回家少了点,孩子的感情天平就能如此倾斜,想要求被拐卖的儿童和自己的亲生父母重新建立起亲密无间的亲情关系,难度太大。

1小时前
  • 光明王后
  • 力荐